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小戴廣告,說他每天伏地挺身500下,殺球500顆每天這麼大的訓練量,只能說真的很強,成功沒有偶然的小戴每天伏地挺身500下,殺球500顆,真的嗎? ... <看更多>
「俯臥撐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討論] 伏地挺身(Push-up)大全: 最詳細攻略-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問卦]小戴每天伏地挺身500下,殺球500顆,真的嗎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器ptt - FindPrice 價格網2023年8月精選購物推薦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問題] 伏地挺身器比較累? - 看板MuscleBea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閒聊] 單手伏地挺身的門檻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問題] 每小時做20下伏地挺身有用嗎- 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與臥推效果一樣嗎?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引體向上機ptt - 熱門搜尋推薦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每天300個伏地挺身,堅持100天會有何健身效果,小夥做了嘗試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ptt - 健身、按摩器材(運動健身) - 人氣推薦- 2023年7月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器ptt的價格推薦- 飛比2023年07月即時比價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閒聊] 做得了伏地挺身嗎-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仰臥起坐板+伏地挺身器+健美輪(送跪墊) M00059 健腹機 ...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健身椅ptt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問卦] 91可單手伏地挺身這體能在台灣PR值多少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Bakkarat啞鈴開箱》在家重訓器材ptt推薦40kg 重量可調式啞鈴+ ...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問題] 高手訓練手指伏地挺身- 看板Volleyball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做伏地挺身總是不舒服? 原因是這四大關鍵!|練胸、胸肌、手腕痛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8 好動網- 伏地挺身手腕痛ptt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胸肌-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健身資訊站- 折疊臥推椅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健身資訊站- 折疊臥推椅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健腹器有用嗎ptt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問題] 伏"牆"挺身-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支架有用嗎的評價和優惠,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支架有用嗎的評價和優惠,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手腕會痛看板MuscleBeach PTT網頁版> 問題伏地挺身 - Rrarlible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手腕痛ptt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費雪健力架盜版-在PTT/Dcard上懷孕育兒媽媽社團最推薦的精華 ...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費雪健力架盜版-在PTT/Dcard上懷孕育兒媽媽社團最推薦的精華 ... 的評價
- 關於俯臥撐ptt 在 台南泰拳ptt 的評價
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器ptt - FindPrice 價格網2023年8月精選購物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 俯臥撐伏地挺身架PUSH-UP健身器材推薦哪裡買專賣店ptt. 100%免組裝好收納輔助訓練 ... S型俯臥撐架輔握訓練器俯臥撐伏地挺身架N型伏地挺身 · $ 99 · S型俯臥撐架輔握訓練器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問題] 伏地挺身器比較累? - 看板MuscleBeach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伏地挺身一直都是徒手作那天去家樂福看伏地挺身器就拿一個來玩玩看結果嚇一跳居然比平常累假設徒手在地板作可以一口氣做60下用伏地挺身器大約只能作40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閒聊] 單手伏地挺身的門檻 的推薦與評價
從小就覺得會單手伏地挺身蠻帥的但畢竟也沒有特別去健身過或什麼的就只是平常有打球的習慣所以我感覺這種困難的事應該跟我無緣但之前跟一個朋友打球的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問題] 每小時做20下伏地挺身有用嗎- 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推薦與評價
扣掉睡覺洗澡吃飯時間大概每天有14小時能做14組20下是剛開始慢慢增加次數這樣會增肌嗎? 現在每隔1天半都會去運動中心踩1小時橢圓機平均心率160 (85%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與臥推效果一樣嗎? 的推薦與評價
伏地挺身與臥推效果一樣嗎? - 覺得這兩種動作很類似.效果也一樣嗎?伏地就是撐自己的體重.臥推可以推更重.(健身重訓第1頁)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引體向上機ptt - 熱門搜尋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 伏地挺身+仰臥起坐) 室內單槓. $950. 5折. 已售10. 運動市集收藏. 【SAN SPORTS】手控煞車!!倒立機+單槓+雙槓+俯臥撐+安全帶(伸展引體向上/倒立椅折疊倒吊椅). $8150. 33折.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每天300個伏地挺身,堅持100天會有何健身效果,小夥做了嘗試 的推薦與評價
PTT 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 每天300個伏地挺身,堅持100天會有何健身效果,小夥做了嘗試. 公開日: 2018-12-24. 伏地挺身是再簡單不過的健身運動,幾乎已經到了人人都會的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ptt - 健身、按摩器材(運動健身) - 人氣推薦- 2023年7月 的推薦與評價
... 俯臥撐伏地挺身架伏地挺身訓練伏地挺身推薦哪裡買ptt. 129. 折扣碼 P幣. 銷售 78.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器ptt的價格推薦- 飛比2023年07月即時比價 的推薦與評價
伏地挺身器ptt價格推薦共6371筆。另有伏地挺身器、伏地挺身器材、伏地挺身訓練板。飛比為你即時比價,全台電商網購價格輕鬆找,一秒為你找便宜,快速比對商品價格,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閒聊] 做得了伏地挺身嗎- 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安安你們做得了伏地挺身嗎我上肢很單薄沒什麼肉更不用說肌肉小妹我標準push-up一下都不行跪姿勉強可以幾下然後直接力竭每次身體往瑜珈墊貼就是要起不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仰臥起坐板+伏地挺身器+健美輪(送跪墊) M00059 健腹機 ... 的推薦與評價
仰臥起坐板+伏地挺身器+健美輪(送跪墊) M00059 健腹機健腹器.健腹輪緊腹輪.運動健身器材.推薦哪裡買ptt. $699. 加價購. 3.5. 3 已售出. 商城承諾. 15天鑑賞期.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健身椅ptt 的推薦與評價
倒立機+單槓+雙槓+俯臥撐+安全帶(伸展引體向上.拉筋板牽引機.伏地挺身器.科技倒立椅折疊倒吊椅.多功能運動健身器材.推薦哪裡買ptt) 倒立機+單槓+雙槓+俯臥撐手控煞車!.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問卦] 91可單手伏地挺身這體能在台灣PR值多少 的推薦與評價
Mo PTT. chevron_left時事八卦. [問卦] 91可單手伏地挺身這體能在台灣PR值多少. 作者: baozi(原文連結). 5個月. 上次企鵝妹來台灣, 身上一堆娃娃機夾來的東西,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Bakkarat啞鈴開箱》在家重訓器材ptt推薦40kg 重量可調式啞鈴+ ... 的推薦與評價
伏地挺身器.科技倒立椅折疊倒吊椅.多功能運動健身器材.推薦哪裡買ptt) 倒立機+單槓+雙槓+俯臥撐手控煞車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問題] 高手訓練手指伏地挺身- 看板Volleyball 的推薦與評價
