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抽空參加了髓緣協會的講習,由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劉家豪醫師主講
「骨髓移植長期存活者要注意的事」
分享內容重點,提供各方戰友們執行,好好活著!
1.從國人死因第一名的癌症活了下來,要注意死因第二四名心血管疾病
病患通常治癒了,又開始放縱
務必注意自己的體重/血壓,作息正常不熬夜,低升糖飲食
要過著以前常識知道,不過很少做到的健康生活~~
2.有B肝帶原者要注意,務必定期追蹤
3.疫苗要打,像流感,肺炎鏈球菌這些建議打
(新冠肺炎的AZ疫苗有接觸疑似患者的高風險族群先打,其餘可緩打
(活菌減毒的疫苗像卡介苗,麻疹這種,不能打務必注意!
4.原本的癌症康復了,別忘了還有第二個癌症的機會...
像國人較高機率的4種癌症(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
都有政府補助免費篩檢,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2&pid=1102
5.骨質疏鬆
曾經服用類固醇達三個月,若有關節痠痛,可能有較高機率發生骨質疏鬆
可請骨科醫師檢查,若符合健保規定
半年可打一支一萬多的保骼麗(Prolia)的生物製劑類保骨素骨鬆針,是可使骨密度提升回來的~
6.照顧另一半的生理心理需求
男性普遍三年後,性慾恢復
女性移植排斥常見陰道乾澀,可詢問醫師補充賀爾蒙+抗排斥藥以及局部塗雌激素可改善
7.洗牙劉醫師說可以
但拔牙較容易細菌感染會要搭配抗生素,與自己的主治討論後再做比較適宜
8.癒後融入社會
生死關頭後,對人生有新的體悟,說不定會有新的第二春
像插畫家幾米也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在罹癌後,作品才開始有了情感~~
但醫師特別交代千萬勿過勞
長皰疹(俗稱皮蛇)就是很常見,回歸社會後遇壓力太大的情況
9.台灣之光
比爾蓋茲基金會研究世界各國各項疾病照護,台灣在血癌照顧醫療評比中
世界第一!(愛台丸啦~~🥇🥇🥇
https://www.medicaltravel.org.tw/Case-Content.aspx?l=1&id=368
10.最後摸彩居然抽中500元
感恩吸附,讚嘆吸附~~✌️
血液腫瘤科常見疾病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ew💥骨肉瘤誤以為「生長痛」!推拿造成肺轉移!?
👉部落格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k0zLk9
🏨 #台北榮民總醫院 在骨科 #陳威明副院長、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 #吳博貴理事長 及兒童血液腫瘤科 #洪君儀主任 等醫師的通力合作下,成為台灣治療骨肉瘤的權威醫院,因此在北榮擔任兒科住院醫師一定照護過不少骨肉瘤的病患,大家在這裡除了學習到疾病的照顧外,更感受到許多病患「 #珍惜生命、#把握當下、#永不放棄」的意念💪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不少骨肉瘤的病童,膝蓋長腫塊以為是運動傷害,或以為 #骨頭痛單純只是生長痛,去國術館做推拿,但越推越痛、腫塊也沒消失,至北榮骨科就診詳細檢查後診斷為骨肉瘤,而且同時發現有肺轉移,剛知道病情就是癌症第四期,病人和家屬都是晴天霹靂,後來知道有可能 #推拿會造成癌細胞加速擴散轉移,家屬感到不捨。這次想分享這個故事,就是希望大家對青少年腳部或其他身體的腫塊能更提高警覺,最好去看醫師詳細評估,避免延遲診斷,甚至惡化病情!😨
---------------------------------------------------
🦵骨肉瘤是什麼?
