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不到一年發生兩起漏油事故,油染海岸索賠為何如此困難?】
海保署今年4月啟動首次的「台灣海域生態大調查」,邁出台灣建立科學性海域生態調查的第一步,而這次受漏油污染的墾丁及小琉球海域,該計畫皆設有調查點位。
但這樣恐怕還不夠,因為台灣周遭海域相當廣大,需要經過長期的調查累積,「不是一年、四年就可以」,而且就算估算出污染事件對環境生態造成的損害,求償的法律依據依然不明確……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中油 #漏油 #大林煉油廠 #海污法 環境資訊中心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有回土耳其家鄉接近兩年!最近竟然發現我長大的海岸邊出現一種怪物,讓大家害怕!白色黏稠的這個東西叫海鼻涕(sea snot),是污染跟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 因為我是在全世界最小的內海「馬爾馬拉海」(Marmara sea)旁邊長大,所以這個海洋對我來說充滿小時候的回憶。我捨不得看它遇到這樣的災難。...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追劇時間Emm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2016 德翔臺北輪海洋污染事件全記錄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賀‼環保署『2016 德翔臺北輪海洋污染事件全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台灣海洋汙染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台灣海洋汙染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台灣海洋汙染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 經濟學人:增溫3度地球將無安全之地》
{稿頭}
1) COP26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高峰會,11月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G20環境部長會議7月22、23日在義大利拿坡里召開,會後公報同意努力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會加速行動達到目標,是首度G20承認增溫1.5度的緊急性,但就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或刪除補助化石燃料上,因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反動,未能達成共識。7月24、25日51國在倫敦召開的氣候會議,同樣未能在淘汰燃煤上達成共識。
2)頻繁極端天氣事件
2021年1月西班牙百年暴雪。三月新南威爾斯百年一遇水災。五月莫斯科創60年高溫紀錄。七月歐洲洪水、北美熱浪野火、鄭州、印度和倫敦暴雨。氣候科學家們承認似乎已無法及時預測極端天氣的強度。
3)全球暖化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加劇極端天氣,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指出,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氣溫上升3度,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氣溫上升4度,南北極冰層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二氧化碳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4)巴黎協定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還要實現中國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年零碳排。
5)海平面上升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報告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內文}
聲音來源:Euronews主播(2021.1.11):「西班牙當局加速清理,超過百年來,該國有紀錄下最高降雪量。」
聲音來源:7News Australiar記者(2021.3.20):「往下游處,位於新南威爾斯中北海岸的塔瑞鎮,淹沒水中,近20個海岸小鎮居民被要求撤離,創紀錄的降雨帶來豪大雨量。」
聲音來源:Arirang News主播 (2021.5.18):「莫斯科5月中旬氣溫,出現60年來最高紀錄,這樣十分異常的亞熱帶高溫,通常出現在俄羅斯南部的夏季中旬。」
聲音來源:ABC News主播 (2021.7.26):「美西野火極度危險,現在13州竄燒85處大型野火,空氣品質警告擴展到東岸,今天(7.26)稍晚波士頓才剛發布空氣品質警告。」
聲音來源:DW News記者(2021.7.26):「在印度下了數週大雨後,吸滿雨水的山坡地液化坍塌,下方村莊整個消失。」
聲音來源:Sky News記者 (2021.7.26):「不到一個月內,倫敦部分地區兩度經歷嚴重淹水,雷暴雨橫掃倫敦南部和東部。」
暴雪、強降雨、野火竄燒、高溫破紀錄,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占據新聞版面,橫跨南北半球,極端天氣加劇的來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就是「全球暖化」,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就指,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3度的話,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地球將瀕臨失控的全球暖化,在這個未來,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聲音來源: Channel 4 News記者:「北極暖化的速度,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還快,過去30年來,北極以每10年增加攝氏0.81度的速度暖化,比全球均溫上升快三倍。
氣候科學家 Emily Shuckburgh:「北極冰層融化,北極海洋會淡化,如果淡化後的海水流進北大西洋,會打亂洋流,對整個北半球帶來巨大影響。」
2015年起草的巴黎協定,以工業革命前,也就是1850到1900年為基準,要求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理想狀況限制在1.5度以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影片旁白:「工業革命以來已經歷約200年,在這期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加,助長地球增溫,溫度上升邁向攝氏2度的半路中。氣候科學家表示超過2度限制的話,將會造成致命熱浪、乾旱和野火更頻繁,地球大部分地區將無法居住。」
