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漫的布拉格裡,隱藏著一棟後現代結構主義建築物--跳舞的房子。跳舞的房子建於1996年,建築靈感來自一對男女搭著肩手牽著手在繁忙的街道散步。左邊建築是女舞者,右邊是她的舞伴,舞伴頂樓半球型設計是他的帽子,兩棟大樓突出的陽台是男方攙扶女方腰的手,而女方下方傾斜的柱子像動感的舞步,仔細看是不是很有趣啊?這棟兼具衝突與柔和情感的後現代建築,彷彿也傳遞一種訊息給人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別忘了放慢腳步,用輕舞飛揚來感受眼前的美好世界」。#捷克 #跳舞的房子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hVXHaY5ko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結構主義建築」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Mila在英倫的歐洲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解構主義建築:Frank Gehry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的評價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結構主義建築代表人物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結構主義建築代表人物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赫茲柏格(Herman Hertzberger)比希爾中心辦公大樓(Office ... 的評價
- 關於結構主義建築 在 解構主義室內設計-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結構主義建築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hVXHaY5ko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疫苗研發競賽如火如荼,多國爭相與疫苗製造商簽訂預購協議,甚至資助研發,港府亦表示將採取雙管齊下採購策略,包括參與國際疫苗聯盟,以及直接聯絡各地疫苗商採購。科學家能否研發出高效疫苗,乃是未知之數,疫苗採購必須漁翁撒網,不能只押重注於某一兩種疫苗。疫苗民族主義、國際政治操作、富國優先利己,全都有可能影響日後疫苗供應,國際疫苗聯盟希望,全球不論富貧明年底前都有疫苗可用,可是富國未有積極響應出資,有可能令計劃成效大打折扣。坐待疫苗面世,不確定因素太多,刻下香港首務仍是建立起一套高效控疫系統,讓疫下經濟民生盡量持續復常,疫苗作為長遠輔助工具,如何引入應以科學為本,避免政治化。中美歐俄爭相研發疫苗,大國競賽愈演愈烈,俄國率先註冊全球首款新冠肺炎疫苗,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向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施壓,指控有人「蓄意拖慢」疫苗審批進度,《金融時報》更透露,特朗普政府放眼大選,考慮不等臨牀實驗結果,強行在大選前授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藥廠研製的疫苗,在美國全面使用。
蘋果頭條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今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Charlotte)登場,總統特朗普正式獲得提名競逐連任,他周一現身會場,豪言共和黨只有在「選舉被操縱的情況下才會輸」,指民主黨企圖利用選民對武漢肺炎疫情的關注而「偷雞」。他重申郵寄投票有舞弊風險,說選民懂得在安全情況下親身到票站投票。他周四晚會在白宮南草坪發表接受提名演說。特朗普競選團隊周日在官方網站公佈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綱,內容涉及就業及應對武漢肺炎疫情等不同領域,其中更有獨立章節提及中國問題,排在十大重點施政領域的第3位,強調要結束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綱標題是「為你而戰!」(Fighting For You),分為十大項,包括就業、消除武漢肺炎、科技創新、保護警隊、教育及健康等議題,其中與中國有關的議題亦獨立一項。
東方正論
百無一用是廢官,因為防疫出現漏洞,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令到本來已經放寬的社交距離政策又要突然收緊,二人以上禁聚令及晚市禁堂食措施一再延長,已經實行超過一個月,原定今日屆滿,據消息指政府考慮再延長禁令,待完成為期兩周的全民檢測後,才會考慮放寬禁聚令及禁堂食令。抗疫刻不容緩,禁聚令等相關措施雖然惹來爭議,但似乎能收一定效用,昨日新增九宗確診個案,為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回落至單位數字。抗疫還未成功,當然還需努力,全民檢測將於下月一日開始,初步預計為期七日,再按進度延期不多於七日,即是希望十四日完成計劃。若消息屬實,食肆最少等到九月中才能恢復晚市。
