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清醮擡神出巡的意義,係救民驅瘟護港,
八人擡神像都要票控罪錢?
為保香港人健康、驅走瘟神,承傳文化,
#罪款$16000,#我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太平清醮意義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荔枝窩,保留、恢復、創造。
荔枝窩是一條具400年歷史的客家村。因為地處偏僻,出入的人必須乘船渡海往來沙頭角禁區,費時也勞累;村民不是搬到市區,就是移居海外,村落承載的文化一度有湮沒危機。但也正因如此,原來的青山綠水,難得地得以好好保留。
天時、地利、人和,過去數年不同有心人共同努力復耕也復村,以客家文化的根本——農耕活動復興「新村落」,今天的荔枝窩已成為原居民與城市人共同生活的地方;鄉村增添了新氣象,人與自然也得以融和共處。「抱著保存客家文化的理想而誠心為復村努力,沒有任何世俗企圖⋯⋯他們是主、我們是客,一點一滴地建立村民的信任,我們也逐漸感染了村民對本村的感情,體會到人與土地的緊密連繫。」負責復耕計劃的香港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於即將出版的《就係香港》冬季號撰文時如是說。
今年冬天荔枝窩很熱鬧,除了下周末一連三天舉行十年一屆的沙頭角慶春約太平清醮活動,月底又有村樂節,而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正舉行的《在地》陶藝節2019亦有「尋田・探土」荔枝窩藝術計劃展覽。也許,透過親歷其中,我們亦能從中了解到城鄉共生的意義。
【《在地》陶藝節2019 ──「在地」當代陶藝展暨「尋田. 探土」荔枝窩藝術計劃展覽】
地點: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L0藝廊及L1藝廊
日期:2019年12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
時間:12:00 - 20:00
【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
地點:沙頭角荔枝窩村廣場
日期:2019年12月13至16日
(12月14及15日上午9:00,馬料水將有前往荔枝窩的渡輪服務)
時間:時間:11:00 - 22:00
【荔枝Wo! 村樂節】
地點:新界荔枝窩村
日期:2019年12月28至29日(星期六、日)
時間:08:15 - 18:30
#就係香港2019冬季號 #即將出版 #現已接受預訂
shop.beinghongkong.com
太平清醮意義 在 Gigi Cho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年你最期待的慶典是什麼?長洲太平清醮?天后誕?還是青衣戲棚呢?
去戲棚湊熱鬧,源於大學時期的習慣,我當時修讀《香港民間宗教》,需要走訪不同的民間宗教慶典,了解民間傳承信仰、祭祀方法等,曾經到過河上鄉看搶花炮,數年前青衣戲棚增設大量街頭熟食攤檔,成功引起熱潮,吸引市民前往湊熱鬧。
為慶祝天后及關帝古廟建廟百年,西貢主辦單由11月17日至11月22日舉辦大規模慶典及廟會攤位。節目包括大戲欣賞,當然少不了大量熟食、乾貨攤檔,大家除了可以大飽口福,不妨花點時間認識及了解傳統祭典及文化的傳承意義。
上星期四,我到達慶典現場已經十時多,氣氛依然熱鬧。未吃晚餐的我當然先將肚子填滿,當中最有誠意是雪糕菠蘿包,相信去過大阪旅行的人都吃過,但我覺得這檔比起日本的更鬆軟香脆!我選了朱古力味配香蕉雪糕,冷熱交纏,非常美味。另有一款章魚燒,以一粒章魚丸包著一大隻章魚,章魚大得包不下,絕對是奢侈享受,加$20元就有鰻魚,可以一試。至於果汁梳打味道一般,惟「水筒」有燈,自拍都幾過癮。
食得起勁之際,有人拍我肩膊,竟是昔日亞視新聞編輯林永雄!
記得有八個月的時間,我負責早晨時段新聞,每天凌晨五時上班。編輯比我更早,凌晨一時寫國際新聞,在開廠前要編排新聞次序;在我報新聞時,他們一刻不得閒,替我按字幕,以便報導時更流暢順利。
閒談之下,原來編輯在亞視失去牌照後,在西貢經營小店。小店地方不大,卻堆滿琳瑯滿目的貨物,由零食到化妝品都有,而且賣得很便宜。本港錶舖賣過千元的Levis手錶,他只賣$280;他更親自到外國入貨,各式時裝品牌,一、二百元有交易。
過了大半輩子,欠薪難捱的日子都過去了,也許他經營的小店,不是為了賺盡一分一毫,而是藉此分享更多不為人知的好東西。看他口沫橫飛地介紹每件貨品的背景、來歷,我真切感受到,他對小店投放的大量心血。
今晚是西貢慶典最後一日,想把握機會到訪的話,不妨到「果然好」逛一逛,與店主傾下偈啊!
太平清醮意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