聲音來源:France 24記者:「氣候學家表示,如果目前的行為和污染持續不變的話,全球氣溫恐增加攝氏4度,將帶來更凶狠的天氣事件。」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4度的話,我們將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地球,南北極的冰都會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最新解凍後的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但即便在這裡,夏季也熱到無法種植作物,除了沿岸地區以外,沒有東西買,生產者也沒有東西可賣,移民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氣溫上升3度的地球,熱帶國家將熱到無法從事戶外活動,兩極冰層縮減無法逆轉,海平面上升的單位將以公尺來計算,上升4度,人類將上演生存大戰,那麼多國在巴黎協定承諾的減碳目標,對控制地球升溫有多少幫助?「氣候行動追蹤組織」估算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中國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零碳排也要落實。
影片旁白:「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發現兩個顯著的問題,首先國家設定的減排目標,不夠大膽足以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且即使所有國家都達到減排目標,氣溫在接下來70年,估仍會上升超過攝氏2度,進入22世紀以後仍會持續增加。再者國家根本沒有達到減排目標,即便是保守的減排目標。」
影片旁白:「如果我們繼續維持過去10年來的做法,地球氣溫最快在2040年就會達到上升2度的限制,可能在2060年達上升3度。唯有盡快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才能落實巴黎協定。」
造成地球升溫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在這10年內,全球燃煤發電每年都必須減少14%,才能邁向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但剔除燃煤發電,一直是國際難以達成共識的議題,7月下旬在義大利拿坡里舉辦的G20環境部長峰會和在英國倫敦舉辦的氣候會議,在逐步淘汰燃煤發電上,都無疾而終。
影片旁白:「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中40%來自煤炭,但氣候變遷還不是唯一的問題,髒空氣每年造成7百萬人死亡,相當於和抽菸一樣致命,燃煤釋放的污染物,會進入人體肺部,經由血管擴散,甚至進入腦部。」
而且二氧化碳也不容易消失,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剩下的有一部分消失在岩層或風化中,要花上萬年的時間,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中心前主任 柳中明(2010):「未來我們所面臨的頻繁的兩種極端現象,會不斷出現。整體的溫度上升在未來的十年,現在可以預測到2020年,可以看到快速上升的情況。」
2010年公開的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2度C」,探討全球暖化的衝擊,當時預見的未來,現正發生中。聯合國旗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提出的內部報告指出,都會區經歷越來越嚴重的空污和極端高溫,沿岸地區面臨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引發的水災加劇。
影片旁白:「還有其他11個沿岸城市,包括美國4個城市,都受到海平面上升嚴重衝擊,印尼首都雅加達已開始下沉,環境學家警告,三分之一的雅加達地區,未來30年內將被淹沒。」
報告還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且在預期最糟糕的狀況下,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教授 N.H. Ravindranath:「短期來看,唯有因應氣候變遷做出改變,長期要減緩影響,基於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我想唯一辦法就是因應措施,如何進一步改善預警系統,如何提供更好的住房和基礎設施。」
DW記者:「在1990年代遭遇嚴重水災後,荷蘭決定讓河流有更多空間,就像這條在馬斯垂克市旁的河流,在這個地區禁止興建任何工廠和房屋。」
面臨頻發的極端天氣,能適應的國家就能生存下來,全球氣溫上升超過3度的話,地球將面臨無法逆轉的浩劫,無論國家強弱,恐都在劫難逃。
https://youtu.be/8A954Ql6i_c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回土耳其家鄉接近兩年!最近竟然發現我長大的海裡出現一種怪物,讓大家害怕!白色黏稠的這個東西叫海鼻涕(sea snot),是污染跟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
因為我是在全世界最小的內海「馬爾馬拉海」(Marmara sea)旁邊長大,所以這個海洋對我來說充滿小時候的回憶。我捨不得看它遇到這樣的災難。這個內海也是伊斯坦堡的一部分,我相信去過土耳其的人都知道這個內海多獨特、多美。
前陣子台灣媒體也報導海鼻涕事件。簡單說它原是藻類和浮游生物自然釋放出的膠狀物質,但因為水中溫度上升,加上污水排入水中,而使得海鼻涕大量增生!最後它就成為一片一片覆蓋海面的濃稠黏液😰
我特地拍這支影片,想要關懷我家鄉的海洋跟大自然。影片中用的水下畫面,也是特地跟一位土耳其的海洋達人取得的。看完之後,幫我分享這支影片,因為可能有一天台灣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不好好珍惜,那就等過幾十年後,我們的孩子跟孫子都沒有地方可以住😭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沒有回土耳其家鄉接近兩年!最近竟然發現我長大的海岸邊出現一種怪物,讓大家害怕!白色黏稠的這個東西叫海鼻涕(sea snot),是污染跟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
因為我是在全世界最小的內海「馬爾馬拉海」(Marmara sea)旁邊長大,所以這個海洋對我來說充滿小時候的回憶。我捨不得看它遇到這樣的災難。這個內海也是伊斯坦堡的一部分,我相信去過土耳其的人都知道這個內海多獨特、多美。
前陣子台灣媒體也報導海鼻涕事件。簡單說它原是藻類和浮游生物自然釋放出的膠狀物質,但因為水中溫度上升,加上污水排入水中,而使得海鼻涕大量增生!最後它就成為一片一片覆蓋海面的濃稠黏液😰
我特地拍這支影片,想要關懷我家鄉的海洋跟大自然。影片中用的水下畫面,也是特地跟一位土耳其的海洋達人取得的。看完之後,幫我分享這支影片,因為可能有一天台灣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不好好珍惜,那就等過幾十年後,我們的孩子跟孫子都沒有地方可以住😭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有超前部署嗎?
