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你們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封鎖我的村莊?】
香港政府突然封鎖油尖旺一帶各個小社區,據說是因為該區衛生環境不好,有多個確診個案,喉管也有改裝導致感染加據。裡面的南亞人、貧民區環境,作為「防疫弱點」,也相繼被展示於本地傳媒。例如如果你看《東張西望》的時事部份,他們也沒有說謊,只是重點突出上述的各個問題。
不過,從更高層的角度來看,這些現實都是對政策的事後文飾。射了箭再劃靶。政府祭出的科學專家意見、在現場勞師動眾架設的帳篷、物資站、流動檢測中心,做得越隆動,就越表明一切只是包裝背後的空洞。也就是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是沒有防疫。政策的出現,只是為了政策本身,空轉更是符合官僚自身利益。香港的政治、商業、教育、發展、民生政策,哪有一項不是空轉的?當我們去討論有關措施有沒有用、能否防疫、或者怪罪市民戴口罩就是支持政府,再滑坡去這就代表他們支持封區、作法自斃,都是刻意迴避香港的政治真實。那個真實就是,其實全世界大部份政府都是挨時間磨爛席,他們實際上是現階段對武漢肺炎束手無策。
英國一開始有人說不如不管,搞群體免疫,但之後還是要封區,其中一種新變種還是產生於英國;有一些人妙想天開,認為不把疫情當一回事,行駝鳥政策,就可以將損失減到最低,卻不把醫療體系可能崩潰的現實問題。還有人類社會見中毒者日增,內部的恐慌情緒、信心危機所產生的社會成本,更是一條無法計算的微積分。
所以人類社會的高層菁英,也許不用開會,都會採用極端方法防疫。這些極端方法並不是真的有助阻止疫症傳播,只是扮演「望梅止渴」故事裡面的曹操,他要做一點事、下一些命令,過程之中會有人犧牲、會有很夕人不方便,搞事情弄得越大越好,讓普羅市民認為世界不是末路狂奔,是有人操持大局的,以免經濟信心危機一發不可收拾。各國政府其實不在乎人民對防疫政策不滿,歐美也有很多地方時不時就有民眾集會抗議封城,但當然這是一個奸狡的思想陷阱。你對它不滿,想它撤回或者改善,將心機放在樹木,後面的林子就可以白日藏身,大家在潛意識裡就會願意相信政府還在抵抗,人類還在抵抗,不是被病毒輾壓。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但做手術的時候,家屬會有希望,甚至連病人自己都可能想,自己可能醫得好的。
就像晚上六點之後禁堂食,但之後確診數量還增加了;搞過幾十萬人檢測,但疫情還是不斷升溫。這些現象當然會令人接近「政府基本上空轉」的真實,所以政府不斷變招,不斷做事,林鄭聲稱自己由朝做到晚,但他們不願說的是,他們束手無策,當人類到真正束手無策的時候,反而不會承認。
蝙蝠俠《夜神起義》去到最後,核彈就快要爆炸,羅賓還在安排小朋友上校車躲避,但他們都知道核彈一爆炸,這架校車和裡面的生物都要瞬間毀滅,但他們還是會做,以免陷於瘋狂。人類自身有一定機制避免自己陷於瘋狂、陷於停擺,叫做心理防衛機制,一個社會的心理防衛機制,具體化就是政府的很多行為。所以封區、叫人檢疫、宣傳、批評,都只是人類對不可抗力的自然反應,這些事情只是為了避免集體瘋狂和社會解體。以某些地區的封鎖停擺,來顯示政府仍有功能 (是我封你區,不是你自爆)、並未停擺,因此社會整體就可以說明自己並未停擺。
不同古代文明都有具體的活人獻祭故事。從美洲的阿茲特克、瑪雅文明到西亞的閃族人、地中海的希羅文明、東亞的商文明、緬甸文明、乃至東洋也有。《史記》就收錄了「河伯娶妻」的民間故事,說魏國西門豹被政府指派去鄴城做官,他發現管區裡面有巫婆和社會賢達組成的祭師團,每三年就找一個少女沉於黃河,人祭黃河之神河伯。人民一方面要課金課很多,也會犧牲自己的子弟,但習俗還是維持了很多年,直到西門豹去搗毀他們的聖儀。
民間傳說的結局是,人民起來反抗,並對西門豹感恩戴德,現在還有祭西門豹的廟。然而各地的類似行為禁之不絕,不用活人就用泥公仔,所以才有孔子爆粗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說明人祭的心理需求,牢固地長存於人類的內心。封了油尖旺的某些大廈街道,換來區外人一瞬間的安全感、驅散了當下的無力感,才是這些共同行為的終極目標。
