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泡泡 ㊙️㊙️㊙️㊙台灣五大奇案是如何形成的?🔥🔥🔥
引言、提問/ 與談:
謝金魚 / 謝宜安
🔥最近,曾經與我合作過的 阮劇團 Our Theatre 製作了一齣相當複雜、龐大的舞台劇《十殿》,據說設定是將「台灣五大奇案」合併在一棟廢棄的綜合大樓中上演,雖說故事發想的大樓是嘉義的一個廢棄冰宮,但身為台中人,我在看到這故事時,更容易聯想到台中的一廣,《十殿》在四月底也會到 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演出,我想,可能也會有更多台中人聯想到一廣吧?
💡💡💡購票由此去:https://reurl.cc/pmok9x
🔥🔥但說起五大奇案,讓我想起從前在成大讀書的時候,聽石萬壽老師說起他所經歷的「神明告教授」事件,起因是老師當年採訪的廟公說了一些關於女鬼「陳守娘」的故事。陳守娘是清代府城三大奇案之一,原是一位守寡的婦人,遭到婆婆、小姑與一位師爺設計逼姦後,又被婆婆小姑凌虐而死,而後含冤復仇,殺爆全城,最後驚動神靈,她才善罷甘休。在日後流傳的鄉野傳說中,是廣澤尊王打贏了女鬼,但在廟公的說法裡卻是打輸了、不得不請出隔壁善化堂的觀音收拾。不過,這有損神威的說法在老廟公去世後引起了糾紛,後來老師因此被告上法庭,最後在地方有力人士出面協調後和解。我對此事的印象很深,除了事件地點、宮廟都是熟悉的地方之外,老師也提醒我們,這些地點之間的地緣關係呈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圈。
🔥🔥🔥在2009年時,因為看到一篇討論神明吃案的文章後,我在ptt的古人八卦版(gallantry)寫下了「清末台灣最強女鬼陳守娘」這篇文章,當時的我,怎麼也不曾想到,這隨意寫下的「最強女鬼」稱號,在後來十多年間,隨著大家對於台灣鬼怪傳說的關注而慢慢發酵,如今「最強女鬼」已經成為陳守娘的專屬稱呼了。
🔥🔥🔥🔥雖然五大奇案究竟有哪五個,有不同的說法,目前比較常見的說法,就是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加入發生在北部的「周成過台灣」和民國後才出現的「瘋女十八年」,但之所以為「奇案」,通常就是出了人命,前四者都與鬼神之說有關,「瘋女十八年」雖沒死人,但也有說法指出「瘋女」是助人驅鬼而遭到反撲。
🔥🔥🔥🔥🔥🔥在這些故事中,遭到迫害的、瘋癲的、冤屈難伸的女人都是主角,陳守娘身為寡婦卻被夫家逼迫受辱、林投姐帶著孩子等待負心的丈夫、呂祖廟燒金裡寂寞的女人藉由廟宇的掩護偷情、周成之妻渡台尋找丈夫卻被無情殺害、瘋女因為精神疾病被夫家禁錮,也不難看出在早期台灣社會中女性的困境。
🔥🔥🔥🔥🔥🔥她們或是大膽開放地追求情慾、或是服從傳統遭到虐待仍守貞守節,最終都似乎走向失控與瘋狂。但這些故事的根源與流傳實在令人好奇,專精於都市傳說的宜安對此也有研究,所以有了這次的紙上對談。
-------
🐳金魚:請問宜安,這些故事原本的源流是什麼?都是歷史事件嗎?
