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分享】從《地球不是圓的》一窺地平論者①︰他們並非特別蠢/Kayue
//起初我在Netflix上見到記錄片《地球不是圓的》(Behind the Curve)的時候,誤以為那是宣揚陰謀論的電影,看了後我認為這套影片非常值得有志於科學傳播、普及的人觀看。
導演雖然明顯不是地平論者,但拍攝手法非常克制,沒有醜化、嘲弄這些地平論者,反而把他們呈現得頗為立體,同時不會變相宣揚地平論。此外我也欣賞影片中訪問的天文學家、心理學家的態度,如果希望消滅偽科學、反科學的說法,應該向他們學習。
電影主要拍攝幾個地平論者的經歷,特別是他們如何從網上平台宣揚地平論到舉辦或參與「地平論國際會議」(Flat Ea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的故事︰
馬克.薩金特(Mark Sargent)因製作地平論影片上載到YouTube,成為了地平論者之間的明星;
傳教者內森.湯普森(Nathan Thompson)因為不斷被踢出Facebook群組而自己開了一個「官方地平與地圓討論小組」(Official Flat Earth & Globe Discussion),14個月內有近5萬4千個成員(現時Facebook顯示有超過12萬成員),這是他非常自豪的成就;
帕翠西亞.史提爾(Patricia Steere)在YouTube上製作節目《地平說跟其他的燙手山芋》(Flat Earth And Other Hot Potatoes),認識了薩金特後一起做節目;
工程師巴伯.諾德(Bob Knodel)具備專業知識,會進行實驗嘗試證明地平論;
工匠克里斯.彭提斯(Chris Pontius)自言不懂製作影片,他協助宣揚地平論的方式是製作地平模型,讓人更容易明白地平論的概念。
這些人既在地平論群體中為人熟識,又各有特色,不會太過單一。
雖然我知道,看到地平論者相信如此荒誕的論調,很難不認為他們愚蠢、輕信,不過地平論者有不少思維傾向其實跟普通人相似,只是他們把這些傾向推至極端,以致我們難以辨認。
地平論者都會接觸其他陰謀論,這個現象在《地球不是圓的》可謂顯而易見。
薩金特表示他最初接觸地平論時希望反駁其說法,更稱所有地平論者都是如此︰起初打算駁斥地平論,最終卻相信了。不過這種說法即使屬實,也不代表地平論可信,畢竟薩金特本來已對各種陰謀論都非常有興趣,直到對「普通的陰謀論」感到沉悶時,便開始看地平論。
身為傳教者的湯普森信念顯然深受基督教影響,例如他認為地平論以地球為中心,符合聖經的宇宙觀,批評「太陽中心的模型基本上就是太陽崇拜」;又認為「學校系統裡的人」虛構恐龍存在,以「鞏固地球有60億年歷史的說法」,想法跟美國基要派相信地球僅有數千年歷史的「年輕地球創世論」(Young Earth Creationism)吻合。
在電影中史提爾展示了她的書櫃,並提到有若干陰謀論書藉,畫面拍攝到的除了地平論著作外,可見到其他書本標題宣稱九一一恐襲是由「定向能量武器」引致、不明飛行物體(UFO)存在,以及陰謀論者古柏(Milton William Cooper)暢銷著作《Behold a Pale Horse》——此書集合各種陰謀論,例如認為某個秘密的世界政府存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因意圖公開外星人存在而被暗殺等。
其實史提爾有一點說得不錯,她認為「所有的陰謀論或是信仰系統就像是個蜘蛛網」,對她而言地平論就在中心。
我們都會相信很多東西,但信念——此處指我們相信的說法,可以有證據支持,也可以沒有——往往不是獨立存在,而是連結着相關的信念。例如相信演化論的人,應會接受細菌演化出抗藥性的說法;相信地平說的人,通常不會相信日心說(雖然邏輯上兩者可以並存);相信另類療法的人,往往傾向質疑主流醫學,甚至會持反疫苗信念。這些關聯可想像成史提爾用來比喻的的「蜘蛛網」,有些信念處於核心位置,有些則在邊緣——邊緣的信念容易改變,中心的信念較難拆除。
位於這張網中心那些難以動搖的信念,除了我們所認定的事實之外,還有身分認同——包括宗教信仰、政治傾向、道德觀等等。對於事實和價值的信念會互相影響(有時候也難以區分兩者),而處於核心的信念不但不易改變,更可能是修改其他信念的基礎,例如相信了地平論,便需要認定美國太空總署(NASA)以至整個體制都在說謊,自然更容易相信登月片段造假的陰謀論、認為反抗體制的一切都合理。
正如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物理學家漢那奈.格寧—鄧斯摩爾(Hannalore Gerling-Dunsmore)所言︰「你不能只相信地平論而不相信有某個重大陰謀,因為你需要一個解釋『現時所有(地圓說的)證明都有問題』的理由。假如那些證明都錯誤,背後一定有人偽造——這樣陰謀就出現了。」