... 伏地挺身但我現在一下都做不了想請問剛開始練有沒有辦法不要那麼重或是有其他可以讓手指有力的訓練方式--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 ... 如果是伏地挺身的分解動作,我會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做伏地挺身總是不舒服? 原因是這四大關鍵!|練胸、胸肌、手腕痛 的推薦與評價
做伏地挺身時,只要一些小細節沒注意,很容易造成手腕、肩膀等關節不舒服! 今天要告訴你如何改善4個常見的動作問題,讓你能無痛地做出一個漂亮的伏地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8 好動網- 伏地挺身手腕痛ptt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腕隧道症候群護腕ptt 在問題伏地挺身時左手腕會痛看板MuscleBeach PTT消費區的評價關於腕隧道症候群護腕ptt 在問題手腕隧道症候群請推薦最近手腕外側在做某些角度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胸肌-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推薦與評價
找伏地挺身胸肌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伏地挺身胸肌,伏地挺身姿勢變化,伏地挺身手臂相關資訊,找伏地挺身胸肌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穿搭.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健身資訊站- 折疊臥推椅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的推薦與評價
... 俯臥撐+安全帶(伸展引體向上.拉筋板牽引機.伏地挺身器.科技倒立椅折疊倒吊椅.多功能運動健身器材.推薦哪裡買ptt) 倒立機+單槓+雙槓+俯臥撐手控煞車! 健身椅ptt. those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健身資訊站- 折疊臥推椅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 的推薦與評價
... 俯臥撐+安全帶(伸展引體向上.拉筋板牽引機.伏地挺身器.科技倒立椅折疊倒吊椅.多功能運動健身器材.推薦哪裡買ptt) 倒立機+單槓+雙槓+俯臥撐手控煞車! 健身椅ptt. those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健腹器有用嗎ptt 的推薦與評價
... ptt也有人在大力推薦心得分享感覺超棒的,超心動的我也想趕快有一台【FIT SO】D2 ... 俯臥撐有什麼好處很多人都說俯臥撐能練胸肌,這真的有用嗎? 小型健身器材飛人體育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問題] 伏"牆"挺身-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我試做這個發現比伏地挺身還要容易抓到手感請問伏牆跟伏地有什麼差異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0.192.219. 推. DAKOU. 10/04 18:02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手腕會痛看板MuscleBeach PTT網頁版> 問題伏地挺身 - Rrarlible 的推薦與評價
1. 鍛鍊全身肌肉伏地挺身主要鍛鍊上半身的肌肉,包含胸肌、三角肌、背闊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及前鋸肌等等,不需舉重就能有效塑出健壯的上半身。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伏地挺身手腕痛ptt 的推薦與評價
健身慢跑步手腕巾披巾圍巾.骷髏頭潮流造型頭巾. 四大肌群伏地挺身盤17種模式多功能俯臥撐板.伏地挺身器.俯臥撐盤伏地挺身架. 防耳痛減壓繩子.耳掛式調整帶若會疼痛,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費雪健力架盜版-在PTT/Dcard上懷孕育兒媽媽社團最推薦的精華 ... 的推薦與評價
樂天市場淘氣寶寶. 推薦哪裡買M 健力架推薦ptt 加大號俄挺俯臥撐架俄式挺身架. 運動推薦哪裡買ptt CPRD 台灣製造巨人的伏地挺身器3段難易高低俯臥撐伏地挺身架.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費雪健力架盜版-在PTT/Dcard上懷孕育兒媽媽社團最推薦的精華 ... 的推薦與評價
樂天市場淘氣寶寶. 推薦哪裡買M 健力架推薦ptt 加大號俄挺俯臥撐架俄式挺身架. 運動推薦哪裡買ptt CPRD 台灣製造巨人的伏地挺身器3段難易高低俯臥撐伏地挺身架.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台南泰拳ptt 的推薦與評價
iam pigching ⋯/ [新聞] 台南推出生成式中介平台引導學生使用AI. 练习出拳力度及身体协调。. 课时结束前做20个俯卧撑。. 以上动作均由教练示范。. 你說 ... ... <看更多>
俯臥撐ptt 在 [討論] 伏地挺身(Push-up)大全: 最詳細攻略-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久不見,我是Barbend.Senpai
中秋佳節愉快,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和後續的成果,又是一篇萬字文 :)
是這樣的,Senpai我從解剖科畢業後,轉而主修素人舉重,同時雙主修臥推。我因訓
練需要而長時間處在舉重專項的巔峰強,但又沒暫停臥推,最後因為在不同方向的動
作模式下難以轉換而讓肩關節受傷(2021/8),花了近三個月復健(2021/10)。期間我
痛定思痛,先從原本的公司離職,甚至從臥推學院轉到伏地挺身系。今天就上交
我在伏地挺身學院的論文給各位評審委員與同學弟妹。
我的文內容就跟我一樣都超長der,內容比不少書本照經驗寫、大概寫還要好多了,
而且也有用醫學院的背景把需要注意的方向都寫出來,每個技術重點其實都能拿出來
單發一篇文。不分串只是因為放在一起看起來比較像厲害的健身書而已,
如果有人求這篇的PDF檔,我能做出來送大家!
本篇文章或許會比較好讀的Blog版:
https://reurl.cc/9pbQQV
這是我答應大家的PDF版本: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Nzchf05_bCpq5ig3tKf-FqTRRwpwn4Q/view?usp=sharing
------------------------以下為正文------------------------
伏地挺身(Standard push-up)大全
目錄 (請善用ctrl + f)
*為何做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訓練標的
*伏地挺身的負荷
*伏地挺身變化型 與 Senpai建議的伏地挺身學習進程
*一步步教你伏地挺身(Learning the standard push-up step by step)
*技術要點與科學原理
*技術要點a. 動作幅度
*技術要點b. 注意全程維持軀幹優良排列
*技術要點c. 手掌朝向
*技術要點d. 伏地挺身時的手腕 與 擺放方式
*技術要點e. 雙手間距 與 主要作用肌訓練效果
*技術要點f. 下肢、腳掌位置
*技術要點g. 手臂與軀幹(腋下)夾角
*技術要點h. 肩關節的穩定由些微外旋肩關節,並創造良好腋下夾角達成,能取代後收下
壓肩胛骨、也能避免聳肩
*技術要點i. 負重的方式
*技術要點j. 理解胸大肌的基礎解剖學與肌動學,分析支點高度(上肢墊高、平地、下肢墊
高)對胸大肌作用的影響
*參考資料
------------------------------------------------
為何做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是閉鎖鍊動作,它是相當具有功能性的全身訓練動作,它也是除了跑步之外,所
有男性肯定都做過的經典。
伏地挺身是最沒限制的上肢自身體重動作,相較於動作性質、訓練效果皆很相似的臥推,
伏地挺身除了不需要健身房並能在各地操作之外,還有相當多樣的變化,廣大男性通常會
因負荷量不夠轉而追求它的變化型。
伏地挺身是許多機構的體測項目,例如: 軍隊。測試方式同通常是單位時間內的最大反覆
次數或是一次性的最大反覆次數,極有挑戰性。
伏地挺身訓練標的
主要作用肌:胸大肌、三角肌、三頭肌 {圖1.}。
次要訓練部位:伏地挺身對於軀幹是類似棒式的訓練,能對核心能力和軀幹水平支撐能力
有訓練效果。
伏地挺身的負荷
伏地挺身的支點包含手掌與腳掌,當重量由這些支點分散掉就無法只以體重來當作負荷。
為了解決這難題,Suprak等人用力板(force platform)計算出標準伏地挺身對上肢的負荷
,在靠近地面的底部位置約為75%體重 而 手伸直的頂部階段約為69%體重,順帶一提,跪
姿伏地挺身對上肢的負荷在動作底部約為61%體重、動作頂部約為53.56%體重 [1]。而
Ebben等人用類似的研究方式得到的結論為,伏地挺身的過程中由上肢所產生最大的反作
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約為64%體重,而跪姿伏地挺身約為49%體重[2]。兩研
究的差異可能來自兩地的受測者肢段比例不同造成。上述研究內容皆無視雙手的寬度,畢
竟只是要知道上肢在伏地挺身的負荷量而已。
由於兩方的研究數字各有擁護者和重複的結果,許多科學家將數據做出統整後的區間,伏
地挺身對上肢的負荷約略是64%-75%體重{圖2.}。因此若一位體重80公斤的人操作(油花分
布均勻的體態正常者)單下標準伏地挺身,大約會同於52-60公斤的單下臥推。動作的條件
必須包含相同的雙手間距、動作速度、技術才能有接近上述的結果。
伏地挺身變化型 與 Senpai建議的伏地挺身學習進程(building foundation for
serious push-up training)
一切都要從這個問題開始,你真的需要那些奇怪的變化型嗎?
進階之前,不免都要從最基礎開始。當操作技術完善、速度得宜,就會發現其實只需要將
最基礎的伏地挺身加上負重就夠了,網路上常見的「15種伏地挺身變化,你能都做下來嗎
?」「100種等級你能做到第幾級?」也顯得是在譁眾取寵。挑戰的部分建議掌握基礎之
後再來! 先確保標準伏地挺身能以優質技術完成,因為所有變化型都需要標準伏地挺身的
操作技術類比過去,畢竟身體使用(動作技術都要符合人體基礎科學訴求)的機制不會因為
動作不同就有所改變。
其實最簡單也最最安全的就是最好的變化型!
