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規劃兩階段推動華山文創園區轉型,文化部今表示,第1階段將於現有ROT範圍旁建置「華山2.0─文化內容產業聚落」,交由文策院營運,預計2024年完工;第2階段則由原團隊台文創公司繼續接手,推動原ROT委外營運範圍轉型。文化部強調,未來的華山文創園區3.0,將公私協力,升級為國家級文化內容創新樞紐。
華山 rot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蓮人如何走進來?文創園區又要往哪去?】❓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位在花蓮市中心,佔地3.3公頃,前身為酒廠,為 文化部 五大文創園區之一。2011年文化部以 #ROT 整建營運轉移(Rehabilitate Operation, and Transfer)的方式,引入民間機構進駐營運,合約為期15年。營運初始,大家都對文創園區充滿期待,希望它能扮演帶領花蓮文化、藝術、觀光等多面向的實驗場與領頭羊,不料卻在今年陸續有新聞刊載,文創園區營運陷入困境,未來前景未卜。隨著今年 花東原創生活節 Original Living Art Festival 的辦理,策展團隊自費加碼了「#文創培養皿小客廳」論壇,邀請各領域的人從不同角度談談對花蓮文創園區的想法,內容也將被整理成文字,提供給相關單位參考。👀✏
我在上週也應策展單位邀請,和 地球公民基金會 副執行長蔡中岳、東華大學謝若蘭老師、還有中間加入的吳勁毅博士,一同來談談對花蓮文創園區的想像。🗣✍
花蓮雖然佔地遼闊、人口不多,但是當我們需要一個能被使用的「空間」時,選擇卻很有限,以花蓮市而言,市區內有許多空地雜草叢生,卻因地權歸屬問題,而無法被使用。花蓮文創園區這3.3公頃的範圍,不但就位在花蓮市中心,而且是中央在花蓮少數可以直接管理的區域。文化部對花蓮文創園區是有定位上的期待的,它被定位是「#文化藝術產業與觀光結合之實驗場域」。但過去幾年我們在花蓮文創園區看到的,是他營運上比較偏向「高檔的」、「面向觀光客」的那一個面向,是比較偏向台北華山的營運模式,而這樣的模式走到今天,看來在花蓮是走不太通。😔🙈
我覺得可以換一個方向來思考,如何讓花蓮民眾進入、近用宛如我們鄰居一般的文創園區,除了有外地朋友來花蓮帶他來園區吃高檔餐廳、吃飽飯來散步、晚上來遛狗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樣跟文創園區互動、進而產生連結。我舉一個例子,就在今年花東原創生活節藝術創作的展場中,在今年4月,同樣的空間辦理了「#滑步車趣味賽」,許多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湧進了這個空間中,跟著小朋友一起體驗滑步車的樂趣。也就是說,同樣的空間,拋開對文創園區的刻板印象,我們可以對它有很多想像,讓生冷的場域能跟花蓮的常民生活緊密結合,讓空間因為「人」而活絡,長出自己的生命。🌱🌹
「#文創培養皿小客廳」本週持續進行,歡迎關心文創園區的各位一同前往參與、提供意見。我也會在議員的權責下,持續關心花蓮文創園區後續的營運與發展。✊😀
🎞直播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suming.su/videos/10212211397519511/
華山 rot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好過日
#逛百貨時加點文青的想像:松山文創園區
圖文/ 李雨蓁
長期關注好過日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到,幾位夥伴和我寫了不少有關高雄設計產業、文化經濟相關的議題,其中 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2 Art Center是常出現的好朋友。
台北的文創園區發展和高雄截然不同,由盈利企業介入的比例遠比高雄高很多,今天初五開工,我們就從初四的台東鐵花村跳躍到台北松山文化園區,來看看財團主導下的文創園區發展脈絡。
松山文創園區原是日本殖民時期於1937年落成的「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在當時屬於相當進步的工廠,還附設有員工宿舍、浴池、育嬰室、托兒所等勞工福利設施,不論是概念或建築品質,都遠比戰後中國殖民時代的工廠先進。
中國佔領台灣後,將其更名為「台灣省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由於菸業為殖民政府獨佔事業,故獲利頗豐,生產持續到1990年代,和其他舊工業遺址常被廢棄一陣子的狀況不同。
1991年,中華職棒(二年)總冠軍戰,龍獅戰到難分難解的第七場,回到台北市立棒球場決一生死,不料因大雨延賽,當時的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枯坐場內,觀眾則齊聲高喊「我們要巨蛋」。
雖然東京巨蛋並非世界最早室內棒球場,但在1988年完成後,因地緣關係讓不少台灣人都親身前往觀光過。「巨蛋球場」被視為先進國家推廣棒球一定要有的配備,因此政府在1993年就把巨蛋列為「國家建設」(中華台北的國家建設當然在台北)。
但中華台北的建設中間一定會拖很久、會出現很多爭議,還有因政府更迭產生後人推翻前人政策等狀況,總之選址從關渡換到松菸,再換到棒球場原址,再換回松菸.....
