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628)
自由時代的終章
香港國安法頒布的一年前,《蘋果日報》出版一本25週年特刊,取名「不是最終章」,一年後,「最終章」在6月24日成為現實。
在滂沱大雨下,《蘋果》最終章使香港成為悲情城市。不錯,仍然有許多人若無其事,有許多人公開或暗自竊喜,但鋪天蓋地的貼文、照片、影像,在社交媒體洗版,已經告訴全世界,香港人正在悲痛著這裡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香港。
最能夠反映這個時刻的,是攝影師和導演梁銘佳(Ming Kai Leung)製作的「豪情夜生活——蘋果日報最後一晚我最喜歡的人(目前)」,影片以著名的蘇格蘭「驪歌」《Auld Lang Syne》配樂,剪輯了大雨中《蘋果》大門外最後一夜民眾聚集,和次日凌晨開始香港各區報攤、便利店大排長龍的情景,飄逸著依依不捨的情懷,令人傷感。
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襲擊下,傳統的媒體尤其是紙媒許多都結業了。人人都習以為常。不久前,《蘋果日報》台灣版的紙版收攤,社會上沒有掀起一絲漣漪。封殺了《蘋果日報》的廣告,《蘋果》何時辦不下去,幾年前行內行外都認為是時間問題,老闆黎智英為理想不斷貼補墊支,是勉強撐持下去的唯一原因。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使《蘋果》的訂戶驟增,算是暫度難關。但靠社會運動帶來的支持,畢竟不是生意經。因此,運動被壓制後,《蘋果》缺廣告和讀者流散,仍然未脫經營困難。
儘管廣告戶受到政治壓力而使《蘋果》斷水源,但基本上這仍然是依市場規律作淘汰。若香港《蘋果》如同台灣版那樣結業,23、24日的夜與日,不會使香港成為悲情城市,而《蘋果日報》的結束也不會顯得如此轟轟烈烈——不過就是一份報紙結束吧了。
但所有香港人,全世界輿論,都看到這不是市場淘汰的結束,而是從去年7月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以來的一次有計劃的鎮壓反對派意見表達的行動。於是,「蘋果最終章」的出版日,就成為香港人、香港歷史、甚至世界報業史、自由抗爭史的永遠被記住的一天。
因為,這一天不只是一份報紙的最終章,而且是自由香港的終章。自1841年開埠以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蜚聲國際的國際金融中心,長期高倨全球經濟和新聞自由度前列,而這個法治保障下的自由所創造的奇蹟,在6月24日這一天走到「最終章」。不是香港人告別了《蘋果日報》,而是香港告別了自由。
人類社會的「四大自由」,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而言論自由是「四大自由」之首,而且是其他自由的保障。言論自由範圍的新聞自由,它的主要功能,依美國大法官Hugo Black的定義,就是「防止政府任何部門欺騙人民」。因此,當政府任何部門可以扼殺新聞自由的事情發生,那就是社會言論自由的泯滅,也就是人們所有的自由失去保障。
《蘋果日報·》的消失,不會令香港失去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但《蘋果日報》以現在這種方式消失,就的而且確是向一個時代告別,告別的不是一份報紙,而是自由的時代。
如果不是英國殖民地帶給香港的自由的時代,不會有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不會有香港人對中國抗日戰爭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抗爭的支援,不會在海峽兩岸都缺乏言論自由的時代,成為獲取兩岸資訊並外轉內影響兩岸局勢的最重要基地,不會大批中國商人在法治下各顯神通,創造國際級的企業,不會在歷次中國蒙災蒙難時香港人的慷慨伸手,不會有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發展。
而我的整個人生,也正好因為在香港發展我的編輯寫作生涯,才可以在中港台的局勢充滿轉變的時代,因緣際會地自由論政,成全了可以無愧的漫長人生。
1984年,當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塵埃落定,知道1997年香港和香港人將由一個非自由法治的共產政權管治,那時及以後,我都不認為香港的自由可以延續。97前兩年,《蘋果日報》創刊,社論指出,「對九七後香港新聞自由的信心絕不動搖」,「在資訊自由的今天,人民選擇自由的威力比任何力量都要強大」。1997年香港主權轉移,美國財富雜誌指是「香港之死」,而《蘋果》當天的頭版是「一個大時代的開始 ——香港信有明天。」亦引述了當時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話:「貫徹高度自治 香港人當主人」。
在之後,《蘋果》一直堅守「一國兩制」立場,推動《基本法》下的港人治港,反對台獨、港獨甚至本土化,即使本土化是世上所有地區在外來者侵凌下的必然趨勢。《蘋果日報》所代表的,確實是香港市民中無法或不想離開的人士,對中國承諾的一國兩制的真誠期望,並努力促其真正實現。香港24年的實踐,由《蘋果日報》的災難式終結,就等於宣示一國兩制的終結,香港180年自由的終結。
蘋果落到地上,種子在泥土中,會生長出更多的蘋果樹。這是許多人對《蘋果》終結後的樂觀希望。我從來不是樂觀者,對人性的醜惡了解越多,越知道真理很難敵得過強權。但追求自由是人性中無法遏止的渴求。強權雖得逞,但自由壓不住。強權永遠無法代替真理。
沒有了《蘋果》之後,這是續刊《失敗者回憶錄》的第一篇,如有機會出版,很可能會放在最後。因為這也是我回憶在香港從事自由編寫生涯的終結。(29)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小鎮慢騎:25條縱貫東西的慢遊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李立忠(茶花小屋) 內容簡介: 騎上單車, 看山、賞海、追火車,尋找豐富小鎮歷史, 探索城鄉秘境,盡享臺灣小鎮百變之美。 找回被遺忘的旅行方式, 重新定義生活節奏。 25條縱貫...
