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鳥的天空 ◎莫渝
也許
天空不曾有我們的鳥
飛
過
煙囪是兇手
獵管對準著
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
此起彼落
把一群群鳥們
轟成一隻隻孤單
一隻隻孤單
一口口吞掉
此後
羽毛是陌生的名詞
--
◎ 作者簡介
莫渝,本名林良雅,生於苗栗縣竹南鎮。畢業於台中師專、淡江大學法文系,曾到法國進修一年。積極譯介法國詩歌,撰寫評論。加入過的文學團體有:後浪詩社詩人季刊、笠詩社、台灣筆會等,現任《笠》詩刊主編。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民國新詩學會新詩創作獎、教育部新詩創作獎,笠詩社詩翻譯獎。詩作有《無語的春天》、《長城》、《土地的戀歌》、《浮雲集》、《水鏡》等詩集,另有散文評論《走在文學邊緣》、《河畔草》、《笠下的一群》、《台灣新詩筆記》、《法國文學筆記》、《苗栗縣文學史》(與王幼華合著)等書。除了翻譯外國文學,也積極推動本土作家的整理推廣。2005年4月,苗栗縣文化局出版《莫渝詩文集》5冊。
--
◎ 小編Y賞析
一九六四年,白萩、陳千武、杜國清、趙天儀、林亨泰、李魁賢、王羨陽、詹冰、錦連、吳瀛濤等人共同創立了「笠」詩社,並開始發行《笠》詩刊。提及這本《笠》在台灣的發展脈絡,也常被認為是現代詩學回歸本土精神的象徵。所謂「本土關懷」也是很大的範疇:政治、農村、自然都可涵蓋其中,而生態詩自然也是詩人們執筆的重要方向之一。撰寫《大安溪畔》等作的趙天儀、著有《加工區詩抄》《生態集》的詩人李昌憲也都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詩人。曾主編過《台灣自然生態詩語》(2009)的莫渝自然也不例外。
莫渝一生除了主編、翻譯等文學活動,也留下多部詩集。其直面現實關懷的詩作範圍很廣,包括反戰思維、批判人性、珍惜生態、書寫故鄉(苗栗)等。這首〈沒有鳥的天空〉寫於一九七二年,這首詩毫不晦澀,意象精煉淺白。讀者幾乎不太需要過多解釋。但我們仍可以從詩中的某些巧思得到趣味:
鳥不曾
飛
過
留下空行(或許再也沒有任何鳥類得以飛翔)後,詩人幾乎是帶著強烈控訴意味地切入正題,將「煙囪」與「獵管」並列,控訴資本主義與工業社會為生態帶來的危害:一群群鳥變成一「隻隻」沒了共同飛翔的族群,鳥似乎零落成一種孤單,而徹底失去原本該有的空間。在這裡,一隻隻又變成了一「口口」,不只是零碎的剩餘,而是徹底被抹族的空白。
空白帶來滅絕,也帶來陌生。因此「此後/羽毛是陌生的名詞」。也許可以從這裡,我們再把這首詩讀一次:「也許/天空不曾有我們的鳥/飛/過」……陌生的名詞帶來情緒的空白,失去了對自然萬物的尊重,人們或許仍然會繼續成為手持槍口的那一方。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笠詩社詩人 #莫渝 #沒有鳥的天空 #生態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17.html
笠詩社白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廣場 ◎#白萩
所有的群眾一哄而散了
回到床上
去擁護有體香的女人
而銅像猶在堅持他的主義
對著無人的廣場
振臂高呼
只有風
頑皮地踢著葉子嘻嘻哈哈
在擦拭那些足跡
--
◎作者簡介
白萩,本名何錦榮,臺灣省臺中市人,一九三七年生。受過日文教育,光復後學習國語。省立臺中商職高級部畢業,經營廣告美術設計公司。一九五二年開始接觸新詩,嘗試創作新詩及散文,發表於臺中《民聲日報‧副刊》。一九五四年發現《公論報》上的藍星週刊,開始大量詩創作及投稿。一九五五年,以〈羅盤〉一詩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與林泠同被譽為天才詩人。
