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禁播預告
說手術畫面太可怕
#極端暴力矯正同志性向 #電擊_手術_厭惡療法
在1960年代的美國,#恐同言論 開始出現在電視上。同性戀甚至被某些醫生視為神經疾病,而對他們施行 #腦白質切除手術(lobotomy)。1970年代,#厭惡療法 成為新趨勢,同性戀者被迫觀看情色照片,#只要勃起就會遭受電擊。
同性戀,是一種病嗎?直到今日,仍有許多人視同性戀為必須予以矯正的疾病,並提供「扭轉」性傾向「治療」,甚至成立組織與團體。
1976年「#走出埃及全球聯盟」宣稱能透過密集的宗教活動,治療同性戀。並在全美各地蓬勃發展。2013年時,領導走出埃及長達20年的主席,亞倫‧錢伯斯,宣布辭職,並公開道歉,他也接受了本片採訪。
⠀⠀
【以愛之名:同志矯正治療】𝐇𝐨𝐦𝐨𝐭𝐡𝐞𝐫𝐚𝐩𝐲
📺公視13 台┃02/04週四22:00┃紀錄觀點
📺網路直播┃https://bit.ly/30PaMj6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www.ptsplus.tv/ (2/4~2/11)
🎬導演:Bernard Nicolas ┃ 2019
⠀⠀
⠀⠀
——————————————————————
我父母以為,他們能治好我的同性戀,透過一些儀式。
這裡的人堅決相信,同性戀是一種罪。
——————————————————————
「你被同性戀魔鬼附身了」我被帶到神父寓所
他們把我緊緊壓住,開始了驅邪儀式...
——————————————————————
即使在21世紀的今日,社會中仍有許多人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疾病。
本片深入這些宗教組織的核心調查,並揭露他們所謂的「治療」方法,這些療程極為暴力、足以摧殘當事人的生活,導致受害者陷入憂鬱甚至自殺....
⠀⠀
⠀⠀
#電影模仿遊戲真實主角艾倫圖靈
#1952年因違反同性戀法而被拘捕
#他被迫接受化學閹割治療
#2年後他在家中自殺
....
⠀⠀
#同性戀不是病
#性傾向不是病 ⠀
#修復療法 #天主教福音派 #性傾向治療
#走出埃及 #電擊 #出櫃
#同志 #LGBT #性傾向 #恐同 #偽真理
#沒有人生來有罪
═══相關報導═══
▍台灣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違者最重判刑3年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0284
▍受夠家屬要求「矯正我孩子性向」!精神科醫師:治療只會逼死他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39668
▍同志與跨性別無法被「治療」,扭轉治療是強暴與兒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6978⠀
▍在中國,「矯正」同性戀成了一門生意⠀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17-mainland-homosexual/
▍印度父母以「矯正強暴」改變同志兒女性向
https://reurl.cc/xg94zN
⠀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對世界的感知與反應 (input and output) 源自於你的教養者 你在觀看他們的過程中 不自覺地模仿了他們的思維模式 而成為了現在的你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
「觀看 模仿遊戲」的推薦目錄: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凱特C's電影美劇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好雷] 模仿遊戲--從開始五分鐘一直心痛到最後-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電影模仿遊戲正式預告2/26上映-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他們就會知道他們對同志的歧視是多麼荒謬... - 王丹网站 ... 的評價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模仿遊戲- 電影 的評價
- 關於觀看 模仿遊戲 在 模仿遊戲線上看- 劇情片 的評價
觀看 模仿遊戲 在 凱特C's電影美劇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近三個月來,大家看了幾部新劇呢?
這篇列出近期看的影集,無雷短心得從高到低分排序,在歐美影集中首推 Netflix 原創比利時影集《絕夜逢生》,非歐美的則是推薦《機智醫生生活》。除了這些,還有好多、好多排隊等看的劇,努力消化中!
