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主題:就諦的初心:就諦學堂介紹
來賓:李三財 Sam LI 執行長
就諦學堂 簡 介
李三財先生 為紀念母親2012年6月設立公益團體「台北市香港華僑陳就娣女士紀念中心」,服務本地青年、僑生及新住民朋友,以促進文化交流及族群的融合。
2013年成立就諦學堂,持續
長期贊助各種活動講座,NPO研習場所,輔助青年朋友擴展視野。
合作推廣多元文化!
【就諦學堂】開展公益的亞洲語言學習課程!
粉絲頁: 就諦學堂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題:就諦的初心:就諦學堂介紹 來賓:李三財 Sam LI 執行長 就諦學堂 簡 介 李三財先生 為紀念母親2012年6月設立公益團體「台北市香港華僑陳就娣女士紀念中心」,服務本地青年、僑生及新住民朋友,以促進文化交流及族群的融合。 2013年成立就諦學堂,持續長期贊助各種活動講座,NPO...
「僑生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雨僑Ava L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精華區Malaysia 的評價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你知道「僑生」這一身分,代表什麼意思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僑生意思 在 僑生宿舍保證名額 - 海洋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僑生意思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類學家Barth曾經在他關於族群研究的討論中提到,他認為族群之間的邊界是複雜多元的,因此邊界實際上形成自族群間的長時間互動。簡單來說,Barth採取一種動態形成的態度來看待族群邊界。那麼,我們如果帶著Barth的觀點來重新看待南洋的「峇峇娘惹」,就會發現它一開始是一個外國人看待南洋男性(峇峇)與女性(娘惹),然後指涉的是南洋的土生華人(由華人移民與當地女性聯姻的下一代),最後是一個基於前述歷史記憶、認同情感而形成的南洋文化混合體。實際上,「峇峇娘惹」一詞本身就標示著某群特殊南洋人群與不同群體互動的歷史與文化融合之結果。那麼,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峇峇娘惹」是不是有著固定、清楚的文化判准機制呢?還是依據血緣來進行族群邊界的判斷與認定?
----------------
上世紀5、60年代,娘惹是個電影題材,譬如芳艷芬《檳城艷》(1954)、林鳳《榴蓮飄香》(1959)、陳寶珠《娘惹之戀》(1969)、李麗華《娘惹與峇峇》(1956)、莊雪芳《馬來娘惹》(1959,廈語片)等都通過巨星來凸顯娘惹的風姿。
最近有人將這些昔日港片放上YouTube,冠狀病毒疫情阻斷措施期間,我陸續看了好些。影片中昔日新馬純樸的美景就像娥眉淡掃,對比之下如今則有些濃妝豔抹感。
我在水仙門居住的時候,隔壁數間店屋都有常穿娘惹裝出入的女子。當時並不知道她們是娘惹,只覺得她們的語言穿著都很特別。
娘惹指的是女性,半個世紀前外國人眼中南洋女子的化身。年紀小的女子稱為小娘惹,年紀大的尊稱為「bibik」,就像今日稱呼「auntie」一樣。至於男生,無論老幼都稱為峇峇。
峇峇娘惹是個複雜的詞彙。首先,他們也稱為土生華人。所謂「三代成峇」,第一代移民漂洋過海,到南洋落地生根,多少保留著家鄉的信仰與習俗。第二代吸收更多的在地元素,第三代已經完全融合於在地社會,文化語言等難免帶有當地色彩,因此形成峇峇文化(或娘惹文化)。
19世紀的土生華人能以中文、英文與馬來文溝通。到了20世紀,為了跟殖民地政府打工或做生意,他們的後裔多數進入英校唸書,逐漸失去以中文溝通的能力。
土生華人一般會說英語和峇峇馬來話(Baba Malay),那是一種摻雜馬來語和福建話的語言。打個比方,「Satu orang duduk tia, itu orang gua punya tia-tia」的意思是「有一個人坐在客廳,那個人是我的父親。」tia是福建話的廳,也是福建話的爹爹;gua是福建話的我。
此外,峇峇亦特別指早期華人移民族群,也就是當下的馬六甲,以及新馬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他們受到下南洋的「新客」的「威脅」,為了區別自己的年資與身份地位,以「Peranakan」或「僑生」自稱。簡單地說,峇峇是土生的,新客則是新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並不一樣。
雖然「peranakan」多數指土生華人,但也有土生印度人(仄迪人,Chitty),土生爪夷人(Jawi Peranakans),土生歐亞人( Eurasian Peranakans)等。我們在馬六甲葡萄牙村見到的土生歐亞人講的是kristang,一種混雜著葡萄牙語、馬來話和福建話的語言。據當地的土生歐亞人的說法,他們的先民來自16至18世紀間,屬於葡萄牙先民跟亞裔通婚的後代。土生華人在塑造現代新加坡扮演過重要的角色。譬如陳金聲捐錢建蓄水池,陳篤生捐錢建醫院,林文慶創建學校與為平民謀福利,李珠娘成為新加坡第一位婦產科女醫生,李光耀、吳慶瑞、杜進才等都是建國的中堅人物等。1831年,36位來自馬六甲的商人創建慶德會(Keng Teck Whay) ,那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土生華人互助式社團。慶德會是個完全封閉管理,不對外開放會員資格的協會,至今仍僅限於原始創會人的後代,目前只剩下22名會員。此外,1900年本地成立土生華人協會(The Peranakan Association Singapore),1910年成立戲劇協會(Gunong Sayang Association)。這些峇峇娘惹代表性組織依然存在。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8739?fbclid=IwAR227DBBUcS5LBq1w0pjV2h9nwOd3tg_7xp3mlTyJswT3UPZcMHuwwVb9ws
僑生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陸生們疫情期間如何上課?〉
為了我們,
臺灣老師竟然這樣做...
#兩岸分隔的網課,是怎麼做到的...
