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子分房睡幾乎是每個父母會面對到的。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分房睡可以讓孩子更獨立。錯!沒有根據,而且研究顯示,分房睡,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反而會可能讓小朋友更沒安全感,更喜歡吸手指。跟父母同房的小孩,反而表現出來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研究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為何?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但是歐美逐漸現在反其道而行,提倡跟父母同房(不同床)room-sharing.
那麼應該要什麼時候才可以分房睡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據統計,美國有87%的小朋友跟父母是分房睡,在新加坡只有20% ,在北歐大約有50%。所以不同的家庭文化,有不同的狀況。其實在醫學上,還真的沒什麼文獻跟規則,告訴父母應該什麼時候分房睡比較好。這個問題因素太多,但是最重要,就是要等孩子跟全部人都準備好才實行,不要操之過急。
有些網路上流傳著「性蕾期就最好要分房睡」、「不分房睡會性早熟」、「不分房睡以後會變媽寶」。其實都沒什麼相關。媽寶方面,那是體質關係…(不分房會導致性早熟,麻煩可以再扯遠一點、再離譜一點)
這幾年流行很多育兒方法,其中一種是百歲醫師的隨他哭cry it out。隨他哭或百歲醫師的書中所提到的是比較偏教養的方式,本來教養就沒有什麼對錯,這個就不評論也沒有不對。但是其中的一點,在兒科界裹,最為人詬病的是「趴睡」。有多少個嬰兒因為看了相關的書籍與概念,而發生意外,沒有人統計過。但是統計發現,不要趴睡,要躺著睡(back to sleep),確實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後群S I DS的發生,這是一個事實。
除了躺著睡( back to sleep)以外,現在還有一個概念,值得父母大家去留意。就是父母也要陪著孩子 #趴著玩 tummy to play:
1️⃣建議每天陪著小朋友趴著玩(清醒的時候)
2️⃣每天玩三到5分鐘
3️⃣一天兩至三次
這樣的目的在於,減少頭部的壓力(很多父母都很在意頭型),改善頭骨不對稱的發展。也可以訓練寶寶的頸部與背部的肌肉支撐力,萬一發生小朋友他想要翻身的時候,有能力處理。要陪同喔,不能放著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爬著玩。
兒科醫學會也認為市面上的頭骨固定枕,或者頭型塑型產品,都沒有用。所以大家別浪費錢在哪些產品身上。
另外其實也要分辨小朋友頭型歪的原因,是單純習慣的問題?常常頭轉向固定一邊?還是說有斜頸的可能?這就要由兒科醫師來幫忙判斷
參考資料: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safe-sleep-recommendations-to-protect-against-sids.aspx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A-Parents-Guide-to-Safe-Sleep.aspx
Mileva-Seitz VR, Luijk MPCM, van Ijzendoorn MH, Jaddoe VWV, Hofman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nighttime-sleep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no easy verdic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6; 37: 1-12. Infant Ment Health J. 2016 Jan-Feb;37(1):5-16. doi: 10.1002/imhj.21547. Epub 2015 Dec 31.
Barajas RG, Martin A, Brooks-Gunn J, Hale L. Mother-child bed-sharing in toddlerhood and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Pediatrics 2011; 128: e339-47.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aap-press-room-media-center/Pages/Tummy-Time.asp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
「english journal of the english association」的推薦目錄:
english journal of the english association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子分房睡幾乎是每個父母會面對到的。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分房睡可以讓孩子更獨立。錯!沒有根據,而且研究顯示,分房睡,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反而會可能讓小朋友更沒安全感,更喜歡吸手指。跟父母同房的小孩,反而表現出來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研究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為何?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但是歐美逐漸現在反其道而行,提倡跟父母同房(不同床)room-sharing.
那麼應該要什麼時候才可以分房睡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據統計,美國有87%的小朋友跟父母是分房睡,在新加坡只有20% ,在北歐大約有50%。所以不同的家庭文化,有不同的狀況。其實在醫學上,還真的沒什麼文獻跟規則,告訴父母應該什麼時候分房睡比較好。這個問題因素太多,但是最重要,就是要等孩子跟全部人都準備好才實行,不要操之過急。
有些網路上流傳著「性蕾期就最好要分房睡」、「不分房睡會性早熟」、「不分房睡以後會變媽寶」。其實都沒什麼相關。媽寶方面,那是體質關係…(不分房會導致性早熟,麻煩可以再扯遠一點、再離譜一點)
這幾年流行很多育兒方法,其中一種是百歲醫師的隨他哭cry it out。隨他哭或百歲醫師的書中所提到的是比較偏教養的方式,本來教養就沒有什麼對錯,這個就不評論也沒有不對。但是其中的一點,在兒科界裹,最為人詬病的是「趴睡」。有多少個嬰兒因為看了相關的書籍與概念,而發生意外,沒有人統計過。但是統計發現,不要趴睡,要躺著睡(back to sleep),確實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後群S I DS的發生,這是一個事實。
除了躺著睡( back to sleep)以外,現在還有一個概念,值得父母大家去留意。就是父母也要陪著孩子 #趴著玩 tummy to play:
1️⃣建議每天陪著小朋友趴著玩(清醒的時候)
2️⃣每天玩三到5分鐘
3️⃣一天兩至三次
這樣的目的在於,減少頭部的壓力(很多父母都很在意頭型),改善頭骨不對稱的發展。也可以訓練寶寶的頸部與背部的肌肉支撐力,萬一發生小朋友他想要翻身的時候,有能力處理。要陪同喔,不能放著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爬著玩。
兒科醫學會也認為市面上的頭骨固定枕,或者頭型塑型產品,都沒有用。所以大家別浪費錢在哪些產品身上。
另外其實也要分辨小朋友頭型歪的原因,是單純習慣的問題?常常頭轉向固定一邊?還是說有斜頸的可能?這就要由兒科醫師來幫忙判斷
參考資料: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safe-sleep-recommendations-to-protect-against-sids.aspx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A-Parents-Guide-to-Safe-Sleep.aspx
Mileva-Seitz VR, Luijk MPCM, van Ijzendoorn MH, Jaddoe VWV, Hofman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nighttime-sleep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no easy verdic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6; 37: 1-12. Infant Ment Health J. 2016 Jan-Feb;37(1):5-16. doi: 10.1002/imhj.21547. Epub 2015 Dec 31.
Barajas RG, Martin A, Brooks-Gunn J, Hale L. Mother-child bed-sharing in toddlerhood and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Pediatrics 2011; 128: e339-47.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aap-press-room-media-center/Pages/Tummy-Ti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