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否延續全球Monroe Doctrine?
轟炸敘利亞,幾乎已成為美國總統上任的「成人禮」(rite of passage)。上周拜登派出戰機空襲敘利亞多處被指控為親伊朗的軍事據點,殺戮了20多人。新聞報道篇幅極細小,相信不少讀者根本沒有留意到,真悲哀!大家還記得4年前,特朗普剛上任不久,國家主席習近平去了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進行友善「家訪」,在晚宴吃甜品時,特朗普突然告訴習主席美國正對敘利亞採取飛彈襲擊嗎?
全球早已習慣美國在中東殺人,已變得麻木,根本不再是新聞。但我可以擔保,如出擊者變為中國,肯定成為鋪天蓋地的頭條新聞,必被西方傳媒千夫所指,西方將採取報復式制裁,甚至恐嚇軍事行動。其實不用幻想中國在中東採取軍事行動,中國愛好和平,根本不太可能發生。即使如在新疆再出現恐襲,中央採取必要執法行動,拘捕犯案者,相信極偏頗的西方輿論,已必將無理譴責中國在自己境內的執法。
近日美軍在台灣海峽,頻密派出偵察機進行極具挑釁性,非常接近中國領空的危險軍事行動,可隨時重演近20年前在海南島附近出現過的空中撞機事件。如不幸再發生意外,情况將比當年危險十倍,美中關係今非昔比,美國已把中國當為最大威脅的競爭對手。台灣情况亦比海南島更敏感,除歷史原因外,更絕不可小覷台積電的重要性。中國已把加速發展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提升至等同過去發展原子彈的級別。直到完全成功前,台積電無可比擬的最先進技術和產能,仍是全球各國和所有高科技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半導體成功前 各國必爭台積電產能
近月不尋常地,美國第七艦隊,竟同時有三艘超級航母在西太平洋執勤: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尼米茲號(USS Nimitz)和列根號(USS Ronald Reagan)。第七艦隊母港為日本橫須賀,已駐紮在亞洲近80年,整個艦隊約擁有70艘戰艦、300隻飛機和4萬士兵,是美國海軍中最龐大的「號碼艦隊」(numbered fleet)。
再請各位幻想一下角色對掉,假如是中國航母遼寧號在加州蒙特利半島(Monterey Peninsula)對出數十海里外公海上巡航,派出偵察機執行任務,甚或舉行軍事演習,美國將會如何反應?我相信只要中國艦隊接近夏威夷,美軍已必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在駛近加州前,已有可能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為何國際軍事局勢如此超級不對稱?來源出自一段美國歷史,在1823年,美國立國不到50年時,當時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已在國情諮文中宣布,美國把整個南北美洲視為她的勢力範圍(sphere of influence),將不再允許歐洲列強,即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干預南北美州任何事務。歷史上此宣言被稱為「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如任何外國勢力超越此紅線,美國將把行動視為等同侵犯美國主權的敵對行為(hostile act)。
在美國立國之初,歐洲列強在南北美洲仍有頗大影響力,對美國構成威脅,有些南美國家更仍未成功爭取獨立,所以門羅主義有一定的需要性。此宣言亦代表美國已儼然成為一個可與歐洲列強較勁的新超級強國,亦是美式帝國主義的開始。門羅主義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是聰明地,美國永遠以聽起來很崇高、很正義,但可以是極度虛無縹緲,甚至與事實完全相反的民主、自由,與和平為任何政策、任何軍事行動,包括非法攻打任何國家的藉口和理由!第二個特點是美國採取任何行動前,當然毋須得到被門羅主義所覆蓋的國家的同意,更當然毋須這些國家發聲向美國要求援助。
行使門羅主義的最重要案例當然是總統甘迺迪年代,1962年10月發生的「古巴飛彈危機」。當時蘇聯計劃在古巴部署核飛彈(回應早前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設置飛彈),如落實當然將威脅到距離只約100英里的美國。所以甘迺迪視此舉為直接針對美國的嚴重敵對行為,且宣布如蘇聯不馬上撤回所有軍事設施,將不惜與蘇聯開戰。幸而經雙方秘密商討後,蘇聯願意撤退,其實美國亦同意在歐洲讓步,世界才能避過核戰危機!