漁村定義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龜山島 ê 願夢 ▌#審議式民主 的公民討論紀錄
位於宜蘭外海的 #龜山島,在清朝時期已逐漸形成漁村聚落,一直到民國66年時,六百多位的龜山島人集體遷村至頭城,同時龜山島成為軍事管制區。
而近年龜山島開放觀光,除了龜山島土地轉型正義的議題,在觀光賞鯨業者、漁民捕撈海域等權利交織的角力,觸發了本文團隊的問題意識「如今的龜山島議題已不再限於龜山社區的情感與過往遷村歷史,其未來何去何從,亦是值得拿出來討論的方向。」
團隊以「若龜山島是一座 #博物館,會是什麼樣子?」為藍圖,邀請不同領域、年齡層的公民們,藉由兩天的論壇來一同想像龜山島的「願夢」會是什麼?重新建構大家對龜山島的想像與定義。
如何鬆動那個深刻鄉愁的龜山島,轉化到屬於這個世代的龜山島樣貌呢?透過這個歷程的紀錄,繼續嘗試將想像能實際構築出來。
https://eyesonplace.net/2021/05/10/16962/
漁村定義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中的時候,我還讀不太懂村上春樹的書,但我覺得他的文字很好讀,偏愛那種翻譯書的味道。與其說我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不如說我愛上的是由譯者賴明珠翻譯的文字。
後來,我也愛上松浦彌太郎的散文集,他總是教人怎麼吃怎麼穿,在日本雖不怎麼知名,談日常的文章也不特別有趣,卻因為生活化,文字很容易入口,而令我愛上對方的文字。那時候我想,只要能夠像松浦彌太郎那般,用最親和的文字,寫出最平實的日常,那就足夠了。
有時候讀書不一定為了要得到一些什麼,透過別人的故事,去了解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風俗和文化,是一件既有趣又快捷的事情。
林嵩除了是一名國文教師,還在My plus (加分誌)擔任專欄作家。一週一篇隨筆,沒有特定的主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因此累積了很多文字。後來因為朋友的提議,最終決定收錄數篇在其他媒體上連載的文章和在不同平台的得獎作品,連同隨筆集結成冊,從而誕生了《橫濱浪子》。
林嵩在《橫濱浪子》這本書,嵌入了自身的童年往事、包括對生活的反思、以及各個生命階段的不同課題。讓我這個沒有經歷過臺灣八十年代這段時光的外籍人士,透過林嵩的文字,看到了屬於一個世代的風情。記得以前讀村上春樹,最喜愛的,是看村上描寫他年輕時的日本。
讀林嵩的文字,有種讀翻譯書的味道。裡面收錄的52篇來自生活的掙扎,重新定義浪子的文章。林嵩說,如果生活給了你掙扎,而你卻依然一無所懼的獨行,那便是浪子。這是林嵩對於書名「浪子」一詞,給出關於「浪子」的定義。
「任何流浪都是一趟尋根之旅。流浪之所以浪漫,是因為你有家可以想念,有根可以牽掛,有回憶可以追尋。」
在《橫濱浪子》中,你會看到林嵩聊著一些與不幸有關的話題,包括他不吃肥肉的原因,也談了漁村的生活。像是小時候父親給他泡的奶粉因為沒仔細攪拌,所以會結塊,變得很難喝,繼而成為了林嵩極糟糕的童年記憶,因此抗拒所有白色的食物,如豆漿、杏仁茶、肥肉等等。這些瑣碎但日常的記錄,讓讀者倍感親切。既像是在訴說人生的日常,卻也帶有一種無奈的輕聲訴苦,與讀者之間營造出一種,就像是在聊天般的奇妙互動。
《橫濱浪子》與村上春樹那種文青咖啡店老闆式的文風相當不同,作為一名國文老師,林嵩卻一反作為一名教師的刻版印象。他運動、他健身、他拍影片,比起一名教育者,在年輕人眼中,他更接近一名YouTuber。而在《橫濱浪子》這部作品中,他將再次顛覆你的印象,以一種雖像絮絮叨叨,但卻親切風趣的口吻,就這麼談著各式各樣的話題,讓你感受到他有時自豪,有時卻又自我嫌棄的想法,以及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角度。
林嵩在《橫濱浪子》書寫盡人生的各種姿態,這些時而令人深思,時而像是生活瑣事或抱怨的隨筆,確實營造出了一種奇妙的生活感,讓人因此對林嵩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就像是與他閒聊一樣,就這麼渡過一段輕鬆的愉快時光。
縱使同樣日常,但只要換個不同角度觀看,便會發現一切未必如此日常。而這,正是你讀林嵩的《橫濱浪子》時,所會輕輕感受到的事情。
/購買鏈結貼於留言處/
漁村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小鎮慢騎:25條縱貫東西的慢遊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李立忠(茶花小屋)
內容簡介:
騎上單車,
看山、賞海、追火車,尋找豐富小鎮歷史,
探索城鄉秘境,盡享臺灣小鎮百變之美。
找回被遺忘的旅行方式,
重新定義生活節奏。
25條縱貫臺灣小鎮的人文慢騎路線
用單車觀點閱讀臺灣,翻開小鎮人文篇章。以緩慢的心騎掠落盡鉛華的大山談文小站與龍港小漁村,緬懷海線車站的起與落;拜訪臺南小鎮繁華過往,聽八角樓說故事;探尋莎韻之鐘在南澳部落留下的吉光片羽。每一篇章都是臺灣美麗的故事!
