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言論審查機制應公正透明
#數位平台壟斷霸權需要更多治理
#看歐盟如何保障人民數位權利
臉書(Facebook)會以自己的《社群守則》、審查員來審查言論。
例如,討論到中國人對於特定事件的反應並無羞辱言論被禁言;提到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基金會發起 #葉黃素計畫 被鎖帳號;提到台灣獨立、高端施打數據、美食評論,被歸類為霸凌、騷擾或垃圾訊息。
但另一方面,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提及:「有人以簡體字一直罵人『民進黨養的狗x種』,經檢舉卻被判定未違反《社群守則》;同樣的,諸如『台巴子』、『留島不留人』等各種言論,都在臉書允許之列。」( https://new7.storm.mg/article/3939131 )
顯然,臉書審查機制出了問題。
我自己則接過不少性別和人權團體反映,這幾年來,臉書也會出現攻擊同志及女性的仇恨言論,內容還混雜不實謠言。
但這類 #真正的仇恨或不實言論 幾乎無法被檢舉下架,不論提供多少證明。
這顯示,臉書可能不只審查機制出了問題;甚至可能倒過來,成為 #仇恨歧視與假新聞的幫兇。
江雅綺Yachi Chiang(北科大智財所副教授)也提到:「這幾年臉書成為假訊息、不實資訊、訊息戰的平台中心,也已不是新鮮事。
『劍橋分析』公司操縱選舉的案件,透過Netflix的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十分清楚的呈現,透過臉書平台可以輕易取得選民的資料,幫助選舉團隊建立使用者的個性模型,然後利用這些資料、操縱選民的行為。
除了操縱選舉的前科紀錄,臉書也常常被認為是仇恨言論的傳播中心,聯合國甚至曾控訴臉書為仇恨言論提供最佳平台,應該為緬甸的羅興亞族群所遭受的迫害負主要責任。」
我辦公室整理了,臉書審查機制的問題,可能包含:
❌《社群守則》並非由實際整體社群擬定,無法反映社群共識。
❌《社群守則》多數規範過於攏統,缺少細部指引及示例,審查標準高度依賴人工判定。
❌ 但審查工作會外包給不一定具足夠專業且嚴重過勞的血汗審查員。臉書自己也承認,每天約有10%的審查錯誤(還不包含申訴無效的案件)。
❌ 審查機制缺乏透明度,限制發言、懲處(包含降低觸及率)、申訴都未說明審查判定的原因及標準。
❌申訴機制形同虛設,即使是最後一層的監察委員會也鮮少發揮實際作用。
#數位平台已形成壟斷霸權
我雖然以臉書做例子,但這些審查爭議,不只在臉書發生;也已在包含Google、Twitter、Line等平台發生。
只要有人提出疑問,就會有人說:「不爽不要用,又沒人逼你用。」
但這已經不是個人是否要使用的層次。當這些平台成為 #國內外資訊快速傳遞的關鍵核心,不用的人或國家,會因此降低獲取國際資訊的速度、乃至於減弱和國際的連結。
平台已成為 #數位世界的壟斷霸權。
近年世界各國都在關注及想辦法以法治處理。台灣正要準備成立 #數位發展部,各種討論中,我也不斷提醒必須注意 #網路反壟斷 ,這是 #數位治理 重要的一環。
#參考歐盟經驗
#保障人民基本數位權利
之前愛信任-劉世芳邀請我共同主 辦「跨國網路平台與內容產業影響」公聽會。我便指出,台灣應參考歐盟《數位服務法》及 《數位市場法》草案,這兩者是繼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後,歐盟推出保障人民基本 #數位權利 的第二步。
#數位服務法
針對超大型跨國數位平台*,制定高達17類義務。
包含平台須建立值得信賴的舉報及申訴機制、公開各種機制與透明度報告、通報刑事犯罪、外部風險稽核和公共問責等。
藉此對平台或有心人士操控資訊、大量假新聞入侵、政府不當干預等問題 #建立預防機制,強化公民對數位平台的 #民主監督,保障使用者數位權利。
此外,還被要求必須針對風險管理系統進行獨立審核,以防止濫用。
特別是「非法內容散布」、「對基本人權的不良影響」,以及「平台服務遭蓄意操縱以傷害公共利益及公共安全」等三個面向。
如果查到違反法規,將會有高達年度營業額6%的罰鍰;若調查發現平台/企業提供「不正確、不完整或誤導性的資訊」,罰鍰最高可達年營業額1%。
*對歐盟來說,覆蓋歐盟人口10%以上、即4,500萬人的跨國數位平台,即算是超大型跨國數位平台。以這算法,臉書、IG、Google在台灣都算是。
#數位市場法
