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RAW的秋季漢方
第一道讓我腦袋亮燈的菜色,是這碗湯。
裝在天青色的蓋碗裡,膚金透亮,雅香冉冉,舀一勺入口,純粹的動物鮮味像是熨斗一樣從舌面至喉頭烙貼著前進,暖到胃底。這是一碗滴雞精,清蒸全雞再以西式手法過濾而來的精華, RAW 廚房每日特製。
喝湯之前,還得先含一枚「干貝片」。那是江振誠主廚的童年回憶,爸爸總是叮嚀他在上學途中要含一枚參片,到了學校再嚼碎,他於是把這概念延伸為干貝片,有如把燉湯的材料獨立出來,改換型態、增添趣味;味道上也有道理,當干貝片還在舌尖未完全消融時,飲一口湯,加乘的鮮味餘韻綿長。
再一鮮味,是伊比利火腿。作為湯料,與蝦夷蔥、枸杞一起捲在蕪菁薄片裡,媲美金華火腿的鮮鹹,卻更甘甜適口,融入滴雞精中,鮮美峰峰相連。
#漢方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花這麼多篇幅寫一碗湯,是因為我覺得這碗湯在開頭就為RAW本季菜單定了調。
漢方。
「漢方可以是我們吃飯的行為模式,我們飲食的特有組合,用法國菜的觀點來看,特別有趣。」
江振誠主廚娓娓道來RAW秋季菜單的概念,「漢方」是他的點子,所有菜色從頭到尾,都來自他的腦海。RAW即將屆滿六週年,從開業起引領「台灣味」的論述至今,RAW仍在尋求突破,在地食材講過了,台灣小吃玩過了,下一步可以怎麼走?江振誠心中所想,是將台灣味的概念再往形而上的方向提升。
「台灣味是什麼樣的行為、文化、知識,是我們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於是,RAW主張的漢方,不是中藥入菜。江振誠舉出他看過的一本書《宋宴》,其中提到的宋朝美食,有好多食材或風味的組合是現代人耳目一新的。他於是開始聯想,關於秋天,RAW的新菜單還能怎麼設計?為什麼我們有「秋補」的理論?為什麼我們在秋天要吃這些東西?他靈光乍現:這些當令養生的飲食,是我們特有的組合方式,法國菜裡沒有的觀點。
就像那一碗滴雞精,溫潤舒心,在用餐開端喝上一碗,整個人都妥貼了。
#前所未見的湯佐餐 #SoupPairing
我們就喜歡喝湯,不是嗎?尤其在涼涼的天,鍋物大出,想喝湯的心蠢蠢欲動。先別說秋冬,就連盛夏我們都能大啖火鍋。
RAW本季一項嶄新的創意是「湯佐餐」,soup pairing。沒聽過吧?酒搭餐、茶搭餐、咖啡搭餐、果汁搭餐,我們總把搭餐的液體視為飲料,把湯視為料理,怎麼就沒想到湯也能作為「飲料」呢?明明台灣人如此愛喝湯,湯是如此明顯的題目!