白萩早期曾加入紀弦「現代派」,《藍星》詩社,接任《創世紀》編委。一九六四年白荻與林亨泰等人共同創組《笠》詩社,發行《笠》雙月刊,與韓日詩人合作,編輯出版《亞洲現代詩集》。曾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吳三連文藝獎,榮後臺灣詩獎,臺中市大墩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著有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白荻詩選》、《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觀測意象》及詩論集《現代詩散論》等。
--
美術設計:籃閔釋(小葵)
攝影來源:無
--
◎小編賞析
本詩收錄在作者的詩集《詩廣場》中,該書現已絕版,是一首以輕鬆且旁觀的角度,藉由描述與想像書寫一個嚴肅主題的作品。
所謂的意象,往往能夠透過對具象事物的描述與安排,傳達出一種氛圍、情感等抽象化的意涵。這一首僅九句的詩作,分成三段,每一句都有一個重要而具體的名詞,而這些名詞並非是對等的,彼此間又有些主從關係;而這三段之間除了以時間先後來書寫外,同時又有著因果關係,從而構成了一個超短篇的劇情。
第一段的主要名詞為:「群眾」、「床」、「女人」;第二段的主要名詞為:「銅像」、「廣場」、「臂」;第三段的主要名詞為:「風」、「葉子」、「足跡」。將名詞如此挑出之後,不難感受到,每段的主要名詞都營造著相近或相關的氛圍。
先從第一段看起。「群眾」不妨想像成鄉民,是一群無明確組織、也無特定身分且散聚的人們;「床」是睡覺的地方,帶給人安心、保護、安逸的現實空間;帶著體香的「女人」代表著誘惑,同時也是一種溫暖和真實感。
而第二段的「銅像」卻是有著與前一段相反的感覺,一個孤立、堅硬、堅持且冰冷、陳舊的標的物,但同時也代表著某個意義的象徵以及某種紀念性質;「廣場」是能夠聚合人群,同時也任人來去的開放/非開放場域,具有一定程度的廣闊範圍;「臂」則代表一種推行某種主義、理想或行動的力量。
第三段的「風」則是與前一段的「銅像」所代表的堅硬、堅持相反,雖然同樣是清冷的,但風是不定向且不受控制的;「葉子」指的是落葉,一種鄙棄、頹敗、失去生命的象徵;「足跡」則是代表人們過去的記憶和事蹟,在詩中或許是指擁護銅像這件事。
在介紹完這些名詞之後,也許讀者可以很輕易地在腦海中架構一個畫面,清冷的廣場上立著一個銅像,原本聚集的群眾一哄而散回家去了,沒人佇留,只有風吹著地上的落葉。從詩句中不難體會,群眾一哄而散的原因是想要「回到床上/去擁護有體香的女人」,但作者並未點明群眾原本聚集的原因為何,不過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此使用了「擁護」這個詞彙。「擁護」具有贊同、扶助的意思,通常會用於特定人物與主義,在詩中應當是用於銅像身上,但擁護的對象卻用在家中床上的女人時,代表著群眾在意的是日常生活的溫暖、誘惑與踏實,背離原本應該擁護的銅像。
銅像原是為了紀念某個做過某項事蹟或是提倡某種主義的人,同時也就象徵著提醒人們這項事蹟或這主義;但銅像是冰冷、堅硬而且大多空洞的,在詩中,便意味著無人理睬的銅像所標示著的事蹟是被遺忘的,主義是空洞的,即便銅像的動作是如何地振臂高呼,終究只是個樣子,無聲。
而風的嘻嘻哈哈便彷彿是在嘲笑銅像的堅持,被掃起的落葉更標示著銅像所代表的主義,在群眾心中是被鄙棄的,不僅不合時宜,而且不屑一顧,一如被擦拭的足跡,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
按照這樣的脈絡再回頭思考那些一哄而散的群眾,也許可以思考幾個面向,首先,這些群眾之所以會聚在廣場的原因為何?是自願的呢?或是非自願性的呢?再來便要思考,廣場上的銅像為何能立在這裡聚集群眾呢?是群眾曾經擁護的呢?還是這是一個官方威權的象徵?接著則可以思考,一哄而散的群眾為何要回歸現實,不再擁護銅像高舉的主義呢?又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呢?最後更可以再去思考,這些一哄而散的群眾所代表的性格,是健忘呢?喜新厭舊呢?還是現實呢?抑或者群眾是冷眼看透的呢?