這些區域在古代就是河伯之妻,通過對同胞的殘暴鎮壓,人工地製造一個不正常的區域,而獲得自己還在正常秩序的心理錯覺,但這很管用。大家要定期殺女祭河伯,是因為黃河幾時泛濫,農民控制不到,但沒有人願意接受世界的一切都沒有把握之處,禍福是徹底的混沌,於是他們自己創造了法則,認為殺一個人,其他人就會得救,用這個荒謬的敘事,來試圖為混沌不明的世界劃出一個骨架,就可以依存在故事裡面獲得安定。
這個邏輯到了現代還是管用的,中國人認為殺了六四一次人,就換來之後的改革開放成功,死小數人,大數人得益;我們認為抓光了激進青年,中國就不會狙擊香港;我們認為投票給政客,他們就會幫我們頂住甚麼。當中也會犧牲很多人,例如當時很需要議席光環的青年勢力,就被無情的獻祭給一個我們想像出來的超穩定秩序;甚至現在有人反而罵黃絲戴口罩支持防疫,都是可憐地維持著形式理性,他們幻想合作防疫者消失了,政府權力就沒有「藉口」暴力擴張,那是一個幻想,但這樣想,這一下自己感覺上起碼是安全多了,因為幻想中這件事有解決辦法,只要黃絲都死光了就行。
所以政府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封鎖我們的村莊?其實不是。他們只是通過封村,來穩定自己的心,來穩定其他屁民的心。你以為是攻城,其實是攻心;他們以為自己是攻心,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全球的人類,都是在用高級和複雜的方式來自欺欺人,好渡過殘酷的今日和不能接受的現實。
因為世界的可怖可憎而立即瘋狂是瘋狂,但編做了「河伯娶妻」、「小區封鎖」的儀式,看似多了一種理性,但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狂。你費勁去殺死少女、養活了那麼多不事生產的社會賢達,但事情都不會好,只是產生了 everything still in control 的錯覺;但更加黑暗的是,你也許看不起何伯娶妻,但人類其實還是需要這份嗎啡,只是用了別的方式表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RED-Game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Youtube系統的問題重新上傳 這一期就沒有再新增甚麼東西 看過的觀眾可以看看別的主播介紹喔 因為還是有觀眾想看看之前這幾部介紹 所以我還是把他上傳補齊 之前答應你們會做的介紹 就一定會做 也謝謝你們的支持 我有在練習說話的速度了 希望各位多多包涵 #西門吹牛中 #劍姬 #菲歐拉 #主播介紹 ...
西門孔子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你們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封鎖我的村莊?】
香港政府突然封鎖油尖旺一帶各個小社區,據說是因為該區衛生環境不好,有多個確診個案,喉管也有改裝導致感染加據。裡面的南亞人、貧民區環境,作為「防疫弱點」,也相繼被展示於本地傳媒。例如如果你看《東張西望》的時事部份,他們也沒有說謊,只是重點突出上述的各個問題。
不過,從更高層的角度來看,這些現實都是對政策的事後文飾。射了箭再劃靶。政府祭出的科學專家意見、在現場勞師動眾架設的帳篷、物資站、流動檢測中心,做得越隆動,就越表明一切只是包裝背後的空洞。也就是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是沒有防疫。政策的出現,只是為了政策本身,空轉更是符合官僚自身利益。香港的政治、商業、教育、發展、民生政策,哪有一項不是空轉的?當我們去討論有關措施有沒有用、能否防疫、或者怪罪市民戴口罩就是支持政府,再滑坡去這就代表他們支持封區、作法自斃,都是刻意迴避香港的政治真實。那個真實就是,其實全世界大部份政府都是挨時間磨爛席,他們實際上是現階段對武漢肺炎束手無策。
英國一開始有人說不如不管,搞群體免疫,但之後還是要封區,其中一種新變種還是產生於英國;有一些人妙想天開,認為不把疫情當一回事,行駝鳥政策,就可以將損失減到最低,卻不把醫療體系可能崩潰的現實問題。還有人類社會見中毒者日增,內部的恐慌情緒、信心危機所產生的社會成本,更是一條無法計算的微積分。