平台壟斷的問題不光是前面所提的言論自由及散播不實或歧視言論,同時在技術發展上也會有托拉斯的問題。
因此數位市場法將大型跨國數位平台定位為 #守門人(Gatekeeper),禁止平台不公平對待企業用戶及使用者來獲取不當利益。
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日前對Google濫用市場主導性、限制其他手機系統開發商競爭的問題,開罰2074億韓元(https://bit.ly/3Axetd3),也是基於同樣的觀念。
在大型跨國網路平台優點及問題不斷浮出的現在,#數位治理政策 更顯得重要,我會努力加速 #數位發展部 的推進,並訴求納入對平台的適切監督。
數位環境中,人權、隱私、言論自由,同樣是不可退讓的底限。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的網紅吳建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G智慧城鄉與六帶一路」為主題提出關切質詢,並一口氣要求縣府包括秘書長張逸華及十多個局處長逐一說明最新進度;吳建志更建議「加速推動六帶一路」花蓮成為5G智慧城市建立點、線、面的基礎。吳建志強調,花蓮最優先需要一條貫穿十三鄉鎮市的花東高速公路,以利5G智慧城市各項計畫的推動。縣長徐榛蔚也肯定六帶一路...
數位治理政策 在 愛信任-劉世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莫讓eID成為民主防衛破口記者會
上午,世芳與立院同仁 范雲 FAN, Yun 委員、 何欣純 委員、 洪申翰 Sun-Han 委員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 #全面暫緩數位身分證 政策。
雖然政府一再響應資安即國安,但在 中國大陸無所不用其極的文攻武赫,最擔心的是24小時滲透的隱憂。而院會對於現今數位身分證製作廠商疑似有外包給 #中資經驗,資安亦有可能外洩的風險。
世芳認為,因應 #數位時代 的來臨,政府刻正 #積極建置數位轉型,然而數位轉型衍生之資安風險更不容忽視,台灣需要完善的法規及健全配套。由於現階段法令尚未成熟,或許應留待未來統籌數位治理政策之《 #數位發展部》成立與全面的法制保障到位後再來執行。
💡相關新聞:
📌中央社/ https://tinyurl.com/y6b7yxal
📌新頭殼/ https://tinyurl.com/y4muyyvv
📌經濟日報/ https://tinyurl.com/y2n465oo
📌風傳媒/ https://tinyurl.com/y4njrkz9
數位治理政策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數位身分證恐成資安破口
#數位治理要以國家安全為前提
#學界呼籲勿讓全民個資被中國滲透
#修法規範前暫緩上路
#學界的三大質疑三大建議
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eID政策,#預計2021年七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上週一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正式提出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這個小組中橫跨資訊科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學者,共同對目前內政部推動中的 #數位身分證eID,提出 #三大質疑:
1⃣規劃中的晶片身分證將 #對臺灣的自由民主體制帶來立即而重大威脅。
2⃣ 現行條件下,強制發行晶片身分證 #欠缺合憲的法制基礎。
3⃣ 與晶片身分證同步推動的跨機關業務資料共享與整體智慧政府計畫,#欠缺符合可課責性的設計與作法。
所以這份建議書提出 #三大政策建議:
1⃣建立 #身分證晶片化與數位化的法制基礎、#提供個人權利保障
2⃣立法確保晶片身分證的 #資安與國安
3⃣建立跨機關資料交換與 #智慧政府的可課責性及社會信賴
這份報告並提出總體建議:在解決上述問題之前, #應立即暫緩晶片身分證之換發。
#中國資安威脅是進行式
看到這份報告,我感到十分憂心。因為我們都知道,台灣ㄧ直面臨中國的資安威脅,其手法日新月異,規模、頻率也日益增加!