伏地挺身的變化能從改變支點的位置來調整,也能透過改變重心的方式調整。Gouvali和
Boudolos(2005)在其研究中分析了許多種伏地挺身變化型(variants) [3],這一系列的變
化型都是透過改變手掌支點得來的,都屬於相當基礎的類型,分別有: 標準1倍肩寬(NP)
、1.5倍肩寬(AB)、0.5倍肩寬(AD)、手後置(垂線)(PV)、手前置(AV)、跪姿(OK)伏地挺身
等等類型 {圖3a.}。
首先是以體重百分比呈現的上肢反作用力,這很大程度代表了上肢所承受的重量,結果發
現PV對上肢的負荷顯著高於其他類型,而OK的上肢負荷則顯著低於其他類型,上肢反作用
力分別為NP: 66.4 ±2.3%、AB: 63.2 ±3.4%、AD: 65.0 ±2.6%、PV: 72.9 ±3.0%、
AV: 60.7 ±3.0%、OK: 52.9 ±3.5 {圖3b.}。
所有變化型的肌電數據呈現在 {圖3c.},AB與OK類型在胸大肌與肱三頭肌的活化程度均低
於NP;AD類型在胸大肌與肱三頭肌的活化程度均高於NP;PV類型對比NP的作用肌活化程度
,胸大肌較高,但是三頭肌較低;最後是,AV與NP在作用肌活化程度上幾乎完全一樣。還
能發現受測者會受到慣用邊較強勢的特性,而讓左、右手的作用肌活化程度產生些微差異
(有關肌電數據的詳情,請看 技術要點e.)。
上述文獻所探討的變化型都相當基本,動作上除了左右對稱,也不需要額外工具,但是其
中有兩種變化型在解剖學和身物力學的觀點上不太適合大眾操作,分別為: 手掌在肩部後
方(PV)、手掌在肩部前方(AV)的伏地挺身變化型。原因是PV會讓手腕過伸至有高度風險的
位置,而AV會使肩關節有較高風險 (詳情請看 技術要點d.),從上述概念能得知,在對支
點做出變化之前,依舊建議先將標準伏地挺身給操作熟悉再來,此外,有些類型的變化型
具有較高的風險,請謹慎為之。
Senpai建議的伏地挺身進程
由於伏地挺身的負重來源是自身體重,對於女性或是初接觸重量訓練的人不太友善。為了
減少負荷,可以從改變支點的位置著手,雖然所有變化都會稍微影響到作用肌的參與情況
,但是更能讓初學者體驗到逐漸進步的過程,且因為動作簡單,此學習進程的安全性相當
高,以下附上每種變化型的上肢負荷數據的伏地挺身學習順序 [2,4]:
推牆伏地挺身→ 跪姿伏地挺身→ 手墊高伏地挺身→ 標準伏地挺身(窄距難於寬距)→ 腳
墊高伏地挺身→ 負重伏地挺身 {圖4.}
-------------------------------------------------
一步步教你伏地挺身(Learning the standard push-up step by step)
起始動作
起始動作是整個動作的基石,需要嚴格讓身體處在穩定且安全的姿勢。若沒在起始動作建
立起穩定的姿勢,會難以在動作過程中調整,並且會增加動作過程中的風險。
Step 1. 俯身至地面。應選擇平坦無障礙的堅硬地面操作。
Step 2. 以上肢、下肢支撐身體,並且讓軀幹穩定連成一線:
軀幹應維持剛性,動作由足部到上肢的狀態為: 雙腳伸直不鎖緊、骨盆與腰椎保持在中立
位、直立胸椎、頭部勿仰與低頭且應處在中立位、雙手伸直不鎖緊 (技術要點b.)。
Step 3. 檢視支點。手掌置於肩關節正下方,雙掌平貼地面;前腳掌併攏,與手掌一同朝
向前方:
1.)全掌觸地,手掌與前臂夾角約為90°。若有不適,建議更換手掌支撐方式 (技術要點
d.);
2.)手肘不過度伸展,保持在接近伸直的微彎狀態;
3.)腳掌與手掌朝向前方,讓中指平行頭部方向 (技術要點c.);
4.)雙腳間距能從併攏到略寬於骨盆,以前腳掌做為主要接觸點 (技術要點f.)。
Step 4. 評估雙手間距。目前主流方式為使用雙肩峰間距的倍數當作標示 (技術要點e.):
1.)窄距,窄於1X肩寬: 動作行程最長,肩關節橫向外展/內收、肘關節屈/伸範圍最大。
胸大肌、肱三頭肌的活化率皆相較其他雙手間距是最高的。
2.)中等標準距,剛好1X肩寬: 動作行程次之,肩關節、肘關節的關節動作範圍次之。胸
大肌、肱三頭肌活化率顯著低於窄距變式,中等距與寬距沒差異。
3.)寬距,1X肩寬以上: 動作行程最小,肩關節、肘關節的關節動作範圍最小。胸大肌、
肱三頭肌活化率顯著低於窄距變式。
動作過程
動作過程應保持從起始動作就建立起的穩定性,並且可活動的關節只有支撐的上肢與腳掌
處,這樣才能達到理想訓練效果。
Step 5. 離心階段或下降階段。始於肩關節橫向外展、肘關節屈曲,使軀幹下降:
1.)注意手臂與軀幹夾角,建議不大於60°,能強調胸大肌 和 同時保有較理想的肩關節
生物力學 (技術要點g.);
2.) 些微外旋肩關節,以維持關節的動作軌道(技術要點h.)。
Step 6. 下降距離能由自身的目標或是規矩決定 (技術要點a.):
1.)軀幹平行地面;
2.)胸口碰到地面(美軍);
3.)手肘到達90°屈曲角度;
4.)男性下巴離地15cm、女性下巴離地25cm(國軍)。
Step 7. 向心階段或上升階段。藉由肘關節伸直、橫向內收肩關節,回到起始動作:
1.)注意手臂與軀幹夾角,建議不大於60°,能強調胸大肌 和 同時保有較理想的肩關節
生物力學 (技術要點g.);
2.) 些微外旋肩關節,以維持關節的動作軌道(技術要點h.)。
額外補充
伏地挺身雖然是自身體重運動,但也是有豐富的訓練潛力,可以透過額外負重、改變支點
位置來使訓練效果進一步往自己的目標偏。
Bonus 1. 胸肌解剖學與改變伏地挺身支點位置(技術要點j.)
Bonus 2. 想做負重伏地挺身嗎? 你有兩個選擇(技術要點i.)
1.)彈力帶
2.)負重背心
3.)將額外負重放在身上
------------------------------------------------
技術要點與科學原理
技術要點a. 動作幅度
伏地挺身的動作幅度對一般健身族群沒有特定標準,有人追求最大動作幅度,即為雙手從
伸直到胸口碰地;也有人在部分動作幅度中單純追求訓練感受。在此處,若讀者不想讓胸
口碰觸地面,但是又想追求良好的訓練效果,作者Senpai在此建議至少下降身體到與地面
平行的位置。
有標準門檻的鑑測單位才會對動作進行嚴格規範,其中最好的例子為每個國家的軍隊,以
國軍為例,國軍基本體能測驗項目包含二分鐘伏地挺身 {圖5.},動作幅度的標準為從手臂
伸直下降身體,到男性下巴須至少與地面相距15公分,而女性為25公分[5]。
而另一個例子則是做為全球體測標竿的美國陸軍! 在美軍最新的Army Combat Fitness
Test (ACFT)已經將傳統伏地挺身移除(原屬於Army Physical Fitness Test (APFT)的測
試動作之一),取而代之的是T型伏地挺身(Hand-release push-up),此動作屬於伏地挺身
變化型,要求操作者「由地而起,完成一次傳統伏地挺身後,由身體支撐地面,並將雙手
抬離地面,然後再將雙手放回至原伏地挺身動作」 {圖6.} [6]。從旁觀角度,這就是一個
伏地挺身加上額外的上肢動作,動作範圍是從雙手伸直到胸口碰觸地面。
技術要點b. 注意全程維持軀幹優良排列
從側面觀,手掌放在肩膀下方,軀幹維持直立且中立,雙腿打直但不將膝關節鎖死,腳掌
以前掌肉球踩地 {圖7.}。軀幹在伏地挺身被當作阻力來源,為了將動作幅度、體重分配、
重心位置在動作中得以保持,應要讓軀幹成為充滿剛性的穩定結構。若是在動作中讓軀幹
隨意擺動,例如: 骨盆和腰部掉下去,這會導致腹部相對在身體排列的前方,離心過程中
可能會先由肚子碰到地面,進而影響到動作幅度。
理想上,軀幹應該要在俯身狀態下也要處在教科書級別的身體排列(alignment)!
