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台語很不輾轉(liàn-tńg)
小時候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不論是在家裡跟家人溝通,或是在學校跟朋友聊天,只要會說國語就好了,台語講不好,唯一的差別就是沒辦法跟只會講台語的阿嬤好好聊天。
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平常沒有住在一起,只有在週末時會見到阿嬤,阿嬤平常也只問些生活瑣事,只要會日常對答,就算真的有要講什麼重要的事,也有爸爸媽媽幫忙轉譯,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我只要會最常用的工具就好了,會或是不會台語,好像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
一直到長大了以後,才發現這樣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
.
原來,小時候大家所說的「國語」,其實應該是華語,因為國家語言不應該是官方指派的單一語言,而是所有台灣人的母語都應該視為國家語言被保障。
原來,記憶中並不特別鼓勵講台語的爸爸、身為職業軍人的爸爸,在他小時候經歷過在學校講台語被罰錢,後來投身軍旅後,更不可能在工作時使用台語,被迫和自己的母語漸行漸遠。
原來,印象中對什麼事都溫溫笑著,只有在我不睡午覺偷跑去小河邊釣魚才會大發雷霆、叫我和堂弟跪在祖先牌位前的阿嬤、後來因為腳受傷不便行走而越來越沈默寡言的阿嬤,就是在父權體制下最典型的良家婦女縮影。
阿嬤不是只會講生活瑣事,而是從小在家幫忙拉拔弟妹長大、嫁給阿公後被要求只管相夫教子,不要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的事情發表想法,日積月累下來,被迫只能和孫女聊些生活鎖事。
原來,小時候認為不會講台語沒什麼問題,本身就是問題所在。
原來,從阿嬤、爸爸,到我三代和台語漸行漸遠的過程,也是許多人和母語失根脫節的家庭故事。
.
而這些事情,是在阿嬤離開我們之後,我才漸漸明白的。
在阿嬤離開前一兩年,因為動手術後來用氣管內管維持呼吸,長期臥病在床無法說話,台語不輾轉的我,連用她聽的懂的語言分享最近的生活都沒辦法,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後悔,我沒跟阿嬤聊過她的人生,現在只能從爸爸叔叔口中去拼湊一些大概的模樣。
後來只要在地方上、在行程中遇到任何講台語的大哥大姊、阿公阿嬤,我都會想起我的阿嬤。
所以我會盡量用我的破台語對話,就算再不輾轉(liàn-tńg)、就算氣口(khuì-kháu)再奇怪,遇到不會講的詞就問,現場請對方示範發音給我聽,我現在知道,對很多人來說,只有最親近的語言才能完整表達生活的難處,如果聽不懂、不會說,那永遠也無法了解他們的生活。
就算阿嬤不在了,我心中依然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多少能更貼近以前阿嬤用台語認知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
過去國民黨一黨專政,結合獨尊華語的教育體制,藉由講台語罰錢、各類華語朗讀比賽話劇比賽等方式,讓華語成為台灣多數人可以共同使用的語言工具,也讓母語非華語的台灣人,逐漸脫離自己的母語、自己的文化,成了失根的台灣人。
華語成為「大多數人都可以共同使用的語言工具」,是靠著犧牲華語以外的母語建立起來的,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國民黨為了統治目的、抹煞多元在地文化以維持獨裁地位的歷史遺緒。
如果只能使用「多數人都共通的語言工具」,那是不是代表像我阿嬤那樣只聽得懂台語的民眾,都被剝奪了瞭解立法院質詢內容的權利了。
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語言也是華語,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去直面這個事實。
很開心看到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戲劇、音樂、脫口秀表演,逐漸使用各種母語進行創作,尤其在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之後,有越來越多的政策輔導影音文化、教育部創建的語言辭典,也有支持以母語養育下一代的政策資源來鼓勵大家多使用母語、保存母語。
台灣的民主正朝著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的方向前進。
但對於昨天 3Qi.tw 陳柏惟堅持用台語質詢,國民黨的孫大千卻說「台灣人民本來就可以自由的使用母語溝通,但是這絕對不代表可以在國會殿堂上,用這樣的方式來耍寶作秀。」
趙少康說「陳柏惟真是做秀做過頭,不把心思放在國家大事上,備詢者儼然接受台語考試,真是官不聊生。」
國民黨人士對於陳柏惟在立法院使用母語質詢的各種冷嘲熱諷,根本就是絲毫不顧台灣多元母語發展的血淚歷史,國民黨一直以來假民主、真獨裁的臉孔表露無遺。
我自己的台語還不夠輾轉,也還沒辦法完全用正確的發音表達我要質詢的內容,所以我沒辦法用台語質詢,但我支持陳柏惟用台語質詢的權利,那不是耍寶作秀,也不是台語考試,那是讓像我阿嬤一樣只懂母語的人,也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得以瞭解國家大事的方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快樂小青蛙 專訪: #劉亦婷 #新北市思賢國小69幼女童軍團 #陳喬甯 #新北市思賢國小190幼女童軍團 在去年新北市105年度學校暨社區幼童軍聯團活動,因為採訪而遇到了這2位小青蛙,本來只是簡單的訪問,結果一聊變成一集的專訪,這集也請到思賢國小的花婉馨團長 花小花...
