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疼惜,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鎖在童年記憶的深處,如果,他俏皮喜樂,是一種幸運;倘若,他脆弱、悲傷、憤怒、恐懼,是一種原痛。開啟記憶的鎖盒,遇見自己的「內在小孩」,開始學會,給他關愛與能量,領他長大。童年經驗對一個人的全人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期望可以被當作『一個成熟的個體』來愛,相對地也有人來接受自己的愛,這是人們學會愛與信任關係的起點。然而,在這段成長的過程中所期盼的需求受到挫折或不能被滿足,就會經驗到痛苦與傷害,甚或影響到對自己的看法扭曲,對他人的不易信任,以及對周遭事物的麻痺冷淡反應。大多數人在童年期都有程度不等的創傷經驗,隨著歲月增長,在外表上雖然長大成人,然而在內心深處卻有個受傷、哭泣卻沒有跟著一起長大的「內在小孩」。一般而言,凡是有感覺或情緒的字眼,如快樂、痛苦、憤怒、高興、哀傷等,都可能是「內在小孩」在說話---祂通常是用情緒與思想來和自我溝通。「內在小孩」受傷的因素主要是因為愛、安全、信任、尊重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為了求生存,需要某種程度的否定「內在小孩」,讓個體能夠脫離真實自我,逃避負面的情緒感受。在找尋「內在小孩」過程中,有許多痛苦的經歷會再次浮現;此時,要試著感受「內在小孩」當下受創傷的經驗感覺,體驗當時的情緒,讓「內在小孩」有機會和自我對話,重新和自我相遇。「內在小孩」是個體存在的核心,就像個體『我之所以為我』存在的重要性一樣,讓我們與自己的「內在小孩」相遇,經常對話、時時關懷,不管是喜樂或是原痛,都是認真生活的原動力。
#遠距離占卜
#塔羅牌占卜
#前世今生占卜
#寵物溝通占卜
#往生靈魂溝通占卜
#夢的意識占卜
#靈魂藍圖設定占卜
#生命秘數
#占星骰子占卜
#觸物心靈占卜
#雷諾曼占卜
#心靈牌卡
#姓名學
#達摩ㄧ掌經前世今生
#天使靈擺淨化
#七大脈輪能量檢測
#塔羅牌#生命秘數#占星骰子#大天使神諭卡#靈擺線上課程教學
內在小孩 哭泣 在 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正的療癒,是內在小孩的成長》-榮格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小孩。」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莫名的感到悲傷、抑鬱、憤怒、控制不住要發脾氣,或感到崩潰?
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就會經常用討好來換取伴侶的關心。
人際交往中也不敢拒絕,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敢爭取應有的權益。
在工作中自信心不足、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習慣性的拖延、懶惰。
內心敏感脆弱,性格孤僻,而且過於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評價。
彷彿心裡有個頑固不受控的小孩,在你想要好好生活的時候,總是跑出來搗亂。
正如《小王子》中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
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上述所有的表現,正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內在小孩」。
他正在向你呼救,渴求被你關心和愛護。
內在小孩如果沒有長大,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成長。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不管在童年還是成年後,當他得不到關心、愛護與療癒時,他就會一直蹲在角落哭泣,成了一個陰晴不定的孩子。
他會變成失控的情緒。
當你訴求得不到滿足時,當別人跟你意見不同時,當事與願違時......他就讓你憤怒、悲傷、恐慌,甚至發展為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疾病。
他會變成脆弱敏感的神經,讓你缺乏安全感,在感情中、在工作中沒自信。
總是害怕做錯事,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拒絕也不敢爭取。
時間久了,他還會變成你極度想去壓抑的性格部分。
拖延、懶惰、敏感自卑、情緒化......