在講解身體排列之前,需先了解到地球的重力對於生物體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它讓地球上
的物件能停留在地面上,使所有物體都能與地表形成支點,也能提供動作所需的摩擦力,
這讓人體有支撐起身體的條件。
有鑑於重力作用在人體的所有部位上,因此能將整個重量給視做一個集中的點,就是身體
的重心。一旦重心正好在支撐基底上方,且身體各部位都有能力地抵抗重力,即能達成力
學平衡,此概念能簡單解釋成前側的力矩與後側的力矩是相等的情況{圖8.}。重力很大程
度上形塑動物體的樣貌,畢竟它給與身體極大的壓力,為了在重力場下為持直立姿勢,人
體演化出力學平衡的直立姿勢,但也因此,任何的姿勢偏差都有可能造成平衡問題,更有
可能在未來使身體結構產生形變或者受傷[7]。總地來說,能將理想的身體排列給視為是
省力且平衡的姿勢狀態。
姿勢評估系統中有對理想排列的定義。從側面觀,利用一條通過重心的垂線(plumb line
,此方法也因此稱為垂線法),它會通過身體特定參考點,包含: 外耳道、肩峰、股骨大
轉子、膝關節,和外踝(lateral malleolus)的前側,通常是通過距骨(Talus)或舟狀骨
(navicular)之一 {圖9.}。從前面看,垂線通常能將身體給分為相等的兩半。
身體排列不良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包含[6]:
1.)肌肉骨骼靜態位置不良。可能使肌肉處在不良力學位置,讓部分動作變得更費力。
2.)增加脊椎壓力。導致脊椎較容易產生病變和退化。
3.)降低部分關節的活動度與肌肉柔軟度。
4.)影響消化器官正常運作。
5.)影響呼吸功能。容易使呼吸的體腔擴張機制受到壓迫。
在俯身狀態維持身體排列相當不容易,但是為了維持身體正常機能,且避免運動造成不良
影響使後續產生身體排列異常,這是有必要的! 就讓伏地挺身變成是一類核心訓練吧。此
外,維持身體排列操作伏地挺身還能使動作幅度、體重分配、重心位置得以保持。
技術要點c. 手掌朝向
伏地挺身的手掌朝向有三種選擇,以中指面朝方向當指標,分別為:朝外、朝前、朝內。
建議保持雙手在朝前位置 {圖10.}。手掌朝向會直接影響到肩關節的動作。 這部分在 技
術要點g.與 技術要點h.會詳細討論。
以手掌朝前為主的原因為,肩關節能以外旋動作產生扭矩,幫助肩關節穩定,也避免肱骨
頭撞擊肩峰下導致旋轉肌袖受傷[8],詳細內容會在技術要點h. 細提到; 而在手掌朝外
時,則因為肩關節不需外旋張力即處在外旋位置,雖然肩關節相對安全,但是對肩胛動作
的穩定卻沒有幫助;而手掌朝內姿勢下在會使關節處在內旋位置,動作時也需要更大的外
旋張力才可稍微逆轉內旋關節的劣勢,但依舊無法完全中和,易造成肱骨頭擠壓肩峰下導
致旋轉肌袖受傷。
技術要點d. 伏地挺身時的手腕 與 擺放方式
本段落將解釋手掌擺放的知識,並且給予因伏地挺身感到手腕不舒服的操作者合適的建議
。依照Dhahbi等人(2018)的系統性回顧(systematic review)給出的指引,它建議在起始
動作時將手掌攤平並放在肩關節正下方 [9],此時肘關節鎖緊(lockout)、手腕處在過伸
(hyperextension)位置,並使垂直向力(vertical force)作為起始動作的主要作用力,以
減少關節力臂與肌肉負擔。但不管怎麼擺,手掌-手腕都是壓力首當其衝的位置,力經由
手腕向上傳遞往橈骨(radius bone),且手腕結構既精細又脆弱,常常是伏地挺身運動傷
害的主要位置之一[10]。
手腕是上肢主要承重點,經過肩關節的垂線正好會經過手腕至手掌的區間內;手腕健康的
人能讓手掌與前臂保持在夾角90°且不會感到不舒服,在此情況會由手掌和手指幫忙分散
壓力 {圖11.}。
手腕從正中位置起始,能屈曲70-80°/伸直60-70°。據統計,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動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通常只需要30°左右的手腕伸直活動度 [11]。但是伏地
挺身起始動作會要求將手腕攤平並擺在肩關節正下方,此時通常會讓手腕呈現接近90°過
度伸直(hyperextension)位置。手腕過伸沒有明確的角度定義,通常代表關節被伸展到主
動角度之外的區域,且個別活動度有所不同,只能靠外力進入被動角度,此外力在伏地挺
身當中正是軀幹的重量。因此,許多人儘管能將手腕擺放在過伸位置,但是在此位置負重
會讓他們感到疼痛,若不稍加注意,還有可能引發許多後續問題。
如果不想讓手過伸,把手掌擺在更加前方如何? 將雙手擺在通過肩膀的鉛錘線前面雖然可
以避免讓手腕處在過伸狀態 {圖12.},但整體上會使重心向前方移位,且因為伏地挺身屬
於閉鎖鍊動作的緣故,故無法在動作過程中調整手掌與肩膀的位置,使得肩關節與肘關節
的力臂會比正常情況還要長,對手臂會更加費力。此外,還會容易導致手臂與軀幹夾角過
度外開,對關節有較高風險,因此不建議。
手掌平貼地面是標準伏地挺身的首推方式 {圖11.},也是大部分運動指南所建議的。以下
將針對手腕過伸進行分析。
Chuckpaiwong和Harnroongroj的研究將手掌給分為五個部分 {圖13.},分別為: 大魚際
(thenar area; P1)、頭狀骨與月狀骨(capitate and lunate area; P2)、小魚際
(hypothenar area; P3)、掌骨頭(metacarpal head area; P4)、手指( finger area;
P5)。經過力板(force plate)測試,手掌壓力主要都集中在小魚際(P3)、頭狀骨與月狀骨
(P2),少部分在大魚際(P1)位置。起始動作時,壓力都集中在P1、P2、P3,而雙手間距增
加會使P2承受的壓力增加。在動作底部時,手掌壓力依舊都分佈在P1、P2、P3,且P1、P2
承受的壓力還會隨雙手間距一同增加,但是在P3則隨雙手間距增加而減少。P4和P5在起始
姿勢和動作底部所承受的單位面積壓力都顯著低於其他部位,且沒有受到雙手間距影響
[12]。由此看來,手掌到掌側(volar)手腕為上肢的主要支撐面,是壓力與反作用力首當
其衝的位置,且反作用力會匯聚至手腕並向上傳遞,形成動力鍊。
舟狀骨與月狀骨是主要與橈骨接觸的手腕承重骨,分別與橈骨的接觸面為橈骨舟狀窩
(radioscaphoid fossa)和橈骨月狀窩(radiolunate fossa) {圖14.},它們之間的相互關
係是臨床上的研究重點。
Daly等人(2017)透過新鮮的大體研究發現,當手腕在過伸的位置下負重(平均406 N),如
: 伏地挺身將手腕過伸至90°,橈骨舟狀窩的關節接觸面無顯著變化,但是承受的壓力高
峰達到在中立位手腕的兩倍(中立位:6.7 ±3.2 MPa、過伸位:14.3 ±4.2 MPa),且壓力
中心點往手背方向移動約5.7mm;而橈骨月狀窩的關節接觸面雖然因過伸手腕而顯著增加
,但是所承受的壓力則相對減少(中立位:6.2 ±3.2 MPa、過伸位:4.5 ±2.9 MPa,無顯
著差異),壓力中心點往手背方向移動約2.9mm {圖15.}。由於手腕處在伸直角度的極限,
會產生向其它平面的活動度代償,更加使壓力偏移至舟狀骨,此研究解釋了為何跌倒用手
支撐身體會在臨床上(巨大壓力造成手腕過伸)傷害常發生在舟狀骨和其周圍組織,而肌力
訓練、舉重等等運動也是高危險群[13]。
Majima等人(2007)則以電腦斷層建構受測者的中立與過伸手腕(92°)骨骼模型,並且使用
研究系統3D-RBSM模擬手腕在在受壓140N時的力學狀態。他們發現傳遞經過橈骨舟狀窩的
力量會從中立位的52%提升至過伸位的62%,而橈骨月狀窩則從42%下降至36%,整體力學傳
遞模式以電腦斷層模型所示 {圖16.}[14]。此研究提供了清晰可視的力量傳遞鍊模型,且
結果與前段引用Daly等人的研究有類似的趨勢,皆發現手腕過伸姿勢會使舟狀骨和其相鄰
組織承受較大的壓力[13]。
伏地挺身研究指出,手腕過伸時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向量(vector)的角度相較於手腕中立
還要更加多變,代表手腕過伸的情況勢必會讓腕骨與軟組織承受較多的剪力(sheer
force),包含: 骨骼、軟骨、韌帶。科學家們並推測,這方向多變的反作用力可能會對腕
關節內的軟組織產生更多的彎矩(bending moment),因此平時都需要由較強壯的骨骼肌支
撐,一旦這些肌肉強度並不足以應付腕關節的穩定需求,即會由關節軟組織承受相關的力
[15]。與前人的研究前後呼應的是,手腕過伸狀態下負重會使壓力中心點向手背側移動
,該區域富含韌帶與軟骨等軟組織;而手腕中立下負重則因力量傳遞經骨骼為主的位置,
因此較穩定。
經過上述文獻討論,雖然過伸手腕的支撐方式並不代表會造成手腕傷害,但是對於手腕曾
經受過傷或是在伏地挺身時會感到不舒服者,這些研究都建議可用手握拳、伏地挺身架取
代手掌貼地的方式 {圖17.} [13,14,15],這些替代方式的共通點為手腕處在中立位置,
且理論上不會影響到胸肌的訓練成效。
技術要點e. 雙手間距 與 主要作用肌訓練效果
由於伏地挺身並非像臥推一樣有健力比賽規則的限制(雙手必須配合槓鈴的握環(grip
mark or ring)),整體上肢間距相當自由,伏地挺身則通常是以自身的肩寬做為依據。
標準伏地挺身的建議雙手間距為略比肩寬 [8],在起始姿勢下,從兩肩峰各畫一條垂線連
接地面,大拇指正好會在垂線上或是稍微在外側,此寬度讓肩關節處在接近正中位置,關
節力學和活動範圍皆非常良好。但是伏地挺身本身沒有限制握距,雙手間距從極窄、0.5
倍、1倍、1.5倍、2倍都相當常見 {圖18.}。
雖然伏地挺身有建議的雙手間距,但伏地挺身有許多種變式,透過改變雙手間距就能有基
礎的變化,影響到動作的行程與改變肌肉參與比例。雙手間距越寬動作行程越小,讓手臂
的三頭肌負擔減少;而雙手間距窄會使動作行程較大,正由於動作行程加大,肘屈曲與水
平內收範圍大,導致三頭肌與胸肌的負擔都增加 {圖19.} [16]。
[註]: EMG超過100%的可能解答:
% MVIC的數據來自先對目標肌肉做最大等長收縮測試(標準化為100%),後續在動作中以
EMG量測肌肉運動的數值,並對最大等長收縮時的訊號進行比對而得出活化比例。若數值
超過100%,原因通常為: 1.) 最大等長收縮測試並非在肌肉能出最大力量的情況完成,
2.)或是科學家選擇在中立或其它位置測試肌力後,用該數值「當作標準」。
通常活化%在肌肉長度越長時越大,最大%都出現在離心的後期到轉為向心階段時[17]。
這結果可能會讓讀者產生疑惑,不是說雙手間距越寬就能練越多胸肌嗎?
