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設計與商業不能兼得呢?你知道用商業與設計思維能讓老屋真真實實的活起來嗎?]
#關於臺中的文化創意創業經驗
這篇是基隆老屋偵探社合作文章窩!!
可以直接點這裡看文章>>https://www.keelungoldhouse.com/blog/talk06
那天是星期五的晚上,
在金豆咖啡迎來了第二場的老屋講座,
這次很特別也很掙扎,
講者是紅點文旅的創辦人-吳宗穎老師,
這次不談老屋的文化使命,
談的是關於老屋對於行銷的重要性,
#這是一個很有趣卻也掙扎的談論方式,
我們以往對於老屋的態度,
是遺憾的、充滿感傷的、極力希望保存的,
#但吳宗穎老師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去闡述在他的經歷中關於行銷與老屋之間巧妙的關係。
吳宗穎老師的背景也十足有趣,
從英國建築名校建築聯盟學院AA畢業後,
回到台灣後當了十多年的設計師,
期間也有稍微的觸碰房地產業,
他說他的案子一直都是老屋改造,
從來沒有完整的蓋過一棟房子,
而這樣的背景也讓他在之後的行銷操作都和一般專學商業或建築的人都更加不同,
#我想在台灣能把建築跟行銷玩轉的如此出神入化的也只有吳宗穎老師了吧!
整場講座可以說是一次大大的文化衝擊,
原來,可以這樣看這件事情,
他提了「甲方理論」,
意味著用什麼樣的方式讓自己一直保持甲方的狀態,
這個論點很有意思,
因為其實想一直保有追求夢想的力量,
確實需要讓自己的狀態是一直能被控制的,
我想這也是甲方理論最重要的部分,
整場講座他舉了三個例子,
#從一開始的紅點文旅、#最近文青界火熱的審計新村到感覺之後會掀起餐飲巨浪的南夜大舞廳,也都可以看到他的思考脈絡,
#讓商業跟設計思考巧妙的互相彌補。
他說
「登山活動有一個角色叫先鋒,冒著粉身碎骨的危機,徒手登上高峰,建立確保繩,讓追隨者安全的登峰,先鋒可能被超越,但精神永不滅。」
#怎麼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探索的狀態,
我想也是老師如此特別的原因,
他投資紅點文旅的時候,
大多數的人不看好旅遊業,
甚至在他不找旅行社合作的時候潑冷水,
#這都讓他更加堅定決心選擇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硬體都是一時的,
#怎麼思考商業行為跟設計的關係讓「行銷思維下的設計」被發生,
在那個還沒有「打卡點」的年代裡,
他成功地結合了設計師的美感專業和行銷人的商業操作,
創造了全世界的人都慕名而來的旅館場景,
一支超長的金屬溜滑梯、一間老屋改造的大旅館、一個可以接納各種風格的美感狀態,
他說「老屋不是以老賣老,而是從中找到創意,賦予情感與改變,創造全新的生機。」
跟一般設計師在思考空間時所關注的不同,
雖然在做老屋,
他會去思考「怎麼把老屋行銷出去」,
又例如他在做審計新村的規劃,
他放棄了「用設計改變這裡」,
思考什麼才是「會行銷的店家」,
如何去建構一個令人著迷的生態系,
他認為普通的連鎖品牌不是他要的,
他拜訪了在地的餅家第二代,
希望他們在這邊開一間絕無僅有的店鋪,
也拉來了很特別的男士理髮,
更自己開了一間餐廳,
#不同的業態介入老空間讓整個老村莊自然的呈現一個新跟舊之間非常巧妙的狀態,
而這些抱有理想的店家也會很自然地幫他宣傳,讓整件事情的從文化還有商業的循環上都是正向的,更在最近辦了一場盛大的辦桌,
讓整個審計新村不同於台灣現存的所有文創園區,#誰說設計與商業不能兼得呢?
#他說他很喜歡基隆,
#因為沒有太多人喜歡,
為什麼台北人願意花一個小時去基隆,
卻不願意花僅僅一半的時間來基隆,
這對他來說這也意味著「這裡充滿機會」,
他認為目前基隆還沒有人做比較完整的主題性的商業,可能像是「漁村旅館」、「海文化的市集」…
#整場演講其實很少談到基隆,
#但卻談到了最核心的事情,
關於怎麼透過商業讓老屋的價值被看見,
也許你會說「活化也不一定是商業吧!」、
「文化來自用心生活。」,
當然是那樣,
#但也不諱言這是一個商業構成的社會,
而擁抱商業同時擁抱老屋,
又何不是一個很棒的城市方向呢?
