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即將於7/10刊載於「銀髮資源網」之專文
(王中砥)
《所謂的代溝只是有待溝通,所謂的世代只是視線所及的地帶 -跨世代職場倫理與溝通技巧》
撰文者:高雄張老師心理學苑講師、心理師王中砥
被邀約寫這篇文章,且主編告知撰述方向時,內心感覺挺有意思的。
首先來定義世代(英語:generation)是指用來劃分時間與群體的名詞。本文所稱世代 指的是 Y 世代(Generation Y),又叫千禧世代(Millennials)一般指1980 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世代,就是指在某一段時期內出生的一批人群,他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與探討的根基和影響力。在此範疇中,也有其相關的同義詞也在描述這個時期的世代特色,包括了:網路世代;或稱N世代(The Net Generation)和回聲潮世代(Echo Boomers,二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
20年前同樣主題的同一篇文章,訴求的對象是年紀較長(戰後嬰兒潮到 X 世代)的企業「主管們」,如何面對網路世代的年輕員工(80後、90 後),在大量湧入職場成為勞動力的主流後,不同世代對不同價值觀與職業觀念的差異彼此間如何溝通與互動。20年後類似的文章再度執筆,對象卻是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當年的「員工們」而今可能已經成為了「主管 們」或老闆;當年的「主管們」也許已退休或被退休,當重新再回到職場,角色卻可能已經轉換成了「員工們」,成了本文主訴的對象了。過去的「管理者」而今成了「被管理者」。這不是風水輪流轉的因果,而是高齡化社會下台灣勞動力市場與職場必然的趨勢與現象。
《N 世代衝撞》作者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在書中羅列新世代 8 大特質:
1. 講究自由
2. 喜歡創新
3. 最愛「客製化」
4. 凡事都要好玩
5. 追求速度
6. 習慣協同合作
7. 注重誠信
8. 習慣查證
這些鮮明的世代特徵,也必然會成為新一代「管理者」的普遍印記。我們這麼問自己:「以上特徵我有幾項?我懂多少?」相信多數讀者都是陌生的!如果這是年輕世代的普遍特徵,我們作為新一代的被管理者,或許活不出他們這樣的特質,但可以藉由對這些特質的理解,去減少彼此的陌生與隔閡。在管理學上有這樣的四個字:
人 事 管 理
我們試著用一條線來連結:
1. 管—人,理—事,這是20 年前的管理模式。當年藉「管人」來「理事」。
2. 理—人,管—事,這是現在或許到未來的管理模式。用「理人」來「管事」。這「理」也包含著「理解」、「同理」、「理念」、「理性」、「整理」等。
我們可以這麼說:網路世代的年輕主管喜好自由,不喜歡過多的約束,相對來說,員工的自主管理與自律,可以減少他們管理的機會,以免影響他們的自由。或許正是該世代在「領導」與「管理」上不同於以往的思維,但恰恰有很多中高齡工作夥伴們「想被管」,或不自覺的「想去管」。
對於一位55歲以上的職場工作者而言,再入職場並不是件令人陌生的事,因為職場經驗豐富、早已習慣,可這些「思維」往往是「慣性的陌生」,也是中高齡再職者對新工作不適應的源頭。筆者常在課堂上讓學員玩一個猜拳遊戲,兩兩一組連續猜拳,這本是簡單不過的遊戲,但要求猜輸者要去拍打猜贏者,這遊戲規則的改變就讓遊戲的本身變得「卡卡 的」,因為我們太習慣贏的打人、輸的被打,當「思維」改變時,即使原有熟悉到不行的猜拳「行為」,都有些不習慣了,這就是需要再去適應的地方。
不管你的就業動機為何,求職的需求是什麼?伴隨著的都是既有的工作「經驗」與職業「慣性」,甚至求職的方向、職務與過往的相關性,都會隨著你的入職一起回歸職場。當在面對比較年輕的主管與企業主時,經常會有著一種「我走過的路比你多」的想法,這是首要改變的心態之一。
許多年輕的企業主向筆者反映過,很多中高齡以上的求職者,能力、專業度都不差,但經常會表現出倚老賣老,以一種過來人心態自居。先不管專業技能如何優異,這種態度往往成為人員相處與管理上的困擾。所以,對於各位有著身經百戰職場經歷的讀者而言,心態歸零是非常必要的修煉之一,這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每次談到中高齡、銀髮族就業,就不得不談到一部經典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在電影裡勞勃狄尼諾所飾演的男主角班,就是一位懂得心態歸零的實習生。曾在過往職業經歷中擔任過高階主管的他,40年從基層做起的職場閱歷不可謂不豐富。但從他願意去擔任一位高年級實習生開始,就在心態上做好了調整。從錄製面試的影像,到開放、接納新事務的心態,讓他得以在網路公司與一群年齡差距二個世代的年輕人一起共事,不僅成功地扮演好他的本職,也成為老闆與員工心目中的好員工,後來甚至成為年輕老闆所倚重的經營諮詢顧問。這 其中除了「心態歸零」之外,「狀態一百」更是他獲得肯定的關鍵。
先撇開年齡不談,在職場中的倫理與態度,往往是一個人工作能否穩定的因素。這與怎樣的世代與時代並無關聯,而是職場中本就該有的認知與價值觀。定義一個好員工,學歷與專業度固然重要,職業能力與工作態度更是關鍵,更何況現在很多的工作與學歷並無太大關係,專業職能與態度面反倒是用人與留人的指標。
記得電影裡,年輕老闆對這位高年級實習生並無好感,甚至對這實習生計畫也不感興趣,甚至還一度想將他調離現職。但男主角依然很清晰自己的角色,該上班上班,該下班下班,在工作時間裡絕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即使老闆並未交付他做什麼,他也在等待,甚至主動詢問他要做什麼?當同事問他下班了為何不離開?他只輕描淡寫的說:「老闆沒離開,他又怎能離開?」這裡,筆者給大家「狀態一百」的具體建議就是「認份」。所謂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是能「認清楚自己的本分」;而「當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鐘」更為重 要,也就是「認真於自己的本分」,這就是「認份」的意義與價值,更是職場中最為核心的 「執行力」,而非「執行例」。