作者雖然沒有給予我們線索,只是描述了一個故事,但詩是多詮解性的,透過各種角度,或許可以得出不同的收穫。或許有人會將本詩與蔣介石銅像移除與否的事件連結來進行解讀,又或者將曾經權傾一時的政治明星被鄙棄成落水狗這樣的事件與本詩相比,這未嘗不是一種解釋角度,但也或許還有更多的解讀空間。無論如何,本詩都是相當發人深省的。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1/blog-post_9.html
笠詩社白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雁 ◎#白萩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
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
活著。不斷地追逐
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
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
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風上
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
在黑色的大地與
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
前途祇是一條地平線
逗引著我們
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
夕陽不知不覺的冷去。仍然要飛行
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而冷冷的雲翳
冷冷地注視著我們。
--
◎作者簡介
白萩,本名何錦榮,臺灣省臺中市人,一九三七年生。受過日文教育,光復後學習國語。省立臺中商職高級部畢業,經營廣告美術設計公司。一九五二年開始接觸新詩,嘗試創作新詩及散文,發表於臺中《民聲日報‧副刊》。一九五四年發現《公論報》上的藍星週刊,開始大量詩創作及投稿。一九五五年,以〈羅盤〉一詩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與林泠同被譽為天才詩人。
白萩早期曾加入紀弦「現代派」,《藍星》詩社,接任《創世紀》編委。一九六四年白荻與林亨泰等人共同創組《笠》詩社,發行《笠》雙月刊,與韓日詩人合作,編輯出版《亞洲現代詩集》。曾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吳三連文藝獎,榮後臺灣詩獎,臺中市大墩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著有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白荻詩選》、《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觀測意象》及詩論集《現代詩散論》等。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提供:許宸碩
--
◎小編賞析
此詩以雁飛往地平線,敘述人們盡其一生追逐所欲的狀況。
首句由「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描述人們面對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會不停的湧起鬥志,往所嚮前進。然而所謂夢想──「地平線」──卻遠退在「無邊無際的天空後」、「長久在遠處」,然而或許因為這樣的遠隔距離,人們才能充滿目標的繼續「活著。不斷地追逐」,但這夢想,彷彿捉弄人,總是「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第二段提及「祖先」,天空仍然如上一個時代那樣虛無廣闊,我們也仍然如上一個時代持續飛翔。這裡道出人類追求夢想乃長遠的狀態,彷彿與生俱來的本能,而「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告訴我們, 這樣的行動,不只遠古的祖先即開始,我們的後代也會繼續傳承。
第三段著力描寫天空和大地的遼遠,對比雁之渺小。首句「黑色的大地」與「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把夢想的地平現壓成細細的一條,天空與大地正如追尋夢想時所面對的阻力或現實,遼闊無盡。而前途即使只是「一條地平線」也仍然逗引著雁,促其往前追逐,而就在這樣的追逐中,死亡迫近,雁的力氣和生命逐漸消去,彷彿「夕陽不知不覺的冷去」。然而就在描寫雁的死去、夕陽的冷去之後,詩人又馬上加了一句「仍然要飛行」,呈現ㄧ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傲氣。而第三段末尾,可謂張力最強的地方,「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共19個字,其中卻大半在都敘述巨大遼闊的人生、阻力,而僅「一葉」是描述曠野中堅強的持守者的,形式和意義的互涉,更凸顯追尋者意志的高貴和堅定。
最後一段「而冷冷的雲翳/冷冷地注視著我們」彷彿命運的垂視,不帶憐憫的,冷眼旁觀渺小卻堅定的個體,只為那遙遠的夢想,被巨大的環境吞噬。
依當代新詩的眼光來看,或許會感覺此詩意象過少,但詩行卻很長,似乎意象的揀擇與詩的長度有些落差。但這首詩寫於民國78年以前,以當時詩壇的創作脈絡而言,能將意象羅織得如此緊密,稍具複沓的效果,又不至於單調平板,是非常不容易的。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7/20150721.html
笠詩社白萩 在 笠創辦人 白萩先生一年一詩選:1968年的〈天空〉 文章提供 的推薦與評價
笠詩 刊 · October 23, 2015 at 1:46 AM ·. 笠創辦人──白萩先生一年一詩選:1968年的〈天空〉 文章提供:李敏勇先生照片:1981年及2014年 ... <看更多>
笠詩社白萩 在 Fw: [情報] 笠詩刊[白萩紀念專輯](1/29)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板: Literprize 標題: [情報] [白萩紀念專輯](1/29) 時間: Sat Jan 14 00:08:25 2023 敬悼詩人白萩笠詩社發起人之一的白萩, 於2023/1/11仙逝. ... <看更多>
笠詩社白萩 在 Fw: [情報] 笠詩刊[白萩紀念專輯](1/29) - 看板poe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Literprize 看板 #1ZmO7zWL ]
作者: Qorqios (我的mkm) 看板: Literprize
標題: [情報] [白萩紀念專輯](1/29)
時間: Sat Jan 14 00:08:25 2023
敬悼詩人白萩
笠詩社發起人之一的白萩, 於2023/1/11仙逝.
本刊擬於353期(2月號)刊出[白萩紀念專輯].
敬邀各位先進好友, 撰述追思詩文, 1/29前稿寄: [email protected]
fb:笠詩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59.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terprize/M.1673626109.A.815.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Qorqios (118.160.59.67 臺灣), 01/14/2023 00:08: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