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族群尊嚴、文化傳統和身份認同,還是「狩獵行為」的過度擴張?】
在轉型正義的浪潮下,「#恢復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的口號,但無聲的動物,必須有人為其發聲。
《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在3月22日快速通過,然而,這次的修法卻對野生動物帶來極大隱患。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陳玉敏 指出:「修法卻提出『原住民族使用傳統獵具者,不在此限』,這將造成未來哪些獵具可以被定義為『#原住民族使用傳統獵具』的爭議,更可能讓動物在未來遭到不人道工具獵捕,承受巨大傷害。」
在現今自然環境惡化,野生動植物大量滅絕的今日,提出警語絕非指責誰要為環境惡化負全責,而是要提醒大家,#今天的山林環境已非往昔,人類活動範圍對野生動物棲地的大規範侵犯,幾乎讓野生動物已面臨「無立錐之地」的情況⋯⋯
任何人都不應使用不人道的獵捕工具,不該有身份的例外 👉 https://bit.ly/2NPVRBH
原住民族使用傳統獵具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尊重原住民文化祭儀 用「傳統獵具」捕獵沒問題】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2)日審查「野生動物保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立委孔文吉等人提案修正《野保法》第19條,獵捕野生動物方法限制條文,新加入不得使用「鋼製吊索」,但序文前提則明定「原住民族使用傳統獵具者,不在此限」。
未來針對原住民族「傳統獵具」的定義,還須經過農委會會商原住民族委員會討論後認定;而且,由於使用獸鋏捕獵常造成非目標野生動物難以恢復的傷害,農委會也有意修法,限制獸鋏的使用……
看更多農報導:https://agriharvest.tw/
#野保法 #原住民 #野生動物保育法 #傳統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