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聰明人的方法,是讓他變成「解釋型人才」
A「解釋」的碎片
所謂解釋型人才,是指「根據表面規律,作出夾層解釋,並且愛上自己的解釋」的聰明人。
「解釋型人才」生產兩樣東西:安全感和希望。儘管二者都是錯覺。
對於一個擅長解釋的人,3個最大的陷阱是:光說不練、先入為主、事後歸因。
人類是基於想像的動物。對過去的解釋,對現在的幻覺,和對未來的預測,大多屬於想象的範疇。人們經常不由自主地像「解釋過去」那樣去「解釋未來」。
對於過去,統計比解釋重要;對於現在,行動比解釋重要;對於未來,信念比解釋重要。只有當你懂得了統計、行動和信念時,解釋才變得重要。梗,懸念,故事,傳奇,源自人們對因果的迷戀。藝術誇大了「解釋型人才」的能量。
對現實做太多解釋,就像在風景勝地花太多時間拍照而無暇欣賞。
所謂親密關係,是指你無需向他解釋。所謂自由,是指你無需向世界解釋。
當你試圖解決物理世界的問題時,解釋經常是沒用的;當你試圖解決人類世界的問題時,解釋經常有用。一個企業家要同時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所有他既要懂「第一性原理」,也要會解釋。即使做出錯誤的解釋,解釋型人才也有可能賺錢並成功,這是人類社會為「解釋的多樣化」所付出的進化代價。
並非我們在解釋大自然,而是大自然在解釋我們。
假如一個「解釋型人才」勇於質疑自己的解釋,並且開放地接納他人的解釋,他就會進化成為科學家或哲學家。關於簡潔的解釋可能會非常複雜。牛頓為瞭解釋他那幾個極其簡潔的公式,甚至不得不發明瞭微積分。
獨立思考者不依賴他人的解釋也能前行。
假如你花了太多時間用「言語」解釋你在做的事情,說明你的事情做得還不夠好。
換而言之,假如你的某個事情做得不錯,即使你自己都解釋不清,別人也會替你解釋得五彩斑斕。對於創造者而言,與其浪費時間解釋自己的創想,不如直接做出來,然後說:看!
一個厲害的「解釋者」,心底都渴望成為一個「被解釋者」;而「被解釋者」則大多沒有類似需求。
不依賴運氣的人喜歡用運氣解釋自己的成功,憑運氣成功的人則千方百計找尋運氣之外的解釋。
我對「解釋」作出了如此多的解釋,證明瞭人類對解釋的深深迷戀。
B.另外一些碎片
因懶而生的勤奮,經常創造思想和發明;因勤奮而產生的懶,令人放棄真正的思考。
聽說某位擅長教育的家長安排好了孩子的每個「10分鐘」,我所知道的另一個爭分奪秒的故事是白羽雞從出生到成才(成為食材)只要40天。
在不確定性的商業世界裏,最大的機會來自:敢賭的人和會賭的人通常不是同一個人。
概率是一種從大量看似無用的噪音中煉金的技術。人們不願意為「讓某事不發生」付錢,只願意為「讓某事發生」付錢。例如,中國80%的醫療費發生在病故前的一個月,儘管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就可減支8.5元,並節約100元搶救費。
「標題黨」盛行,是因為人們幾乎只看標題,甚至買書只看封面。
狗讓人類感知到生命不同形態的新鮮感與一致性。遊戲必須有規則邊界,方能給「無限」以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盛行養門客,看似混入不少「無用之徒」,其實是為了構建「認知冗余」。基於「無用之用」的「有用之用」,更容易枝繁葉茂。
傳統教育最大的弊端,是通過「確定性」毀掉一個人對「不確定性」的理解。這種摧殘通常是不可逆的。
在線支付對街頭乞討是致命的摧毀,但卻催生了百倍的各類「在線乞討」。相同之處是乞討者通常比施捨者更有錢。
詩意一憋可能就淡了,屎意越憋越濃。
名校的本質,是一種高成本的智力測試系統。對社會而言是不合算的,對用人機構來說是合算的。一名設計師(尤其是室內設計師)的首要價值是阻止客戶亂來。
有時候旁觀者清,有時候當局者清。前者有廣度但缺深度,後者有深度但常常迷失於廣度不足。
開竅快和開竅深是兩回事。
人們迷戀喬布斯的簡潔與追求完美,卻忘記了他本人是一個充滿了混亂(也就是隨機性)的人。脫離了隨機性的「簡潔」,就像一把無物可剪的剪刀。
天才是這樣一種人:當他們不幸掉進坑裏,並奮力從中躍出時,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比原來地面更高的地方。
有些人、事、事物,你被觸動的第一刻即是其巔峰時刻。別太刻意去二次確認,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無需二次確認的設計。
作者老喻在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的推薦目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安慰好難 #內向者的安慰術
#不害怕週一的內向人
.