氣候變遷的主要現象包含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等。特別是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國家台灣而言,應該跟國家安全一樣重要,極端氣候的衝擊,我們應該不僅只是對應災害,更須留意如何對應、盡快復原。應該要有全面而通盤性的計畫,目前我們政府機關有一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
我請教了交通部,氣候變遷對交通部的影響如何,單位回覆我影響很大,因為運輸系統這類基礎設施,若因為氣候變遷,像是高溫、洪水,會造成運輸系統的損害,會對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也查閱了交通部2014年時,發布的維生基礎設施領域行動方案,內容有港口、鐵道、道路等基礎交通建設,但再對照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其中2018年至2021年,裡面跟交通部相關的只有八項。
以對社會穩定、民眾安全的出發底來看,我覺得應該超前部署。交通部應該要以自己專業的高度,不只是寫計畫,應要進一步要求實際演練的方案。
比如說,某一個港口因為海平面上升被淹沒,那我們要怎麼做調整?有沒有可能移到其他港口作業?此外,基礎交通如何快速復原,畢竟台灣還是仰賴進口。像這樣的應變計畫,有沒有做模擬或實際演習,而不只是紙上計畫,這是希望交通部可以落實的部分。
交通部回覆我,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方案,有21個方案在裡面,不只是書面作業。我這邊希望,能落實實際演練,特別留意救災的部分。因為過去這些計畫是四年為一期,我們這四年目前只多了8項,未來是不是有可能,每年重新檢討跟更新,一年一次滾動式檢討。
交通部表示有在動態檢討,那我也希望可以收到最新的進度跟報告。
電動車政策
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決定,在2035年時要全面性只銷售電動車,像是歐美各國為了氣候變遷的原因要實施這個制策。
我想請教交通部,2035年的電動車方案,台灣現在決定堅持要繼續嗎?交通部回覆現在沒有,主要因為影響的層面太大了,像是賣車、維修,而我們的機車行,很多無法維修電動機車,目前的轉型過渡是讓機車變七期環保,讓污染符合環保的標準,現在的大致走向是這樣。
扶持電動車 無須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
我想建議提升電動車的服務,會比打壓燃油車轉型更能對社會有幫助。比如英國政府投入1200萬英鎊,希望實現平均6分鐘的充電能量,因此電池產業的人才訓練,會開始慢慢移到電動車。這個核心的概念是,補助對的人、對的方向,將電動車扶持起來,沒有必要去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這才是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
交通部表示,現在方向就是如此,鼓勵補助電動車的發展,像是電動公車交通部就有補助。
電動公車補助誰? 有補助台灣產業嗎?
說到電動公車,我就想到了一則新聞,是不肖業者竟將車身拆成5大部件,包括前圍、後圍、左右側圍、走道平台圍、天花板圍,進口後在台灣組裝,爽領交通部補助。
我想請教次長該如何應對?
次長表示,目前在我們電動公車的補助辦法,準備
要防堵這類狀況。
我期許未來不要再看到這種新聞,我們台灣發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我們的電動車輛也該國車國造!事實上台灣本就能做電動大車,真的沒必要去補助外國買進來的車,沒必要補助外國的產業,希望交通部未來一定要來努力!3Q!
2020-11-25,交通委員會,交通部 王國材次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追劇時間Emm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負油價!我以為我在撿便宜,但我撿到大鯊魚】
四月二十一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負油價」,第一次看到負油價我也很震驚,我也不知道油價會有負的,而且一定有非常多人都不知道,要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公司宣布破產。
亞洲最大的原油交易商之一新加坡興隆集團破產,負債四十億美元,新加坡油王。全球最大原油ETF基金,USO美國原油基金,被空頭逼倉到停牌。
這中間有很多問題可以討論:
1. 便宜就可以撿嗎?
