今天包含新竹市長林智堅、新竹縣長楊文科等人,都提到了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問題。
討論合併、升格,當然是好事,在今年3月,我們也曾經談過相關議題。
不過,我要提醒林市長、楊縣長,縣市合併升格不是畫大餅而已。上次六都升格後留下的問題,應該要一併提出來討論。
首先,六都升格後,#區域發展不均 進一步加劇,人口、資源的磁吸效應越來越嚴重,這不僅發生在六都/非六都之間,也發生在六都內的都會區/非都會區。
中央政府透過地方創生計畫,透過內政部、客委會等部會的補助計畫,希望能再造地方樣貌,提供的方法發展的動能。
說到底,都是在為六都升格後的區域發展不均做補償。
其次,六都升格後,廣大的非都會鄉鎮區域,通通改制為「區」。
取消了地方自治層級、由市府一條鞭治理的鄉鎮區域,更難受到直轄市政府的關照,在地方層級的 #政策應變、#資源調度,都比升格前大不如前。
2009年馬政府執政時,這個問題早為許多專家學者預見,內政部長江宜樺只好裁示:「原鄉鎮市改為區,暫停地方自治選舉,俟二年後再行檢討。」
多少個兩年過去了,升格為直轄市後留下的地方自治、地方治理效能問題,仍沒有獲得任何檢討。
這些行政區劃的 #歷史共業,就是在十幾年前,#由藍綠兩大黨競相加碼所導致。
回到新竹,不管是談論合併或升格,撇去現有法制度的限制,我們單從總體區域治理的角度來看,有幾件事還是要嚴肅面對:
首先,談論新竹地區的合併的同時,我們不能刻意忽略 #同樣身為科技廊帶的苗栗,不管是從過往的行政區劃歷史上,甚至是現在身為共同生活圈的頭份、竹南一帶,都是在做整體考量上不可迴避的一環。
苗南、苗北長期的發展不均,同樣也發生在新竹縣的竹北與竹北以外地區。如果新竹縣市合併之後要面對的區域發展不均,竹竹苗合併同樣會遇到的話,同為科學園區的生活圈,何不共同來面對?
不論是要合併,要升格,有遠見的政治人物,就有責任盤點現有區域的問題,放下所有的政治考量,為地方民眾謀取最大的福祉。
退一步來談,當年新竹縣市分治,同樣留下了不少歷史遺緒,除了今天很多在地政治人物都談到的規劃問題之外,更有土地使用上的荒謬。
在新竹縣政府辦理新竹市親仁段土地都市更新案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新竹縣政府竟然能夠逕自在新竹市境內的土地上進行都更,諸如此類的事情,我相信並不在少數。
縣市分治會產生問題,合併升格,何嘗不會產生問題?
這些歷史沉痾,都是 #一次又一次政治短視下造成的後果。承受這些痛苦的,最後都不是上位的政治人物,而是由地方民眾來買單。
在合併升格的討論上,我想最基本的事情,是要回到地方,聽聽在地的聲音,了解不同族群、不同階層、不同生活領域的民眾,到底對於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有著怎麼樣的盼望。
在傾聽民意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引入更多的力量,不管是產業界、學界的共同參與,在整體區域規劃上,以及未來會面對到的財政問題上,做更通盤的檢討與考量。
十幾年後的今天,不管是為了創造選舉話題,還是為了解決地方發展的瓶頸,合併升格的議題,都值得更全面、深入的討論。
但是,先做好功課,檢視過去的錯誤,應該是對竹竹苗人民最起碼的負責態度。
圖片來源:1950年臺灣省政府公布之行政區域圖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92/1246
Search
一次又一次政治短視下造成的後果 在 柯文哲- 每次出訪,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一趟歐洲行也 ... 的推薦與評價
對岸有共產黨當皇室,有長期規劃;台灣政體四年變動一次領導,1988迄今的三十年實驗證明政治短視的下場。市長能改變他嗎? 5 年 檢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