美國二戰後門羅主義擴至全球
在二戰中,美國當然是打敗軸心國的最大功臣,亦是最大贏家,成為全球超級強國,亦因此取得全球道德高地,從此擔當世界警察角色,更可說是把門羅主義伸延至全球!此角色非常吃重,責任包括保護全球盟友和附庸國,在美國認為必要時,甚至主動出擊,多年來亦自稱有功於維持全球海上航運安全。世界警察此重擔,美國維持全球約800個海外軍事基地,每年軍事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約後面9個國家的總和;第二名的中國,去年軍事支出只約1850億美元,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
請大家不要誤會門羅主義已過時,美國不再承認仍奉行此近200年歷史,充滿帝國主義色彩的外交教義。不到兩年前,在2019年4月,當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宣布制裁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竟同時提醒全世界:「Today, we proudly proclaim for all to hear: the Monroe Doctrine is alive and well!」有點愚蠢,但總算坦白!
近日西方傳媒,再次發動攻勢,意圖挑撥離間中國與東盟各國感情。上周《經濟學人》封面故事為「The battle for China's backyard」,主要暗藏4個已不新鮮,但仍是陰毒和不正確,針對中國的指控。最離譜的指控是中國願意跟各國分享疫苗的人道立場,竟被抹黑扭曲為疫苗外交,企圖藉此爭取外交好感和令到世人忘記病毒「來自」中國。絕對需要再說清楚一次,西方多國治疫失敗,所以當疫苗研發成功後,美、加和英國等馬上囤積居奇超過自己人口數倍的疫苗,不用說不會真心幫助發展中國家,連親密歐盟國家都未能獲得足夠疫苗,所以不少已樂意開始接種中國疫苗。東南亞的優先權當然更低,何時才輪到印尼等國?所以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早在1月底已欣然率先公開表示接種了科興疫苗。
中國分享疫苗 遭西方指控為播毒開脫
至於病毒來自中國之說更無理,更陰毒。首先病毒來源仍是個謎,世衛專家都不排除外國凍肉或海產輸入的可能。再者即使來源地是中國,既然世衛專家已完全排除病毒來自武漢實驗所的可能,亦即是病毒產生純屬天然(但可能跟氣候和環境變化有關),那麼中國何罪之有?HIV病毒最初病例都在美國,至今已奪取全球超過4000萬人性命,美國需否為此道歉和賠償?西方仍指控中國在疫情剛出現時,失責沒有完全防止病毒流出中國。此項指控當然同樣無理,最初中國自顧不暇,在不到1個月內公布整個病毒基因排列,已非常了不起,能在3個月內大致控制全國疫情就更值得佩服。至今疫情已蔓延了1年,美、加、瑞典等國,有什麼控制疫情輸出的措施?連有效的本地隔離措施都沒有!散播病毒的罪名不是更重嗎?