骨肉瘤好發於13~16歲的青少年身上,佔所有兒童癌症的3%,出現部位多在 #膝關節、 #肩關節、髖關節,骨肉瘤局部侵犯性很高,偶爾會轉移到肺部 (10-20%) 或其他骨頭,目前結合手術加化療的存活率達60-70%。因為 #骨肉瘤好犯年輕人,剛好這階段也是青春期快速生長及運動量較高的時候,因此容易被誤認為是生長痛或運動造成的肌肉酸痛,進而尋求民俗療法推拿的機會很高。
---------------------------------------------------
😵骨肉瘤症狀
#摸的到腫塊, #按壓會疼痛,常見部位為膝關節(大腿骨末端、小腿骨近端)、肩關節(肱骨近端)會 #固定位置疼痛, #夜間更容易疼痛,時間長達幾個月,而且 #越來越痛。骨肉瘤比較不會有發燒、體重減輕、全身倦怠這類系統性症狀。👀
---------------------------------------------------
👱生長痛是什麼?
學齡兒童10-20%有生長痛經驗, #好發的年紀在3至12歲, #下肢較常見 或同時合併上下肢,通常是雙側大腿、小腿前側後側、膝膕窩, #沒有腫塊,疼痛感比較像肌肉抽筋或蟲爬的感覺, #疼痛位置不固定,也 #不是每天發作,平時按壓不會痛,中午小睡或晚上睡覺的時容易發作,甚至痛到中斷睡眠。發生原因 #跟生長不一定有關係,跟疲憊、姿勢不良、白天活動力旺盛,與身體維生素D量不足反而比較有關,所以治療方式主要針對姿勢調整、肌肉放鬆按摩、補充鈣片、維生素D,很嚴重才需使用長效止痛藥🧐
---------------------------------------------------
🔥不當推拿造成骨肉癌惡化🔥
有多篇研究證實不當推拿會惡化癌腫瘤,北榮 #陳威明副院長 也針對這主題有發表多篇研究。結論就是有接受過推拿的病患比沒有推拿的病患: #癌細胞轉移肺部機率上升33% (51% vs 18%)、 #局部腫瘤復發率上升23% (29% vs 6%)、 #5年死亡率上升34% (42% vs 8%)。
---------------------------------------------------
💡推拿造成癌細胞擴散的機轉
研究證實推拿癌腫塊會造成腫瘤的 #血液循環增加,使癌細胞容易轉移,也容易擴散到附近的 #淋巴結,另外會讓癌細胞分泌刺激轉移的 #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因此更加速轉移的情形⏳
---------------------------------------------------
📝結論
不管是自己或是你的小孩,若發現 #身體不明原因的疼痛、 #異常腫塊,都要先就醫詳細檢查,以免錯失治療良機,甚至產生癌症轉移而後悔莫及。
血液腫瘤科常見疾病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溫溫下書見到小伙子的個案
又令文科生突然感嘆了一下
21世紀的今天雖然醫學發展昌明,
但仍然有好多疾病是無論怎樣治療都好,
到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香港在壽命方面雖然在發達國家中數一數二,
但在紓緩治療方面卻遠遠落後其他國家。
或許一方面是政府資源投放得不夠,
但另一方面其實是香港人對醫學有莫名的期望,
認為只要不斷做治療就一定會成功。
但現實卻是,有時候唔係你唔去試,
而係你無論點試都好,無論你幾努力都好
個結局同Dr strange一樣,都只係得一個。
電視廣告常常說「希望在明天」,
但有時候,接受現實 vs 擁抱希望,
這個抉擇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
什麼時候應該放手、什麼時候應該堅持,
生命的意義其實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定義,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
如果喜歡文科生的文章的話請慷慨給個讚和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讓文科生更有動力寫文啊啊啊
記住把文科生set做see first就可以時常睇到文科生的小故事啊
血液及腫瘤科 -《我還不想死》
血癌是年輕人常見的其中一種癌症,
雖說是癌症,
兒童和年青人患血癌的治癒率可是相當的高。
