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再度被大家熱烈討論
近日ETF很夯,許多年輕人都定時定額買ETF準備幫自己存退休金,這真是個可喜可賀的訊息,開始重視自己的退休金了,對自己、對國家、對社會都是加分,因為若想要享有更優厚的退休生活,只有二種方式,1.國家福利更優,那必定大家要多繳稅,2.自己從年輕時開始存退休金,想來第二種是目前多數國家宣導的方向。
因此近日來問ETF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可以嗎?那個可以嗎?之前也寫過很多關於ETF的文章,今天再度說明,ETF不是甚麼新的產品,它也是基金的一種,被稱為『被動式基金』,一樣有基金經理人,一樣要投資很多股票或債券...,因此它的很多模式都與一般基金一樣,唯一較不同的是:
(1).管理費與保管費較一般(主動式)基金少:這就是許多人大推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並非管理費與保管費收的低,最終報酬率就一定比較一般基金優,這二款費用都是內含,意思是說每天公布的淨值中已經把這二款費用扣除了,這時誰報酬率好,比比淨值的漲幅就知道了,你只要仔細的觀察一段長時間,沒有是一定永遠比較好,台灣也有主動型基金的10年20年的報酬率超越了台灣50(0050),也有比台灣50(0050)差的,而這個報酬率可是由淨值算出來的,而淨值已經扣除了管理費與保管費。
(2).買賣的平台不一樣:一般ETF都是在證券商買賣(跟買股票一樣的方式),而基金是在銀行、基金平台、投信。
(3).外加費用(手續費與信託管理費):目前大家喜歡採取定時定額方式,很多人會說ETF手續費便宜,因為在券商買賣,費用有:手續費(目前最高0.1425%)與證交稅0.1%,而一般基金手續費牌告最高是2%,但二者都會有折扣,何況目前定時定額一般基金大部分都打出終身免手續費,再者信託管理費只有銀行會收,其他基金平台或投信是沒收這個費用的。
(4).(1)及(3)都在談費用,要說ETF的費用有絕對的優勢其實也不盡然了,但我的理論永遠是不該把費用擺在挑基金的第一考量因素,為了享有費用低結果買了一支不適自己的基金或ETF更不划算吧!在這裡再度說明只是希望你明白,在費用上沒有哪一種一定比較好。
接下來才是你要了解的重點
(5).ETF及一般基金都是會投資很多股票(債券),只是前者設計時就已經很明確的說明此ETF的持股內容是甚麼(即追蹤甚麼)?而一般的基金則由基金經理人視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持股,因此投資人不會知道基金目前的最新持股是那些股票。
以下舉3支大家孰悉的ETF及一支一般基金
(1)0050ETF(台灣50)其持有成分股為台灣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每季調整一次,因此其持股內容不外乎台積電、台塑、鴻海......等50支股票。
(2)0056ETF(台灣高股息):以臺灣50指數與臺灣中型100指數共150支成分股作為採樣母體,挑選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支股票作為成分股,並採現金股利殖利率加權,因此其成分股目前是台泥、台塑、南亞、台聚、台化,反而看不到台積電、鴻海。
(3)大寶滬深(0061):2009/08/04成立,基金90%以上之資產將投資於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之「標智滬深300基金」,並追蹤「標智滬深300基金」之淨資產價值,並非直接追蹤滬深300指數,且該基金採取現金申購與贖回,投資人不會直接持有「標智滬深300基金」或其成份股票,這支ETF與大家所想像的追蹤大陸二市的300指數是不同的。
(4)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其公開說明書上:『本基金之股票投資將以從事或轉投資於通訊、網路、軟體、網路服務、網路商務,及其軟硬體元件供應者,或以通訊及網際網路改變傳統商業模式產業之上市及上櫃』,是一支科技類股基金,持股內容就可以隨時改變了。
有人說:常常改變持股,交易成本就會增加,是,但不要忘了這些費用會反應在淨值,淨值會影響漲幅,比比績效不就知道了,與上述的管理費與保管費道理是一樣的。
總之,我一再要大家挑基金要從績效下手,就是因為只要考慮績效就會考慮到費用的問題。
說明到此你明白了嗎?不管你要買的是一般基金還是ETF,都請了解它,一般基金要了解其投資的地區、類股..等,ETF也一樣要了解其追蹤甚麼?就是其持股內容。
上次有人問債券ETF可以買嗎?這跟問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南非幣計價)可以買嗎?有何不同?如果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南非幣計價)你認為波動太大不能接受,那支債券ETF若也是追蹤這類的債券,難道你就能接受了?
如果有一支ETF,追蹤大陸創業板的前51~150大股票,你也一樣看到是ETF就一頭栽下去嗎?
所以要投資ETF前也請與投資一般基金一樣,了解它追蹤甚麼成分股?能接受它,再投資它。
最後附帶一點,這支ETF追蹤甚麼?Google先生會很任勞任怨地告訴你,如果告訴你其追蹤某指數,也請再讓Google先生告訴你,該指數的成分股及編制方式。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