第二個指控仍是所謂的經濟侵略。10年內,中國在東南亞投資增加了30倍,升至400億美元,投資範疇包括高速公路、高鐵、港口等有助商貿的基建設施,亦在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等,開設大量工廠,這些都是互利的投資項目,即使有小量投訴僱用太多中國工人,但主要原因是本地工人水平仍未達標,不可能是中國工人工資比當地工人低吧!至於能否應付各基建項目的財務負擔,這主要是當地政府自己衡量的責任。曾看過一段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的視頻,他憶述當年財政危機時把Piraeus港口賣給中遠集團時,希臘工人覺得條例對他們不夠好,結果中方樂意把部分股份送給工會。我相信在東盟各國,在合理條例下,中方同樣有一定彈性。
西方道德標準常變 昂山素姬再成聖人
第三個無證據的指控是中國賄賂各國政客,和支持專制政權,如剛發生政變的緬甸軍政府。我不清楚實情,但這些指控嚴重,必須拿出真憑實據,不可隨口中傷。而且西方道德標準是可按本身利益而不停改變的,不久前昂山素姬仍被指控為種族滅絕羅興亞(Rohingya)族群的幫兇,差點連諾貝爾和平獎都想收回,但現在又再次開始被西方傳媒捧為逆權「聖人」!對比西方帝國主義下對整個中南半島,在過去200年的侵略、殖民和引起的多場戰亂,導致多少人家破人亡,無論中國有否干預別國內政,簡直微不足道。
第四個指控是中國「霸佔」大部分南中國海的主權,非法建設大量人工島,且把部分島嶼軍事化。根據著名新加坡學者兼前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的中立解釋,最先在南中國海建造人工島的是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國,且有些數量比中國還要多,但當然中國能力強大,建造的人工島面積比其他國家大得多。馬凱碩再解釋,在中國把部分島嶼軍事化初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反對的美方提出降溫解決條件,只要美國不派出戰艦駛近這些人工島進行挑釁行動,就答應停止軍事化,但不幸美方錯過機會,拒絕答應。
中國須加強國防 爭取南中國海活動空間
中國已成為一個超級強國,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國絕不好戰,是歷史上少有40多年沒有打過仗的超級強國。中國亦非一個擴張型的霸權,更絕不會奉行帝國主義,宣布中國式的「門羅主義」。但無疑愈來愈強大的中國,亦招來美國和西方的猜忌,因此中國必須加強國防,包括爭取在自己「後園」、南中國海的活動空間。在過去,甚至可說美國第七艦隊對中國也有好處,免費為中國商業航運護航,但時到今天,多謝了,中國不需亦不可再接受此「恩惠」,中國已有足夠軍事資源保護自己,更不可把自己的石油和各種礦產資源命脈,交給隨時可封鎖航道的美國海軍手上。
我絕對相信中國在有關南海外交事務上,將盡量忍讓和保持克制,因為時間優勢在中國這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關係將繼續發展,時間將證明這是互利的,中國外交政策是和平的,亦即是對美國軍事保護的需要將減低。而美國佔全球經濟的比例亦必繼續下降,40年來已從全球近半跌至現在的約25%,再過10年,可能20%都不到,更大概率已被中國超越,到時如何再負擔 「9 Power Standard」的軍事開支?唯一方法將是迫使全球門羅主義覆蓋的國家,購買大量高昂的武器系統,甚或收取駐軍費用。馬凱碩和所有專家都勸喻美國避免逼東盟各國,在美國和中國兩者中作出選擇,但隨着時間過去,正確選擇將愈來愈明顯。
(中環資產持有台積電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
1850年美國 在 mydress.com.t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人衣櫥都有一件的「牛仔褲」👖
是日常穿搭的必備單品
https://www.mydress.com.tw/l-i2qey
Denim丹寧,也就是牛仔布料的統稱。
1850年美國淘金熱潮,發明者李維·施特勞斯加入到了洶湧的淘金隊伍,通由親戚了解到一種叫做「尼姆靛藍斜紋棉嗶嘰Nimes Serge」的藍白相間的斜紋粗棉布,他大膽將這種面料應用到牛仔褲中✂並且使用黃銅鉚釘及皮革鑲邊的加固方法,使得牛仔褲的實用性及美觀度進一步提升。
