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導好像在瞇著眼看我們能說什麼樣的故事。」《一個人的一一》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 彭鎧立 女士,同時也是楊德昌導演的遺孀回想創作歷程時,彷彿楊導就在 ... ... <看更多>
彭鎧立生日 在 鄧紫婕科技命理易經姓名陽宅風水開運密碼塔羅占卜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楊後來外遇愛上鋼琴家-彭鎧立,於1995年與蔡琴離婚,且於2007年逝世。 蔡琴的第二次婚姻是在1999年,和從事 ... 3⃣留下「姓名(本名)、西元生日、生肖、性別」 ... <看更多>
彭鎧立生日 在 Re: [閒聊] 大家喜歡楊德昌的《一一》嗎-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離婚後他立刻就和彭鎧立結婚生子,還透露和彭鎧立在一起的時光,是生命中最快樂的幾年,蔡琴只得獨自從痛不欲生的情傷中站起,「我愛過了,這便最重要 ... ... <看更多>
彭鎧立生日 在 蔡琴,嫁錯人有多可怕?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彭鎧立 比楊德昌小18歲,但這並沒有阻止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 後來楊德昌與彭鎧立結婚生子, ... 婚姻應該何去何從,男女生日一看便知! 2018-10-20. ... <看更多>
彭鎧立生日 在 [轉錄][導演] 楊德昌- 看板Ourmovies | PTT影音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共同理想1986年11月6日(楊德昌的生日)﹐在台北第二區濟南路69號屋(屋主正是 ... 2000年﹐楊德昌和彭鎧立的兒子出生﹐作為古典音樂迷的彭鎧立在電影《一一》中﹐也給 ... ... <看更多>
彭鎧立生日 在 [導演] 楊德昌-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姓 名 楊德昌 (Edward Yang)
出生日 1947年11月6日
出生地 中國大陸 上海
逝世日 2007年6月30日
逝世地 美國好萊塢比弗利山
國 家 中華民國
職 業 導演 編劇
楊德昌(英文名Edward Yang)﹐1947年11月6日出生於上海﹐台灣著名導演、編劇。楊德
昌擅長將西方電影理論與中國傳統電影美學相結合﹐他的作品注重人性層面的理性剖析﹐
富有思辨色彩又不失哲理的鋒芒﹐題材偏重於人際關系以及社會家庭生活的描述。
楊德昌的電影主要描寫台北城市生活﹐與侯孝賢的鄉土情懷形成鮮明對比。
介紹
光陰的故事
早年生涯(1947年-1970年)
1947年楊德昌出生在上海﹐祖籍廣東梅縣人。1949年2月﹐一歲多的楊德昌隨父母遷台﹐
自此成長在台北。小學時候的楊德昌功課並不大太好﹐和老師關系冷淡。1959年楊德昌考
上建國中學初中夜間部﹐次年插班入日間部。在60年代初的台灣﹐楊德昌度過了他略顯孤
寂的少年時代(可參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直到高中才有所轉變。1962年楊德昌
又考上建國中學高中部﹐因軍樂隊進行曲而接觸到歌劇《阿依達》﹐古典音樂中的情緒、
組織結構、節奏等﹐影響了他日後對編劇的寫作。
受哥哥的影響﹐楊德昌自小酷愛漫畫﹐經常在牆壁上塗鴉亂畫。他接觸的漫畫從本省漫畫
家到手塚冶蟲的日本漫畫系列﹐並嘗試自己編畫﹐中學時他自編自畫的漫畫故事已經在班
上傳閱。可以說﹐楊德昌深受手塚冶蟲漫畫作品中對於人性光輝的信念﹐以及悲劇結局中
對人性肯定的影響。
1965年﹐通過大學聯考﹐楊德昌以班上第45名的成績(全班只有53人)考上了位於新竹的
國立交通大學﹐後來成為傑出校友 的他就讀於控制工程系並於1969年畢業。
小時候的楊德昌也隨父親去看電影﹐喜歡尤敏、丁皓﹐迷過國語片﹐但後來失望。楊德昌
對於電影的興趣屬於逐漸濃厚增強﹐從小時候看的《血戰勇士堡》(Escape From Fort
Bravo)﹐到中學時喜歡大衛‧裡恩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和《