國 小 台 語朗讀 比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千千從小是個害羞的女孩
但對於上台說話卻不怎麼怕
小一、小二自己去報名說故事比賽
自己編了故事
但貪玩沒練習
兩次都敗北
賽後卻又都信誓旦旦地說明年再來
/
川川一直是個大剌剌的男孩
但到了台上卻扭捏了起來
平常說話中氣十足
表達自己想法時邏輯也十分清楚
鼓勵他上台參賽被碰了幾次釘子
/
這學期我們繼續鼓勵川川
去試試學校的多語文競賽
加上千千分享過去參賽經驗
讓川川覺得有學習也想挑戰
終於答應
於是報名了國語朗讀、英文演講和英語戲劇三項
千千自己則報名了國語演說和英文演講
還把她之前跟爺爺學習的朗讀要點
鉅細彌遺地傳授給弟弟
/
兩人從寒假開始
就在爺爺和爸爸的陪伴下開始準備練習
川川讀熟10篇朗讀稿、背熟一篇英文稿和同學也一起排演多次英文戲劇
千千除了英文稿之外,也寫了背了三篇國語講稿
這段時間的準備和練習
在這兩週的比賽內都獲得好成績
五項比賽抱回五個優選
他們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得到了回報
這段時間也覺得他們成長不少
尤其當他們分享在比賽現場
兩人為彼此加油、打氣
當千千比賽結果一開始報錯
川川好為姊姊難過
當知道其實千千才是獲勝時
開心大叫「yes」
那畫面我想到都覺得感動
/
支持孩子所愛
鼓勵孩子所能
尊重孩子所選
是陪伴他們成長的路上
要不斷提醒自己的
/
兩人慶祝比賽完的方法
就是抱著愛書狂K
明晚要辦謝師宴謝謝爺爺和爸爸囉
國 小 台 語朗讀 比賽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月初秋,又是各縣市開始舉辦語文競賽的時候。臺語界最近也開始在檢討:臺語的演講、朗讀比賽,一定要這麼做作嗎?
其實這種討論,屬於讓我覺得「本來想講些什麼,想想還是算了」的話題。因為能檢討的,早在幾十年前還僅僅有「國語演講」、「國語朗讀」的時代就開始了,能改的早就改了,能廢的話早就廢了。不過在語文競賽圈也打滾這麼長的時間,我也思考了很久,還是可以談談。
當我還在讀國小的時候,每次都要代表學校參加全鄉、全縣的演講比賽。因為我所屬國小是全鄉的鄉會所在,說是鄉內小學第一學府也不為過,但是講成這樣其實也就是全校只有五百人的草地學校而已,每個學生包括我在內都是土包子。在鄉內競賽我還勉強能脫穎而出,縣內賽的時候,遇到那種從鎮上來的選手,我就相形見絀了。
有一次,縣賽的場地在我爸工場附近,他偷溜出來看我比賽。他怕影響我比賽心情,從頭到尾沒讓我發現;直到下班回家吃晚飯時,才跟我說他跑去聽了,而且,「在你前面一號的女生怪腔怪調有夠恐怖,裝那個聲音,『小心呀~小心~~』,讓人起雞母皮!」其實人家的演講稿是在歌頌「小溪呀小溪」,但逼尖了童音之後,家父一直聽成「小心呀小心」,一直不解她在提醒大家小心什麼。
直到今天家父偶爾還會提起數十年前他偷聽到的「小心呀~小心~~」,引為笑談。但是我們都知道,那次比賽那個「小心呀小心」的女生一定有得名,至少名次一定在我這種穿著土氣、發音不準、聲調平板,只能靠俊俏眉目奪分的膚淺顏值型選手還高。
