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不存在
我說宇宙不存在,各位一定笑著問,天上黑漆一片的東西是甚麼?
科學界的笑話有很多,包括宇宙產生的理論。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觀察超新聲偏紅現象發現黑能量Dark Energy的三位科學家Saul Perlmutter、Adam Riess 及 Brian Schmidt。他們確認了黑能量之後,大爆炸創造宇宙理論得到證實。科學家反過來計算宇宙膨脹加速度得知137億年前在幾百億份之一秒時間由數十億份之一吋的細小東西爆發成為現在的宇宙。有了黑能量,宇宙有足夠能量無限際地急速擴張。
大爆炸理論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那粒爆出整個宇宙的細小的東西從何而來? 它為何大爆炸? 大爆炸怎樣爆出時間、空間和物質/能量?
要回答這些問題,宇宙起源論由科學問題變成宗教問題。我認為大爆炸理論和黑能量是科學家面對無法解釋現象時「胡亂編造」出來搪塞了事。只要細心想一想就知道大爆炸是智障的人想出來的低檔理論。
2016年,科學家質疑發現黑能量的研究論文。多份重量級論文指責拿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錯誤假設和不合符研究標準產生錯誤結論。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發現黑能量的科學家。事後卻發現黑能量不存在。沒有黑能量就不會有宇宙急速擴大。沒有宇宙急速擴大就不會有產生宇宙的大爆炸。
沒有大爆炸,宇宙怎樣產生出來?
是兩股或多股巨大質量拉扯時間空間(時間和空間是單一東西,像一團很大橡膠那樣,受到質量影響而收縮),扯出絕對真空,爆出小宇宙Baby Universe。這不是我的假設,是現在科學界主流學說。絕對真空的意思是巨大質量將空間扯破。當然,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重力拉扯不會扯破空間。可是,兩個巨大黑洞相撞之前的巨大黑洞質量拉扯肯定可以拉穿空間創造小宇宙。你看這貼文的時候應該有小宇宙在宇宙某處誕生。
空間有最低能量值。因此,絕對真空不能存在。要是重力拉破空間出現沒有能量值的新空間,能量就會無中生有地填滿這個新創造出來的無能量空間。可是,宇宙的總能量不能增加,因此,新創造出來的能量和空間被踢走。小宇宙的空間和能量總量不會改變。視乎觀察者在這個小宇宙甚麼地方,觀察者可以看到宇宙穩定、擴大或者縮細。人類處於這種無中生有小宇宙。人類身處的地方看到宇宙擴大。
無中生有的空間和能量是甚麼一回事?
空間和能量並非無中生有。空間被扯破產生小宇宙之後,這個破口可能出現真空衰敗Vacuum decay。真空衰敗是宇宙出現絕對真空,不停以光速擴大。它去到的地方,一切都化為烏有。即使在地球看見宇宙遠處出現真空衰敗,地球上的人都跑不掉。無論怎樣做,結果都是化為烏有。一邊產生擁有空間、時間、能量和物質的小宇宙,另一方面在原來的宇宙產生消滅一切的真空衰敗。你看這貼文的時候應該有真空衰敗在宇宙某處吞食一切。
如果真空衰敗真的存在,為何宇宙沒有被完全消滅? 為何地球還在太陽系內傻兮兮地轉來轉去?
那是因為真空衰敗是宇宙間引力最少地區,旁邊的星系被扯到遠離真空衰敗地區。真空衰敗與星系之間的追逐要一段很長很長時間才會終結。
看完以上的論點,各位應該明白為何我說宇宙不存在,對嗎?