湯姆‧瓊斯》(Tom Jones)﹐直到後來喜歡上、並且看了很多遍後才終於明白的費裡尼
《八又二分之一》。
赴美求學(1970年-1980年)
大學時候的楊德昌﹐雖然本專業是電子工程﹐但他受國文老師所教授的諸子百家影響﹐其
中管子之言“能者作智﹐愚者守焉”激起他的創作意識﹐年輕的他迫切想要出去台灣以外
的地方闖盪、出國接觸西方思潮﹐於是還沒畢業時的楊德昌即主動提出希望出國體驗外面
的世界。
1970年楊德昌赴美﹐從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簡稱UFL)電子工程與計算
機系碩士畢業後﹐就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US
C)學習電影課程。
楊德昌後來以電腦工程師身份往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簡稱UW)從事電腦微處理器與軟件設計﹐並在那裡工作了7年。在西雅圖﹐楊德昌從德國新
電影得到很大啟示尤其德國新電影四傑之一赫爾佐格的《阿基爾﹐上帝的憤怒》﹐因
為他証明精彩的電影可以一個人做而不必倚賴巨大投資﹐或者更直觀的說讓楊德昌明白了
電影原來可以這樣拍。
回台從影(1980年-1982年)
1981年春天楊德昌回台﹐在詹宏志策劃監制、余為彥執導的《1905年的冬天》中擔當編劇
、製片助理和演員。而從《1905年的冬天》裡﹐亦可隱隱窺見楊德昌在編劇上強烈的社會
觸角和人物在特定社會背境中的興趣﹐影片入圍了當年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開始正式從事電影工作之前的楊德昌後來在張艾嘉策劃推動的電視連續劇《11個女人》中
任導演﹐楊德昌在執導的上、下集《浮萍》中探索情感﹐形式相當平穩﹐在十一集中有相
當不錯的評價。
台灣新電影
初露鋒芒
1982年由台灣中央電影公司陶德辰策劃﹐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四人合作拍攝了
四段式影片《光陰的故事》(In Our Time)。影片用四段人生不同階段的故事來表現人
際關系與男女關系的演變、人的成長和台灣30年來社會形態的變遷﹐由此突破了台灣70年
代以來政策軍教片和瓊瑤愛情劇以及古龍武俠篇佔據電影市場的局面﹐開創關注社會和家
庭生活的充滿情趣的實驗電影時代。因此《光陰的故事》被稱作台灣新電影的開山之作﹐
以新人身份參與拍攝的楊德昌憑借第二段《指望》一鳴驚人﹐自此楊德昌也走上了台灣新
電影的舞台。
1983年的《海灘的一天》﹐楊德昌兼任導演和編劇﹐通過兩個女人(分別由張艾嘉與胡因
夢飾演)的一場對話﹐交代出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整個台灣社會的面貌﹐在歐洲片的外
觀中流露出中國式的感情﹐用精密細致的手法具體概括了當時台灣中產階級的整個人際關
系面貌﹐對愛情、婚姻、親情、事業、人生等各方面都做了相當深刻的探討﹐復雜的結構
方法(三個時空的穿插)和開放式的結局(沒有道破海灘的秘密)都是台灣電影前所未有
的創舉﹐也奠定了楊德昌日後作品的基調。影片的創作陣容蔚為壯觀﹐包括有第一批嶄露
頭角的新電影導演(除張毅)和大量的推動者。
關注台北
1985年由侯孝賢和蔡琴擔任男女主角的《青梅竹馬》﹐作為台灣新電影代表作之一的影片
表現了楊德昌對台北社會生活、都市文化的個人觀察﹐《青梅竹馬》獲得瑞士洛迦諾國際
電影節國際影評家協會獎。
1986年的作品《恐怖份子》。
可以說楊德昌對於台北的現代主義式關注﹐始自《青梅竹馬》﹐之後關注台北的都市生活
和城市文化也成了楊德昌作品的一個明顯特徵﹐自此楊德昌的視線就完全集中在時下的台
北(《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除外)。
共同理想
1986年11月6日(楊德昌的生日)﹐在台北第二區濟南路69號屋(屋主正是楊德昌本人)
﹐楊德昌、侯孝賢、陳國富、賴聲川、吳念真、焦雄屏等54名台灣青年電影人簽訂了“台
灣電影宣言”。
1987年由於《恐怖份子》獲得許多國際影展獎項﹐獲得了台灣新聞局的頒獎﹐同時中影還
頒獎給柯一正與楊德昌﹐表彰其成就並決定多鼓勵新銳導演拍片。
1989年8月8日楊德昌成立“楊德昌電影”獨立制片公司﹐開始獨立獨自電影創作工作﹐出