其實用肌肉功能性動作的概念就能解答,要最完整使用到胸肌就是讓動作包含最大範圍的
水平內收。手推地面產生的反作用力能支撐起身體,力經由骨骼、組織傳遞至動作的終點
,形成動力鍊的概念。在伏地挺身架構下,力經由有剛性的手部傳遞到肘再到肩,並撐起
充滿剛性的身體,過程當中各關節的作用環環相扣,但是並不會代償掉其他關節的力矩,
因此軀幹的重力需要由肩關節承受,而肘關節需要同時負擔軀幹和肩膀至手肘上方的重力
,因此手臂將胸肌的力給吃掉之說法不攻自破! 結論是窄距伏地挺身因為有最大的行程
,最大範圍的水平內收、最大範圍的肘關節屈曲,透過動力鍊的概念得知每個關節都會傳
遞力,即可得出它同時對胸肌與三頭肌有最好的作用效果。
雙手間距在臥推與伏地挺身的規則完全不一樣!?
寬握臥推能使用到最多的胸肌,這是健身愛好者絕對都知道的!但是依照上一段提到窄距
伏地挺身有較佳的胸肌、三頭肌使用率,為何換成臥推之後結果就完全相反?
這問題能以解剖學與關節運動學來解釋,寬或窄距臥推的差異體現在動作的腋下夾角。在
臥推前臂應該與地面接近垂直的條件下(開放鍊動作使然;而伏地挺身屬於閉鎖鍊,前臂
不會垂直地面),窄距臥推的腋下夾角較小,胸肌啟動率下降,此時三角肌會取而代之產
生更多力;對於肘關節來說,窄握時的肘關節承受力矩較大,肘關節屈/伸活動範圍也較
大,因此三頭肌也必須更費力讓手肘伸直[18],此問題能看 {圖27.}獲得更清楚的解答。
據此,雙手間距加大在臥推會呈現在槓鈴碰胸的位置向頭部移;而伏地挺身則是會由前臂
與地面角度變動來調和臥推會有的情況 {圖20.}。
Lehman的研究數據與上述見解相符合[19],以相同的中等重量(12RM)做平板握推,握距分
別有一倍肩峰寬(窄)、一倍肩峰寬加上兩個手掌寬度(中)、兩倍肩峰寬(寬)。結果顯示,
各寬度對上胸肌活化率皆沒差異;下胸肌則是寬握顯著高於窄、中距;於三頭肌的活化率
在窄握高於寬握2倍,中距也顯著高於寬距 {圖21.}。因此對臥推來說,窄握其實對上胸
、三角、三頭肌較有利;寬握則是對整體胸肌有良好的刺激,且不會讓手臂過度負擔。此
研究的窄握距為一倍肩寬,其實等同標準伏地挺身。這出自臥推握距在動作力學上的限制
,雙手間距太近會對手腕等關節造成壓力,導致沒有研究探討更窄握距的臥推,無法跟極
窄距伏地挺身比較。
技術要點f. 下肢、腳掌位置
大家常說伏地挺身能訓練到核心肌群,這說法沒什麼問題! 確實在伏地挺身這類軀幹不跟
地面形成支點的閉鎖練動作應全程保持軀幹直立且中立,此舉能強化身體的剛性,讓上肢
有最穩健的支撐與移動目標。
因此腿部必須打直,雙腿建議併攏,骨盆也必須保持在中立位,避免骨盆前傾破壞掉脊椎
中立,也避免動作幅度、體重分配、重心位置被改變 {圖22.}。
建議雙腳靠近或是完全併攏,腳掌以前掌肉球與腳趾扎實踩在地上,讓動作過程當中能利
用腳踝及蹠趾關節(metatarsal phalangeal joint)來當轉軸,使軀幹能順利上下被上肢
推移,而不會產生軀幹前後移動之問題。
技術要點g. 手臂與軀幹(腋下)夾角
當動作開始時,會藉由肩關節伸與手肘屈曲來將身體下降,此時會出現自然的手臂與軀幹
間的夾角,以60°為佳 {圖23.}。單純地將手臂與軀幹擺出夾角,就能左右到伏地挺身對
胸肌的使用率,在技術要點h. 提到腋下夾角可以透過外旋肩膀自然地擺出,除了使肩關
節更安全之外,也可以有一樣的胸肌訓練效果。
以下皆是在描述標準伏地挺身的情況,以手掌面向前方為前提(詳情請看 技術要點c.)。
*手臂與軀幹夾角在90°時:
肱骨活動的平面會與上胸肌的拉力線對齊,雖然此時的肩關節真的是在做水平內收與外展
,但確實無法最大化使用整個胸肌。手臂開開的情況下無法完全利用胸大肌,使肩三角肌
的負擔因此變大(體重是不變的)。
另一個不建議的原因還包含關節運動學的問題,動作中必須靠內旋肩關節的張力才能維持
腋下90°夾角姿,無論雙手間距為何,若硬要在此情況執行完整動作幅度,反而會對肩關
節活動度不佳者有高風險。
此外,在腋下夾角90°對於部分族群來說會遭遇水平外展活動度不足的問題。主要是,由
於肩關節在此角度就是在精準地做水平外展,正常人從手臂在矢狀面做水平外展至最終端
,活動範圍約為112.6 ± 12.2° [20],意即手臂伸往冠狀面後方的角度約有22°。在雙
手間距窄於一背肩寬時,許多人無法在腋下夾角90°時,將胸口下降至地面;且在此
時會加劇肩關節內旋才有辦法維持肩關節處在腋下夾角90°。
*手臂與軀幹夾角為60°時:
剛好能讓肱骨的動作對齊整體胸大肌的拉力線,能較完整的使用到胸大肌的各個肌束,只
是此時肱骨並非與肩齊平,或許將此動作改稱「橫向內收」會比較適合。腋下夾角60°因
為能讓胸肌良好地參與在肱骨骨骼運動,因此同時能讓肩關節處在壓力較小的狀態,讓三
角肌負擔下降。
*腋下夾角小於60°時:
由於手掌朝向前方,勢必需要主動做肩外旋才能使腋下夾角縮小,手臂才有可能靠近軀幹
,但這情況會使肩關節動作在伏地挺身中比較像是屈/伸 而非 橫向內收/外展,使三角肌
參與量提升;另外,肩關節屈/伸的主要作用肌包含上胸肌,因此這也會是較利於上胸肌
的腋下夾角,而下胸肌使用比例減少的部分會由三角肌取而代之;手肘則因為屬於動力鍊
中的不同支軸,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可能會有人說:「啊前面不是說手臂肌肉不會代償掉胸肌的力!?」三角肌與胸大肌在
伏地挺身中同時負責肩關節活動,兩肌肉共同控制一關節,因此才會被分掉喔!)。
學界目前沒有針對伏地挺身的腋下夾角給出指引,只有相關生物力學研究討論控制腋下夾
角對肩胛運動學(scapular kinematic)造成的影響。Suprak等人發現(2013),在伏地挺身
雙手間距略寬於一倍肩寬且手掌朝前時,當受測者被要求在手掌朝前的情況下將腋下夾角
外開到90°時,會在向心階段的過程中自動將腋下夾角(肱骨內收與外旋)轉至64.83 ±
0.72°,不然難以完成動作;若要求受測者將肱骨靠近軀幹,腋下夾角受到雙手間距和手
掌朝向的影響,會主動產生肱骨外展,無法完全貼近軀幹,最終腋下夾角平均為35.53 ±
4.86°;最後是讓受測者自由操作,會平均擺出腋下夾角53.59 ±1.59° {圖27} [8、
16]。由上述內容看來,將腋下夾角擺放在60°左右,能優化並保障肩關節力學,至少在
此夾角並不需要耗費過多精神去維持。
坊間建議讓腋下夾角擺放在45-60°,此說法的緣由已不可考,但依照上述的分析來看,
此區間並無問題,而若是要完整訓練胸大肌又同時保障正常的肩關節力學,則建議讓腋下
夾角擺在60°左右的位置。
技術要點h. 肩關節的穩定由些微外旋肩關節,並創造良好腋下夾角達成,能取代後收下
壓肩胛骨、也能避免聳肩
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常被大眾認為是肩關節的主體,為球窩構造,是人體活動
度最大的關節。由於肱骨頭的關節面約為盂唇的三倍,且肩臼(glenoid fossa)有深度較
淺的特性,造就了肩關節的高活動度,但也使其強項不包含穩定性 [21]。肩關節的高活
動度除了來自球窩本身的高活動度特性,還包含肩關節複合體內的關節們各司其職 {圖
24.},因此任何一個位置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其他關節代償。
穩定肩關節的重點:
1. 由骨骼肌主導的動態穩定為主,減少被動穩定組織的負擔
2. 不控制就是最佳的控制,反對沒意義的肩胛後收下壓
3. 些微使肩關節外旋,創造較固定一致的動作軌道
*重點1. 由骨骼肌主導的動態穩定為主,減少被動穩定組織的負擔
肩關節的穩定主要由軟組織負責,能分成靜態與動態解剖結構。靜態穩定由盂唇、關節囊
、韌帶等等組織維繫著 {圖25.};
而動態穩定則主要是由旋轉肌群(rotator cuff)、肱二頭肌長頭肌腱(tendon of biceps
long head)負責 {圖26.},上述肌肉的肌腱皆圍繞在肱骨頭周圍,能提供壓縮力
(compressive force)將肱骨安放在肩臼內,並且協調肱骨頭在活動時的滾動及滑動[22]
。
其實,動態穩定結構中的肌群不只負責穩定,它們本身還有專屬的動作功能;這也衍伸出
,其實肩關節複合體的所有肌肉只要在關節力學狀態正常時,都或多或少能幫助關節動態
穩定。例如: 三角肌包覆住整個盂肱關節,且近端附著點包含肩胛骨棘、肩峰、鎖骨上,
主要作用是配合肩胛肱骨節律將肱骨給完全屈曲與外展,因此除了負責肩關節各個方向的
所有動作,還對肩關節複合體的動態穩定不可或缺[23]。
被動結構除了在無負重時給予穩定,在活動過程中亦會隨著動態穩定結構一起作用,由於
關節是力量傳遞鍊的旋轉軸,通常是集結各種作用力(整體受壓最大)的區域,因此在負重
時不應使關節保持放鬆。
*重點2. 不控制就是最佳的控制,反對沒意義的肩胛後收下壓
上述解剖知識的意涵為,所有附著在肩關節複合體的肌群都是穩定肌群,每個作用肌都會
參與肩胛肱骨節律。
問題來了! 坊間的教學法建議透過主動控制肩胛來創造穩定,該方法就是將肩胛骨後收下
壓,不信嗎? Google會告訴你我們依舊是少數。這問題顯然存在世界各地,從一堆
Youtube影片再到基層健身房;從引體向上、划船、伏地挺身、直立推舉,甚至是硬舉等
等動作(部分選手在硬舉後收下壓肩胛是因為特定技術要求);許多健身教練、網紅在鼓吹
透過夾肩胛來穩定肩胛骨,這樣肩關節真的穩定了嗎?
該方式長期下來會影響到肩關節複合體的動作力學,肩胛後收下壓的方式實際上並非真的
必要,上肢運動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肩關節參與,就勢必會聯動到肩胛骨,運動過程中全
