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們總是看不見你看見的事》
這幾個月藉由專案重操舊業重返職場,大量接觸20多歲的年輕族群,跟他們一起工作「很有感」,必須不斷調整原本的預設情境,否則隨時都可能有「驚喜」等著我。
其實我遇到的這群年輕人,本質善良也算認真耐勞,然而工作品質上卻經常有落差,一段時間觀察後發現他們最常說的是:
「我一開始並沒有想到....」
「因為我以為是這樣....」
「我不知道這樣不可以....」
「我以為這樣就可以了....」
「我沒注意到這些,我沒想那麼多....」
同樣的情境換到教養生活裡一樣適用;孩子總是粗心大意、丟三落四,或者白目隨興、敷衍了事....。這些我們給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評價,一旦更換到職場上,就是小錯不斷、無法「一次到位」。這樣當然會加班,耗在內部修改往返,主管部屬同感挫折一樣心累。
身為主管的我,當然先自我檢討一番,是否交辦事項不夠清楚、資訊說明是否不夠完整?又或者是工作內容與經驗值不搭配?然而隔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根本的問題在於:他們「如何思考」一件事。
不知道如何思考,或是根本沒有思考的習慣,就只能憑著僅有的經驗判斷,甚至是直覺行事,那麼結果當然慘不忍睹。如果不先思考,那麼只要是任何沒做過的事情,幾乎會一蹋糊塗毫無頭緒,也因此容易受限於舒適圈內,只願意重複做類似的事情,限制了自己的成長範圍。
那麼如何讓他們開始思考呢?思考要怎麼「教」呢?
不論這個「他」是我的孩子或是同事,只要是相同的問題,用對的方法都應該一樣有用。我將這幾年如何用對話培養孩子思辨能力的方法,開始試用在同事之間,一周一個問句、一周一個金句,讓他們有意識地做事之前回顧這些問句或金句,神奇的是他們交上來的東西,漸漸有了準度,節省時間也成就感大增,創造正向循環。
什麼問句呢?初階的問題例如: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件事?」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什麼金句?例如:
「先做最不想做的事」
「想想別人可能會問的問題」
這本《自主學習》原本目的是為了增進學習效率設計,不過裡面的「十大魔法關鍵句」,正如書中針對職場、學校、家庭情境應用示範,都能有效讓大腦升級,而我也比對一下書中與自已原本使用的問句,萬變不離其中的融會貫通,相信以後更能「得心應口」。
還記得小時候帶孩子,常被別人說我的教養方式是「找孩子麻煩」,幹嘛問那麼多問題,然而今天有了回報的證據。學校請各班拍攝教師節祝福影片,孩子為了不想在課堂上大家意興闌珊不知從何討論,於是思考後在家做了一張簡單的企劃表,隔天在一堂表演藝術課裡,就讓全班達成共識並完成影片拍攝。
她因思考而採取行動,無形中成為主動積極的人,完成目標後獲得成就感,這就是累積成功的經驗。
一個問句能像一隻蝴蝶,引發這麼多的連鎖反應,你難道不想試試看嗎?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思考的藝術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讀書心得分享】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的評價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清醒思考的藝術》52種常見的思維錯誤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哈佛的5堂大腦行為學思考的藝術 的評價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aixpro Medium update:
2021.09.11 八月霧
打疫苗
霧中的感覺是一片的濕黏,這是夢嗎?是黎明前的短暫破世,是我們唯一能從母體中傾巢而出,觸碰真理之前的毫米時光,悄悄地從睡夢的隙縫鑽入,延展開來,整個人浸入緩慢、漂浮、無重力般的感覺。那片低飽和明亮的霧感驚訝的讓人放下警戒,我可是個完全緊繃的人,就像被高度抽真空的包裝袋,你能明顯看到物體的外體形狀與塑膠包裝貼合的不能在合,簡直就是人體的肌膚那樣,我沒想到在這霧中我卻悠然自得,沒有畏懼、害怕,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過度運轉的腦袋就這樣關機,持續保持在低的輸出範圍,一次面對著一件事情,就像是在理清自己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我還能記得的是,進入霧之前,我做了一連串的身體檢查,是公家單位提供的附屬條件,我必須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核准資格,我不確定為什麼要有這麼高標準完善的措施,但想一想,人們對於進入不確定性的狀態總會保持一種距離與模稜兩可的評語,沒有人敢在這個時代註記下表達我是最為正確的發言人。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被所有人檢視、評價、標記,我們才不是自由的,我們都被彼此規範、評量、分類,也因此開始變成了像是商品一樣,越能夠簡白被人理解就可能越被人接受,跟繪畫上卻是相差甚遠,只有篩選、再篩選、精挑細選、打磨之後,才能夠繪製出的那一條美的線條,那種簡單是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才能鍛鍊出來的,即便是你不停臨摹,也難以複製。
我們活在一個一邊講求獨特性,一邊被分類的時代。
這片霧走到盡頭會怎麼樣,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但目前對我來說,好像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在地圖上的迷霧才會慢慢散去,才會慢慢看見眼前是怎麼樣,前提是,這片霧有個盡頭,也會散去。
在商言商
從以前到現在都被人稱藝術家比較多,還有藝術家脾氣,還有說是時代需要好幾種不同的人,有些要在自己的職位上堅守崗位,有的要固執、堅持己見,這樣社會才會運轉起來,那時我就在想,我自己的觀點是什麼,我喜歡土地,我喜歡自然,但我喜歡待在家看到的自然,但當我到現場看到那片山林大海的時候,那個心情雀躍的感覺是無法比擬的,經過這樣比較,我認為我是怕麻煩,不想痛苦,想逃避過程的長浪,只想要快速地達到終點,這是我的個性。但我卻一直以來堅持著做圖畫圖,慢慢從圖畫到文字,增加風格,增加使用的媒介,試著多點耐心把那條線擺放到我腦子裡,我腦子裡的那位美感大師覺得最漂亮、最「正確」的位置上。啊,想到這,原來我是這樣的人,我是個講求精準、欲求標準答案的人,這大概要從小時候個性的培養開始,如果從小就被壓著尋求被安排的道路,就會想要知道他人對於答案的標準,也就是在一個方格內放入方格就好了,沒必要強求圓形或者三角形。