而這是一座充滿文化感的老城市,
臨海靠山,
那樣的狀態為什麼還沒創造很厲害的都市印象呢?
也許這些都是生活在這座老城的我們應該想想的,
#關於怎麼讓老屋真正活起來,
#關於怎麼讓這座城市真正的進入世人的眼裡。
https://www.keelungoldhouse.com/blog/talk06
#老屋偵探社初體驗
#合作文章
#他們還有好多好棒的想法正再執行
#快去他們粉專跟網站看一下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若瑟聖堂Saint Joseph's Oratory of Mount Royal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滿地可的皇家山西南角。1904年,聖十字架會會士安德列•貝塞(André Bessette)用為別人理髮積蓄下的錢,如願以償地在皇家山聖母學院附近開始興建一座小教堂,安德烈...
建築聯盟學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懷念一個人:文茜的世界周報》專訪札哈哈蒂,當代最偉大的女建築師去世兩週年紀念專輯之一 (1950.10.31-2016.3.31)
【2014年《文茜的世界周報》專訪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2004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桂冠普立茲克獎 不但是最年輕也是首位女性得主 建築概念受中國園林造景.建築形制.流動且空無 不以成敗論英雄念念不忘台中古根漢】
北京朝外大街,建外SOHO十一樓,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財富》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之一,領著我們參觀她們的項目,「這個是我們兩年前開幕的銀河,這個是我們下週六要開幕的,上海的凌空SOHO,這個是昨天大家看到的望京SOHO,這個是我們現在還在設計還沒有開始動工的一個項目,這個是誰設計的,也是札哈,所以這一組都是札哈,」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
《財富》雜誌寫著,儘管SOHO中國營收約25億美元,規模並不算大,張欣可能是國際最知名的中國商業女性,而她的國際知名度,相當程度上要歸功於,建築師札哈哈蒂開發的建案,「21世紀我們再回頭看,從這個四四方方的的,極簡主義的包浩斯的風格到現在,起點就是札哈哈蒂,而現在她的這種有機的,液態流動式的設計已經不光是在建築上,我覺得以後人們在看建築史上呢,她是一個轉折性的人物,」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
札哈哈蒂出現在望京SOHO,開幕記者會上,頂著染過不同顏色層次的長髮,黑色削肩緊身套裝,黑披風,黑短靴,黑鬚蓬鬆大戒指,腳受了傷,只得緩緩落座,依舊氣場十足,建築師裡,她是唯一的女王,張欣也是,地產界罕有的女性CEO,見識眼界過人,十多年前就找過札哈,兩度試圖合作,開花卻未結果,直到銀河SOHO順利面世,流暢俐落的弧線,驚人龐大的量體,倆人同登事業頂峰,「高層建築在材料或是建造方面不是難度所在,最難的總是在於,我們在創新的路上如何突破界限,」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的創意從來不知界限何在,2004年3月21號,獲得建築界最高桂冠,普立茲克獎,是獎項創立25年來首位女性,還是最年輕的得獎者,「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她肯定領略透徹,點滴心頭,曾被業界戲稱為「紙上建築師」,意思是設計作品僅只於圖紙上的想像,維基百科列出她前十年未能實現的作品,長長一串,直到1986年,才真正完成第一座建案,「如果你現在來看,我在香港「峰」俱樂部競圖時畫的一些設計圖,其實稀鬆平常,但在當時 30年前的人們無法理解,他們認為是蓋不起來的,」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接受,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專訪時,首度披露1981年,第一次的香港和中國行,對她建築思維的影響,「那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旅程,那趟旅程讓我再度愛上了自然的風光,(為什麼),因為我是非常城市的人,但是那趟前往中國的旅程,讓我和過去聯結,因為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去伊拉克了,那段旅程雖然不算長,但是又讓我和中東聯結起來,因為那些地形,河流等,還有當地的一些傳統等,」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在北京,