二十世紀,也就是三四十年代,美國西部電影廣受歡迎,因此牛仔褲變成了好萊塢電影明星穿著中的經典,受到各種宣傳媒體的影響,牛仔褲成為了民主、自由的象徵。
1850年美國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的由來》
安娜‧賈維斯一輩子沒有生育,但是她母親於1905年的逝世,啟發了她在1908年籌辦第一次的母親日。
1908年5月10日,許多家庭聚集於賈維斯位在西維吉尼亞州格拉夫頓的家鄉,參加在今日名為國際母親節聖殿的教堂所舉辦的活動,同時,在賈維斯當時居住的費城及其他城市也有相關活動。
主要在賈維斯的推動下,美國愈來愈多城市與州開始慶祝母親日,直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1914年正式將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訂為母親節。
「對賈維斯而言,在這一天,你應該回家跟母親在一起,感謝她為你做的一切。」衛斯理學院的凱薩琳‧安托里尼在一次訪談中說。
「這一天並不是為了讚頌全天下的母親。而是以你身為一個兒子或女兒的身分,去讚頌你所認識最棒的母親──你的母親。」這也是為什麼賈維斯當初強調的是單數的母親(Mother’s Day)而不是複數的母親(Mothers’ Day),安托里尼解釋。
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是1908年第一次慶祝母親節背後的推手。( Corbis Bettmann 攝)
今(2014)年是美國法定慶祝母親節的一百週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在1914年正式將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訂為母親節)。通常,我們會以早午餐、禮物、卡片和滿滿的愛與感謝來度過這個節日。
然而這個節日的來源其實有段嚴肅的歷史:它是為了哀悼中的女性所創立,用意在紀念死去的士兵並推動和平。當這個節日變得愈來愈商業化時,它最大的推手安娜‧賈維斯傾盡所有對抗這個趨勢,最後一貧如洗、精神失常地死於療養院中。
一切始於1850年代。西維吉尼亞衛斯理學院歷史學者凱薩琳‧安托里尼(Katharine Antolini)指出,當時,西維吉尼亞州的女性運動組織者安‧里維斯‧賈維斯(Ann Reeves Jarvis),也就是安娜的母親,籌組了母親日工作俱樂部,以改善衛生條件、降低嬰兒死亡率、對抗疾病並防止母奶汙染。這些團體也在1861到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照顧雙方的受傷將士。
戰後,賈維斯與其他女性組織了「母親友誼日」野餐與其他活動,透過這樣的和平策略讓從前的敵對雙方和解。其中一位便是以譜寫《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著名的茱莉亞‧沃德‧豪伊(Julia Ward Howe),她在1870年發布了一份廣為流傳的《母親日宣言》,號召女性為推廣和平扮演積極的政治角色。
大約在此時,賈維斯在西維吉尼亞州為聯邦與邦聯兩方的支持者籌辦了一次母親友誼日。不過,對我們今日稱為母親節(Mother’s Day)的節日貢獻最大的,是她的女兒安娜,而安娜在後來的人生,大半時間都用來對抗母親節後來演變成的樣貌。
屬於「一個」母親的日子,而不是所有母親的節日
安娜‧賈維斯一輩子沒有生育,但是她母親於1905年的逝世,啟發了她在1908年籌辦第一次的母親日。
1908年5月10日,許多家庭聚集於賈維斯位在西維吉尼亞州格拉夫頓的家鄉,參加在今日名為國際母親節聖殿的教堂所舉辦的活動,同時,在賈維斯當時居住的費城及其他城市也有相關活動。
主要在賈維斯的推動下,美國愈來愈多城市與州開始慶祝母親日,直到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在1914年正式將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訂為母親節。
「對賈維斯而言,在這一天,你應該回家跟母親在一起,感謝她為你做的一切。」衛斯理學院的凱薩琳‧安托里尼在一次訪談中說。