我懂了。
原來這就是為什麼當別人跟我說可以自由發揮的時候,往往我會陷入一種超級的躁鬱,因為我很明白,我所做的任何一切都不會是對方的標準答案,在談論到與他人的時候,在與他人產生聯繫溝通連結的時候,我更期待得到一個標準的作業流程與答案,因為這更符合他人,在與他人聯繫的時候,我所建立的自我會在一瞬間倒塌,因為我對自己並沒有信心,長久以來我都被說不可能、不可以、不行,長期的否定會造成一個人的人格自信降到低點,尤其是在躁鬱或者情緒不對的時候,那種表現更為直接,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表現,火車脫軌的時候也沒有人能控制,因為它已經離開常態了。
我熱愛常態,我喜歡一日又一日的相同流程,一個舒服的流程,我想沒有人不喜歡。但同時我又追求不同,追求獨特,在這我得聲明,獨特與標新立異並不一樣。常常很多人說那個人很怪,一般來說,我覺得怪這個詞是貶義,但在我們這圈,或者該說,我所喜愛的這些藝術家、設計師、各種不同行業的創作者,那個怪,反而是在稱讚他人的獨特之處,他們在尋找,或者是遵循著自己的獨特發展出新的一種,稍微與他人不同,或者橫空出世的神奇。但我也常講說,這個世界沒有最獨特,只有還沒被看見,或者被認識。所以我就是在這樣一邊求安穩一邊想要打破規矩的狀態下過著日子,在安穩的時候,我選擇的是一位平面設計師、插畫家,現在想當一位能夠勝任統一職稱「設計師」這三字的人,設計師不只是視覺,也包括視覺的背後,理念、群眾、發展、一切的一切;打破規矩的我想當一個任性的人,我想做出我覺得美的東西,我喜歡色塊、插圖、有的時候想要說故事,想要畫漫畫,我沒有特別侷限自己,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都會努力賦予它一個階段性的任務、情節、意義,我不想要空蕩蕩的美麗視覺,友人說,大家都愛假稿,但我一點也沒把這當假的東西來看,它可能會在未來變成某個人喜歡的東西,而成為商業案件的一環,我不想丟失這種可能。
森林的昆蟲學
這座森林比我想的更大更深,我在這邊遇到了很多沿著森林駐紮的人們,有獵人、神秘學家、商隊、天文學家、吉普賽人⋯⋯各式各樣的人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來歷,有著自己的獨特故事與本事,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是剛爬上新樓層的新玩家,他們在這座森林嬉戲、狩獵、交流、策劃⋯⋯他們總是能夠定睛看到我所看不到的,想出我想不到的,作為剛來的人,我努力地追尋著他們的腳步。好幾次的狩獵我都無能為力,是那個追趕不上他們腳步的落後者,幾個人幾個腳步,輕巧的像是開了地心引力的玩笑,穿梭、躲避、拉滿弓,咻地一聲穿過獵物的頭顱,倒地悶聲,那一晚我坐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解剖,然後交給擅長廚藝的人料理,他們總能做出讓我驚艷、讚嘆的美食,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混到了這座森林,覺得自己是個無用之人。
有的時候我會跟幾位談到自己的情緒低落,但他們都會正向地鼓勵、引導,但在我眼裡看來,卻覺得自己真的無用到了極點,就像是在找人安慰,祈求別人的憐惜,佔用了別人的時間,哈,我真個十足可悲的人。渴求別人的憐憫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滿足自己被人安慰的狀態,甚至把自己先行放到低位,成為一個不得不使他人安慰,而非怒斥的,一個被設定好的局面,簡直就是卑劣極點。
於是在一晚,我爬到樹的鼎點,看著星空給自己下了重重的鎖鏈,要自己好好地分析現況,把不足的地方學習起來,把壞的地方改掉,我不需要堅持,我只需要表現出被人認可的狀態就好,從頭到尾我只是想要被接受、接納、融入而已,人生的課題好像也就是這樣,就像離開自己的村落,那一晚有人說著,觀看這個世界的同時,小心不要被改變了。在這邊她所說的改變,我想可能是指同化吧?但在這座森林,我發現自己不能一個人過活,不能一個人狩獵,必須要有他人的幫忙,不管是陷阱、弓箭、路線、巡邏⋯⋯多件我過往自己一個人活著過來的時候所做的任何一切,在這座森林都行不通、做不來、不被通過,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那個不足變成了一種競爭、比較上的失落感,原來我以前的信心在別人眼裡恐怕只是不成熟、不足,我才明白,原來一切是比較來的。
於是我開始學習與實作,就像是把過往的東西擺著,偶爾掃掃灰塵,但不停的把新東西搬進來到自己的房間,考慮著要放置在哪,我自己也才發現,我自己卻沒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於是在這不同之下,我開始思考,什麼事需要的,什麼是目前可以使用,什麼是可以被我放在最之後的,被排序,是因為時間有限,不能跟過往那樣,隨心所欲,當礦工、當紡織、當鍛煉師、當農夫,東摸西望,最後卻沒試到一個自己想要的。但也多虧到了這座森林,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更別提我認識遇到的人都相當厲害,我能從他們身上學習的,相當多,這讓我感到心安與慶幸。
放鬆
我常被人說要放鬆,但其實因為一些關係,我已經很久沒有真的放鬆了。我很懷念以前吃肌肉鬆弛劑的時候,能夠避免掉那些疼痛感,不需要考慮太多,好像真的放鬆下來了,除此之外我真的沒想到有什麼時刻我是放鬆的,大概只有短暫幾秒,結果又回到了原本緊繃的狀態。也難怪當我真的從職位退下來後,我整個日子變得荒唐而又緩慢,卻沒有像日劇那樣拍出來的精緻度,果然戲劇就是被裝飾過的糖果,真正的內部的苦糖早就被換掉了。
左思右想,最放鬆的狀態應該就是躺著看漫畫了。
植物跟盆栽
當初買的那小盆,只有一根立著的,真的被養起來,長到現在超過數十根了,過往的我總是個綠殺手,長都長不成,養都養不大,現在能夠熬過來,讓我覺得,你呵護它,它就會回饋到你身上,也給了我一點信心,讓我想要去找幾個盆栽來分種,想讓它多點空間長大,也多點朋友。
我喜歡造型的盆栽,也意識到很多人在做,也有些興趣。
2022
還剩下三個月,我看了我當初寫的好幾個目標,好像都沒有達到,有點可憐。(果然我是個無法按表操課的人,更別提意志力了)
都不知道還該不該再跟自己說「要加油了」。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對自己又自信、又自卑,怎麼辦?