看山看海,追火車,領略臺灣自然之美
25條縱貫南北、橫貫東西,不同以往的單車路線。帶你重拾赤子之心,雙溪河畔追火車;打開懷舊的記憶,騎遇瑞芳百年老礦城;敞開煩悶的思緒,騎單車奔馳東臺灣三天兩夜,穿梭於太魯閣鬼斧神工的岩洞隧道,追逐於東臺灣海天一線及花東縱谷花海,盡覽臺灣千變萬化之美。
作者簡介:李立忠(茶花小屋)
臺北人,1966年生的天蠍座。亞東工專工業工程與管理科畢業。現任萬華社區大學單車旅行教師、廣播電臺單車旅行主講人。
眷戀單車融合心情的旅行方式。經營單車部落格十餘年,分享以單車身體力行的旅行生活。
部落格屢獲大獎:2006全球華文blog大獎生活品味類初選入圍;2009年新北市blog大獎佳作;2010年資策會第三屆blog百傑,旅遊類TOP 100;2011年全球華文blog大獎,休閒旅遊類初選入圍;2011年自行車騎士協會,活動文選優勝獎;2012年資策會第五屆部落格百傑,旅遊類TOP200,同時榮獲UDN BSP特別獎。
特別喜歡晨昏自行車踩踏,分享於茶花小屋的分享心世界部落格:blog.udn.com/leelijohn
作者粉絲頁: Ubike台北輕旅行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漁村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談海洋教育
本集再次邀請到 #羅力,他目前是映像生活工作室的導演,自由媒體工作者,同時熱衷投入海洋保育工作與影像紀錄片的拍攝,現在是多所社區大學與許多縣市推動海洋保育、紀錄片拍攝的講師。以下是這次節目的訪談重點,讓聽眾朋友了解何謂海洋教育。
一、 淺談台灣的海洋教育:台灣海洋立國2000年,海洋政策白皮書2004年,海洋教育白皮書2007年,201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公布環境教育法海洋教育也成為環境教育的一個重要內涵。2011年起教育部將海洋教育列為「重要議題之一」正式融入各級教育的各個科目當中。但是回憶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內容中,有多少涵蓋海洋教育,民國97年統計過小學有海洋相關內容只有8%左右,國中部分大約10%,可見我們的海洋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然而台灣海岸漁村的現況:老人鄉兒童村、外勞代替本土人力、海洋生活技能的沒落、海鮮文化取代了傳統生態平衡的觀念…。台灣海岸大約有70%左右的水泥化,而西部的95%非常嚴重,東部海岸的消波塊,西部海岸的防波堤,除了改變自然生態外,也產生了嚴重後果如:凸堤效應、侵蝕效應~新竹南寮漁港、花蓮鹽寮漁港、台東大武漁港…不勝枚舉。
二、 我心目中的海洋教育不應該只是個議題,而應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應該在下個議題產生後而逐漸消失,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了解海洋、認識海洋、親近海洋、熱愛海洋、善用海洋資源。
三、 如何執行?
1. 從接觸開始:吃海鮮(海洋文化中吃的文化,列舉蘭嶼人的傳統智慧)。
2. 到海邊走走:感受海洋的魅力。
3. 觀察海岸及生態(善用海生館及海科館,探討如何認識海洋生物,介紹自然名的特質)。
4. 選擇適切的海洋遊憩:從遊憩中培養愛海的樂趣。
5. 先感受再求知:海洋教育的定義「普通、專業」。
6. 海洋教育多用「提點少用代勞」。
四、 教育的本質: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來探討教育現場對海洋教育應有的態度。
五、 討論海洋教育中,體制內老師的角色。專業人士的角色。學者專家的角色。
六、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