星島社論
屹立北角逾六十載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兩年前獲新世界申請強拍,最新土地審裁處昨批出強拍令,底價逾四十七億元,創歷來金額最大的強拍底價紀錄;目前已集齊約百分之九十八業權,餘下五個單位並未收購,部分屬失蹤小業主或未能聯絡上。新世界表示,積極考量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期望在統一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據了解,該公司有意將項目打造為北角地標。該廈屬一級歷史建築物保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惟最新土地審裁處昨以底價為四十七億七千六百萬元批出強拍令,創下歷來強拍底價最多紀錄,對比兩年前申請時估值逾三十一億元,高出約五成三;而對上一個最高估值強拍項目為西半山美麗臺,二〇一四年申請強拍時估值達近三十億元。
經濟社評
深圳創業板改革後,首批上市股份昨日掛牌,悉數上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聲言,深交所要成為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面對波譎雲詭的中美關係,深圳及上海急速改善資本市場營運,香港金融市場要再顯神通,政府與港交所須鞏固優勢、反思不足,理順與內地城市的競合關係,促進大灣區和國家整體發展。深創板首批共18家註冊制上市企業共集資200億元人民幣,昨天全數高於招股價收市,康泰醫學一度攀升29.3倍,最終升10.6倍,對亟欲在美國退市、尋求回歸A股的紅籌,有意套現的創投基金都是好消息。新經濟前年已貢獻內地GDP的16.1%,今後將是內循環經濟的火車頭,中央明顯致力發展直接融資,扶持各式科企。據劉鶴解釋,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可為下一步中小板和主板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希望創業板與其他板塊各有側重、相互補充,形成多層次市場體系。
結構主義建築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結構主義建築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命之花 #神聖幾何 #Floweroflife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知道什麼叫神聖幾何嗎?英文裡面就叫做Sacred Geometry,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科學,而生命之花也是神聖幾何裡面的其中一種,謝謝網友Ngasi Leung留言建議我講生命之花,這個也是能讓我們腦洞大開的主題哦~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影片主要的題材就是稀奇古怪,靈異,外星人和UFO,或是一些神秘但卻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研究這些奇異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
好!我們開始吧!
神聖幾何,是由新紀元活動開始的,New Age Movement在1970-80年代開始的,這個活動所牽涉的範圍非常的廣,有神秘學,替代療法還有綜合其他宗教的元素和環保主義,這個活動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思想,把許多的觀念和科學融合在一起,就產生了神聖幾何學,
其實並不可以說是產生,而是這個形態一直都存在宇宙萬物當中,是宇宙所有物體最原始的能量模式。到最後發現,原來很多生命/物體的能量模式都是相同的,所以這個神聖幾何就是去探索,解釋,統一和研究宇宙萬物的能量。
他們相信上帝在創作宇宙萬物,是根據幾何平衡來創造世界的,很多科學家或哲學家都有發現這些共同點,例如普魯塔克講過:柏拉圖說上帝是一直不停的幾何化的,而現代的數學家改編了這句話,稱之為‘上帝算數’
根據Steven Skinner博士的書有講到,神聖幾何是研究大自然的物體根源,很多生物的形態都是和幾何學有關,例如好像是鸚鵡螺,它的螺的外殼並不會因為成長而失去幾何形態,它會以適量的成長而不會讓外殼變形,這個很神奇,對吧?另外蜜蜂築的蜂窩呈六角形,以便容納它的蜂蜜,還有大自然的花朵,植物,還有自然界的水晶,漩渦都是幾何形態的。
在此你應該可以聯想起更多的例子吧!
在古遺跡裡面都不難發現有幾何形態的建築,例如是古埃及,羅馬,古印度,希臘的建築裡面都包含幾何學,到了中世紀,很多的天主教堂都是根據幾何學來建築的,而在人體構造學裡面,也有幾何形態,在leonardo Da Vinci的維特魯威人裡面也是根據維特魯威的建築原理來畫的,而維特魯威的建築原理也是來自幾何學。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都和幾何學有關,例如印度的曼陀羅,中國的太極,八卦,風水,西方的魔法封印,瑪雅的圖騰等等。
那什麼是生命之花呢?