所以人類社會的高層菁英,也許不用開會,都會採用極端方法防疫。這些極端方法並不是真的有助阻止疫症傳播,只是扮演「望梅止渴」故事裡面的曹操,他要做一點事、下一些命令,過程之中會有人犧牲、會有很夕人不方便,搞事情弄得越大越好,讓普羅市民認為世界不是末路狂奔,是有人操持大局的,以免經濟信心危機一發不可收拾。各國政府其實不在乎人民對防疫政策不滿,歐美也有很多地方時不時就有民眾集會抗議封城,但當然這是一個奸狡的思想陷阱。你對它不滿,想它撤回或者改善,將心機放在樹木,後面的林子就可以白日藏身,大家在潛意識裡就會願意相信政府還在抵抗,人類還在抵抗,不是被病毒輾壓。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但做手術的時候,家屬會有希望,甚至連病人自己都可能想,自己可能醫得好的。
就像晚上六點之後禁堂食,但之後確診數量還增加了;搞過幾十萬人檢測,但疫情還是不斷升溫。這些現象當然會令人接近「政府基本上空轉」的真實,所以政府不斷變招,不斷做事,林鄭聲稱自己由朝做到晚,但他們不願說的是,他們束手無策,當人類到真正束手無策的時候,反而不會承認。
蝙蝠俠《夜神起義》去到最後,核彈就快要爆炸,羅賓還在安排小朋友上校車躲避,但他們都知道核彈一爆炸,這架校車和裡面的生物都要瞬間毀滅,但他們還是會做,以免陷於瘋狂。人類自身有一定機制避免自己陷於瘋狂、陷於停擺,叫做心理防衛機制,一個社會的心理防衛機制,具體化就是政府的很多行為。所以封區、叫人檢疫、宣傳、批評,都只是人類對不可抗力的自然反應,這些事情只是為了避免集體瘋狂和社會解體。以某些地區的封鎖停擺,來顯示政府仍有功能 (是我封你區,不是你自爆)、並未停擺,因此社會整體就可以說明自己並未停擺。
不同古代文明都有具體的活人獻祭故事。從美洲的阿茲特克、瑪雅文明到西亞的閃族人、地中海的希羅文明、東亞的商文明、緬甸文明、乃至東洋也有。《史記》就收錄了「河伯娶妻」的民間故事,說魏國西門豹被政府指派去鄴城做官,他發現管區裡面有巫婆和社會賢達組成的祭師團,每三年就找一個少女沉於黃河,人祭黃河之神河伯。人民一方面要課金課很多,也會犧牲自己的子弟,但習俗還是維持了很多年,直到西門豹去搗毀他們的聖儀。
民間傳說的結局是,人民起來反抗,並對西門豹感恩戴德,現在還有祭西門豹的廟。然而各地的類似行為禁之不絕,不用活人就用泥公仔,所以才有孔子爆粗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說明人祭的心理需求,牢固地長存於人類的內心。封了油尖旺的某些大廈街道,換來區外人一瞬間的安全感、驅散了當下的無力感,才是這些共同行為的終極目標。
這些區域在古代就是河伯之妻,通過對同胞的殘暴鎮壓,人工地製造一個不正常的區域,而獲得自己還在正常秩序的心理錯覺,但這很管用。大家要定期殺女祭河伯,是因為黃河幾時泛濫,農民控制不到,但沒有人願意接受世界的一切都沒有把握之處,禍福是徹底的混沌,於是他們自己創造了法則,認為殺一個人,其他人就會得救,用這個荒謬的敘事,來試圖為混沌不明的世界劃出一個骨架,就可以依存在故事裡面獲得安定。
這個邏輯到了現代還是管用的,中國人認為殺了六四一次人,就換來之後的改革開放成功,死小數人,大數人得益;我們認為抓光了激進青年,中國就不會狙擊香港;我們認為投票給政客,他們就會幫我們頂住甚麼。當中也會犧牲很多人,例如當時很需要議席光環的青年勢力,就被無情的獻祭給一個我們想像出來的超穩定秩序;甚至現在有人反而罵黃絲戴口罩支持防疫,都是可憐地維持著形式理性,他們幻想合作防疫者消失了,政府權力就沒有「藉口」暴力擴張,那是一個幻想,但這樣想,這一下自己感覺上起碼是安全多了,因為幻想中這件事有解決辦法,只要黃絲都死光了就行。
所以政府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封鎖我們的村莊?其實不是。他們只是通過封村,來穩定自己的心,來穩定其他屁民的心。你以為是攻城,其實是攻心;他們以為自己是攻心,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全球的人類,都是在用高級和複雜的方式來自欺欺人,好渡過殘酷的今日和不能接受的現實。
因為世界的可怖可憎而立即瘋狂是瘋狂,但編做了「河伯娶妻」、「小區封鎖」的儀式,看似多了一種理性,但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狂。你費勁去殺死少女、養活了那麼多不事生產的社會賢達,但事情都不會好,只是產生了 everything still in control 的錯覺;但更加黑暗的是,你也許看不起何伯娶妻,但人類其實還是需要這份嗎啡,只是用了別的方式表達。
