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休息一天就要上班,是否也覺得休息得還不夠。不過,你是否也有想過我們每天起床的理由是什麼?又是否想過對於這樣理由的思考,亦有可能是受到自身文化傳統的影響?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介紹了日本人的“Ikigai”(每天起牀的理由)概念,以及背後哲學。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的文化概念來引領我們的生活?
————————————
其秘訣或許就在於日本人的生活哲學:ikigai。這個詞沒有英文對等的直接翻譯。但中文表達可以理解為生命的意義或者是活著的價值,也就是說它是讓你每天起牀的理由。
對那些熟悉Ikigai理念的西方人來說,它經常與四種相互重疊品質的文氏圖(也稱維恩圖,約翰·維恩是19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和數學家)有關:你所熱愛的、你所擅長的、世界所需要的和你所得到的回報。
但對日本人而言,這一理念可能略有不同。對他們來說,一個人的Ikigai可能與收入無關。
事實上,日本2010年對2千人的調查發現,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日本人認為工作是他們生命意義所在。對有些人來說,人生價值體現在工作上,但當然不僅限於此。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475731?fbclid=IwAR3Ml_kTKFJ_t5FiQ84sGWAfDjKomevllSc4AiBkPRSJXYRMYbh6MBmDT1E
用生命影響生命英文原文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短評 《薩滿》The Medium
.
與其說這部片恐怖到讓人中途離席,倒不如說是暈車到中途看不下去;建議容易暈車的人,要在精神狀況良好還有備妥暈車藥的情況下去看比較適合。
.
幾個想法分享給大家:
1. 什麼片就該用什麼方式宣傳,如果明明就不是娛樂恐怖為核心,那是不是就不要一直強調「這部電影超恐怖」或是「恐怖到讓人中途離席」這些字眼,來誤導一般觀眾抱著錯誤期待進場觀賞。
2. 與其說這部片是恐怖片,倒不如是一部反思「信仰」核心的驚悚電影;縱使有些橋段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嚇人,但故事核心的本質是透過家庭成員們的心境變化,來探究信仰的真諦,還有對那些看起來虔誠卻信什麼都不堅定的人,提出嚴厲控訴。
3. 我很喜歡電影中「萬物皆有靈」的概念;與其說是「鬼魂」,倒不如說是詮釋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是科學無法解釋的事物,人們應該抱持著敬畏的心情去面對;至於片中所謂「薩滿」的角色,則是協助這些受到非科學現象困擾的人們,如何走出身心靈的病痛,回歸正常生活罷了。
4. 若要說這部電影有很多怪力亂神的元素,倒不如說這是一部探討「因果關係」的電影。偽紀錄片和大量手持搖晃鏡頭,則是讓本片增添臨場氣氛的手法;許多劇情的細節是前後呼應,或是隱藏在角色的潛台詞中,真的強烈建議想看的朋友要在身心靈都準備好(簡單來說就是要聚精會神去注意到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這部片將會帶給你很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
5. 我很不喜歡電影的中文片名取名為「薩滿」,一方面是原文片名不論是英文還是泰文、韓文,都指的是泰國依善地區的「靈媒」;另一方面是可能會讓「薩滿實踐者」們的「薩滿研究」被貼上標籤,讓「薩滿」這個名詞變得狹隘。
電影故事從一位靈媒出發,但事實上故事的主軸應該擺放在一個女孩被邪靈附身,漸漸走火入魔的過程,進而影響到家庭或是身邊周遭的人們,在面對未知力量的威脅時,那種無助的恐懼感。回頭過來想想,這對本該是療癒、幫助、甚至將意識轉換到「不尋常現實」,將善意的能量、資訊帶回「尋常現實」的「薩滿實踐者」或「薩滿研究者」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
總之,調整好心態去欣賞這部電影,才會讓這部片變得更有深度更好看;若是抱著看恐怖娛樂電影的心態去想著如何被嚇,那我只能說:你只會被滿足到一小部分的期待。《薩滿》這部片背後所蘊藏的文化,想要探討的主題相當龐大,其實套用到現實生活中,不僅能夠跳脫電影所探討的宗教信仰,還能夠套用到觀眾們對自己的生命價值觀、道德觀、甚至是世界觀,開脫不一樣的視野。
.