如今,我坐在臺灣的隔離旅館的書桌前,一扇落地窗外,是夕陽下奼紫嫣紅的雲霞與臺北城盆地色彩斑斕的都市景觀。
隔離結束,我就能回到校園內和大家坐在一起上課了。不知不覺,我們上了一學期的網課,而上個學期,也在大家的幫助下,圓滿地結束了。這不禁也讓我開始回憶,完成上半年的課業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
境外生們都不能回臺,老師們只好想盡辦法跟我們在空中相會了唄。
因為沒有規定一致的授課模式,老師們給境外生們上課的方式就五花八門了:有臉書社團直播、線上會議app連線直播、ppt搭配錄音自學、錄影上傳啊、群組語音通話等好多好多種方式。而學校為了方便我們上課,為陸生們準備了雲梯vpi等工具。
#選課受限,不得已的放棄
網課的影響和弊端當然是存在的,從選課開始,就造成了影響,因為我就讀的是傳媒院校,課堂多是需要團隊合作、實地操作、上臺演練報告的課程,所以很多對於實戰演練要求較高的課,我都只能先放棄了。
因為我們回不去,有的老師非常細心地為境外的僑生、陸生們安排了不同的評分方案,有的老師將團體報告改為單獨的個人報告。
舉個例子,我一門課的老師體諒到我不能上臺發表,便讓我多做了兩份的書面報告以示公平。
還有一位老師在連線直播課後打電話來與我商量,問我:「海珊你想用什麼方式來完成報告啊?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跟老師溝通哦!」
掛斷電話前,老師還不忘噓寒問暖的關懷,叮囑我們在家也要多保重。
#老師不求回報的教學
我這學期選了一門英語系的課,課程名稱是英語經典音樂賞析,因為課程中要播放很多歌曲,就不能開直播、否則有版權問題。
和我一起選的還有另外三名陸生,因為我們幾個目前還在隔離當中,老師為了我們四個不落下功課,便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五人群組,每次在學校內給臺灣同學們上過一次課後,再幫我們重新上一次。
我們四個陸生中,其中一位同學因實習事宜而選擇本學期不回臺灣,老師也安慰她說沒關係,等我們其他三個解除隔離後,仍然會單獨幫她一個人在微信上完完整的課程。
老師還怕同學與她一對一上課很緊張,開玩笑說:「沒關係,你怕不好意思的話,就叫上你的爸爸媽媽、鄰居、或者帶著你家寵物貓貓狗狗們一起來聽課,老師也是ok的哦!」
其實,老師為我們多付出的這些時間,是沒有任何薪資的,但是老師沒有任何抱怨或不耐煩,也沒有因為只有一個境外同學,而「勸她退了吧!」,給我們幾個上課,就像台下坐滿了同學那樣熱情與激昂。
每每想到這裏,我真的能感受到老師們對於教育的熱誠,還有對每一個選自己課程的同學的重視和疼惜。
我也是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我有兩門課,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境外,需要直播聽課,但老師和全班同學也願意為此不厭其煩地架設設備,所以說感動的地方是講都講不完。
#課堂中發生的趣事
同學們為了讓我也能盡可能地參與課堂,偶爾會幫忙留意直播介面的留言,如果看到我說話了,就會幫我轉告老師、回應同學們的討論。
有一天我把一位老師的課堂錄音下載下來,有一個細節讓我差點淚奔,原來是為了錄音,老師上課除了拿麥克風,另一隻手還要拿著手機,但是又要切換ppt,同學們看到老師在臺上手忙腳亂的,就問老師要不要放下手機,老師卻回答說:
「因為我們這個學期吼,有幾個大陸同學還在那邊,老師有測試過,這樣拿著他們會聽得比較清楚一些。」而這一段對話,也被錄在了課堂音頻裏,我在電腦這頭聽到時,心中瞬間升起一股暖流...
學校為保障陸生們的就學權益,有建議老師們盡可能等境外同學上線後再開始授課。
有一次,社團直播上課了,我卻晚到了幾分鐘,剛打開直播間就聽到老師有些急躁地問:「她開了沒?她開了沒?」
一般這時,下麵同學就會幫忙看看老師的手機,看到我的頭像後就會說:開了開了!她開了!
聽到有人喊了這句話,我便松了一口氣,唉,下次定要準時才是!不到一會兒,老師又問:「再幫我看看,感覺沒開啊!」「啊我是不是要刷新一下她才能出現?」我趕緊撥開紙筆,在螢幕上打字:「在在在!不用刷!我在呢!」
視頻裏卻傳來老師的嘀咕,「好像燈是亮著的,唉,因為現在疫情期間吼,空調一定要確保給它打開了才行。」噢,是說空調,不是說我。是的,這是直播課堂中常出現的烏龍事件。
媽媽從前不知道我在臺灣學習是什麼場景,上個學期我在家上課,媽媽便可以在做飯的空檔也來湊個熱鬧聽一小段,她聽到老師們的臺灣腔便會覺得特別有趣,就像在看以前的瓊瑤偶像劇,咯咯咯地笑得很開心。
#為我們補課的老教授
當然遠距上課難免有一些情況,例如我們學校有的教室在地下負三樓,訊號就會不太好。
我們學校的一位老教授,年近七十了,因教室訊號原因不能開直播,就跟我們說「老師覺得過意不去」,便找了一個下午,為我們三位陸生連線直播,補講了六個多小時的課。
因為老教授不太會用設備,兩位臺灣同學便志願地來幫忙,當天下午也是全程陪伴了我們。
老師講完課,用沙啞的聲音對我們說:「孩子,老師很想你們,在那邊照顧好自己,等你們回臺灣老師再請你們吃飯!」
試想,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老師」,這樣心系我們,為我們補課講到口乾舌燥,處處為我們著想,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順利完成功課,離不開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遠距上網課不好的地方當然也有啦,例如不能和大家互動,不能參與討論,不能上臺報告演練等等,但排除掉這些不可避免的弊端,
我所看到的是各科老師在分隔兩岸期間,對我們的包容和疼愛,也常看到其他陸生在朋友圈分享說,老師發來關心的訊息、抽出時間來給他們課後輔導等等,常常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就打了微信介面滿篇的文字。
教師節將近了,在這裏真的想對每一位老師說,謝謝老師們!你們辛苦了!
除了老師們,也要感謝所有的臺灣同學們,無論是直播設備的架設還是課堂中資訊的互通,都多虧了他們的幫忙,還有在團體報告中「carry」我們,讓我們即使不能上臺報告,也能負責一些簡單的善後工作,以順利完成上學期的學業。
看直播過程中,有時候網路不順暢,ppt不能看清楚,就有同學幫我拍下來,作報告時需要用到課本內容,而我沒有購買課本,同學也會一張一張拍下來發給我。更有同學擔心我聽課聽不全面,把自己的課堂筆記無私地分享給我...
———
大家都問我,上學期不能回來,學習會不會受到影響啊,功課會不會有障礙啊,會不會延畢啊,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能回臺灣固然是有對學業產生一些影響,來自遠方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懷和照顧,卻是只有加倍,沒有減少。
現在能夠重新回到學校,重新參與到活潑可愛的臺式課堂氛圍中來,我自然是心懷感恩,非常期待而雀躍的。
好,那就讓我們一起為這學期的課業努力奮鬥吧!
2020.09
僑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題:就諦的初心:就諦學堂介紹
來賓:李三財 Sam LI 執行長
就諦學堂 簡 介
李三財先生 為紀念母親2012年6月設立公益團體「台北市香港華僑陳就娣女士紀念中心」,服務本地青年、僑生及新住民朋友,以促進文化交流及族群的融合。
2013年成立就諦學堂,持續長期贊助各種活動講座,NPO研習場所,輔助青年朋友擴展視野,合作推廣多元文化!
