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
#45天歐洲五國親子旅程
#第八站荷蘭阿姆斯特丹
這趟旅途的倒數第二站,阿姆斯特丹,一下火車後心裡只有三個字。
「好冷啊!!!」
這裡的天氣型態與南歐徹底不同,荷蘭緯度高且靠海,風大雨日多,我們抵達時天氣不甚佳,空中飄著細細雨絲。
整個城市的空氣沁涼,讓我想起淡水的冬天,有點潮濕有點冷冽。
我們到飯店Check in完後,第一件要事,就是去市中心的購物大街買衣服禦寒。
雖然心想終於有理由大肆採買,但最後只挑了簡單又保暖的款式,因為我發現衣服尺寸對我而言都嫌大,看來我的身材在這裡有點難買衣服(哭)。
接著又去好友推薦的荷蘭鬆餅(pancake)店用餐,朋友說這間是她覺得「阿姆斯特丹最美味的鬆餅店」,一嚐後果然美味。(可惜狼爸依舊甚麼都不能吃)
荷蘭式的pancake與一般我們認知的鬆餅不同,有點像是pizza,口味有甜也有鹹,吃起來的口感又和pizza不同。
店員推薦他最愛的「蘋果肉桂口味」,沒想到豔寶居然也喜歡,一點都不怕肉桂的味道,讓我十分驚訝。
---
對於荷蘭的印象來自於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改編愛情電影《The Fault in Our Stars》(台灣翻譯為: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在荷蘭的運河橋上漫步,坐在運河旁的木椅上聊天,都是我對於荷蘭的憧憬。
所以即使狼爸的肚子依舊很痛(每三小時吃一次止痛藥),還是奮不顧身地陪著我們走進巷弄,感受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魅力。
當然我們也感受到阿姆斯特丹的另一個特色,大麻,偶爾會聞到一些青草的煙燻味,狼爸告訴我,這就是大麻的味道。
大麻在荷蘭是合法的,但是不允許在公共場合抽大麻,我們聞到的味道都是經過的路人身上帶著的。
大麻的氣味跟香菸的味道很不同啊!不是令人討厭的味道,也是我初到阿姆斯特丹的新印象。
--
更多旅遊照片和限時動態只在IG喔!
歡迎追蹤IG帳號 https://reurl.cc/kYyon
---
#我們真的是怕冷的亞洲人
#路上居然有人穿短袖
#狼爸開始吵著要吃大麻蛋糕
#歐洲上網翔翼通訊
#babyzenyoyo推車
#德國LASSIG媽媽包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資策會 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好雷]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原聲帶中最甜蜜的一首歌曲「Boom... 的評價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荷蘭文家教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電子書的推薦,YOUTUBE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資策會 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閱讀就像滑手機一樣輕鬆 迷你「上翻書」挺進美國書市
幾年前,電子書是否會取代紙本書曾是個熱門話題,但隨著紙本銷量緩步回升,電子書閱讀器被冷落在角落吃灰塵,這個話題也漸漸失去了話題性,取而代之的問題變成了:如何把消費者的目光,從手機螢幕拉回到書頁的字裡行間(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紙本書)?