我們常常在股票市場上聽到人家說,那個股票現在好便宜、油價現在好便宜,進場撿便宜等著漲,但便宜就可以撿嗎?
這兩天很多投資人都提到1930年代大蕭條時代倒牛奶的真實事件,因為需求掉得太多,供給沒有改變,導致市場價格大跌,把牛奶送到市場上賣掉所花的成本賺不回來了,所以直接在產地倒掉。我們在台灣就聽過很多水果盛產,然後在產地爛掉,無法上市的故事。
很多人覺得油價現在太低了,就進場買相關商品,但你是不是想過,你有可能正在買進馬上要倒進河裡的牛奶呢。
2. 當大量資金都湧入某個標的時,這是安全的嗎?
這幾個月石油波動非常大,波動大才有賺錢的機會,看多看空的投資人非常多,例如台灣很多人去買元大S&P正2原油期貨,大家覺得油價這麼低,不可能再低多少了,油價一定會反彈,不可能一直這麼便宜。
全球最大的原油ETF在負油價的前一天,4月20日,就有大量資金進場,一天被買進了5.6億美元,相當於170億台幣,管理的資產規模到了41億美元,超過1200億新台幣,是這支基金的歷史新高。
這兩天出名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也是龐大資金潮的其中之一。但資金量越大,發生的悲劇可能越大。
3. 期貨是需要實物交割的
其實「期貨」這種產品,當初被設計出來就是為了預防商品價格波動的,實物交易商為了把價格鎖住,怕要買原物料時,價格波動太大,就會先買進幾個月後的交割商品。
例如雖然油價期貨變成負的,我們去加油站並不會有人貼錢給你加油,因為我們真正要用的油,已經在前幾個月用期貨合約把價格鎖定住了,現貨市場才能有穩定的供應。
但是期貨市場越變越大,就變成金融市場,你跟我都可以開戶去買,但大家可能都忘記了期貨合約是需要交割的,熟練的買家會知道要早點轉倉,因為期貨合約一買一賣,一對交易對手湊成一口合約,太晚轉倉市場上可能會沒有交易對手。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點,還一直進場。我聽到有一個投資人在油價每桶0.01美元的時候,買了一百美元的故事,也就是買了一萬桶原油,他覺得再賠就是賠一百美元,也沒多少。
4. 牛奶可以倒進河裡,石油可以嗎?
問題是,五月合約到期,你不轉倉成六月合約,你就要拿實物去交割,也就是說,你買了一萬桶原油,你真的會拿到一萬桶原油,你還要買桶子去裝,因為你買的是從油井打上來的油,賣家不附桶子。
4月21日就是發生這樣的慘劇,你的合約到期了,你真的要安排實物交易了,但誰是真心要買原油?大量買家的合約無法平倉,市場上找不到那麼多交易對手,那天的合約口數爆量。
而且買了牛奶可以倒進河裡,買了石油你不能亂倒,會罰大錢清理污染海洋,你必須要安排油輪、油桶、儲油庫,把原油拿走。但誰會這樣做?最後你只能拜託別人,送錢給別人,把你手上的合約平掉,不但送免費石油,還送他每桶37美元,拜託他把你的油拿走。
5. 誰敢接手?
其實還是手上有倉儲的石油相關企業有能力接,據說這週全球私人倉庫都被租滿,拿來放石油,但其實接手的企業為的是那37美元。現在WTI一桶原油不到20美元,37美元可說是非常好賺,還送油。
這就是接下來幾個影片的追劇,最近要追石油!
Emmy追劇時間FB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Emmy%E8%BF%BD%E5%8A%87%E6%99%82%E9%96%93-737551019763338/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賀‼環保署『2016 德翔臺北輪海洋污染事件全 ... 的推薦與評價
... 事件回顧: 2016年3月10日德翔台北貨櫃輪在台灣北部石門海域擱淺船上油料外洩造成周邊海岸及海域的污染是台灣近年來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件 ... ... <看更多>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台灣海洋汙染事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網站海洋污染案件紀實也說明:依「重大海洋油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因海難事件導致海洋污染發生,由交通部開設海難災害應變中心統籌應變處理,海保署運用科技工具監控有無 ... ... <看更多>
台灣海洋污染事件 在 2016 德翔臺北輪海洋污染事件全記錄 的推薦與評價
2016年3月10日德翔台北號全貨櫃輪在台灣北部石門海域擱淺,船上油料外洩造成周邊海岸及海域的污染,德翔台北輪海洋油污染事件,是我國近年最重大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