【就諦學堂】開展公益的亞洲語言學習課程!
粉絲頁: 就諦學堂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僑生意思 在 雨僑Ava L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唔好意思為做更有效率回覆大家,如有查詢請到 https://www.facebook.com/avaliustore
「Honeyganics」只供應有機蜂蜜,大部份蜂蜜均在新西蘭國家公園採集,確保成分純天然,無污染。只有極少數蜂農可以擁有在國家公園採蜜的牌照,故此「Honeyganics」是少數新西蘭最頂級有機蜂農之一。
「Honeyganics」為了保留蜂蜜原本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並沒有加入任何物質,且不經加熱方式處理。相比市面上的蜂蜜產品,「Honeyganics」的蜂蜜,色澤較深、濃度較高,活性含量更強。
擁有有機認證的蜂蜜,必須確定蜜蜂的採蜜路線是全天然並沒有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絕不允許添加人造成分,成分全天然之蜂蜜才可以獲取政府的有機認證。
Honeyganics的承諾
- 100% 有機 天然 純正
- 不含抗生素
- 不含化學防腐
- 不含色素添加劑
- 不添加糖水
- 不餵飼人工化學物
https://avaliu.com/tw/brand/74-honeyganics
HKTVmall同步發售
個人分享,每天的story/Live在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vabibu/
工作資訊多數在雨僑 Facebook Page 看到
https://www.facebook.com/yukiuava/
僑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僑生意思 在 【你知道「僑生」這一身分,代表什麼意思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法規規定,僑生指的是常年居留海外,並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回國就學的華裔學生。大馬學生以僑生身分來臺,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代。當時,大馬華人開始保衛國內 ... ... <看更多>
僑生意思 在 僑生宿舍保證名額 - 海洋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真的有個疑問,為什麼僑生- 僑生,宿舍,疫情. ... 而且據說校內工讀也是僑生優先) 我並沒有歧視他們的意思, 但我覺得很多時候不守規矩的人都是僑生 ... ... <看更多>
僑生意思 在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精華區Malaysia 的推薦與評價
文章說明:這篇又是炒僑生問題的冷飯,不過是寫給台大學生看的,刊在台大的學生刊物
《意識報》第九期。
相信在你的大學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一些僑生,如果你是住宿生,那你的室友
很可能就是僑生(僑生有住宿保障名額),而每個科系也大概會有三到四位的僑生同學,
如果你使用計中、總圖或新體的服務,也經常會碰到一些口音奇特的僑生工讀生,這一群
人平時就默默的在你我的週遭生活,可是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
僑生來台升學的動機
僑生一般給人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講中文有口音,打扮有點土土的,然後進大學有加分優
待,所以經常看到有些僑生的成績很爛、上課很混等等。其實僑生的組成份子非常的複雜
,他們可能來自美洲、歐洲、非洲或亞洲等不同的國家,但目前僑生的大宗主要來自港澳
以及東南亞國家,尤其是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尼。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僑生同學唯一的共
通點就是:大家都是「僑」居國外的「中華兒女」,也就是在外表上立即可辨識的黃種人
;除此以外,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瓜葛,畢竟大家原屬不同國家的國民。
為什麼僑生要老遠跑到台灣來唸書呢?一方面,台灣的中文高等教育比起其他國家,尤其
是東南亞國家而言,來得進步和發達,而東南亞國家又有為數不少的華僑華人,這些華裔
子弟如果想要接受中文的高等教育,除了中國大陸,自然會選擇台灣。另一方面,中華民
國政府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來,一直非常鼓勵僑生「回國」升學,不僅學費完全比照本地生
,也讓僑生享有一定的就學福利(包括保留給僑生的大學名額、僑生獎助學金和健保減免
等),所以台灣的高等學府相較於中國大陸而言,對海外華裔還是保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和吸引力。
僑生稱謂名不符實
然而,將「僑生」這個名詞加諸在海外華裔身上其實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很多海外華裔
學生雖然體內仍然流著「中華兒女」的熱血,但是大部分僑生其實都是在國外特定國家土
生土長、且擁有外國國籍的外國人(只有一小撮後來自台灣移居海外的所謂「假僑生」才
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當我們使用「僑生」來統攝所有從國外來台念書的外籍華裔學
生的時候,很容易把他們和僑居海外的台僑子弟混為一談,這當然是十分荒謬的。
打個不太高明的比方,如果台灣人到中國大陸被大陸人視為「中國同胞」,相信台灣人也
會覺得不高興,畢竟中國和台灣分屬不同的政治實體,理應加以區分,不能因為「血濃於
水」,就彼此稱兄道弟。因此,當我們把海外華裔學生籠統的稱為「僑生」的時候,也犯
下了同樣的錯誤,即把早已入籍國外的海外華人硬生生和台灣扯上關係,彷彿全天下的華
裔,不管國籍為何,都是中華民國撥散出去的華僑。
國民黨黨化教育混淆華僑與台僑
此外,當台灣政府出於善意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自己人」的時候,卻往往不經意的冒犯
了他國的內政,也觸碰了海外華人敏感的政治認同問題,因為許多帶有強烈民族主義思想
的東南亞政府經常質疑當地華人不夠愛國(就像民進黨政府指責外省人不愛台灣一樣),
而台灣政府對僑生、乃至華僑的善意,正好落實了僑居地政府對華人「不愛國」的指控,
讓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存處境更為艱困,所以我們應當儘量避免把入籍國外的華人冠上「
僑民」、「華僑」或「僑生」等政治不正確的稱謂。
早期國民黨政權之所以會積極發展僑生教育,主要是希望藉源源不絕的「歸國」僑生能夠