湯在秋冬的溫補形象,也完全貼合RAW「漢方」的概念。RAW廚房每天要備製五種湯,江振誠笑稱副主廚Ben是湯王!他也解釋,廚房作業就像把製湯當作醬汁來照顧,一點也不難倒人。
藉由湯佐餐,江振誠想補強一道菜欠缺的滋味或香氣,或者加深一道菜的風味共鳴。譬如一道石蟳、海膽、烏魚子,三款秋天的橘色可比楓紅,石蟳由宜蘭直送,從四個漁港搜羅貨色,細緻的肉被拆出來,與新鮮的台東馬糞海膽、海膽烏魚子蒸蛋送作夥,一匙挖到底,滑滑嫩嫩中交織著醇美與鮮甜,搭配一旁薄如落葉、手切烤乾的梅爾巴土司(Melba toast),結構完整。咀嚼之間,石蟳肉蘊含柑橘清香,原來拌進了檸檬皮,正是這飄渺的清香連回了佐餐的湯— 檸檬燉陳皮。好搭!甜甜熱熱地喝,有點似大閘蟹配薑茶般地互補,清新的檸檬串連成熟的檸檬,菜與湯的風味也十分匹配。
堅挺好似金磚的法式吐司(Pain Perdu),有花瓣般的蘑菇薄片盛開其上,紮根的土壤是松茸、姬松茸與羊肚菌製成的菇醬。狠心從中掰斷,大口一咬,潮濕土壤的氣息與菇的鮮味,伴著酥脆擴散開來。吐司磚四面金黃,表層有糖,口感與風味俱足;吐司內裡還蘊藏秘密:表面煎炸完成後,另以針筒注入蛋液!不僅外酥還要內嫩!與此相搭的湯,則是松茸、羊肚菌、香菇等等菇類熬成的野菇湯,以菇搭菇言之成理,只是菇湯也開了個小玩笑:黝黑湯面漂浮著「薑片」,乍看以為是薑茶,其實那是一片杏鮑菇啦。
野菇湯可以繼續搭下一道「鴨肝麵茶」。傳統上,麵茶以麵粉、豬油、堅果(花生、芝麻最常見)炒製而成,法國也有法棍麵包製成的濃湯baguette soup,江振誠就結合二者,將麵茶做成濃稠的醬汁,baguette soup做成輕盈的泡泡,用以襯托煎香的鴨肝,另點綴以板栗與印加果。麵茶甜口,法棍泡泡鮮鹹,鴨肝的油脂居中連結,鴨肝本身也煎得好,表面的鹽粒與印加果碎屑增添酥脆與鹹香,每一口都吃進溫暖的、烘烤過的堅果味,秋意盎然。
#精彩的新創作
又一蓋碗上桌,揭蓋見橙黃,啜一口,甘鮮滿盈繼而尾韻微苦。它有個非常中式的名字:川貝鷓鴣湯,據說可以止咳化痰、潤肺養顏。我沒想到初嚐此湯會是在RAW。
還有另一項第一次,是品嚐如此纖細嬌小的「肋排」。肯定不是羊排,見那骨架與肉相就不是,江主廚一臉淘氣說「貓排」也騙不了人。謎底揭曉:這是黃鰭鮪魚,中型尺寸,一條魚就七到八根骨頭,先用鹽昆布與明太子等「自然鹽」醃過,再燒烤,切開大約三分熟,入口仍有鮪魚赤身的酸味與鐵味,醃料則散發炭烤燻味與沙茶醬般的複雜鹹香,這等來自海洋的鮮,與川貝鷓鴣湯的陸地鮮味互相呼應。一旁搭佐的「八寶飯」,則是以炸青豆、薏仁等等綜合豆類、穀物製成的義式燉飯,上頭的泰國青檸(kaffir lime)泡泡清香明亮,為整道菜畫龍點睛。
整份菜單強度高昂至今,主菜才不甘於平淡。有時候,一份tasting menu吃到主菜已經反高潮,這道戰斧豬排則完全不會,吃可可與酒粕長大的宜蘭葛瑪蘭黑豬,直火炭烤後澆淋上焦化奶油、蒜末與巴西里,由法式meunière延伸而來的做法,噴香至極,上桌的芬芳簡直勾魂;卻還有另一種香味與之共舞,那是調入了埔里香草的肉汁!「我超愛這個香草醬汁」,江振誠一邊淋一邊說,我已經等不及動刀,豬肉之香甜與鮮美,我幾乎懷疑是否有用鹽麴醃過,但沒有,那就是豬本身的魅力。
