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霸凌】
#大學生小民調
還記得上禮拜的投票嗎🗳
我們談論了一個沉重的議題,關於霸凌。
從大家的回覆當中,對霸凌的定義,多數人表示只要讓當事人的身體或心理上感受到不舒服和不尊重,其實就已構成了霸凌,不僅止於蓄意攻擊,默默旁觀而無作為,也會讓人覺得是助長霸凌的行為,而霸凌的方式中,除了言語霸凌之外,關係霸凌是另外一種令人最無法忍受的霸凌方式,可能是冷暴力、可能是國小國中常見的小圈圈排擠,對許多人來說,都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待原諒這件事,其實一點都不容易,因為傷害已經造成,這樣的狀況下便不存在可以被原諒的道歉方式。
然而,在最後的投票中,多數人也覺得自己可能也霸凌過別人,因為每個人的認知可能不相同,生活中會有很多小細節,時間間隔中會有很多瞬間,可能就不小心踩進別人的雷區,讓他人覺得不被尊重或不舒服,而有時候可能是自我中心、不容易換位思考,也可能是利益衝突、同理心有限,但無論如何,在有這樣的認知之下,仍然期許自己不要成為霸凌別人的那個人,期許自己不要變成劃在別人傷口上的那把刀,或許自己身上有著傷口,但是自己知道,自己還保有著值得捍衛的自尊,不要讓自己成為眼中最討厭的那種人。
關於霸凌你還有甚麼想法呢?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交流🗣️
#投票 #民調 #大學生 #大學 #霸凌 #欺負 #受傷 #難過 #委屈 #無法原諒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
心理暴力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上一場《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活動中,幾位參與者不約而同的分享了面對自我認同與社會對於「女性」角色期待之間的掙扎。講者May則是透過自身在經營IG的心路歷程來展現人類學視野如何幫助她能夠重新定位自身作為健身網紅可以發揮的正面意義,化為這個世代如何理解女性之美的行動實踐。今天晚上將會是這個系列講座的最終場,邀請林宛瑩分享她如何將人類學觀點應用在職場上,以及她自己如何看待當代女性面臨的公私領域張力,大家可別錯過了喔!
接下來一起來關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的這篇書摘,藉由瑞典社會理解與體現性別概念的例子,反思自身所處世界看待與界定性別角色與分工的價值觀。
------------
...
從小建立新的男性特質——男孩們的「更衣室談話」
珊亞(Shanga Aziz)和羅傑立(Rogerio Silva)是兩個來自瑞典南部工業小鎮芬斯朋(Finspång)的大男孩,兩人都是體育健將,他們看見身旁的男性友人對待同性或異性的態度,像是用汙辱女性的字眼當口頭禪,把「同性戀」當髒話互罵,把女孩子當戰獵品炫耀……等等,這些種種在運動員中很常見、被認為很有男子氣慨的言談和聯想,威脅著整體社會的安全。
怎麼說呢?他們認為,男性為了滿足這樣的男子氣慨,往往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造成憂鬱、抑鬱,從瑞典自殺人口中有七成是男性中可以看出,男性的心理衛生需要更多重視。他們也發現,性犯罪的罪犯大多是男性,這種從小就強調陽剛氣慨,貶低其他性別的態度,是很危險的。
為了更了解這個議題,他們在進行活動之前,特地和一百多位女性接觸,了解她們對男性與性暴力的觀點。他們得到了一個結論:當男性成群結隊時,較容易出現逾矩行為,於是他們決定從他們很熟悉的、極強調陽剛氣質的運動社團上著手改變。
自二○一六年起,這兩個才十七八歲的大男孩,在芬斯朋當地的各個體育俱樂部進行一個叫「更衣室談話」(Locker Room Talk)的活動。他們鎖定十到十四歲的男孩,在他們進行運動訓練前,到更衣室內跟他們做十五分鐘的對話。
對話內容包括討論各種生活中可能遇見的性別議題,例如:男孩子可不可以哭?為什麼罵人「同性戀」?為什麼用貶低的字詞形容女孩子?他們不只跟男孩們對話,也跟著他們踢球、打球、訓練,透過相處,試圖把性別平等的觀念帶給他們。這個活動為期八週,雖然時間不長,但珊亞和羅傑立希望,至少可以在這些思想尚未定型的男孩心中種下一個性平種子。
他們的發想和行動不斷成長、發酵,從學校的創業課程作品,到獲獎、成立非營利組織,還有瑞典知名足球明星以身作則、出任代言人,更得到知名品牌支持。「更衣室談話」也從小小的地方行動,蛻變成一個全國性,甚至跨國的行動,受到體育社團和學校的廣泛支持。
這樣由兩個男孩開始重新定義「男子氣慨」的行動,十足展現了瑞典式女性主義的精神。無論從哪個性別觀點出發,性別平等與互相尊重,從來就不是一個只關注單一性別的議題。重視性別平等,並不是為了抬高社會中的單一性別群體或是打壓特定的性別,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和改變,讓人人都可以不因性別受歧視,過上好生活,Alla ska må bra,如此而已。
(引用自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4181618)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參與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 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心理暴力定義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神話中的政治 #從梅杜莎看女性掌權 〕
▌美麗的祭司如何成為受詛咒的怪物?