⭐️《#絕夜逢生》(Into The Night)
當太陽照射到的一切皆無法生存時,唯一活命的辦法就是不停藏匿在黑夜之中。
這是《絕夜逢生》的有趣假定,儘管在科學面上有不少待解釋的問題,也有些許誇張化的情節,但整體而言,近 4 個小時的故事保持著令人坐立難安的緊張感,是驚悚類型中值得推薦一看的作品。
完整心得:https://reurl.cc/exnKaj
⭐️《#捍衛雅各》(Defending Jacob)
書籍改編的迷你影集《捍衛雅各》有了大明星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加持,為影集帶來不少粉絲關注。但實際上吸引我的原因是導演為《模仿遊戲》的摩頓帝敦(Morten Tyldum),更重要的是全劇 8 集都由他一人執導,即使是一集一集的故事,但維持一貫的風格宛如像在觀看一部長電影一般。
故事以凶殺案之後調查期間和一年後左右的兩條時間線交錯講述,在釐清嫌犯究竟為何人的同時,也探討著尚未定罪的案件對一個家庭產生的諾大影響。以目前 Apple TV+ 推出的原創作品來看,這部絕對可以排進前三名。
⭐️《#出走布魯克林》(Unorthodox)
在一片主流影集搶佔大眾目光下,這部以意第緒語、德語及英語發音的低調之作,儘管衝不上 Netflix 排行前 10 名,但只要看過相信都會給出不俗的評價。
雖然故事有著大量關於哈西迪猶太教派的描繪,但無論你對這個教派熟不熟悉,都不會影響觀看,因為主旨還是放在女主角尋找自我這件事上。聽到尋找自我,講來劇情好像很老套,但透過希拉哈絲(Shira Haas)的演繹,真的能感受到一名女子極度想掙脫枷鎖的心境。強烈推薦看完劇後繼續看幕後特輯,會對製作團隊的用心感到更加佩服。
⭐️《#而立人生》(Trying)
一眨眼就快 40 歲,沒有在事業上拚出一番成就,買不起房成了租屋族,想要個小孩也屢次遭受打擊,這是妮基跟傑森的故事,也是現實社會中許多人的真實生活。
Apple TV+ 首部原創英國影集雖分類在喜劇,但絕不是「配飯用」、「看過笑一笑就忘」的類型。關於愛情、友情、手足、事業、養兒育女、為人子女等人生課題,《而立人生》用獨特的幽默化解每個具有爆炸性的衝突事件,並闡述了一個不變的道理:真誠永遠最可貴。
⭐️《#好萊塢》(Hollywood)
喜歡時代劇的觀眾,《好萊塢》可以列入片單之中。
透過一群懷抱夢想的演員、電影製作者,描繪二戰後的好萊塢。依照瑞恩墨菲(Ryan Murphy)的慣例,劇中出現不少多元化的角色,儘管部份故事為虛構,但他們的遭遇卻又如此貼近現實。
⭐️《#好想做一次》(Never Have I Ever)
一位印度裔美籍青少女在過去一年經歷許多傷痛,現在,她回到校園,準備好嘗試人生第一次性愛初體驗,卻她鎖定的目標讓這願望的實現變得難上加難。
光看劇名和大綱會認為這是一部圍繞在性愛的喜劇影集,但事實上卻不僅如此。女主角在每一集中都遇上了她曾未發生的事,而這些與暗戀對象、校園生活、族裔信仰、親子、友情有關,是一部笑中帶淚的小品。
⭐️《#洛杉磯恐怖故事》(Penny Dreadful: City of Angels)
《英國恐怖故事》的衍生劇,但其實故事全然不同。這次把背景搬到了 1930 年末的洛杉磯,透過邪靈女女主角和警探男主角的角度,闡述一則關於人性,並反映當時洛杉磯歷史的故事。
若期待它像《英國恐怖故事》一樣可能會有點失望。儘管娜塔莉多莫(Natalie Dormer)一人分飾多角增添不少可看性,但《洛杉磯恐怖故事》在氣氛營造和角色塑造上明顯不及《英國恐怖故事》,就目前播出集數來看,要能持續留住觀眾有點難度,不過近兩集有漸入佳境的感覺。
⭐️《#末日列車》(Snowpiercer)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沒有看過電影版但想追劇,請先看完劇再去補電影。
目前播出 2 集,雖然下定論還過早,但從主線劇情來看,比起分類在科幻、動作類型,美劇版更著重在懸疑,未來如何解開謀殺謎團會是一大重點。
—— 非歐美影集 ——
⭐️《#機智醫生生活》(Hospital Playlist)