中國攻擊台灣資安手法包含 #透過政府委外廠商入侵、#入侵政府資訊供應商、#中資電子產品留後門、#入侵攻擊取得非法權限、#破壞或阻斷系統服務、#植入惡意程式、#違反資安政策規則、#掃描刺探等。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的統計顯示,近3年來共發生1709件針對政府機關的資安事件,駭客攻擊主要來自中國大陸。
雖然中央政府近5年來已花費上百億元做資安防護,不過,2019年的網路攻防實兵演練,卻顯示有六成以上的機關有資安破口!政府是否已有能力在推動身分證全面數位化的同時確保資訊安全,讓人憂心!
#數位身分證恐成資安破口
中研院這份跨領域專家政策建議書的調查顯示,目前數位身分證的 #晶片模組設計、#晶片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序設計、#資料寫入設備生產 ,發包的廠商都與中國政府關係曖昧,甚至疑似與中國安全部門有合作關係,都可能有後門或共用系統元件而產生的資安風險。
建議書也提到, #數位化與晶片化增加人民被監控的風險、現行的法律包含資通安全法、電子簽章法、個資法等現行法均不足以因應數位化後帶來的風險。
蘇院長曾說 #資安等於國安,我十分認同。如果現行法制、監理都無法確保數位身分的資訊安全,等於是把全民的個資雙手捧上奉送給中國,讓我們的國家安全出現無法逆轉的大缺口!
#修法規範前暫緩上路
內政部預計明年七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我呼籲在 #修法規範前應暫緩上路,先充分釐清、防範上述可能的資安疑慮!
行政院籌備中的數位發展部成立後,將統籌數位治理政策,包含確保資訊安全,應可建立更全面的規範,訂定專法或在既有法規中建立專章以保障全民資安,法制保障健全後,再推動或評估身分證的數位化!
資安即國安!中國滲透無孔不入,不能把全民的個資奉送給中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數位治理政策 在 吳建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5G智慧城鄉與六帶一路」為主題提出關切質詢,並一口氣要求縣府包括秘書長張逸華及十多個局處長逐一說明最新進度;吳建志更建議「加速推動六帶一路」花蓮成為5G智慧城市建立點、線、面的基礎。吳建志強調,花蓮最優先需要一條貫穿十三鄉鎮市的花東高速公路,以利5G智慧城市各項計畫的推動。縣長徐榛蔚也肯定六帶一路與縣政政策吻合,縣府推動智慧城市、智慧治理上,局處長提出的僅為部分智慧計畫,行研處正整合上位計畫,運用AI大數據統合,提供縣政推動精準數據分析。
議員吳建志表示,縣長徐榛蔚以「國際智慧城市、 觀光友善花蓮」為施政主軸,也積極以花蓮智慧城鄉五大發展面向 :「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經濟」、「智慧社會」及「智慧治理」。交通部在一零九年度有一個重大的政策,那就是「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公告上面寫著:用科技穿梭城鄉,以交通連結幸福,是交通部從一零六年開始,推動為期四年的計畫,交通部已經投注了四點八億元補助地方政府發展智慧運輸,以中央攜手地方帶動產業起飛,打造臺灣智慧移動生態系這個為期四年的「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結合國內資通訊產業與交通產業實力,解決既有交通痛點並帶來前所未有的運輸服務革新」。
至於花蓮,於東華大學等校發展機車車聯網、降低校園機車事故達三成以上,創造家長放心的就學環境;而在東部偏鄉,則由計畫發展公共運輸平台,將「行的正義」落實到臺灣最遠的角落。關於東部偏鄉計畫發展公共運輸平台的這部分,值得花蓮縣政府投注心力去更深入了解與爭取,這樣才有助於加速花蓮交通與各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吳建志也建議,花蓮縣擁有國際機場以及國際港口,其中花蓮市加上吉安鄉有將近廿萬人口,絕對非常適合發展5G海陸空整合應用先行試點城市,根據行政院擘劃的國家5G交通基建計畫中,分成三大模塊:一、打造5G智慧公路應用服務典範。二、建立5G智慧聯網鐵道運輸及監理環境。三、構建5G智慧交通數位神經中樞。花蓮擁有陸海空三種交通網絡,但一直沒辦法好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跟實力,5G的未來已經在全球開始整合跟應用,花蓮如果沒有辦法提前部署,由地方政府扮演領頭羊的角色,那麼也無法吸引相關產業的進駐。