彰顯中華民國作為「自由中國」的正當性,從而和對岸的「新中國」分庭抗禮,而台灣民
眾在早期國民黨黨化教育的長期耳濡目染之下,也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華僑,
這種亟待修正的大中國觀念一直維持迄今。有趣的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其實已經暗地
裡將華僑的法定資格限縮為台僑,但台灣一般民眾對華僑的錯誤觀念仍未適時的調整過來
。
結語:「去僑生化」之必要
因此,在僑生教育政策尚未改革以前,我們在心態上應該先「去僑生化」,以國籍作為劃
分僑生的真正標準。一個來自國外、且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華裔學生,不能因為他的膚
色是黃的,就一廂情願的將他們劃歸為所謂僑生,而應該將他們視為名符其實的外國人。
雖然許多來自港澳或東南亞的華裔學生在外表上和台灣同學差異不大,但是他們的文化教
養基本上是外國的,所以將僑生視為外國人,並無任何不妥,同樣可以讓校園文化變得更
為多元和國際化。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即僑生稱謂很大程度只是一種大中國政治意識形態的產物,外籍僑
生的真實身分其實就是「老外」,這就是僑生的真面目。
網誌:https://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80398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05
> -------------------------------------------------------------------------- <
作者: usagirl (在米國遊蕩) 看板: Malaysia
標題: Re: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時間: Sat Jun 7 16:25:56 2008
其實我覺得你講的很有道理
把全世界的華人都稱為"僑"的確不妥當
畢竟很多華人根本和台灣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所有華人泛稱為"僑"的確是過去台灣(國民黨)政府的自大表現
也間接貶低了擁有他國國籍的華人地位 (如馬來西亞,印尼等等)
感覺這是過去台灣政府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一種荒唐政策
另外你說如果台灣政府太過照顧馬來西亞留台生
反而讓馬來西亞政府有藉口認為馬來西亞華人根本沒有對內的向心力
好像台灣人跟馬來西亞華人才是一家人一樣
這樣恐怕讓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更加尷尬
你的擔憂確實有道理的
一般台灣民眾平常也根本不關心這個議題
所以很多觀念還需要時間校正
我覺得正名應該是有必要
只要是沒有台灣人血統與國籍的外來人士, 統稱為外國人\外籍學生是比較正確的
另外僑生的保留名額,加分,學雜費優惠,健保優惠,住宿保障名額等福利也該取消
讓東南亞的華人學生跟歐美日學生一樣依循同樣的管道到台灣求學
享有同樣的待遇, 一視同仁,
慢慢的台灣人就會把東南亞華人留學生視為外國留學生,
也不會讓東南亞的華人留台生覺得不舒服了
我非常歡迎各國人士到台灣來留學
不過我反對跟台灣沒有關係的'僑生' 用台灣納稅人的錢盡情享受各種福利跟特權
台灣政府可以用獎學金,減免學雜費,給生活費等方式吸引各國優秀人才來唸書
但是如果'僑生'是用保留名額上大學 還要給他們各種優惠福利就太誇張了
要享受各種優惠, 就該跟各國外籍學生一樣以能力公平競爭
讓真正優秀傑出的學生享受福利這才是對的
※ 引述《carrotoast (狗日)》之銘言:
: 文章說明:這篇又是炒僑生問題的冷飯,不過是寫給台大學生看的,刊在台大的學生刊物
: 《意識報》第九期。
: 相信在你的大學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一些僑生,如果你是住宿生,那你的室友
: 很可能就是僑生(僑生有住宿保障名額),而每個科系也大概會有三到四位的僑生同學,
: 如果你使用計中、總圖或新體的服務,也經常會碰到一些口音奇特的僑生工讀生,這一群
: 人平時就默默的在你我的週遭生活,可是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
: 僑生來台升學的動機
: 僑生一般給人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講中文有口音,打扮有點土土的,然後進大學有加分優
: 待,所以經常看到有些僑生的成績很爛、上課很混等等。其實僑生的組成份子非常的複雜
: ,他們可能來自美洲、歐洲、非洲或亞洲等不同的國家,但目前僑生的大宗主要來自港澳
: 以及東南亞國家,尤其是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尼。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僑生同學唯一的共
: 通點就是:大家都是「僑」居國外的「中華兒女」,也就是在外表上立即可辨識的黃種人
: ;除此以外,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瓜葛,畢竟大家原屬不同國家的國民。
: 為什麼僑生要老遠跑到台灣來唸書呢?一方面,台灣的中文高等教育比起其他國家,尤其
: 是東南亞國家而言,來得進步和發達,而東南亞國家又有為數不少的華僑華人,這些華裔
: 子弟如果想要接受中文的高等教育,除了中國大陸,自然會選擇台灣。另一方面,中華民
: 國政府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來,一直非常鼓勵僑生「回國」升學,不僅學費完全比照本地生
: ,也讓僑生享有一定的就學福利(包括保留給僑生的大學名額、僑生獎助學金和健保減免
: 等),所以台灣的高等學府相較於中國大陸而言,對海外華裔還是保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 和吸引力。
: 僑生稱謂名不符實
: 然而,將「僑生」這個名詞加諸在海外華裔身上其實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很多海外華裔
: 學生雖然體內仍然流著「中華兒女」的熱血,但是大部分僑生其實都是在國外特定國家土
: 生土長、且擁有外國國籍的外國人(只有一小撮後來自台灣移居海外的所謂「假僑生」才
: 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當我們使用「僑生」來統攝所有從國外來台念書的外籍華裔學
: 生的時候,很容易把他們和僑居海外的台僑子弟混為一談,這當然是十分荒謬的。
: 打個不太高明的比方,如果台灣人到中國大陸被大陸人視為「中國同胞」,相信台灣人也
: 會覺得不高興,畢竟中國和台灣分屬不同的政治實體,理應加以區分,不能因為「血濃於
: 水」,就彼此稱兄道弟。因此,當我們把海外華裔學生籠統的稱為「僑生」的時候,也犯
