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的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這也是我在家遠距工作的第二天。
2020年年初開始,全球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群聚開始產生風險,社交距離成為禮貌距離,各行各業都受到衝擊,許多博物館也被迫關閉。
但真正讓我有實感的時刻,是去年看到外電照片裡的羅浮宮。
也不過是去年二月初,我才剛造訪羅浮宮。當時COVID-19疫情才剛發生,亞洲人相對敏感怕病,還在法國南部時,我與同行友人便開始找口罩,但國情確實不同,在當時的法國,口罩很少見,我們造訪了兩三間藥局,整間店最多只有一盒,只願意賣我們幾個。
旅程後來到了巴黎,羅浮宮和奧賽美術館是原訂要去的博物館。經歷過SARS的台灣人是很害怕的,我們戴著口罩入場,被歐陸遊客視為異類,甚至投以鄙視的眼光。可是我們自己明白,這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回程時,世界已開始受到影響,我們甚至退了原本要從香港轉機的機票,改從疫情還不嚴重的東京轉機回台。
直到幾個月後,羅浮宮因疫情閉館,玻璃金字塔前空無一人,那場景非常魔幻。當時我們便明白了,疫情衝擊的範圍太大太廣,世界上還有更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正在面臨挑戰。
過去,國際博物館協會曾討論過,在3C時代來臨之後,走進博物館的觀眾愈來愈少。疫情持續超過一年,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的議題更加聚焦,國際博物館協會將今年主題設定為「博物館的未來:復甦與新象」,在原文裡,他們用的是「The Future of Museums:Recover and Reimagine」,Recover有著復原、甦醒的意味,Reimagine則有「重新想像」的意思。
這也讓我們不禁思考,在未來的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會是什麼樣貌的?該如何吸人們再度走進博物館?又或者,透過更多元的方式,讓博物館的館藏走到更遠的地方?
漫畫,或許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這半年間, 蓋亞文化 出版一系列的博物館漫畫,包括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中美術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淡水古蹟館等隸屬國家的單位都推出漫畫,打破傳統博物館的思維,將視角拓展到漫畫領域。
於是,選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之前,節目邀請了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漫畫家漢寶包與漫畫家簡嘉誠,來聊聊他們所創作的博物館系列漫畫。
只是在錄製EP12時,台灣尚未進入社區感染的階段,短短幾天,台北市與新北市已進入三級防疫階段。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就讓我們好好窩在家吧,遠距上班之後,安靜地讀幾本跟博物館有關的漫畫,重新感受與自己相處、與閱讀相處,以及與圖像相處的樂趣。
我們一起努力,勇敢對抗艱困的疫情。台灣加油。
*本集節目再度感謝「 啤酒頭 Taiwan Head Brewers Brewing Company」贊助啤酒 http://headbrewers.com.tw/
*警語: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飲酒過量有害身體健康。
◆ EP12 書單-博物館的漫畫們: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
https://reurl.cc/WEW4D7
作者: 漢寶包 Hambuck
夥伴: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玦:孿生》★☆
https://pse.is/3fyxzw
作者: 曾耀慶 Yao-Ching Tseng
夥伴: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上)》★☆
https://pse.is/3eyb57
作者:HOM 大城小事-Big City,Little Things
夥伴: 國立臺灣美術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畫電影的人:手繪電影的美好時光》★☆
https://reurl.cc/2bllDn
★☆《消逝的後街光影》★☆
https://reurl.cc/1gkk2D
作者: 簡嘉誠
夥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滬尾畫帖:淡水古蹟擬人誌》★☆
https://pse.is/3faz2y
作者: 蚩尤-畫家
夥伴: 淡水古蹟博物館
★☆《採集人的野帳1》★☆
https://eslite.me/3f978q
作者: 英張 X CCC 創作集