品了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年公司增設劇場部門並改名為“原子電影與
劇場”﹐前後推出了舞台劇《如果》(1992)及《成長季節》(1993)。
獨立時代
牯嶺街頭
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它是楊德昌集十年大成的經典之作﹐長達4個小時的
本片同時也是各類最佳華語片排行榜上的常客。楊德昌用自己穩健的影像描繪了20世紀60
年代燈光昏黃的台北夜市﹐影片結構嚴謹、細節生動﹐有著龐雜但是清晰的人物關系、繁
蕪但不凌亂的敘事編排。
楊德昌說﹕“《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不是一個單純的謀殺案件﹐促成殺人事件的是整個
環境﹐兇手是整個環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兇手。”影片以楊德昌中學時發生在台北市立
建國高級中學(Taipei Municipal Chien-Kuo Senior High School)夜校生的一起少年情
殺事件為題材。影片中的校園部分都在建國中學取景﹐重現數十年前的壓抑封閉﹐突出凝
重的時代感。
獨立時代
楊德昌說﹐從文化角度審思﹐儒家文化並不鼓勵創新﹐於是中國人不擅長找答案﹐而通常
是等別人告訴我們答案。
1994年的《獨立時代》。
1994年台灣電影資料館舉辦“楊德昌專題影展”﹐這一年楊德昌獲邀擔任都靈電影節評審
。
1999年威尼斯電影節舉辦首屆亞洲電影節﹐其中放映“楊德昌回顧展”。
1995年拍攝《麻將》。
2000年楊德昌在戛納電影節終獲肯定 坎城載譽
2000年的《一一》被法國媒體形容為楊德昌把“生命的詩篇”透過電影傳頌吟唱﹐在敘述
一則簡單的家庭故事時﹐真正觸摸到“情感的精髓”﹐以四兩撥千金的嫻熟技巧交待了少
女心事、童年困惑、事業危機、家庭糾紛﹐以及對宗教的慨嘆和對時事的諷刺。
《一一》獲得當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殊榮﹐人們認為那隻是國際電影節對於台灣新
電影主將之一楊德昌遲來的肯定。
七年一劍
2000年《一一》之後的楊德昌把精力投入到了動畫片《追風》的籌備上面﹐武俠動畫《追
風》的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千年前的開封﹐以成龍為人物原型。很多忠實影迷對於楊德昌這
次題材風格的銳變感到不適和不解﹐但如果從楊德昌自小經歷分析這並不是件突兀的事情
。而楊德昌則表示﹕開封是那個時代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用現在的角度來看﹐他所談的
依然是“都市”。
病故
2007年6月30日﹐楊德昌在患七年腸癌後﹐終告不治﹐在美國好萊塢比弗利山中去世﹐留
下一子一女。
儒者的困惑
楊德昌的《青梅竹馬》在1985年的台灣創造了四天下片記錄﹐票房收入不過區區幾十萬。
1986年﹐他的《恐怖分子》更令片商頭痛﹐片商在電影海報上打出了“槍戰、黑幫、警匪
片”字樣以吸引觀眾。
與金馬獎
盡管1986年的《恐怖份子》和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作
為台灣新電影旗幟人物的楊德昌卻從未拿過最佳導演。楊德昌與金馬獎的瓜葛也是台灣新
電影與金馬獎恩怨史的一部分。
進入90年代後金馬獎電影評鑒機制不斷打壓新電影﹐加上新電影的“國際影展路線”更加
穩固﹐楊德昌終於下定決心放棄金馬獎。1996年《麻將》中途退出金馬獎(盡管後來王啟
讚還是憑此獲得最佳男配角)﹐當時的楊德昌並未表明態度﹐但在事實上﹐這是他最後一
次參加金馬獎。
2000年楊德昌決然拒絕參加衰弱得奄奄一息的金馬獎﹐而之前他憑《一一》剛在坎城電影
節上拿下了最佳導演獎。
楊的婚姻
在早年的感情生活裡﹐楊德昌常被女生認為不實際﹐活在電影裡﹐活在幻想世界裡。
楊德昌與著名女歌手蔡琴的婚姻廣為人知﹐不僅僅因為結合產生的“文化符號”意味以及
二人的知名度﹐還在於這是一段日後被曝的“無性婚姻”。他們一度合拍電視廣告﹐為洗
衣粉代言﹐配合默契並且看似幸福﹐然而這段以浪漫甜蜜開始的幸福並沒有能持續多久。
相較之下﹐之後楊德昌和彭鎧立的婚姻就非常低調﹐大概也有飽受外人指責非議的緣故─
─無論如何蔡琴的支持者都不會少於楊德昌。
蔡琴