作為希臘神話中眾所周知的女性角色,梅杜莎(Medusa)的故事向來有許多詮釋,而在其中一個著名的版本裡,情節大致如下:
身為戈爾貢三姐妹之中唯一的人類,梅杜莎原本是個有著亮麗金髮的美麗少女,許過獨身誓言,並成為女神雅典娜(Athena)的祭司。
然而,梅杜莎的美貌卻引來海神波賽頓(Poseidon)的注意,並在雅典娜的神殿中遭到波賽頓的侵犯,得知此事的雅典娜對於神殿遭褻瀆感到非常憤怒,因此對梅杜莎降下詛咒,將其變成一個可怕的怪物,一頭秀髮化作一條條蠕動的毒蛇,任何直視梅杜莎的人都會變成石頭,著名的蛇髮女妖就此誕生。
▌是詛咒還是守護?
許多人認為,在這個神話故事中,作為加害者的波賽頓安然無恙,而遭強暴的梅杜莎卻受到雅典娜的懲罰,更成為怪物的代名詞,是為「檢討受害者」思維的體現。
亦有一派說法認為,雅典娜的作為事實上是一種保護和善意的行為,在知曉無法抵擋波賽頓強大力量的情況下,雅典娜只能透過賦予梅杜莎石化能力和醜陋的外貌,使其得以脫離波賽頓和其他人的注視,也免於近一步的虐待和傷害。
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譴責的焦點都應該著重於故事中的加害者波賽頓,而非「共犯」雅典娜,遑論受害者梅杜莎。
▌蛇髮與石化隱含的意義
梅杜莎的一頭蛇髮普遍被認爲隱含了奪取陽具權力的意涵,佛洛伊德更在其短文〈梅杜莎的頭〉中將斬首和閹割做連結,認為梅杜莎的可怖就在於其反映了男性的閹割情結。
由於沒有陰莖是造成恐懼的原因,而蛇髮的作用正是取代女性所缺乏的陰莖,並藉此減少恐懼。
佛洛伊德更主張性器官的呈現具有驅邪恐嚇的效果,而雅典娜最終將梅杜莎的頭展示在鎧甲上的行為則使其成為不可接近的女性,也是抵禦所有性慾的表現。
而研究存在主義的美國學者巴恩斯則借鑑沙特的思想,認為被石化反映了個人發現自己成為他人目光中的客體時所引發的恐懼,摧毀注視者的不是梅杜莎本身的可怖,而在於兩者目光交會的事實,石化能力正是捍衛主體性與對抗客體化的展現。
▌梅杜莎的笑
佛洛伊德這樣以男性視角為敘事中心的論述無疑引起許多批判聲浪,致力提倡「陰性書寫」法國學者愛蓮・西蘇就在〈梅杜莎的笑〉一文中批評佛洛伊德對於梅杜莎的詮釋僅僅屬於男性的心理投射。
而她則試圖顛覆過往大眾對梅杜莎醜惡恐怖的形象,認爲梅杜莎的笑容不僅是在嘲笑佛洛伊德的荒謬論點,更具有破壞「陽具語言中心」(phallogocentric)的力量。
▌女性「逾矩」的下場
為人所知的故事情節多集中在下半段,也就是少年英雄柏修斯(Perseus)最終成功將怪物梅杜莎斬首,並將梅杜莎的首級交給雅典娜,而雅典娜則將仍擁有石化能力的頭顱鑲嵌在自己的盾牌與鎧甲上保護自己。
這樣的「英雄」故事呈現了,為處理女性不正當掌權的情況,只得利用暴力手段奪回男性支配的地位,在在說明女性若是僭越了無涉權力的私領域,試圖威脅男性掌權,將會遭受到怎樣的下場。
切利尼(Cellini)創作的雕像就彰顯了這樣的權力意象:柏修斯踩著梅杜莎的屍體並高舉著其被砍下的頭顱,至今仍佇立在佛羅倫斯的領主廣場上。
▌梅杜莎成為反對女性掌權的象徵
也因此,被斬首的梅杜莎如今成為反對女性掌權的象徵,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五官時常被重現在卡拉瓦喬的梅杜莎畫像上,前英國首相梅伊及前巴西總統羅賽芙也都逃不過與梅杜莎連結的嘲弄。
