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視在1988年播出的八點檔國語連續劇《京華煙雲》的第一集,藉以懷念在劇中飾演桂姐的李麗鳳,她已於這個月21日(2018.11.21)病逝,終年67歲。1989年,李麗鳳以此劇獲得第24屆金鐘獎最佳女演員之肯定。
改編自林語堂作品《京華煙雲》的國語連續劇《京華煙雲》共40集,每集長度為一小時(含廣告),於1988年3月30日至1988年5月25日在華視首播,朱朱製作,李英、任建青執導,主要演員包括:趙雅芝、李麗鳳、官晶華、趙家蓉、曾亞君、歐陽龍、李又麟、文帥、楊光友、談學斌、常楓、傅雷、吳靜嫻、張遙、林在培、解淑珺、張媛婷…等。此劇在1989年第24屆金鐘獎獲得最佳(連續劇類)戲劇節目獎及最佳女演員獎(李麗鳳)。
劇情大要:清末,曾家長子平亞(談學斌)娶妻孫曼娘(曾亞君)後隨即過世,二子經亞(文帥)娶了朝廷污吏牛家女兒素雲(官晶華),三子順亞(歐陽龍)娶了深對當時社會諸多不合理現象不滿的姚家二女兒木蘭(趙雅芝)。姚木蘭深明大義,雖愛上孔立夫(林在培),但仍在安排下嫁給曾順亞,而將自己與立夫之間的深情埋藏心底,雖然無法抗拒命運的安排,但木蘭仍在「不認命」的信念下,改變、創造了自己的命運。
片頭曲:京華煙雲
曲:李泰祥
詞:謝材俊
唱:潘越雲、李建復
片尾曲:浮生夢
曲:李泰祥
詞:史習蘭
唱:潘越雲、李建復
此劇之原著《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創作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原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是林語堂筆下的第一部小說;書中描寫1900年至1938年間,中國歷經的庚子事變、辛亥革命、洪憲帝制、軍閥當政,記載了民族主義及共產主義的崛起,以及抗日戰爭初期之動盪局面。
林語堂曾表示,他原本打算把《紅樓夢》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但未能如願,於是他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創作一部長篇小說,所以《Moment in Peking》就這樣誕生了!
《Moment in Peking》於1939年11月在美國出版後,短短半年間即熱銷了5萬多冊,當時美國《時代》週刊譽其「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1940年,林語堂更因此作獲得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當時有人建議林語堂將這本英語小說翻譯成中文,但一直沒有實現。後來有鄭陀、應元傑合譯此書,還有其他若干節譯本,中文書名有《京華煙雲》、《瞬息京華》等版本,但林語堂對這些中譯本內容都不甚滿意,曾批評之:「譯文平平,惜未諳北平口語,又兼時行惡習,書中人物說那南腔北調的現代化,總不免失真。」還公開聲明:「勸國內作家勿輕言翻譯」。
直至1970年代,臺灣的德華出版社請到張振玉翻譯此書。張振玉接下任務後,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日以繼夜地埋首翻譯,並經過多次修訂,方大功告成。
張振玉的中譯本《京華煙雲》一出,頓時風行華語世界!當時學術界公認的說法為:「《京華煙雲》必傳於世;張振玉之名將借林語堂的小說得以流傳,而林語堂的小說則借張振玉的文筆得以流傳。」現在人們看到的通行版本,就是張振玉的譯本,書中每章的對聯式回目,也是出自張振玉的手筆,英語原版裡是沒有的。
《京華煙雲》迄今曾被三度翻拍成電視劇,分別為1988年的臺灣(華視)電視劇《京華煙雲》(趙雅芝飾演姚木蘭)、2005年的中國大陸電視劇《京華煙雲》(趙薇飾演姚木蘭),與2014年的中國大陸電視劇《新京華煙雲》(李晟飾演姚木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GEM鄧紫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KBox: http://kkbox.fm/lA1Los iTunes: http://apple.co/2sif1TM Spotify: http://spoti.fi/2sitfnt • Billboard Radio China TOP 1 • 音悅台 TOP 1 • QQ音樂 TOP 1...