💖宜安:除了「瘋女十八年」明顯是真實事件以外,其他奇案都很難說是「真的」。「瘋女十八年」因1956年《中華日報》的報導〈十八年人間地獄〉而披露,當時事件本尊仍在世。至於其他奇案因為發生的時間點,跟現在知道的最早記錄,都有一段間隔。陳守娘是最接近真實的,被記下來的時間也很早。陳守娘遭逢小姑、婆婆暴力對待,堅持守節,最後下體被刺而死,官府一度企圖掩蓋,最後不敵民眾的怨氣。這故事初見於清代劉家謀的《海音詩》(1855),連橫的《臺灣通史》也提及。但是陳守娘死後、鬼魂大戰廣澤尊王等,就屬於民間傳說,難以確認真假。
其餘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都是清朝故事,但是最早文獻記載都是日治時代。林投姐的故事見於片岡巖《台灣風俗誌》(1921),林投姐原是名寡婦,因錢財被情人騙回中國,因此氣憤自盡,冤魂繼續在林投樹下徘徊,使當地仕紳建祠祭祀。這座祠就在台南火車站附近。耆老曾經見過林投姐的祠,因此林投姐故事的來源也是可考的。呂祖廟燒金的初次紀錄,可能是1930年《三六九小報》上的〈呂廟燒金〉一文:一名貢生讓士人至外地工作,看上士人之妻的屠夫,便藉機請呂祖廟道姑安排他與士人之妻私通。士人之妻因此假藉燒金之名,到呂祖廟與屠夫相會。故事中的呂祖廟是真有此廟,但是故事有些疑點,當時臺灣貢生並不多,故事中貢生的真實性存疑。
至於周成故事,最早記錄就是戲劇。我們現在比較知道的故事情節,是周成來到台灣,締結新歡拋棄原配,原配來台灣尋周成卻慘遭殺害,鬼魂向周成復仇,另周成殺害新歡並自殺。這個故事在1911年,就有劇團演出。關於周成故事的真假,有個有趣的說法。研究者王釗芬訪問了大稻埕耆老,耆老說周成真有其人,但故事不一樣。周成故事是在周成生意失敗之後,怨恨他的人編出來的。
🐳🐳金魚:五大奇案究竟都是怎麼流傳的呢?
💖💖宜安:這些奇案故事,很早就以戲劇或唸歌的方式流傳。1911年報紙提到台南座有劇團演出「臺南大奇案」的陳秀娘故事(應該就是陳守娘),後來1935年也有歌仔戲唱片。林投姐、周成過台灣的歌仔戲都有被記錄在1927年《臺湾における支那演劇と臺湾演劇調》。看來這些故事都是歌仔戲的重要主題。除此之外,奇案也流傳在唸歌中。國寶楊秀卿老師會唱林投姐、周成過台灣、陳守娘這幾個奇案。
呂祖廟燒金以衍伸出的俗語「呂祖廟燒金。糕子未記提」流傳(意指婦女偷情後心神不寧,忘記將供奉的糕餅帶回家),也有改編電影《屠夫》。「瘋女十八年」是因為1957年的同名電影而轟動,最早報導叫做〈十八年人間地獄〉,如今稱為「瘋女十八年」,顯然是受到電影影響。後來還有很多翻拍版本。
🐳🐳🐳金魚:在周成、林投姐跟陳守娘的故事中,移民來台灣的男性都擔任了欺騙、邪惡的角色,當他們無法承擔時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這種對於移民的印象是怎麼形成的呢?
💖💖💖宜安:周成跟林投姐剛好是一組對照:周成是來臺灣經商後,辜負了在中國的原配;另一個是負心漢騙錢後回到中國,辜負了在臺灣的林投姐。在當時,男性會因為經商而在兩岸間移動,但女性要移動卻很困難。周成妻來臺灣要沿路乞討,林投姐要道士協助才能到中國復仇,這都顯示出女性移動的困難。男性的移動優勢,讓他們可以負心、作惡而不必承擔責任。這在安土重遷的中國傳統裡,也是令人不安的例外狀態。可能就是因此,必須要以故事教訓這些負心漢。楊秀卿老師講述的版本中,凌辱陳守娘的師爺企圖坐船逃走,卻在關鍵時刻被鬼魂呼喚,一回頭,人就落網了。這也是呈現「移動」跟「免責」兩者間的關係——但把人留下來了,他就必須負責了。
🐳🐳🐳🐳金魚:陳守娘的故事曾經被記載在台南的地方志中,在台南的節孝祠中也有陳守娘的牌位,但宜安好像有找到資料,在這之前還有類似的故事?