我提出的論點自相矛盾。宇宙從另一宇宙的絕對真空爆出來,因為絕對真空不能存在。宇宙卻出現絕對真空的真空衰敗消滅整個宇宙。如果各位想得深入一些,所有關於宇宙的科學論點都存在大同小異的矛盾。例如黑洞把光線吸進去。科學家說光線沒有質量,光線卻可以因為重力而扭曲,可以被黑洞吸進去。如果光線有質量,那就是死光,因為E=MCC。只要光線有一點點質量,光線的速度是光速,會有很大殺傷力。任何光線都可以殺死人。核輻射危險,因為它有質量。
更加有趣的事情是科學家說宇宙的產生來自一次大爆炸。燒過爆竹的人都知道,爆炸之後,爆炸中心甚麼都沒有。所有碎片都在外圍。宇宙如果在一次大爆炸之後產生,為何宇宙中央不是空框框。宇由大爆炸理論來自宇宙向四方八面擴張。這個原因根本上站不住腳。
科學不能解釋宇宙如何誕生,生命起源........。因為宇宙的本質十分矛盾。宇宙的存在本身是不應該出現的奇蹟。要是宇宙真的因為絕對真空扯出空間,能量填滿這個空間。填滿空間的能量應該是最低限度,怎會出現能量/物質盈餘? 沒有能量/物質盈餘就不可能有物質凝聚,我們的宇宙不應該有任何物質,包括恒星、星團和星系。
說到這裡,結論是,我們的宇宙不是自然產生出來,是有意創造出來。我的意思不是神創造宇宙而是宇宙只是在巧妙安排下的能量凝聚出來,完全是幻覺。這是誰的搞作,下回分解。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永康中華店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696號 06-3021696 宏佳騰電動車 AEON Ai-1 Sport 規格表 馬達:G2 水冷永磁同步馬達(S-Version) 最大馬力:10.18hp @3,000 rpm 最大扭力:26Nm @2,500 rpm 最大功率:7.6kW @3,000 ...
「重力加速度重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好餓廚房 HowCoo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Re: [問題] 重力,重量,重力加速度,比重,密度,體積ꐠ… - 看板Physics 的評價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公斤、公斤重與牛頓的差別 - HackMD 的評價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國立台東高中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期末考物理科試題卷92 的評價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Re: [問題] 公斤公斤重牛頓之區別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問卦] 重力加速度講這麼久了記者還在亂用? - Gossiping 的評價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力量 vs 肌力:用語影響訓練目標與方向】
目前台灣的各種訓練、健身、健美相關書籍與網路上的文章,大都把「Strength」這個詞譯成「肌力」,包括體育大專院校的教科書亦同。例如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策劃的《運動員肌力訓練》,包括國際知名的教練認證單位「NSCA」(全名是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台灣訓練界也習慣譯成「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以及該協會出版的經典教科書「Essentials of Streh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也是譯成《肌力與體能訓練》,這本也是國內體育系常用的教科書。
「肌力」與「肌力訓練」一詞已經成為台灣訓練界與健身圈常用的概念,筆者認為這對訓練理論與訓練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試著從翻譯、田徑選手與教練的三種角度來簡論述之。
[從翻譯的角度]
首先,「Strength」一詞在許多訓練的專書中不單指「肌肉力量(肌力)」的訓練,專指訓練肌肉時會用的詞彙會是「muscle hypertrophy」或是明確指出「trains the muscles」,也有更具體指出該訓練會增加「Muscle EMG Activity」(肌電圖活動)和「Relative Muscular Effort (RME)」(相對肌肉費力程度)。換句話說,有些訓練課表是特別用來刺激肌肉、訓練肌肉活性與增加肌肉量,但肌肉量愈多或肌肉力量(肌力)愈大,不代表運動員就能在特定的動作中表現出力量,下面用幾種最常見的訓練動作來說明:
當一位能背蹲舉(Back Squat)兩倍體重,或臀部與下肢肌肉量遠大於常人的健美選手(假定為選手A),如果後大腿很緊繃、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在單腿硬舉這項需要平衡、後側柔軟度、髖關節活動度等其他「力量」所需基礎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以接近標準動作來完成的最大重量,可能會比不上其他肌肉量小得多,背蹲舉1RM輕得多但其他力量基礎能力更好的運動員(假定為選手B)。也就是說選手B雖然肌肉量少,背蹲舉能舉起的最大重量較輕,但在單腳硬舉這個動作的「力量」有可能比A還大。
過頭蹲(Overhead Squat)這個動作更是如此,如果選手A的肩關節或踝關節活動度不佳,他在過頭蹲這個動作所展現出來的「力量」,可能會比肌肉量較小的B選手還差。當肩關節活動度不好時,一下蹲,頭上的重量就會往前傾而失去平衡;或是踝關節活動度不夠,也會無到蹲到底,踝關節會讓身體卡住,重心無法保持在雙腳上方,很容易會往後仰。反之,選手B的肩關節與踝關節活動度很好,平衡感也很好,可以把重量很自然地「支撐」頭上,而不用費力保持平衡,那他自然就可以用過頭蹲這個動作舉起更大的重量。
[從田徑選手的角度]
許多中長距離的跑者(意指1500公尺到全馬的跑者),身材都非常纖細,肌肉量很少,但跑步時每一步對地面所產生的力(地面反作用力)都非常大,每一步地面反作用力的峰值大都在2.5倍體重以上,而他們一分鐘會落地185到190次,所展現的力量十分驚人。然而,他/她們下肢的肌肉量很少,甚至少於一般高中大學校隊的業餘選手。有些舉重選手為了符合量級要求,會刻意減重縮小體型,但他/她們的最大肌力超大;不過這些頂尖跑者並不屬於這種類型,他/她們不只肌肉量少,最大肌力也不算頂尖,就我所知有些人可能蹲舉PR就在一倍體重上下而已,算是沒有特別練最大肌力的選手,然而他們在落地時所展現的力量和爆發力卻相當驚人。
跳高選手的案例也很具體,他們不只是身材,腿部也相當纖細,但起跳時的爆發力(Power)卻相當高,起跳瞬間單腳要承受大約八倍體重。但他們的背蹲舉、硬舉的最大肌力可能不一定可達兩倍體重的水準,為什麼呢?
我們要了解到:肌肉主要是為了身體支撐重物時執行相對較慢速動作,它們是我們可以透過意識「主動」使用的身體組織;但非肌肉組織也有力量,像筋膜與肌腱等結締組織,它們無法主動用力,需要外部施壓,是像彈簧一樣的功能,外部施壓後會產生「彈力」,這種「彈力」正是田徑選手所特別發展出來的能力。
我們可以再腦中想像一下把一個彈簧或一顆球丟到地上,它會向上彈起,彈起的瞬間會對地用力,這個力不是肌肉用力收縮造成的(因為它們沒有肌肉),而是重力使彈簧或球的「質量」產生了重量與加速度後,與地面接觸的瞬間產生地面反作用力,這個力再回饋給彈簧或(充飽氣的)球這種具有彈性的特殊結構後才能向上運動。也就是說,一塊木頭往下丟也會有地面反作用力,但是無法產生明顯的彈力讓它向上運動,這是物體本身「不具彈性結構」所致。而中長跑與跳高跳遠選手的身體就是具有良好的「彈性結構」,因此才能在沒有極強最大肌力與超大肌肉量的情況下展現出世界頂尖的力量與爆發力。這是另一個「肌力」不等於「力量」的視角。
[從教練的角度]
從上面兩個視角我們可以了解到「Strength Coach」比較恰當的譯法是「力量教練」,而非「肌力教練」。肌力,只是「力量」的其中一個訓練環節,並非力量訓練的全部。目前用「肌力訓練」或「肌力教練」一詞會以為訓練的重點只有肌肉,或只有肌力,這是不對的,是名副其實以偏概全了。
如果「Strength Coach」一直以「肌力教練」自居,很容易把自己的角色當作在訓練學員/運動員/選手的肌肉,運動員與選手也很容易會自以為把「練力量」等同於「練肌肉」。對於想要健美、健身的人來說,這還沒什麼問題,但對於想要追求運動表現(跑得更快或跳得更高更遠)的運動員來說,再用「肌力教練」這樣有偏差的用語來定位自己,很容易會偏於一端。
[關於跑者力量訓練]
優美的跑姿、高效的跑步技術或流暢的擺臂與收腿動作都是建立在「力量」基礎之上;換言之,如果跑者的核心沒力、下肢剛性不足或彈力系統沒被發展起來,優秀的跑姿與技術要麻一直練不出來,不然就是可以做到但維持不久(例如五公里後力量不足,優秀的跑姿與技術也會跟著垮掉)。因此若只看跑者的生理層,在KFCS的訓練邏輯「體能→力量→技術」這三個環節中,「力量」位於中間,扮演著如同「承軸」般一角色,負責轉化體能並表現為優秀跑步動作的工作。它不像最大攝氧量可以量化體能的優劣,也不像優美流暢跑姿皆可由肉眼所見,它藏在內部,雖然看不見,但重要性卻跟跑者最在意的體能與技術相當。也正因為它不易見,所以很常被忽略其重要性。
經過上述的思考,那跑者的力量該怎麼練?