木浮生電視劇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埔行腳】日本公園的蛻變。記憶的容顏
(景點路線一):★文昌祠停車場(或鎮公所前停車場→廣和宮)→成功街202巷→福德祠、文昌祠,→彩繪階梯→百階好漢坡→百年老榕、百年福德祠土地公、夫妻樹打卡→日本公園B入口→右轉休閒步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右轉)櫻花大道日本公園A入口→(1.沿紅磚道直行、左轉)文昌祠。或2左下成功街170巷→林家祠→成功街170巷→寶研齋→中美茶室→百年義順製冰廠→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新興戲院(文昌祠停車場)。
(景點路線二):★中正路陳家祠路邊停車→新生照相館→花燈巷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成功街170巷→林家祠→日本公園A入口→櫻花大道→左轉步道登山→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范宅三合院→范宅古井→日本公園B入口→無患子樹→百年老榕、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打卡→百階好漢坡→福德祠、文昌祠,新興戲院→源香屋粄條(新埔農會對面)→回陳家祠停車處。
(景點路線三):★義勇廟停車場→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成功街→(右轉上樟樹路一段)→日本公園C入口→福德宮(顯伯公)→櫻花大道口→右轉步道登山→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范宅三合院→范宅古井→松鼠窩→日本公園B入口→百年老榕、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打卡→百階好漢坡(拾級而下遇電線桿左轉)→日本公園A入口→1.直下成功街170巷→左轉林家祠→回成功街170巷→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成功街寶研齋→中美茶室→百年義順冰店→東波煙腸→義勇廟停車場。
新埔舊名為吧哩國,原為平埔族打獵的荒埔。最早來新埔地區開墾之漢人,是清朝雍正年間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等地移民。19世紀初期的清嘉慶年間,新埔街庄已經成為米、蔗糖、茶葉和樟腦等重要農產品的集散地。
新埔鎮位於店子湖台地南側,山多平原少,鎮上主要的聚落沿著鳳山溪谷的河階地往東西兩側發展,在狹小的沖積平原聚集成街。新埔後街(成功街)於西元1923 日治大正十二年成形。當年新埔鎮區主要道路只有尚未拓寬的中正路、成功街、和平街三條,以及連外前往枋寮義民廟道路、前往南平、北平、楊梅道路,與前往關西(鹹菜甕)、龍潭等聯外道路。
日本公園位於新埔街北,屬於保安林地,目前在成功街170巷40號劉阿焜 宅前,仍有一水泥樁 為保安林的標誌。日本公園觀景台位於公園山頂上,大雪山餘脈的大屏山系屏障新埔街,可遠眺南方鳳山溪與頭前溪之分水嶺.-犁頭山脈,以及自東而來的鳳山溪與自東北方向來的霄裡溪匯流後,整條綿延的鳳山溪流。以往40年前,我在未受汙染前的鳳山溪垂釣,常可滿載而歸。
日本公園山崗觀景台上,可仰望桃園機場往南航道,或台灣南部與香港等地進入桃園機場航道。由於未受工業汙染,加上九降風吹拂使得懸浮微粒少,光害也少,是觀察星空或看飛機的優良處所。
由於日治大正年間新埔成功街已形成聚落,為居民生活、休閒、農產交易等重心,為居民憩地需求,日治政府規劃為公園。不過,在新埔鎮誌與歷史考據中,一直到 西元1945 年、昭和22年,這一段歷史中都沒有提到成功街後山公園。