「這一天並不是為了讚頌全天下的母親。而是以你身為一個兒子或女兒的身分,去讚頌你所認識最棒的母親──你的母親。」這也是為什麼賈維斯當初強調的是單數的母親(Mother’s Day)而不是複數的母親(Mothers’ Day),安托里尼解釋。
但賈維斯的成功很快就轉為失敗,至少在她自己眼中是如此。
安娜‧賈維斯所發起的私密而個人的母親節的概念,很快成為商人大發利市的好機會,主要集中在花束、糖果和卡片的購買與贈送,而這樣的發展讓賈維斯深深感到困擾。為了讓母親節回到它充滿虔敬的根源,她開始把自己的時間和繼承的可觀遺產都投入了這個努力。
賈維斯註冊成立了「母親日國際協會」,試圖重新找回對這個節日的控制權。她組織了杯葛行動、威脅興訟,甚至為了第一夫人艾蓮諾‧羅斯福利用母親節為慈善組織募款而攻擊她。
「1923年,她闖入了費城的一次糖果點心商大會。」安托里尼說。
兩年後,她又發動了類似的抗議行動。「現在還存在的『美國戰士母親』組織,每年都利用母親節來募款,並且販售康乃馨。」安托里尼說。「安娜對此深惡痛絕,所以她在1925年闖入了他們在費城的大會,最後還因為破壞安寧被逮捕。」
賈維斯企圖改革母親節的狂熱努力一直持續到至少1940年代早期。最後,她在1948年以84歲之齡死於費城「馬歇爾廣場療養院」。
「死於療養院時她身無分文而且已經失智,但如果她願意,其實可以從母親節獲得利益,」安托里尼說,「但她沒有,她咒罵那些從中獲利的人,而這耗費了她所有,在財務與健康上都是。」
目前,母親節仍是消費主義的火車頭。
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盟的預測,美國人今(2014)年平均將在媽媽身上花162.94美元,總數預期將達199億美元。而全美餐廳協會則報導,母親節是全年最多人外食的節日。
著名的卡片公司Hallmark自1920年代初開始販售母親節卡片。該公司指出,母親節卡片是美國第三多人交換的節日卡片,僅次於聖誕節與情人節卡片。
母親節也是僅次於聖誕節最多人送禮物的節日。這當然又不會是母親節之母所樂見的了。
安娜‧賈維斯啟動的母親節,已經傳到世界許多地方,其中也包括台灣;各國慶祝的熱度、方式與日期不盡相同,不過大部份的日期都落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在阿拉伯,母親節落在3月21日,大約與驚蟄同時。在巴拿馬,這一天落在12月8日,天主教會在這一天讚頌可能是最出名的一位母親:聖母瑪利亞。泰國的媽媽們在8月12日這一天過節,這一天是詩麗吉王后的生日,她已經從1956年統治至今,許多人視她為所有泰國人的母親。
英國有數百年歷史的 Mothering Sunday(「母教堂星期日」),落在基督教四旬齋期間的第四個星期天。一開始它是春天的某一個星期日,人們在這一天造訪居住地區最大的教堂(母教堂),而非他們自己教區的教堂。為了在 Mothering Sunday 造訪母教堂所帶來的旅行往返,漸漸成為家族聚會的機會,最終成為英國的母親節。
(本文摘自「國家地理雜誌」,由 Brian Handwerk 撰文,胡宗香編譯。)
1850年美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在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音譯名巴拉坑)。澳門在19世紀時期是人口販賣中心。聖安多尼教堂與大三巴牌坊之間是豬仔館林立的地方。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廣州話就百多年前政府向華工徵收人頭稅道歉,並且宣佈賠償方案。在西方人發現新大陸和開拓南亞殖民地之後,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開採殖民地的資源,從非洲引進黑奴。1800年代初,英國等殖民者禁止非洲奴隸貿易後,轉從印度和中國引進豬仔。賣豬仔一詞,是中國人的自嘲之稱,西方人稱「苦力」Coolie Labor。最早的「豬仔」是去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地)。豬仔的本質上是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契約(合同)載明工作期限和工資待遇。期限一般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等三種。待遇根據合同長短而定。