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尾講雞年
新春大吉!祝各位健康!今年適逢屬雞,丁酉年。
老友問:生肖之雞是公雞還是母雞?按中國農業社會的思維,此生肖必為雄雞的了。看,畫出來的新年畫,皆是雄壯的公雞。英文也譯做Year of Rooster。
中外古今,人們對公雞特別『有感情』,又特別尊重牠。中國人傳統上以公雞象徵:『信用』!民無信不立。為什麼公雞代表『信用』?因為牠司晨,每天早上,太陽伯伯準備光照大地前,雄雞例必報曉,這是牠的天職,胸中有否氣量,雄雞都要啼,高聲啼,為農業社會報時,十分準確。這責任似小實大,似稀鬆實嚴肅。中國人固有守時習慣,重諾之習慣,雞便是信用之象徵也。(祝不守時、不重諾諸君雞年改好積習!)
西漢時,韓嬰頌『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借雞來歌頌儒家的五種德行,我們末必同意牽強附會,然而,信用,做人須有誠信,則是普世價值了。
中國古代速遞,早有了,叫『雞毛信』,飛馳送到目的地也。
中西文化的公雞,都有驅邪的作用!這是從牠生活習慣聯想起的。一切邪惡,必不能見光,夜,黑暗罩遍天地,有利邪惡活動,一旦太陽出來,溫暖並且光明,帶來新的希望。驅逐黑暗,古人以為全賴雄雞叫醒大地呀!從而,雄雞便代表『正氣(而家叫正能量)』,中國某一小數民族神判乃用雄雞焉。法術治邪,亦有用『雞血』,巫術有用『斬雞頭』為咒誓。
外國吸血鬼都怕雞啼,天光太陽光一到,乜鬼都死呀!
外國屋頂,有一物曰『風信』,上面多用一雄雞,很神氣地站立。風吹動時,風信東南西北的指示標,即會隨風向,指示正在吹什麼方向的風了。那只雄雞,一來神氣,二來作兜風之用。暗地裡,雄雞又有『守護神』的作用。
外國聚會,必有雞尾酒招呼,雞尾酒 cocktail乃直譯。何以叫雞尾?非鴨尾鵝尾呢?這名堂源出於美國。1919至1933年,美國立法禁酒!製酒、販酒都犯法。那時,洒吧酒保發明了溝酒,將很多酒類混合成一種飲料,加入水份,果汁,甜水等。有說,某酒保在奉酒時,杯子上加了一撮雞毛為裝飾,此後,人人效法,故名之『cocktail』雞尾酒焉。
也有一說:出於法文conquetier。總之,這名堂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於今,凡是混在一起的,皆稱『雞尾』,如愛滋病之混合藥物療法,謂之『雞尾療法』。
香港人醒目,亦有『雞尾包』增慶。五十年代,香港仍是小小轉口港,居民大多窮困,吃剩的食物不浪費。鼓油西餐館將吃剩的奶油,加糖混和一起,再入爐焗過,成為另一種麵包,無以名之,以混合多種材料做成,因叫『雞尾包』,非夾入雞之尾巴也。
粵人常用『雞』字。『雞』稱女性服務者,由『妓』轉音過來,無傷『雞』之本意。
其他如『銀雞』(哨子),『執死雞』(找到便宣),『辣雞』(焊接器)多不勝數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也是一個山城,原名王村, 位於酉水之陽,距縣城48公里。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據史書記載,在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芙蓉鎮的店鋪就有560餘家,每日騾馬千餘、商賈雲集,一派繁榮景象,享有酉...