日本公園山下有文昌祠、林氏家廟與范氏家廟。公園以石壘步道穿梭林間,公園規模粗具,應是休閒性質的公園,並非當時重大建設,加上後來日本戰敗,公園未完整成型。
日本公園因地處制高點,日治政府於此設一木造防空警報塔,內製手搖式蜂鳴警報器,並於其西側另建一涼亭,以避風雨。我小時候,經常到住家對面的「日本公園」去玩耍,我鄰居是范阿安阿公,也是走過清朝(日治)時代、民國時代的鄰長,他告訴我,日治時代對面山丘即是日本公園。 我因頑皮,也喜歡童軍等,還常進去「公園」的樹叢中,搭起天然帳棚躲在裡面。 以前,日本公園內,經常有吸食強力膠的青少年,那時候,不流行安非他命毒品,我看見吸食強力膠後留下一大堆的塑膠袋,就報請新埔警分局警察上山來捉人。
世居當地與公園毗鄰而居已70年的范木河先生敘述,對日本公園記憶深刻,以前的防空警報器是裝設在約10米高磚砌方柱體上,基礎設在范家柿餅場前緣邊。公園平台上還有涼亭乙座中間並有桌椅,60年前屋頂就已破損,范家還在水泥地板上曬蘿蔔等農作物,山坡有用石砌坡崁作水土保持,絕大部分種植油加利樹。
日本公園各種鳥蟲動植物分布其中,自然生態算是相當豐富。松鼠、貓頭鷹、長尾鵲、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畫眉(近期已經消失)、甚至天上遨翔的大冠鷲都相當迷人,住民早上都是陪伴著鳥鳴起床,或說,雞鳴鳥叫就是最佳的鬧鐘。大冠鷲聲音鴻亮而且在空中盤旋時總是叫個不停,所以在藍天中,只要聽到「呼悠~悠」聲音,抬頭稍微找一下,通常都可以很快的找到牠。
日本公園西側山谷有防空洞兩座,洞口步道前有山溝,具洩洪功能,更內處遇天險絕壁,有簡易短距靶場,以往為新埔警分局員警訓練射擊用(現已經廢除)。經常在訓練期間,可以聽到打靶聲音槍聲轟隆。 等打靶完畢,我們ˋ潛入靶場山壁挖掘練習打靶的鉛彈,從泥土中將彈頭挖掘出來收藏或變賣賺零用錢。
進入山溝右側有兩座防空壕洞,腹地縱深淺而幽暗。 山溝其主要的功能在大雨時,宣洩日本公園山崗的洪水,順著大排宣洩而下。壕溝大水沖刷下來後,沿著排水路(現在的成功街170巷)沖刷而下,直奔第一銀行(如今的花燈巷)。當時,大排水溝並未加蓋,也沒有路。山區居民要前往第一市場(傳統老市場),會沿著兩邊都是竹林與樹木拱起的排水溝,取道林家祠拐到中美茶室後面、及民宅旁巷子出去成功街,就是現在的義順冰店。
由於 「日本公園」為新埔鎮的置高點,小時候,經常有國軍部隊演習,會在周邊挖壕溝、行軍、駐守,是軍事演習的場所之一。我居住在日本公園側的崗頂三合院,由於 「日本公園」為新埔鎮上的置高點, 以往,我小時候,國軍經常有部隊演習,會在周邊挖壕溝、行軍、駐守,是軍事演習的場所之一。
小時候,我除了前往日本公園玩耍,要前往新埔國小時,也會取道鄰居范宅前,經過日本公園,前往新埔國小。沿路還可以看見柿餅加工削完的柿子皮。新竹縣新埔以柿餅、水梨特產聞名(現在椪柑已經減產),目前日本公園旁有范家柿餅曬製工坊,祖孫三代飄滿柿香。
新埔鎮日本公園由現任鎮長林保祿爭取中央經費規劃、設計、整建,逐步完成,已經是鎮民以及外地遊客、歸鄉遊子、回娘家女兒的後花園,除以往雜林、相思木、木麻黃、竹林、矮灌木,鎮公所陸續在公園廣植樹木、櫻花、羅漢松、藤蔓植物,同時加強公園的步道、照明設備、『LOVE』與獨角仙等裝置藝術,加上盆栽與植栽花卉,風貌煥然一新,橫臥相思木更是一絕,成為攝影最佳景點。
日本公園西側入口處不遠,也有范宅古井、三合院古厝(曾是電視劇拍攝場景)、松鼠窩、無患子樹長尾鵲、百年老榕樹、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挑戰113階好漢坡等打卡景點,沿著步道或欣賞芭蕉樹、楊桃樹,或聆聽鳥語啁啾,居民晨昏運動、健行、上下學、飼養家禽、砍柴挑擔,有如桃花源,到新埔除了吃粄條,看天穿日花燈,日本公園更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慢活好所在。