此題材在希拉蕊身上更是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將切利尼雕像中的柏修斯換作川普,希拉蕊則化身為被斬首的梅杜莎,這樣的圖像被轉印到衣服、杯子及包包等產品上並廣為流傳。
▌結語
透過檢視古典文本,能夠透析許多當代的思維是如何在歷史的洪流中建構並強化,從長久流傳的神話故事即可看出女性被排除在權力以外的現象深深扎根在文化中,父權社會的宰制確實有力量建構社會對於女性掌權的不信任,並將試圖「奪權」的女性視作危險的力量,持續對女性造成消權的影響。
女性所握有的權力常被限縮在私領域,也因此,女性若是想進入公領域並具有話語權,時常得透過展現陽剛氣質等符合社會想像的設定來增加掌權的正當性。
然而,這卻是人們對於權力的省思中嚴重的誤區,我們應當思考的是,權力是什麼?權力能夠做什麼?誰有資格擁有權力?應該被重新審視的可能不僅僅是女性與權力的關係,而是權力本身的定義。
心理暴力定義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小丑》即將上映,在各大影展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甚至得到了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獅獎。
所以,對於這部電影,你能夠期待什麼?你該期待什麼?讓我來帶你快速進入狀況
首先,這雖然是一部DC出品的電影,雖然是根據美國漫畫史上最有名的反派改編,
但是它幾乎不會與你所看過的任何「超級英雄」電影有相似性,
即使跟相對來說較為寫實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來比也是如此。為什麼?
從這部電影剛被宣布,許多人都猜測這會根據知名的以小丑為主的故事《致命玩笑》改編,
但是隨著各種資訊愈來愈透明化,導演陶德菲立普斯表示「這不會根據任何漫畫改編」,
更對於致命玩笑之中小丑的經典「起源故事」表示:
「我不相信跌到化學藥劑裡會讓你皮膚漂白,頭髮變成綠色,再成為一個瘋子」
從各種跡象來看,這不會是近幾年佔據螢光幕的傳統超級英雄電影,
不會有討好粉絲的彩蛋或是漫畫致敬,更不是DC電影宇宙的一部分。
在DC試圖趕上漫威的進度卻數度失敗之後,這次完完全全地脫離任何宇宙或是世界觀,
主角瓦昆菲尼克斯起初甚至還反對蝙蝠俠父親湯瑪斯韋恩在這部電影的出現。
更在被問到對於粉絲期待怎麼想的時候這樣回答:
「我完全不在乎,我只對導演想傳達的以及角色本身的概念有興趣。」
不只如此,在這部電影中飾演脫口秀製作人的馬克‧馬隆對於超級英雄電影更是這樣表示:
「我不喜歡被強迫要去看這種電影,那些電影是給長不大的老宅男看的」
重點是什麼? 好聽的講法是他們想要重新定義漫畫改編的電影,
講難聽一點就是製作這部超級英雄電影的人都不是很喜歡超級英雄電影
那既然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小丑,那它究竟是關於什麼?
