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幹線集電弓的造型設計的靈感來自貓頭鷹的羽毛~能減少高速行駛中產生的噪音
羽毛也是貓頭鷹靜音飛行的重要因素。貓頭鷹翅膀初級飛羽外緣的梳齒結構可以起到渦流發生器的作用,將流過翅膀表面的大空氣渦流「過濾」成細碎的小渦流,抑制紊流邊界層噪聲的產生;氣流經過翅膀後緣時會發生渦旋脫落分離,初級飛羽後緣的穗狀須邊可以使脫離過程變得離散,抑制渦流脫離引起的氣動噪聲;覆蓋在貓頭鷹體表的大量鬆軟絨毛具有吸聲降噪功能,能夠吸收氣流與貓頭鷹身體作用時發出的聲音,減少聲音反射。貓頭鷹體表羽毛的多級分叉結構(包括絨毛末級分叉「竹節」結構)也在氣動噪聲能量耗散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貓頭鷹的靜音飛行與其飛行噪音的特性有關。貓頭鷹可以將絕大部分飛行噪聲能量控制在1600Hz以下的低頻範圍。而其獵物(田鼠等)的聽覺只對頻率在2000Hz以上的聲音敏感,獵物聽不到貓頭鷹的飛行
貓頭鷹已經掌握了安靜飛行的技巧,因此能在在毫無戒心的獵物頭上滑翔。現在,科學家們認為我們可以向貓頭鷹學習,讓我們的風力渦輪機和飛機安靜下來,而這一切都與貓頭鷹翅膀前部的鋸齒狀邊緣有關
科學家已經通過計算機模型和風洞實驗證明了,這些鋸齒可以幫助我們降低空氣穿過金屬時所產生的噪音。
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貓頭鷹翅膀前緣的鋸齒能控制湍流和流線型氣流之間的轉換,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在我們自己的機器上。
這項研究的帶頭人Hao Liu表示:「貓頭鷹因為擁有獨特的翅膀,可以無聲飛行而聞名於世,這些特徵通常包括了前緣鋸齒、後緣條紋,以及天鵝絨般的表面。」
「我們想了解這些特性如何影響空氣動力的產生和噪音的降低,以及它們是否可以應用於其它地方。」
研究人員將受到貓頭鷹翅膀啟發的翼形模型組合在一起,並在缺少前緣鋸齒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測試。先前的研究已經突出表明了貓頭鷹翅膀的梳狀鋸齒,但研究人員始終不太了解它們的作用。
於是研究人員在一個大型的渦流模擬和低速風洞實驗中,用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測試了這些翼形模型。這種渦流模型是科學家用來研究氣流的標準數學模型。
事實證明,翅膀的前緣鋸齒可以被動地控制在0到20度的攻擊角度(AoA)之間,控制層流(穩定的)氣流和在機翼上表面的湍流氣流之間的過渡轉換。該攻擊角度指的是機翼的角度和氣流方向之間的關係。
換句話說,這些鋸齒對於控制空氣動力和聲音的產生是至關重要的:它們打散了撞擊在機翼上的急速氣流中的高頻漩渦,將其變成了更小、更安靜的漩渦。
科學家研究發現,力量生產和噪音抑制之間存在著一種平衡。在AoA不到15度的地方,與乾淨的鉛邊緣相比,鋸齒形的前緣降低了空氣動力學性能。
一旦這個角度超過15度——就像貓頭鷹在飛行中一樣,空氣動力性能和降噪就都會得到改善。
要把這些發現都成功地在渦輪機、飛機以及任何天上飛的東西身上付諸實踐,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現在的研究都能為後人所借鑑。
Liu說道:「如果是應用於風力渦輪機葉片、飛機機翼或無人機旋翼,這些從貓頭鷹獲得靈感的前沿鋸齒,可以為流量控制和降噪提供有用的仿生設計。」
「比如說,當噪音問題是建造風力渦輪機的主要障礙之一時,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噪音的方法是最受歡迎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洞#空拍#新北景點 多軸空拍機(Multirotor),屬於無人飛行載具(UAV),是具有兩個旋翼以上之飛行器,雖然旋槳的角度固定,不如單旋翼靈活,卻也大大降低機械故障的風險。多軸機有多種組合,常見為四軸、六軸和八軸等。每個獨立支架可為單槳亦可為雙槳,軸數越多其飛行越為平穩,載重越重,但其在空...
