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全球股市各主要區塊,可以使用美國掛牌的低成本ETF進行投資,也可以透過國內業者代銷的高成本境外基金來投資。兩者長期投資的成果如何,本文進行比較。
這三大區塊的股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分別以投資美國股市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美股代號:VTI)、投資歐洲已開發股市的Vanguard FTSE Europe ETF(美股代號:VGK)與投資全球新興市場股市的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美股代號:VWO)為範例。
(Vanguard FTSE Pacific ETF (美股代號:VPL)未納入比較。因為VPL同時投資日本跟紐澳。境外基金較少如此投資。)
與指數化投資工具進行比較的,是在台灣販售,投資各地區大型均衡股的境外基金。
比較時間為終止於2020年12月31日的十年期間。
這些比較表有些重要特性。
第一,這是十年期間仍存活在市面上的基金的比較表。
假如一樣看美國、歐洲與新興市場這三個地區的股票型境外基金,但年限換成一年期,那基金數量會多很多,高達五六十支以上的基金。
隨著時間經過,表現不好的基金規模縮小被清算,或是國內業者不願繼續代理,退出市場。時間拉長,存活的基金會愈來愈少。
所以,上述的比較表容易讓人以為選到勝出的基金很容易。
譬如新興市場基金列表,就是23支基金,有9支勝過市場。好像很容易選到。
不。當初在十年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有60支新興市場基金。你如何判斷與選出未來十年會勝出的那幾支基金呢?
上述列表也會讓人低估指數化投資的勝出幅度。譬如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十年績效排名,是23支基金中的第10名。其實是存活基金中的第10名。
假如納入那些消失與被合併的基金,排名可能像是60支基金中,排名第10這種成果。
第二,市場報酬決定投資成果的”基調”。
譬如美國股市過去十年有13%的年化報酬,表格中的美國股市基金,長期年化報酬就是九趴到十幾趴之間。
譬如歐洲股市的年化報酬近於6%。歐洲股市基金的年化報酬就是3-9%之間。
主動投資的報酬,就是圍繞在市場報酬附近。
這可以用來破解一個常見的迷思。
有一種批評說,指數化投資假如遇到市場長期表現不好就慘了。
的確是這樣。因為指數化投資就是拿市場報酬。指數化投資無法避免市場風險(註)。
但這種批評有種言下之意就是,”做主動投資,假如市場報酬不好,我還是有機會拿到很好的報酬。”
這就是對市場與投資的不瞭解了。
主動選股仍然無法避免市場風險。
你在台灣股市選股投資,台股的報酬會很大部分決定你拿到怎樣的長期成果。
你在美國股市選股投資,美國股市的市場報酬也會跟你的投資成果有很大的關係。
這就像一個調酒師做一杯調酒,主要的酒水成分,80%就是來自某一瓶威士忌。
那麼這瓶威士忌的風味,會很大部分決定這杯調酒的口味。
假如有一位調酒師說,"我調出的酒的風味,跟主成分的味道無關。"
恐怕大家會覺得他怪怪的。
現在市場上卻有很多選股者說,”我主動選股的成果,跟這個股市的報酬沒有很大關係。市場報酬差,我可以報酬超好。”
卻有很多人點頭稱是。
不要讓自己無法接受市場風險的想法,轉化成荒謬的投資迷思。
主動投資,一樣躲不過市場風險。
最後一點,這個表格是”專業選股”的成果。
這些看起來沒有生命的表格,其實裡面每一支主動型基金,都有一位全職的專業經理人,利用分析師的資訊,每天努力不懈的研究著股票。
結果大多落後指數。
很多人把主動投資講得太容易。以為自己拿些業餘的時間研究股票,就有機會勝過大盤。
沒錯,是有機會。只是這個機會恐怕比你想像中低非常多。
請注意,專業選股,也大多會落後指數。
有人似乎覺得真實世界很可怕,工作很難賺錢,專心研究這些沒有情緒的營收數字與財務報表,過著隱士般的研究生活,就可以在金融市場賺大錢。
一段時間之後,他很可能也會發現,金融市場也是一個很可怕,很殘酷的地方。
不要花費自己寶貴的人生,去嘗試專業人士也難以達成的成果。不要花大錢請專業主動經理人操盤,拿到落後市場的成果。
指數化投資,不是無腦投資,是明智投資人的聰明選擇。
完整表格與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4/comparison-of-etf-and-off-shore-mutual.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美股etf績效排名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投資全世界 種類齊全的美股 ETF 】
在台灣,除了股票之外,最受歡迎的投資工具就是基金了。
很多沒有時間與心力研究股票的朋友,都喜歡透過基金來投資。 一來是基金投資許多公司,可以減少單一公司突然大跌的損失;再來,基金有優秀的經理人和眾多研究團隊幫忙選股,可以減少投資的茫然。
可是,坊間這麼多基金,卻不見得每個經理人都很優秀。 怎麼樣才能稱為「優秀的基金經理人」?就是績效能「超越大盤」!