這是源自最近收到一個讀者朋友分享的故事:他是個即將考碩班的美術系同學,對自己的作品有自信,但要放出去比賽時又帶有些許的自卑。
我近幾年讀過與自信最有關、寫得最好的一本書是《自信的躍進》,是一位法國哲人的大作,裡面有一段內容我很喜歡、談的是「審美」與「自信」的關係。
作者主張,「審美」對於提高「自信」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活在世上,很多事情都需要別人的認可才行:身份、地位、家世、學經歷等等,但是審美不需要:當我們覺得一個東西是美的、它就是美的,我們不需要向別人說明、說服別人「這很美」,我們不需要舉出任何原因來為自己的審美觀辯護。
而這種「不須要說服別人」、「不需要原因」、「我覺得如此就是如此」的篤定,就是「自信」。
當然,創作、藝術「理想上」是如此,但現實上必然不是這樣;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期待的、不是自己「會被人接納」,而是期待自己能夠全然接受自己的審美觀、自己的判斷與創作。
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我的作品好不好」,而是先接受「我的作品是好的」之後、再去思考「我認為是好的這個作品,是否適合大家的審美觀與價值觀。」這樣的心態或許會健康許多:我們不再將自己的價值交給別人賦予,相反的,我們知道只有我自己能夠評價我自己的價值、下件事情思考的,是「適合他人與否」而不是「對他人來說好不好」。
其實,不只是對作品、對自我也是如此喔!如果我們並沒有全然接受、自我和解與疼惜,自然也會焦慮不已。
-
「自我和解的8堂課」熱烈搶購中:
https://bit.ly/3sbSmFG
9/1~9/17 結帳輸入 「RINCHEN100」即可折扣100元。
募資將於9/17結束,募資結束之後課程將會恢復原價喔。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乾隆 #印章 #藝術史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9【動畫】廣告段落
02:09 一切都不是偶然!
02:49 眼光欠佳的大收藏家:愛新覺羅弘曆
03:21 當皇子的時候,明明就還客客氣氣的啊
04:14 乾隆有多少印章?
05:13 什麼?他蓋章是為了檔案管理?
06:03 最寶貝的收藏,上面會蓋什麼?
06:53 除了蓋章寫心得,乾隆還做了什麼?
07:37 最慘的案例:《快雪時晴帖》
08:25 學者對這些行為的評價
09:21 我們的觀點
10:33 問題
10:4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Elanor
|腳本:Elanor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邱士華〈博物館界的帝王、奇才,及其題跋狂──乾隆的書畫收藏癖大解密〉:https://bit.ly/37j8V8K
→鄧欣潔〈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前置評量規劃及施行〉,故宮文物月刊
→許媛婷〈乾隆皇帝的文青魂與品牌形象——側寫皇室圖書的出版與包裝〉,故宮文物月刊
→許媛婷〈取益在廣求——談乾隆皇帝的皇室收藏與整理編目〉,故宮文物月刊
→余佩瑾〈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特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
→蔣得莊〈乾隆皇帝收藏再思考〉
→何傳馨〈深心託毫素——乾隆皇帝的書法志業
→郭倉妙〈乾隆時期書畫藏品的典藏與維護
→樓秋華〈董誥與乾隆皇帝的代寫佳話——兼談書畫代筆〉
→故宮:快雪時晴帖:https://bit.ly/3rRMf9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Mac M1 開箱評測實測 對比 MacBook Pro / Windows 效能筆電 剪輯效能評價實際表現 2021 推薦, 實測 M1 在 Adobe 系列軟體 Premier Pro 的實際性能表現,邦尼帶來性能跑分 Premiere Pro 剪輯實測 螢幕色域表現 發熱散熱表現溫度、評價、推薦、值不值得買。實測 Silicon , Resetta 2
iMac M1 搭載 24 吋 4.5K 的 Retina 螢幕,實測擁有 96% DCI-P3 , 85% Adobe RGB , 100% sRGB 螢幕亮度可達 450 尼特,效能上採用 M1 + 16GB RAM + SSD,本集也將帶來跑分測試 Geekbench , CineBench R23 , 3DMark , Premiere Pro 2021 輸出測試 ,邦尼本集帶來更完整的效能超完整實機實際測評。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
邦尼找重點:
iMac 2021
外觀設計 Unbox & Industrial Design:
0:00 邦尼幫你 開場
00:28 iMac 2021 適用族群
00:48 教育優惠入手建議
01:19 外觀設計
03:43 隨附配件 / 鍵盤手感 / 滑鼠觸控板
04:50 剩餘電量查看 / 接孔設計
性能電力測試 Performance & Battery:
05:28 iMac 選購建議
06:32 Premiere Pro 輸出實測 (M1 原生版 & Intel 版對比)
09:37 使用溫度 & 風扇噪音實測
影音娛樂 Display & Speakers:
10:40 螢幕規格 / 亮度 & 色域覆蓋實測
11:40 視訊鏡頭實測
11:51 喇叭外放實測
12:39 跑分數據實測
12:47 總結 iMac 2021
立即加入邦尼社團挖好康: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邦尼LIFE:屬於邦尼幫你團隊的私密生活玩樂
#邦尼TALK:有內容的聊聊科技資訊吧!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 Telegram:https://t.me/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濕:
卡司:LiMac M1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造者:威信
影像創造者:驢子
麥聲人:歐登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每一個看影片的「你」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當中,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叫做我們「怎麼說話」,會比我們「說什麼話」來得更為重要。
然而我們玩味一下哦,所謂的「怎麼說話」,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是要用很厲害的詞彙嗎?還是我們讓自己使用的詞彙的背後,能夠讓人有更能接受,或者是更有感的聯想呢?