多旋翼無人機原理 在 Keyboard桑日本旅遊達人吳建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新幹線集電弓的造型設計的靈感來自貓頭鷹的羽毛~能減少高速行駛中產生的噪音
羽毛也是貓頭鷹靜音飛行的重要因素。貓頭鷹翅膀初級飛羽外緣的梳齒結構可以起到渦流發生器的作用,將流過翅膀表面的大空氣渦流「過濾」成細碎的小渦流,抑制紊流邊界層噪聲的產生;氣流經過翅膀後緣時會發生渦旋脫落分離,初級飛羽後緣的穗狀須邊可以使脫離過程變得離散,抑制渦流脫離引起的氣動噪聲;覆蓋在貓頭鷹體表的大量鬆軟絨毛具有吸聲降噪功能,能夠吸收氣流與貓頭鷹身體作用時發出的聲音,減少聲音反射。貓頭鷹體表羽毛的多級分叉結構(包括絨毛末級分叉「竹節」結構)也在氣動噪聲能量耗散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貓頭鷹的靜音飛行與其飛行噪音的特性有關。貓頭鷹可以將絕大部分飛行噪聲能量控制在1600Hz以下的低頻範圍。而其獵物(田鼠等)的聽覺只對頻率在2000Hz以上的聲音敏感,獵物聽不到貓頭鷹的飛行
貓頭鷹已經掌握了安靜飛行的技巧,因此能在在毫無戒心的獵物頭上滑翔。現在,科學家們認為我們可以向貓頭鷹學習,讓我們的風力渦輪機和飛機安靜下來,而這一切都與貓頭鷹翅膀前部的鋸齒狀邊緣有關
科學家已經通過計算機模型和風洞實驗證明了,這些鋸齒可以幫助我們降低空氣穿過金屬時所產生的噪音。
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貓頭鷹翅膀前緣的鋸齒能控制湍流和流線型氣流之間的轉換,同樣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在我們自己的機器上。
這項研究的帶頭人Hao Liu表示:「貓頭鷹因為擁有獨特的翅膀,可以無聲飛行而聞名於世,這些特徵通常包括了前緣鋸齒、後緣條紋,以及天鵝絨般的表面。」
「我們想了解這些特性如何影響空氣動力的產生和噪音的降低,以及它們是否可以應用於其它地方。」
研究人員將受到貓頭鷹翅膀啟發的翼形模型組合在一起,並在缺少前緣鋸齒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測試。先前的研究已經突出表明了貓頭鷹翅膀的梳狀鋸齒,但研究人員始終不太了解它們的作用。
於是研究人員在一個大型的渦流模擬和低速風洞實驗中,用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測試了這些翼形模型。這種渦流模型是科學家用來研究氣流的標準數學模型。
事實證明,翅膀的前緣鋸齒可以被動地控制在0到20度的攻擊角度(AoA)之間,控制層流(穩定的)氣流和在機翼上表面的湍流氣流之間的過渡轉換。該攻擊角度指的是機翼的角度和氣流方向之間的關係。
換句話說,這些鋸齒對於控制空氣動力和聲音的產生是至關重要的:它們打散了撞擊在機翼上的急速氣流中的高頻漩渦,將其變成了更小、更安靜的漩渦。
科學家研究發現,力量生產和噪音抑制之間存在著一種平衡。在AoA不到15度的地方,與乾淨的鉛邊緣相比,鋸齒形的前緣降低了空氣動力學性能。
一旦這個角度超過15度——就像貓頭鷹在飛行中一樣,空氣動力性能和降噪就都會得到改善。
要把這些發現都成功地在渦輪機、飛機以及任何天上飛的東西身上付諸實踐,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現在的研究都能為後人所借鑑。
Liu說道:「如果是應用於風力渦輪機葉片、飛機機翼或無人機旋翼,這些從貓頭鷹獲得靈感的前沿鋸齒,可以為流量控制和降噪提供有用的仿生設計。」