(文與路線規劃/ 黃旭昇2018.02.20)
— 在新埔日本公園。
【新埔行腳】百年大葉雀榕。珍貴樹木代代相傳
老樹,不僅是珍貴的綠色資源,更是地方記憶傳承的結晶。新埔百年大葉雀榕,位於新埔「日本公園」西側,北緯24°49 ’48〞,東經121°4’32〞,海拔90公尺,雀榕樹徑胸圍3.6公尺,樹冠幅約120平方公尺,樹的胸圍大概要三、四個人才能圍抱,依據世居大樹側宅耆老范錦河敘述,樹齡超過100年之久。
大葉雀榕,又名大葉赤榕,為桑科榕屬下的一個種。榕屬(Ficus)植物有幾項容易辨別的特徵,一是植株有乳汁,二是氣生根,三是隱頭花序。大葉雀榕是靠鳥兒傳播種子發芽的。
此株百年大葉雀榕成長於清代,大樹旁有一土地公廟「福德祠」,原有居戶范姓、何姓、黃姓、農姓、阮姓等多戶,世代遷移與凋零,目前樹旁僅存黃宅,守護這塊閃耀著生命與歷史光澤的綠色寶石。
百年大葉雀榕與土地公靜靜的守護這片鄉土,大樹成蔭迎春風,也是日常松鼠、長尾鵲、麻雀、白頭翁等覓食好所在。以往,更早時候,還常可看見貓頭鷹,甚至猴子,生態豐富並未遭到嚴重破壞。雀榕英姿長情形大致良好無虞。
登高望遠好心情,曲徑通幽樂趣多(張永鎰聯)。樹下可以遠眺新埔小鎮的風貌,延展的枝葉與偉岸的樹型成了天然的休憩歇腳處,清風徐來,也是寫生、欣賞鳳山溪畔夕陽的好所在。從「花燈巷」或文昌祠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大葉雀榕是通往日本公園的必經之地。
水泥階梯以往是石階步道,山區缺水,住民必須前往山下的水井取水挑擔而上,更顯得先人篳路藍縷。目前,新埔鎮公所、新竹縣議會、新埔鎮民代表已經在階梯左側建設不銹鋼扶梯,提供年長遊客更安全的休閒登山步道。
新埔百年雀榕從丘陵下的新星國小即可遠眺,也是生態戶外教學好所在。自然教室結合珍貴樹木,讓樹保觀念帶入戶外課程中,將大葉雀榕變成活教材。
新埔日本公園是新埔賞櫻的重要景點,兼具自然及文化價值的珍貴老樹,與文化氣息濃厚的黌宮兩相輝映,承載當地的無數記憶,新春期間前往日本公園賞櫻踏青,別忘了造訪「百年老榕樹」,拍照打卡,享受一下宜人的自然風光。
20180219 (夸父)
【新埔行腳】范宅百年古井 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新竹縣新埔鎮日本公園南側的范宅古厝三合院與百年古井,是鮮少人探訪的私密景點。若非熟人帶路,往往忽略此一人文歷史價值與住民息息相關的田野生態景點。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上樟樹林的古井,具體創建時間不明,但依據世居的范宅居住與耕作年代回溯,古井歷史已經超過百年。
古井位於范宅古厝三合院左側廂房後側。古厝為台灣傳統三合院的磚柱、木梁、土角屋、馬背的瓦房建築。前有庭院(埕、客家方言稱禾秤)。正身由三個房間排成一排,出入口在中間。建築群核心正廳供奉神佛及祖先牌位,是家庭祭祀中心,也是接待賓客的地方,左右兩側為「護龍」廂房,埕前有圍牆,堂前植有含笑花、桂花、楊桃、柿子樹等。
范宅古厝原主人為范阿清、范阿火兄弟,現管理維護為下一代世居70年的范木河先生、范錦河先生兩兄弟。古厝基礎為石材,外觀可以看見交叉堆疊的圓石。依據范錦河先生回憶,以往在古宅側興建新房舍時,建地也挖掘出不少的大石頭,據此研判,古宅建築的牆基石材或來自於當地採集。
范家古宅使傳統客家式建築,使用的屋頂瓦為「板瓦」(紅瓦),瓦片接合處以水泥石灰混和漿包覆,正廳右側有採光玻璃天窗,建築採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山牆齊平,沒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沒有變化。硬山式屋頂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屋頂形式,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並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這與附近黃宅白虎側使用琉璃瓦的情形不同。