關於這個部分,其實我在自己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當中,有一個單元叫做「重塑」有類似的觀念。
然而當我們從單向的表達,放到雙向的人與人之間的具體相處的時候,我想這個所謂的重塑,或者是善用語詞當中的「隱喻」意涵,它又會是更凸顯、更重要的。
打個比方吧,如果有一個關懷動物的機構,它要做一個募款,它的方式第一個方式是「為無家可歸的寵物捐款」,感受一下這個標語。
而第二個叫做「為動物收容所捐款」,你可以動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一下,哪一個標語,會讓你比較願意慷慨解囊呢?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為無家可歸的寵物」捐款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話,「家」跟「寵物」這樣的字眼,讓你連接到什麼?
可能連接到溫暖,可能連接到牠是你家庭成員的一份子、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針對這樣子你是不是更願意捐錢呢?
可是下一個訴求,叫做「為動物收容所」捐款,你感受一下「收容所」跟「動物」是不是就少了很多情感的投射?
他不會調動你心中的那份溫暖、那份溫柔,那份想要貢獻、付出,跟好好照顧的情緒。
所以你看哦~無家可歸的寵物,它讓我們心中感受到這些動物,不是什麼流浪動物,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不是野貓、野狗,牠們是你家裡的一份子,是寵物啊!
所以你自然就會聯想到,在牠們身上一定是發生了一些很嚴重的事情,不可抗力的因素,像是主人去世了,或者是跟主人走失,也可能是被棄養了!
無論具體的原因是什麼,每一個無家可歸的寵物,牠們背後一定有一個淒慘的故事;雖然你不知道那個故事是什麼,你已經先覺得他們淒慘了嘛!
所以因為這樣子,你會覺得如果沒有人為牠們做點事,這個世界對牠們來說就會是很殘酷的,牠們是會活不下去的。
所以你體會一下,我們平常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你遇到一個人難搞,你要用「難搞」這個字嗎?
還是你可以說他「有所堅持」,當你選擇的詞彙不一樣的時候,不管是從對方,還是自己所投射出來的情緒,一樣會有很大的差別。
當你說一個人「難搞」,聽到「難搞」這兩個字的人覺得被攻擊,而當你說難搞這兩個字的時候,是不是也透著攻擊的意味呢?
可是當你說一個人「有所堅持」,聽到這句話的人,他可能會意識到他是一個謹守原則的人;而對你來說,你也只是描述他對某些事情,有他的原則這個現象而已。
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沒有辦法連結,就是因為我們把那些自己不喜歡,或不習慣的東西,把它無限延伸放大。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定會有那些因為彼此的差異,造成想法跟做法不同的情況,但是它不意味著你沒有辦法跟人相處。
可是當你把它蔓延到一個全面的狀態,你使用的詞彙,就像剛剛說的「難搞」,你會發現幾乎你是無法跟他相處的。
可是當你說他是有自己的堅持,或者是有原則的時候,感受一下,是不是你只會聚焦在他那些可能無法動搖的事,而其他部分好說嘛!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你感覺到真的「話要怎麼說?」真的很重要,給你出一個考題,你來思考一下。
如果你是一個餐廳的服務人員,當客人點完菜之後,等了很久都還沒有上菜;當客人在催促你的時候,你要選擇講一句話,那你會選擇講哪一句話呢?
第一個選項:「好的,很快就上菜,請稍等」,還是「好的,很快的為你上菜,我們馬上來」?
想一下哦,這兩句話的關鍵差別在於「請稍等」、「馬上來」,你覺得哪一句話,會讓你的客人感覺比較好?減少更多的客訴呢?邀請你想一想!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可以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而且在這邊要特別跟你預告一下,呼應今天分享的主題,我們在7月6號,會有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接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主講。
在這一門課裡,你除了會學會,怎麼樣跟別人創造出更好的連結之外,它可以運用潛意識工作的途徑,來幫助你的內在做更好的整合,讓你自然而然的能夠靠近別人。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即將在7月6號推出,期待你的加入,那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作者: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出版日期:2012.09.01 圖文好讀 ... ... <看更多>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讀書心得分享】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的推薦與評價
... 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心得 思考的藝術電子書 思考的藝術pdf 思考的藝術ptt 思考的藝術批判與創造思考 思考的藝術線上看 思考的藝術電子書 思考的藝術評價 思考 ... ... <看更多>
思考的藝術評價 在 [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作者: 魯爾夫.杜伯里 (Rolf Dobelli)
出版日期:2012.09.01
圖文好讀版: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8/52-denkfehler/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接續上一本介紹的書《邏輯謬誤鑑識班》,我想再多談一點非形式謬誤,畢竟這是我們日
常生活最容易遇到和忽視的謬誤。《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這本書就是
在談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作者用一些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
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在哪、我們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此外,針對
各項錯誤,作者也一一提出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
這本書的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Rolf Dobelli) 是德國人,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
getAbstract 和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 創辦人之一。他目前有7部作品問世
,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這本書在2011年於德國剛出版時就榮登《明鏡週刊》暢