西門孔子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戰國名將生死錄】馬陵之戰:一個強權的殞落
作為戰國歷史往事的開篇(雖然在粉絲團的朋友,你們應該是從末期的起翦頗牧、中期的濟西之戰,看到如今的初期文章,所以觀看順序反而是顛倒狀態。其實這不是失誤,這個觀看順序是為了致敬諾蘭導演的「天能」,我佈這個局很久了,大家有注意到嗎......好吧,以上都是我垃圾話,我純粹是因為初期文章最晚完成,所以現在才貼上),我們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何謂戰國時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時開端?
首先,不同史家對戰國時代的開端都有各自的看法,老ㄕ則採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版本,也就是以「三家分晉」作為開始。那何為三家分晉?這又要從「晉國」的歷史背景開始說起。
話說周朝建立時,由於自身實力不足,所以將土地分給諸侯,讓諸侯去管理基礎不穩的地區。晉國就是封建的諸侯國之一,他的首任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與周王室關係相當親密。時間來到東周時代的前期,也就是大家較熟悉的「春秋」,此時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許多強大的諸侯國在實際地位開始凌駕於周王室之上;不過,此時因為外族入侵嚴重,諸侯們會公推一個「霸主」,透過尊崇周王室的表面行為去團結諸侯,之後領導各國對抗外族的威脅。而晉國在春秋時代長期居霸主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事蹟,莫過於晉文公擊敗挑戰周王室權威的楚國。
可到了春秋中後期,許多國家的「大夫」開始凌駕「諸侯」。
所謂大夫,本來是諸侯的臣子,但隨著大夫深耕地方並長期執政,他們的影響力開始超越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周天子。
例如:孔子有一次看到魯國的大夫─季孫氏,在自家庭院擺出「八佾舞」,讓重視禮制的孔子憤怒大罵:「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來按《周禮》規定,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也就是8X8,共64人舞蹈)、諸侯為六佾、卿大夫四佾、士用二佾。結果身為大夫的季孫氏用周天子禮儀(這概念可以想像成市議員擺出總統級國宴),可見他超級藐視禮制。
昔日強大的晉國也沒躲過大勢所趨,最終被原本侍奉的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了土地及人民。隨後,周天子追認三家分晉的合理性。
為何老ㄕ以三家分晉作為戰國開端?因為此事代表周朝禮樂制度的進一步崩壞。
春秋時代,雖然諸侯國已經藐視周天子,但仍會把作為立國基礎的禮儀拿出來做樣子。比如做為春秋首霸的齊桓公,當年他率領各國聯軍對抗楚國,楚國派人去問:「老兄,你幹嘛派大軍逼近我國?」齊桓公回答:「我要打你,原因之一是你竟然沒給周天子貢品!」這話看實際層面其實非常搞笑,因為齊桓公跟周天子並不親密,這很像一個學校孩子王,領著一大群同伴去堵其他學校的熊孩子,然後說原因是:「因為你沒還我隔壁班阿明的橡皮擦!」
但從齊桓公凡事都要使用周天子的名義,就知道這人多少是講規矩的。所以有次,齊桓公跟魯國談判,結果一個叫曹沫的魯國將領突然就在會議上脅持齊桓公:「把你侵占魯國還來,不然我要你命。」齊桓公無奈之下,只能接受。結果等到曹沫放走了齊桓公,齊桓公立刻跟他手下表示:「把曹沫給我抓過來剁了!」此時,輔佐齊桓公的超級政治家─管仲,立刻說:「算了吧,與其出爾反爾,不如就守信用的歸還魯國土地,各國看您這麼守規矩,一定聽您的號令,這樣能獲得的好處一定更多。」之後形勢的發展果然如管仲所料,可見春秋時代,大家還講表面文章也有基本底線。
但三家分晉,卻是直接把上下尊卑的規矩打破,重點是:身為規矩的名義老大─周天子,對此卻是一點異議都沒有。可見此時是真正的禮崩樂壞,凡事只講拳頭而不講道理。如果說戰國時代是以背叛、霸凌、壞規矩做為開端,那用一個字就可以定調這個時代的氛圍,那就是……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戰國認知的誤區
