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麻糬在想台灣小島的歌,綠島有綠島小夜曲,那馬祖呢?
.
原來馬祖也有歌啊!聽説是台馬輪的歌,也許我聽過,只是不知道,對我而言這首“ #馬祖頌 ”是剛找到的新歌,歌詞很有意思,道盡馬祖特色呢!
https://youtu.be/XMqXLonvH_E
.
明天就跟著小米麻糬遊馬祖喔!
#馬祖頌 #小米麻糬 #台灣
.
<馬祖頌>
詞/曲 趙伯乾
馬祖 海的家鄉 碧海藍天 好風光
當年的馬祖 國家前哨 軍民一心 衛家邦
東犬西犬 本來是白犬 統統改名 叫莒光
曾經走過 風雨的歲月 戰雲中一起成長
並肩開創 嶄新的時代 烽火讓我們更茁壯
福建邊邊 幾十個小島 碧海藍天 好風光
四方侯鳥 都來歇腳 這裡是海鷗 的家鄉
燈塔古蹟 遙想那從前 倭寇海盜 聚一堂
今天的馬祖 海上花園 四季賞花 好地方
出外的遊子 午夜夢迴 故鄉明月照心上
希望有一天 回到那老家 不再四處去流浪
岸高水深 礁石壯麗 浪花拍岸 魚兒多
黑毛烏格 什麼魚都有 這裡是釣客的天堂
北竿踏浪 芹壁看斜陽 貝殼白沙 好欣賞
大島小丘 四處逛逛 八八坑道 品酒香
五花八門 名產小吃 魚麵的大名響噹噹
清澈的海水 蝦兵蟹將 黃魚的滋味最難忘
當年的馬祖 國家前哨 軍民一心 衛家邦
今天的馬祖 海上花園 四季賞花好地方
出外的遊子 午夜夢迴 故鄉明月照心上
希望有一天 回到那老家 不再四處去流浪
當年的馬祖 國家前哨 軍民一心 衛家邦
今天的馬祖 海上花園 四季賞花 好地方
馬祖 海的家鄉 碧海藍天 好 風 光
夜曲歌詞意思 在 動漫廢物電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小夜曲】今泉力哉導演 訪談
「甄選造就充實,信賴更添魅力。」
問: 伊阪幸太郎先生親自指名您執導這部伊阪原作的電影。請問您對此有什麼想法?
我實在沒想到會由我來拍這部電影,因為我是先拜讀過原作後接到的邀請,所以我想著既要貫徹自己的風格,以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為出發點,同時也要將伊阪先生的首部戀愛小說表現到位。雖然我不常看小說,但伊阪先生的小說作品很多被改編為電影,所以還是有看過的。看似很適合製作電影,實際上難度卻很高。其實我當初還想自己寫劇本,但因為原作中的所有內容我都覺得很有意思,實在是篩選不出來,於是便拜託了劇本家鈴木謙一先生。在如何安排原創情節,以及如何將原作臺詞改寫為口語說法等問題上我們都是一起商量著進行的,但要說語句的省略方式和收尾形式,我就實在是自愧不如了。我認為謙一先生真是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問: 主角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佐藤,請問您是如何指導三浦春馬先生進行演繹的呢?
一方面要注意他是站在故事中心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也不忘表現出他僅僅是一個普通人。佐藤人如其名是個沒有特色的角色。在挑選服裝時,我和三浦先生曾談過佐藤這個角色的形象,當時三浦先生說「普通人的普通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才是最難的問題呢…」聽到這句話我便確定可以完全信賴他了。起初我會花時間和他一起塑造這個自然樸實的角色形象,但中途開始便完全交給他來判斷了。關於佐藤目送紗季乘公交時露出的表情,我原本認為不應該是一臉笑容的,但三浦先生卻說「佐藤這樣就好吧!」之後在我看到成品時頓悟,三浦先生說得確實沒錯。
問: 飾演紗季的多部未華子小姐與三浦先生配合十分默契。請問演繹方面又是如何指導的呢?