導演表示這部電影有許多面相受到他從小看到大的角色剖析電影影響,
《計程車司機》、《蠻牛》、《喜劇之王》等等,
而這幾部電影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也一度是《小丑》的製作人,但是因為檔期問題而退出。
確實,光是從預告以及各種訪談之中就能夠看出為什麼導演會引用這些電影,
《計程車司機》講述一個漫無目標的孤獨男子在開計程車的過程中見到的人情冷暖,
應該是說,幾乎只有「冷」。因而慢慢陷入極端暴力,試圖矯正這個社會的故事。
而喜劇之王則講述一個自認為喜劇才能出眾卻苦無機會的無名之輩,
用盡一切手段來試圖受到知名脫口秀主持人的注意。
注意到什麼了嗎?把這兩部電影的主軸融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小丑》的基本架構,
計程車司機之中的主角就是活體的存在危機,完全毫無目的,
厭恨紐約的「垃圾人渣」卻渾然不自覺自己就是其中一員。
處處想要尋求與人的連結,卻因為自己極端且扭曲的觀點而一再受挫,
而《喜劇之王》主角想要成名的慾望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無可救藥對於認同感的渴望。
《小丑》之中的主角亞瑟‧弗萊克也是如此,不是傑克尼克遜的扭曲幫派份子,
不是希斯萊傑只想看世界燃燒的混亂邪惡狂人,
而是在社會底層毫無出路,急切尋求棲身之地的失敗喜劇演員,一個孤獨的男子。
再者,你絕對不會想到導演在這部電影之前聞名的電影是什麼:
《醉後大丈夫》系列。
這聽起來雖然像是個戲劇性的風格轉變,
但是對我來說《醉後大丈夫》也是與《小丑》有主題連結的,
也就是過度壓抑而造成的爆發。
在那部電影之中,主角群在酒醉過後做出各種完全無法想像的荒唐行徑,
其實就象徵著每個人在平時受到自己以及社會壓抑的自我本性,
在長年累積之下有可能一瞬間爆發。
而小丑講述的正是受到過度霸凌壓抑所產生的後果。
現在 “we live in a society”這句話被變成小丑的口頭禪已經是個迷因了,
但是從各種跡象看來,社會的壓迫確實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而某些已經看過的人也表示這部電影非常有煽動性,
認為這會鼓勵那些「得不到就毀掉的變態心理」。
美國鄉民也開始拿這部電影可能會引發槍擊案來開玩笑,
當然,這部電影是否真的會「引發社會動亂」這點還有待商榷,
但是一部有爭議性的電影總比一部完全不冒險的電影來得值得討論。
重點是,不要走進這部電影期待看到精彩的動作場面和緊湊的劇情,
這是一部角色剖析電影。只是主角剛好是史上最有名的反派而已。
但是如此經典的角色,需要一個能夠100%投入的演員,
容我介紹,當今最值得注意的演員,瓦昆菲尼克斯。
你可能不認得這個名字,那是因為他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商業大片裡了,
但是你非常有可能看過他- 還記得《神鬼戰士》之中的皇帝嗎?
沒錯,這就是瓦昆菲尼克斯。
在飾演這個角色之後,瓦昆就再也沒有演出一部強檔大片,
但是他每次所無論演出什麼角色都有如費盡全身的力氣直接鑽入那個角色最深層的本質,
不,應該是說如他的姓Phoenix,他每次都有如鳳凰一般以他所演出的角色重生。
導演表示他在寫劇本的過程中,心中只有瓦昆菲尼克斯這唯一人選,
甚至還把他的照片貼在電腦螢幕上。
不難看出為什麼,畢竟瓦昆對於身為演員的態度是完全無庸置疑的,
在2010年時他拍了一部紀錄片《我仍在這裡》,
紀錄他本人放棄演員生涯轉行當嘻哈歌手的過程,
更在宣傳時做出了留名青史,或者說惡名昭彰的訪談,
在大衛萊特曼的節目上幾乎像是個反社會人士,好似他已經完全地崩潰。
連萊特曼如此資深的主持人都幾乎無法把持這個怪異的瓦昆菲尼克斯。
在這部紀錄片推出的一段時間之後,參與製作的人才終於表示這是個偽紀錄片,
瓦昆的言行舉止完全都是演出來的。
他就是這樣的一個演員,無論參與什麼計劃都完全地投入。
對我來說,最能夠形容他演技的,是兩個完全矛盾的形容詞,細膩卻又猛烈。
你能夠看到他動用整張臉所做出不可思議的情緒轉變,
像是《雲端情人》之中短短幾分鐘之內有如雲霄飛車的內心起伏。
但是也能夠在一瞬間爆發猛烈的情緒,強烈地好似是他本人在受苦,
如《世紀教主》之中在受到提問時所展現的挫折以及悲憤,
或者是最近讓我極為印象深刻,在《失控救援》之中飾演的殺手。
因為看到自己的目標在他到達之前就被殺掉,讓他無法宣洩對於這些人渣的憤怒,
因而直接坐在地上崩潰的畫面。
而巧的是,剛剛所提到的幾個角色似乎都是在為他在《小丑》之中的演出準備,
《世紀教主》之中陰晴不定,似乎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到自己目標的弗萊迪,
