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的網友提到「高雄沒有未來,死路一條。」
當下我看到的感覺非常難過,如果越來越多年輕人失去希望,那高雄越不可能有希望。
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好好的
一起來思考高雄的產業轉型如何可能,
一起思考如何改造屬於我們的城市,
一起來守護自己的家鄉,
那未來的高雄,才有可能慢慢往好的方向前進。
如何讓高雄成為新創友善城市,
這就是我們的想法和策略!
詳見下文:
#高雄如何成為新創友善城市?🙋♂🙋♀
「產業創新條例」於11/3日修法過關,根據經濟部指出,本次修法目的在於:促進創新、強化研發、引導新創及活化環境等政策作為,共增刪、修正23條文。
■ 談高值化先拉高研發經費
好過日研讀所有修正條文和修法意旨後,認為有幾項很適合應用於高雄狀況,例如第九條之一「國營事業研發預算應佔一定比率」就可用來要求中油提升綠能及石化高值化研發比率,並在五輕舊址強化無污染的研發投入。
■ 舊園區再升級,趕走殭屍廠商!
而第四十六條之一「閒置產業園區應用」相關辦法,也可以用來提升目前老舊或利用率偏低的工業區。高雄部分老舊園區,有許多「殭屍廠商」佔據土地或廠房,產值甚低,與其不斷把農地變工業區,先提升目前運用效率,讓新廠商進駐投資是較合理做法。
■ 扶植新科技解決迫切問題
在地方政府方面,如二十七條的「創新採購」、第九條的「鼓勵企業利用政府開放資料」等,其實都有助地方政府扶植新興產業解決在地問題。就如同本會理事長陳信諭 醫師 不斷強調的「科技解決社會問題」,透過政府帶動學研資源,讓更多研發單位和廠商投入空汙、長照等困難議題,獲利之餘也創造社會收益,是多贏局面。
■ 建構多個智力共享的新產業圈
高雄過去以上下游垂直整合的產業鏈為主幹,中小企業間的橫向連結、競爭較弱。然而根據美國研究資料,都會區公司與員工比值每增加10%,就業成長率增加9%,可見一個有活力的中小企業產業圈,更能帶動創新和充分就業。
然而,我們還是觀察到,目前高雄在創業生態系上,雖已漸有在地社群出現,但源頭的學研機構能量仍然較缺乏。長久以來南北資源並不均衡,中研院、台大等年度預算規模百億以上的機構其外部擴散效應均較侷限北部。本協會有不少生醫背景成員,但生醫新創相關社群、孵化器、加速器(e.g. H.Spectrum)以及後勤產業均集中於北部,是會再拉大南北差距的!
透過產創條例修正,讓國營企業更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加強在地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應是改善局面的第一步。期望地方政府能在空間、融資、各局處採購上,策略性支持新創,並在發展指標產業時能帶動異業結合交流,逐步改變高雄的產業環境!也希望對產業有想法的在地年輕人能一起來討論發想~
#高雄 #產業 #新創之城 #創業生態系
中油 生 技 ptt 在 沈富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莫坐困愁城,快對症下藥
台大洪士灝教授貼文,題為:〝這廿五年來的薪資與生活概觀〞,經媒體轉載,強調台灣多年來的薪資停滯是〝這兩群人害的!〞,讀後頗有所感,願再增數點補充之。
(一)低薪不是只有「政府」與「企業老闆」害的,洪教授執教於資工系,非總體經濟主流,試問為數眾多的財經學者為何噤聲不語?網民們尚且在PTT網站激辯薪資與價格皆高三倍的瑞士,如與台灣相比,何者為佳?可知台灣目前的總經環境是35年來產、官、學不約而同營造出來的低成本生產環境,浸淫其中的人民亦被洗腦成半腦殘的溫水青蛙,需知我們的薪資和物價如果同步以3%的年增率穏定成長,複合計算亦需38年才能趕上目前的瑞士,而以台灣當前經濟結構的僵化與政府的朿手無策,這種騰籠換鳥式的提升應是緣木求魚毫無指望,網民哪來的興緻做這種無謂的爭辯?
(二)洪文主要是比較他個人25年前後,美國矽谷與台北的生活條件,是屬菁英級科技人的個案,落差雖然極大,但較之於一般庶民大眾15年來實質薪資停滯在每年美金21,000元左右,則後者的風景與洪教授的際遇截然不同,全民當下的苦悶及對未來之不抱希望,未必比洪教授好到哪裡?
(三)洪文提出一般人最有感的「低薪」與「低價」,其實這是見樹不見林,兩年來我一再指出四高(順差、外匯存底、海外淨資產、購買力平價指數的GDP)與四低(薪資、物價、稅負比、有效實質匯率)是台灣舉世獨一無二的經濟特有結構,且其高低之間的懸殊亦令人嘆為觀止,如不把這四高與四低之間的錯綜關係仔細釐清並進一步探究其元凶禍首,而只挑出薪、價兩項來抱怨,無疑是捨本逐末,徒呼負負!
林全內閣已經推出明年度中央總預算的概算,國人對僅1%的成長咸表失望,我卻對新政府財政政策的保守傾向認同,試想自1980年起,35年來,政府卯足全力拉拔民間累積財富(由四高的內涵可略見一二),而今老父老矣,且已計窮,但嗷嗷待哺者仍眾,此時腰纒萬貫的子女卻捏緊口袋要求更多。此雖合乎經濟法則,但要政府進一步提高舉債上限,寫借條、付利息,有利則財團獨得,有難卻全民同當,想來也未免令人浩嘆!
但政府不舉新債、不學安倍擴大財政支出,並不表示可以坐困愁城、一籌莫展。否則,政黨輪替的目的何在?在此,我不揣冒昧,試就台灣總體經濟的特有病狀,正本清源、對症下藥,略舉數端以就教於各方賢達:
(一)央行對「助貶阻升」的操控方式應有所節制,在「出口與進口」和「儲蓄與投資」之間進行再平衡,使資金與人才回流。
(二)將過低營所稅由17%提升為22%,所增之稅款不歸國庫,全部用來為員工加薪,直至景氣復甦時才落日。
(三)馬上進行數項有償性重大工程,台經院孫主任的火車站改建,筆者數年前曾一度考慮過,但因交通黑暗期過長而作罷。改建市政府或中山、忠孝交口監察院除外之三個角落不妨評估看看。
(四)資產全面活化,桃機、中油、台電、高鐵全面釋放民營,獎勵留外資金回國共赴國難,租稅可赦免,十年內獲利不及5%可免稅。
(五)限縮或全面停止無關出口的產業外籍勞工,以提高工資,促進就業,增進消費,在勞動成本上縮減通縮因素。
(六)通過年金改革,全民一制,不禍延子孫。現制削減從寛,財務改善效應,仍能立竿見影。
以上數項抛磚引玉的建議都秉持一項原則:在不舉債的前提下,將資金引入實體經濟,點燃內需、改善體質,化瘠地為沃壤,期望能早日萌芽開花,無負國人所託。
(今天在中國時報同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