「比如說,當噪音問題是建造風力渦輪機的主要障礙之一時,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噪音的方法是最受歡迎的。」
多旋翼無人機原理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直升機
《 直升機基礎知識漫談 》
這是所有登山人都應該瞭解的直升機小知識,謹獻給齊柏林導演,也感念他為台灣這片土地的付出。
---
今天早上7點鐘,我與2位岳界夥伴剛剛支援一場花蓮壽豐分隊的高難度山搜任務結束,搭乘空勤總隊UH-1H直升機(暱稱U機),從新木瓜返回壽豐分局。
萬萬沒想到,中午正在召開山搜報告會議時,大隊長突然接獲有直升機墜毀的消息,在會議結束後前往支援—我離開分隊後才發現,原來那是齊導演的飛機,對照猶在耳旁的螺旋槳聲和分隊的忙碌聲,那種墜機事故的感覺是如此真實,又那樣錐心。
山難搜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直升機,藉由這個事件和乘坐經驗,和大家分享直升機的特性和限制,希望大家能更深入了解這種既方便,又很不方便、危險而昂貴的交通工具。
---
Q1: 直升機很危險?
A: 是的,其實直升機很脆弱,起飛、降落、滯空時尤甚;且只要天候不佳、氣流不穩,都不能飛。因為非常可能被突如其來的亂流搞到失事。
根據統計,2012年台灣公務直升機10年平均失事率10.08次/10萬小時,但2010年國際民航運輸業失事率僅4.0次/十萬小時(蔡建和, 2013),這個數據雖然無法做精準比較,但也大略能感受到直升機比飛機危險的多。
Q2: 直升機很方便?
A: 對,超方便,好幾天的行程10分鐘飛完,又不用跑道,像作夢一樣。但限制條件非常的多,多到你會覺得走下山比較快。
Q3: 要降落的話,有哪些限制條件?
A: 以老U機為例,降落需要「基本30m x 30m的乾淨平坦堅硬空地」,不能有樹、不能有雜物,否則降落時一但捲起,會打到旋翼,非常危險。
而新型黑鷹直升機呢?當然,更大,要50m x 50m。
Q4: 如果沒有夠大的空地,那垂降或吊掛呢?
A: 吊掛基本上要「6m x 6m」的空間,怕勾到樹枝等弄斷繩索甚至鋼纜,而且也有地形限制—太斜的坡度、太狹窄的山谷可能會造成氣流不穩不能安全滯空,而且駕駛只有到現場親自確認才知道。
像這次我們在森林裡用手鋸開了一個吊掛場,結果直升機來現場看直接打槍說坡度太陡不能用,超想哭。
Q5: 還有其他限制嗎?
A: 還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還有載重限制,會因機型、天候、裝備和任務種類等而有變化,是扣掉「機組人員+裝備重+油料重」後的負重能力,絕不能超重,否則容易失控。2003年,一架救援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意外的U機,正是因為超載而失事。
因此,直升機有一個反常識的點:「我們先去耗油,10分鐘後回來!」,原因是油料太重,先繞一繞把油耗掉,才有餘裕回來載人載貨,或讓機身變靈活方便低空空投後拉高。
Q6: 那可以垂降任何救難人員嗎?
A: 不行,直升機不垂降沒有「3D立體救災能力」的任何人。通常能執行垂降任務的會是和空勤總隊長期合作的特搜人員。
Q7: 直升機看地面視野很好?
A: 並沒有,直升機在山區密林進行空中偵查任務,就像一個近視800度的人拿掉眼鏡保持30cm寫考卷一樣困難。
直升機能做的,就是檢查所有「空地」,森林底下完全不能指望被看見,這一點空拍機也一樣。
Q8: 直升機很貴?