大家都不擅長安慰,但內向者對此事特別在意、有負擔,其理由分為二,其中之一是訴苦者並沒有特別想聽到什麼安慰的話。剛提到內向者不愛參加聚會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去了要做什麼,同樣類似的
.
原因,內向者不會安慰的理由是不知道說什麼話才好。如果當事人沒有特別期望獲得什麼安慰的時候,站在聆聽者的立場想,難以確信說什麼話能安慰到對方。
.
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要用心聆聽、陪同在身邊,以及擁抱對方,問題即能解決。因為對方不需要聽到具體的「言語」,「單純」想你陪在他身邊,聽他說話罷了。
.
另一困難的理由是內向者自我設立安慰的標準太高,放高水準雖能給予受安慰者極大幫助,但又很容易讓安慰者變得無力。假如你在安慰的時候容易無力,又覺得自己的安慰並未帶給對方有效的成果,那你該學著告訴自己:安慰「頻度」比「強度」重要。
.
#安慰的三階段——整理、接受、認同
.
假設一個需要安慰的人沒有特別想聽到別人對他說什麼鼓勵的話,那我們該怎麼做才好?需要安慰不等於想要獲得解決方法,所以,安慰從打開心胸,與人產生共鳴開始做起。
.
你可能會問:我該怎麼產生「共鳴」?這時候,依循安慰的三階段「整理、接受、認同」一起做吧!
.
我曾經跟朋友說過自己很煩惱不能安慰到你們,還記得那時朋友回我的一段話:「怎會,每次跟你訴苦,你都幫我整理自己沒想到的情感與想法,我有被安慰到且很有幫助。」
.
由此可知,安慰的第一階段是幫對方整理情感與想法。當局者迷,他們無法明確知道自己現在的情感是憤怒、傷心,還是憂鬱;旁觀者清,安慰者以第三人角度幫對方整理思緒,便與對方產生共鳴。
.
唯一要注意的點是「#整理」不代表判斷與評論。情感是相當主觀的事物,所以禁止追究情感的妥當性與否,尤其不能以自己的基準隨心所欲為對方的遭遇下定論。
.
為此,「整理」完對方的情感之後,我們要「#接受」對方的遭遇與情感,告訴對方在那種狀況之下理所當然會產生這樣的情感。在這一個階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為分享「自己過去類似的經驗」。受安慰者聽到與自己類似的經驗後,又再一次理解自己現在的感受絕非異常。
.
闡述自我相似的經驗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有用的安慰方法。假設有人在一個陌生場合裡發生失誤,如:晚餐期間打破紅酒杯,或在讀書會發表完言論下台時差點跌倒,這時有效平撫對方心情的一句話是「我也有過。」將自己以往的經驗分享他人,便能與他人產生認同感,充分安慰到他人。
.
所以「整理—接受」之後的最後一階段就是「#認同」對方的價值。當局者因負面情感會開始貶低自己。自我貶低價值的經典案例:在公司發生一次失誤,便擴大解讀「我真無能,真沒用!」因此,安慰者能做的是認同對方的價值,使對方重拾士氣。應告訴對方:現在是因面臨的困境和負面情感貶低了自我價值,但你仍是有價值的人,如「即使你現在的處境是如此,但你還是一個很不錯的人!」等的言語將能成為對方的心靈慰勞。
.
安慰的三階段情境模擬,如下:
.
1⃣️ 整理:據我理解,你現在很傷心。外表看似因組長指責你而生氣,但你其實更傷心的是努力的一切被否決了,對吧?如果我有說錯,跟我說。
.
2⃣️ 接受:每個人遇到這種狀況,都會這樣的,我之前很認真寫了報告書交出去,結果回來的報告書上全是一堆紅字批改,超受傷的。傷心是理所當然的。
.
3⃣️ 認同:你傷心不是因為你無能,而是你很認真做了,所以更傷心。你還是很有價值的,這點不變。
.
欲想將「整理、接受、認同」安慰三階段發揮最大效能,我們必須先有自覺,以及分清客觀事實與主觀反應。清楚知道自我情感的人窺探他人情感更細膩,而分清客觀事實與主觀反應更能確實掌握對方的遭遇與情感,也就更能找到自己以往的經驗分享給對方,幫助對方接受自己的情感與處境。
.