今年雖然還過不到一半,但已經想把年度最佳韓劇的寶座給《機智醫生生活》了。看過《請回答》系列,對製作團隊這次的新作期待度超高,結果真的沒失望,甚至超越了預期。
從沒看過一部沒有貫穿全劇主線事件,卻如此吸引人的劇。前 2 集的確會讓人摸不著頭緒,但就如劇名一樣,它就是在演醫生的生活,透過角色的日常一點一滴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除了默契十足的主角五人幫外,每個配角的塑造也完全不馬虎,再搭配醫生遇上的各種案例,時常讓人又哭又笑。
⭐️《#誰是被害者》(The Victims's Game)
近年台劇話題之作《誰是被害者》開播 48 小時內就衝上 Netflix 台灣排行榜第一名,勝過多部佔據排行榜多時的韓劇,在一片好評之中,更出現了「神劇」的封號。
部分觀眾久違看了台劇,認為它比以往看過的作品都要精緻,便稱之為台灣電視圈一大突破。的確,《誰是被害者》在各方面執行上都有一定水準,雖不是頂尖模範生但也絕對在前段班,不過請別喚它作「神劇」,因為它真的沒這麼神。
完整心得:https://reurl.cc/j7aKpZ
觀看 模仿遊戲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跨年之際,最常見到的電影文章,就是當年之精選。我也有2019的最喜愛,不過,比起最愛的電影,其實更想分享些不會撞文的他類文章,不如就來寫篇關於電影文章寫作的觀察好了。
所謂的電影文章,指的是那些圍繞在電影故事周圍的寫作,以往大家通稱為影評,但是如今線上電影文章已經相當多元,遠超越單一電影的分析或評論,包含大量圍繞在電影周邊的各類書寫。例如,葉郎有歐美的影劇讀報,龍貓大王有各類關於電影或影星的(冷)知識,無影無蹤會時常整理影視獎項的提名與獲獎,Fago俱樂部介紹動畫界的各類相關資訊,還有Subterranean Village Vanguard會固定發文以劇照為本所書寫的心情詩句。至於評析電影的文章,還是有許作家撰寫,例如Lizzy看電影、香功堂主、或是釀電影精心規劃的各類影展主題等等。
一、由文字閱讀轉向影視音頻
不過,這一年的觀察是,雖然關於電影評析介紹的文字作者愈來愈多,文章總數也持續增加,但是許多讀者卻已經轉向Youtube,寧可讓出視線,以耳朵在閒暇之餘聽取內容紮實又文詞優美的散文式影視解說。這類解說頻道很多,搞笑類的電影介紹曾經當道,但是這一年有許多內容豐富、文字精湛、又分析入木的Youtube節目大量增加。
因此,假設你現在也想開啟進入電影文章的分享行列,心想針對院線電影撰寫評析文章,或許可以考慮將你的文字能力運用在腳本書寫,開始投入剪片行列,當個Youtuber吧(雖然選擇當Youtuber其實是跌入另一個大坑)。因為,現在會點入文章閱讀單篇評析的讀者,已經逐漸減少,除了因為有大量Youtuber參與影評影片的製作之外,也是因為電影心得的分享,其實是種門檻很低的寫作分類,任何人隨時都能進入,任何新作者都有可能吸收新讀者,只要有位作者的某篇文章有趣到逆衝而上,就會壓縮掉其他作者的同部電影分析文章。
不過,有趣的是,瞬間大紅的那篇文章(或短片),有時候也會紅得讓人難以捉摸。於是,機運的造化也是網路生存的要因之一。雖然人人都渴望神蹟般的機運,但是與其想要依賴偶然出現的逆衝好運,不如穩定踏實地生產文字。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外飛來一筆,沒有抽到厄運已該偷笑,豈敢妄想順勢逆衝。畢竟,只要曾經玩過大富翁的人一定都明白,慢慢跟著陀螺賺圈圈,乖乖繳交地租賺錢活著,才是安穩生存的長久之道。
二、多元撰寫電影文章
不過,雖然針對單一電影的評析類文字書寫,閱讀量逐年降低,無可否認的是,撰寫他類多元的電影書寫,則是另一種可行的選項。
一個電影(一個故事)周邊圍繞著許許多多的未知(what, how, why, who, when, and where),有些讀者想了解電影故事中,那些社會事件的來由起源,包括這個社會事件的影響所及,例如《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19)、《破案神探》(Mindhunter, 2017, 2019)、《賽道狂人》(Ford vs. Ferrari, 2019)、或是《難、置信》(Unbelievable, 2019)。