基於自身經驗,我們的祖先最初相信地球是平的,要是跟那時候的人類說「地球是個球體」,他們應該覺得難以置信——為甚麼另一邊的人類不會「掉下去」?當然,現在我們知道因為有重力。我們在地球上亦看到太陽圍繞地球轉,古人按此觀察發展出各個星體圍繞地球運行的理論,不過隨着日心說模型出現,成功取代了地心說模型,人類不再誤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
科學史上出現不少起初看來違反直覺的理論,正因為科學家致力進一步了解世界,才能夠發現真相,使人類不受表象誤導。不過,有些地平論者似乎想走回頭路。
被問到相信甚麼資訊來源的時候,史提爾說︰「我自己。」甚至舉例說除非她自己的腿被炸掉,否則她不會相信波士頓爆炸案發生了。對她而言,地平論「就是能夠觀察到的東西,要知道自己住在哪裡,不需要複雜的數學算式」。
薩金特亦持類似態度,他認為地平論勝過(主流)科學,原因是科學只會拋出數字,他們則會(在海邊指向對岸)說「那邊是西雅圖」來「證明」沒有曲面。他更稱「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認為這種直觀的「證據」比科學理論可靠。
我們固然不像地平論者極端,全盤否定科學、認為自己眼見的才是證據,不過依賴直覺的思考傾向絕非地平論者獨有。心理學家發現人類思考時有不少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除非我們小心思考,否則往往難逃認知偏誤的陷阱——而這些「陷阱」對我們而言,往往是最直觀的選擇。跟統計數據相比,故事——那怕是道聽途說——要打動人心容易得多。//
諾和諾德104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年11月號:【拯救大艾草榛雞】
這種笨拙而不太聰明的鳥類,象徵美國西部在土地利用和保護之間的緊張關係。
撰文:漢娜.諾德豪斯 Hannah Nordhaus
攝影:查理.漢米爾頓.詹姆士 Charlie Hamilton James
了解更多:https://www.natgeomedia.com/reading/mag-news/83713
諾和諾德104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16年西方民主摔了一大跤 民粹主義.謊言政治.種族主義.反全球化與歧視 造成了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 中間路線馬克洪抵擋了這股政治海嘯的典範】
「換取DUP(北愛民主統一黨)支持的代價是多少錢?」記者。
英國首相梅伊26號,在官邸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簽訂「信任與供應」協議,兩年內英國政府將為北愛爾蘭,提供10億英鎊經濟補貼,以換取支持保守黨主導的聯合政府,6月8號英國提前大選,保守黨在下議院650席占318席,需要「民主統一黨」10席國會議員支持,才能執政,工黨影子內閣外交大臣,形容這是項卑鄙的交易。
「這是一項可鄙而且草率的協議,英國政府耗資至少十億英鎊的收買代價,它對北愛爾蘭未來和平所付出的真正代價,可能會無限地高昂,」英國工黨影子內閣外交大臣索貝瑞。
威爾斯首席部長也指,「這是百分百的賄賂」,英國民眾在BBC現場節目,批評這是拿納稅人的錢,鞏固梅伊個人政治地位。
「你們想緊抓住權力,因為你們有一位不了解選民的女性,不了解公眾藉由投票傳達的訊息,她現在以十億英鎊代價賄賂北愛爾蘭政黨,好讓她繼續在位,」英國民眾。
北愛「民主統一黨」,只在信任投票和預算投票支持保守黨,其它議題視情況而定,聯合政府相當脆弱,脫歐一年後,英倫三島彷彿在大海中迷航,失去方向,梅伊隨時可能下台,脫歐前景渾沌不明,相對地,原本暮氣沉沉的歐洲大陸,出現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總統,馬克洪當選,他領導的「共和前進黨」,在國會308席單獨過半,與盟友「民主運動黨」共拿下350席,掌控全院577席的6成席次,以"強大而穩定的"民意授權,為法國和歐盟的未來帶來新希望。
經歷了「俗氣」的薩柯奇,與「軟弱」的歐蘭德之後,法國人終於擁有一位,讓國民感到驕傲的總統,法國快訊周刊封面甚至,形容這是一場"馬克洪狂熱",「海嘯席捲國會選舉」,「他幾乎能在水上行走」,民調機構(Ifop)25號公佈的數字,總統馬克宏和總理菲力普,的支持度都高達64%,超越歷任政府。
社會黨出身的馬克宏,吸收左右翼觀點,把自己定位在中間,標舉開放社會,自由貿易,自由市場,歐洲一體化,為了吸引以及留住新創人才,馬克洪宣布設立新的「科技簽證」,提供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員工與投資者與家人,4年法國居留權,讓法國成為創新與新創企業的國度。