除古宅建物基礎是石材,屋身梁與門窗是木材,柱為紅磚,而壁面採用紅土磚牆,粉以白石灰。從部分外露的紅土磚可以一窺傳統建築利用土石居住的生活樣貌,以及利用稻穀夯實紅土為磚的建築,可說是人類居住演進史教學活教材。
范家有田有園,宅前廣埕可以曬穀子,一旁還有脫穀機訴說歷史的歲月。竹林旁還可以瞧見松鼠窩,可以見證周邊居民注重生態與維護環境的用心。因范宅古樸,還曾經是大愛電視台拍攝電視劇的重要場景之一。
旱坑里地勢高,早年取水不易,這口超過百年歷史的古井,扮演范宅用水極重要角色,依據范錦河先生回憶,他記得小時候就有打水井的師傅來家裡「打井」(鑽探水井),不但要鑽探也要逐步挖掘,直到出水。當年先人如何找到水脈?在山區又怎會有水脈?古井有多深?都令人好奇。
范宅古井是漢人以水桶打水的封閉式圓形井,井身與棚架四個方柱已經新砌紅磚。原古井是否為石壘或磚砌仍待考證。不過,古井仍保留打井的手搖轆轆,利用井上方横梁上的支架,手搖轉動繩索省力。
20日我帶領著已經退休的前新埔國中老師張永樑夫婦,探訪范宅古井秘境後回憶,以往到井打水,不似范宅古井,有時沒有遮棚,經常要日曬,且以手拉繩索,相當費力,當水桶從井底打上來,手掌都紅通通了。如今,自來水方便,范宅已經不使用古井,古宅作為祭祀祖先之用。
范家古宅左廂房還有故事,已經在西元2009年5月13日辭世的前慰安婦,新竹縣新埔鎮的客籍阿嬤蘇寅嬌,就曾租屋住在范宅古厝內。在日治時期,她與其他慰安婦當年原本應徵食堂服務生及看護助理的工作,卻被騙到中國海南島成為日軍性奴隸。
蘇寅嬌出生於1923年,從小被賣給祖母姻親作養女,隨母親打零工維生。二十歲時得知有人在招募女子赴海南島食堂工作,與妹妹背著家人出發,從高雄港抵達榆林,結果被當慰安婦。後因盲腸炎開刀,身體虛弱無法再接客,才得以返台。與蘇寅嬌一同搭船回台灣的彭姓軍夫,因憐惜蘇寅嬌遭遇,決定娶她為妻。但因為她受性蹂躪而無法生育,只好收養一名男孩作養子。
以往蘇寅嬌在世時,常會坐在我家門前的石桌椅上打嘴鼓(聊天),上下街到市場或上台北參加抗議慰安婦活動時,都會經過家門前,循著石頭階梯到小鎮。她的歷史也見證大時代的悲劇,與戰爭的殘酷無情。蘇寅嬌女士住的房子,早已經人亡屋空,留下一個衣櫥(不知是否為蘇女士的),日軍說她們是『慰安婦』,但誰來還給她們的人生一個安慰與公道? (文/黃旭昇 2018.02.21)
木浮生電視劇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埔行腳】日本公園的蛻變。記憶的容顏
【新埔行腳】日本公園的蛻變。記憶的容顏
(景點路線一):★文昌祠停車場(或鎮公所前停車場→廣和宮)→成功街202巷→福德祠、文昌祠,→彩繪階梯→百階好漢坡→百年老榕、百年福德祠土地公、夫妻樹打卡→日本公園B入口→右轉休閒步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右轉)櫻花大道日本公園A入口→(1.沿紅磚道直行、左轉)文昌祠。或2左下成功街170巷→林家祠→成功街170巷→寶研齋→中美茶室→百年義順製冰廠→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新興戲院(文昌祠停車場)。
(景點路線二):★中正路陳家祠路邊停車→新生照相館→花燈巷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成功街170巷→林家祠→日本公園A入口→櫻花大道→左轉步道登山→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范宅三合院→范宅古井→日本公園B入口→無患子樹→百年老榕、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打卡→百階好漢坡→福德祠、文昌祠,新興戲院→源香屋粄條(新埔農會對面)→回陳家祠停車處。