講快一點....接著,松菸工廠本身就被列為古蹟,時光飛逝一下就又過了17年,台北市政府最後把松菸分成幾塊:一塊給遠雄BOT蓋商場辦公室和附設的巨蛋,一塊給富邦BOT蓋商場辦公室(誠品百貨),一塊是由台北文化基金會經營的古蹟保留區,也就是文創園區本體。
在「文哲五大案」中,松菸就佔了兩案,其中的富邦「松菸文創園區BOT案」中,因權利金過低、進駐業者根本和文創無關(台灣大哥大)等因素,引發調查,最後在2015年修約了事。
至於文創園區本身,因為此處靠近東區和信義區,加上附設百貨,吸引的人潮甚至比華山還多,台北許多主要商業卡通動漫展,如哆拉A夢、迪士尼展,均選擇此地辦展。立委吳思瑤就曾指出,以 ROT 方式經營的文創園區已完全變成以獲利為導向。辦卡通展不是壞事,但國外大品牌占地盤,除了造成展覽類別太過單一,也會排擠台灣藝術家。而在政黨輪替後,鄭麗君部長也承諾檢討修正。
筆者曾經幾次走訪松菸,一方面,在財團進駐下,松菸的基礎建設細節、服務設施,均有較高水準(例如誠品百貨本身就是伊東豊雄設計),也吸引不少遊客。另一方面,不論是松山文化園區或誠品百貨、商業販賣區的比例都佔了多數,我們看到「精緻」、「國際化」的文創品牌得以佔據最多空間,內部設置的博物館也引進國際品牌,如「世界第三座」紅點設計博物館。在這邊是感受不到草根味、庶民味或任何沾染髒污的工業氣息的。
除了松菸以外,台北華山文創園區,也同樣帶著濃濃商業氣息。例如破局解約的華山文創旗艦中心 BOT案 、充滿連鎖餐飲店的華山文創園區 ROT 案...... 也可看到得標經營業者的商戰、文化與商業比率爭議的問題。
當然,創意經濟本身並不排斥商業資本,但以文化為名取得政府補貼或經營優勢的開發案,其扶植文化產業的效應能否達成當初的政策目標,還是單純以牟利為本,本就該接受檢視。
回到高雄,對比台北這一連串的「文創大戰」,相比其來還是覺得默默經營的駁二可愛多了。和華山相比,駁二沒有中央高額補助,和松菸相比,駁二沒有財團撐腰。但在品牌知名度與參觀人次上,卻不遜於佔盡優勢的中華台北,這的確是可貴之處。
然而,隨著駁二擴張,無可避免的會引入更多資本,與港區開發合作,發展創意產業與新創空間。但在同時,保留文化氣息、尊重社區紋理,並讓年輕團隊可負擔場租的成本,獲得發展機會,就是我們和中華台北不同的「駁二價值」、「高雄價值」!
#台北 #松菸 #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