與主菜相搭的湯,則是甘草黑豆,不再需要海洋或動物的鮮,單純以黑豆的麥茶、咖啡、可可風味去連結香草的甜香與焦化奶油的堅果氣息,勾勒出溫暖、深邃的醇厚印象,若以巧克力的風味象限來比喻,是偏向dark sweet的濃郁風格,非常秋冬應景。
還值得一提的是主菜刀。由法國職人Roland Lannier手工打造,以水泥、黑膠唱片等嶄新素材表現龐克精神,這些精美的刀子RAW進了一套,全以主廚命名,除有為江振誠主廚量身定制、磨石子刀柄與台灣地圖的款式,還有現行世界第一主廚Mauro Colagreco,法國料理教父Alain Ducasse,法國三星女主廚Anne Sophie Pic,西班牙傳奇山中燒烤店Asador Etxebarri,全都任君挑選。下次去RAW吃飯不妨試試手氣。
#科學思維的茶佐餐 #TeaPairing
除了湯佐餐,RAW本季的茶佐餐(tea pairing)也別有看頭。與南投鹿谷的「開蘭茶 KALON TEA」合作,江振誠與開蘭茶共同探索,同一款茶葉如何在特定的溫度與萃取方式下展現不同的風味。例如一款輕發酵、輕烘焙的金萱烏龍茶,冷泡八小時並調高茶葉比例後,能夠凸顯其野薑花香氣,甚至散發綠茶般的海苔鮮味,用以搭配菜單開頭的竹莢魚與茄子小塔、藥燉黑鮑;同一款輕發酵、輕烘焙的金萱烏龍茶,改為熱泡,鮮味減低並殿後了,野薑花香則轉為淡淡奶香,用以搭配石蟳、海膽、烏魚子。
一款重發酵重烘焙的烏龍茶特別有趣。江振誠解釋,這款茶是以咖啡烘焙曲線焙成,「茶會以為自己是咖啡」,冷泡久浸十六小時後,搭配-196℃液態氮潤過降溫的玻璃空杯,竟冷萃出明顯的可可風味!激似可可果殼茶或咖啡果葉茶,這款冷泡烏龍茶散發的堅果、香料風味,和葛瑪蘭豬的主菜搭極了!(尤其那香草肉汁!)
#直到甜點毫無冷場
高強度的菜單,直到最後都不放過人。甜點太精彩了,我無法跳過不寫,更惱人的是甜點還有三道。
彷彿鑲了金箔的羊羹,這道優雅的「木瓜凝」,做法很有意思。木瓜連籽打成汁,放置隔夜,殘渣會自動浮起凝結,因此誕生的木瓜凝,濃縮了木瓜的清潤甜味與草木芬芳,可謂「木瓜中的木瓜」;表面撒上桂花粉增香添雅,襯底的柑橘醬汁,則集結了柚子、檸檬、葡萄柚、萊姆等等柑橘水果,就像吃木瓜要擠上檸檬汁一樣,明媚的酸香更襯托木瓜的清甜,二者相加,氣質出眾。
接著的「蜜酥煎」,江振誠自陳是他最愛。如果你和我一樣沒聽過蜜酥煎,那是中醫裡一帖降氣止咳、潤肺補虛的良方,以杏仁、蜂蜜、牛酥煎製而成,江振誠在試做的過程中發現,這根本是美國的奶油軟糖(fudge)!牛酥的部分,他採用自製澄清奶油與印度酥油(ghee),同樣試岀洋溢焦糖香與奶甜的配方,配上一球葛瑪蘭威士忌冰淇淋,就模擬了傳統上蜜酥煎配暖酒服用的吃法,馬鈴薯泥居間協調冰淇淋與蜜酥煎,最後刨上黑松露、撒上海鹽粒與橄欖油,只消一匙,各種馨香奔騰而來,酒香與焦糖香,蕈香與草香,還有鮮明的鹹味點亮味蕾,交織出複雜的美麗風味。