直到我自己也成為語文競賽的一員,語文競賽也多了好幾種語言的比賽項目,我小時候聽見的「怪腔怪調」依然在各種比賽中存在,而且依舊是得名的經常條件。
有些事情,唯有自己參賽過才知道;參賽過還不知道的,唯有自己培訓過選手才知道;培訓過選手還不知道的,唯有自己當過評審才知道。
為什麼臺語演講、朗讀比賽,非得這樣「怪腔怪調」不可?其實這就是比賽已經比到了極端的結果。學生組的比賽,是事先給予三個演講題目,暑假期間先寫稿(內容也可能是老師直接編寫的,並非學生真實經歷)、訓練,比賽時當場三篇抽一篇上台演講。朗讀稿也是暑假前夕公佈數篇朗讀稿(例如國小學生組是八篇),選手就趕緊用暑假加緊練習,比賽時當場抽籤決定念哪一篇。
在內容其實已經限定、也至少有一兩個月時間可以準備的情況下,「原本就熟稔臺語」的先備條件其實是貶值的——老師不見得會挑臺語課發音標準的學生,反而可能挑選面容姣好、台風穩健、平時不說臺語沒關係只要你「g」、「ng」的聲母和入聲字發得出來就可以的選手,在兩三個月內進行魔鬼訓練,熟背已經固定、有範圍限制的內容,贏面通常比本來就會講臺語,但動作僵硬、形貌畏縮的選手大。
其實這沒有不公平,這是「演」加「講」的比賽,不是講話比賽,甚至不是即席演講。更精確地說,這是一齣舞台劇比賽,諸君看過舞台劇嗎?舞台劇表演的風格,比電視電影誇張多了。
不是選手或培訓老師故意要怪腔怪調。假設,今天每個選手上台,人人都如同講話一般把演講內容聊完,評審反而就頭大了——演講稿因為有老師操刀,大致高下不會差太多,發音大致也不會差多少(校內的比賽,才比較會參差不齊,甚至連參差不齊也不可得,而是一樣爛;但是已經到鄉鎮市區賽的等級,大致不會差太多),而大家今天又不靠表情、聲情、動作取勝的話,真的像是跟朋友聊天一樣把事情聊完,得分也只會在軒輊之間。既然以上條件大家都差不多,評審只能靠面貌和衣著來評分了。看到沒有,如果演講朗讀比賽的講話聲調要「正常化」,勢必讓整個比賽更不正常。
所以,稿子大家都寫到燒腦,發音也調到燒聲了,衣服也特別請家長燒錢了,長相很可惜我無法幫你整容就先放下,大家唯一能壓倒對方的,只有「演」。用誇張的表情語氣,去壓倒對方,去讓評審知道,我是有練過的,我跟沒練過的聊天不一樣,我練得比其他選手還久、還多!
有人會說,真正偉大的演講家,沒有人這麼誇張的,你看TED演講,誰像比賽那樣!
這樣認為的人,真的跑錯棚了。這是語文競賽,不是TED演講,兩者演講的對象與目的完全不一樣......我再說一次,大眾以為的演講比賽,是講話;實際上的演講比賽,是舞台劇,更壓抑的是,演講比賽還是不能走動的舞台劇!壓抑加三級的是,朗讀比賽更是不能走動、不能做動作,只能靠嗓音和五官表演的舞台劇!這就是為什麼演講比賽要那麼誇張的原因,朗讀尤甚。
用相聲瓦舍的段子來比喻:「同樣是唱歌,如果用鄧麗君的角度來看,帕華洛帝那個叫『拚命喊』;用帕華洛帝的標準來看,鄧麗君那個叫『嘆口氣』。」同樣的,如果用平時聊天、TED演講、造勢晚會演講的標準來看語文競賽的朗讀,一定覺得「誰平時這樣講話」;但,誰平時哼歌、唱KTV又會用聲樂來唱?難道我們就因此覺得聲樂表演沒價值嗎?