這座古老的皇城大興土木,留下兩座量體巨碩,造型流線的建築群,乍看之下似乎與紫禁城秩序嚴謹,格局方正嚴密的規畫輪廓大相逕庭,札哈其實經過仔細的觀照和論證,「我認為包括紫禁城以及許多傳統園林,不論在蘇州或甚至上海,他們對於地形地景的設計一點都不死板僵硬,而是非常流動性的,如果你看到裡面那些被水侵蝕過的石頭,我也受到這些石頭造型很深的影響,關於侵蝕作用這件事,不只是石頭如何形成的,還包括他們如何打造類似風格的建築物,藉由空出這些建築物的一部分,你可以創造出一種空間的感覺,空無的感覺,所以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幾乎同時潛心鑽研這些建築,空無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你仔細觀察中國園林,它們是非常具有流動性的,不只是那些石頭如此,而且他們以非常具有組織性的方式安排,它們有點像是迷宮,」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根據札哈的說法,不論銀河SOHO,或者望京SOHO,這兩項建案的設計靈感,其實來自於中國的地景,中國的長城,「這種像是雕刻,或者是創造出類似山谷,山峰的概念,在不同的建築物之間創造出奇怪的關聯,就像是你來到了長城,不管你在長城的哪裡,你都可以看見長城,你看見山丘以及岩石等,所以這會給你一種在城市的空間裡,卻可以放眼大景的感覺,而不會只被侷限在某一個點上,」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就讀,她說自己早期的風格,受到俄羅斯前衛藝術家,流動空間觀念的影響,喜歡那種流動,和重力離異(divorce)的感覺,一直思考著如何設計出看起來輕盈,彷彿可以飄浮的建築物,札哈受訪時還念念不忘,讓她贏得普立茲克獎的作品之一,台中古根漢美術館,「我認為(古根漢)是非常棒的設計,他們應該繼續蓋下去的,我們做了非常棒的總體計畫,看來整體的建築,可以把它拉開來,一個是歌劇院,一個是博物館,還有市政廳,這是為何這個建築物有一個尾巴的原因,胡志強還在台中市嗎,(胡志強,在啊,他是我的鄰居),你應該提醒他(繼續蓋古根漢),(你要和他說話嗎,我可以打電話給他),沒關係,」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對建築師來說,競圖成敗或者興建與否,變數太多,勝敗乃兵家常事,他們多半了然於心,不致於介意,但札哈卻直率地,對於未能獲得落籍所在的倫敦,或者英國建築界接納頗為在意,「我覺得倫敦的建築需要另一種面向,我們在那裡幾乎什麼都沒有,我們是有倫敦奧運游泳場館,以及一些小型的案子,但是我們對於這個城市的天際線沒有任何影響,而那是我想做的,我是英國籍,但是他們對我並不認同,不視我為一份子,他們不了解我,我認為倫敦不了解我,像我說的,不論任何情況下,一方面我得到很多批評,另一方面我有很多粉絲,所以這也算是一種平衡吧,但是我不認為他們真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沒有一直監視他們是如何評價我的,但是我覺得,他們不理解我,」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在東方確實得到,比西方更大的實質肯定,而終於,這位世界甚至世紀建築大師,作品終於要落腳久違的祖國,伊拉克了。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建築聯盟學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2014年底、Zaha Hadid 去世前一年多專訪之一》
【2014年專訪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2004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桂冠普立茲克獎 不但是最年輕也是首位女性得主 建築概念受中國園林造景.建築形制.流動且空無 不以成敗論英雄念念不忘台中古根漢】
北京朝外大街,建外SOHO十一樓,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財富》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之一,領著我們參觀她們的項目,「這個是我們兩年前開幕的銀河,這個是我們下週六要開幕的,上海的凌空SOHO,這個是昨天大家看到的望京SOHO,這個是我們現在還在設計還沒有開始動工的一個項目,這個是誰設計的,也是札哈,所以這一組都是札哈,」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
《財富》雜誌寫著,儘管SOHO中國營收約25億美元,規模並不算大,張欣可能是國際最知名的中國商業女性,而她的國際知名度,相當程度上要歸功於,建築師札哈哈蒂開發的建案,「21世紀我們再回頭看,從這個四四方方的的,極簡主義的包浩斯的風格到現在,起點就是札哈哈蒂,而現在她的這種有機的,液態流動式的設計已經不光是在建築上,我覺得以後人們在看建築史上呢,她是一個轉折性的人物,」SOHO中國執行長張欣。