銷書冠軍寶座,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足稱作者至今最成功著作。這本書是由作者長期在報
紙專欄上撰寫的文章集結而成,專門在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
、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作者認為當我們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
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就像
先射了箭再畫靶。我們也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幻覺、錯誤。作者
在書裡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括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最常見的思
考錯誤!我在這篇文章裡,就不談那些已經廣為熟知的思考偏誤,而是挑10個我認為也很
重要但更容易被忽視的偏誤,還有指出作者在論述中出現的問題。
1. 確認偏誤 The Confirmation Bias
作者說確認偏誤是所有思考錯誤之母。這是一種將新資訊解釋成合乎既有理論、世界觀或
信念的傾向。換句話說,凡是牴觸既有觀點的新資訊(以下稱之為「否證證明」﹝
disconfirming evidence﹞),我們便會自動地將它們過濾掉。例如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人們最會做的事,無非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
得以完整無缺地保持下去!」這或許就是巴菲特會這麼成功的原因吧,他很清楚確認偏誤
的危險,從而強迫自己要反向思考。
另一個例子是達爾文。每逢他的觀察與理論發生牴觸時,他總是會特別認真地對待這些發
生牴觸的觀察。一直以來,他隨身都帶著一本筆記本,強迫自己必須在三十分鐘之內,將
那些與他的理論相矛盾的新觀察記錄下來。因此每當出現「特殊情況」這樣的字眼時,更
加仔細地停、看、聽,絕對是值得的。
生活在這世界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對世界、生活、經濟、投資、事業等問題採取某些理
論。基本上,一個人若完全沒有任何想法,所有事情都會變得寸步難行,然而,當理論愈
是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確認偏誤的效應也會愈發增強。例如占星師與經濟專家,他們總
是盡量含糊不清,宛如用一塊大磁鐵,將各種可能的說法全吸到身上。
在確認偏誤這方面,沒有哪種行業比財經記者中毒更深!因為他們經常隨便提個空洞理論
,再附上兩三個所謂的佐證,一篇報導就這樣大功告成。這些記者卻不會花任何力氣找出
一些否證證明;也就是說,去找一些同樣具創造力文化、卻經營得並不成功的公司,或者
不具創造力文化、卻經營得很成功的公司。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不幸,原因就在於我們始
終無意識地保持著確認偏誤。
作者說要對抗確認偏誤的方法是將你的一些信念寫下,不管是關於信仰、投資、婚姻、養
生、瘦身或事業規劃都好,然後試著找出這些信念的否證證明。
我認為確認偏誤非常氾濫,就是因為我們在當今的網路時代,我們很容易生活在同溫層裡
。我們不知不覺地被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餵養大量的相似訊息,所接觸到的都是支持自己
立場的觀點,你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幻覺,認為自己的主張是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更加深
對自己立場的確認度。所以要破除確認偏誤,第一步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同溫層,多方地去
搜尋與自己立場的不同意見,尤其是不要排斥去聽聽反方的論點。
2. 現成偏誤 The Availability Bias
現成偏誤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會借助一些易取得的現成例證,為自己描繪出一幅世界圖
像 。在現成偏誤的作用下,我們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墜機、車禍或謀殺等事故的致命風
險;相反地,我們卻總是低估一些較不引人注意的致命風險,比如糖尿病或胃癌等等。因
為在我們的腦袋裡,轟動的、響亮的、惹人注目的事物,比起與它們相反的那些事物更具
有可支配性。我們的大腦是根據「戲劇性原則」在思考,不是根據「量化原則」。經常反
覆出現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大腦記憶庫中提取出來,至於這些事情是否屬實
,那可一點也不重要。所以,人們總是先利用手邊容易取得的資料或處方,但建立在這種
基礎上的決策,通常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例如,十年前人們就已曉得運用「布萊克─休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 為衍生
性金融商品定價並不可行。無奈人們並沒有其他可取代的方法,於是他們寧願繼續使用這
套錯誤的模型,畢竟聊勝於無!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波動性」(volatility)這個概念
上:把它當作金融商品的風險指標顯然是錯的,但由於它計算起來十分簡單,我們幾乎將
它應用到所有的金融模型裡。
現成偏誤也是很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偏誤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你明知道目前的狀況
或方法是有問題的,但你仍然繼續用它。有句俗語「死馬當活馬醫」,「聊勝於無」就是
類似的想法。但我們現在知道了這樣敷衍的態度是不行的,終究會出問題。因此想要對付
這樣的偏誤,作者建議一個辦法就是去和那些與你的經驗及思考方式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共
事吧!因為,如果單打獨鬥,你完全沒有任何機會戰勝現成偏誤!
3. 故事偏誤 The Story Bias
「故事偏誤」是說:故事扭曲且簡化了事實。換句話說,故事會將所有不能與它本身配合
的東西統統排除掉。我們總是容易被故事吸引,卻拒卻抽象的事實於千里之外。這是一種
詛咒,為了那些討我們喜好但不重要的觀點,反而把重要的觀點統統被貶抑了。
在人類開始以科學方法去思考這個世界之前,其實是先用故事來解釋它。神話遠比哲學的
歲數還要大。因為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配備一條可遵循的路線,於是我們就用那
些雜亂無章的細節編織出一個故事。許多人會稱這樣的指引為「意義」;若我們的故事就
這麼經年累月直線地走下去,我們就將它稱為「個性」。這些我們宣稱理解的事物,在發
生的當時其實根本沒有人理解;更準確地說,是根本沒有人「可以理解」!我們是在事後
加工製造了一套意義,然後把它擺進歷史裡。
人的大腦天生就比較喜歡故事。作者舉例假設現在有兩個故事。(A)「國王死了,王后