最後是「凍梨」,中國東北冬季特產,梨子因為反覆結凍而形成冰沙般的軟綿質地,RAW廚房如法炮製,將水梨反覆結凍解凍後挖出果肉,佐以川貝煮桃膠與烤杏仁,綴以新鮮水梨片與杏仁粉,水梨的脆與軟、輕甜與濃甜都給我們嚐到了。
還沒完。佐茶與咖啡的petit four,法文意指「小烤箱」,什麼樣烤的點心能符合「漢方」的主題?江振誠想到了漢餅,紅豆粉粿口味,皮薄餡美,再飽也要嚐嚐。
服氣,服氣,這季菜單毫無冷場。嚴密的概念,新穎的創意,精準的執行,菜色味道也沒有以往有時會因暴衝而紊亂失衡。自我突破是非常困難的,只有RAW能超越RAW,我願意下如此俗氣的結論。
花越香澄清店菜單 在 Ellen's 食&旅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tagiaire 實習生 (台北)
敦化南路一段236巷16號
年初和朋友們拜訪實習生享用週年主廚精選菜單, 那時候朋友提及看菜單換季後要不要再約一次, 遂在春季菜單出來後決定約一桌, 沒有預期到的是早早訂了星期四晚餐, 卻在前幾天看到他們粉絲頁公告說週日母親節過後即將歇業, 好突然啊!! 😱 朋友慶幸訂得早, 單純為了春季新菜單而來, 沒想到變成farewell dinner, 一個來跟餐廳告別的概念, 雖然可惜但不難理解, 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再見面
因為疫情影響保持社交距離餐廳沒有開放所有座位, 聽說到星期天為止已經訂滿了, 星期天後連餐廳旁的咖啡店也一併收掉, 這條巷子空出來的店面越來越多, 昨天經過發現蛋黃哥餐廳也沒了, 到現在還是招租中, 原本不覺得景氣多不好畢竟新開店家仍是一窩蜂, 不過這段日子收掉的餐廳真的不少, 只希望大家都能熬過這段時間直到疫情完全被抑制住, 或是休息一段日子重整心情再出發吧!
春季菜單裡只有主菜石斑魚很微妙, 其它我都蠻喜歡, 主要魚的肉質有點硬, 加上白柚還有香茅澄清湯然後還加了辣, 酸甜香辣味道有點太多太複雜, 不太懂這道魚想要呈現出的概念是什麼, 但旁邊的配菜我倒挺喜歡
加價的海鮮派在之前他們粉絲頁一貼出照片時即引起我的興趣, 當然要加價嘗看看, 奶油香氣非常非常濃郁, 酥皮夠酥脆, 裡頭龍蝦淡菜肉質飽滿有彈性, 口味比預期來得厚重不少, 仍很喜歡, 尤其奶油醬汁, 吃幾口會膩卻又很想再吃幾口的好吃程度, 連生菜們都要裹滿醬汁吃得乾乾淨淨
幾道開胃小點前菜濃湯冰沙甜點保持一定水準, 新的野菇森林沙拉(如影片裡的捲餅)口感味道皆很豐富算是新菜裡最讓我覺得驚喜的一道, 白花菜濃湯簡單美味, 湯中間那顆干貝微生熟度很剛好, 帶有濃郁奶油煎過的香氣, 吃進肚裡十分暖胃~ 還有芭樂甜點, 芭樂與梅子的結合搭配酥脆的麵線, 吃第一口有點莫名其妙但越吃越好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抱持著期待又惋惜的心態與朋友們享用這頓晚餐, 感想太多無法細記, 最近筆電還沒修好沒辦法更新網誌, 實習生週日即將歇業, 就讓這兩次的拜訪留在回憶裡吧!