這次跟RQ合作,不談太多理論(註),直接透過實作來帶大家直接操作四堂力量課表。有興趣的跑步愛好者可以在本週上線一同練力量:https://reurl.cc/a95D84
註:這四堂課只會在每次訓練前五分鐘簡單講述訓練框架與當天課表的訓練目標,不會談太多理論,課程的重點放在「練」與每個動作的描述與要領上;若對跑者力量訓練的理論有興趣,可以前來 KFCS討論區中的「跑步✕力量」專區,已把之前課程的講義目錄與所有內容(約兩萬字的內容)整理在裡面,有問題也可在裡頭提出: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785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灣雖然很早就開始推動無障礙環境,但是對於 #輪椅族 來說,公共空間仍然是暗藏「地雷」。
👐「推輪椅的那雙手」,更要建立起安全意識,懂得養成正確推輪椅的習慣,不管這雙手是自己、家人、還是看護。
1:坐進輪椅前,先將踏板收合
2:繫好安全帶
3:緩速前進
4:下坡倒退走
5:善用輪椅橫桿,輕鬆跨越障礙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3078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照顧者聯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long.termcare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永康中華店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696號
06-3021696
宏佳騰電動車 AEON Ai-1 Sport 規格表
馬達:G2 水冷永磁同步馬達(S-Version)
最大馬力:10.18hp @3,000 rpm
最大扭力:26Nm @2,500 rpm
最大功率:7.6kW @3,000 rpm
電子倒車:有
騎乘模式:智慧模式/標準模式/競速模式
MOSFET 水冷馬達控制器/水冷系統
煞車系統:前後雙碟/金屬煞車油管
CBS 連動煞車
碟盤規格:前 245mm 後 180mm
輪胎規格:前 100/80-14(48L)後 110/70-13(55L)
智慧感測器:重力及加速度感測器、環境亮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
汽車級 LED 燈組
雙閃警示燈
防水標準:IPX5(地面 30cm 以上)、水下 30cm 30 分鐘內(地面 30cm 以下)
過彎感應方向燈
側腳架自動斷電
超速/低速提示音
燈光延遲熄滅(前後定位燈)
長寬高:1900 x 730 x 1080mm(含後照鏡)
軸距:1,306mm
座高:750mm
重量:103kg(不含電池)
置物空間:25L
建議售價:訂價 89,800 元(不含補助)
#pbgn
首波巡迴快閃試乘 不只時尚、而且超聰明,
不用再聽別人說,現在就來親自感受Ai-1有多厲害!
9/6-9/8 台北西門 14:00-19:00
9/13-9/15 台中草悟道 14:00-19:00
9/20-9/22 高雄巨蛋 14:00-19:00
首波試乘活動即將熱烈展開,
歡迎您一同前來試乘,體驗最聰明的智慧電車。
現場完成試乘體驗,再送獨家試乘好禮!
官網資訊 https://ai.aeonmotor.com.tw/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Jarico - Island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mot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gZlDn4EmTvo
#BOSE
#Frames
#BoseFrames
#AR
#VR
#擴增實境
#siri
#googleassistant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宏佳騰電動車 AEON Ai-1 Sport 規格表
馬達:G2 水冷永磁同步馬達(S-Version)
最大馬力:10.18hp @3,000 rpm
最大扭力:26Nm @2,500 rpm
最大功率:7.6kW @3,000 rpm
電子倒車:有
騎乘模式:智慧模式/標準模式/競速模式
MOSFET 水冷馬達控制器/水冷系統
煞車系統:前後雙碟/金屬煞車油管
CBS 連動煞車
碟盤規格:前 245mm 後 180mm
輪胎規格:前 100/80-14(48L)後 110/70-13(55L)
智慧感測器:重力及加速度感測器、環境亮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
汽車級 LED 燈組
雙閃警示燈
防水標準:IPX5(地面 30cm 以上)、水下 30cm 30 分鐘內(地面 30cm 以下)
過彎感應方向燈
側腳架自動斷電
超速/低速提示音
燈光延遲熄滅(前後定位燈)
長寬高:1900 x 730 x 1080mm(含後照鏡)
軸距:1,306mm
座高:750mm
重量:103kg(不含電池)
置物空間:25L
建議售價:訂價 89,800 元(不含補助)
#pbgn
首波巡迴快閃試乘 不只時尚、而且超聰明,
不用再聽別人說,現在就來親自感受Ai-1有多厲害!