他慢慢成長在你的性格裡,讓你忍不住想去壓抑和克制他。
可是,我們越是無視內在小孩,越是壓抑內在小孩,他會更沮喪和抗爭。
彷彿一個惡性循環,影響著你的情緒、性格、婚姻愛情和工作。
因為,內在小孩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滿足、情緒得不到釋放、價值觀得不到肯定,他就會一直蹲在那裡哭泣,停止成長。
並將這些演變成你性格裡的不理性、不成熟、脆弱和敏感。
不得不說,生命中幾乎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受傷的內在小孩在作祟。
內在小孩就如同我們人生的縮小版。
他不長大,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成長。
所以,榮格說:“內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癒的引領者。”
只有內在小孩被看見、被療癒了,並且與我們一同快樂健康的成長,我們的內心才會真正感到快樂。
“療癒內在小孩”
你遠比想像中更優秀。
一位長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的媽媽說: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即使內心已是一鍋沸水,表面也要故作鎮定。
而我現在已經不會了。
以前,我很容易崩潰。
感情冷淡、孩子哭鬧,工作家庭一地雞毛,平靜下來後又不得不在廢墟上一次次重建。
現在,我終於為自己搭好了牢固的地基,足以應對生活中的狂風暴雨。
因為,我有一個法寶。
就是「不斷跟心裡的寶寶對話。」
我每週返回一次童年,去看一下那個哭泣的、孤獨的小女孩。
給她足夠的支持、關注、讚許和愛。
而今,她終於長大了。
強大到足以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我能給女兒最好的禮物,就是把我這個原件修正好。
當我學會愛自己、照顧好自己,自然而然的,我就能把這份愛潛移默化的傳遞給我的孩子,而不需要刻意努力或模仿他人。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小孩需要被療癒。
或許,你的內在小孩正在等著你。
等你用愛來抱抱他,等你溫柔的說:“不要害怕,我在這裡陪著你。”
#牌卡聊心療癒內在小孩
#心靈導師Leona
#塔羅牌深層意識解讀聊癒
#人生方向指引
#前世今生靈魂旅程探索
#讀心聊心
#負面情緒釋放負面思想調整
#探索內在真實自我
#兒童寶寶心靈探索
#心靈創傷聊癒
#身心靈成長課程
#光的課程 #藝術治聊 #心靈講座
#一對一 #團體 #講座
內在小孩 哭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表達焦慮:為什麼對於自己的渴望會羞於啟齒
那天在線上開課談到「表達焦慮」的其中一種形式,即對於需求表達有很大的障礙,這情況在我實務的觀察中我歸納為以下幾種可能:
1.小大人症候群:最容易需求表達的,且最容易被看見的,就是哇哇叫的孩子。
當一個孩子餓了,會哭泣,不舒服了,也會透過身體語言去表達,雖然在學習語言後,哭泣的情形大幅下降,但依舊會渴望立即的需求滿足,一直到被社會化,學習需要適時適地的滿足需求。
但小大人的狀態在於早熟的理解與關注大人的需求,大量攝取大人的情緒以致於刻意忽略自己的情緒,成為在關係中乖巧、順從與體貼的孩子,一方面乖巧可以獲得平靜的關係相處與大人的寬慰感,一方面是大人的情緒也許已經是家庭中沈重的負擔,讓孩子不認為自己的需求表達會被理睬。
當小大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會逐漸失去孩子般任性與活潑的能量。打破此模式的方式,就需要讓自己重視內心那微弱的渴望,那股你覺得你很想卻不應該的聲音,可能就是內在小孩微弱的呼救聲,等待你去回應,而當你回應與採取行動,將能重新調和你自我的結構,從總是照顧的大人,轉為可以多一點自由的小孩,因此需求的表達會相對輕鬆。
2.從他人眼中定義自己:一個對自己定義不明,總是從關係定義自己,從他人行為、反應定義自己的人,往往不容易開口說出自己真實的需求,原因在於當被拒絕時,他往往會歸因於是自己的問題,因此習慣於隱藏自己的心思,等待他人發掘,又期待他人可以主動給予,甚至認為自己要來得並非對方的真心,總認為是勉強或強迫對方的行為,因此在關係中能夠定義自己、覺察自己、尊重自己,覺察自己與他人的差別,尊重對方的選擇,認可自己的需求,你才能逐漸從他人的反應裡,真正解放自己,進而成為有顏色、有特色的個體。
所以,好好表達自己,依舊回歸到自我的穩定度,在於我是否認可我要表達的內容,我是否承擔我表達的後果,我是否理解關係互動的過程,兩造依舊保有選擇的彈性?因此強化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而對關係保有彈性,就能破除表達的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