接著也死了」;(B)「國王死了,王后因為哀傷過度也跟著死了。」如果你與大多數的
人思路相同,你應該會覺得第二則故事比較容易記住。因為故事 (A) 只是單純的事實陳
述;但故事 (B) 就創造出了某種意義。不過,如果就「信息論」(Information Theory
)的觀點來看,故事 (A) 其實比較容易讓人記住,因為它比較短。可是我們的大腦顯然
不是這麼運作。在廣告方面也是一樣,比起理性地條列出產品的各項優點,以講故事的方
式宣傳,反而更為有效。
為了擺脫這樣的情況,作者建議請你將故事拆解,並且進一步去質疑:故事所要隱藏的究
竟是什麼?建議你訓練自己,試著以沒有脈絡的方式去讀一遍你個人的自傳。
4. 後見之明偏誤 The Hindsight Bias
後見之明偏誤是最頑固的思考錯誤之一。我們可以貼切地用「『我早就知道了』現象」來
描述這種偏誤。從後見之明的角度來看,所有已經發生的事,似乎都緊密地遵循著某種看
似合理的必然性。所以當人們以後見之明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勝利時,便會高估其獲得成功
的機率。後見之明偏誤的危險是會讓我們錯誤地相信,我們「真正的」預言能力,比起「
實際的」預言能力還要來得好。如此一來,我們便容易變得自大,也容易被誤導而做出錯
誤的決定。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 後見之明偏誤有三種成因:認知上的 (Cognitive) 、後設認知上
的 (Metacognitive)、和動機上的(Motivational)因素。認知上,人們會選擇性地扭曲或
錯誤地記憶他們先前關於這事件的預測。有可能是因為要回憶與現在的知識一致的訊息比
較容易所致。後設認知上,當人們可以理解一件事情是如何和為何會發生時,他們就會傾
向認為這件事是可預見的。最後,在動機上,人們喜歡認為世界是可預測的,對某些人來
說,他們需要相信世界是有秩序的,相信會有一個後果無可避免地出現,會比較安心。
作者建議你可以寫下一些自己對政治、事業、體重、股市等方面的預測,日後再三不五時
地將你的預測拿出來跟實際的發展做個比較。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你是一個爛透了的預
言者!請你同樣也用這一套方法去閱讀歷史,少去看那些事後包裝出來的理論,多去閱讀
事件發生當時的一些日記、剪報或紀錄。如此一來,在面對世界的「不可預見性」時,你
至少能獲得些許寬慰。
5. 結果偏誤 The Outcome Bias
讓我們來做一個思想實驗:設想有一百萬隻猴子在投資股市,牠們買賣股票的方式完全出
於隨意。假設過了一年後,有一半的猴子投資成功; 再過一年,又只剩一半的猴子持續勝
出。假設十年後,只剩一千隻左右的猴子投資成功。二十年後只剩一隻猴子仍屹立不搖。
你會說這隻猴子是股神嗎?這個猴子闖蕩股市的故事說明了「結果偏誤」這種現象。
結果偏誤是說我們總是傾向用「結果」來評斷「決定」,而不是根據「當時的決定過程」
來評斷「決定」。這項思考錯誤有時也被稱為「史學家謬誤」(historian's fallacy)
,經典的適例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當時美國政府是否該疏散人民呢?以今日的眼光
來看(後見之明),有很多跡象顯示日軍勢必會攻擊,所以應該要疏散人民。但如果將時
空倒回至一九四一年,我們會發現,當時其實並存著無數相互矛盾的跡象;一些跡象指向
日本會發動攻擊,另一些卻完全相反。如果想要正確地評價當時的決策品質(究竟該不該
進行疏散),我們必須設身處地回到當時真正的資訊處境裡,並將事後得知的種種事實一
一過濾掉(尤其是日本確實偷襲了珍珠港這項事實)。
結果偏誤警告我們千萬不要僅以成敗論英雄。一個壞的結果並不必然等於是做了一個壞的
決定;反之亦然。不要對那些事後看起來是錯誤的決定落井下石,也不必對那些可能純粹
是出於意外而獲得成功的決定錦上添花。我們應該根據行為的理由去思考和判斷,才不會
流於輕率。
6. 公地悲劇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C161GvMPc
「公地悲劇」 這個詞最早是由英國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在1833年討論人口的著作中
所使用的比喻。1968年時,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 (Garrett Hardin) 在期刊《科學
》將這個概念加以發表、延伸,稱為「公地悲劇」。而這個理論本身就如亞里斯多德所言
:「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
當個人根據個人利益行事,而不是為共同利益而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共享資源(公地
)因自由進用和不受限地被過度使用,就會導致它們被過度剝削而崩潰。這樣的情況之所
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每一個個體都企求擴大自身可使用的資源,然而資源耗損的代價卻轉嫁
所有可使用資源的人們。我們世界裡的許多情況,都隱含著公地悲劇,諸如二氧化碳的排
放、濫墾濫伐、汙染水源、灌溉、無線電射頻的過度使用、公共廁所、太空垃圾、大到不
能倒的銀行等等。這齣「悲劇」只是一種效應;當某個團體的規模越過了一百人左右,而
我們也因此超出了系統再生能力的極限時,便會引發這樣的效應。事實上,公地悲劇是亞
當‧斯密(Adam Smith)所主張「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的反面。在某些特定
的情況裡,看不見的手未必會將市場調整到最佳狀態;相反地,它可能會讓市場走向崩潰
。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可自拔地,一再沉溺於公地的想法當中呢?那是因為演化並沒有在這個
社會兩難上,為我們預做準備。第一,在幾乎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有無限
的資源可供我們使用;第二,直到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生活型態都還維持在規模五十人
左右的小團體。在這樣的小團體裡,每個成員彼此認識,若有人膽敢利用公家的資源謀取
一己之私利,他馬上會被揪出來,並且受到報復,甚至得面臨千夫所指的嚴重後果。
「公地悲劇」其實是一種很尋常的現象,它最大的錯誤不是出在問題本身,而是出在人類
解決這項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人們祈求透過教育、啟蒙、資訊傳播、社會正義的感召
、教宗的詔令,甚至明星的說教等,將公地悲劇給趕出人間,無奈的是,它並不會因此而
遠離凡塵。想要克服這項難題,唯一可行的路徑只有兩條:「私有化」或「管理 」。具
體來說,要不就讓這片肥美的土地落人私人手裡,要不就是對放牧進行管制。私有化是一
個簡單的解答;它甚至可以充作管理的論證理由。所有無法被私有化的東西,諸如大氣層
、海洋、衛星軌道等等,就必須透過管理。管理可以指由國家頒布某些規則,例如收取使
用費、限制使用時間,甚至根據眼睛的顏色(農夫的或牛隻的)決定誰有優先使用權。
7. 輕忽機率偏誤 The Neglect of Probability 和零風險偏誤 The Zero-Risk Bias
這兩個跟機率有關的偏誤,我覺得要放在一起講。首先,是來自1972年的一個實驗。該實
驗室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被告知待會他們一定會受到電擊,第二組被告知有50%的
機率被電擊。研究人員在旁測量這些受試者在預告的時間快來臨之前的身體反應,像是心