P.S. 對,我就是不爽說「毀三觀」;因為根本沒有「毀」啊?
.
.
#薩滿 #themedium
#電影 #影評 #filmcritics #movie #review
用生命影響生命英文原文 在 矽谷美味人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到阿滴的發文,我不禁淚盈滿眶感同身受,謝謝他的勇敢去面對自我的軟弱,並用正面又溫暖的文字來表達他這一年多來的努力,很想為阿滴加油,並給他一個深深的擁抱 阿滴英文
阿滴原文分享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RayDuEnglish
---
我在2019年底也在一次演講場合裡, 跟阿滴有一樣的狀況出現。原本要講的是「家庭與工作的平衡」, 卻突然感到一種窒息喘不過氣又暈眩的感覺,當下全身濕透又顫抖,在台上硬撐了10分鐘講了完全不知所云的話。那天之後對工作徹底的提不起勁,好像突然喪失了一些目標,也無法正常的正面思考,開始有很多負面情緒和討厭自己的想法。那次是我最後一次回台灣工作,後來美國疫情爆發, 直到現在也快兩年時間沒回台灣
---
在美國疫情爆發的這段時間,我本來有非常恐慌的情緒,感覺看不到明天, 感覺人類要滅亡了, 還好上帝這時伸出了雙手拉我一把。 謝謝 數位時代 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還有好朋友詹益鑑 Dr. IC邀請我共同主持製作 矽谷為什麼? Silicon Valley Insight, 在疫情這段時間,我雖然關在家裡但開拓許多視野並認識很多新朋友,從每一集來賓身上,學習到人生裡有高有低,有成功也有挫折,在聆聽著來賓的故事裡,我還做了許多產業研究, 在這樣的過程裡,得到療癒並更認識了自己,也不再對未來感到恐慌
---
關在家裡的這段時間裡,我跟阿滴一樣學會跟自己對話,每天出去種花,用體力活來分散我內心的恐慌和無力感,並告訴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同時也跟老胡和孩子,爸媽,妹妹和妹夫有更多時間的相處,讓我不至於感到孤單。 加上Clubhouse的崛起,也在那邊找到更多的朋友,在聆聽他人的故事和自己主動的分享中,對我內心的情緒起了非常正面的影響
---
在過去兩年,很多朋友或粉絲私訊我,為什麼不再做菜?不再分享食譜心得? 只能深深吸一口氣,因為當原本最喜歡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突然有一天變成一件厭惡又害怕的事情,連我都不能理解。 但在疫情這段時間裡,我很努力又充實的過好每一天,才逐漸找回喜歡做菜的能力。現在雖然還是不定時會在社群網路上失蹤好幾天,因為會有突然不想面對網路不想面對人群的狀況,大概很難想像,各種網路數字和留言都是一種壓力的來源,對於阿滴所說的各種情況,我能理解這種突然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所幸花了好多時間逐漸恢復,走過這段死蔭幽谷,又更認識自己一次。人生的路途上本來就不是ㄧ帆風順,要幫助自己也要接受他人的幫助,每天早晨起來要用正面的方式告訴自己是獨一無二,值得被愛的人
---
昨天 哇賽心理學 蔡宇哲老師在個人FB上,有談到網紅們的心理壓力, 他考慮要開課幫助大家。非常同意老師的想法,網路世界有太多莫名的負面情緒和壓力, 網紅們在帶給大家歡樂和各種領域知識時,要花很多時間做功課和準備,每一次的內容發布和數據表現, 都像交作業後的打分數
最近台灣疫情爆發,我想也有許多朋友陷入幽谷裡,有很多負面情緒和無力感, 我想給你們加油! 不要為明天感到憂慮, 每一天的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要多愛自己,慢慢的會找到生命的出口。 如果真的壓力很大,手心打開會比手心緊握更輕鬆一些,試著用更多正面角度來看待人生。雖然不能出門,但多看看輕鬆又正面的影片和充滿良善話語的文章,還有抱一盆綠色植物在身邊,看著植物花草每天冒出的新芽, 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 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