1984年﹐在拍攝《青梅竹馬》時楊德昌結識了民歌歌手蔡琴﹐當時影片的男主角是侯孝賢
﹐而女主角正是蔡琴。1985年5月﹐據說是在楊德昌熱烈的追求下﹐他離開了原先的妻子
﹐與蔡琴走進了婚姻殿堂。之後近十年間﹐也就是1985年到1995年﹐細心的影迷很容易在
楊德昌作品裡發現蔡琴的影子﹐從《恐怖分子》結尾的歌聲到《獨立時代》的美工﹐可以
說蔡琴為了丈夫的事業傾其能力﹐無私付出。
1995年8月5日﹐蔡琴和楊德昌結束了10年的婚姻﹐後來爆出二人無性婚姻的事實﹐一時間
鬧得沸沸揚揚。楊德昌對這段婚姻的結論是“10年感情﹐一片空白。”而蔡琴則答﹕“我
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彭鎧立
1995年﹐楊德昌和蔡琴攤牌﹐以第三者身份出現的鋼琴家彭鎧立走進了人們視線。一次關
於巴赫的話題讓楊彭兩人產生了情感火花﹐同喜歡古典音樂的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在音
樂之外﹐彭鎧立喜歡的電影導演則是伍迪‧艾倫。
2000年﹐楊德昌和彭鎧立的兒子出生﹐作為古典音樂迷的彭鎧立在電影《一一》中﹐也給
丈夫在電影音樂方面提供了不少幫助﹐譬如影片中的鋼琴曲目多數出自她手﹐而類似角色
似乎正是之前蔡琴所默默承擔的。在紐約一個座談會上﹐被問及私生活時﹐楊德昌表示﹕
要維持一段長久的婚姻很不容易﹐他不反對婚姻制度﹐不過維持婚姻也要靠運氣﹐他覺得
自己運氣很好﹐也很愛他的妻子。
2001年﹐楊德昌和彭鎧立把事業開拓進了網絡領域﹐經營動畫的miluku.com(鎧甲娛樂)
網站於10月24日成立﹐此舉令台灣網絡界大為震驚。2005年﹐楊德昌攜彭鎧立出現在了坎
城國際電影節上﹐楊德昌擔任電影節“短片和電影計劃基金”的評委會主席。
一一道來
參考台灣新電影運動推動者之一詹宏志的說法﹐1981年楊德昌剛從美國回台﹐二人因《
1905年的冬天》一片而相識﹐當時的楊德昌兩手空空還未拍任何電影﹐隻是個無名小卒﹐
但提到赫爾佐格說完“哇操”之後就激動得難以為繼﹐對電影如此真摯的情感恐怕也是他
後來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原因。
胡因夢回憶形容自己演出的幾十部電影為“哭笑不得”﹐認為稱得上佳作的隻有楊德昌《
海灘的一天》。她說有次劇組在中影看毛片時﹐侯孝賢正在剪《風歸來的人》﹐楊德昌看
到侯孝賢所采用的超級長拍鏡頭畫面禁不住興奮大喊﹕你敢這樣搞啊﹗那我也要這樣搞啊
﹗胡因夢對楊德昌這種大膽忠於自己所流露的快意欽佩不已。
1986年楊德昌與侯孝賢、陳國富合拍了蔡琴的音樂錄影帶《成人遊戲》﹐並與侯孝賢一同
受邀至第14屆西班牙馬加拉皇家電影節。
楊德昌最欣賞的大陸導演是田壯壯。“I have a lot of respect for Tian
Zhuanzhuang.He’s his own man, and I appreciate his courage in standing up to
authority.”
影響評價
作品年表
1981年《1905年的冬天》
1981年《浮萍》(電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
1982年《指望》(《光陰的故事》第二段)﹐35mm∕彩色∕中影公司 導演∕編劇
1983年《海灘的一天》 導演∕編劇﹐35mm∕彩色∕中影公司﹐邵氏∕167分鐘
1985年《青梅竹馬》 導演∕編劇/音樂﹐35mm∕彩色∕萬年青影業∕105分鐘
1986年《恐怖份子》 導演∕編劇﹐35mm∕彩色∕中影公司∕109分鐘
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編劇∕美術﹐35mm∕彩色∕中影公司及楊德昌電
影公司∕240分鐘
1994年《獨立時代》 導演∕編劇∕美術﹐35mm∕彩色∕楊德昌電影公司∕127分鐘
1996年《麻將》 編劇∕導演﹐35mm∕彩色∕原子∕121 分鐘
2000年《一一》 編劇∕導演﹐35mm∕彩色∕台灣、日本﹐173分鐘 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
獎
獲獎情況
1982年﹐《指望》(《光陰的故事》第二段)
1983年﹐《海灘的一天》
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評審團推薦金牌獎﹔
