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荒腔走板的超前布署,令人極度憂心!
-
Covid-19疫情嚴峻,作為全台最大重災區的新北市,雖不斷地提出諸如蓋方艙醫院、該封城就封城等多項令外界認為是「超前布署」的措施或言論,但從5/15雙北升級為三級警戒開始,新北市府在不斷地有新措施提出的同時,卻也不斷凸顯出前線口號不斷喊,後端支援銜接不上的狀況。
-
我們要再次強調,防疫是我們每個人的工作與義務,對於所有基層公部門同仁、醫護人員的努力與辛勞,我們要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但提升為三級警戒以來,新北市的防疫措施配套明顯不足:
-
⚠ #為避免造成業者困擾新北不公布確診足跡卻遭疫情指揮中心打臉
-
新北市在5/22宣布自即日起「依指揮中心修訂記者會個案資料發布原則,不再公布確診足跡」,理由是為避免造成業者困擾。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則澄清「並未下令直轄市、縣市政府不公布足跡。」而後新北市衛生局才又調整說法「僅足跡熱區不公布」。面對這樣的低級失誤,我們認為沒有犯的空間,因為對於相關防疫措施的誤解都有可能會影響防疫工作的進行,不可不慎。
-
⚠ #新北宣布徵用旅館作為集中檢疫中心卻有確診市民被送往177公里外的檢疫所
-
侯友宜市長在5/19宣布將徵用旅館183個房間安置輕症、無症狀確診者,並於5/21正式啟用。但5/22卻傳出新北市有一家9口同住5名確診,確診者卻四散救治,其中更有3人被送到177公里外的彰化與嘉義集中檢疫,讓一家人不知所措。
-
對此,侯友宜市長第一時間的回覆是集中檢疫中心是中央統一調度,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則表示「新北市沒有加強版的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無法收治確診者」。新北市觀光局則表示,「陳時中部長所言與事實不符,深表遺憾」,讓此事形成羅生門。
-
但新北市截至今日為止,總共有2029名確診者,集中檢疫所僅有1062間房、醫療院所可收治Covid-19的床位至昨天(5/24)為止,也僅剩下177空床,在在還是凸顯了新北醫療量能的不足,令人極度憂心。
-
⚠ #新北市簡陋的篩檢站置醫護於高度染疫風險中
-
相較於桃園市的採檢站以組合屋形式,備有空調、網路、更衣室、廁所以及完善採檢動線,新北市前日(5/23)則傳出為了避免室外醫護人員採檢中暑,因而捨棄俗稱兔寶寶裝的隔離衣,使用被誤以為是輕便雨衣的「防潑水醫療防護衣」,新北市衛生局雖澄清絕對重視醫護人員的安全,但我們還是不得不問,是兔寶寶裝的隔離衣比較安全,還是這種輕便的防潑水醫療防護衣比較安全?而為了能夠給予採檢醫護人員更多的防護,我們也要在此呼籲新北市衛生局盡速規畫更妥善之篩檢站。
-
⚠ #不足的救護車量能讓救護人力更顯吃緊
-
以新北市消防局的救護車派遣量能來說,因為每一區量能不一定,有時會有跨區支援的情況。從聯繫、著裝脫裝、消毒靜置清消,每趟出勤大概都需要花上1.5~4小時不等的時間才能再繼續下一趟的勤務。在疫情緊繃的此刻,即便每個救護人力都將自己撐到極限,恐怕還是無法跟上目前確診者增加的速度。對此,我們認為,新北市政府應盡速研議徵用民間救護車之可行性,以進一步提升防疫量能。
-
⚠ #民眾招不到防疫計程車增加了疫情擴散風險
-
這幾天,也傳出擔心自己染疫的民眾想要搭乘防疫計程車前往篩檢或者自篩檢站返家,卻招不到防疫計程車的窘況,分別詢問1922以及新北市衛生局的結果是,1922回覆是地方的業務,新北市則表示是中央權限,形成中央與地方互踢皮球的狀況,讓民眾備感無奈。
-
新北市在5/18所發布的新聞稿中,雖有提到「將持續協調增加防疫計程車數量,以滿足居檢及居隔者醫療移動需求」,但民眾要的不只是口號,而是在實際有需要時,可以立即得到協助。新北市就此部分應立即補足,究竟現在在新北各個行政區域已經有多少防疫計程車的加入,新北市府有必要提出具體的數據來讓民眾安心。
-
⚠ #侯市長喊出疫情若未趨緩該做停班考量,但 #新北市卻還有164名確診者失聯中
-
總是超前布署的侯友宜市長,在今日(5/25)喊出了「隨著疫情在轉換的過程當中,我們也隨時要做好停班的準備」,先不論當初喊該封城就封城是否造成了人民的恐慌,在今天所公布的確診者失聯名單中,新北市就佔了164名,這些失聯者無論是何種原因聯繫不上,因為沒有得到妥適的安置與確診資訊的完整傳遞,更是讓社會整體曝露在更高的染疫風險中。
-
我們認為,市長在要大家做好停班準備的同時,更應該優先處理的是那些仍待在家中的確診者的安置,以及確診失聯者的聯繫。這才是當務之急,也才能避免防疫破口的持續擴大!