A: 據熟悉直升機的消防分隊長表示:以U機為例,一趟任務油料完全用完的狀況,包含「折舊、機組員鐘點(基本正副駕駛+兩位教練4人)、耗材、油料」,總共在20萬上下。
Q9: 直升機為什麼不飛?來了,為什麼不降落?
A: 不能飛的因素太多了,像下雨、風速過高、能見度不夠、打雷等,直升機都不會飛。而且基地和呼叫點天氣不一定一樣,山上萬里無雲,山下可能正在下大雨。
而要落地,首先要判斷該地形、氣流、風向是否適合降落,先在上空繞圈,條件都吻合才會逆風降落或吊掛。只要任一條件不合,為了飛安都會撤退。
Q10: 如何搭乘直升機?
A: 四個字,「尊重專業」。
要上機,首先,一定要聽從機工長指示,由於直升機噪音在90分貝以上,所以都用比的。不遵守指示,可能會丟了小命。
直升機進場時,把雜物收乾淨、固定好、躲好。
降落時,盡量遠離,並待在機首斜前方駕駛看的到你的位置,不然駕駛看不到人,很容易被尾翼打到。
往飛機前進時,聽從指示,一次從機工長指定側前進手勢指定人數,壓低身體、身上所有物件都要固定好,不然會被旋翼吸走或捲進去,非常危險。下機的流程也差不多。
不知道機工長在比什麼,不要亂動,他們發現你不懂會跑下來跟你說。
飛機上也要聽從機工長指示移動位置,調整配重,不可站立。
直升機起飛時,要先退避,因為他們會先懸停一下,測試馬力是否能順利操控,不妥的話會再次降落丟人丟東西。如果不退,機長發現重量不妥要降落卻沒地方的話,就完蛋了。2003那次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
總之,搭乘直升機是非常狼狽的事,跟「舒適」兩個字根本扯不上邊。
---
「天候、地勢、地貌」都是影響任務的關鍵因素,非常重視駕駛的現場判斷。
直升機來了卻不降落、不吊掛,甚至根本不出動,那是「非常正常」的事,因為有任何條件不滿足,任務都會取消。直升機能順利完成任務,那個叫「天時、地利、人和」。所有機組員都是希望任務順利,不飛、不載人都有其專業考量。
---
直升機的風險非常高,所有機組人員都是用生命在執行任務,直升機不是「飛來-把人接走-飛走」這麼簡單的事,而是氣象、地理與物理、機械原理所結合的複雜專業,有任何條件出差錯,後果非常嚴重。
在為齊柏林導演追悼時,也可以同時了解這他生前所借重的交通工具,了解他究竟在看見美麗的同時,到底承擔著怎麼樣的風險。也可以思考山區搜救時,是不是所有狀況都需要直升機,將機組員暴露在非必要的風險之中、耗費巨額的社會成本呢?
祝福齊導演,安心的到更高的地方鳥瞰台灣。您的願望,將會由愛著這片土地的人們繼承,繼續堅定的走下去!
