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邊吃早餐邊滑一下昨晚的收盤狀況,看到最愛的雜誌這期主題報導也是訪問也是我最愛的投資人之一Peter Lynch彼得林區,根本就是精神食糧啊!
已經75歲的林區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它的書跟對市場的看法仍然適用於任何投資環境~
在美股又創新高之際,雜誌提出一個問題:在現今的投資環境中,主動投資者,或是個人投資者還能選到像Amazon(AMZN)或Apple(AAPL)這樣偉大的公司嗎?
我們是否可以在這些公司尚未成為巨人之前找到投資的機會,跟著這些大成長股一起獲利呢?
首先,林區說如果你不看好美國,就不要投資~如果你認為美國這個國家在未來will be ok,那不管是主動或被投投資,你都該投資~(這點與巴菲特的想法一樣)
接著,你要怎麼找到好公司?如果你有看過彼得林區的書,你覺對不會陌生他主張的投資法~描述他如何找到10-bagger(十倍股),又是如何創造輝煌的報酬紀錄
👉 先幫大家總結基本條件:
1️⃣ 找到盈餘成長介於20%-50%的公司
2️⃣ 評估PEG Ratio(本益成長比),當PEG<1的公司可以關注
3️⃣ 檢視存貨成長率與負債比率
4️⃣ 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度過逆風期
5️⃣ 避免追逐熱門股
️最好的投資源自於你找到不用去擔心它的公司,“Invest in what you know.”投資你熟悉的公司,林區有許多翻倍股都是這樣發掘的。
如果你認為某些股票漲多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再上漲,你可以問一個問題:How long is the story?
👉 故事會持續多久?
也就是這家公司的成長、獲利能力是否有持續性?而持續性的來源當然靠得是競爭優勢!
舉例來說,當林區注意了Walmart(WMT)這檔成長股時,它已經是一家上市10年、營運25年的公司,股價也已經上漲10倍了!林區當時認為:挖~我錯過了!
結果,Walmart後來又持續上漲,漲到50倍~這樣的故事可不只一樁。
你也有可能是因為你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而錯過了好公司,例如麥當勞(MCD)這家公司,在當時大家都認為它快不行了~
就如我曾說美股很多餐飲股都是成長股,因為它們的市場不是只有"美國人",而是全世界的人類。當時的投資人忽略了麥當勞國際市場的展店潛力而不投資,結過錯過了這支成長股。
你不需要找到所有的成長股來買,你只需要找到眾多機會中的一兩個,就可以讓你獲利豐富。如果你覺得某些產業或公司已經太受關注,太多的錢去追逐它們導致股價過熱~你就應該從被冷落的公司去找到潛在的機會。
文章很長,先跟大家分享前面的部分~
大家應該也很想知道彼得·林區是怎麼看現在的指數型基金與獨角獸公司吧❓
#想知道的朋友+1
#多按讚支持,鼓勵更多好文章分享❤️
amzn peg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上起床邊吃早餐邊滑一下昨晚的收盤狀況,看到最愛的雜誌這期主題報導也是訪問也是我最愛的投資人之一Peter Lynch彼得林區,根本就是精神食糧啊!
已經75歲的林區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它的書跟對市場的看法仍然適用於任何投資環境~
在美股又創新高之際,雜誌提出一個問題:在現今的投資環境中,主動投資者,或是個人投資者還能選到像Amazon(AMZN)或Apple(AAPL)這樣偉大的公司嗎?
我們是否可以在這些公司尚未成為巨人之前找到投資的機會,跟著這些大成長股一起獲利呢?
首先,林區說如果你不看好美國,就不要投資~如果你認為美國這個國家在未來will be ok,那不管是主動或被投投資,你都該投資~(這點與巴菲特的想法一樣)
接著,你要怎麼找到好公司?如果你有看過彼得林區的書,你覺對不會陌生他主張的投資法~描述他如何找到10-bagger(十倍股),又是如何創造輝煌的報酬紀錄
👉 先幫大家總結基本條件:
1️⃣ 找到盈餘成長介於20%-50%的公司
2️⃣ 評估PEG Ratio(本益成長比),當PEG<1的公司可以關注
3️⃣ 檢視存貨成長率與負債比率
4️⃣ 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度過逆風期
5️⃣ 避免追逐熱門股
️最好的投資源自於你找到不用去擔心它的公司,“Invest in what you know.”投資你熟悉的公司,林區有許多翻倍股都是這樣發掘的。
如果你認為某些股票漲多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再上漲,你可以問一個問題:How long is the story?
👉 故事會持續多久?
也就是這家公司的成長、獲利能力是否有持續性?而持續性的來源當然靠得是競爭優勢!
舉例來說,當林區注意了Walmart(WMT)這檔成長股時,它已經是一家上市10年、營運25年的公司,股價也已經上漲10倍了!林區當時認為:挖~我錯過了!
結果,Walmart後來又持續上漲,漲到50倍~這樣的故事可不只一樁。
你也有可能是因為你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而錯過了好公司,例如麥當勞(MCD)這家公司,在當時大家都認為它快不行了~
就如我曾說美股很多餐飲股都是成長股,因為它們的市場不是只有"美國人",而是全世界的人類。當時的投資人忽略了麥當勞國際市場的展店潛力而不投資,結過錯過了這支成長股。
你不需要找到所有的成長股來買,你只需要找到眾多機會中的一兩個,就可以讓你獲利豐富。如果你覺得某些產業或公司已經太受關注,太多的錢去追逐它們導致股價過熱~你就應該從被冷落的公司去找到潛在的機會。
文章很長,先跟大家分享前面的部分~
大家應該也很想知道彼得·林區是怎麼看現在的指數型基金與獨角獸公司吧❓
#想知道的朋友+1
#多按讚支持,鼓勵更多好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