生命之花是由多個均衡間隔的重疊圓形組成的幾何形狀,這個形狀排列成好像花朵的圖案,呈六角形對稱,是一個完美形態。在神聖幾何學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深層精神意義和啟蒙的形態,在異教徒裡面,它是包含所有生物基本信息的阿卡西記錄,什麼是阿卡西記錄呢?
阿卡西是創造我們這個世界的頻率格局方程式,這是指在我們思考時,記錄我們的思想,行動和文字的系統,記錄會印在一直叫Akasha的微妙物質上,其他四個原則包括火,空氣,地和水,都是由這個法則中產生的,而五項的原則則代表人類的五種感官。有人說:這個阿卡西記錄講的形態和宇宙集體意識相同,也有人認為阿卡西,可以經過冥想,誘發人們的心靈感應和洞察力。
而在煉金術裡面也有和生命之花有關,在煉金術裡面,有個叫Metatron cube梅達特隆立方體,這個是由四元素和以太所對應的立體圖組成的幾何圖案,這個立方體代表萬物的最根源,它詮釋了宇宙根源形態就是這樣的。而這個梅達特隆立方體就是啟蒙於生命之花。
Learnardo da vinci 也有研究過生命之花和數學屬性,他繪畫了生命之花,也繪畫了生命之種子,在他的畫畫裡面,也運用了一些生命之花的原理,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完美比例。Golden Ratio。
生命種子,是六個對稱的圓形畫在一個圓形裡面,作為生命之花的基礎。有人說:這七個圓圈也代表上帝用了七天創造這個世界。很多的形態都是源自於生命之花,例如是生命之果,是由生命之花裡面演變出來的,它是由13個圓圈組成,它被認為是宇宙的藍圖,包含每個原子,分子的結構,生命的形態和所有存在物體的設計基礎,大家看看分子,原子和量子的結構就會明白很多的原理都是來自生命之花。
而生命之花也在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會看到,例如中國的紫禁城裡面,以色列的古老猶太教堂,日本寺廟,印度的金廟等等,那可能古代的人已經明白生命之花是代表世界的平衡,和萬物的起源。
但是那生命之花又對人類有什麼幫助,你知道了萬物的根源又會如何呢?
由於生命之花是所有萬物的根源,因此它有很深的靈性層面意思,在能量的測探中,它可以轉化和淨化的能量,在你冥想時,這可以讓你和大自然產生共鳴的能量,讓你提升落地感(Grounding),能夠驅使身體裡面的能量振動頻率,使一些干擾身體的負面電磁波減低,不再讓它們影響你的心靈。
當你可以掌握生命之花能量時,你發覺你是可以感受到宇宙和大自然生物的能量,也可以感受到其他人的能量,在了解其他人的能量時,同時可以去醫治他人。如果你的意識頻率提高,你是可以和更高維度的能量或是其他靈性生命體聯繫的。
像之前的影片講的一樣,宇宙的根源是愛,是光和平衡的象徵,凡是以正能量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遇到別人負能量時給予關愛,無私的愛,我覺得那才是在我們人生當中需要學習的東西。
最後讓我們也來一起畫生命之花吧!
願這可以帶給你們平靜和平的感覺。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結構主義建築 在 赫茲柏格(Herman Hertzberger)比希爾中心辦公大樓(Office ... 的推薦與評價
如此富人性、親切的尺度與結構主義所主張的,建築的中性空間單元的意義相互謀合。 建築物在有模矩、正交的平面規劃上組構而成,空間單元本身除了建築結構體外,並沒有 ... ... <看更多>
結構主義建築 在 解構主義室內設計-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推薦與評價
摘要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应用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它主张通过断裂、碎片化的设计来打造建筑物的外观风格。在室内装修与设计日渐兴盛. 解構主義 ... ... <看更多>
結構主義建築 在 《解構主義建築:Frank Gehry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的推薦與評價
宛如巨型雕刻作品的建築意象,以鈦片打造的外觀在不同的天氣和光線上呈現出不同變化,像魚、又像綻開的花蕊造型,被視為是解構主義的經典作品! 除了世界著名地標建築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