又或許有人會想了解為何有些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或政治人物等等,會偉大到讓後人想為他拍攝傳記電影,他有哪些事蹟、他影響後世哪些大事、或是他曾經歷經哪些一般人都難以煎熬的苦難,例如《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2018)、《梵谷:在永恆之門》(At Eternity's Gate, 2018)、《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2014)、或《為副不仁》(Vice, 2019)。
或者,無關社會事件與真人真事,有些電影會牽涉到邊緣的冷知識,多是一般人在通識教育學習時,不會接觸到的他類知識,例如隱藏在《窒息》(Suspiria, 2018)中的艾米許(Amish)宗教與文化,以及艾米許人的壓抑。或是埋藏在《宿怨》(Hereditary, 2018)故事底端的希臘神話與希臘悲劇《特拉基斯婦女》(Women of Trachis)。這些電影故事之所以難懂難解,始因於這些故事都有個一般人未知的前提,於是需要一位曾有相關閱讀經驗的寫作者,為讀者說明這些冷知識的內容與起源。一旦有這些冷知識為起點,再來閱讀電影內部的枝微末節與細節安排,通常都能很快地理解為何導演與編劇會有如此怪誕的奇想,會編纂出如此不著邊際的故事,原來,所有的創意都是其來有自,而不是從天而降。
而二十一世紀盛行的科幻電影與英雄電影,大多與最新科技有著最實際切實的關聯,於是持續地吸收科技新知,也變得相當必要,雖然很多時候這些電影的科技情節,其實根本超乎科學現實,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幻想。但是,有些情節卻是讓我們接觸未來與認識科技的窗口。例如,《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m, 2019)讓我們見識到VR加上飛行攝影機,就能創造出強大的擬像,模擬真實到改變現實。又例如2014年底,許多人為了看懂《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而不得不接觸黑洞與重力的基本觀念。
換句話說,撰寫電影文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心得報告,而必須同時具有跨領域的知識交叉與觀念融合能力。於是,寫作者除了必須規律持續地觀看電影之外,也需盡量有焦點地吸收某種類型的專業知識,長期累積之後,雖不見得能夠成為專家,卻肯定有相較於一般人於此面向的敏感度與洞察力。由此,在觀看電影之時,也就比較有機會挖掘出更為有趣的切入點。
這類不以撰寫評析與心得式的電影文章,多是持續挖掘電影內部的類型冷知識,例如演員或導演的生平歷史,類型電影的歷史與演變(偵探、科幻、英雄電影等),或是某個社會案件在不同電影呈現的相同與差異。專注寫些別人懶得查詢資料與接觸閱讀的冷知識,久而久之,就有機會自成一家,而讓新作者難以隨意取代。例如葉郎與龍貓大王,就是這類冷知識電影作家,也是我最喜歡追讀的作家之二。
三、愈來愈細的小眾與分眾
這兩三年來,線上串流媒體如雨後春筍,隨時隨地可以看電影,無論是剛下片的新電影,或是上一世紀的經典;無論是故事性的電影,或是歷史紀錄片;無論是兩小時的電影,或是好幾季的英美劇;無論是歐美的影視,或是台日韓的戲劇。換句話說,此時此刻,所有在線上的影視節目,多得數不清,多到即使每天安排兩小時收看線上影視節目,一年僅僅不過730小時。但是可怕的是,在Netflix上面的全部影片節目,在2017年,一週就有總計十億小時的內容(Netflix: 1 billion hours streamed content PER WEEK in 2017)。個人一年730小時,相較於平台一個星期十億小時,尚不包括院線電影,怎有追看完畢的一天呢?