: 下了同樣的錯誤,即把早已入籍國外的海外華人硬生生和台灣扯上關係,彷彿全天下的華
: 裔,不管國籍為何,都是中華民國撥散出去的華僑。
: 國民黨黨化教育混淆華僑與台僑
: 此外,當台灣政府出於善意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自己人」的時候,卻往往不經意的冒犯
: 了他國的內政,也觸碰了海外華人敏感的政治認同問題,因為許多帶有強烈民族主義思想
: 的東南亞政府經常質疑當地華人不夠愛國(就像民進黨政府指責外省人不愛台灣一樣),
: 而台灣政府對僑生、乃至華僑的善意,正好落實了僑居地政府對華人「不愛國」的指控,
: 讓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存處境更為艱困,所以我們應當儘量避免把入籍國外的華人冠上「
: 僑民」、「華僑」或「僑生」等政治不正確的稱謂。
: 早期國民黨政權之所以會積極發展僑生教育,主要是希望藉源源不絕的「歸國」僑生能夠
: 彰顯中華民國作為「自由中國」的正當性,從而和對岸的「新中國」分庭抗禮,而台灣民
: 眾在早期國民黨黨化教育的長期耳濡目染之下,也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華僑,
: 這種亟待修正的大中國觀念一直維持迄今。有趣的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其實已經暗地
: 裡將華僑的法定資格限縮為台僑,但台灣一般民眾對華僑的錯誤觀念仍未適時的調整過來
: 。
: 結語:「去僑生化」之必要
: 因此,在僑生教育政策尚未改革以前,我們在心態上應該先「去僑生化」,以國籍作為劃
: 分僑生的真正標準。一個來自國外、且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華裔學生,不能因為他的膚
: 色是黃的,就一廂情願的將他們劃歸為所謂僑生,而應該將他們視為名符其實的外國人。
: 雖然許多來自港澳或東南亞的華裔學生在外表上和台灣同學差異不大,但是他們的文化教
: 養基本上是外國的,所以將僑生視為外國人,並無任何不妥,同樣可以讓校園文化變得更
: 為多元和國際化。
: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即僑生稱謂很大程度只是一種大中國政治意識形態的產物,外籍僑
: 生的真實身分其實就是「老外」,這就是僑生的真面目。
: 網誌:https://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80398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34.112.106
> -------------------------------------------------------------------------- <
作者: sabrina0528 (胖胖) 看板: Malaysia
標題: Re: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時間: Sat Jun 7 19:28:58 2008
抱歉,我沒有看c大文章,不過我對u大文章提出自己的意見
※ 引述《usagirl (在米國遊蕩)》之銘言:
: 其實我覺得你講的很有道理
: 把全世界的華人都稱為"僑"的確不妥當
: 畢竟很多華人根本和台灣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 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所有華人泛稱為"僑"的確是過去台灣(國民黨)政府的自大表現
: 也間接貶低了擁有他國國籍的華人地位 (如馬來西亞,印尼等等)
: 感覺這是過去台灣政府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一種荒唐政策
: 另外你說如果台灣政府太過照顧馬來西亞留台生
: 反而讓馬來西亞政府有藉口認為馬來西亞華人根本沒有對內的向心力
^^^^^^^^^^^^^^^^^^^^^
這句不認同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自己的政策 無法一一評論
但如果真的要找個藉口 隨時、什麼事情都可以
舉例:男友/女友劈腿 要說自己沒錯想分手 什麼藉口都會有
: 好像台灣人跟馬來西亞華人才是一家人一樣
: 這樣恐怕讓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更加尷尬
: 你的擔憂確實有道理的
: 一般台灣民眾平常也根本不關心這個議題
: 所以很多觀念還需要時間校正
: 我覺得正名應該是有必要
^^^^^^^^^^^^^^^^^^^^^^
對多數的外國人 我想大家都不會在乎這個
因為幾乎都是過客 重點是其他國家的事情 非國民不好插手
舉例:家家有本難唸經 婆媳問題 誰對誰錯是非說不清 燙手葫蘆沒人敢碰
: 只要是沒有台灣人血統與國籍的外來人士, 統稱為外國人\外籍學生是比較正確的
: 另外僑生的保留名額,加分,學雜費優惠,健保優惠,住宿保障名額等福利也該取消
: 讓東南亞的華人學生跟歐美日學生一樣依循同樣的管道到台灣求學
: 享有同樣的待遇, 一視同仁,
僑生外籍生待遇名額有沒有保留 學雜費有沒有優惠 是不是一視同仁 個人不清楚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 學費沒有比較便宜 考試一樣要努力 報告一樣要打中文
剛來的時候不知道選者提A、B、C選了以後要寫在題號前面 最後被零分處理學到教訓
個人臉皮不夠厚沒有去求情 (在我家鄉母校 答案刻意寫大大個在題號旁視為作弊)
我學費沒比較便宜 健保費用繳的比同學還貴 (我都有問同學找出我學費單上的"差額")
重點: 交了那麼多健保費 個人幾乎都沒在用 人在外會特別注意健康
入學前都必須健檢 能入學基本上都是ok的 (對某些過敏不能算吧...)
: 慢慢的台灣人就會把東南亞華人留學生視為外國留學生,
: 也不會讓東南亞的華人留台生覺得不舒服了
: 我非常歡迎各國人士到台灣來留學
^^^^^^^^^^^^^^^^^^^^^^
謝謝妳 基本每個國家應該都很希望外國人入境
入境 = 要衣食住行
也表示國家可以賺外匯 帶動經濟發展
如果想說 那外國人在這個國家工作 比就是對方賺了嗎?
可是要想想 工作 無論那個國家的政府都會課稅 而且對外國人課的稅都比較高
如果你想說 那剩下的呢? 能剩下也不多了吧! 還是得吃得用
薪水高物價高 薪水低物價低 如果你說匯給遠在國外的家人用...只能說
能剩下多少? 銀行賺了服務費以及匯率 還剩下多少呢
基本上都當地賺當地用了 那不久響應了帶動經濟發展的原則嗎?
更何況台灣立場比較特殊 (台灣本土新聞都報導了 抱歉有點牽涉政治)
基於不明確的立場 跟其他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比較辛苦
如果能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到台灣旅行、短暫居留、長期居留
不就是活廣告嗎? 更多人知道台灣 重點是吃好相報
告訴親朋好友在台灣的生活環境、文化美食 讓更多人了解好奇想來台灣旅行
免費而且可以賺外匯的活廣告 那一個國家會不喜歡呢?