#致謝
-感恩空勤516、空勤517全力支援本次山搜
-感謝壽豐分隊羅分隊長與凱哥、和平分隊的吳隊員和她的特搜朋友傾囊相授直升機基礎知識,以及予以本文指導與審閱
多旋翼無人機原理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龍洞#空拍#新北景點
多軸空拍機(Multirotor),屬於無人飛行載具(UAV),是具有兩個旋翼以上之飛行器,雖然旋槳的角度固定,不如單旋翼靈活,卻也大大降低機械故障的風險。多軸機有多種組合,常見為四軸、六軸和八軸等。每個獨立支架可為單槳亦可為雙槳,軸數越多其飛行越為平穩,載重越重,但其在空間飛行與運動,是透過改變軸速來完成,故必須藉著高科技飛控系統的協助才能達成。
高階空拍機配置多樣的電子儀器,例如GPS定位、陀螺儀、空速計、氣壓計、電子羅盤、影像傳輸系統、FPV第一人稱飛行系統、無刷雲台和自動返航系統等,且其體積小、重量輕,因此攜帶方便,能輕易進入人不易進入的各種惡劣環境。發展至今,多軸飛行器可執行電影取景、即時監控和地形探勘等飛行任務。
由於多軸機可穩定懸停於空中,加上技術進步使得門檻降低,近年來成為空拍的優勢選項,好萊塢(Hollywood)電影製作也多採用多軸機作為空拍攝影用,亦有許多攝影玩家結合空拍機,用另一角度欣賞台灣之美,而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紀錄片更是促成許多玩家紛紛將空拍機錄下的影片放在網路分享。
四旋翼飛行器的飛行原理,是通過調節四具電機轉速來改變旋翼轉速,實現升力的變化,從而控制飛行器的姿態和位置。屬於六自由度 的垂直升降機,因此非常適合靜態和準靜態條件下飛行。
透過空拍來獲取更多的畫面,即是筆者接觸無人空拍機最原始的想法。2013年便興起空拍的念頭,剛開始先購買小型遙控飛行器練習,最後於六月購入國產泰世GAUI 540H六軸多旋飛行器,但出師不利,沒有多久就因飛行距離過遠,超過目視可辨飛行方向,在電力耗盡下,墬入淡水河中。
後來才又購入大疆DJI PHANTOM 2,此為小型四軸空拍機,以GPS定位,故有精準的飛控系統與穩定懸停的能耐,飛行時間約為12分鐘左右,可搭載GOPRO HERO3+運動型相機,其機型輕巧,非常適合筆者欲拍的對象之使用,尤其其可遙控距離為一公里左右,又可抵抗蒲福風級四級左右的風速,若再搭配視訊回傳系統和IOSD mini設備,就能透過監看螢幕了解飛行的方向、高度、距離和拍攝的角度,又當超過遙控距離時,其內建保護裝置,可自動返航到最初起飛位置。
其掛載相機的雲台是禪思ZENMUSE H3-3D,為三軸高精度系統,有著高精度和高穩定和高輕量的三軸平穩性,無論機身如何抖動,都可保持在同一水平,且畫面的搖晃程度大幅降低,故非常合用於空拍使用。而GOPRO相機可提供多種錄影模式,而筆者是選擇4k/4k 17:9的最高解析度,屬於超廣角視野,每秒可錄製12至15影格,又該影像可透過電腦螢幕擷取8MP定格畫面,成為一般數位圖檔,故相當方便。
空拍機運用於山水創作上,因其優越的3D圖像收集能力,可擴展我們的視野,豐富想像,並對當地的地貌和地形有更充分的了解,更能強化作品構思的可能性。當然筆者使用的機型仍是一般機型,如果有更高等級的需求,則須要配備八軸以上之飛行器,搭載專業單眼Canon 5D Mark III 飛上雲端,但價格實在太過高貴,以筆者目前的財力仍無法負擔。
以自然山川為創作對象是許多畫家的選擇,故在表現上或構思上難免會有雷同之處,而空拍機的使用,能讓筆者有更多的機會獲得以往未曾探索的視覺角度。且以龍洞為例,由於它緊鄰大海,又有懸崖,故無太多的取景角度和位置可供選擇,而空拍機能讓筆者輕易取得類似搭船才能觀看的景觀,或是臨空而下無盡深遠的圖像。
至於影片剪輯用的軟體,則是imovie,它算是比較容易入門上手的,上網自學也非常OK。若以空拍龍洞完結篇影片來說,它大概是用七個不同時間拍攝的影像片段作剪接,再利用imovie提供的授權聲音檔做配樂,最後才加上文字的說明。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44721335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freemoney
多旋翼無人機原理 在 多旋翼機的飛行原理|無人機學科考試解題班ep.06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航局學科考試高答錯率選題這次選了兩題都是與 無人多旋翼 機的#飛行 原理 切身相關的題目來為大家講解旋翼的正反旋轉、轉速還有改變哪幾個、哪一邊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