「這裡(法國)就是那個地方,用來投資,用來工作,用來發明,開展新事業,成為新創人士,」法國總統馬克洪。
法國擁有世界最強硬的工會,馬克洪出身企業菁英,經濟部長,讓他在競選期間,吃了惠而浦工會的排頭,即使如此,他也絕不濫開支票,做出自己無法履行的承諾。
「然後,我不能騙你們,的確,我的政見裡沒有禁止裁員的計畫,因為這樣也是某種程度,限制了創造就業和投資,我不能做這種承諾,但是關閉國界完全是一個謊言的答案,不要相信,千萬不要相信,因為關閉國界之後,會失去更多需要國外市場的工作,」時為總統參選人馬克洪。
馬克宏28號將勞動法修正草案,送交內閣會議討論,要求國會准許政府,透過行政命令方式推行新勞動法,法國嚴苛的勞動法聘僱規定,導致企業不敢隨便聘用員工,對年輕人只願提供短期工作,以至於青年失業率高達25%,馬克洪著手前幾任總統皆失敗的,"最危險的勞動改革",讓雇主更容易聘用與解雇員工,試圖在福利制度與鼓勵商業間取得平衡,法國三大工會中的兩個工會,已經立場鬆動願意與政府協商。
馬克宏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尤其亮眼,39歲的初生之犢,面對大國領袖不卑不亢,和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握手較勁絲毫不退讓,直到川普指節發白對方才鬆手,馬克洪說他要傳達出,不向川普讓步的訊息,法國總統還罕見地以英語演說,批評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讓馬克洪贏得地球總統的讚譽。
「不論我們住在哪裡,不論我們是誰,我們都承擔共同的責任,讓地球再度偉大,」法國總統馬克洪。
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聯合記者會,即使客人在場,他也不留情面的直率批評,兩家俄國媒體今日俄羅斯與史潑尼克,是政府控制的宣傳和造謠機構,馬克洪更成為歐盟的新希望,這位首度與會的總統表示,法德合作是歐洲前進的前提。
「當法國和德國不同意的時候,歐洲就無法前進,其它一兩個國家也許藉由和對手聯盟,可以獲致短期勝利,或者成功一晚上,或者成功一早上,但是它不可能繼續成功下去的,」法國總統馬克洪。
《明鏡周刊》表示,梅克爾加上馬克洪,等於"一切都會好起來",學者指出,2010年起,歐盟遭遇包括歐債危機,難民危機,英國脫歐危機,德國以身為歐盟最大經濟體的實力優勢,成為歐盟唯一的領導國家。
但是納粹的歷史包袱與戰爭記憶,使得「德國始終是不情願的領導人」,總在情勢發展到危急程度,才被迫出面解決問題,而梅克爾的危機管理,往往以德國利益出發,未從歐洲統合大局思考,法國是因為經濟長期衰落不振,失去對歐盟事務的話語權,但是以歐洲共同市場與歐洲單一貨幣為例,只有由法國積極參與,德國共同領導下,歐盟才能前進。
「法國總統歐蘭德和我已經同意,一項深化歐盟,特別是深化歐元區的中程計畫,我深信保護主義不是解決之道,它會傷害每一個人,這是我們為什麼需要開放市場的原因,因此我的目標,是在G20峰會傳達一個清楚的訊息,開放市場,對抗保護主義壁壘,同時對多邊貿易體系做出清楚的承諾,」德國總理梅克爾。
法國報刊《十字架報》指出,如果梅克爾9月連任,法德可以啟動新的法德軸心,那時候將可以成功重建歐盟,歐洲極端民粹主義的浪潮,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隨著經濟和社會秩序的失調逐漸升高,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更到達高峰,但是英國保守黨選舉未能過半,政治資歷短淺的馬克洪,一年時間翻轉傳統政黨格局,躍身歐洲最閃耀的明星,似乎也為西方的極端主義踩下剎車,馬克洪認為傳統政黨只用恐懼和道德,抵制極右派沒有效,政治家應該提出具體願景,鼓勵私人企業而不是過度保護,並且要為全球化的受害者創造脫貧之路。
「法國有可能在這個分裂的危機,帶頭找到解決之道,從中央裂解的過程中,包括國家裂解和歐洲裂解,令人驚訝的是,他把解方帶進了政府,現在法國的情況是,我不在乎你是什麼政黨,我也不在乎你是政治光譜上的哪端,我只要你是最好最閃耀的人才,我們要讓法國再度動起來,如果這個成功的話,我同意,這會造成巨大的回響,對既有政黨體制會造成巨大的衝擊,」MSNBC主播vs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理察哈斯。
《經濟學人》認為,馬克洪的出線,證明親歐盟自由主義,也能勝過民粹和民族主義,法國,歐洲和厭倦左右政客的民眾,現在全把希望寄托在馬克洪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