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將上個世紀的蝙蝠俠四部曲一次跑完(先前看已是幼年時期,記憶全無),發現,我並沒有如傳言中每況愈下的感受,簡略淺談幾個我看到的趣點。
.
首集《蝙蝠俠》(Batman ,1989)無疑是最出色的一集,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奠定了本片的表現主義視覺基礎,但之所以那麼出色,傑克尼柯遜(Jack Nicholson)當然是最大功臣,跟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小丑相比,孰優孰劣?答案是無法比較。此丑非彼丑,兩個故事的世界觀根本不同。
.
提到世界觀,順道一提在這一集中個人覺得最好玩的片刻,是小丑帶著小嘍囉闖入女主角金貝辛格(Kim Basinger)屋內,正好撞見她與未變身的蝙蝠俠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約會中。原本應是劍拔弩張的驚險場面,金貝辛格竟然趁兩人在對峙的時候,偷偷地,躲在後面,吃爆米花!!由此可見提姆波頓的《蝙蝠俠》是多麼地放肆自在。
.
第二集《蝙蝠俠大顯神威》(Batman Returns ,1992)持續由提姆波頓執導,丹尼狄維托(Danny Devito)、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和克里斯多夫華肯(Christopher Walken)等大咖加盟,視覺風格延續前作,但卻令我相當不耐。蜜雪兒菲佛摔死後,被一群貓咪舔了幾下,便起死回生,返家,隨手拿起身旁的布料,就剪裁出超炫的貓女服,接著就以貓女身份出勤了。一切發展太過於理所當然。該片的反派魅力盡失,使得我睡意濃濃。
.
第三集《蝙蝠俠3》(Batman Forever ,1995)由喬舒馬克(Joel Schumacher)接棒執導,蝙蝠俠換由方基墨(Val Kilmer)主演,是毀譽參半的一集(據說方基墨很難搞?)。該片的缺點是明顯的,其一是反派的嚴重失衡,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不知會不會後悔自己演過這部電影?他主演的雙面人沒有走出獨有戲路,與傑克尼柯遜的小丑重疊性過高,差別只在於雙面人更笨。
.
反派二號迷天大聖金凱瑞(Jim Carrey)很快竄出,立刻搶去湯米李瓊斯的所有鋒頭。即便湯米李瓊斯已經非常敬業的表現出瘋癲狀(甚至過於用力),但擺在金凱瑞旁邊就是失色,這種誇張動漫式的戲局,就是金凱瑞的主場,誰與爭鋒?幸有金凱瑞壓陣,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漫畫風貌(從表演到大膽的卡通式音效皆然),我願給這部片第二高的評價。
.
第四集《蝙蝠俠4:急凍人》(Batman & Robin ,1997)繼續由喬舒馬克執導,蝙蝠俠則換成了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一如大家的評價(IMDb竟只有3.7),果然糟到谷底,從開場戲就是一場災難,成功將觀眾急凍。然而,我感覺喬治克隆尼是有自覺的,他的神情幾度讓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星際大戰》前傳三部曲中的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他們同樣流露出了一種「我TMD不相信我現在到底在演啥」的表情。
.
蝙蝠俠在前三集被塑造的形象大致類似,還是顯得嚴肅正經一些,但在最後一集,喬治克隆尼卻把蝙蝠俠演成一個風趣幽默、妙語如珠(雙關語一堆)的傢伙。錯也許更該歸咎於編劇,布魯斯韋恩竟然會允諾以蝙蝠俠的身分參加派對,未免太荒謬了吧?
.
這部片可以吐嘈的點太多,除了故事拙劣,反派低能,同伴低能(羅賓的囉唆程度堪比安納金天行者),就連劇情邏輯都自打臉(冰封人體11分鐘會死亡是劇中設定,劇末卻自己顛覆掉)。幾場戲的廉價程度驚人,像是高成本製作的《周六夜現場》。
.
綜合以上,對於一個不怎麼吃超級英雄套路的我而言,寧願花時間去看看反派有沒有新意。然而,顯然我只買傑克尼柯遜和金凱瑞的單,最糟的,則是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鄔瑪舒曼(Uma Thurman)。
.
另一個發現,則是蝙蝠俠實在也是個花花公子,每集女伴皆不同,堪稱超級英雄界的龐德。方基墨飾演的蝙蝠俠甚至跟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說「我從沒愛過一個人」,金貝辛格情何以堪。
.
.
(圖為《蝙蝠俠4:急凍人》劇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