💖💖💖💖宜安:我之前看到過歸有光的〈書張貞女死事〉,事件與陳守娘幾乎相同:張貞女的婆婆賣身,往來家中的恩客看上張貞女,張貞女不從,被婆婆跟恩客用利器刺下體而死。張貞女事件發生在1544年,在當時就很有名,因為符合文人稱頌的節烈價值而被頌揚。陳守娘的經歷與她基本相同,只差賣身的是小姑。其實最早記載的《海音詩》只說婆婆小姑虐待守娘、刺守娘下體而死,是《臺灣通史》才增添小姑賣身、恩客脅迫等事,不知是不是受到張貞女的故事影響。陳守娘故事逐步演變成「寧死不屈」,也代表這類烈女故事更符合道德價值、更容易留存於文人記載中。
🐳🐳🐳🐳🐳金魚:說到類似的故事,呂祖廟呢?
💖💖💖💖💖宜安:呂祖廟燒金的故事,看起來太像馮夢龍《三言》等明清小說,充滿了姦情、淫亂的寺廟跟殺害姦夫。小說中,能夠以宗教名義親近婦女的尼姑與和尚,形象總與淫亂聯繫,淨土會是小說中的淫窟。因此「婦女以燒金為名,在寺廟裡幽會」的主題很常出現在小說中,《清平山堂話本》的〈戒指兒記〉,也是一個男子透過尼姑牽線,在庵裡與心儀女子幽會的故事。婦人「假燒金真通姦」的偽裝,也像是《水滸傳》裡,潘金蓮以做針黹為名去王婆家、實際上和西門慶私通這類情節。在前面所提〈呂廟燒金〉一文中,道姑跟行奸的屠夫下場是兩人伏法。但是如今的主流版本中,後面添了一段士人殺姦夫、殺道姑的情節,這可能是受到潘金蓮故事中,武松殺西門慶與王婆一段的影響。
------
奇案之所以為奇、之所以百年來被各種戲劇與說唱藝術不斷傳唱,一方面有其「警世」之意,另一方面,是不是也代表著那些壓迫得用這麼激烈的方式才能夠被聽見?所有的故事最後都有天道輪轉必有報應的結局,但我想當時肯定有更多的故事、更多壓迫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或許在聽到這些故事時,會讓受屈的人感到一絲快意吧?
那麼,放到今日,雖不能說沒有壓迫了,但可以有更多方式去尋求正義、替自己發聲的時候,五大奇案對我們的意義又是什麼?現代的台灣人又會怎麼樣闡述這五個看似老掉牙的故事?我很期待。
------
⚡️本節目由 臺中國家歌劇院獨具慧眼、熱情贊助,有興趣的朋友,現在在歌劇院還有仙女抽籤機可以玩喔!
Photo credit:
仙女抽籤機、角色劇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陳守娘牌位:藝術家陳飛豪先生提供
逃走中 ptt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 ◎arkino
我想起這幾年的失敗總使我疲憊,我想看海。
每當聽見親愛的人受挫,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
我希望用低鳴來傳達生活的不易。
這些年總是在旅行,我想起每個停靠站
或多或少都有失望的地方
可能是一片過於人工的海灘
也可能是壞天氣或者遇到不友善的人
也有過不慎掉了個人物品,那時候我滿懷希望能夠沿路找回
每當有人告訴我失而復得的故事
我就想起這輩子不應該這麼平凡,這些年來
不少人問我到底得到了些什麼
我想用森林的低鳴來回應
總認為失敗者是被遺棄的那位。
好羞愧的心情,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擁有勝利的喜悅。
我常常在森林的木屋中,收集著霧氣
盡力讓自己感到豐富。
我希望可以滿足自己。
我常常在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常常在霧中
發現一隻鯨魚。
我尾隨黑色的身影,穿過兩旁尖錐的樹林山脈
沿著山線出海,廣闊的異國,鯨魚的尾鰭又拍打了一次海面
我常常在想這裡是哪裡
時間令我感到焦慮。
時間讓我有被遺棄的失落感
究竟誰能夠把我接走?