超越大盤是什麼意思?比方說,如果今年台灣加權指數漲10%,這支基金今年卻漲15%,那就超越大盤了。
要每年都超越大盤是相當困難的事。有的經理人去年很厲害,投資人因此蜂湧而至、投資他操盤的基金,結果他今年卻表現平平;有的經理人去年表現平平,投資人因此忽略了這檔基金,可是他今年卻異軍突起。
所以,要從五花八門的基金中挑出「能持續超越大盤」的經理人真的不容易。
於是 ETF 就出現了。
ETF 是「Exchange Traded Fund」的縮寫,又稱「指數型基金」。與基金經理人「超越大盤績效」的目標不同, ETF 的目標是「複製大盤績效」。如果今年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漲10%,那 ETF 的目標就是漲幅貼近10%。 漲跌越靠近大盤,代表這檔 ETF 的表現越好。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用在茫茫基金海中煩惱該選哪檔基金好,我們只要老實持有 ETF ,就能得到跟大盤相近的績效了。
但話說回來,持有 ETF 也就少了獲得超額報酬的機會。
如果投資基金,那有可能選中今年表現特別好的基金,然後賺到比大盤還要多的報酬,投資 ETF 則幾乎不可能。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管理費更便宜。 ETF 的管理費比基金便宜非常多,以「富達美國基金」和「iShare核心標普500指數 ETF (股票代號:IVV)」為例,富達美國基金的管理費最高達1.5%。
🔥(請參考圖一)
而「iShare核心標普500指數ETF(股票代號:IVV)」管理費則只有0.07%,
🔥(請參考圖二)
只有基金的 1/20。
管理費就像是自己開店的店租一樣,不論店面賺不賺錢,都得繳租金。而不論股市漲還是跌,投資 ETF 或基金都得繳管理費給金融機構。此時,我們當然希望管理費越便宜越好了。
而1/20的差異,相當於店租 10 萬台幣跟店租 5000 台幣的差別。真的差不少啊。而券商或銀行也提供相當多的 ETF 供客戶選擇。列表如下 https://goo.gl/HnFpzT 其中有不少投資美國產業的 ETF 。
我們來看看,川普當選後的這一個月,各產業 ETF 績效如何?
🔥(請參考圖三)
由圖中可以看到,這一個月來,「金融類股指數 (股票代號:XLF)」與「能源類股指數 (股票代號:XLE)」績效排名第一。而「零售業類股指數 (股票代碼:XRT)」則排名最末。
所以,大家一方面看好明年的升息循環對金融類股的影響,一方面也認為川普推出的新政會有利能源產業。
如果我們想試著超越大盤,又怕投資個股的風險,那麼投資產業 ETF 也是一個選擇。這也是 ETF 的好處。
最後,我們把與美國有關的 ETF 挑出來
🔥(請參考圖四、圖五)
希望透過我們的介紹,讓海外投資不再這麼的遙遠與困難,不知道投資美國哪一家公司嗎?沒關係,直接買下全美國吧!
👉備註:本文授權轉載自畢德歐夫
📢 立即加入凱基官方帳號 📢
⭐LINE凱基樂活投資人:https://goo.gl/SIzVsD
美股etf績效排名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文比較在台灣可以買到的新興市場股票型境外基金與在美國發行的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 (美股代號:VWO),兩者的相對績效。
去年的比較中,VWO的五年期績效排名是第十,今年前進到第四。
這幾次的分析可以看到,去年績效排名在指數化投資工具之前的基金,其中有不少,到了今年,就落後了。
到了明年,還會有那些基金又被指數打敗呢?
選擇主動投資,你永遠要擔心可能被指數打敗。
選擇指數化投資,隨著時間經過,你會打敗愈來愈多的主動投資者。
何者才是愈來愈強的選擇呢?
答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