數位治理政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的溝通傳播(可以是推廣、說服、行銷、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基本上今天的議題可以分成「#科學傳播」與「#政策傳播」兩個範疇來看,兩者都在新媒體的架構下,都有著劇烈的變動與廣泛的影響力,小編的角色也越顯微妙。我自己是好幾個粉專的小編,小編真的很可憐啊,創意發想、企劃、寫文、作圖、拍片已經是基本的,我看一些求人徵才還要會主持表演與直播揪眾、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媒體聯盟營運與管理、線上線下虛實轉換技巧、各平台SEO佈署與演算法應對、廣告投放、社群風向經營、市場分析與競爭者行銷分析…。等等,叫老闆自己來做,掰掰。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什麼是科學人爭議 什麼是1450
▶ 對,就是小編治國,小編雖小
▶ 從單向到雙向的政策傳播
▶ 新媒體時代該說人話
▶ 科學家參與科學政策行銷
▶ 科學的傳播需要批判的大眾
▶ 社群傳播應據專業位置與角色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1uto8rh1av0875j4dy1pdz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74Cu3Ji2CUkuReLYPcx1D?si=MtdECSz_TQScOl0M23QbVA&utm_source=copy-link
.
📲#Facebook 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90395487814737/
.
.
\\\\ 完整論述 \\\\
.
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項重要的「治理技術」。對一般企業的管理而言,溝通是傳遞產品訊息、提升企業形象和爭取顧客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政府部門而言,溝通是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形象和爭取民眾認同的重要工具(黃俊英,2011)。傳統的政策溝通常以單向的、心理學主義、行為主義的「政令宣導」做為傳播想像,我們會認為,人民隔在大眾媒體的後面,只要盡量地單方面給予資訊即可。
.
從2010年後「#整合行銷」的概念開始大量進入政府的政策溝通,我們見到更多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銷售、直接行銷和口碑行銷展現在政府的內容發佈中。甚至再更強調互動性的新媒體架構中,讓政策的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所以,政府部門開始將「溝通」的工作外包,讓外部團隊比較接地氣、說人話的公關公司或團隊來當小編,處理像是貼文、圖像設計的事務,也負責操作民意與監測輿情等任務。
.
▓ #政策傳播的新想像
.
新媒體架構讓政策傳播有了質量上的變化,而這也是為何公部門想要委外經營溝通的原因,因為官僚體制時常不適合做新式的政策傳播。在「#時間面向」上,政策傳播必須轉變為動態、隨時隨地的訊息散播。在「#制度面向」上,應考慮設置同等於發言人重要性的社群媒體團隊。在「#語藝面向」上,在要講有趣、簡單、有趣、視覺化的語言,才有社群傳播的效果。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些能力,傳統的公務員並不具備,體制上也無法供給。難怪要外包啦~
.
▓ #科學議題的溝通治理與公共態度
.
不過,這次的問題有一部份是「科學人」專頁是不是可以這樣傳遞科學資訊?可不可以接受政府投放廣告?再過去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除了政策的行銷外,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行銷。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純知識的科學、商品的科學、政策的科學,透過從科學普及轉向科學傳播的變化,試圖讓人們更加接近科學,或者被科學說服(單文婷,2017)。
.
從「科學人」小編的貼文內容來看,「#克萊豬不好吃」與「#增加收益又環保」兩個論述其實是來自於部分政策新聞、公共討論與科學評論的內容,並是非偽科學或假訊息,只是這樣的簡化貼文是否適合出現在「科學網站」上,可以思考一下。
.