於是,影視收看的群眾,會愈來愈分眾。既然大家都沒有時間追看所有的電影與影集,只好按照自己的喜好或大眾的口碑選看影視。此後,大量影視內容會產生許多分類,分類之後,會有大眾歡迎的暢銷電影,也會有少數欣賞的小眾故事。就如同過去在書籍的盛世時代,書店的書架上貼有許多書籍分類標籤,當時,的確會有皆大歡喜的暢銷閱讀,但是有些專業分類的小眾書籍,也是不容忽略的存在。與乘載內容的書籍概念雷同,今日線上串流的所有影視節目,也就是視聽內容產品,同樣也會有票房極高的大眾電影,以及細水長流的小眾分類。於是,與其想要追看所有電影,不如就選看自己有熱情的影視內容(我就很喜愛把冷門的紀錄片當成是知識累積的管道)。
在內容太多而必須分類的時代,當一個人已經難以看完全部的經典電影,也不可能追完所有的精彩影集,電影寫作者就必須一同面對內容焦慮的現實(有限的時間與有極限的寫作力),而嘗試調整寫作內容的取向。例如,可以在眾多的電影分類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類型,投心於自己喜愛的故事,然後放鬆心情,不再緊緊追著院線電影,只要細水長流地耕耘某種類型故事,輔以專注於某種電影之外的他門專業,就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寫作之路。這已經不是一個人就能掌握所有人喜好的時代,內容的多元將讀者與觀者更細緻地分類,作者唯一能掌握的事情,就是撰寫自己有能力掌握的喜好與內容。
四、寫作是記憶的延伸,同時紀錄與療癒
要持續寫作,現實的生活也要顧及。大部分我熟識的電影文章寫作者,能單純地以寫作維生,其實少之又少,許多人都是已經有了某個正職(包括專職母親),再利用閒暇之餘邊看電影邊寫作。於是,在寫作之際,還是得先處理好自己的五斗米現實。
很多時候,電影寫作與其說是要分享心情與心得,不如說是對自己負責的觀影日記。我們的腦容量有限,於是散布於生活中,那些我們曾經看過、想過、或感動過的事情,假若沒有透過紀錄,通常會隨著時空的轉換,因為新事件的介入,而逐漸忘卻。以往,許多人喜愛以撰寫日記的方式,紀錄自己的生活與思想。只是,一個人寫日記很寂寞,而分享又是人的本性,於是,大部分的作家其實都非常渴望知心讀者,期待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認同自己的思索、並且感同自己曾有的觸動。
進入Blog與Vlog的時代,我們不再停留於線下的日記撰寫,而是轉頻到線上的文字或影片紀錄,將自己觀看過、思想過、與感動過的食物、旅遊、遊戲、3C、電影、書籍等等,公開在線上分享,期待在寬廣無盡的網海中,找到興趣相投又心靈相吸的讀者,與他們交流自己曾有的思忖與心動。
剛開始在網路上寫作時,其實我並不明白自己對於部落格寫作的真實心情,只是單純莫名地想寫,幾年之後發現,原來這些文字不只是觀影日記、意識延伸、也是種療癒,治癒了我的厭世寂寞症。
甚至,假設有天科技已經發展到能夠將人的意識轉錄到其他載體,人就能夠在身體凋零之後,續存於人間,如此,我在網路上的這些文字資訊,肯定有助於我的意識下載與轉錄。換句話說,在我的肉體死去之後,關於「我」的意識,其實都一直存在線上,我的家人思念起我之時,只要上線搜尋我的文字、閱讀我的文章,就能與我相繫。
此外,在我年老之後,我也無須死抓著年輕人不放,只想向他們狠提當年勇地說教,畢竟我真的想說的那些話,早已轉化成文字,停留在線上。那些想言語的心情,早已宣洩,就無須煩勞無辜的聽眾,無奈地聽我說教了。
不過,規律寫作最有意義的結果,應該是強迫閱讀。每回要開啟一篇文章寫作時,內心其實都會有股懶散的阻力,很想胡謅亂寫,更想放棄查詢資料。只是,一旦意識到有誠懇的讀者會耐心閱讀這些文字時,我就會興起必須為網路上的文字負責的決心,樂意查詢資料、閱讀理解、並且按耐躁動之心,默默地字字撰寫。如此,交錯在興趣支持與自我勉強的過程,漸漸累積出許多偏僻無趣的書寫與知識,不僅是觀影的紀錄與發洩,也是自我的充實與療癒。這跟上班的概念有點雷同,有時來自不得不的強迫學習,長期以往的累積,最終都會變成自己的所得。
最後,祝福各位觀影愉快並且寫作順心,同時附上那些在2019年餘音繚繞到2020年1月1日仍舊讓我難忘的電影與影集:
《茱蒂》 Judy
《從前,有個好萊塢》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鋒迴路轉》 Knives Out
《破案神探2》 Mindhunter 2《寄生上流》
《梵谷:在永恆之門》 At Eternity's Gate
《82年生的金智英》
《難,置信》 Unbelievable
觀看 模仿遊戲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對世界的感知與反應 (input and output)
源自於你的教養者
你在觀看他們的過程中
不自覺地模仿了他們的思維模式
而成為了現在的你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幫影片上個字幕吧:http://bit.ly/2ZwKgZ8