跳、緊張、手心冒汗等。結果發現兩組都表現出同樣的不安。隨後研究人員又做了幾次一
樣的實驗,只是第二組的成員被告知電擊的機率一直往下降,20%、10%、到5%。結果仍然
是一樣地不安。這些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人們會對期待發生的事件之規模有所反應(例如,
彩金的總額或電壓的強弱等),但對於它們的發生機率,我們則近乎無感。換句話說,我
們欠缺某種對於發生機率的直觀理解能力,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輕忽機率」,它會導致
我們做出錯誤決定。對於風險,我們同樣沒有天生的直觀感受能力。
再回到電擊實驗,第二組的受試者遭電擊的機率一直要等降到機率變成零時,受試者的不
安反應才明顯改善了許多。這時我們可以來談什麼是「零風險偏誤」。假設有條河的兩條
支流 A和B 都有污水引發的致命風險。如果採取措施A,可以將A支流的致命風險從5%降
至 2%。如果採取措施B,可以將B支流的致命風險從1%降至0。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人會選擇
措施B,但比起措施A可以降低3%的致命風險,措施B只降了1%。所以理性計算上我們應該
選措施A而不是措施B。這就是零風險偏誤。
這當中似乎有什麼神奇的機制在作用,使我們一面倒地看重「零風險」。我們總像飛蛾撲
火那般,為了將微小的殘存風險徹底斬除,多付出了心力與金錢。幾乎所有追求零風險的
個案裡,人們原本可以更妥善運用各種寶貴資源,讓別的問題也一併降低風險;但人們卻
選擇沒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寧願將其投至追求零風險的目標上頭。這顯然是種不太理性的
反應,但它卻是「正常的」。在行為經濟學中,康納曼和特沃斯基就提出了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來解釋零風險的誘惑。該理論主張「大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
敏感(損失效應)」,透過完全地迴避風險,正消除了損失的可能性,這可能會令大多數
人感覺比較放心,以至於不做出冒險選擇。再者,在思考上人們會選擇較少努力程度和不
確定較低的選項,以減少認知壓力,而非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計算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關於機率和風險,有兩個結論。第一,是除了風險為零的情況外,我們其實相當拙於
明辨不同風險的危險程度。當情勢愈嚴峻或問題愈趨情緒化(例如,輻射災害),降低風
險的安撫效果也會跟著打折。由於我們無法直觀地掌握風險,因此必須花點心思去計算風
險。第二,請跟零風險概念說再見。學著在沒有什麼事是百分百確定的情況下過活;不管
你的積蓄、健康、婚姻、朋友、敵人,甚至國家,沒有什麼是百分百確定的。
8. 框架 Framing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方式陳述,便會讓聽者的感受大不相同。心理學家使用了「框架
」這個專業術語,來稱呼這樣的現象,有時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這個現
象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卡夫曼和特沃斯基在1981年的實驗中發現 (Tversky & Kahneman,
1981)。他們設計了一個問卷:假設有一地區的600位民眾生命受到某傳染病的威脅,對策
A可以拯救 200人的性命; 對策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讓600人全部得救,但也有三分之二的
機率無人得救。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案?結果大部分受訪者都選A。
接著他們再把相同的問題的兩個選項以倒過來的方式再問一遍:對策A會犧牲400人的性
命; 對策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沒人犧牲,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全部犧牲。結果,大多數
人選B,反而選A的人變成了少數。這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在做決定時,不僅受到選項的資
訊影響,還有陳述方式的框架。例如根據不同的陳述方式,「拯救」VS.「犧牲」,這些
受訪者們竟然對同樣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判斷。
而「美化修辭」是框架特別常見的變種。比方說,股市重挫,我們會說那是在「修正」;
企業支出成本過高,我們會說那叫做「商譽」;在管理學課堂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都不
叫「問題」,相反地,那是「機會」;被開除的經理其實是要「重新出發」,去開拓更美
好的人生。
此外,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整件事情的單一或少數面向時,我們也會被框架原則牽著鼻
子走。比如,在購買二手車時,我們往往只專注於車子的里程數,卻忽略掉引擎、煞車及
各種零組件的真實狀態;也就是說,里程數往往主導了我們是否購買二手車的決定。
作者提醒我們千萬要注意,沒有框架,你根本什麼也無法陳述。但是每件事情,無論是從
好友那裡親耳聽聞,還是從一份嚴謹的報刊上讀到,都是處在某種框架裡。
9. 雙曲貼現 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對我們來說,立即是很有價值的;可是,到底值多少呢?它有著超乎理性所能論證的價值
。我們所做的決定,往往會因為時間基準的不同,而跟著反覆無常。經濟學學者們稱這樣
的現象為「雙曲貼現」,意思是說:做決定的時點與獲利的時點愈接近,我們的「情緒利
率」(emotional interest)就愈容易跟著調升。雙曲的意思是指時間軸上的最近和遙遠
的未來。貼現是指將未來的金額折算到現在的價值。我們會將不同時間出現的金額折算到
同一時間點(多數是現在),以方便比較實際價值差異。不過,受到「雙曲貼現」影響,
遠期的金額通常會被過度折算,與理論上應有的價值出現分歧,感覺上變得較不值錢。雙
曲貼現代表著一種人類會被「立即」牽著鼻子走的事實,而這項事實在人類還是野生動物
時即已留下烙印。
一九六○年代,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過一項與延遲享樂有關的著名實驗
。在YouTube上如果用關鍵字「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 test)搜尋,可以找到許多
有趣的相關影片。在某個影片中,一些四歲左右的小男孩面前擺了一塊棉花糖,這些小朋
友被告知有兩種選擇:他們可以馬上把棉花糖吃掉,或者忍耐幾分鐘不吃,那麼他們還可
以額外多得到一塊棉花糖。有趣的是,只有極少數小孩能夠等待;更耐人尋味的是,米歇
爾的研究結果指出,延遲享樂的能力竟然是日後事業成功的一項可靠指標。
讀到這裡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作者說的雙取貼現是一種思考錯誤,因為為了立即的享
樂而放棄未來更大的利益是不明智的。但是在此,我想提供更進一步的思考,當你對未來
充滿不確定時,你還能有信心地等待未來嗎?是不是現在先入袋為安,觀看局勢後再做決
定會比較好呢?
