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幫大家介紹一下視覺注意力的故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首先要來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注意力是不是我們能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眼前有個事物沒有被我們注意到,那我們還看得到它嗎?
關於這些問題,最早以實驗來加以研究的,就是奈瑟(Ulric Neisser),也就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一集開場時,曾經提過的認知革命的四位重要人物之一的奈瑟。Neisse r在 1975 年,曾經做過一項先驅實驗,就是以疊合的影片,來測試人類的注意力能不能被分配。
這段影片,我們會放在以下連結中,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到連結中看一看。如果沒機會去看的話,也沒關係,我在這邊用語言來幫大家說明就好。
影片:https://youtu.be/nkn3wRyb9Bk
在奈瑟的實驗影片中,基本上就是把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其中一段影片,是穿著白衣的籃球員在傳球,另外一段影片,則是穿著黑衣的籃球員在傳球。然後呢,這兩段影片會被疊合在一起。什麼叫做疊合在一起呢?疊合在一起,就有點像是你拿兩台投影機,同時投影在同一面牆上,然後影像就會疊合在一起那樣。
兩段影片疊合在一起之後,奈瑟就請受試者去注意數數看影片中的黑衣隊伍總共傳了幾次球。
結果發現呢,當受試者在專心數著籃球員的傳球次數的時候,很多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有一位撐傘的女士出現在影片之中。
奈瑟根據這項結果,就提出了他的主張,他認為,受試者只能注意重疊影片中的其中之一,而無法同時注意兩者。當你全神貫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某些事物上時,其他的事物就會發生視而不見的現象。我們把這個現象稱為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關於這個現象,你可能會質疑,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種重疊的影像太不真實了,所以大腦才無法處理?關於這個問題呢,有後續的實驗改變了影片的呈現方式,比方說,心理學家不使用重疊影片,而改在兩隻眼睛中分別呈現不同的影片,結果發現,受試者一樣只能注意其中一隻眼睛中的事物。
所以呢,沒有被注意到的東西,我們似乎就會看不見!
關於 Neisser 的這部影片以及實驗,很多人應該會覺得有點耳熟。沒錯,因為我們現在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在流傳的一部大猩猩影片,其實就是這部影片的後續作品,如果大家沒看過大猩猩影片的話,一樣可以看一下以下的連結。我們在這裡要跟大家說的就是,真正的第一版影片,其實不是大猩猩的影片,而是奈瑟在 1975 年的影片。
影片:https://youtu.be/vJG698U2Mvo
但是,為什麼 Neisser 的第一版影片默默無聞,但是後來的大猩猩影片卻爆紅呢?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 Neisser 的發現走得太前面了,因此當時大家無法理解這個發現背後意義,所以才選擇性的忽略了這項發現。
--
早期視覺記憶理論「像照相機」?
--
在 70 年代時,主流的視覺記憶理論認為,人類的視覺記憶形式,就是像照相機一樣,會把所有的視覺內容都一次儲存在一個暫存記憶體之中。
根據這樣的理論,所有的視覺內容都應該在腦中,因此不應該會出現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才對。也因此,當時的學術界對於奈瑟的發現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這項發現就一直被擱置、一直被束諸高閣。
雖然 Neisser 在 1975 年的最早發現被大家忽略,但是 23 年過後的 1998 年,終於有其他學者開始重新檢視這個現象,而這一次呢,終於讓 Neisser 的發現獲得了平反,並且讓大家開始重視到其中的意義。
在 1998 年的時候,兩位學者 Arien Mack 和 Irvin Rock 做了一系列實驗,結果都支持「不注意視盲」的現象確實存在。
--
「不注意視盲」
--
比方說,在一項實驗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去注意螢幕上十字形的+號圖案,然後每次+號出現時,受試者就要回答,在這個+號圖案中,是+號圖案的垂直線段比較常,還是水平線段比較長?