--
本文摘自《不害怕週一的內向人:發揮內向性格優勢,安心脫離舒適圈,成為自在又自信的人》,作者安炫珍(안현진)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就讀勞資關係(Labor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學系。擁有豐富的情感、深厚的思考力及各種煩惱經驗,因此寫下許多值得一讀的文章。喜歡瑜伽和冥想,目前經營一間顧問公司,透過書寫帶給社會影響力。
.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W3ZEMO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輩昨天被詐騙上百萬元!!
以前常在新聞上看到的案子,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長輩身上
事情緣起是最近幫忙長輩看股票,後來提供建議後,他回說可能要晚點才能處理,因為交割銀行有點問題
我好奇問,賣股票跟交割銀行有什麼關係,他回說暫時不能講,因為有答應對方要保密
我一聽到馬上覺得是詐騙,在努力追問之下,才套出事情經過
原來他前幾天接到電話,被電信業者告知欠繳電話費上萬元,但他完全沒用過這號碼,之後有警方告知是因為他資料被冒用,且向金管會查證後,戶頭涉及竊車案件,要配合調查,查明帳戶資金流向。
之後被要求去銀行臨櫃設一個約定轉帳(戶名寫長輩自己名字),及提供網路銀行的帳號及密碼,並且將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也轉進去。
聽完後馬上請長輩登錄網銀去查,才發現資金已經被轉走,確認遭到詐騙,一天就損失上百萬元。
這次詐騙案子有一些特徵跟值得注意的地方
1.對方詐騙時會要求長輩不要掛電話,然後他會在電話中一直聽到警方跟金管會或上級的對話內容,並且製造緊張的氛圍,促使他趕快行動
2.同時會以偵查理由要求長輩不得跟別人透漏,包括家人,斷絕他跟外界的接觸
3.長輩配合對方去臨櫃辦理約定轉帳時,對方告知戶名是寫長輩名字, 以取信於他。但其實銀行在現場並不會去核對該帳號與戶名是否正確,也不會影響對方之後將資金從網銀轉出。
4.一開始問長輩完全不肯透漏,必須有耐心跟技巧,慢慢套話,才有機會聽到真相,在回想過程中長輩也才慢慢清醒。
5.長輩帳戶資金同時有外幣,對方後來直接在網銀操作換匯後轉出,但幸好受到一天換匯50萬的限制,加上及時發現,減少了一些損失。
至於碰到這種事要如何處理?
1.事前最重要就是要有危機意識,人人都有可能變成受害者
長輩這次也感嘆,自己平常頭腦很清楚,類似新聞也看過很多。之前聽到家人接到這種欠費電話,還會提醒小心詐騙,沒想到這次竟然換成自己上當。
只能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所以平常就要加強提醒防範,特別是家中有長輩的人。
2.如果接到類似這種電話,要提醒一定要馬上掛斷,然後打110或165專線查證,或尋求第三人意見,只要第一時間沒有掛掉,就很容易被對方洗腦而身陷其中。
3.發現後要馬上打165專線及報警,讓對方人頭帳戶止付,並保存好三聯單,也要記得趕快上網銀改密碼。這次長輩臺幣帳戶的錢已全被轉走,外幣帳戶只要再晚一點發現,隔天又會再損失50萬額度。
4.事發後受害人一定會後悔跟自責,所以旁人就專心解決問題跟提醒防範,不必再做過多言語刺激,畢竟於事無補,人平安比較重要。這次跟長輩說就當作踩到地雷股賠錢,錢以後再賺回來就好。
理財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避免被詐騙,希望藉由這次事情經過跟心得,讓更多人知道,避免受害。
(更新:警方告知人頭帳戶裡的錢已被全部轉出了)
#有類似經驗或心得也歡迎留言補充
#歡迎分享寫出來就是要大家小心預防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在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李潼短篇小說:鬼竹林(二版); 為了解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的問題,作者高行健, ... ... <看更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在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李潼短篇小說:鬼竹林(二版); 為了解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的問題,作者高行健, ... ... <看更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類似 在 王可樂日語- 【新連載!諺のクイズ(大家來猜諺語吧 ... 的推薦與評價
... 之行,始於一步③事先準備,未雨綢繆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⑤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 需注意的是「そこで」還具有類似「さて」的「改變話題」的用法,這跟上面提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