(景點路線三):★義勇廟停車場→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成功街→(右轉上樟樹路一段)→日本公園C入口→福德宮(顯伯公)→櫻花大道口→右轉步道登山→竹編獨角仙裝置藝術→公園觀景台→櫻花林、羅漢松、LOVE裝置藝術、俯瞰鳳山溪、犁頭夕日、夜空觀星、春夏追鷹→范宅三合院→范宅古井→松鼠窩→日本公園B入口→百年老榕、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打卡→百階好漢坡(拾級而下遇電線桿左轉)→日本公園A入口→1.直下成功街170巷→左轉林家祠→回成功街170巷→花燈巷馬賽克壁貼、藝術彩繪→成功街寶研齋→中美茶室→百年義順冰店→東波煙腸→義勇廟停車場。
新埔舊名為吧哩國,原為平埔族打獵的荒埔。最早來新埔地區開墾之漢人,是清朝雍正年間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等地移民。19世紀初期的清嘉慶年間,新埔街庄已經成為米、蔗糖、茶葉和樟腦等重要農產品的集散地。
新埔鎮位於店子湖台地南側,山多平原少,鎮上主要的聚落沿著鳳山溪谷的河階地往東西兩側發展,在狹小的沖積平原聚集成街。新埔後街(成功街)於西元1923 日治大正十二年成形。當年新埔鎮區主要道路只有尚未拓寬的中正路、成功街、和平街三條,以及連外前往枋寮義民廟道路、前往南平、北平、楊梅道路,與前往關西(鹹菜甕)、龍潭等聯外道路。
日本公園位於新埔街北,屬於保安林地,目前在成功街170巷40號劉阿焜 宅前,仍有一水泥樁 為保安林的標誌。日本公園觀景台位於公園山頂上,大雪山餘脈的大屏山系屏障新埔街,可遠眺南方鳳山溪與頭前溪之分水嶺.-犁頭山脈,以及自東而來的鳳山溪與自東北方向來的霄裡溪匯流後,整條綿延的鳳山溪流。以往40年前,我在未受汙染前的鳳山溪垂釣,常可滿載而歸。
日本公園山崗觀景台上,可仰望桃園機場往南航道,或台灣南部與香港等地進入桃園機場航道。由於未受工業汙染,加上九降風吹拂使得懸浮微粒少,光害也少,是觀察星空或看飛機的優良處所。
由於日治大正年間新埔成功街已形成聚落,為居民生活、休閒、農產交易等重心,為居民憩地需求,日治政府規劃為公園。不過,在新埔鎮誌與歷史考據中,一直到 西元1945 年、昭和22年,這一段歷史中都沒有提到成功街後山公園。
日本公園山下有文昌祠、林氏家廟與范氏家廟。公園以石壘步道穿梭林間,公園規模粗具,應是休閒性質的公園,並非當時重大建設,加上後來日本戰敗,公園未完整成型。
日本公園因地處制高點,日治政府於此設一木造防空警報塔,內製手搖式蜂鳴警報器,並於其西側另建一涼亭,以避風雨。我小時候,經常到住家對面的「日本公園」去玩耍,我鄰居是范阿安阿公,也是走過清朝(日治)時代、民國時代的鄰長,他告訴我,日治時代對面山丘即是日本公園。 我因頑皮,也喜歡童軍等,還常進去「公園」的樹叢中,搭起天然帳棚躲在裡面。 以前,日本公園內,經常有吸食強力膠的青少年,那時候,不流行安非他命毒品,我看見吸食強力膠後留下一大堆的塑膠袋,就報請新埔警分局警察上山來捉人。
世居當地與公園毗鄰而居已70年的范木河先生敘述,對日本公園記憶深刻,以前的防空警報器是裝設在約10米高磚砌方柱體上,基礎設在范家柿餅場前緣邊。公園平台上還有涼亭乙座中間並有桌椅,60年前屋頂就已破損,范家還在水泥地板上曬蘿蔔等農作物,山坡有用石砌坡崁作水土保持,絕大部分種植油加利樹。
日本公園各種鳥蟲動植物分布其中,自然生態算是相當豐富。松鼠、貓頭鷹、長尾鵲、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畫眉(近期已經消失)、甚至天上遨翔的大冠鷲都相當迷人,住民早上都是陪伴著鳥鳴起床,或說,雞鳴鳥叫就是最佳的鬧鐘。大冠鷲聲音鴻亮而且在空中盤旋時總是叫個不停,所以在藍天中,只要聽到「呼悠~悠」聲音,抬頭稍微找一下,通常都可以很快的找到牠。