酉粵音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也是一個山城,原名王村, 位於酉水之陽,距縣城48公里。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據史書記載,在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芙蓉鎮的店鋪就有560餘家,每日騾馬千餘、商賈雲集,一派繁榮景象,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現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在湘西,芙蓉鎮與龍山裡耶鎮,瀘溪浦市鎮,花垣茶峒鎮在歷史上並稱“四大名鎮”,是國家認定的歷史文化古鎮之一。1986年,著名導演謝晉獨具慧眼,在這裡拍攝了電影《芙蓉鎮》,隨著電影《芙蓉鎮》播出成功,旅遊業逐步興起,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為芙蓉鎮。而時而出現的古鎮米豆腐,拾級而上的石板街,更是把人拉入了劉曉慶與姜文主演的《芙蓉鎮》電影場景裡,別有一番風味。芙蓉鎮不僅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鎮,也是融自然景色與古樸的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又是猛洞河風景區的門戶、一個尋幽訪古的最佳景點。正像陳運和《芙蓉鎮》所說:“湘西口音滿背簍 猛洞河古老風韻流”。四周是青山綠水,鎮區內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臨水依依的土家吊腳木樓以及青石板鋪就的五裡長街,處處透析著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民俗,讓遊人至此讚不絕口,留連忘返。
酉粵音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隋唐時期,瑤族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廣西東北部和廣東北部山區。所謂“南嶺無山不有瑤”的俗語大體上概括了瑤民當時山居的特點。唐末五代時期,湖南資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間的五溪地區,仍有較多的瑤族居住。宋代,瑤族雖然主要分佈在湖南境內,但已有一定數量向兩廣北部深入。元代,迫於戰爭的壓力,瑤族不得不大量南遷,不斷地深入兩廣腹地。到了明代,兩廣成為瑤族的主要分佈區。明末清初,部分瑤族又從兩廣向雲貴遷徙,這時,瑤族遍及南方六省,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分佈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明中葉以後,部分瑤族由廣西、雲南進入越南、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成為他國居民。第二次支那戰爭期間,部分瑤族因受戰爭影響轉移到泰國難民營避難,後被聯合國難民署以難民身份安置在歐美諸國。瑤族或徭族、傜族,是亞洲的一個民族,其歷史比較悠久。有研究認為:瑤族起源於古代東夷部落,與九黎族關係密切,尊奉先祖蚩尤、盤瓠。2010年中國的瑤族人口為285.3萬,62.1%在廣西。瑤族跨境而居,在越南、寮國、泰國北部也分佈一些。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一。越南瑤族人口超過62萬,是越南第9大民族。東南亞國家排華年代裡,部分瑤族人還飄洋過海移民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等地。瑤族民風比較淳樸而強悍。由於常受歷代統治者的驅除和歧視,一般在山區居住,因此有「無山不成瑤」之說。分支眾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80年代創製了瑤文,用拉丁字母拼寫勉語優勉土語。通用漢語。很多人能同時操壯語、苗語等語言。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共有四節。現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編的新版擺手舞,更易於學習和傳承。擺手舞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於一體,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如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列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繡球舞是一種壯族民間歌舞,盛行於廣西西南部地區。繡球舞在歌圩中進行,是歌圩進入高潮的表現,一般是對歌到了情投意合時,姑娘裁歌載舞,將自己親手精心繡制的花球,拋向意中人。小夥子接到繡球後,如感到滿意,就在球上紮一手帕,也載歌裁舞地又將球拋給姑娘。然後唱約公歌,相約到清靜的地方去談情說愛,或約定日期地點再表達深情厚意。歌圩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動,但進入社會發展後期,這種祭祀性活動逐漸演變成以民眾間的交流為主,並且多著重於歌唱活動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體性的歌圩活動。明朝後歌圩有了進一步發展,並定期地於固定地點舉行。歌圩一般出現在較大的壯族聚居區,以三四月間為最盛,其中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秋季舉辦的歌圩多為八九月中秋時進行。歌圩活動一般持續三五天,地點有固定的圩場、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場所如空地、山坡上等。歌圩的基本內容包括固定的祭祀儀式、青年男女們進行交往所需要的倚歌擇配對唱、賽歌賞歌、拋繡球、搶花炮和師公戲、採茶、壯劇等。火把節是彝組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行,節期為二三天。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火把節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個晚上吃過晚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後就爭先恐後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著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後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著火堆,快樂地跳舞遊戲。同時有關火把節的音樂有一首基本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那就是七月火把節,每當啊來來喲、啊來來喲的旋律響起,我就能感覺的到火把節那種狂熱的氣氛和火一樣的激情。簸箕舞,是一種朝鮮族舞蹈,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國盛唐(西元618-西元907)時期,朝鮮族的高麗樂被列為著名的十部伎之一。朝鮮族的舞蹈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就有簸箕舞。簸箕是朝鮮人民以前主要選用糧食的利用道具。朝鮮族簸箕舞的簸箕長為52公分,寬50公分,簸箕舞以幽雅柔和的旋律和歡樂的旋律組成兩種舞段,通過迎接日出的姑娘們仰望太陽的姿態,在歡快的旋律中,展現重新拿起簸箕的姑娘們爭先恐後簸箕的畫面。舞蹈利用簸箕為道具,有特色地形象出簸簸箕,旋轉等動作,明顯突出了舞蹈的民族特色。現屬吉林省延邊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酉粵音 在 他手裡拿著簸箕(3:12),粵音「播基」。揚麥去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1. 酉初:約在酉初出去(20:6),粵音「有」。下午五點鐘。 22. 砸:就要把誰砸得稀爛(21:44),粵音 ... ... <看更多>
酉粵音 在 一橋粤音天干地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by Yiqiao Workshop 一橋工作室 … Show more. Show more. Show less. 一橋 粤音 天干地支. 21,512 views21K views. May 14, 2020. 503. I 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