再來,戰國時代何時結束?我採用司馬遷的說法,也就是西元前221年,秦滅六國。這時我們就要提到一個名詞:戰國七雄。
拜舊課綱的教科書內容所賜,不少人對秦、楚、韓、趙、魏、齊、燕,這七個戰國強權有些記憶,而教科書通常還附贈一張戰國七雄的形勢圖去強化心心學子們的印象。但其實教科書提供的,通常是戰國晚期的形勢圖,雖然沒錯,但容易造成兩個錯覺。
第一就是:國家數目很少。
實際上,戰國初期仍有不少中小型國家,像是老牌諸侯國:魯、衛、宋,或是邊疆民族建立的國家:越、中山、巴、蜀,甚至是一些有功之臣的私有土地也可成為一個國家,代表有:戰國四公子的孟嘗君領地─薛國、商鞅因改革有功而獲得的封地─商。這些名不經傳的國家,有些實力不容小覷,像是越國曾屢敗楚國及齊國,所以當時的天下大勢其實尚未明朗化,戰國七雄更是尚未成形。
第二就是:用土地面積衡量國家實力。
乍看戰國七雄地圖,楚最大、秦次之,接下來是燕、趙兩國,而韓國土地小的可憐。這一方面容易讓人覺得土地越大的國家實力就越強,另一方面也會讓人疑惑:就韓國這個份量,怎麼也能被稱為七雄之一?
實際上,對於古代國家,國土面積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因素有二……地力及人口。
試想你擁有一望無際的土地,可卻是一片荒漠,那有價值嗎?就算土地資源很多,但沒半個人居住,那這塊土地能夠有效開發嗎?所以燕、趙、秦三國看起來土地雖大,但很多地區土地貧脊又靠近邊疆民族,對國家的GDP貢獻也就難以期待,而生活條件這麼惡劣的地方,自然無法期待有大量人口定居。
韓國雖小,但它的國土全是高度開發地區,人口密集且經濟上量小質精的搭配,甚至讓韓國在科技表現上居於各國的前段班,像是遠程武器的弩,當時人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的評價,近戰武器的劍也是「陸斷牛馬,水截鵠鴈」、「當敵則斬堅甲鐵幕」,所以韓國在初期還是擁有一定競爭力。
而燕國雖大,但位置偏僻又大多土地資源匱乏,導致這個國家的國力長時間處於弱勢。史記紀錄燕國,提到該國的第一代君主是燕召公,然後是「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啥意思?就是開國第一代君主掛掉後,接下來有好幾代君主連名字都不知道,簡直邊緣到了極點,若是強國,又豈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強權的崛起
那有沒有土地大、資源好、人口多的國家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魏國與齊國。
先說齊國,背靠大海擁有漁鹽之力,尤其是鹽,這是人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在漢朝以後還被列為國家專賣品好斂財,可見齊國佔有不小的天然優勢。另外齊國的開發歷史很早,是西周最初建立幾個諸侯國之一,歷經數百年的經營,此地的人口發展極具規模,當時人形容齊國首都臨淄「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白話翻譯:人多到展開衣袖可以遮住太陽,每人揮一把汗就像下雨,走路時彼此會肩碰肩、腳挨腳)。」
相比之下,魏國是個年輕的國家。魏國本屬於春秋大國─晉國的一部分,後來三家分晉,魏國就以今日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立足,而這些地區很多是周朝時代高度開發的蛋黃區,按電玩術語,魏國就是開局即土豪的優勢狀態。
不過凡事有一好無兩好,齊、魏兩國也有各自的毛病。
先說齊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軍事能力很菜。生活在戰國時代的荀子曾這麼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就是齊軍比魏軍爛,魏軍又打不贏秦軍。就連在齊國訓練部隊的軍事家─孫臏,都曾說:「齊軍以怯戰聞名。」
再說魏國,翻看地圖,不難發現該國位處中央地帶。好處是:四通八達的交通,壞處是:四面都是敵人,而且有方便的通交隨時來胖揍你!