程後收下壓肩胛骨實際上就是在阻止肩胛胸廓關節的運動,本身與肩胛骨穩定沒有很大關
聯,更不會幫助到盂肱關節穩定。
伏地挺身雖然不會完整活動到肩關節,但是肩胛肱骨節律依舊會在該範圍內運行,Suprak
等人將伏地挺身的肩胛運動學(scapular kinematic)呈現在研究中 {圖27.},雖然研究主
題在探討手肘外開產生的影響,並沒有要求受測者做出任何肩胛控制,但是三種不同的腋
下夾角都或多或少影響到肩胛肱骨節律,其中以要求受測者控制腋下夾角至90°的組別,
在動作中有著最大肩胛前傾角度(scapular anterior tilt)[8]。其中不自然肩胛前傾,
會被認為是有造成肩關節夾擠症候群的高風險。
目前沒有專門研究肩胛在後收下壓狀態下的肩胛運動學。因此本文章只能以「讓肩胛肱骨
節律正常發生」為出發點來建議不要每個重訓動作都後收下壓肩胛。畢竟全程維持肩胛後
收下壓的意思就是整個動作過程中都在阻止肩胛上轉和其他平面的轉動,意思與肩胛失能
有異曲同工之處;而肩胛骨本身動作失調或失能通常被稱為肩胛運動障礙(scapular
dyskinesis),也是肱骨頭壓迫肩峰的肩關節夾擠(Shoulder impingement)的主因之一,
還有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旋轉肌袖病變(rotator cuff disease) [24,25]。
*重點3. 些微使肩關節外旋,創造較固定一致的動作軌道
Gohlke等人發現肱骨軸轉動─內旋與外旋─能使肩關節囊呈現較緊繃的狀態,能讓結構上
較鬆散的肩關節囊主動繃緊,除了將肱骨頭往盂窩方向中軸化之外,還能使肱骨頭被更穩
固地包覆住 {圖28.} [26];以往實務界與學界皆比較推崇肩關節外旋搭配負重訓練(不含
後收下壓肩胛喲),理由是盂肱關節外旋能使脊上肌的肌腱避開肩峰,這也是著名提示語
: 折槓鈴(bend the bar)的由來[27]。
但近期發現,盂肱關節內或外旋都有可能會使肱骨頭碰觸到肩峰下,而肩峰下空間在內或
外旋時的大小也在各種研究中出現不同說法,與其說撞擊導致肌腱炎,現在學界更傾向說
那可能只是原因之一,更多人認為肌腱在負重過程中反覆承受過大的作用力導致勞損,也
有可能是動作不良讓肌腱承受過度的作用力而導致病變 [28]。
所以有沒有必要讓肩關節在上肢運動時外旋呢?
盂肱關節外旋還有其它好處,讓它不會被淘汰! 身為教練 或 訓練愛好者的你,是否常常
發現初學者做推類動作時常常都會手臂越推越開(elbow flare out)? 伏地挺身應讓手掌
固定,而肩膀保持良好排列,所以腋下夾角也應該全程維持。手肘外開嚴格來說屬於肩關
節內旋動作,它的存在通常是讓胸大肌能佔據更多動作主導權而產生,上胸肌活化程度照
理說會因此提高、三頭肌活化程度會下降,且腋下夾角越大能減少肘關節動作幅度並增加
肩關節動作範圍。
上肢重量訓練不外乎就是在不同平面的推或拉,主要作用肌通常都是強勢的盂肱關節內旋
肌,包含:三角肌前束、胸大肌、闊背肌等等最受歡迎的肌群。若是配合強勢內旋的作用
肌張力主動產生盂肱關節外旋,反而能更好地穩定動作軌道,避免關節在動作過程中出現
大量移位,而外旋的動作不需要全力施展,只要能保持各關節位置即可!畢竟過度的外旋
也會提高關節受傷風險。
手肘擺在腋下夾角60-45度不是刻意擺在那個位置的,除了有整體胸大肌拉力方向的力學
優勢外,還有肩關節保護的概念在裡面。
事實上,除了臥推之外,還真找不到什麼夾肩胛的理由,畢竟包含最頂尖的健力選手都在
提倡透過夾肩胛穩定肩關節。但是本篇文並非再講臥推,而是伏地挺身。
技術要點i. 負重的方式
伏地挺身雖然屬於自身體重運動,但是從來沒有人說伏地挺身不能負重,反而伏地挺身在
持續進階之後(詳情請看 伏地挺身進程 段落),還能靠額外負重讓動作本身的訓練潛力持
續維持。以下將提供幾種伏地挺身負重的方法。
*彈力帶
因最方便且成本便宜而被推崇的負重方式為將彈力帶纏繞在上肢周圍,並且用手掌固定在
地上,利用彈力帶增加阻力。由於彈力帶並非方便計量的工具,若是有,可將彈立帶比喻
成橡皮筋,阻力會隨彈立帶長度增加而增加,因此較難以捉摸 {圖29.}。好處是靠自己一
個人就能操作。
*負重背心
為相對方便但是價格高昂的負重選擇,可藉由穿在身上讓重量平均分散在上半身,並且不
需要藉由他人幫助也能使用 {圖30.}。負重背心通常都設有許多口袋放置配重片,因此是
可調整重量的方便工具,重量對於引體向上、深蹲等等動作都是可計量的,但是用在伏地
挺身上依舊會變得難以估量,原因為,伏地挺身是俯身操作的動作,支點同時有手掌與腳
掌,若要計量上肢在穿著負重背心的伏地挺身中的負荷,會需要不少條件(人體重心位置
、負重背心重心、腳到重心的水平距離...等等)才能運算,相當複雜。
*槓片
建議由幫手將槓片放在身上,若要自行加載重量會相當困難和不方便,且具有一定危險性
。此外,還要考慮到重量放置在身上的位置,由於肩胛骨在伏地挺身時應該是自由的,若
將槓片給放在上背部,有可能會壓迫肩胛骨正常的關節運動,考量到這些問題之後,放置
槓片的位置建議是下背部到屁股的區域 {圖31.},推薦放在這區域的原因還包含人體重心
正好在就在骨盆位置(詳情請參考 技術要點b.),將重量放在重心上方能減少運算的複雜
度,只要將體重加上槓片的重量再乘以理論上之負荷%即可(詳情請看 伏地挺身的負荷 段
落)。
關於負重該在身體何位置,研究裡也給出建議,將槓片或額外重物放在重心上方最能達到
安全且穩定的效果。該案例報告(case report)講述一位父親要求重達15kg的孩童坐在背
上供其負重伏地挺身,但是卻引發近端橈骨骨折的案例,研究不建議讓不可控的活物作為
伏地挺身的額外負重,特別是孩子,當孩子本身不理解操作伏地挺身的含意時,命孩童坐
在背上即有可能因孩童作為負重卻有著不穩定性而受傷 {圖32.} [29]。
技術要點j. 理解胸大肌的基礎解剖學與肌動學,分析支點高度(上肢墊高、平地、下肢墊
高)對胸大肌作用的影響
整塊胸大肌能依照附著處的不同而分成鎖骨端(上胸肌,clavicular head, CH)與胸骨端(
下胸肌,Sternal head, S1-S7)兩大部分。胸大肌是扇形的匯聚狀肌(convergent
muscle),由八條大肌束組成,排列方式如同扇子,由上胸至下胸在肱骨上的遠端附著處
層層堆疊,近端則是從鎖骨一路往下沿著胸骨到肋骨第七根處附著 {圖33.} [30]。
胸大肌的肌肉功能包含: 肩關節水平內收(from shoulder abduct to 90°, then
horizontally adduct toward midline, 0°-135°)、肩關節內收(from 160°-0°)、肩
關節內旋,協助肩胛下壓(scapular depression)、協助肩關節屈曲。
分析常見的練胸動作的架構時,一定會發現胸肌專屬的關節動作: 水平內收(horizontal
adduction) {圖34.},該動作同時整合肩關節屈曲與肩關節內收。最好動用到胸肌的情況
是肱骨與胸大肌整體拉力方向相互平行,而肌纖維拉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垂直,在這情況
下才能讓胸大肌完整動作到,剛好就以水平內收完美契合,可以判斷出胸推跟飛鳥是有水
平內收參與的練胸最佳動作,但是以對肩關節比較輕鬆又能使胸肌承受到最大負荷的方式
還是以臥推和伏地挺身為主[31]。
上跟下胸肌在肌肉功能性動作上沒有明顯區別,因此在練胸肌時不會只有單一肌束在運動
,而是在拉力方向合適的所有肌束都能被調動,如:平板臥推時,以胸骨端S1-S4的力學
最佳位置,但是鎖骨端CH端與胸骨端S5-S7也都有參與運動。
水平內收的另一個特性為肩關節屈曲使肱骨處在與軀幹垂直的位置,可以將此概念類比到
平板臥推或水平伏地挺身。若現在的情況改成躺在斜板上造成肱骨相對軀幹並非垂直(如
上斜臥推或腳墊高伏地挺身,手臂屈曲高過肩膀)的情況呢? 只要在推的時候保持前臂垂
直地面,就會使主要作用部位轉移到胸肌的鎖骨端CH與胸骨端S1-S2為主的肌束。 因此胸
肌雖然非常大,但是用肌肉拉力線(line of pull)的概念可以區分出主要的訓練部位,總
共能分成三個角度的動作,包含: 上胸、完整胸肌、下胸 {圖35.}。
參考資料:
1. Suprak, D. N., Dawes, J., & Stephenson, M. D. (2011). The Effect of Position
on the Percentage of Body Mass Supported During Traditional and Modified
Push-up Variant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2), 497–
503.
2. Ebben, W. P., Wurm, B., VanderZanden, T. L., Spadavecchia, M. L., Durocher,
J. J., Bickham, C. T., & Petushek, E. J. (2011). Kinetic Analysis of Several
Variations of Push-Up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10), 2891–2894.
3. Gouvali, M. K., & Boudolos, K. (2005). Dynamic and electromyographical
analysis in variants of push-up exercis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1), 146–151.