p/s 歡迎到馬來西亞求學旅行定居
馬來西亞有專為外國人而設的馬來西亞“我的第二家園計劃”
歡迎世界各國的人申請 ^^
非戰、單純以另外一個角度訊息交流,也希望能看到不一樣的想法。
畢竟出國,就是想要增進知識開眼界。
: 不過我反對跟台灣沒有關係的'僑生' 用台灣納稅人的錢盡情享受各種福利跟特權
: 台灣政府可以用獎學金,減免學雜費,給生活費等方式吸引各國優秀人才來唸書
: 但是如果'僑生'是用保留名額上大學 還要給他們各種優惠福利就太誇張了
: 要享受各種優惠, 就該跟各國外籍學生一樣以能力公平競爭
: 讓真正優秀傑出的學生享受福利這才是對的
: ※ 引述《carrotoast (狗日)》之銘言:
: : 文章說明:這篇又是炒僑生問題的冷飯,不過是寫給台大學生看的,刊在台大的學生刊物
: : 《意識報》第九期。
: : 相信在你的大學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一些僑生,如果你是住宿生,那你的室友
: : 很可能就是僑生(僑生有住宿保障名額),而每個科系也大概會有三到四位的僑生同學,
: : 如果你使用計中、總圖或新體的服務,也經常會碰到一些口音奇特的僑生工讀生,這一群
: : 人平時就默默的在你我的週遭生活,可是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
: : 僑生來台升學的動機
: : 僑生一般給人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講中文有口音,打扮有點土土的,然後進大學有加分優
: : 待,所以經常看到有些僑生的成績很爛、上課很混等等。其實僑生的組成份子非常的複雜
: : ,他們可能來自美洲、歐洲、非洲或亞洲等不同的國家,但目前僑生的大宗主要來自港澳
: : 以及東南亞國家,尤其是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尼。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僑生同學唯一的共
: : 通點就是:大家都是「僑」居國外的「中華兒女」,也就是在外表上立即可辨識的黃種人
: : ;除此以外,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瓜葛,畢竟大家原屬不同國家的國民。
: : 為什麼僑生要老遠跑到台灣來唸書呢?一方面,台灣的中文高等教育比起其他國家,尤其
: : 是東南亞國家而言,來得進步和發達,而東南亞國家又有為數不少的華僑華人,這些華裔
: : 子弟如果想要接受中文的高等教育,除了中國大陸,自然會選擇台灣。另一方面,中華民
: : 國政府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來,一直非常鼓勵僑生「回國」升學,不僅學費完全比照本地生
: : ,也讓僑生享有一定的就學福利(包括保留給僑生的大學名額、僑生獎助學金和健保減免
: : 等),所以台灣的高等學府相較於中國大陸而言,對海外華裔還是保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 : 和吸引力。
: : 僑生稱謂名不符實
: : 然而,將「僑生」這個名詞加諸在海外華裔身上其實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很多海外華裔
: : 學生雖然體內仍然流著「中華兒女」的熱血,但是大部分僑生其實都是在國外特定國家土
: : 生土長、且擁有外國國籍的外國人(只有一小撮後來自台灣移居海外的所謂「假僑生」才
: : 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當我們使用「僑生」來統攝所有從國外來台念書的外籍華裔學
: : 生的時候,很容易把他們和僑居海外的台僑子弟混為一談,這當然是十分荒謬的。
: : 打個不太高明的比方,如果台灣人到中國大陸被大陸人視為「中國同胞」,相信台灣人也
: : 會覺得不高興,畢竟中國和台灣分屬不同的政治實體,理應加以區分,不能因為「血濃於
: : 水」,就彼此稱兄道弟。因此,當我們把海外華裔學生籠統的稱為「僑生」的時候,也犯
: : 下了同樣的錯誤,即把早已入籍國外的海外華人硬生生和台灣扯上關係,彷彿全天下的華
: : 裔,不管國籍為何,都是中華民國撥散出去的華僑。
: : 國民黨黨化教育混淆華僑與台僑
: : 此外,當台灣政府出於善意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自己人」的時候,卻往往不經意的冒犯
: : 了他國的內政,也觸碰了海外華人敏感的政治認同問題,因為許多帶有強烈民族主義思想
: : 的東南亞政府經常質疑當地華人不夠愛國(就像民進黨政府指責外省人不愛台灣一樣),
: : 而台灣政府對僑生、乃至華僑的善意,正好落實了僑居地政府對華人「不愛國」的指控,
: : 讓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存處境更為艱困,所以我們應當儘量避免把入籍國外的華人冠上「
: : 僑民」、「華僑」或「僑生」等政治不正確的稱謂。
: : 早期國民黨政權之所以會積極發展僑生教育,主要是希望藉源源不絕的「歸國」僑生能夠
: : 彰顯中華民國作為「自由中國」的正當性,從而和對岸的「新中國」分庭抗禮,而台灣民
: : 眾在早期國民黨黨化教育的長期耳濡目染之下,也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華僑,
: : 這種亟待修正的大中國觀念一直維持迄今。有趣的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其實已經暗地
: : 裡將華僑的法定資格限縮為台僑,但台灣一般民眾對華僑的錯誤觀念仍未適時的調整過來
: : 。
: : 結語:「去僑生化」之必要
: : 因此,在僑生教育政策尚未改革以前,我們在心態上應該先「去僑生化」,以國籍作為劃
: : 分僑生的真正標準。一個來自國外、且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華裔學生,不能因為他的膚
: : 色是黃的,就一廂情願的將他們劃歸為所謂僑生,而應該將他們視為名符其實的外國人。
: : 雖然許多來自港澳或東南亞的華裔學生在外表上和台灣同學差異不大,但是他們的文化教
: : 養基本上是外國的,所以將僑生視為外國人,並無任何不妥,同樣可以讓校園文化變得更
: : 為多元和國際化。
: :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即僑生稱謂很大程度只是一種大中國政治意識形態的產物,外籍僑
: : 生的真實身分其實就是「老外」,這就是僑生的真面目。
: : 網誌:https://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80398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2.73.234
> -------------------------------------------------------------------------- <
作者: Rencai (板上丁丁) 看板: Malaysia
標題: Re: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時間: Sat Jun 7 19:54:14 2008
全文恕刪
為了避免因人廢言,先說好我支持正名運動
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我們本來就是外國公民,卻以僑生身分
享有跟台灣公民一樣等級(繳差不多學費)的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也就是說我們根本是在拿台灣人繳納的稅來唸書
收到繳稅通知單還積極主動快快跑去辦扣繳,甚至退稅
有些還交台灣女朋友,壓縮台灣男生的生存空間
這樣聽起來真的有點GY
我又是個剛正不阿的人,對這種情況更是感到無比愧疚QQ
所以趕快正名,最好在我畢業回去當爆肝工程師之前正一個痛快
那我至少在畢業典禮的時候遇見本地生室友們的父母時
內心不會科科笑:「叔叔阿姨謝謝你們供我唸書唸了5年」
而且最好直接正名為「外籍生」
因為我也想嘗試看看被當歪果人來崇拜的感覺 啾咪 ^.< ~*
但是如果因為「僑生」身分稱呼的名實不符
就把所有錯都推給這個身分
就像大便忘記帶衛生紙,卻怪為什麼大完便要擦屁股一樣
好像有點誇張喔
尤其把東南亞國家政府與原住民不爽華人的原因
歸咎到因為很多華裔子弟在台灣受教育
還心甘情願被稱為「僑生」
嘖嘖
「難道馬囧都不用負責嗎?」真好用
換個主詞就可以戰遍天下無敵手
這個立論的點在哪裡啊?馬來文英文裡面有ChiaoSheng, CiauSheng之類的說法嗎?