------
在病毒、疫情的面前,我們都顯脆弱,點出上述的問題是為了讓我們所有人都面對目前新北市防疫量能明顯不足這個事實,也希望透過問題的被指出,讓無論是中央或者地方公部門同仁,以及社會可以更盡速的正視、並且想辦法一起改善這樣的窘況,更加落實、做好各項防疫工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計程車數量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北市檢疫隔離關懷中心 擴大量能,分工合作協助居家檢疫和隔離者滿足生活需求。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至23時,專線 (02)8953-5599分機1520。
去年疫情爆發開始,新北市率先成立 #居家檢疫關懷中心,隨時關心隔離、檢疫民眾,今天我們擴大設置新北市檢疫隔離關懷中心,將原有的民政、衛政、警政、社政、環保及觀光服務內容擴充及升級:
🔺勞工局:每周定期關懷移工身體健康及供餐情形,不定期抽查抽查 #移工防疫宿舍 防疫措施。
🔺教育局:強化落實各項中小學以下學童的健康關懷工作及學校防疫政策。
🔺交通局:協調增加 #防疫計程車 數量,讓居家檢疫和隔離民眾能安心移動。
疫情來得太快,新北市要朝升級第四級警戒預先做好準備。目前最要緊的就是整備足夠醫療量能、強化社區篩檢服務,快速因應疫情。如有任何問題或想了解更多資訊,請洽詢 新北民政保平安 民政局。
#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侯友宜
計程車數量 在 吳建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內疫情嚴峻 花蓮縣政府召開防疫應變會議 宣布啟動準三級警戒
國內新冠肺炎嚴峻,行政院今(15)日上午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雙北自即日起至5月28日提升為第三級防疫警戒,為維護鄉親健康安全,花蓮縣政府下午1點半立即召開防疫應變會議,由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主持。徐縣長宣布花蓮進入「準三級」防疫警戒,比照中央公告九大防疫指引全面推行防疫措施。
立法委員傅崐萁也出席會議關心防疫,表示「防疫絕對是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他指出疫情如果持續下去,建議花蓮縣應馬上且立刻針對防疫升級三級、四級提前準備。
下午防疫會議決議多項防疫作為,徐縣長特別籲請民眾外出及在室內公共場域戴上口罩,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
縣長徐榛蔚表示,防疫視同作戰,為守護花蓮鄉親健康,花蓮縣將進入準三級警戒,為防範疫情,東大門夜市今(15)日僅能外帶食物,東大門夜市和流動夜市明(16)日起停止營業,視疫情狀況滾動式修正。
公營觀展觀賽場所和公營館舍自5月17日起至5月22日暫停開放,期間隨時視疫情發展狀況滾動檢討。縣內游泳池除體育專班因課程所需外一律停止使用;公營教學學習場域包括親子館、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社會教育機構、老人共餐活動中心等暫停開放一周至5月22日,文健站除有個案的特殊需求外,原則上一律暫停長者到站7天,俟疫情後續情形作滾動式調整。
徐縣長指示各局處盤點現有防疫資源,備妥口罩、酒精、防護衣等防疫物資,提升防疫計程車數量等防疫能量,落實大眾運輸消毒,並超前部屬因應進入三級警戒、四級警戒時的協調作為。
其次,縣府加強家戶宣導,同時盤點所有防疫物資,包含防護衣、口罩、酒精等醫療耗材,以及全縣負壓病房整合、專責醫院分工、臨時戶外收容所、移送消防人員整備、防疫旅館及防疫計程車等防疫能量。並應做好線上教學準備,各校校園遠距離教學能量應重新檢視,做好長期應戰的準備;民間社團、宮廟祭祀、教堂禮拜等應全面停止;觀光產業面臨停業的損失,提前估算所需救助,並提醒餐廳業者檢視外送能量,宣導民眾外帶並避免共餐。
為防範疫情,花蓮縣多項大型活動延後辦理,包括春季集團結婚延後辦理、農林漁牧業普查實地訪查暫停一週至5月21日、花蓮縣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大會舞徵選決賽延後辦理、「2021夏戀新秀爭霸讚」在地表演團體徵選延期舉行徵選決賽報名期限延長至6月25日止,「2021花蓮夏戀嘉年華」演唱會活動延期到8月24日至8月28日舉行、知卡宣共融遊戲場地方說明會停止辦理。