4. Zatsiorsky V. M. Kraemer W. J. Fry A. C. & Human Kinetics (Organization).
(2021).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Third). Human Kinetics.
5. 101年國軍體能訓測實施計畫:
https://140.130.132.127/strong/html/rules/rules_13.pdf
6. Army, U. S. (2020). Army Combat Fitness Test. S.l.: Lulu Press Inc.
7. Schafer, R. C. (1983). Clinical Biomechanics: Musculoskeletal Actions and
Reactions. (U.A.: Williams & Wilkins.
8. Suprak, D. N., Bohannon, J., Morales, G., Stroschein, J., & San Juan, J. G.
(2013). Scapular Kinematics and Shoulder Elevation in a Traditional Push-Up.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8(6), 826–835.
9. Dhahbi, W., Chaabene, H., Chaouachi, A., Padulo, J., G Behm, D., Cochrane,
J., … Chamari, K. (2018). Kinetic analysis of push-up exercise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Sports Biomechanics, 1–40.
10. Földhazy, Z., Arndt, A., Milgrom, C., Finestone, A., & Ekenman, I. (2005).
Exercise-induced strain and strain rate in the distal radius.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 87(2), 261–266.
11. Ryu, J., Cooney, W. P., Askew, L. J., An, K.-N., & Chao, E. Y. S. (1991).
Functional ranges of motion of the wrist joint.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16(3), 409–419.
12. Chuckpaiwong, B., & Harnroongroj, T. (2009). Palmar pressure distribution
during push-up exercise. Singapore medical journal, 50(7), 702–704.
13. Daly, B.T., Werner, F.W., Cavallaro, S.M., Tucci, E.R., & Harley, B.J.
(2018). Effect of Push-Up Position on Wrist Joint Pressures in the Intact
Wrist and Following Scapholunate Interosseous Ligament Sectioning.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43 4, 339-345.
14. Majima, M., Horii, E., Matsuki, H., Hirata, H., & Genda, E. (2008). Load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wrist in the extended position.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33 2, 182-8.
15. Polovinets, O., Wolf, A., & Wollstein, R. (2018). Force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wrist during performance of push-ups on a hyperextended and a neutral
wrist. Journal of hand therap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and Therapists, 31(3), 322–330.
16. Cogley, R. M., Archambault, T. A., Fibeger, J. F., Koverman, M. M., Youdas,
J. W., & Hollman, J. H. (2005). Comparison of muscle activation using various
hand positions during the push-up exercis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3), 628–633.
17. Worrell, T. W., Karst, G., Adamczyk, D., Moore, R., Stanley, C., Steimel, B.,
& Steimel, S. (2001). Influence of Joint Position on Electromyographic and
Torque Generation During 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s of the
Hamstrings and Gluteus Maximus Muscle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31(12), 730–740.
18. Gomo, O., & Van Den Tillaar, R. (2015). The effects of grip width on
sticking region in bench pres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4(3), 232–238.
19. Lehman, G. (2005). The Influencer of Grip Width and Forearm
Pronation/Supination on Upper-Body MyoElectric Activity During The Flat Bench
Pres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3), 587-591.
20. Ammann, K. R., Ahamed, T., Sweedo, A. L., Ghaffari, R., Weiner, Y. E.,
Slepian, R. C., Jo, H., & Slepian, M. J. (2020). Human motion component and
envelope characterization via wireless wearable sensors.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 3.
21. Bushnell BD, Creighton, R.A., & Herring, M.M. Bony instability of the
shoulder. J Arthroscopy and Related Surgery. 2008;24(9):1061-1073.
22. Eakin, C.L., Faber, K.J., Hawkins, R.J., & Hovis, W.D. (1999). Biceps tendon
disorders in athletes.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7 5, 300-10 .
23. Adamson, G. J., Jackson, T. J., McGarry, M. H., & Lee, T. Q. (2015).
Biomechanics of the Shoulder: Stability and Kinematics of Shoulder Motion,
Throwing Kinematics. Sports Injuries to the Shoulder and Elbow, 1–21.
24. Panagiotopoulos, A. C., & Crowther, I. M. (2019). Scapular Dyskinesia, the
forgotten culprit of shoulder pain and how to rehabilitate. SICOT-J, 5, 29.