英文的「僑生」,好像是用Overseas Chinese Student耶
照理說問題應該是出在Chinese這個稱呼上,中國人
那麼不只是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要改
最好大家都不要叫Chinese了,統統稱為Malaysians、Myanmarians
這樣我們就只有一種身分,不要再分什麼馬來人華人印度人
對祖國的認同一定大大增進喔 ^.<
啊差點忘記還是很多人把中國當祖國,好像也沒叫錯
喔喔
好像有點酸
因為我為了省錢
晚餐吃了早上留下來有點臭酸的畢典工作人員免錢早餐
一肚子酸氣
哭哭
--
矮是硬傷
醜是原罪
沒有錢是生命不可承受的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18.215
> -------------------------------------------------------------------------- <
作者: carrotoast (狗日) 看板: Malaysia
標題: Re: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時間: Sat Jun 7 23:20:13 2008
※ 引述《usagirl (在米國遊蕩)》之銘言:
: 其實我覺得你講的很有道理
: 把全世界的華人都稱為"僑"的確不妥當
: 畢竟很多華人根本和台灣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 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所有華人泛稱為"僑"的確是過去台灣(國民黨)政府的自大表現
: 也間接貶低了擁有他國國籍的華人地位 (如馬來西亞,印尼等等)
: 感覺這是過去台灣政府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一種荒唐政策
: 另外你說如果台灣政府太過照顧馬來西亞留台生
: 反而讓馬來西亞政府有藉口認為馬來西亞華人根本沒有對內的向心力
: 好像台灣人跟馬來西亞華人才是一家人一樣
: 這樣恐怕讓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更加尷尬
: 你的擔憂確實有道理的
: 一般台灣民眾平常也根本不關心這個議題
: 所以很多觀念還需要時間校正
: 我覺得正名應該是有必要
: 只要是沒有台灣人血統與國籍的外來人士, 統稱為外國人\外籍學生是比較正確的
: 另外僑生的保留名額,加分,學雜費優惠,健保優惠,住宿保障名額等福利也該取消
: 讓東南亞的華人學生跟歐美日學生一樣依循同樣的管道到台灣求學
: 享有同樣的待遇, 一視同仁,
: 慢慢的台灣人就會把東南亞華人留學生視為外國留學生,
: 也不會讓東南亞的華人留台生覺得不舒服了
: 我非常歡迎各國人士到台灣來留學
: 不過我反對跟台灣沒有關係的'僑生' 用台灣納稅人的錢盡情享受各種福利跟特權
: 台灣政府可以用獎學金,減免學雜費,給生活費等方式吸引各國優秀人才來唸書
: 但是如果'僑生'是用保留名額上大學 還要給他們各種優惠福利就太誇張了
: 要享受各種優惠, 就該跟各國外籍學生一樣以能力公平競爭
: 讓真正優秀傑出的學生享受福利這才是對的
妳的回應非常非常重要,剛好可以用來釐清一些問題,也多少可以解答其他版友的疑問
首先,usagirl提出批評,認為僑生如果正名,那麼通通福利都應該一併取消
我想這也是許多僑生同學最害怕面對的問題
我相信大概很少大馬僑生會反對正名,如果完全不需付出任何代價的話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旦正名,我們將面對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為正名以後的狀況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壞
所以最保險的方式就是什麼都不做,一切維持現狀,乖乖把四年書唸完就回家
我也不是不知道這是最簡單,最輕鬆的一條路
而我之所以會提出這許多關於僑生正名的看法其實只是為了打破現有一成不變的現狀
讓不管是台灣人或者僑生本身有更多的相像空間
所以我也一直非常希望看到其他僑生能夠提出更多不同的觀點,活絡整個公共議題的討論
看能否思索出更理想,讓雙方都更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僅此而已
那我們回到usagirl所提出的尖銳批評,質疑僑生享受了太多的福利
其實從妳的質疑就可以發現妳對台灣的留學生政策的了解接近一無所知
因為以現階段的狀況而言,外籍生和僑生的福利基本上是非常類似的
以台大為例,不管是僑生或外籍生的學雜費都和本地生一樣
僑生獎學金的量可能比外籍生獎學金來得多,但數額比外籍生低個十來倍吧,所以勉強打平
所以假設僑生和外籍生合併,在福利方面並不會吃太大的虧
現在外籍僑生的真正優勢是兩邊都可以通吃
而妳所說的關於保留名額的特權也十分可笑
以台灣學生最趨之若鶩的美國大學為例,他們也有一定的學額是留給東方學生申請的
請問你覺得這也是一種特權嗎?如果是的話,那台灣學生至少接受了美國五十年的施捨
你們要好好感謝美國政府才是
而且現階段台灣大學的外籍生比率遠遠落後於其他國際知名大學
所以問題不在於保不保留的問題,而在於是保留得不夠,應該保留得更多
而且,台灣的大學名額之所以保留給僑生,不是為了保護僑生,而是為了保護外籍生
不然不懂中文的外籍生要和僑生競爭,名額早就統統被僑生佔光了
現在台灣政府提供給僑生的大學名額遠超過僑生的需求,可見台灣自己的名額也嚴重過剩
另外,關於浪費納稅人這件事我也覺得很可笑
花在僑生教育上面的經費可能還不到台灣"金援外交"的一個零頭
花了幾十億結果搞個巴紐醜聞出來,妳覺得把錢花在留學生政策上面培養親台外籍人士
會不會比較聰明呢?
: ※ 引述《carrotoast (狗日)》之銘言:
: : 文章說明:這篇又是炒僑生問題的冷飯,不過是寫給台大學生看的,刊在台大的學生刊物
: : 《意識報》第九期。
: : 相信在你的大學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一些僑生,如果你是住宿生,那你的室友
: : 很可能就是僑生(僑生有住宿保障名額),而每個科系也大概會有三到四位的僑生同學,
: : 如果你使用計中、總圖或新體的服務,也經常會碰到一些口音奇特的僑生工讀生,這一群
: : 人平時就默默的在你我的週遭生活,可是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
: : 僑生來台升學的動機
: : 僑生一般給人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講中文有口音,打扮有點土土的,然後進大學有加分優
: : 待,所以經常看到有些僑生的成績很爛、上課很混等等。其實僑生的組成份子非常的複雜
: : ,他們可能來自美洲、歐洲、非洲或亞洲等不同的國家,但目前僑生的大宗主要來自港澳
: : 以及東南亞國家,尤其是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尼。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僑生同學唯一的共
: : 通點就是:大家都是「僑」居國外的「中華兒女」,也就是在外表上立即可辨識的黃種人
: : ;除此以外,他們彼此之間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瓜葛,畢竟大家原屬不同國家的國民。
: : 為什麼僑生要老遠跑到台灣來唸書呢?一方面,台灣的中文高等教育比起其他國家,尤其
: : 是東南亞國家而言,來得進步和發達,而東南亞國家又有為數不少的華僑華人,這些華裔
: : 子弟如果想要接受中文的高等教育,除了中國大陸,自然會選擇台灣。另一方面,中華民
: : 國政府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來,一直非常鼓勵僑生「回國」升學,不僅學費完全比照本地生