荷蘭老字號出版社Royal Jongbloed從2009年開始,推出了一種叫「上翻書」(dwarsliggers)的新型態紙本書。乍看它就像是袖珍版的精裝書,或是坊間的口袋書,沒啥特殊之處,但仔細拿起來檢視,卻會發現它的閱讀方式和傳統書籍大不相同,一般的書是「直」著拿,從左翻到右,或從右翻到左;但上翻書卻是「橫」著拿,書頁從下往上翻。
由於上翻書的尺寸迷你,讀者可以輕鬆單手持書,用大拇指來翻頁。換句話說,不管你是躺在海邊的沙灘椅上,或是站在擁擠的捷運車廂裡,都只需要空出一隻手來,就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美國和台灣的讀者對於這種新型態的迷你書,或許還很陌生,但據說上翻書在歐洲過去近10年的銷量已超過千萬本,相當受到歐洲人青睞,出版過的書目包括當代暢銷作家丹布朗、勒卡雷的作品,還有克莉絲蒂偵探小說,與近代文學經典等。
大小和一支手機差不多,厚度比大拇指還要更細一些,上翻書的創意來源顯然是想和數位裝置一較高下,希望透過這種方便攜帶的裝訂方式來證明「書」這種古老類比科技,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擁有活躍的生命力,和與時俱進的創新風貌。
「年輕人在閱讀方式上仍處於試探摸索的階段,」美國青少年文學作家約翰‧葛林說:「上翻書在使用體驗上跟手機的感覺很像,但在內容上卻又是不折不扣的一本『書』。基本上,書並不適合在手機上閱讀,因為手機的功能實在太多了。」
美國Dutton Books在上個月推出一系列上翻書版本的約翰‧葛林小說,成為第一個將上翻書引進美國書市的出版商。整套書包括了《尋找阿拉斯加》、《再見凱薩琳》、《紙上城市》、《生命中的美好缺憾》4本,每本定價12美金,約合台幣360元。出版社與大賣場、連鎖超市談合作,將套書擺在結帳櫃檯附近作促銷,未來更打算進軍大型連鎖家具店和服飾店,挖掘全新的潛在閱讀市場。
#上翻書 #閱讀 #資策會 #服創所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荷蘭安妮之家博物館特展】
「如果上帝讓我活下去,我將使自己的聲音傳遍各地,我將在世界上為全人類工作」《安妮日記》1944.4.11
被我放在這輩子一定要去的博物館名單中,荷蘭的「安妮之家博物館」,首次來台展出。
由婦女救援基金會主辦的『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是由『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與荷蘭安妮之家博物館合作的特展,我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展覽,推薦給大家。
---
如果有看過《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這部電影,劇中的男女主角在荷蘭旅遊時,一起拜訪的就是安妮之家博物館。
---
展覽時間 / Date
2018.07.07 - 2018.12.30
---
地點 / Venue
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 )
---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原聲帶中最甜蜜的一首歌曲「Boom... 的推薦與評價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原聲帶中最甜蜜的一首歌曲「Boom Clap」來自於現在很夯的女歌手Charli XCX,MV特別遠征荷蘭阿姆斯特丹拍攝,因為電影中的男女主角. ... <看更多>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荷蘭文家教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荷蘭 文家教.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原來,心中有一個放不下的人,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是一部歐美的小清新電影,裏面沒有大牌,沒有絢麗的 ... ... <看更多>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荷蘭 在 [好雷]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 - 但求擁有與你的小小無限