接下來,當受試者回答了好幾個回合,回答得正高興的時候,某一個回合螢幕上的+號圖案旁邊,就會突然出現另一個圖案,比方說可能是三角形。三角形閃現過後,實驗人員就會問受試者是否看見剛剛額外閃現圖形是什麼形狀?結果發現,很多受試者都無法成功回答這個問題。
結果顯示,當受試者專心注意某項作業時,可能看不到其他同時出現的視覺刺激。
關於這個實驗結論,各位聰明的看倌可能會想要反駁,你可能會說,這個實驗的結果可能和注意力無關,而是因為三角形是被呈現在視野周邊,沒有被直接呈現在凝視點的正中央,所以才看不見?
換句話說,你可能質疑,或許是因為受試者的眼睛一直盯著+號看,所以才無法看見視野邊緣的其他圖形,所以是視野太偏的問題,而非注意力無法分配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針對這樣的質疑,Mack and Rock 這兩位學者,做了另一項實驗再次驗證。這一次,他們請受試者凝視在螢幕中央的一個凝視點上。然後把+號排在螢幕的邊緣。作業內容和剛剛一樣,只不過這一次,受試者必須把視線凝視在中央的凝視點上,然後用眼角的餘光、去判斷視野邊緣的十字+號中的垂直線段或水平線段何者較長。然後呢,當受試者專注進行作業時,有時候凝視點會突然變成另一個圖形。
結果發現,受試者有高達 87% 左右(!)、偵測不到凝視點的這個變化。只有當受試者事前先被警告過凝視點可能會出現變化時,他們才偵測得到。
由此可知,即使受試者的眼睛一直凝視在凝視點上,仍然有可能錯過發生在凝視點位置的變化。所以說,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並不是因為視野的關係,而應該是注意力無法分配所致。
Mack and Rock 的一系列研究,幫不注意視盲的現象找到了紮實的證據,並引起了學界的重新重視。隔一年,1999 年,另外兩位心理學家 Daniel Simon 和 Christopher Chabris,就根據Neisser的原始影片,製作了改良版的大猩猩影片,結果爆紅,也因此讓「不注意視盲」的現象一砲而紅。
--
「不注意視盲」還是「不注意失憶」?
--
關於「不注意視盲」這個現象,有些人認為,這代表了注意力是我們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沒注意看,視覺刺激就不會進入意識狀態。
關於這個看法,其實目前正是大家熱議的一個主題,有些人同意,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所以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自己思索看看。
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另外一種的看法。例如有沒有可能,其實注意力並不是看得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有沒有可能,在我們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其實我們還是看得見,只是看到的東西被迅速地遺忘了。
比方說在傳球撐傘的例子中,受試者其實可能看到了撐傘女子,但是因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的就遺忘掉了。或者是在 Mack and Rock 的實驗中,有可能受試者其實清楚的看到三角形,但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以很快就遺忘掉。所以說,注意力說不定和意識無關,而可能是和我們的遺忘速度有關?
這種說法,我們稱之為「不注意失憶」(inattentional amnesia)。而且更在我們先前提過的「早期選擇理論」和「晚期選擇理論」的爭論中,再多添加了一個新的立場,就是「超級晚期選擇理論」。
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理論認為,注意力介入的時間點非常的晚,是在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出現之後才介入。在這種「超級晚期選擇理論」中,注意力影響的是我們能否順利回報而已,而和語意分析以及意識都無關。
--
為什麼我們看得見背景?
--
另一個可以思考、反駁的地方是,如果注意力真的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的話,那我們怎麼可能還會看得見背景呢?
比方說,大家如果在開車時,眼睛專注地盯著路況,但是你眼角餘光所見之處,並沒變得一片漆黑,餘光可見座椅、方向盤等,並沒有因為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而看不見。由此可知,注意力並不是我們看得見的必要條件。對吧?