會是你嗎
還是你栽植的一棵樹
一隻鳥從中竄起振翅而飛
在雨滴的陣裡晃動;
時間讓我在睡不好的清晨再度醒來
我感受到腰椎間的隱隱痠疼,我忍住不發怒
不為自己的脆弱和神經質寫下任何負面字句
忍住不起床斥喝無形的暴風和雷雨
我只是一隻鳥,從樹林中竄起又浮浮晃晃
飛走
是我最感到困擾的東西
是我離開家之後,讓我驕傲虛偽又辛苦的東西
飛走;剛開始,只是想試著飛而已。
--
◎作者簡介
arkino/水花先生/夏天
本名莊東橋,生於台灣屏東。主持主持BLOG「水花發芽了」(http://lesgermesenpluie.blogspot.tw/),藝術家,詩人。
印有詩集《我們三個》、《我不懼怕突如的愛》
--
◎小編一尾賞析
「我想起這幾年的失敗總使我疲憊,我想看海。」,許多人看到這一句的直接印象可能是來自於獨立樂團拍謝少年在《兄弟沒夢不應該》MV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然而這句話最早則出自於arkino 在PTT詩版的這首詩。
「你向望世界像細漢的時/簡單的過活/有人來相伴」,也許這首詩可以做如此解,這是成長過程中面對沮喪的傾頹與試圖振作的自我安慰。這首詩展現了莊東橋一如既往地在詩作中展現的巨製場景的意象。詩人一開始就將整首詩的情感基調濃縮在前兩行。詩一開始不斷地出現「我想、我希望、我滿懷希望」,這樣的欲求不斷地在每一行製造韻律的句式重複疊加情緒和第一句的「這幾年的失敗總使我疲憊」形成強烈的對比張力,那種「我想」的欲望面對的是「這幾年的失敗」的徒勞,而那使敘事者疲憊的徒勞是什麼?敘事者說是:失望的地方、壞天氣、不友善的人、不慎掉了個人物品,那是人在面對各自生活困頓時,總以為全世界與自己作對的不如意,「我就想起這輩子不應該這麼平凡,這些年來/不少人問我到底得到了些什麼」,那是人在追尋夢想時的自我質疑和反思,回行強調了這些年來再次呼應首句的命題。
「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如果將森林是為詩人比喻成敘事者的內心,那深邃的漆黑可以安慰誰?那內部是被遺棄的失敗者、羞於表達的內向心靈、那是不斷叩問質疑的自我,都蘊藏在那比喻內在核心的森林木屋。不過那漆黑,是來到異地後如霧氣般對於未來茫然存在的知覺,在此詩人將具有深色形象的物件疊加為一敘事,如鯨魚、樹林山脈、海面用漆黑統合了深海與深林。接著到了下段,敘事者提及對於時間焦慮之時,這樣的意象又轉變為想要振翅而飛的鳥。
末兩段敘事者告訴我們,這樣徒勞的疲憊情緒時常會在睡不好的清晨、不舒適的床使之感受的腰椎疼痛讓敘事者感覺到生活不易的困頓,這一切的一切最終只是想追求人生的夢想而已,在這鯨魚的意象轉變為鳥,試圖從這困頓的內心森林逃走。
是的,以為飛走、逃離追尋自己的夢想,就可以成為那個什麼、可以達到什麼,只是想試著獨當一面,亦如同張懸那句銘刻於心的歌詞:「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不論選擇了什麼,另一頭沒選擇成為的你也在另一頭與現在自己相視對望。而漆黑的森林到底安慰了什麼,我想是:有時候壞掉是沒關係的、有時候負面一點也沒關係、有時候迷路就迷路吧,鳥終究得飛越穿過兩旁尖錐的樹林山脈,追尋自己的天空。
p.s. 在這令人沮喪的2020祝大家聖誕快樂及預祝大家新年快樂,希望這首詩能夠安慰身處森林漆黑的讀者們。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照片來源:Pexels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我想用森林的漆黑來安慰 #莊東橋 #水花發芽了 #我不懼怕突如的愛 #我們三個 #PTT #詩板 #BBS #詩版詩作聯展 #詩卡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2/20201225.html