圖文完整版: https://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0242888
身為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看所謂「催淚電影」(tearjerker)的時候,最怕遇到
拙劣的灑狗血手法,讓我一直感受到導演與編劇的那個聲音:「快哭吧!哭啊
!這邊慘成這樣了妳還不哭!」,這樣我就會完全出戲。而「生命中的美好缺
憾」,是手段很高明的催淚電影,足以卸下大部分憤世嫉俗影迷的心防,好好
被它感動一回!大部分的人,會被本片年輕男女主角的感情以及生存困境而感
動落淚,再不然就是為了癌童治療過程的苦難與父母的種種心痛心碎而難過,
無論如何,出了電影院你一定會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16歲的Hazel﹝雪琳伍德利﹞是癌症末期病人,她因母親﹝蘿拉鄧﹞的堅持而
參加支持團體的聚會,並認識了曾因癌症鋸掉半條腿的Gus﹝Ansel Elgort,
安賽爾埃爾格特﹞,進而與他相戀。他倆比其他情侶面對更灰暗的前景,但這
段愛點亮了彼此的人生...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對歡笑與淚水的掌握非常好。既然主角是年紀輕輕的癌
末病人,它的本質當然是悲傷沉重的,關於這點,本片沒去掩飾,它包括了幾
幕癌症家屬面對發病時的煎熬緊張,時常點綴著主角們面對生命脆弱的無可奈
何,而且沒有安排一堆正向思考、宗教、信心等等不切實際的裝飾,但角色們
在理解現實的黑暗無望時,也能尋找出自嘲式的黑色幽默,以及短暫但深刻的
美好。這種安排之下,觀眾看到的美麗,感覺很誠懇真實,不是硬拗的。觀眾
可以真正感受到他們的痛苦、產生同理心,而不是在可憐他們。
片中有幾個觀點很引人深思,以下一一細談,但比較建議看過電影之後再來看
。
得了癌症的年輕人,該如何定義自己?本片有一幕,Gus問Hazel一句"What's
your story?",她直覺就講起何時發現罹癌等等,但Gus說他不是問這個,而
是她的其他人生經歷。這簡單的對白讓人好難過,Hazel病得太早太久,病又
對她影響太大,例如永遠掛著的呼吸器、隨時戒備的父母、自我封閉的生活等
等,她已經太習慣把癌症與自己緊緊結合,也直覺認為別人若問起跟她相關的
故事一定是問癌症。她的人生都還沒開始,就要因病還給老天了,她該怎麼定
義這趟短暫的生命?幸好她終於有機會好好愛過,或許下回再有別人問她"
What's your story?"時,她的直覺回應會不同,而不是讓癌症定義了自己的
生命。的確,如同片中出現的一句話,有些人的無限大,就是比其他人的無限
大還要大(Some infinities are bigger than other infinities.),或許一
個健康活到八十歲的人,他可以有很多澎湃精采的感動與體悟,比一個活不到
二十歲的人還多,但Hazel與Gus擁有的這段短暫回憶,也可說是他們倆的小小
無限了,就算比較小,但同樣是精彩豐富的。
本片還強調了一點:將逝病人對她所愛的人們擺脫不去的責任感,其實更常是
使病人封閉痛苦的根源。面臨人生終點已經夠傷心了,更難過的是其他親朋好
友也會很心痛。這對病人是更難面對的,就算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想到愛的人
們會痛苦,更是心沉重。所以,原本媽媽去上課準備當社工卻不打算告訴她,
是怕女兒感覺被拋棄,但媽媽想錯了,女兒聽到這件事其實覺得很開心,因為
她知道媽媽在她去世後還會有自己的人生,對此她如釋重負。或許面對將逝的
至親,除了表達「不捨」,還應該適度表達「捨」,這反而減輕了彼此的心理
壓力。
人生很無常,而且常超出人的預期與承受度。男女主角的朋友Isaac氣呼呼提
到,他那位立誓要陪著他的女友,嚷著因為無法承受他將全盲的事實所以要分
手,此時Hazel的回應很老成,她包容地說, 人做承諾時不一定完全了解這承
諾真正代表的意義、為了實現它要付出多少代價。為何承諾常常不可信呢?因
為大多數人錯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與世事變化的程度。山盟海誓固然動人,但
在現實面前,一丁點意義都沒有。
特別還要提片中的一場戲,就是Hazel與Gus去荷蘭見她崇拜的作家Van Houten
的那幕。剛看到那段時覺得很怪,我當下的想法是,我已經聽懂Van Houten的
意思了,了解他想表達什麼。但我不懂Van Houten為何要如此激動地對待這兩
位客人,也不懂這兩個年輕人為何如此堅持要人家給一個給不出來的答案。不
過後來我再想想,突然可以體會了。畢竟這兩位主角才十幾歲啊,雖然經過多
年病魔打擊,但畢竟只是兩個孩子,面對人生的戛然而止哪有辦法直接面對?