十年期的「豬仔」預付安家費二十銀元,五年的十五元,三年的十三元,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1849年之前,美國華人人數很少,只有區區325人,他們大多是官員,商人,也有少量學生和馬戲演員。1848年1月,美國舊金山(舊金山)發現金礦,同年3月小道消息傳開,各地淘金者蜂擁而至。1849年消息傳到中國,隨即有323個廣東人前往淘金。1849年又有450人達到舊金山,1852年有兩萬人到達。他們主要來自於廣東臺山、開平和恩平地區,比如1854年寧陽會館就接待臺山籍人8349人。雖然金礦在法律上歸美國聯邦政府所有,但當時民間金礦開採通行規矩是打樁劃界,誰有效開發,歸誰所有。1850年加州政府開始徵收每月20美元的開礦稅。1852年改徵每月3美元/人的外籍礦工稅。到1860年代,河床表面金礦大部分被淘走,唯有實力大公司才有能力繼續開採,當時礦工工資在1-3美元/天之間。淘金發財機會大大減少,一些中國人打道回府,一些人轉道去澳大利亞或加拿大溫哥華繼續淘金,一些人轉行開洗衣店和中餐館,還有一些人去修鐵路。1863年開工的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工程開工,吸引了大量華工。鐵路華工月薪為30美元,食宿基本自理,鐵路公司也會提供一些生活幫助。和歐洲移民攜全家定居不同,華工前往美洲的目的是賺錢回鄉買田置產,所以85%以上為單身青壯年文盲男性,少量女性基本上作為性服務提供者存在。1862年《反苦力法》生效,不鼓勵外籍勞工入境,並向外籍勞工徵收每月2.5美元的「人頭稅」。到1870年,雖然中國人佔加州總人口比例只有8.6%,但佔勞動力的比例高達25%。到1880年,舊金山地區,華工佔總勞動力的1/3。19世紀中葉以後,社會主義傳入美國,美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要求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的罷工活動此起彼伏。但每當歐洲移民勞工罷工,華工就「乘虛而入」。歐洲白人移民將勞工工資大幅下降歸咎於中國「苦力」,針對華工的暴行屢有發生。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禁止任何華工入境(但官員、商人、學者和學生等其他人員不受影響),而且規定已經在美的中國「苦力」需要在離境前事先申請「回美證」才能返回美國,意圖減少中國「豬仔」的數量。在1900年前,到達加州的中國人高達30萬人,留下來的大約為10.7萬人。1862年美國《反苦力法》生效後,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又譯合同工)獲得自由,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僱主。但舊金山中國六大公司(The Chinese Six Companies,中華總會的前身)宣稱,他們早在1853年就停止輸入契約勞工,改用「信用票」制度(Credit-ticket System)。當時,從香港到美國加州需要2-3個月的海上航行時間,中途可能遭遇海盜和風暴,風險極大。而且勞務公司(中國六大公司)一般需要替赴美華工預支三筆費用:給華工父母的寬慰金(20美元左右,一般家庭選擇不要),船票(40-50美元)和路途開銷(20美元)左右。運送一名華工,成本在60-90美元之間。華工可以自由選擇僱主,只要按照合同每月償還這筆「貸款」就行。這樣的系統理論上符合美國法律。但中國放貸公司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常會和華工的工頭勾結,讓他們每月代扣工資用於還貸,還會對華工本人和其在中國的家人採取威脅手段,脅迫盡快還貸。還款總額依還貸期的長短而不同,一般來說,華工需要為他們的美國之行付出200-300美元的代價。一些華工,選擇向親友借錢,或等待哥哥從美國寄錢回來成行。親戚帶親戚,老鄉帶老鄉,有的村莊幾乎家家有人出洋謀生,比如1877年有200多人跟隨海宴沙欄村華工李仍去了美國。
1850年美國 在 1850年,Henry Wells和William Fargo創立了美國運通。 一年 ... 的推薦與評價
1850年 ,Henry Wells和William Fargo創立了美國運通。 一年復一年,164個年頭,持續為您帶來最美好的服務體驗!未來,也請您繼續和我們攜手走下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