札哈哈蒂出現在望京SOHO,開幕記者會上,頂著染過不同顏色層次的長髮,黑色削肩緊身套裝,黑披風,黑短靴,黑鬚蓬鬆大戒指,腳受了傷,只得緩緩落座,依舊氣場十足,建築師裡,她是唯一的女王,張欣也是,地產界罕有的女性CEO,見識眼界過人,十多年前就找過札哈,兩度試圖合作,開花卻未結果,直到銀河SOHO順利面世,流暢俐落的弧線,驚人龐大的量體,倆人同登事業頂峰,「高層建築在材料或是建造方面不是難度所在,最難的總是在於,我們在創新的路上如何突破界限,」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的創意從來不知界限何在,2004年3月21號,獲得建築界最高桂冠,普立茲克獎,是獎項創立25年來首位女性,還是最年輕的得獎者,「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她肯定領略透徹,點滴心頭,曾被業界戲稱為「紙上建築師」,意思是設計作品僅只於圖紙上的想像,維基百科列出她前十年未能實現的作品,長長一串,直到1986年,才真正完成第一座建案,「如果你現在來看,我在香港「峰」俱樂部競圖時畫的一些設計圖,其實稀鬆平常,但在當時 30年前的人們無法理解,他們認為是蓋不起來的,」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接受,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專訪時,首度披露1981年,第一次的香港和中國行,對她建築思維的影響,「那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旅程,那趟旅程讓我再度愛上了自然的風光,(為什麼),因為我是非常城市的人,但是那趟前往中國的旅程,讓我和過去聯結,因為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去伊拉克了,那段旅程雖然不算長,但是又讓我和中東聯結起來,因為那些地形,河流等,還有當地的一些傳統等,」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在北京,這座古老的皇城大興土木,留下兩座量體巨碩,造型流線的建築群,乍看之下似乎與紫禁城秩序嚴謹,格局方正嚴密的規畫輪廓大相逕庭,札哈其實經過仔細的觀照和論證,「我認為包括紫禁城以及許多傳統園林,不論在蘇州或甚至上海,他們對於地形地景的設計一點都不死板僵硬,而是非常流動性的,如果你看到裡面那些被水侵蝕過的石頭,我也受到這些石頭造型很深的影響,關於侵蝕作用這件事,不只是石頭如何形成的,還包括他們如何打造類似風格的建築物,藉由空出這些建築物的一部分,你可以創造出一種空間的感覺,空無的感覺,所以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幾乎同時潛心鑽研這些建築,空無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你仔細觀察中國園林,它們是非常具有流動性的,不只是那些石頭如此,而且他們以非常具有組織性的方式安排,它們有點像是迷宮,」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根據札哈的說法,不論銀河SOHO,或者望京SOHO,這兩項建案的設計靈感,其實來自於中國的地景,中國的長城,「這種像是雕刻,或者是創造出類似山谷,山峰的概念,在不同的建築物之間創造出奇怪的關聯,就像是你來到了長城,不管你在長城的哪裡,你都可以看見長城,你看見山丘以及岩石等,所以這會給你一種在城市的空間裡,卻可以放眼大景的感覺,而不會只被侷限在某一個點上,」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就讀,她說自己早期的風格,受到俄羅斯前衛藝術家,流動空間觀念的影響,喜歡那種流動,和重力離異(divorce)的感覺,一直思考著如何設計出看起來輕盈,彷彿可以飄浮的建築物,札哈受訪時還念念不忘,讓她贏得普立茲克獎的作品之一,台中古根漢美術館,「我認為(古根漢)是非常棒的設計,他們應該繼續蓋下去的,我們做了非常棒的總體計畫,看來整體的建築,可以把它拉開來,一個是歌劇院,一個是博物館,還有市政廳,這是為何這個建築物有一個尾巴的原因,胡志強還在台中市嗎,(胡志強,在啊,他是我的鄰居),你應該提醒他(繼續蓋古根漢),(你要和他說話嗎,我可以打電話給他),沒關係,」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對建築師來說,競圖成敗或者興建與否,變數太多,勝敗乃兵家常事,他們多半了然於心,不致於介意,但札哈卻直率地,對於未能獲得落籍所在的倫敦,或者英國建築界接納頗為在意,「我覺得倫敦的建築需要另一種面向,我們在那裡幾乎什麼都沒有,我們是有倫敦奧運游泳場館,以及一些小型的案子,但是我們對於這個城市的天際線沒有任何影響,而那是我想做的,我是英國籍,但是他們對我並不認同,不視我為一份子,他們不了解我,我認為倫敦不了解我,像我說的,不論任何情況下,一方面我得到很多批評,另一方面我有很多粉絲,所以這也算是一種平衡吧,但是我不認為他們真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沒有一直監視他們是如何評價我的,但是我覺得,他們不理解我,」建築大師札哈哈蒂。