9/6-9/8 台北西門 14:00-19:00
9/13-9/15 台中草悟道 14:00-19:00
9/20-9/22 高雄巨蛋 14:00-19:00
首波試乘活動即將熱烈展開,
歡迎您一同前來試乘,體驗最聰明的智慧電車。
現場完成試乘體驗,再送獨家試乘好禮!
官網資訊 https://ai.aeonmotor.com.tw/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Joakim Karud - Ocean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mot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PzNds4XsIPw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好餓廚房 HowCoo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絲襪奶茶 #凍檸茶 #港式濃茶
#配茶 #撞茶 #糖漬檸檬
#縫袋子的時候自帶背景樂青花瓷XD
大家安安
這週的主題是紅茶^^
最愛的絲襪奶茶和凍檸茶,就是很有代表性的濃茶所沖煮出來的。 每次到香港就一定會去光顧幾間老店,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尤其是喝喝早茶,再吃個菠蘿油或是蛋塔。
那到底為什麼港式的濃茶,可以做到濃滑順又不會苦澀呢? 除了配茶配的好以外,更主要的就是撞茶了,利用來回數次的交互沖撞,讓水流快速的通過茶粉,不僅帶出更多的層次,也讓空氣融入紅茶裡,讓香氣更豐富。
因為使用了特殊的長布袋,用久了看起來就像是絲襪一般的顏色,而被冠名上了絲襪之稱。濃茶底也被稱為茶膽,通常是茶室最重要的核心,配茶的產地,比例和溫度等,都是店家知名的關鍵。
這次就想要來測試看看,在家裡是否可以做出一點精髓,主要的細粉,是來自斯里蘭卡早餐茶包,茶包內已經是細粉,方便許多。 而粗粉用的是尼泊爾的高山紅茶,帶有很香甜的韻味,而中粉則是測試了泰國紅茶和很特別的梨山貴妃茶(是,我知道他是綠茶)。
沖煮細節和比例,影片內有詳述,我就不多提了,但這邊不得不特別誇獎一下我們台灣的製茶功力,中茶最後選的是梨山貴妃茶也稱為東方美人茶,只放了少許的量,但回甘的程度居然就很明顯的提高,其特殊的蜜香非常討喜,讓整個濃茶多了韻味和層次。 是這次實驗的意外發現^^,可惜的是在家裡臨時找不到日月潭的紅玉18號,相信一定也會有很好的感受。
tip: 貴妃茶或東方美人茶是一種被小綠葉茶蟬咬過的茶葉,經過中淺烘焙而成的茶,會帶有天然的蜜香。
最後沖煮好的濃茶,依照當地的習慣,搭上淡奶,加入適量的糖,就是很知名的絲襪奶茶,而如果放上幾片糖漬檸檬和天然的蜜糖水,加上滿滿的冰塊,就變成了凍檸茶。
成果我自己非常喜歡,雖然大家買到的紅茶都不一定相同,但我想比例上面是不會差異太大的,只要記得幼茶是主要茶味的來源,粗茶負責的是茶香,而中茶是回甘和層次,就可以調出自己喜歡的濃茶。
至於工具,網路和拍賣就有賣專用的港式沖茶套件,我是用了手沖咖啡器材來做了點小改裝,也是不錯用。 若真的沒辦法玩沖茶,影片的最後也提供了一點我煮茶的小心得,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只是還是有滿明顯的差距,不然也不會店家都用撞的^^
最後放上心得紀錄,各位可以用同樣的比例試試看
配茶:
幼茶-斯里蘭卡茶包
粗茶-尼伯爾高山紅茶
中茶-梨山貴妃茶
細粉用65%,粗粉用25%,而中粉是10%。可以提前先把茶葉混合好,攪拌均勻之後放到罐子裡密封
沖茶:
適合沖茶的溫度大約在96-90度之間,用1g配好的茶粉對上30g水的比例下去沖煮,需要先把茶葉和布袋浸潤一下,然後來回沖3到4次左右。沖茶的動作也叫做撞茶,因為你會需要把布袋提高,利用重力加速度讓水流可以更快速的通過茶粉,並且帶入更多的空氣,茶香就會變的更奔放,好喝。完成沖茶之後,回鍋開小火煮2-3分鐘,直到你看到水小滾,就完成濃茶膽了。
絲襪奶茶的做法:
溫杯,杯底加入適量的糖,30%的淡奶和70%的濃茶,馬克杯越厚越好,保溫的效果好之外,嘴唇的觸感也比較好。入口的香氣應該會是滑順濃,層次多也不會苦澀,而且會回甘,那就代表配茶比例和沖茶的動作是很好的。
凍檸茶做法:
趁著茶膽還熱的時候,裝上一杯滿滿冰塊,放入適量的蜜糖水和幾片漬檸檬,沖上熱濃茶,糖漬檸檬的味道會被整個散發出來,超香的,而且非常解渴,應該會成為我今年夏天的最佳良伴。
tip: 糖漬檸檬用黃色或綠色都可以,洗乾淨以後,陰乾一整夜。用75%酒精,清潔消毒容器,再放入切好的檸檬片和一半重量的糖,然後一層檸檬片就灑上一層糖粉, 之後置放在冰箱冷藏幾天,就會看到自然出水,那就是最有檸檬香氣的天然蜜糖水
peace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公斤、公斤重與牛頓的差別 - HackMD 的推薦與評價
重量 = 重力= 物體所受之引力所以可以說重量是一種力重量與質量的關係為 ... 地表的地方公斤重和牛頓的單位轉換,仍必須以地表重力加速度去看因為定義是在地表上的重量 ... ... <看更多>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國立台東高中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期末考物理科試題卷92 的推薦與評價
彈簧秤可以測量物體之重量 ... 同一太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重量與在地球上一樣多 ... (A) 1/8 (B) 1/2 (C) 2 (D) 8; 關於地球表面各地之重力加速度g之值,以下敘述 ... ... <看更多>
重力加速度重量 在 Re: [問題] 重力,重量,重力加速度,比重,密度,體積ꐠ… - 看板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pttderek (pttderek)》之銘言:
: 想請教
: 1.重力,重量,質量,重力加速度的相互關係為何?!
: 2.比重,密度,重量,質量之相互關係為何?!
: google與yahoo越看越模糊!!!
: 重力=比重x體積x重力加速度 <----此式正確嗎?!
: 重力=重量=質量x重力加速度 <----此式正確嗎?!
: 希望大家幫我解惑~~
認識單字
(1) 比重
水重量與其他物體的密度比值 無單位
(2) 質量
物體內部所含有的量 (kg)
(3)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 = m a (質量 乘以 加速度) (N)牛頓
(4) 密度
3
單位體積內所佔有的質量 ( m / v ) = kg/m
(5) 重力
因為地球的重力場使得地球與物體產生引力,這個力就叫做重力
(6) 重量
重力經由儀器測量出來的量,稱為重量 ( kgw )
(7) 重力加速度
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凡是受到力的作用者,必會產生與力平行的加速度
那重力使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
再回頭看你問的
F = m a
力 質量 加速度
重力 = 質量 * 重力加速度 O
重力 = 比重 * 體積 * 重力加速度 X ( 嚴格來說應該是 密度 乘 體積 )
PS.(重量當做重力有點不妥)
以上的說法蠻淺顯易懂的@.@
雖然我定義的不是很嚴格,但主要是給人容易懂優先啦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08.166
※ 編輯: ntust661 來自: 218.165.108.166 (02/04 21:54)
※ 編輯: ntust661 來自: 218.165.108.166 (02/04 22: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