《雲端情人》急切尋求連結的孤獨男子西奧多,
《失控救援》之中對於這個社會愈來愈失望,
試圖用自己暴力的方式來「矯正」一切的殺手喬。
似乎一切都如群星連成一線,指向《小丑》會是個讓人大開眼界的電影,
誰知道,或許在這之後,我們能夠看到更多勇於嘗試的漫畫改編電影。
小丑 預告分析 預告解析 彩蛋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心理暴力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議題。
近年來啊,每當有重大的社會案件發生的時候,像是公眾場所的隨機殺人事件,或者是前一陣子台鐵襲警案…這些部分。
我發現有很多民眾在看完這些新聞之後,常常會有一些感嘆跟疑惑;就像是喔「怎麼會有人這麼冷血?」、或者是「怎麼會有人這麼瘋狂,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
但我想邀請大家想一想,當我們感嘆完「瘋子越來越多」、「社會真的好亂」這樣的想法之後;這種讓大眾感覺到害怕的事情,就會自動停止、不再發生了嗎?事實證明,並不會啊!
這些可怕的事情還是重複的在發生,所以現在重點來了,我們明明知道這種不可預測的事情,還是會存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是會有它發生的風險,難道我們就只能夠隨它去,坐以待斃嗎?
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就算這樣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事先的預測,但我們還是更積極的去面對;也就是在發生這些慘案之前,起碼能夠辨識出這樣的人,事前做一些預防、保護好自己,才是讓自己好好過人生,更務實的方法。
我一直相信,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因此當一個人會走到某個極端,或者是會做出那些太荒謬、讓人覺得難以想像的行為,他一定有他背後形成的背景跟脈絡,和那一個人不得不的苦衷。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做任何的個案討論,我真正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些殘忍行為的背後,那個讓人「泯滅人性」的源頭,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更簡單的說,也就是一個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到底是怎麼樣擺脫社會的常規,和基本教育的自我約束,去做出那些有害他人、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
在解開這個謎底之前,我來說個歷史事件,你可能就會有感受。
我們都知道喔,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納粹的領袖希特勒,他是一個打著「種族主義」的旗號,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屠殺的獨裁者。
在希特勒和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導底下,當年的納粹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的猶太人;甚至於還有更多的身心障礙,和被他們視為劣等,或者是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都遭到納粹政權的毒手。
然而在希特勒徹底執行種族主義之前,這些猶太人和身心障礙者,本來就是住在德國的境內啊。
也就是說,在希特勒宣布進行種族淨化政策的同時,那些準備去抓人、殺人的德國軍官,和跟那些即將要被滅族的猶太人。
他們原本可能是鄰居,但是在希特勒的政令一宣布之後,這些軍官就翻臉無情的對鄰居動手。
即使這些猶太人曾經跟德國的軍官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成長,各自成家之後,兩家的家人還一起玩耍;但是這些德國軍官,還是可以說殺就殺,毫不留情。
那麼當你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很好奇,到底這些德國軍官,是怎麼樣一夕之間,變成了冷血的殺人魔,能夠對於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痛下殺手?