夥伴: 台北植物園 Taipei Botanical Garden
★☆ 支持漫畫的好朋友:
臺灣漫畫基地 Taiwan Comic Base
文化部 文化內容策進院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Agency
★☆ 贊助我們 ★☆
請我們喝杯咖啡,讓我們能繼續說漫畫給你聽 💖
https://pay.firstory.me/user/kidultcomi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
新象意思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96年網路咖啡屋】 #一小時兩百元 #網咖 #1996年
網咖之所以稱之為網咖,是因為一開始真的在經營咖啡廳 ❗
1996年開始,有業者將國外已風行數年的「網路咖啡廳」模式引入臺灣,透過較快捷的網路專線,搭配服務人員簡單的解答、教學,吸引對網路抱有好奇心的族群前往光顧,在當時,去網咖上網可是新潮時尚的高消費呢 💁
#一開始真的是喝咖啡
#直到線上遊戲流行以後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6/4/10
圖說:業者將飲食和電腦網路結合在一起所成立的網路咖啡屋。
攝影:徐世經
歷史新聞
【1996-04-02/聯合報/16版/都會掃描】
台北新象
網路咖啡屋 香醇上線
邊喝咖啡,邊藉著高頻寬的電腦網路遨遊世界,白宮、好萊塢的動態「彈指」可得。
【記者王一中】玩電腦嗎?泡杯咖啡輕鬆一下吧。
隨著網際網路的盛行,台北都會區在這兩三個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五六家的「網路咖啡屋」,一般消費者會以為這只是個咖啡賣場,但大部分消費者來此並不是單純的喝咖啡,最大的用意是使用電腦上網,喝咖啡只是其次。
學習電腦好地方
如果以咖啡屋的角度來看,這些網路咖啡屋的咖啡可能是行家拒絕的消費,但對魔電族的網路迷而言,咖啡並不難喝,好玩的是可以在這裡縱橫世界、通行無阻,速度之快,絕非家中十四點四K的網路電腦可比。光是這點就過癮極了,許多麻煩的事都非得靠它完成。
舉例而言,網路迷上線最常碰到的就是網路塞車,不是訊號發不出去,就是訊號接收太慢,總是要等個老半天。但網路咖啡屋的網路訊號頻寬卻是一百廿八K,是向電信局申請的專線,比起個人用戶家中的十四點四K一般電話線頻寬,飆起來,當然就快了好幾倍。
對網路迷來說,網路咖啡屋的好處說不完。但對不懂電腦的外行人而言,卻也是學習電腦的好地方,這也正是台北網路咖啡屋所衍生的另一種消費形態,不但適合個人使用,也適合全家人共享一個上網路的歡樂時光。
網路資訊任使喚
網路咖啡陳潔瑾表示,經常有些父母帶著孩子前往消費,網路世界的天地無限寬廣,小朋友可以上線玩「玩具總動員」,這個站上有許多適合兒童遊戲的軟體,例如小朋友可以操作「滑鼠」,利用電腦塗鴉;媽媽也可以上線找找適合家人口味的食譜;喜愛運動的老哥,可以在這裡接收到全世界各種運動的即時消息,包括比數在內;關心金融的老爸,一樣可以上線接收到全球所有的即時金融資訊;而現在正是報稅季節,民眾也可上線到國稅局報稅。
凡此種種,意思都是說,不必出門,消費者就可很方便地得到想要的資訊。尤其是各種和生活有關的資訊,網路世界中無所不在。例如想要遍覽世界名勝,或是想為出國旅遊作準備,只要手指輕輕一按,所有國家的觀光地圖、勝地風光,以及即時天氣等,都在螢幕前一一呈現。其他如:和美國白宮連線、到好萊塢看明星動態、迪斯耐樂園走一遭,或是羅浮宮欣賞名作等,一輩子可能都不能完成的夢想,在電腦面前,這些事物就像仙女的神奇魔棒,輕輕一點,所有網路資訊任君使喚。
台北市目前已經開張的網際網路咖啡屋有五家,規模大一點,店內至少有十台網路電腦的包括:超行星、網路咖啡、網路特區等咖啡屋。
超行星屬個人開設的咖啡屋,規模也最大,咖啡消費約為一百元,每小時電腦消費約為一百八十元。網路咖啡的咖啡消費約為一百元,每小時的電腦消費約為兩百元,原是一家電信加值網路公司為員工設置的虛擬辦公處,兩個月前改設為咖啡屋,所以這裡的專線頻寬是一百廿八K,和其他家的六四K專線相比是最快的。
網路特區的咖啡約為一百元,每小時的電腦使用費約一百元,營業時間到凌晨兩點半。人性空間的賣場原本是茶藝館,目前只挪出一部分的空間設置網路電腦,所以只有三台,近日內會加到六台,消費額度是第一小時兩百一十元,包括飲料在內,每續用一小時加收一百廿元。
功同大型圖書館
呀嘟咖啡屋有五台網路電腦,第一小時的消費是兩百卅元,包括飲料,每續用一小時加收一百九十元,營業時間是五家中最晚的,到凌晨三點。
目前到這些咖啡屋用電腦的消費者以學生最多,再來是上班族,以及一般消費者,有人利用網路蒐集資料寫論文,輸入一個關鍵字後,相關的資訊即會全部出現,就像一座大型圖書館一樣,有人利用網際網路寄發電子信件,也有消費者利用網路咖啡屋增進親子感情,陪著孩子一起上線。
新象意思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
2019-01-27、02-03
策展單位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展出時間:2017/11/21 ~ 2026/11/30
展出地點(本館):臺北市襄陽路2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新象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