: : ,也讓僑生享有一定的就學福利(包括保留給僑生的大學名額、僑生獎助學金和健保減免
: : 等),所以台灣的高等學府相較於中國大陸而言,對海外華裔還是保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 : 和吸引力。
: : 僑生稱謂名不符實
: : 然而,將「僑生」這個名詞加諸在海外華裔身上其實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很多海外華裔
: : 學生雖然體內仍然流著「中華兒女」的熱血,但是大部分僑生其實都是在國外特定國家土
: : 生土長、且擁有外國國籍的外國人(只有一小撮後來自台灣移居海外的所謂「假僑生」才
: : 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因此當我們使用「僑生」來統攝所有從國外來台念書的外籍華裔學
: : 生的時候,很容易把他們和僑居海外的台僑子弟混為一談,這當然是十分荒謬的。
: : 打個不太高明的比方,如果台灣人到中國大陸被大陸人視為「中國同胞」,相信台灣人也
: : 會覺得不高興,畢竟中國和台灣分屬不同的政治實體,理應加以區分,不能因為「血濃於
: : 水」,就彼此稱兄道弟。因此,當我們把海外華裔學生籠統的稱為「僑生」的時候,也犯
: : 下了同樣的錯誤,即把早已入籍國外的海外華人硬生生和台灣扯上關係,彷彿全天下的華
: : 裔,不管國籍為何,都是中華民國撥散出去的華僑。
: : 國民黨黨化教育混淆華僑與台僑
: : 此外,當台灣政府出於善意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自己人」的時候,卻往往不經意的冒犯
: : 了他國的內政,也觸碰了海外華人敏感的政治認同問題,因為許多帶有強烈民族主義思想
: : 的東南亞政府經常質疑當地華人不夠愛國(就像民進黨政府指責外省人不愛台灣一樣),
: : 而台灣政府對僑生、乃至華僑的善意,正好落實了僑居地政府對華人「不愛國」的指控,
: : 讓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存處境更為艱困,所以我們應當儘量避免把入籍國外的華人冠上「
: : 僑民」、「華僑」或「僑生」等政治不正確的稱謂。
: : 早期國民黨政權之所以會積極發展僑生教育,主要是希望藉源源不絕的「歸國」僑生能夠
: : 彰顯中華民國作為「自由中國」的正當性,從而和對岸的「新中國」分庭抗禮,而台灣民
: : 眾在早期國民黨黨化教育的長期耳濡目染之下,也將所有海外華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華僑,
: : 這種亟待修正的大中國觀念一直維持迄今。有趣的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其實已經暗地
: : 裡將華僑的法定資格限縮為台僑,但台灣一般民眾對華僑的錯誤觀念仍未適時的調整過來
: : 。
: : 結語:「去僑生化」之必要
: : 因此,在僑生教育政策尚未改革以前,我們在心態上應該先「去僑生化」,以國籍作為劃
: : 分僑生的真正標準。一個來自國外、且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華裔學生,不能因為他的膚
: : 色是黃的,就一廂情願的將他們劃歸為所謂僑生,而應該將他們視為名符其實的外國人。
: : 雖然許多來自港澳或東南亞的華裔學生在外表上和台灣同學差異不大,但是他們的文化教
: : 養基本上是外國的,所以將僑生視為外國人,並無任何不妥,同樣可以讓校園文化變得更
: : 為多元和國際化。
: :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即僑生稱謂很大程度只是一種大中國政治意識形態的產物,外籍僑
: : 生的真實身分其實就是「老外」,這就是僑生的真面目。
: : 網誌:https://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80398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05
※ 編輯: carrotoast 來自: 140.112.251.205 (06/07 23:22)
※ 編輯: carrotoast 來自: 140.112.251.205 (06/07 23:24)
> -------------------------------------------------------------------------- <
作者: usagirl (在米國遊蕩) 看板: Malaysia
標題: Re: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時間: Sun Jun 8 02:44:55 2008
※ 引述《carrotoast (狗日)》之銘言:
: 因為以現階段的狀況而言,外籍生和僑生的福利基本上是非常類似的
: 以台大為例,不管是僑生或外籍生的學雜費都和本地生一樣
推文中忘了回應這句話
"不管是僑生或外籍生的學雜費都和本地生一樣"
其實這就已經是在享受台灣納稅人的錢了
台灣的大學有分私立跟國立
私立大學自負盈虧, 國立大學是享有政府補助,收的學雜費只是杯水車薪
所以私立大學的學費是國立的兩三倍
外籍人士唸國立大學,卻還只繳交跟台灣人一樣的學費
這就是在享受福利了
我認為唸國立大學的外籍學生, 交的學費應該要真實反映成本(比照私立大學的標準)
但是優秀學生則可以學雜全免外加給每月生活費吸引他們來唸
c大提到美國的狀況
那我也來解釋一下
美國州立大學的學費有分本州跟外州
外國人或是外州學生要繳的學費往往是本州學生的兩三倍
不過這是公平的
畢竟外州學生或外國人對於那個州並沒有貢獻,自然不該享有低廉的學費
但即使是州立大學也會設有一些優惠來吸引優秀學生
我覺得台灣的國立大學應該好好參考美國州立大學的收費政策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34.112.106
> -------------------------------------------------------------------------- <
作者: carrotoast (狗日) 看板: Malaysia
標題: Re: [意識] 揭開僑生的真面目
時間: Sun Jun 8 15:42:21 2008
※ 引述《usagirl (在米國遊蕩)》之銘言:
: ※ 引述《carrotoast (狗日)》之銘言:
: : 因為以現階段的狀況而言,外籍生和僑生的福利基本上是非常類似的
: : 以台大為例,不管是僑生或外籍生的學雜費都和本地生一樣
: 推文中忘了回應這句話
: "不管是僑生或外籍生的學雜費都和本地生一樣"
: 其實這就已經是在享受台灣納稅人的錢了
這點我又不是不知道,所以我才說這是僑生福利阿
我覺得妳非常健忘,妳原來的回應文說這是僑生特權
明明外籍生和僑生都一樣,特什麼鬼權
反正正名了,也就比照外籍生,談不上什麼放棄僑生"特權"的問題
: 台灣的大學有分私立跟國立
: 私立大學自負盈虧, 國立大學是享有政府補助,收的學雜費只是杯水車薪
: 所以私立大學的學費是國立的兩三倍
: 外籍人士唸國立大學,卻還只繳交跟台灣人一樣的學費
: 這就是在享受福利了
: 我認為唸國立大學的外籍學生, 交的學費應該要真實反映成本(比照私立大學的標準)
: 但是優秀學生則可以學雜全免外加給每月生活費吸引他們來唸
: c大提到美國的狀況
: 那我也來解釋一下
: 美國州立大學的學費有分本州跟外州
: 外國人或是外州學生要繳的學費往往是本州學生的兩三倍
: 不過這是公平的
: 畢竟外州學生或外國人對於那個州並沒有貢獻,自然不該享有低廉的學費
: 但即使是州立大學也會設有一些優惠來吸引優秀學生
: 我覺得台灣的國立大學應該好好參考美國州立大學的收費政策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