觀看 模仿遊戲 在 電影模仿遊戲正式預告2/26上映-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 模仿遊戲 正式預告2/26上映. 117K views · 8 years ago ...more ... 被化学阉割的图灵《 模仿游戏 》| 看 电影了没 ... 《 模仿遊戲 》結束二戰靠數學? ... <看更多>
觀看 模仿遊戲 在 他們就會知道他們對同志的歧視是多麼荒謬... - 王丹网站 ... 的推薦與評價
護家盟的人應當看看「模仿遊戲」,他們就會知道他們對同志的歧視是多麼荒謬,多麼反人類, ...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影評 http://feedproxy.google. ... <看更多>
觀看 模仿遊戲 在 [好雷] 模仿遊戲--從開始五分鐘一直心痛到最後-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晚上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自己騎了大老遠的車冷的半死一個人去看模仿遊戲。
可能我想起面無表情時帥度破表、計算華生時卻又笑的一臉奸詐的天才偵探(襯衫geek完
全直擊我,BC老是演這屬性真是太過分了)
好吧,我承認我進電影院之前心裡一直想「好想看這男人哭的亂七八糟」
(基於神秘的直覺我想絕對有這一幕)
但是,當螢幕開始跑staff名單,當影廳亮燈,當我走出電梯,並從包包掏出鑰匙。
感覺真的……難過死了。
以下有雷慎入,可能文長,可能有腐味,請放心應該不會是腐女視角,只是為了恐同症狀
嚴重的版友避雷,請斟酌服用。
先貶後褒,我發現這部片雖然大受好評,但是也聽到不少表示感覺有點冗長或好像可以更
感動的評語
因此我先抽開感性來看,這部片在編劇部份真的蠻有進步空間,大部份人物形象都偏扁平
、
缺乏立體感,一些轉折情節更是交代的不痛不癢,太不痛不癢了別說體會我根本搞不清楚
怎麼突然變成這樣了啊!
像是原本交惡的同事們突然衝進來大力護航那段我整個不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什麼,難道
他們也跟我一樣被圖靈笨拙的示好可愛的搞笑跟靦腆費力的笑容給萌到然後就這樣拜倒在
他西裝褲下嗎?也太沒節操了吧!原本這麼討厭他耶!(雖然的確萌到飛天,果然食色性
也)
上司莫名其妙就恨他入骨,彼得對他的怨忿發展也沒交代,同事之間的情誼跟衝突各種不
明,除了圖靈以外的角色戲份和存在感都跟克里斯多夫沒什麼兩樣。
如果每個事件都當串場處理我認為遠不如去蕪存菁,發揮再深一點,或許極可能虐倒一卡
車人哭死在電影院。
畢竟圖靈十足是個悲劇角不是嗎,他的內心與外在表現的對照,他的渴望與無力感,他的
失去與追尋,他的期待與絕望。
他大有可發揮的空間,而不是像現在,當我從被虐的心情平緩後,只記得BC真是個厲害到
不行的男人。
至於運鏡與配樂,沒什麼特別好壞的感覺,就姑且不論。
不過在節奏掌握和比例配置上因為編劇問題頗有失衡的感覺,可能這是讓有些人覺得稍嫌
冗長的的地方吧。
好,我這個超級業餘的不專業評論大家想必看膩了,我想講一些剛剛在掃文時比較少
提到的感想。
不提這部片有什麼含義討論什麼主題,就只是我自己的感受。
為什麼我還是好喜歡這部片,甚至走出影廳當下我想去買票馬上再看一次。(該死我搞不
好是個M)
在電影前我對圖靈有過大概的了解,知道生平與較無誇飾的歷史定位,但除此之外,就只
讓我覺得是個好悲劇性的角色。
不過電影形象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感覺更…嗯,感情豐富了。
我以為圖靈應該會對人事更冷淡,然後超級狂熱在數學上面這樣。聽說電影個性跟史實差
很多是指這個嗎,不過以下感想基本上還是針對電影給我的感受,畢竟我也不曾認識他…
orz
讓感覺與理性分析無關,回歸我最直接原始的感受,我花了一整個晚上思考,當我透
過大布幕凝視那對極為透明的眼睛,當他結結巴巴雙唇顫抖
到底為什麼如此令人心痛。
圖靈說「他們欺負我因為嫉妒我比他們都要聰明。」
克里斯多夫說「不,他們欺負你因為你很奇怪。」
對,就是這段話開啟我一個半小時的虐心之旅,因為接下來我開始觀察他到底是哪裡、如
何很奇怪。
當我們看到小孩犯錯被罵泫然欲泣,當我們看到老人無法理解你說的話而一臉茫然無助,
幾乎多數人都會立即心軟,進而心疼。
我們懂對方的弱勢之處,經過理解而看到的弱勢表現直擊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所以我
們內心感性毫無困難的原諒孩子言語不當、原諒老人反應遲鈍。
但是天才主角顯然不在我們直覺值得原諒的範圍。
他被說是孤傲怪人,但他是真的、真的聽不懂人們到底在社交辭令下想講什麼;他可以一
眼看出瓊的社交目的,卻只會衝過來對你棒讀背誦笑話以笨拙地示好;他發現同事的秘密
,只會不知所措傻愣在原地,任由對方用世故的口氣以他最深沉的秘密要脅拿捏。
屢次被質疑時,他只會反覆地說"It does work."