或許是位處四戰之地的危機,魏國在所有國家當中最先做出革新的行動。
魏國的開國君主─魏文侯聘起李悝為相,按《法經》的內容治國。法經的具體內容可以先不用理會,因為真正重要的,是它的核心意義─使用成文法。
前面提到,周朝的統治基礎是禮樂制度,也就是規矩。但很弔詭的,《禮記》卻又提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也就是平民老百姓是不知道規矩怎麼玩的。之所以如此,其實是周初的統治者很刻意的要做初社會階級的差別,這本來沒毛病,因為平民跟貴族的資源不一樣,自然無法讓兩者享受相同待遇。可隨著時間發展,上層人士已經不遵守禮樂制度,這時如果還不置定新規矩將平民階級動員起來,那整個國家將毫無動力,更無法在亂世中競爭。
所以李悝用《法經》,就是告訴極具潛力的平民老百姓以後怎麼跟著國家玩。同時,也制定出升遷制度,認有新發展的人才看到具體清楚的努力方向。所以在魏文侯時代,武有吳起、樂羊,文有孔子的弟子─子夏、技術官員有治水達人─西門豹,堪稱是面面俱到的豪華人才團隊。
另外魏文侯本人也十分聰明的運用外交手段,減少自己四面受敵的處境。曾經韓、趙兩國發生戰爭,然後兩國都派使者拉攏魏國,結果魏文侯沒有趁人之危或坐地起價,反而調解兩國紛爭。此舉讓韓、趙兩國與魏國組成同盟,魏文侯得以解除南北兩面的軍事壓力。
隨後魏文侯憑藉著改革的國力,加上韓趙聯軍的支持;東破齊國,甚至把齊國君主都給俘虜;西攻秦國,取得河西之地,讓秦國只能龜縮一隅;南敗楚國,攻掠下不少土地;另外由異族建立的中山國,也被魏文侯消滅,魏國自此成為率先崛起的戰國首強。
但這一切在魏惠王的時代,完全變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亂世無信義
魏惠王的名字叫魏罃,是魏文侯的接班人─魏武侯的兒子。當初武侯死前並未確立繼承人,結果造成魏罃與魏緩互相爭奪領導權,起初魏罃佔優勢,魏緩於是逃到趙國,結果韓國君主卻覺得:「現在魏罃只掌握一半的國土,所趁這時候侵略一地能撈到好處。」於是慫恿趙國,聯合進攻魏國。
根基不穩的魏罃很快被聯軍擊敗並被包圍,眼看就是等死的局面,沒想到韓趙兩國卻起了內鬨,因為趙國主張「殺死魏罃、擁立魏緩後,就讓魏國割地,我們就退兵吧」,韓國卻認為「乾脆分裂魏國,魏罃、魏緩個治理一半,如此就永遠消除魏國的威脅」,在各持己見的狀況下,兩國都選擇退兵,魏罃這才殺了魏緩,成為新的魏國君主。
回想文侯時代,魏國對韓趙的矛盾盡心調解,可韓趙兩國卻在多年後趁魏國內亂興風作浪,搞的魏國差點滅亡。如此恩將仇報的舉動完全證明:「戰國是亂世,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更沒有永遠的盟友。」這也徹底點燃魏惠王向韓、趙兩國報復的念頭。
西元前354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因此攻趙,並在隔年攻破趙國首都─邯鄲。這次的進攻,可以視為魏惠王復仇的成功,問題是有那麼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韓趙兩國攻魏因此種下仇恨,那魏國以前就沒有攻打過其他國家而結下樑子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霸業崩壞
在魏國大肆擴張時,齊、秦兩國正在蓄力改革並等待反擊的時刻。
如今魏國因攻趙,造成國內多個地區防務空虛。齊國以救趙的名義,派軍攻打魏國,而齊軍在田忌、孫臏的領導下速攻魏國首都─大梁,造成魏軍回救本國時,被齊軍在桂陵打埋伏。同時間的秦國,則趁魏國注意力被東方齊國吸引時,攻取河西地區的城市,甚至還進一步打下魏國核心重鎮─安邑。就連楚國都趁機攻打魏國南部,造成魏國被三面圍毆的窘境。