#ellen在台北
#台北 #台北美食 #大安區 #實習生 #法式料理 #春季菜單 #西餐 #taipei #stagiaire #stagiaire實習生 #french #fusion #대만 #타이페이 #프랑스요리 #스타지에르 #台湾 #フランス料理 #スタジエール #farewell #まもなく休業
花越香澄清店菜單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在台北市的一號糧倉有一場由王正岳(Josh)主廚負責的綿羊豬餐宴,台灣過去也有飯店引進綿羊豬來供餐,但這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次使用的綿羊豬是由彰化永隆牧場飼養的綿羊豬來供應。
昨天的餐宴也有一些媒體有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supplement/20200215/KQA3JU2CNUILGPJ2XLELPURFRA/
綿羊豬是中文俗稱的講法,英文叫Mangalica pig(曼加利察豬),這是19世紀初在匈牙利的家豬品種跟當地的野豬雜交出來的品種,原本是一個快要滅絕的品系,後來又因為商業的養殖慢慢的增加,目前全世界約有5萬多頭左右的飼養量,相對於現在的大眾豬種LYD三元豬而言,當然存在著生育數低、換肉率低等的劣勢,但它的特色就是美味,脂肪相當厚,還有長得很可愛。
脂肪相當多在中式的飲食上當然是劣勢,因為中式的飲食多半是煉成豬油跟豬油渣來食用,而在歐市的飲食中帶有肥厚脂肪的前後腿相當適合做熟成火腿,而肥厚的帶皮五花跟帶皮背脂的部分則相當適合做成俗稱義式豬油膏的lardo,頂級的lardo每公斤都超過台幣1000元以上,跟相對廉價的肥豬油完全不同。
國內也有些餐廳在前菜的部分會使用lardo,lardo冷凍時候取出,迅速切片然後放在熱麵包上,就會像起司一樣溶解在麵包上,相當的美味。
綿羊豬的特色之一還有豬脂熔點低,一般的豬油的熔點大概在34度左右,因為綿羊豬油的脂肪酸組成中不飽和的比例比較高,拉低了熔點,所以綿羊豬油的熔點大概在32度左右,所以一進入到高溫的口中時更容易化開,讓食油者感受不到肥膩感,所以肉質滑順,而因為品種跟飼育的方法,這次供應的綿羊豬帶有類似焦糖的厚重香味,再加上豬肉中的鐵質較高使肉色偏紅,所以又有豬肉中的和牛的講法。
這次的菜單一共有6道菜,第二道菜的醋柚嫩筍配五花吃起來相當美味,如果是使用lardo來做應該更完美(lardo要熟成約6個月),但豬殺了就拿來做菜了,是不可能有lardo可以使用。而我最喜歡的不是主餐而是第四道的法式澄清湯佐松坂,這道菜用到了客家福菜的元素,做出來相當有層次,是一種熟悉又創新的風味,只可惜量只有一點點,喝起來意猶未盡。
主菜的青蒜鮮煎梅花肉排,就可以看到梅花肉帶有鮮紅的色澤,雖然沒有牛肉那麼紅,但也比一般的肉紅多了。
昨天的餐宴的內容多應用的是台灣本土的農產品,搭配台灣本土的元素創造的料理,第三道的肝醬有運用分子料理的技術將麻油做成麻油粉撒在表面,剛入口的時候麻油味不明顯,但入喉之後的後味就很明顯,或許對於外國人很陌生,但卻是我們很熟悉的味道。
僅以這篇文章記錄昨天的餐宴,也感謝主辦單位一號糧倉以及主廚josh的巧思,將台灣本產的綿羊豬以台灣熟悉的元素來呈現,當天在一號糧倉有販售半頭綿羊豬,當天就已經賣光了,而且現場還有人直接訂了一頭,相信未來一定有更多的綿羊豬肉上市,讓一般消費者有機味品嘗到美味的本產綿羊豬,我也順便訂了一隻綿羊豬火腿,期望三年後再來品嘗這美味的豬腿。
國產的畜產業者,不再走傳統通路,把自己辛苦飼育的動物送往批發市場廉價販售,而是走多角化經營,包含直接供應給餐廳,直接設據點直接跟消費者溝通,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都設有國產肉品的銷售點及餐廳,越來越多在意品質的需求,自然能帶動業者往精緻養殖走,如此產業才有可能慢慢改變,但脫離了安逸圈出來做品牌,做推廣真的是一條很辛苦的路,加上這一波肺炎病毒造成的消費急凍影響又更大,希望他們能穩定成長,在這一波風暴活下來,繼續供應消費者優良的本產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