由此被延伸的另一個爭議是,「科學人」做為一個科學家社群,是否可以做政策行銷。科學家與科學組織,本來就可以與施政者做不同方式與不同層次的合作,這種科學傳播的合作方式,可以有「翻譯」、「代言」、「夥伴」的三個程度,構成一個科技治理中專家政治的基礎(某個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應該 #資訊透明)(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
科學事件總是可以充滿政治因素,但我支持強的科學文化立場(#公衛議題的確是要小心一點),就是歡迎更多關於科學的聲音發出,這樣有助於人人培養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另外,政府與委外單位的合作,具備更細緻嚴謹的貼文審查,是一個重要也保全彼此的方法。
.
▓ #溝通人才從內部培養開始
.
最後,當然推文不等於新聞,我覺得我們逐漸必須邁向一個批判的大眾,在這個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代。當我們據有的(全)媒體素養程度越高,就能越明確地知道各種媒體的運作規則與媒體語言,自然就會更加小心,且富有懷疑論的多元檢證精神,與反思批判。
.
說實在的,無論是政策傳播,或是科學傳播,我覺得問題根本就是在:「政府與科學單位本身覺得傳播是一件小事,別人做就好,我們要做更重要的事」。能夠在單位內,設置媒體公關部門,或是合理培養溝通人才,才是這個到處都是媒介傳播的時代,應該做的事。然後薪水要高一點,謝謝。
.
#參考文獻:
.
1.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2.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3. Peters, H. P. (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 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研究與實踐,10(1),1-18。
4.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
數位治理政策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凌子楚政見
1. 爭取嘉義縣市合作的牛稠溪科學園區,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市庫收益,讓青年返鄉,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Pursuit a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with a county and city’s cooperation along the river to create more jobs and government income.
Let youths all have more chances to come home work, take care of parents, and enjoy the family reunion.
2. 爭取預算,讓嘉義市成為局處業務整合,全面單一窗口,提供市民服務的示範城市,同時建立在地數位行政管理產業。
Strive for the budget to set up a one-stop service and make Chiayi the first model city in Taiwan.
Integrate and found a digital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mote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for the public.
3.推動企業管理,融入國家治理,盈餘退稅的法律依據。
Promote Legislation to transform business management into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to refound tax.
4.爭取八掌溪,牛稠溪,兩河流域河川整治,截彎取直,建立地下或平面水庫,提供牛稠溪兩岸未來科學園區,或現有工業區所需的專屬水源,拓寬防汛道路,整合大埔美、後湖、頭橋、民雄、中洋、嘉太工業區,作為世賢路以外,兩條新的外環道路,連結國道1號和國道3號,提高運輸能量,促進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返鄉。
Fight for river improvement and build up a plane reservoir and to satisfy the water demand of the science Park.
Broaden and straighten the prevention roads to expand the flow of transportation as circumferential streets.
5. 延長國道3竹崎交流道的引道,經過林森路、大雅路,到鹿寮嘉義大學,建立新的嘉義東環線,連結到八掌溪防汛道路。
Prolong the freeway Number 3’s interchange road to Chiayi university to connect two flood prevention roads
6. 成立國家大數據中心,由公而私,由內而外,由政策到人事,運用數位科技,解決議會和行政失靈問題,建立4.0版數位民主產業。
Promote legislation to set up democracy Industry 4.0 with digital and bioscience innovation to solve modern political failures.
數位治理政策 在 國發會- 📢數位治理向前看 的推薦與評價
... 數位政府發展趨勢,於昨(31)日辦理「106年電子治理前瞻政策研析成果發表會」,邀請唐鳳政務委員以「如何推動數位國家」為題分享國家整體數位政策重點 ... ... <看更多>
數位治理政策 在 DGA數位治理協會x 數位產業署數位治理政策訪談(上) 的推薦與評價
主題:數位產業與科技賦能金融應用推動策略(上)–數位產業署的角色與今年度重點規劃主持人: 數位治理 協會陳春山理事長特別來賓: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