逃走中 ptt 在 天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喜歡這文章的內容❤️
完全說到心坎裡
下午無意間看到一篇在聊林奕含生前婚禮時的講稿。
蠻沉重的,在討論精神疾病與污名化,恰好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面劇情討論的事。
後來同一篇文章被人轉到ptt。
雖然早就知道ptt上這類文章的言論,充斥性別歧視、仇女的人比例甚高,
還是深呼吸後決定提醒自己看看平行世界。
點進去看,果然是充滿噁心的留言,甚至不敢看完。
⠀⠀
⠀
⠀
想起前幾日跟朋友討論了防身術。
女性從國小,甚至還沒上國小,就會有很多大人提醒,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傷害、姦污、侵犯妳。
演練防身術,也一定有個模擬半夜想靠近的色狼變態,
妳被cue上軟墊練習,面對他,即使只是模擬,是假的,還是覺得直視對方的臉跟表情都十足噁心又害怕。
這時還要艱難的學習那些動作,怎麼把對方絆倒,然後趕快逃走。
勾對方的腿使其絆倒,或者攻擊對方的頸、眼、下體。
無論哪種都如此困難,免不了要被接觸,也要去接觸,
像面對一個不可理喻的巨獸怪物,恐怖至極,觸感甚至會停留許久。
即使這樣,柔弱矮小的妳,還是得出手,
妳只是想保護自己而已。
⠀
⠀
防身術也只是其中一種,
還有如何防偷拍,意識言語性騷擾,在公車被偷摸怎麼處理.... 各式各樣的教學,不勝枚舉。
這就是具體的,在面對世界的惡意。
身為女性必須承受不可逃避的惡意。
⠀
⠀
⠀
所以男性女性的普遍危機意識是不一樣的。
包含走在夜路的巷子,包含一個人去廁所,包含穿泳衣去游泳。
那是從小被逼著要去認識的惡意,還沒青春期前,就被警示的邪惡污穢。
⠀⠀
⠀
⠀
那天跟朋友討論到最後,我們才恍然,難怪是這樣。
我知道這不是代表全體男性或女性經驗,
但比例非常高可以算是大眾議題。
那比例高的嚇人,曾被性騷擾、被開黃腔,甚至承受各種糟糕經驗的女性們。
我們很清楚惡意的存在。
即使如此恐怖又破滅,
我覺得還是早些去認識比較好,
畢竟不是眼睛閉著就能騙自己世界和平了。(就像國家的議題也是這樣)
⠀
⠀
去認識,世界上有惡意的存在,
無論是無知的惡意也好、刻意的邪惡也好,就是有純然要傷害你、憎恨你的人,沒有為什麼。
且其中無論男性女性都有可能。
請去知悉這些,但不需要變成其中一員。
⠀
⠀⠀
身為女性,
我有時覺得世界不公平又悲慘,
但有時覺得,幸運又自豪。
是啊,
我一直喜歡女性特有的那種韌性,因為在被迫知道這麼多邪惡之後,
竟然還能愛啊。
這多麼值得自豪,值得被珍惜。
⠀
⠀
⠀
要知道我們破碎之後就永遠破碎了,再也不是以前的樣子,
花了時間黏黏貼貼的縫補起來,就算搖搖晃晃破破爛爛,
還能主動愛,主動尋找,
主動相信會有人不一樣、會有人值得妳喜歡。
⠀⠀
⠀⠀
所謂的「天真善良的可愛」是知曉惡意之後才能擁有的。
那份可愛,並非不問世事、不懂保護自我的愚笨,
那份可愛,
是來自被傷害了,還能繼續選擇溫柔的智慧。
天真的可愛,
令人心疼的可愛。
⠀⠀
硬要說男女之間的不同,我覺得就是這個了。
⠀
⠀
⠀⠀⠀
⠀⠀
⠀⠀
------
🌹追蹤小草IG : https://www.instagram.com/grass_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