第28屆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
第1屆電影欣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1985年﹐《青梅竹馬》
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家協會獎。
1986年﹐《恐怖份子》
第2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第4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國際影評人獎﹔
英國國家編劇獎(與小野)
英國電影協會最具創意和想象力獎﹔
第32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意大利貝沙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洛迦諾電影節銀豹獎﹐獲影評人協會票選為80年代十大
國片第一名。
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第28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並獲最佳導演提名﹔
第36屆亞太影展最佳作品獎﹔
第13屆南特三大洲最佳導演獎﹔
第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國際影評人大獎﹔
1992年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1992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4年﹐《獨立時代》
第3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導演、最佳作品提名﹐被評為1994年台灣十大華語片
之一﹔
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996年﹐《麻將》
第2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柏林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紀念獎、特別推廣獎﹐入圍主競賽單元﹔
1996年新加坡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0年﹐《一一》
第56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電影(Best Film) ﹔
2000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Best Asian Film)
外部參考
《楊德昌電影研究》 黃建業著 遠流出版公司 ISBN: 9789573223887
《聯合報》 名人相對論 / 楊德昌.彭鎧立
《New Left Review》/ Edward Yang TAIWAN STORIES / Sep Oct 2001
1947年出生於上海,1949年舉家遷至台灣。1967年自交大控制工程學系畢業,
1972年赴美佛羅里達州利大學修習電腦碩士,在南加大學習研究電影一年,並
在美國擔任電機工程師七年。1981年回到台灣,與詹宏志、余為彥、徐克等人
參與獨立製作《一九零五年的冬天》,擔任編劇及演員,此片後來入選坎城影
展「一種注目」單元。隨後參加張艾嘉製作的台視節目「十一個女人」系列劇
集,導演其中《浮萍》上、下集,頗受好評。1982年,被中影啟用為導演,與
柯一正、張毅、陶德辰合拍《光陰的故事》(楊德昌導演其中《指望》一段)
,由於本片在各方面的創新嘗試,被公認為「台灣新電影」的濫觴,而本片的
好成績也使得四位年輕導演有機會繼續拍攝電影。1983年創作其第一部劇情長
片《海灘的一天》,以複雜的敘事結構,討論社會轉型中的女性議題及轉型後
的都會空間對人的影響,引起諸多討論。1985年拍攝《青梅竹馬》,探討台灣
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男女心理。1986年拍攝《恐怖份子》,以其特殊的敘事風格