當然若要繼續辯論,你也可以說,不對,我認為注意力確實是看見東西的必要條件,我們全神貫注在路況上,卻仍然還看得見視野周遭背景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仍然自動了分配了一些注意力給周遭背景,所以我們才看得到這些周遭背景。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這雙方的辯論攻防,其實兩邊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爭論,而這也正是目前關於注意力和意識關係之間的重點議題之一。
關於細部更深入的爭論,在這邊我們就暫時打住,至於究竟哪一個理論才正確,現在大家也沒有定論,所以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和判斷。
--
「整合問題」:不同腦區的視覺刺激如何在腦海裡整合?
--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視覺注意力的理論和相關生理機制。
在介紹注意力的理論之前,我們要先來討論聽覺和視覺的差異,以及引發心理學家思考注意力理論時的一個重要現象。
首先,如果我們檢視「視覺刺激」或「聽覺刺激」的本質,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視覺或聽覺刺激,都是由好幾種不同基本特性所定義而成的。比方說,聽覺刺激包括了頻率、強度和音色等等。而視覺刺激則包括了顏色、線條的方位和形狀等等。
以視覺刺激為例,如果視覺刺激是由多種不同的基本特徵所構成,而且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負責處理這些基本特徵的腦區都在不同的位置,比方說,形狀是在 V3,顏色是在 V4 腦區,動態是在 hMT 腦區等等,那我們就要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物體的視覺經驗竟然是完整,而不是各自分離的?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整合問題」(binding problem)。
也就是說,如果視覺刺激的各種特徵是由不同腦區負責,但最後所有的特徵在被我們意識到時,卻是完美整合的狀態,那勢必腦中應該有一個機制在整合這些位於不同腦區內的視覺刺激特徵才對。
--
特徵整合理論
--
關於這個問題,Anne Treisman 就提出了她的「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的所謂「前注意階段」(pre-attentive stage),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
根據這個理論,如果視野中同時有好幾個物體,那在注意力介入之前,這些物體上的所有視覺特徵就會全部混在一起處於自由浮動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才會把每個物體應該要有的視覺刺激特徵整合在一起。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這個理論呢?Treisman 的特徵整合理論,其實做出了一些預測,剛好可以被用來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這個理論做出的預測就是,如果注意力介入的過程出現錯誤,就可能會出現特徵整合錯誤,也就是把不同物體的特徵錯誤的整合在一起的現象。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是「錯覺組合」(illusory conjunction)。
Treisman 在 1982 年就做了一項實驗,證實了錯覺組合現象的確存在。他首先在螢幕上快速閃現兩個數字以及四個圖形,然後要求受試者先回答數字,再回答看到哪些顏色和形狀的圖形。結果發現,有18%的試驗中,受試者會出現錯覺組合。
比方說,原本的視覺刺激中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和一個黃色的圓形,但是受試者可能會說成黃色的三角形。
所以,從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確實有「錯覺組合」的現象。而 Treisman 對於「錯覺組合」的解釋就是,這是因為受試者把注意力都在數字上,所以才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去整合四個圖形的視覺特徵,也才導致了「錯覺組合」現象。
好,聽到這邊,聰明的聽眾們又可以提出質疑了。什麼質疑呢?這個質疑就是,沒錯,你 Treisman 的確有發現「錯覺組合」現象,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注意力不足的關係導致的呢?說不定是因為記憶力不好、動機不足等等的其他原因才出現的結果。你 Treisman 有證據可以顯示這真的是因為注意力不足所導致的嗎?