作家說的話,哪是飛了半個地球尋找答案的他們可以馬上理解與接受的?而作
家無禮的態度,雖然很誇張,但看到片尾多知道一些關於他書中角色的背景之
後,大概也可以理解他對這話題為何如此激動。這樣想過以後,乍看之下似乎
太煽情的這段戲,卻變得很有意義。
作家的看法,很殘酷卻又很有道理,或許也可說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吧,你很衰,沒錯,但人生就是這樣,這世界沒欠你什麼。而人生停止了就
是停止了,沒有「之後」了,之後怎樣也不重要了。很殘酷,很可怕,而十幾
歲的人怎麼可能接受。作家與兩位孩子的人生觀,其實有更多可對話的潛力與
空間,可惜的是,電影裡Hazel最後一次見到作家時,他扮演的只是純粹的信
差,沒有讓他的想法與 Hazel的有再多討論與交集,放棄了一個有可能很有趣
感人的面向。
若再扯多一點,從哲學與神學的角度來看,作家隱隱就代表了上帝。作家對他
的作品是全知的;上帝對人類是全知的。想知道書中角色在書結束後發生什麼
事,得問作家;想知道人死後會是什麼情形,要問上帝。作家生氣地問這兩個
毛頭小子說「你應該問問自己,為何如此關心這些愚蠢的小事」,感覺就像上
帝遇到兩個渺小人類對祂叫嚷些七情六慾與世俗瑣事,令祂感到不可置信,而
兩人對作家不給出答案的憤怒與失望,就像癌症病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
怒火,不知道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為何是自己得年紀輕輕送了性命、死後會是
什麼、關心的生者是否能繼續好好活著...然而這一切發展到最後的大哉問就
是:問小說主角死後發生的事有意義嗎?就像人死後的所有宗教慰藉與對死後
審判或來生的期待有意義嗎?
以上種種引人思考的細節,將本片與「留住一片情」(A Walk to Remember)之
類的簡化人生、純為催淚的電影區隔開來,成為一部更佳的作品。
另外,本片的精彩,還有一大部份來自演技,就算劇本有時出現太操縱情感的
劇情﹝像安妮法蘭克之家那段我不太能接受﹞,演員﹝尤其雪琳伍德利﹞也把
它救回來了。
Hazel是個很實際、不太傷春悲秋或有太多幻想的人,她明白最終人們都會消
失,一切會被遺忘,野心根本沒有意義,但她因為Gus而漸漸變了,或至少,
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與心態。雪琳伍德利將這種改變詮釋地很真實自然,而且
,她與安賽爾埃爾格特一同出現的場景,浪漫愛情的氛圍濃得化不開,令人完
全相信這倆人是相愛的。這倆人在先前的「分歧者」已扮演過兄妹,或許就是
這股熟悉讓他們的關係看起來特別自然。
Gus這個角色比較像只有電影裡會出現的人物,頗不真實,幾乎一切都是為了
成就女主角而存在,很難發揮,不過演員安賽爾埃爾格特用他的個人魅力與笑
容盡可能彌補了這一點,我想年輕女性都會很喜歡本片的他。
蘿拉鄧的表演很突出,她完全讓我感受到,為了女兒,她是多麼辛苦積極地表
現出正面的沒事樣,連說話都很謹慎,不希望女兒感染到任何負面情緒,但在
某些關鍵的時刻,她又真情流露、掩飾不住內心的擔憂與脆弱。飾演酒鬼作家
的威廉達佛也很不錯,雖然角色極不討喜,但還是演得很有趣、活力十足,不
過我還是覺得片尾他再度出現的戲碼有點奇怪且被浪費了。
本片是根據John Green的同名暢銷書改編,電影版編劇就是「戀夏(500日)」(
(500) Days of Summer)與「戀夏進行式」(The Spectacular Now)的Scott
Neustadter與Michael H. Weber,我沒看過原著,據說電影版本大部分劇情走
向皆與原著相同或接近,但原著對某些議題的思考更多更深入。純粹以電影版
本來看,我覺得是很不錯的片,而且令我對原著產生興趣,可以說是很成功的
改編了。
總之,「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是一部既感人又令人珍惜生命的片,還順便提醒
了我們,不一定要做個萬人迷或大人物,只要能與幾個好人深深愛過,這趟人
生就很值得了。
註:本片英文片名是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Julius Caesar",Cassius向Brutus
說"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that we are underlings.",所謂我們的"stars"指的是命運、宿命。
--
我的部落格 https://wildflower.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zzyFilmCh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49.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06795724.A.D5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