,及對現代都市中人們深刻的觀察,獲得國際許多獎項的肯定。1991年所拍攝
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引起廣大的討論,楊德昌更被日本「電影旬報」選
為年度電影獎的最佳外國導演。1994年的《獨立時代》獲得第三十一屆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獎。1996年拍攝《麻將》,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2000年
的《一一》,承續以往擅長的多條敘述線、理性思辯的敘述風格,深刻檢視當
代的台北都會,更為他奪得至高榮譽的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成為享譽國際的
重要導演。2001年偕同夫人彭鎧立進入網路領域,於10月24日成立miluku.com
網站,經營網路動畫。
楊德昌與侯孝賢同為八零年代「台灣新電影」時期的主將,兩人風格迥異,但
卻一直互相砥礪互相扶持,1985年的《青梅竹馬》就是由侯孝賢資助楊德昌,
並擔任片中男主角,兩人惺惺相惜的革命情誼可見一斑。至今,兩人皆以其各
自的電影成就,同為受到國際肯定的台灣導演,為「台灣新電影」寫下傳奇的
一頁。
作品年表 - 導演作品
年份 作品名 英譯作品名
1982 《光陰的故事》第二段『期待』 In Our Time
1983 《海灘的一天》 That Day on The Beach
1985 《青梅竹馬》(與朱天文、侯孝賢合作) Taipei Story
1986 《恐怖份子》(與小野合作) The Terrorizers
199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 Summer Day
1994 《獨立時代》(與閻鴻亞合作) A Confucian Confusion
1996 《麻將》 Mahjong
2000 《一一》 One and a Two
作品年表 - 編劇作品
年份 作品名 英譯作品名
1981 《1905年的冬天》
1982 《光陰的故事》第二段『期待』 In Our Time
1985 《青梅竹馬》 Taipei Story
1986 《恐怖份子》 The Terrorizers
1996 《麻將》 Mahjong
作品年表 - 音樂作品
年份 作品名 英譯作品名
1984 《冬冬的假期》
作品年表 - 其他作品
年份 作品名 英譯作品名
1981 《浮萍》(台視綜合劇場「十一個女人」系列)
1986 《成人遊戲》(蔡琴MTV音樂錄影帶,與侯孝賢合作)
人物年表
年份 事蹟
1947 出生於上海。
1949 二月到台北。
1953 入國語實小就讀。初識電影迷人之處是因為看了《血戰勇士堡》,後又看《亂世忠
魂》而深受感動。
1956 轉學至女師附小。迷上國語片,喜歡尤敏、丁皓,最後因為國語片中的男演員性格
溫吞且對新出現的黃梅調電影毫無興致,漸對國語片失去興趣。
看日本手塚治虫的漫畫,深受其中人性光輝與悲劇中對人性的肯定之影響。
1959 考上建國中學初中夜間部。
1960 插班入日間部。
1962 考上建國中學高中部。因軍樂隊進行曲而接觸到歌劇「阿依達」,古典音樂中情緒
、組織結構、節奏等,影響其日後對編劇的寫作。
1965 考上交通大學電機系。受國文老師所教授的諸子百家影響,其中管子之言「能者作
智,愚者守焉」激起其創作意識,並立志要出國接觸西方思潮。
1970 赴美留學。受到60年代對人的信心與關懷及德國新電影的影響,尤其是荷索的電影
,使其了解到一部好電影可不經鉅資而拍攝出來。
在電影與建築之間猶豫,最後因朋友的一句話而選擇了電影。
1981 參加在日拍攝的《一九0五年的冬天》,本片由詹宏志策劃監製,余為彥擔任製片,
徐克與王俠軍演出,楊德昌則在其中擔任編劇及演員。(本片入圍坎城影展「一種
注目」單元)
拍攝台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系列中的「浮萍」。
1982 導演《光陰的故事》第二段「指望」。
1983 導演《海灘的一天》。
1985 導演《青梅竹馬》。
1986 與侯孝賢、陳國富合拍蔡琴音樂錄影帶《成人遊戲》。
導演《恐怖份子》。與侯孝賢一同受邀至第十四屆西班牙馬加拉皇家影展。