但戰國首強的實力非同小可,在重整態勢後,魏惠王先在東線戰場重挫齊軍,使齊國趕緊聯合楚國向魏請求和休兵。然後魏惠王在調動大軍,並聯合12個小諸侯國兵臨西方的秦國,嚇得秦孝公認聳求和。
從桂陵之戰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魏惠王頗有手腕,而魏國依舊生猛。對此,其他諸侯國表示:「一次不成功,還可以來第二次呀。」
公元前343年,魏國攻打韓國,然後就是一樣的劇本發展,齊國以救韓的名義攻打魏國,結果在馬陵打埋伏,殲滅10萬魏軍。同一時間,秦國又搞背刺,並且一口氣打下大部份河西地區。
馬陵之戰後,魏國因為損失相當比例的青壯年人口,開始走向衰弱而難以挽救,這當中最悲情的,莫過於魏惠王。除了他葬送父輩們建立的優勢,另一個折磨人的,是他遠超同時代平均的長壽。惠王一直活到81歲,統治魏國50年,是戰國史上統治期第二長的君主(第一名是統治56年的秦昭王),但在他統治中後期,眼睜睜看著各國相繼崛起,自己還必須一再承認他國的權威,比如:統治的第36年尊稱齊國君主為王、統治第47年一口氣承認韓、趙、燕、中山為王(是的,連曾經被打到滅國的中山,魏國都必須和它平起平坐,可見當時的魏國已經是多麼無力),這日薄西山的趨勢,對一生都在奮戰的人來說,那是何等的悲涼。
本來我想就魏惠王喪失霸業的往事總結出一些道理,可我寫到最後卻發現:魏惠王大致上也沒犯什麼致命性錯誤呀。
你若說他窮兵黷武,在亂世中又怎能不大動干戈?你若說他四處結怨,可是有很多敵人不是他主動招惹,而是主動趁火打劫。身處一個隨時變動、充滿背叛、人才流動極大的領導位置,我自認絕對做不來,那我有什麼資格評論魏惠王?真要我說,那就是:不是惠王不努力,也不是惠王沒實力,只是他的競爭者做的比他更好。
經由惠王以及魏國的興衰,我們大致了解戰國的形勢轉變以及時代氛圍,此後,透過不同時期、地區、出身的名將,去更多了解個人在時代下究竟會活出什麼樣的際遇了。所以接下來,歡迎踏進入金老ㄕ建構的戰國歷史,也請大家踏出戰國時代思考模式的第一步吧。
圖片:馬陵之戰示意圖
西門孔子 在 RED-Game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因為Youtube系統的問題重新上傳
這一期就沒有再新增甚麼東西 看過的觀眾可以看看別的主播介紹喔
因為還是有觀眾想看看之前這幾部介紹
所以我還是把他上傳補齊
之前答應你們會做的介紹 就一定會做
也謝謝你們的支持 我有在練習說話的速度了
希望各位多多包涵
#西門吹牛中 #劍姬 #菲歐拉 #主播介紹 #RedGame #西門孔子
西門孔子 在 【主播介紹系列】宇宙第一劍姬!門徒6000人西門電競孔子 ... 的推薦與評價
... 答應你們會做的介紹就一定會做也謝謝你們的支持我有在練習說話的速度了希望各位多多包涵#西門吹牛中#劍姬#菲歐拉#主播介紹#RedGame #西門孔子. ... <看更多>
西門孔子 在 張哲生- 台北市西門國小裡的「至聖先師」孔子聖像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市西門國小裡的「至聖先師」孔子聖像(張哲生攝於2014.9.28) 今天是孔子誕辰的2565週年紀念日。 根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末期,鲁襄公22年( ... ... <看更多>
西門孔子 在 Re: [討論] 侯看晶片戰爭後的感想? -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