事實上呢,這些人並不是人格分裂,而是希特勒的政權,對於這些有惻隱之心的人、這些軍官進行了洗腦;給他們一個殺人的理由,讓他們感覺到殺人並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只是負責執行。
甚至於是為整個日耳曼民族的光榮來服務,讓這些軍官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不需要有罪惡感;而這樣的一個思想洗腦,就叫做「道德鬆綁」。
更直白的說,任何普通的正常人,只要被「道德鬆綁」的觀念侵蝕,就會變成泯滅人性的罪犯。
那麼,回到你我的日常生活裡,到底我們要怎麼樣去辨識出,有人正在進行「道德鬆綁」的過程,讓我們可以事先遠離危險呢?
其實這並不困難,因為這個過程,通常會有四個認知上面的特徵,在我說完之後,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就能夠辨識出來。
這些隱藏著「道德鬆綁」的第一步,就是「把傷害的行為,重新定義成榮譽的行為」。
打個比方來說喔,假設有一個天性單純的孩子,偏偏遇上一個情緒管控有問題的長輩,這是他的主要照顧者。
於是這種壞掉的大人,在管教小孩的時候就會跟他們說:「我會打你是在教你,要你學會看別人的臉色,將來長大之後才會得人疼啊!」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對不對?
於是呢,這個大人在合理化的過程當中,他就降低了對小朋友拳打腳踢的罪惡感,讓家暴事件不斷的上演。
這個大人把在本質上面,在身體跟精神的傷害,包裝成三個最可怕的字,叫「為你好」!
而第二步讓人道德鬆綁的階段,那就是「藉由分散或者是推卸個人的責任,用來逃避自我的譴責」。
這就像是喔,你在職場上遇到沒肩膀的主管,在你被奧客申訴的時候,不但沒有幫你伸張立場、討回公道;反而是向上級呈報,讓公司誤會你專業不足、服務不周,害你被資遣。
而且呢,還理直氣壯的跟你說:「這只是人力資源部門的決定,我只是負責通知你,有問題你去找人資部。」這樣的話你聽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正在看視頻的你,就有這樣的主管,我勸你還是早一點幫自己找後路,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喔!
然而這個現象,其實不只是主管的問題,其實這裡它顯現出,這整個團體的集體卸責、集體去逃避每個人應該要有的擔當跟責任。
接下來的第三個步驟,就是喔「合理化自己對於對方造成的傷害,忽略所有的負面後果」。
這就例如喔,在一段疏離的親子關係裡,日子過得很混亂的大人,根本不會照顧自己的下一代;更別說是好好回應孩子對於愛的需求。
於是呢,給孩子的照應,經常是放任不理、忽略孩子的情感,讓孩子從小就恐懼跟外界接觸,不懂得一些必要的人際技巧。
而大人卻還自以為是的說:「我把你生下來,我的責任就是給你吃、給你住,讓你讀書;其他的事情都要你自己要負責,等你成年之後,這就不會是我的事了。」
其實喔,傷害在本質上都是有脈絡、一環扣一環的,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也沒有人是局外人。
在成人階段的適應不良,往往可以在成長的階段裡,找到線索跟源頭,今天的加害人,通常是過去的受害者。
長期被忽略的孩子,日後往往會成為忽略自己孩子的父母,因為呢,他們會合理化的說:「啊我當初也是這樣長大的啊!」
最後一步那就是「重新建構對受害者的認知,把他們的所受當作是活該。」
這就像是一些恐怖情人,在施加暴力之後,往往會說:「我這樣子其實都是你害的,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活該!」
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受害者,就像當年納粹把許多的社會問題,都推給猶太人是一樣的。
當我們放眼今日,你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政治人物,很多時候也用這樣的手法,那其實跟當年的納粹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啊!
要是你對於我剛剛講的這些句型並不陌生,我會很建議你,早點看清楚你所處的環境,或者是你眼前的人,敬鬼神而遠之吧!
還記得希特勒是怎麼說服德國軍官的故事嗎?其實任何人都可能會因為「道德鬆綁」的過程,解除對於任何破壞行為,或者是邪惡行為的道德底限,去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只要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的暴行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說詞。
然而我相信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良知、有責任感的。但不能否認的就是,仍然會有一部分的人,或者是某些團體,會用道德鬆綁的過程,合理化自己給他人的傷害,甚至於會鼓吹他人一起進行集體的霸凌。
面對這種狀況,你就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否則喔,就像是一個光著身體上戰場的小兵,在短兵相接的時候,大聲呼喊說:「我很善良,不要殺我。」這是有沒用的啊、而且是非常、非常荒謬的,不是嗎?