1987 以《恐怖份子》獲得許多國際影展獎項而獲新聞局頒獎;中影頒獎給柯一正與楊德
昌,獎勵其成就,並決定多鼓勵新銳導演拍片。
1989 8月8日時成立楊德昌電影公司。
1990 完成《想起了你》、《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本。8月8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開鏡。
199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於7月27日上片。
1993 楊德昌獲選為日本「電影旬報」年度電影獎的最佳外國導演獎,《牯嶺街少年殺人
事件》獲選為年度十大外片第二名。
1994 電資館舉辦「楊德昌專題影展」。
義大利都靈影展和希臘的鐵撒隆尼卡影展,同時邀請楊德昌擔任評審,最後選擇至
都靈影展擔任評審。
1995 拍攝《麻將》。
1996 楊德昌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控告中影侵權。
1999 法國威尼斯影展開幕,舉辦首屆亞洲電影節,其中放映「楊德昌回顧展」。
2001 由我國駐英代表處和ICA合作放映楊德昌電影回顧展。偕同夫人彭鎧莉進入網路領域
,於10月24日成立miluku.com網站,主要經營網路動畫。
延伸訊息 - 得獎紀錄
年份 事蹟
1983 以《海灘的一天》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第一屆電影欣
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1984 以《海灘的一天》獲得休士頓影展金牌獎。
1985 以《青梅竹馬》獲得盧卡諾影展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1986 以《恐怖份子》獲得第廿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987 以《恐怖份子》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本片由楊德昌、小野編劇)、亞太影展最佳
編劇獎、倫敦影展最具創意與想像力影片獎。
1988 以《恐怖份子》獲得義大利畢沙洛影展最佳導演獎、盧卡諾影展銀豹獎,獲影評人
協會票選為八0年代十大國片第一名。
1991 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得第廿八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與閻鴻亞、楊順清
、賴銘堂一同獲得第廿八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東京影展評審團特別大獎、第
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導演獎。
1992 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得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
1994 以《獨立時代》獲得第三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1996 以《麻將》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2000 以《一一》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紐約及洛杉磯
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延伸訊息 - 相關閱讀
編號 明細
1 楊德昌電影研究/ 黃建業著/遠流/1994
--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 上色:skykiss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6.32.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