25. Contemori, S., Panichi, R., & Biscarini, A. (2019). Effects of scapular
retraction/protraction position and scapular elevation on shoulder girdle
muscle activity during glenohumeral abduction. Human movement science, 64, 55
–66.
26. Gohlke, F., Essigkrug, B., & Schmitz, F. (1994). The pattern of the collagen
fiber bundles of the capsule of the glenohumeral joint.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3(3), 111–128.
27. Fees, M., Decker, T., Snyder-Mackler, L., & Axe, M. J. (1998). Upper
Extremity Weight-Training Modifications for the Injured Athlet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6(5), 732–742.
28. Lawrence, R. L., Braman, J. P., & Ludewig, P. M. (2020). Shoulder kinematics
impact subacromial proxim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razili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24(3), 219–230.
29. Pathak, S. K., Salunke, A. A., Chawla, J. S., Sharma, A., Ratna, H., &
Gautam, R. K. (2021). Bilateral Radial Head Fracture Secondary to Weighted
Push-Up Exercis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of a Rare Injury.
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56(1), 162–167.
30. ElMaraghy AW, Devereaux MW. (2012).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pectoralis major tears. J Shoulder Elbow Surg, 21(3),
412-422.
31. Mansfield, P. J., & Neumann, D. A. (2014). Essentials of Kinesiology for the
Physical Therapist Assistant. 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文末閒聊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撐到文章的這一部分,其實Senpai老早就因為辦研習需要所以寫完大部
分的動作文了,但我必須先學習那些學術大老將論文保密個幾年先,畢竟每篇都花費50
-100個小時搜尋、閱讀文獻、寫作、編排、做圖。有些內容還沒準備好,有些又覺得難度
高到不太適合放上來,如果未來有機會一定不會吝嗇的。 :D
寫這類文章最困難的地方大概就是用字遣詞的部分,想專業也想親民,想要好文藻但是又
寫不出來。另外,我在讀文獻之前就一定要對訓練動作有相當程度了解,自身的基礎能力
也需要不斷強化,畢竟沒有一定的程度,肯定會被文獻內容給完全牽著鼻子走,
篩選和閱讀都相當重要呢! 關於這篇文章引用的參考文獻,我每篇都有確實看過,但我自
己也不確定我是否夠格能開始做這種大篇幅的動作教學。
感謝專業文章審查
阮彥鈞 Ryan 物理治療師
余佳樺 Charles 物理治療師
詹育誠 實習高中物理老師
如果喜歡的話可以給個鼓勵!
有問題的話可以問,我有空會回答!
如果覺得照片裡的人很帥,可以稱讚一下,我會很開心!
覺得醜不要罵我,我會難過想吃麥當勞,我窮請不起model!
目前我在PTT上的文章包含(有些是朋友熱心轉發的,是兄弟的友愛):
1. 訓練胸肌的必備(冷)知識
https://www.pttweb.cc/bbs/MuscleBeach/M.1566748036.A.F32
2. 淺談人體重心與槓鈴訓練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569827513.A.909.html
3. 一起來建舉重台! 槓鈴與舉重台的簡史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19969049.A.9FF.html
4. 停止訓練完整指南 **Detraining的知識**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25982623.A.FD8.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5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62743581.A.153.html
最大活動度(身體平面後方約22度),所以用架子不會讓你的活動範圍再增加多少,
你應該會覺得下去到某個位置身體就會卡住,那代表你的活動度很正常。
至於用架子做窄伏地挺身還有原本的效果嗎? 答案是肯定的!
※ 編輯: raysungtw (123.193.252.26 臺灣), 09/10/2022 08:38:50
大家把這篇當成一個伏地挺身工具書會比較合適,來分享我會怎麼讀這篇文章
1.)先看看引言,找到自己做伏地挺身的意義
2.)再看看一步步教你伏地挺身的步驟
3.)閱讀時或照著練習時,遇到難解問題或是想知道原因的話,
就轉去看步驟旁附上的技術要點x.
這篇有兩萬多字,而且包含許多艱澀內容,要一次看懂難度極高。
而且現在看書人口逐漸遞減的情況下,能一次讀完也算是稀有生物了,
我因此把這篇文章寫得像是方便查詢的百科一樣
希望能幫到願意讀也願意學習的同好!
※ 編輯: raysungtw (123.193.252.26 臺灣), 09/10/2022 14:19:44
畢竟沒有他人輔助要放到那個位置真的有點難度
放槓片不是唯一的方法,放對位置比較好量化而已,如果你要效果,反而不用管數字上
的量化
彈立帶讓你在頂部還有更大的受力,效果加分!!!!
受測者每擋到光束一次就算一下
我在文內的技術要點c.只有不建議手掌朝內,朝外就是少了點關節內轉矩,
轉矩也只是沒有朝前多,但就算少也不代表會受傷。
當然囉,自己照著網路影片操作時,如果關節有一丁點風吹草動,就馬上放棄別做,
他們不會為你負責。
我寫這文章時,知道未來會有人照著我教的練,所以我只會準備最最最重要且安全的基本
功,蠻多我所知的偏方就不太會寫,我平常教課時也不太用偏方,
我是以基本功戰鬥的男人
---------------------------------------
關於這個影片,我感覺蠻多是蓋伊自身的經驗談欸,
而且我分析之後覺得好像也不是真的在鍊胸肌 lol
蓋伊粉別炮我,聽我娓娓道來
打個比方,小明照著Senpai寫的文練了好久,身體已經有點適應阻抗,連心靈都覺得累。
所以小明決定開始在伏地挺身當中加入一些蓋伊教的刁鑽"細節",
有些已經是偏離常規伏地挺身的關節動作了,而且還需要極佳的關節控制才能達成,
但是幾個月過後,適應阻抗等等問題還在 why??????????
---------------------------------------
正常伏地挺身就已經有頂端關節鎖緊的環節,但是蓋伊更是要你再繼續鎖緊關節,
好讓肩胛動更多(軀幹上去),胸肌確實也因此縮更短,這作法在復健領域確實存在,
名稱叫"Push-up Plus",是用來練前鋸肌的,雖然做法跟蓋伊教的還是有些差異啦
另外是,蓋伊感覺是有做功課的,他讓他的伏地挺身動作以極限縮短胸大肌為目標。
只是,如果以肌肉長度-張力曲線來看,在縮到極短的肌纖維能產生的張力低,
可能可以迫使多徵招一咪咪其它肌纖維參與,而且有參與的肌纖維沒辦法輸出很多張力,
但是還是必須輸出該長度的極限張力而都累累的,感受度也變高,好像也是蠻合理的
(我沒查證喔,自己推測而已)
累累的肌肌纖維會變硬(羞),還可能會抽筋呢! 感受度就是這麼神奇。
就算感受度變好了,也不代表肌肉真的會長大大,畢竟真實輸出(和承受)的張力低
因此再反過來問,單一肌纖維在很短的情況下輸出的張力很低,因此身體的運作程式找
其它肌肉幫忙的可能性會不會變高呢? 好像也很合理齁
所以在抽絲剝繭之後,最後問題會變成是在最頂部繼續出力是不是還是由胸肌產生????
主要還是說,伏地挺身不管怎麼做,作用肌們一樣都是承受體重而已,蓋伊在他的伏
地挺身版本自己都說還要把肘關節繼續鎖緊了,也能觀察到肩關節水平內收就在那個讓
手臂垂直地面的位置。意思是關節都鎖緊了,使得力量傳遞鍊當中的主要支撐角色就是
骨頭等等結締組織,肌肉參與反而減小。
而且所有作用肌的力臂都縮短了,那撐到最高的位置對作用肌(胸、三角、三頭)
根本就不費力,
因此,此時做plus動作反而真的大部分都是由前鋸肌和那些讓肩胛骨前突的肌肉產生,
胸肌此時的張力根本就沒有在動作底部的時候大!!!
而胸肌感受度會增加只是因為縮到很短,那邊能產生的最大張力很小,但還是被迫要高輸
出以維持水平內收和稍微幫助肩胛前突(能把影片裡蓋伊說的上背微拱這種"身體向上推"
視為是閉鎖鍊動作下軀幹相對肱骨上移,胸肌是會幫忙做到啦),因此胸肌還是會用一些些力,
只是沒想像中的多,那時的累只是肌肉處在較短的長度,讓有參與的肌纖維必須在生理耗能
上最大輸出而已,所以胸肌才感到痠
不知道這樣回應有沒有好理解 :))) 另外,這些是我的推測,可能有疏漏,再多指教了
總之我自己不會照蓋伊教的做啦,
那個做法倒也沒有什麼風險,所以我也不會強迫大家不能做
※ 編輯: raysungtw (123.193.252.26 臺灣), 09/11/2022 18:33:28
記得好好讀,不要盜用喔
那就等我囉,Senpai天性比較懶惰,平時以教學工作為主,在網路上是個走馬看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