談到這裡,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它會讓你學會怎麼樣面對這些有害的關係的時候,不只是被動的承受,你更可以主動的取捨、積極的調整你和他人的距離;更進一步的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的具體作法。
然而,如果你生命當中的相遇,並沒有這麼極端的話,那麼【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也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跟人進行「建設性的衝突」,去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讓別人輕易的剝削、或者是勒索你,讓你的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但無論如何,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他人跟環境,但是可以讓自己更有力量!
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永遠是我們自己每個人的責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所提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我很期待你能夠參與並且加入。
我相信綜觀我們的人生,你難免就會遇到一些罔顧你的權利、忽略你的需求,甚至於把侵犯你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的人。
當面對這樣的人,他可能是你在工作職場上遇到的人、他更可能是你親近的家人;你該怎麼辦?
所以呢,【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並不是要讓你決絕的去切斷這些關係;而是知道怎麼樣把那些對自己有害的信念。
或者是讓自己放不下的一些需求,甚至於能夠拉出一個不管是心理還是物理的距離,讓你能夠一步一步的保護自己之餘,長出自己的力量。
我常常說:「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那麼當你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你才能夠把你的心力,留給那些「對的人」。
【人際斷捨離】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心理暴力定義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 --
支援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家庭的福利服務
張超雄議員表示,根據他的統計調查,少於10%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是由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跟進的。他要求當局提供資料,說明多少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由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跟進。
張超雄議員表示,在前處理家庭暴力的策略和措施小組委員會的促催下,政府當局修訂了《家庭暴力條例》,但自此以後在處理家庭暴力方面並沒有甚麼改善。張議員認為,如果有人受到威脅,即使是口頭威脅,亦可能構成刑事罪行,更何況是對身體的傷害。張議員指出,每年有逾萬宗家庭事件,但家庭暴力個案數字卻持續下降。據政府當局所提供的統計數字,在過去5年,服務課每年處理的新呈報虐待配偶/同居情侶個案數字保持於約2 000多宗,但中央資料系統所記錄的新呈報虐待配偶/同居情侶個案數字在同期持續下降。他詢問家庭暴力個案減少的原因。
張超雄議員表示,他對"家庭事件"的新類別很有意見。他認為,家庭暴力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很重要,因為只有家庭暴力受害人才可申請體恤安置或有條件租約。社署副署長(服務)澄清,體恤安置並非限於給予家庭暴力受害人。前線人員會評估個案;倘若有關申請人有迫切、真正及長遠的住屋需要但又無法自已解決,不論個案性質為何,前線人員都會把個案轉介予房署。
張超雄議員建議在事務委員會轄下成立一個小組委員會,負責研究有關家庭暴力的事宜。張議員察悉,目前有8個研究政策事宜的小組委員會正在運作,所以此小組委員會將會列入輪候名單;他建議,家庭暴力的議題應由事務委員會跟進,直至小組委員會展開工作為止。張國柱議員建議事務委員會在2013年1月21日的特別會議上討論小組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工作計劃及時限。張超雄議員表示,他會就此提出建議,供委員在特別會議上審議。
日 期: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時 間: 上午8時30分至下午12時35分
地 點: 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室1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
心理暴力定義 在 心理暴力 的相關結果
... 心理暴力心理暴力,指的是不斷重複地採用語言或其他詭計,致使對方生活品質降低,造成對方精神 ... 心理暴力”行為定義為刑事犯罪。 2、不斷重複地採用語言或其他詭計,致使 ... ... <看更多>
心理暴力定義 在 健康網》情緒虐待也是一種暴力30秒答6問題檢視親密關係 的相關結果
精神暴力分4種常在獨處時發生 ... 精神暴力的定義為一種非身體的暴力,著重在言語、心理、經濟等層面,企圖利用多種方式控制另外一半。通常在兩個人獨處時才 ... ... <看更多>
心理暴力定義 在 職場心理暴力預防與心理健康促進 的相關結果
認出職場霸凌和暴力行為並做出回應. 2. 早期的警訊以及如何介入. 3. 訓練員工學會如何預防職場暴力的發生. 4. 預防職場暴力的實用技巧. 5. 定義關鍵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