會中由衛生局長朱家祥對於目前疫情狀況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做報告,朱局長指出,目前仍是零確診、無社區感染跡象。花蓮醫療整備作為部分,防疫旅館共計有三間161房,花蓮隔離病床現有27床、正壓隔離病床6床,負壓隔離病床30床。
教育處代理處長饒忠指出,學校(含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生落實自主健康監測,除校內師生教職員工外,非必要不得進入校園,家長接送一律到校門口,洽公民眾應落實實聯制,並降低在校時間;校園內設施禁止開放,並不得外借使用;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中心(安親班)也比照校園防疫作為,對外教學活動才藝表演全面停止,家長不得進入室內,家長接送一律到校門口,室內教學活動應全程配戴口罩,並實施梅花座或是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應全面加裝隔板。校外活動(校外教學、畢業旅行等)停辦。樂樂棒球、桌球賽停辦。縣長獎頒獎典禮停辦,回歸各校頒獎
行政院召開記者會中說明昨日單日新增180例本土案例,並宣布全國四項防疫因應措施,包括
(一)休閒娛樂場所應關閉: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 (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健身中心(含國民運動中心)、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
(二)全國宗教祭祀場所活動,包括寺院、宮廟、教堂(教會)及其他類似場所之活動應落實實聯制與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三)全國中、小學校園停止對外開放
(四)全國社團停止交接活動。
第三級警戒區域依據中央公告九大防疫指引,包括
(一)外出時全程配戴口罩
(二)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三)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
(四)自我健康監測
(五)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六)職場及工作場所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
(七)餐飲場所應遵守實聯制、社交距離、隔板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則外帶
(八)婚、喪禮應落實實聯制、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九)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計程車數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國道客運提案調漲 清明後恐漲價
因為國際局勢不安,油價上漲的壓力變大,受不了成本不斷增加,國道客運業者已經向公路總局、申請要調漲票價。由於業者提出的調漲方案,是在核定的票價上限之內,所以預計在清明節過後、國道客運就會漲價。
國際油價一直漲,國內國道客運業者也受不了,統聯在上周已經向公路總局提出申請,清明節過後要調漲票價,包括促銷時段、優惠時段和全價時段通通要漲,估計有20多條路線,其中統聯客運預估漲10到30元,國光客運、最快4月中旬會漲,漲20到50元。
但聽到要漲價,民眾大多都能體諒,因為國際油價實在漲太兇。
不過對學生來說就慘了,只好減少回家次數來省錢。
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業者這次提出的調漲方案,還在核定票價上限內,只要沒有超過上限,業者要漲都會尊重。
不過公路總局也表示,業者報備後要等台北區監理所同意,公告一周後才可以漲價。此外,不只國道客運要漲,油價高漲吃不消,全台約900條公路客運也傳出要醞釀漲價。
計程車折扣優惠 6/1起取消
另外,預計從六月一號開始,原本搭車有折扣的計程車,也要取消折扣優惠了。以後,不管是打電話叫車、或是路邊攔車,民眾搭計程車、都要照表收費。
想要搭計程車,不論是路邊攔車,還是打電話叫車,折扣五花八門,有的是加入會員都打7折、也有滿百折十、還有夜間不加成!但其實這些折扣差價,都是司機要自己吸收,聽到六月開始照表收費不打折,司機普遍表示贊成。