而在他著急或面對咄咄逼人的態度,幾次嘴巴開開闔闔結巴的講不出話,這裡我已經分不
出來究竟是他自覺無法將自己的意思準確傳達給對方,還是他慌張的根本不知道對方為何
惱怒或該如何平復這個怒氣。
我只知道,他不會,對於交際他像無知幼童一樣空白無助,我們卻不會對他心軟。
我想,我的心疼和心痛,或許與大家看到老人被兇、被不耐煩的對待而產生的難過是很類
似的東西吧。
我覺得我好像看到一件珍寶在我眼前活生生被折磨殆盡,從他乾淨透明的雙眼只看得到這
麼乾淨的東西,所以他看的到比任何人都遙遠的未來,所以他看不懂人與人之間的眼波流
轉。
所以他很奇怪,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也不乾淨透明。而或許這是他的錯,因而他終其一生持
續為此付出代價。
整部片給我的疼痛感其實結局占不到十趴,但當圖靈哭著說他們會把克里斯多夫從我身邊
奪走那刻,我當下真的逼近淚崩。
傾盡一生所有,愛與時間與生命與他的永恆,就只是,就只有這部圖靈機,卻在它前面以
如此卑微的姿態哭泣絕望。
真的是,真的是讓我難過死了。
我不否認科學怪人、襯衫西裝、連同可愛的眼神神經質的表情纖細到好像用力就能折斷的
腕骨之類的屬性完全像為迎合我的喜好般量身打造。
但是我依舊非常推薦這部片,為了圖靈,擁有常人難以迄及的頭腦卻如此純淨的靈魂;為
了BC,這個擅長演活天才的天才男人。
最後偷偷附註,圖靈對瓊說電腦的名字是克里斯多夫時,我萌到差點在電影院尖叫>/////
<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8.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6199074.A.CD2.html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3/2015 07:48:56
但如果恐同症狀真的這麼明顯要不要還是別看這部了對閣下的心靈會比較好呢
如果是覺得裡面會充斥腐女視角的話可以放心我盡量避免了
超揪心的啊嗚嗚
有共鳴真好(握手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3/2015 10:16:01
感謝閱讀^_^
原來這就是大家說跟史實有出入的地方!
長知識了
我個人是接受有人喜歡就有人討厭,為了可能因為我的文章而不適的版友我有先行告知請
斟酌服用了
因為性向問題而不舒服可以自行左轉,非常感謝QVQ
我認為一個人沒受到他應有的尊重和待遇是一件很令人遺憾的事
我只有大概了解過圖靈的生平,所以樓上兩位講的我不太知道,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聽到他
其實社交很正常突然覺得好欣慰啊XDDD(到底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3/2015 13:41:32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3/2015 13:46:58
obs的否認了
雖然這篇心得完全是針對電影
果然創作還是不能缺乏虛構和自我延伸,電影很難百分百符合歷史的感覺
這樣不好啦wwww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3/2015 14:21:59
神秘的噓點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3/2015 22:26:07
BC真的是完全的演技實力派,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單單靠他這個成功的選角就將此片拉上暢
銷class,我不覺得換了他人有辦法做到
我是宅女沒錯,幸好我是,因此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
BC是繼堺雅人之後另一個靠演技和內涵把我迷的神魂顛倒的演員
看完模仿遊戲好想揪團重看SH
※ 編輯: yourei (219.68.8.13), 03/14/2015 02:33: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