關於這個質疑,Treisman 也做了一些實驗來回應。比方說,Tresiman 決定直接操弄注意力,看看會不會影響結果。例如他要求受試者不要去注意數字,而改成直接去注意四個圖形,結果發現錯覺組合的現象減少了,因此這個現象確實應該和注意力有關。
--
布林氏症候群
--
還有另一項可以用來特徵整合理論的證據,就是布林氏症候群(Blint’s syndrome)。所謂的布林氏症候群,就是當與注意力有關的頂葉受傷時,病人會出現注意力異常的現象,就有點像是我們在大腦好好玩第一季第六集介紹大腦頂葉時的特殊病例那樣。
關於這些注意力異常的布林氏症候群病人,有實驗發現,這些病人的錯覺組合現象也確實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因此注意力應該和錯覺組合有關。
最後幫大家總結一下。我們在今天的內容中學到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不注意視盲」,也就是沒有被注意到的事物,我們常常就無法回報他們的存在。那至於我們無法回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完全沒看見,還是有看見但卻快速遺忘了,目前仍沒有定論。
還有,關於視覺注意力,我們也學到了崔斯曼的特徵整合理論,崔斯曼認為,在視覺注意力介入之前,所有的視覺刺激特徵都尚未被整合,而是處於一種自由浮動的狀態。直到注意力介入後,這些視覺刺激特徵才會和物體整合在一起。而一但注意力不足時,就會出現整合錯誤,也就會出現錯覺組合的現象。
以上就是《大腦好好玩》第二季第四集的內容,有機會的話歡迎大家試聽!我們下週再見!
鏡好聽語音版: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single/20200520cul001
暫存記憶體不足 在 David 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DK:為什麼記筆記、整理筆記很重要? 】
我去大學講課的時候
通常到第三堂課時,我會問大家:
「誰還記得第一堂課播的影片是什麼?」
95%的人回答不出來
對學生而言,前幾堂上課的內容是一片空白
那等於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我希望透過這個體驗教訓
讓學生瞭解複習與整理筆記的重要性
而不是花學費來這裡當觀眾,看完就忘了
當學生出社會之後,發現自己在學校裡學習不足
需要補充大量的行業知識
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演講,抄很多筆記
但是你還記得目前對自己最有用的演講是哪一場嗎?
有用的內容有哪些?
課堂上吸收的資訊只會進入大腦的短期記憶體
那只是一個暫存的地方,過兩個月之後記憶就會消失
透過複習、整理、持續運用的過程
知識才會真正進入大腦的長期記憶,變成你的思考習慣之一
所以我教學十幾年下來,發現學員一直學不會的原因
有很大的因素是沒有回頭整理自己的筆記
下課之後工作一忙就把筆記擺在一邊
等到下禮拜來上課時,早就忘了上禮拜學了什麼
然後大腦繼續被逼著接收新東西
卻沒有好好給自己時間重新整理大腦裡裝的東西
大腦變得越來越亂,就像堆滿雜物的倉庫
還盲目以為自己好像什麼都學會了
而真正學得快的學生
我觀察到他們每週都會整理自己的筆記
慢下來思考自己學到的東西,並提出問題
甚至會自己找案例來印證學到的觀念
大腦一直有秩序的更新,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記筆記」與「整理筆記」
對我來說是學習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不斷跟學生強調的
聽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要做到卻很難
暫存記憶體不足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電子閱讀器初體驗 📖
我習慣閱讀紙本,認為紙本書在裝幀、手感、翻頁等各種感受上始終無可取代,這點應該不難理解。因此在接觸閱讀器之前,也擔心不適應用一塊小板子讀字。不過實際使用後,我會說 #電子閱讀器和紙本是兩個不盡相同的概念,兩者就像不同工具對應在不同情境或對象,不會因為慣用誰而放棄了誰,反而使閱讀方式更有彈性。如同你有了筆電,也有一支智慧型手機,某天發現某個需求,又添購了一台功能折衷的平板,它們各司其職,你用得心應手,而且為生活加不少分。
對我而言,電子閱讀器最加分的絕對是它的「輕量」特性(誰不是?!)。減輕負重一直是我收拾行李的偏執,以為行李越輕就越專業,走起路越有風。但再怎麼精簡,只要裝進一兩本書就會變得沈甸甸而前功盡棄,這件事一直讓我頗沮喪,渴望擁有一台電子閱讀器。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Readmoo讀墨電子書 還真的跳出來幫你,哈哈哈哈哈~這張宇宙訂單意外送到,而我秉著無功不受祿的原則,公平、公開、客觀地紀錄使用心得。各位觀望中的過路客不妨參考看看。
以下是使用 「#mooInk 7.8吋」 之 個人意見:
1. 夠輕,只有250克,可能比你手邊任何一本書都輕,除非你拿的是文庫本小說,但台灣很難找到文庫本規格的出版物,而且版面大小差很多。7.8 吋已接近平常閱讀紙本的大小。
2. 超省電。電子紙的概念跟手機螢幕完全不同,只有在換頁時才會耗電,雖然如果開「背景燈」還是會耗電,但也極慢。基本上充飽一次夠看一星期(依個人使用習慣不同)。
3. 承上,背景燈是光源不足之下很棒的輔助,光線柔和舒服,而且還能調節色溫(獨家功能?)。有人可能會問,背景光不會傷眼嗎?其實亮度適切且均勻的光,比強度不均的光更護眼。而且沒有光,是要怎讀書啦!