讓我們來思考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喜歡吃草莓蛋糕嗎?你是會先吃到草莓的人還是留到最
後才吃,要慢慢享受的人呢?對於想留到最後慢慢吃的人,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草莓
在你還沒吃完蛋糕前就被他人給吃掉了?你生氣地指責對方為什麼吃掉你最愛的草莓時,
對方還無辜地回答你說 「我以為你不喜歡吃才留著呀」。或者,原本打算要最後才吃的
草莓蛋糕,卻因為先前已經吃太多,現在吃不下了,所以只好放棄。又或者,在你一個人
準備慢慢享受時,突然一通緊急電話來,讓你中斷了進食的機會。這時候是不是會有一種
後悔的心情:「早知道就先吃掉了呀」?這些例子只是要說明,為什麼延遲享樂不一定永
遠是對的,有時選擇兌現反而才是更好的選擇。身邊也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年輕的時候
努力工作存了好多錢,想說要等以後好好享受人生,但一場意外過世了,就什麼也沒有享
受到了。年輕的時候說等退休了才要去環遊世界,但等到退休後有時間、有錢了,但已經
沒有健康和體力可以去了,這時候才後悔早知道年輕時就該去闖一闖。
至於棉花糖實驗從1990年華特‧米歇爾公布他們的追蹤研究,說當初有拿到第二塊棉花糖
的小朋友,在高中生申請大學的SAT成績上有比較好的表現,因而被認為延遲享樂的能力
是日後事業成功的一項可靠指標。但其實棉花糖實驗在其他學者的重複實驗下,有了不一
樣的解讀。例如在 2012年羅切斯特大學稍微改變了實驗:一組在進行棉花糖測試之前沒
有兌現承諾(不可靠的測試組),第二組在他們的棉花糖測試(可靠的測試人員組)之前
有一個兌現的承諾。結果發現可靠測試組等待第二個棉花糖出現的時間是不可靠測試組的
四倍(12 分鐘)。研究者認為,這是對最初的解釋提出了挑戰:華特‧米歇爾將「自我
控制」(self-control) 作為兒童表現的關鍵因素,但如果是這樣,我們測試自我控制應
該預測等待的能力,而不是有意義的戰略等待的結果。研究者們質疑在斯坦福大學的棉花
糖實驗之前,沃爾特·米歇爾其實已經有證明,孩子相信承諾的延遲獎勵實際上會兌現是
延遲選擇的重要決定因素,但他後來的實驗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也沒有控制個人在報告
與生活成功的相關性時,關於可靠性的信念的變化。
2018年,更有學者重新研究小時候的延遲等待和長大後的學業表現的相關性,他們指出這
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很小 (Tyler W. Watts, Greg J. Duncan, and Haonan Quan, 2018)。
他們的研究發現對那些在4 歲時多等一分鐘的小孩,預測其在 15 歲時的成就會增加大約
十分之一標準差。但這種雙變量相關性,在對家庭背景、早期認知能力和家庭環境進行控
制的情況下,比原始研究減少了三分之二,僅為原本報告的一半。他們的結論是青少年成
就的大部分變化來自能夠等待至少 20 秒。 而延遲時間與 15 歲時行為結果測量之間的
關聯要小得多,而且很少具有統計學意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5cFoVCcEzM&t=441s
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雙曲貼現確實是一種思考錯誤。當我們愈有能力控制衝動,就愈能
避免這樣的錯誤。但是我們也不該固守總是延遲享樂,有些事情還是要立即兌現才好,尤
其是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至於何時該兌現,這就是人生的考驗。
10. 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 Swimmer's Body Illusion
在這一章裡,杜伯里說了一個故事。股市交易員塔雷伯有天想奮發圖強甩掉身上的贅肉,
所以他四處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他看到游泳選手們的身材個個都像是雕像般完美,所以
他決定也來每週兩次到泳池的魔鬼訓練。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了解到,過去的那段魔
鬼訓練期間,他根本就是處於某種陷阱當中。「泳將身材的錯覺」就是以為泳將的完美身
材是因為他們進行了大量訓練的結果,但其實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有了好身材,所以才能成
為職業級的泳將。換句話說,他們的身材其實是某種「篩選的標準」,不是他們運動的「
結果」。接著他說類似的錯覺也出現在化妝品代言上,並不是化妝品讓那些女人美到變成
了模特兒,而是她們天生麗質。這都是倒果為因的錯覺。同樣地,哈佛大學真的是一所好
學校嗎?確實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或許這所學校本身很糟糕,但它卻網羅了全球最聰明
的學生。最後作者結論,實際上,幸運大多與生俱來,並且會在人生過程中穩定地持續著
。但是那些成功的人似乎並不接受「他們天生就是比較幸運」這樣的說法,反倒傾向於將
這一切解釋成他們總是正面看待萬事萬物的結果。因此,奉勸我們最好遠離那些高唱天助
自助者,因為他們是百分百地擁有天生的幸運傾向,而這些幸運秘訣在其他數以億的小人
物身上根本無效。
看到這裡,我不知道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論點,我個人是充滿問號。因為這其中明顯和我個
人經驗不符。然後我就去搜尋所謂泳將身材的錯覺的相關,我發現所有提到泳將身材錯覺
的文章都是因為看了杜伯里的這本書,而在其他認真討論認知偏誤的教科書或網站裡,根
本也沒有泳將身材錯覺這一項,有的是「倒果為因謬誤」。即便在倒果為因的謬誤裡,也
沒有說泳將身材是其中一個例子。因此,我認為「泳將身材錯覺」是杜伯里自己創的,他
想要說明倒果為因的偏誤,但是他的論證是有問題的,他正好犯下了我前一篇文章 《邏
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 裡提到的「合理的當作是正確的」
謬誤、「以偏概全」、「輕率地否定一個因果連結」謬誤。篇幅關係,我會另外寫一篇文
章「泳將身材的錯覺」這個認知偏誤成立嗎?來說明清楚。
讀後心得: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不錯的書,整理了52個人們容易犯的思考錯誤,涵蓋了心理學、經濟
學、行為認知等層面。但是我也發現裡面有些論點是有爭議的,像是棉花糖實驗,在這實
驗問世的50年後就得到了翻轉。這也凸顯了為什麼哲學家時時在提醒大眾對所謂的科學研
究和實驗報告要小心他們的推論過程。不要盲目地相信所有的研究,但也不是說要你當完
全的懷疑論者。多多訓練你的偵錯神經讓自己能避免掉入這些思考誤區才是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更多的認知偏誤列表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81%8F%E8%AA%A4%E5%88%97%E8%A1%A8
「泳將身材的錯覺」這個認知偏誤成立嗎?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10/whats-wrong-with-the-swimmers-body-illusion/
《邏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1/detecting-logic-fallacy/
--
「哲思饗宴」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hilosymposium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一場閱讀與思考的饗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8.169.127.83 (法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7456481.A.3C7.html
※ 編輯: vivina (88.169.127.83 法國), 07/10/2022 20:38: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