上課時教授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個案
一名19歲的大學一年級生,
一路以來在學校都十分活躍,
但突然發現非常疲累、提不起精神(lethargy)。
向家庭醫生求醫之後
被診斷為病毒性感染和學習壓力所致,建議回家休息。
但後來徵狀並無改善並且繼續惡化。
再求診後安排抽血及抽骨髓檢查。
化驗結果顯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
病人得知後晴天霹靂,
焦慮地問血科醫生治療的方案。
血科醫生建議做高劑量誘導性化療,
如果成功控制病情便考慮骨髓移植。
小伙子堅定地跟醫生說「我還不想死」
便立即簽下化療同意書。
高劑量誘導性化療副作用很多,
即使是年輕人也難以承受。
第四天出現滿口痱滋潰爛、
第10天開始出現肝硬腹水、
第14天更出現抽筋(seizure)。
好不容易終於捱過整過療程,
皇天不負有心人,
骨髓檢驗結果顯示癌細胞完全消失,
可以等候骨髓移植。
家族骨髓檢驗發現親生妹妹是合適的捐贈者,
滿心歡喜期盼著骨髓移植的小伙子
在最後一次骨髓檢驗卻發現癌細胞復發,
頓時感覺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小伙子再見血科醫生,
跟醫生說「我還不想死」,
並問醫生可不可以再做化療。
醫生決定再博一博安排化療,
小伙子再從新經歷副作用,
好不容易又再捱過整個療程。
骨髓檢驗結果再一次帶來希望,
在整個等候骨髓移植的過程完全沒有復發。
移植妹妹的骨髓後感覺良好,
雖有副作用但可以重返校園。
好景不常,
重返校園不久後又再感到疲累,
骨髓檢驗後發現癌細胞又再復發。
小伙子崩潰地跟醫生說「我還不想死」,
醫生唯有建議再做骨髓移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上天好像聽到小伙子不想死的決心,
終於有適合的捐贈者出現。
骨髓移植後,小伙子感覺良好,
癌細胞全部消失,終於可以重返校園。
好景又再不常,
無錯,你無睇錯,的確又再復發。
小伙子又再見血科醫生,
醫生今次單刀直入跟小伙子說
「其實已經沒有任何治療的方法,
就算有,成功率都非常低,
不如你考慮一下紓緩治療?」。
小伙子聽後,
仍舊跟醫生講「我還不想死」。
聽到這裡我不得不佩服這小伙子驚人的生命力和堅持。
化療、復發、再化療再復發
再骨髓移植再復發再移植再復發。
好啦,醫學倡明,
竟然在這個危急關頭
醫院有一個第一期的血癌臨床試驗計劃出現,
而小伙子剛好合資格參與,
實在生命滿希望前路由我創。
參加計劃後便使用最新的實驗藥物。
但現實並不會好像TVB的BBQ大團圓結局,
藥物非但無效,
更出現急性肺纖維化及多重器官衰竭。
小伙子仍然不放棄,
繼續跟醫生講「我還不想死」,
無論小伙子多麼堅強,
還是敵不過病魔,不久後病逝。
To try or to give up?
如果小伙子沒有參加臨床試驗而是去紓緩治療,
或者可以多活個幾年,
舒舒服服地過埋餘生的日子。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事的時候,
我們常常都會想放棄或逃避,
但往往有人會跟我們說要有正能量要堅持捱下去,
捱下去或會有新轉機。
出一張嘴真的很容易,
旁觀者叫當事人捱下去毫無難度,
但有無諗過點解一定要走下去?
人世間已經好多東西是無得選擇,
點解連選擇死的權利都無?
曾經拜讀過陳曉蕾的著作,
香港人其實值得好死,
放棄治療不等於放棄人生。
放棄不等於是懦夫,
但堅持亦不等於愚蠢。
醫學有時候就好似買大細一樣,
你永遠不會知道個結果係點。
如果小伙子真的不想放棄,
想堅持下去的話,
who are we to judge?
我不知道小伙子有無後悔當初的決定,
但如果你叫我19歲的時候要死的話,
我應該會在腦海想起100萬樣後悔的事,
後悔不敢去做想嘗試的事、
不敢去說出口的話、
不敢去經歷一些很值得的冒險。
今日唔知聽日事,
要好好珍惜眼前人。
無論友情、親情定愛情,
給對方一個大大力的擁抱。
回望過去,
如果發現自己都做過錯誤的決定
而又可以補救到的話,
不仿去試下,
起碼不會到最後要失去的時候就後悔莫及。
勇敢地踏出comfort zone,
活在當下 🙂
血液腫瘤科常見疾病 在 血液腫瘤科張景明醫師- 認識淋巴瘤【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