4. 可自訂版面。這功能雖然不是多神奇,卻可大大增加閱讀舒適度,可選擇字型、字體大小、行距、直/橫排.......話說我試著把《丈量印度》改成直排閱讀,竟變產生完全不同的閱讀節奏,有夠奇妙!一本書可以看兩次,好比買雙面穿的衣服(誤)。
5. 可用記憶卡擴充,並且吃自己上傳的文件(有指定格式),像我就把在其他平台購買的旅遊書轉檔置入,不過這點需要自行研究一下,如果你不是電子白痴應該很快可以上手。Readmoo 已推出雲端轉檔服務,很方便!
6. 電子書售價比較便宜,但對我來說這不算絕對優勢,因為價差反映在紙張成本上,若是在乎裝幀、設計,或需要觀看彩照,我還是會選擇紙本。
7. 功能很單純,就是「閱讀」。雖然可以上網,但僅限連接官方網路書店(購書用)。覺得這點很實際,如果使用 Pad 閱讀難免會邊傳 LINE、上FB,但電子閱讀器不會一直使你分心(自己定力不夠不算)。
8. 購書簡單,如同一般網路,重點是隨買隨看。但缺點是購書平台的設計有點單調,好像少了一點消費的衝動,而且關聯搜尋做得不夠好,缺乏亂逛的樂趣。關於這點,我的做法是去其他網路書點逛,再來回來購買。就是一個到店面試穿鞋子,回家網購貪小便宜的概念。
9. 承上,以目前台灣競爭的各家來說,#Readmoo的繁中書更新的夠快,新書也算齊全。不過如果年代久遠一點的書可能會找不到,原因通常是,根本沒有電子版,或者版權問題。相對地,也可能有些絕版書因為成本考量而重出電子版,一個借屍還魂的概念。
10. 翻頁有點遲鈍,不曉得是不是各家閱讀器都有這個問題,有時候很順,但有時候需要等它一下,猜是記憶體影響暫存量的關係,小干擾,但還可接受。此外,電子紙解析度雖然已達到300dpi,還是不及手機銳利清晰,不過讀字綽綽有餘。
11. 可畫線註記、做備註、設書籤(可惜書籤不能命名),不喜歡刪掉即可。還有一點蠻聰明的是,以往必須翻到章節末去讀「附註」的情況徹底得到解決,只要點編號就會超連結過去(再一點一下就跳回原始頁)。
12. 如果你看到這邊已經下單,建議你連原廠保護殼合購,因為電子閱讀器遠比手機脆弱,請務必小心照顧。如果你是一個常摔手機的人,那麼電子閱讀器可能不適合你。偷偷說,我發現無印良品有一款緩衝包大小剛好,愛用中。
13. 一直瀕臨滿載的書櫃有解了,人生斷捨離更上一層樓。
14. 請不要拿電子書給我簽名,謝謝 ❤️
以上,優缺點都說了,實在有夠誠實的葉佩雯,希望有幫助到各位。未來想到什麼再補上。有問題可私訊。歡迎分享,不用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