日本公園西側山谷有防空洞兩座,洞口步道前有山溝,具洩洪功能,更內處遇天險絕壁,有簡易短距靶場,以往為新埔警分局員警訓練射擊用(現已經廢除)。經常在訓練期間,可以聽到打靶聲音槍聲轟隆。 等打靶完畢,我們ˋ潛入靶場山壁挖掘練習打靶的鉛彈,從泥土中將彈頭挖掘出來收藏或變賣賺零用錢。
進入山溝右側有兩座防空壕洞,腹地縱深淺而幽暗。 山溝其主要的功能在大雨時,宣洩日本公園山崗的洪水,順著大排宣洩而下。壕溝大水沖刷下來後,沿著排水路(現在的成功街170巷)沖刷而下,直奔第一銀行(如今的花燈巷)。當時,大排水溝並未加蓋,也沒有路。山區居民要前往第一市場(傳統老市場),會沿著兩邊都是竹林與樹木拱起的排水溝,取道林家祠拐到中美茶室後面、及民宅旁巷子出去成功街,就是現在的義順冰店。
由於 「日本公園」為新埔鎮的置高點,小時候,經常有國軍部隊演習,會在周邊挖壕溝、行軍、駐守,是軍事演習的場所之一。我居住在日本公園側的崗頂三合院,由於 「日本公園」為新埔鎮上的置高點, 以往,我小時候,國軍經常有部隊演習,會在周邊挖壕溝、行軍、駐守,是軍事演習的場所之一。
小時候,我除了前往日本公園玩耍,要前往新埔國小時,也會取道鄰居范宅前,經過日本公園,前往新埔國小。沿路還可以看見柿餅加工削完的柿子皮。新竹縣新埔以柿餅、水梨特產聞名(現在椪柑已經減產),目前日本公園旁有范家柿餅曬製工坊,祖孫三代飄滿柿香。
新埔鎮日本公園由現任鎮長林保祿爭取中央經費規劃、設計、整建,逐步完成,已經是鎮民以及外地遊客、歸鄉遊子、回娘家女兒的後花園,除以往雜林、相思木、木麻黃、竹林、矮灌木,鎮公所陸續在公園廣植樹木、櫻花、羅漢松、藤蔓植物,同時加強公園的步道、照明設備、『LOVE』與獨角仙等裝置藝術,加上盆栽與植栽花卉,風貌煥然一新,橫臥相思木更是一絕,成為攝影最佳景點。
日本公園西側入口處不遠,也有范宅古井、三合院古厝(曾是電視劇拍攝場景)、松鼠窩、無患子樹長尾鵲、百年老榕樹、百年土地公、夫妻樹、挑戰113階好漢坡等打卡景點,沿著步道或欣賞芭蕉樹、楊桃樹,或聆聽鳥語啁啾,居民晨昏運動、健行、上下學、飼養家禽、砍柴挑擔,有如桃花源,到新埔除了吃粄條,看天穿日花燈,日本公園更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慢活好所在。
(文與路線規劃/ 黃旭昇2018.02.20)
— 在新埔日本公園。
【新埔行腳】百年大葉雀榕。珍貴樹木代代相傳
老樹,不僅是珍貴的綠色資源,更是地方記憶傳承的結晶。新埔百年大葉雀榕,位於新埔「日本公園」西側,北緯24°49 ’48〞,東經121°4’32〞,海拔90公尺,雀榕樹徑胸圍3.6公尺,樹冠幅約120平方公尺,樹的胸圍大概要三、四個人才能圍抱,依據世居大樹側宅耆老范錦河敘述,樹齡超過100年之久。
大葉雀榕,又名大葉赤榕,為桑科榕屬下的一個種。榕屬(Ficus)植物有幾項容易辨別的特徵,一是植株有乳汁,二是氣生根,三是隱頭花序。大葉雀榕是靠鳥兒傳播種子發芽的。
此株百年大葉雀榕成長於清代,大樹旁有一土地公廟「福德祠」,原有居戶范姓、何姓、黃姓、農姓、阮姓等多戶,世代遷移與凋零,目前樹旁僅存黃宅,守護這塊閃耀著生命與歷史光澤的綠色寶石。
百年大葉雀榕與土地公靜靜的守護這片鄉土,大樹成蔭迎春風,也是日常松鼠、長尾鵲、麻雀、白頭翁等覓食好所在。以往,更早時候,還常可看見貓頭鷹,甚至猴子,生態豐富並未遭到嚴重破壞。雀榕英姿長情形大致良好無虞。
登高望遠好心情,曲徑通幽樂趣多(張永鎰聯)。樹下可以遠眺新埔小鎮的風貌,延展的枝葉與偉岸的樹型成了天然的休憩歇腳處,清風徐來,也是寫生、欣賞鳳山溪畔夕陽的好所在。從「花燈巷」或文昌祠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大葉雀榕是通往日本公園的必經之地。
