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演進:從雲端到邊緣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演進正改變設備的創建和使用方式。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能力不斷增強,所有物聯網相關產品開始朝向符合終端需求的應用開發,不再僅依靠雲端連接的支持。終端運算的優勢包括實時性、數據隱私和領先的能源效率,對設備製造商來說,不需要在產品銷售的每個區域都佈署雲基礎設施,產品上市的時間和成本就能縮短。雖然雲端和邊緣運算各有優勢,但若邊緣運算能克服雲端無法解決的問題,人工智慧的未來將會在終端實現……
目前AI主要有雲端人工智慧(Cloud AI)和人工智慧邊緣運算(Edge AI)兩種形態。從2012年深度學習開始到2016年、2017年,大部分AI應用都是在雲端開發的。雲端的優勢是計算能力很強、運算速度很快,這是終端無法比擬的,在2014年時,若把一張照片丟到雲端再回來,網路延遲大概是250~1250毫秒(ms);當時若在終端運算,需要耗時3秒鐘,這種速度當然是無法被接受的。但到了2016年,因為硬體和演算法的進步,終端的網路延遲從3秒鐘一口氣降低到50ms,代表AI在終端是可行的。
發展邊緣AI運算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解決延遲的問題。AI若能更靠近物聯網設備,把原本在雲端的運算引到邊緣設備,由邊緣電腦用更快的速度做出即時決策,這是在雲端解決方案中無法實現的。
Edge AI將成潮流?
聯發科技計算與人工智慧技術群處長吳驊指出,邊緣AI的優勢在於提高智慧深度神經網路(DNN)的執行效率,同時保持良好的準確性,並縮短產品上市的投資與風險。深度學習從2012年開始慢慢走紅,讓機器從蒐集好的數據中進行學習,除了增加準確率,也減少人工的投入,尤其是影像辨識的錯誤率從26%大幅下降到16.4%,2015時已達到人工辨識的水準,錯誤率只有3.6%。
另一方面,雲端可能會有大量數據傳輸速度慢、反應不及時、隱私容易洩露等問題,因此若將AI部署在終端,可以省去數據在本地與雲端來回傳遞的過程,不僅反應速度更快,且可避免傳輸過程中洩漏隱私,並能降低整個系統的功耗。吳驊認為,雖然雲端和終端各有優勢,但若終端能克服雲端上無法解決的問題,AI必定會在終端實現;至於終端無法辨識的部分,可也以和雲端計算合作。
邊緣AI運算量快速成長
邊緣AI的運算量正在快速成長,過去深度學習是做影像分類、主體偵測;2018年進入影像分割,運算需求達到500G MACs等級,今年深度學習開始進入影像品質階段,運算效率可能會達到10T MACs等級,意味著邊緣運算量將不斷增加。邊緣AI正在實現新穎的應用,並驅動更高的AI運算能力,因為新興的APP越來越複雜,需要更高的AI能力,為AI裝置設計的系統單晶片(SoC)將比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挑戰性。
在AIoT 時代,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交流,都有賴於資料安全、超低時延的邊緣AI計算能力。聯發科近日發佈人工智慧加上物聯網的AIoT平台,NeuroPilot是一個以異構運算為基礎,整合軟硬體、完整、開放的人工智慧平台,將CPU、GPU和APU等異構運算功能內建到SoC中,透過Edge AI處理平台生態系統,發展出從智慧手機到智慧家庭、可穿戴、物聯網和聯網汽車所需的全面軟體工具,藉由打造專為邊緣裝置設計的AI處理器,聯發科目標是成為邊緣裝置AI運算的重要推手,攜手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打造AIoT生態圈。
影片:AI Everywhere
https://youtu.be/O1-44b69vjI
聯發科希望透過NeuroPilot AI平台,結合產業鏈其他廠商一起把edge AI做大,要讓人工智慧的快速普及,Edge AI的最高境界就是實現AI Everywhere。為了做到這一點,聯發科的AI平台採用跨操作系統的通用架構,能夠跨平台和跨產品線進行部署,將同一套架構應用到各種智慧型裝置甚至車用電子上,合作夥伴只要編寫一次程式,即可實現處處部署。聯發科正在轉化各種智慧型裝置並創造更多商機,像是掃地機器人不只要會打掃,還要能分辨寵物排泄物;視訊會議要直接能辨識與會者身份、語言自動轉換、還能自動撰寫會議紀錄;車用方面則是投入無人駕駛研發。針對上述情境,聯發科會在已有的裝置解決方案中,進一步帶入AI,從「被動的智慧」化為「主動的智慧」。
吳驊也強調,邊緣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更多AI應用,記憶體和散熱將是兩個最關鍵的設備限制,DNN效率提升和專用硬體設計繼續會是關注焦點。
附圖:圖一、聯發科技計算與人工智慧技術群處長吳驊
吳碧娥/攝影
資料來源:http://www.naipo.com/…/Industry_Econo…/IPNC_190605_0703.ht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