也有業者表示,取消優惠價影響客源,司機會更賺不到錢,尤其都會區的捷運又很方便。所以他們希望政府能控管計程車數量,降低計程車的空車率,也有業者準備提出其他優惠方案吸引消費者,不過對民眾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後搭小黃照表收錢沒折扣,荷包又要縮水了。"

計程車數量 在 計程車的數量真的太誇張 的推薦與評價
剛才經過臺中火車站,全部都是計程車在排班,多到沒辦法數。在五權路和學士路口停個紅燈,也是一個路口四五台。臺中的計程車數量根本供過於求了吧? ... <看更多>
計程車數量 在 Re: [請益] 1500萬樹林青埔選擇- 看板home-sal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5292710 (ㄎㄎ)》之銘言:
: 房版G大憂國憂民 替青埔居民擔憂高鐵通勤好辛苦 下雨淋濕腳怎麼辦很不捨。
講到高鐵通勤,
我好奇之下查了一下高鐵進出站人數
為了不要有疫情的影響,
直接看疫情前的2019 ,對比2023的一到八月
一邊是進站 一邊是出站
兩邊數字沒有差太多,所以可以看一邊就好…
仔細看可以發現,
1. 撇除板橋、南港,桃園是淨增加比例最高的
(遠高於全部站的平均)
2. 桃園也是絕對人數增加最多的,
和2019 一到七月相比,增加了80萬人次。
然後,有人可能說,
這增加是都因為搭高鐵出國的人變多了,
有…兩個原因可以說明應該不是出國…
1. 用2019 vs 2023應該排除這個因素了
2019 是疫情前,出國人潮應該是正常狀態
2023是開放出境,理論上比2020-22更客觀
2. 查一下桃機的出境人數,2023 vs 2019還是下滑了35%,所以搭高鐵的人應該也是比20
19少
一到八月相比2019,桃園站增加的80萬人次,每個月最少都增加8萬人次(進 or 出站)
,不知道是為什麼呢?
可能桃園…
突然多了什麼很強的景點,是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88.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96233468.A.848.html
所以,你的意思是桃園高鐵這個大幅增加的進出站人潮,還要扣掉那些改搭機捷去機場 &
直接搭計程車去機場,進而分散了使用高鐵的人潮;
所以非出國因素而使用高鐵,遠比這增加的80萬更多?
這應該要用高鐵通車前 vs 高鐵通車後來比較;2019 vs 2023這兩個時間不管高鐵或計程
車的環境因素都沒有改變喔
可是出境人口比2019少了65%耶;整整少了500萬人次…怎麼看出國都不是主因素。
2019 vs 2023
桃園高鐵進出人次增加18% 增加80萬人次
2019 vs 2023
桃園機場出境人次減少35% 減少500萬人次
然後結論是…
高鐵去機場的人變多、都是路過。
這是…怎麼得到這個結論XD
當然啦,你的靶是…
‘’沒幾個人住青埔,搭高鐵通勤‘’
那…箭這樣射也很正常就是了
2022年邊境是關的喔
你這樣比真的很幽默XD
我查過捷運沒公佈各站2019的數字耶
你怎麼知道的?你比2022大成長不是廢話XD
我還知道出國人數跟去年比,每個月都成長1600%,意義是啥XDDD
2023 vs 2022的數字能表示什麼嗎?
比去年更多人使用捷運、高鐵?這是廢話。
客觀環境因素大幅變動(邊境封閉 vs 開啟)
你期望得到什麼?
解封了很多人出國,這樣嗎?
這大家都知道。
現在要討論的是…
高鐵桃園
在2023 解封(邊境開放)的使用人數
比2019(邊境開放)的高鐵使用人數
再搭配出境人數的比較,
可以知道 ‘’非出國‘’目的,使用高鐵的人數變化的趨勢。
然後你在看跟去年的比較XDDDDDD
這些環境因素都是一樣的
感覺他一直不知道為什麼要用2023比2019
這其實算是更相對合理的理由,感覺他抓不到重點;
增加這80萬的關鍵原因…是在桃園多了什麼2019沒有的東西,絕對不是機場(因為出境人
數是減少35%的)
你‘’感覺‘’空位很多,有沒有更客觀的數字?
話說出境人口比2019少35%,假設交通工具使用的比例不變,少了35%人次…感覺空位變多
也很正常,
這還是無法解釋你說的…
2023 vs 2019
桃園高鐵使用人次增加80萬(+18%),
機場出境人數減少500萬(-35%),
…是因為‘’你感覺‘’更多人都搭高鐵去機場。
除了你個人的感覺以外,
似乎沒證據佐證你的說法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