水泥階梯以往是石階步道,山區缺水,住民必須前往山下的水井取水挑擔而上,更顯得先人篳路藍縷。目前,新埔鎮公所、新竹縣議會、新埔鎮民代表已經在階梯左側建設不銹鋼扶梯,提供年長遊客更安全的休閒登山步道。
新埔百年雀榕從丘陵下的新星國小即可遠眺,也是生態戶外教學好所在。自然教室結合珍貴樹木,讓樹保觀念帶入戶外課程中,將大葉雀榕變成活教材。
新埔日本公園是新埔賞櫻的重要景點,兼具自然及文化價值的珍貴老樹,與文化氣息濃厚的黌宮兩相輝映,承載當地的無數記憶,新春期間前往日本公園賞櫻踏青,別忘了造訪「百年老榕樹」,拍照打卡,享受一下宜人的自然風光。
20180219 (夸父)
木浮生電視劇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KKBox: http://kkbox.fm/lA1Los
iTunes: http://apple.co/2sif1TM
Spotify: http://spoti.fi/2sitfnt
• Billboard Radio China TOP 1
• 音悅台 TOP 1
• QQ音樂 TOP 1
「虔誠夙願一念桃花 幾世因果幾闕時光」G.E.M.鄧紫棋首度演繹中國風,獻聲古典神話新篇《上古情歌》電視劇片尾曲《桃花諾》。
主唱:G.E.M. 鄧紫棋
作詞:張贏
作曲:羅錕
編曲:羅錕、Xueran Chen
製作人(美國):Xueran Chen
製作人(中國):張贏
人聲錄音師:姚海毅
和音:趙貝爾
管弦樂團:Budapest Art Orchestra
吉他:Jacob Boyd
中國笛:Chris Bleth
大提琴:Ro Rowan
縮混工程師:NEM Studios
母帶工程師:Randy Merrill
監製:宋鵬飛
初見若繾綣 誓言 風吹雲舒捲
歲月間 問今夕又何年
心有犀但願 執念 輪回過經年
彈指間 繁花開落多少遍
這一世牽絆 糾結 觸動了心弦
下一世不知可否再見
留一片桃花 紀念 了卻浮生緣
眉目間 還有我的思念
一寸土 一年木 一花一樹一貪圖
情是種 愛偏開在迷途
忘前路 忘舊物 忘心忘你忘最初
花斑斑 留在愛你的路
這一世牽絆 糾結 觸動了心弦
下一世不知可否再見
留一片桃花 紀念 了卻浮生緣
眉目間還有我的思念
一寸土 一年木 一花一樹一貪圖
情是種愛偏開在迷途
忘前路 忘舊物 忘心忘你忘最初
花斑斑 留在愛你的路
虔誠夙願 來世路 一念桃花因果渡
那一念 幾闕時光在重覆
聽雨書 望天湖 人間寥寥情難訴
回憶斑斑 留在愛你的路
The Official Site | 官方網頁 :
G.E.M.'s Official Site: http://www.geteverybodymoving.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Page/
Fans Club: gemclubofficial.com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Twitter: http://twitter.com/gemoving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gem0816
木浮生電視劇 在 桃花诺「一寸土一年木一花一树一贪图情是种爱偏开在迷途」 的推薦與評價
邓紫棋- 桃花诺 电视剧 上古情歌片尾曲作词:张赢作曲:罗锟编曲:罗 ... 可否再见留一片桃花纪念了却 浮生 缘眉目间还有我的思念一寸土一年木一花一树一 ... ... <看更多>
木浮生電視劇 在 #木浮生同名小說改編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ini Fen电视剧追剧指南Drama ... 男主林彦俊,造型很適合接管家族企業的年輕霸总氣質。 …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