多部小姐雖然參與拍攝的時間較晚,但和她演對手戲的人是以往也多次合作過的三浦先生,所以她入戲很快。儘管沒有刻意想表現出美麗的一面,卻也極其自然地流露出了紗季該有的表情,我認為這很出色。其實最後佐藤和紗季互相說「你回來了」「我回來了」是兩人在試演內容的基礎上補充完成的一段情節。配合兩人精彩的演技幾乎為給故事來了一個完美的收尾,著實讓我為之一顫。我的職責就是看演員的演技。所以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演員,相信他們的演技,那麼拍出來的電影一定會充滿魅力。
問: 電影中的人物大多成熟穩重,令矢本悠馬先生飾演的織田一真顯得十分突出。
伊阪先生的小說中會出現許多名言,也有許多一眼看起來很裝模作樣的臺詞。我認為將這兩者都投影在一個角色身上便能構成一部敘述日常故事的電影。而這部電影中的這個角色便是一真,也就是矢本先生。一真是個自由奔放的人,如果刻意去限制他的這種性格反倒會使這個角色變得不自然,因此我也讓矢本先生自由發揮盡情演繹。看著他突然站起來,一邊晃動身體揮著手,一邊說話的這種演繹方式,我感到十分有趣,所以在有些情節中甚至會特別要求他也這樣表演。讓矢本先生來出演這個角色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問: 本作品中將戀愛故事與家庭關係描寫得淋漓盡致。您成為群像劇大師的原點是什麼呢?
我自小就對配角很感興趣,以前去看《寶貝智多星2》時被白鴿夫人的劇情感動得大哭,散場後走到大廳還聽到有人很奇怪我為什麼看個喜劇會哭成這樣。配角並不是為了主角才存在的,為了尊重每一個人的人生,群像劇才越來越多。這次讓我感到難度最大的就是對家庭的描繪了。以往我的作品中大多是讓演員坐著正對鏡頭說話,但美緒談論關於父親一真的事情,以及她和母親之間的對話我就想儘量安排在日常生活之中進行。我感覺正對鏡頭拍攝名臺詞場景的話衝擊力會過強,反之又會擔心無法確切地傳達給觀眾,每當我在拍攝的第二天去找副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商量時,大家都會回答我不用擔心沒問題的。可我還是放心不下,所以收到原片後就會立刻去檢查對應的場景。結果真的沒問題!(笑)。關於愛的形式和家庭關係,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正確答案,我認為各種形式都有他的優勢和充實之處。齊藤和義先生寫的主題歌也正體現了這一點。
問: 與齊藤和義先生共同製作音樂後您有何感慨?
由於主題歌在劇中會反復出現多次,所以我請齊藤先生把歌曲的一部分改編為舒緩版,看到他歌詞中的用語,令我不禁感慨實在是太巧妙了。劇中配樂我希望不要過於沉悶,採用節奏比較歡快的風格,於是和齊藤先生在錄音室一邊細細探討一邊製作。最終完成的配樂可謂是引人入勝,完全超乎了我的想像。特別是佐藤奔走在施工現場時的配樂讓人感覺就像科幻片一樣。一真和由美將結婚一事告知佐藤時的配樂選擇《Very Very Strong~Eine kleine~》的變奏版也是齊藤先生的提議。
問: 拳擊場景是劇中一大看點,請問拍攝時是如何處理的呢?
以往我拍攝的作品大多是坐著正對鏡頭說話,所以對我來說連走路都能算是動作戲(笑)。經驗方面就依靠演出部門和攝影師補足,做到拍攝前日一定先商量好如何分段。但是,由於飾演拳擊手的演員並不是主演,若這段劇情過於詳細則會使拳擊戲異常突出,所以拍攝時我會注意讓他的存在感和其他角色持平,在體現這個場景重要性的同時又保證整體比例的平衡。
問: 在宮城仙台進行所有外景拍攝讓您感受如何?
至今為止有過不少團隊在仙台拍攝電影,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加上以宮城仙台電影委員會為首的各路人員也對我們大力支持,讓我感慨頗深。原作中出現的站前天橋廊和地下停車場都是只有在當地才能拍攝出感覺的地點,而且我認為電影是能通過畫面讓你感受到真實氣氛的,所以希望能自然拍攝出仙台獨有的魅力。我很慶倖這部作品能在仙台拍攝,而且牛舌也很美味。
問: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邂逅”,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比「邂逅」更重要的就是,「在事後回首與那人的邂逅時會令你感到慶幸」。這也正是小說的主題。電影則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一個問題,並讓年輕一輩的美緒來道出。我的回答是「珍惜那個人和我們現在的生活。」畢竟這個「事後」是個模糊的概念,並沒有具體指什麼時候。希望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問: 看到電影的成品後,您有什麼新的感受嗎?
伊阪先生給出的評價是「真是一部充滿魅力的電影!」,這讓我感到無比欣慰。包括伊阪先生和齊藤先生在內,如此豪華的拍攝團隊製作出的這部作品,已經成為我心裡規模最為宏大的電影了。如果要說自己在哪方面有獨到的見解,那莫過於是對內容的甄選了吧。不是一昧堆疊而要精挑細選。切勿刻意為之,而要選擇信賴其本真的姿態。甄選和信賴將會令結果變得豐富而充實,今後我也會謹記這一點。
@M
夜曲歌詞意思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