青菜蘿蔔,各人所愛,有人愛清淡些,有人愛濃郁些。今天在YouTube上,已經可以找到很多得獎範例,其實,近年來也已經不那麼流行誇張的形式了,大家可以上網搜尋,但我知道,一般人仍然覺得「做作」。總而言之,一般人認為比賽過於做作,亦其來有自,並非一句「演講就是應該像講話」就能解決的。其背後有比賽規則、內容、訓練時間、評分標準等重重限制。不喜歡,可以不比;然而每個選手上台表演的背後,都是數個月到數年的心血,不宜抹煞。
那麼,有沒有辦法做些改變呢?其實是有的。例如教師組或社會組的演講,被大眾視為「怪腔怪調」的「戲劇感」就輕得多,原因很簡單,成人組的演講是即席抽題演講,沒有事先數個月寫稿、練習的時間,所以「實力」的比重相較學生組較高,就不必過於刻意鑽研要怎麼做外顯表演的部份。諸君會說,那把學生組的臺語演講朗讀也都改成事先不公開題目,即席抽題準備就好啦;講這種話的人真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以為臺語到現在還是臺灣主流語言是吧,門檻這麼高會有小朋友敢報名嗎?
幸好,今年的全國語文競賽多了一個「情境演講」的項目,也就是看圖說故事,事先不公開題目,學生比賽前抽題一張沒有文字的四格漫畫,準備半小時後上台講述漫畫裡的內容,並由評審老師在其講述內容裡發問一題口考。這完全是比實力,也就是現今教育強調的「素養」導向。很可惜有些縣市為了節省人力或經費,並沒有在區賽、市賽落實辦理,但我希望未來這能成為一種常態的競賽,選拔出真的有臺語素養、真正從臺語環境成長的年輕選手。
語文競賽執行數十年,比到極致,形成必要之惡但也沒有更好辦法的痼疾不少,書法作文字音字型都有自己改不了的毛病,為了不跨界結怨就不談了XD。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參加田徑比賽,就只好乖乖照規定聽槍聲才起跑、跑在自己的跑道上;覺得這樣跑步沒有輕鬆自在的fu,那就不適合參加比賽,各自在大自然曠野間,愛跑就跑,愛停就停,大也可以。
(本圖主角不是我,感謝老朋友士彰老師提供)
國 小 台 語朗讀 比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快樂小青蛙
專訪:
#劉亦婷 #新北市思賢國小69幼女童軍團
#陳喬甯 #新北市思賢國小190幼女童軍團
在去年新北市105年度學校暨社區幼童軍聯團活動,因為採訪而遇到了這2位小青蛙,本來只是簡單的訪問,結果一聊變成一集的專訪,這集也請到思賢國小的花婉馨團長 花小花 來介紹他們特別的情誼。
採訪當時因為他們的活潑與健談,超乎主持人的想像,他們從國小2年級參加幼女童軍,然後五、六年級又是同班。有相同的興趣、有一起喜歡的偶像、會一起逛街。他們也聊到很多他們和父母親的一些相處問題,值得各位家長服務員的省思,有一天,當小孩因為對家長的信任,而說出他喜歡某位同學時,我們該如何應對,他們非常清楚,喜歡只是喜歡,又沒有要交往。我們家長的反應卻是馬上把小孩罵一頓。還有很多他們的想法,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
陳喬甯自介:
請多指教,我是陳喬甯,綽號叫作小琳,目前就讀思賢國小六年四班。我喜歡 #B6E1D8色(可以上網查),最喜歡吃壽司、百香果、喝熱可可。專長是打鼓、攝影、做甜點,興趣是做飯、唱歌、打羽球。我參加學校的鼓隊以及幼童軍團,曾經參加學校台語朗讀、演講競賽獲得1、2、3名。也參加過超級總動員的錄影節目。
劉亦婷自介:
大家好我叫劉亦婷
我最喜歡吃梅子,小黃瓜,鹹酥雞,還有好多......
我最愛喝[珍珠奶茶][黑麥汁]
我的興趣聽音樂、跳舞、跑步、搭衣服等等......
我的專長就只有跳舞也是我最愛做的事!!!!
喜歡的顏色是淺藍、草綠、黑色、白色、玫瑰金、棉花糖粉......
我上過的節目有超級總動員、超級法律王、永佳樂新聞等,
我參加過韓國SM公司的選秀
我在校外有參加舞團
在校內有參加熱舞社是副團長
有比過舞蹈比賽像藝才能舞蹈比賽、新北市學生舞蹈比賽等…複賽、決賽都有
我參加過的表演周末藝術秀、家長會表演、跆拳道開幕表演、還有學校各節慶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