札哈哈蒂在東方確實得到,比西方更大的實質肯定,而終於,這位世界甚至世紀建築大師,作品終於要落腳久違的祖國,伊拉克了。
建築聯盟學院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聖若瑟聖堂Saint Joseph's Oratory of Mount Royal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滿地可的皇家山西南角。1904年,聖十字架會會士安德列•貝塞(André Bessette)用為別人理髮積蓄下的錢,如願以償地在皇家山聖母學院附近開始興建一座小教堂,安德烈出身寒微,在12歲已成為孤兒,他在1870年加入聖十字教會(Congregation of Holy Cross)﹐此前在美國東北部紡織廠工作。建立小教堂後,他經常用祭臺上的蠟油,為有肢體殘疾的病人按摩、禱告,患者因此不藥而治、得以康復。由此聲名遠播,成為方圓百里家喻戶曉的「蒙特利爾神蹟奇人」;安德烈把榮耀歸給上主,他說:「醫治人的是上主,你們要向天主禱告。」隨著來找他醫治的人越來越多,他變得異常忙碌,原來的小教堂也不敷使用,他便有了建一座更大教堂的想法。於是,在朋友的幫助下,他開始為新教堂的建造募捐籌款。1924年,聖約瑟教堂開始動工興建,所有建築石材全部取自皇家山。1967年,聖約瑟教堂主體工程歷經43年終於建造完成。這座聖堂的穹頂是世界第三大,僅次於象牙海岸的亞穆蘇克羅和平之後大殿和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也是加拿大最大的教堂。2005年,聖約瑟教堂被列為加拿大歷史古跡。安德烈修士1937年去世﹐享年91歲。教宗本篤十六世承認兩項安德烈修士去世後出現之奇蹟﹐安德列修士 (Brother André) 獲教宗本篤十六世於 2010 年 2 月 19 日冊封為聖人。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滿地可的奧林匹克體育場Olympic Stadium是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地,也曾經是職棒大聯盟球隊滿地可博覽會隊的主場。擁有一座高175公尺的高塔,為世界上最高的傾斜建築物。滿地可自然生態博物館的五種生態系統位在寬廣的體育館玻璃屋頂下,此體育館原本是為 1976 年的滿地可夏季奧運會 (Montreal Summer Olympics) 建造。進入博物館後看見的第一個棲息地是「熱帶雨林」,這是滿地可自然生態博物館中最大且最熱門的生態系統。尋找樹上的狨猴,並觀察棲息地河流中虎視眈眈的食人魚。下一個棲息地則是重現魁北克和美國北部之間的「勞倫森楓樹林」(Laurentian Maple Forest)。這個多山的地形擁有海狸和罕見的加拿大猞猁。前往「聖勞倫斯海灣」(Gulf of St. Lawrence) 展區觀賞巨大魚缸內的大西洋海洋生物,包括龍蝦和大比目魚。最後,前往海鸚和企鵝成群的「北極和南極」展區。步行參觀滿地可自然生態博物館不會花費很多時間,您可以在半小時內快速瀏覽五個展區。但若耐心參觀蒙特婁自然生態博物館,待得越久,發現得越多。每個棲息地都充滿野生動物,可以慢慢安靜參觀。
滿地可唐人街是加拿大滿地可的一片華人聚居地方,主要位於德拉高謝蒂埃大街及附近區域。有如其它唐人街,滿地可唐人街有許多亞洲餐館、亞洲食品超市及其它主要為亞裔服務的機構。這片區域曾是猶太人社區。1890年到1920年,數千名講意第緒語的猶太人曾居住在這裏。最先居住於這片區域的華人為陳、譚、李和黃(或王)姓宗族。這些人主要來自廣東台山市,為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而定居該國。後來香港人和越南華人難民也在這片地區定居。1970年代以來,滿地可唐人街經歷了許多次因城市發展帶來的變遷,如今唐人街的範圍已大大縮小。
建築聯盟學院 在 channelvt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VE電腦遊戲及動畫高級文憑學生作品
製作:黃美怡,吳嘉穎,麥婷欣
簡介:
此作品參與亞太廣播聯盟主辦,香港電台協辦的「亞洲青少年數碼創作盛典2010」,並被香港電台選為香港代表並與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的青少年進行創作交流。
短片最特別之處,是到不同的地方搜集有關香港文化飲食節日的資料、歷史及建築物,自行製作動畫道具、泥膠及紙黏土製作,將拍下的背景及人物照片加入動畫再製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