當然,不同世代間本就有著屬於該世代的集體價值觀與世代現象,與其花大篇幅去著墨「世代差異」,不如用心去理解不同世代間本就有著不同與差異。人很容易在自我的認知當中期待他人的「認同」,當觀點無法認同時就會用「認知不同」、「價值觀差異」來合理化自己。事實上人與人間「理解」才是重點,我理解你與我的不同,但我不一定認同你,而理解本身已經可以讓關係靠近,至少不是彼此的緊張,而是互相的知悉。
「做好事就絕對不會做錯。」這是電影中一句十分振聾啟聵的話,幾乎已經涵蓋了職場中所有的核心價值。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做對的事」。當你做了對的事,會讓方向與效率提升;當你能「把事做對」,表示你有做事的方法與把事做好的心態。試想:有哪一位主管或老闆會雇用懶員工?即使是年輕世代的 BOSS也是一樣。
在此,再次把職場關鍵的九大核心職能羅列出來:
1. 團隊精神
2. 主動積極
3. 溝通協調
4. 工作熱忱
5. 負責任
6. 工作效率
7. 專業學習
8. 問題解決
9. 壓力忍受
這九大核心職能是跨越世代的,也是送給所有有心重返職場的銀髮工作大軍必須的裝備。
職場上沒有代溝,只有「有待溝通」的態度;職場上不分世代,只有「視線所及的地帶」。如果可以,把彼此的視界調校一下。你要的是一次華麗轉身的職場重返,不是去證明自己過去所擁有的輝煌職涯。如果重返會帶來更好的榮耀,那是生命的再一次揮灑。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能歸零,再老都是新手;能開放,多學都是本事。
高年級實習生 溝通 技巧 在 初和心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理師怎麼說
#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行
1.壓力不是可比較的客觀標準,同個事件對每個人也有不同意義。
2.因應壓力方式是可以學習的。
黃柏威諮商心理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研究所碩士
********【心理講座】*****
*****2018/8/25 (六)14:00-15:30******
【你想看見的,你將它發生:從《高年級實習生》談職場人際溝通】
老闆難溝通?同事難相處?透過電影欣賞,讓你輕鬆學習職場溝通技巧!
🤝澄清自己對職場人際互動的期待
🤝運用溝通處理人際衝突
🤝學習職場人際溝通要點
適合對象:
💢常在職場中有人際衝突
💢想跟同事有好關係
💢想改善與同事、上司的溝通
報名網址:
https://goo.gl/forms/heit4jrZLlU8xoC53
———
💬 可以聽聽心理師講更多內容嗎?
💡 請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想聽心理師說什麼內容唷!
💬 如何才可以收到通知,看到你們的新文章呢?
💡 記得把追蹤中改為搶先看 ,然後再打開接收通知 就可以看到我們最新的文章囉!
高年級實習生 溝通 技巧 在 總編輯の永續時尚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年國際品牌掀起了改朝換代的革新趨勢,為迎合新時代消費族群的喜好,取而代之的是平均年齡35歲的新銳設計師,上一代的大師們不是退休就是退居幕後當藏鏡人。現役依舊在時尚產業呼風喚雨的上一世紀的大師屈指可數:Karl Lagerfeld、Giorgio Armani、Paul Smith、Yohji Yamamoto、Rei Kawakubo與Vivienne Westwood,其中,今年74歲的英國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即使白髮蒼蒼依舊不改其反骨的性格,總是穿著印有標語的T恤與她的子民們一同站上街頭。
她在1971年和搭檔McLaren一起從事設計工作並開立一間服飾店,位在King’s Road 430號的店名為「搖滾吧」(Let it Rock),在嬉皮正流行,且英國電台也很少能聽到搖滾樂被播放的年代,她在店內卻販售1950年代的搖滾唱片和服裝。1972年,店名被改成「年少輕狂」(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當時店裡賣著飾有拉鍊和鍊條的衣服、印有標語的T恤。1974年時店名又改為「性」(Sex),販賣橡膠服飾、皮繃帶、以及帶有拉鍊、破洞、時事標語以及色情圖案的T恤。隨著1976年龐克風的流行,又改成『叛亂份子』(Seditionaries),以至後來的『世界的盡頭』(World’s End)。
1981年秋冬季,Vivienne Westwood在倫敦的Olympia舉辦T台處女秀。1982年十月,在巴黎首展。她在倫敦開了第二家店名為「泥沼的緬懷」(Nostalgia of Mud),該店於1984年結束營業,剛好也是她和Malcolm McLaren結束合作關係的同時。這年對Vivienne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她的世界不再充斥著街頭和年輕文化,從倫敦的西裝大街(Savile Row)的傳統縫紉技巧、英國布料和17與18世紀的藝術上發掘靈感。她在當時首次使用並且沿用至今的「星際軌道」(Orb)商標上,象徵著「過去與未來的接軌」。
就如同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的劇情,數位時代的來臨改變了產業鏈與溝通的方式,但有些觀點與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本質是不會被改變的,老派並非全然是保守八股的。對於這些爺奶級的時尚設計大師們,我始終抱持著景仰,他們真正參與了服裝史的改革,他們才是時尚產業真正的先驅,後起之秀無不受到她的影響,直至今日。
#VivienneWestwood #2015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