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戰鬥位置!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
☆思考不是與生俱來,請留意每個理所當然!★
今年公布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位致力於消除貧窮的美國學者。他們的田野實驗研究,問了一個大家都很想知道的問題:「怎麼樣解決貧窮問題?」
他們的答案也打破了很多人對於貧窮的誤解,他們告訴大家:「#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
他們從田野實驗研究中得出一個關鍵,一個許多社會學研究者透過不同的研究方式告訴大家的一個關鍵,就是資訊的不對等所造就的細微差異,將會造成關鍵影響。
前幾天,我跟媽媽去買水果準備拜拜。
低頭滑手機時,前方一雙腳進入我的視線。
那是一雙很明顯罹患糖尿病的腳,一邊已經發紫有腐爛跡象。
視線逐漸往上,他手上拿著的,是NG水果。
我常常聽到長輩很喜歡說:「蔬菜水果買那麼好幹嘛?把爛掉的地方削一削就能吃了,我們都這樣吃阿,你們年輕人就是浪費錢。」
他們知道要吃水果比較健康,但他們覺得爛掉的地方削掉,就沒事了。價差超過一倍,幹嘛不買?
有些長輩不是經濟能力不好,是沒有足夠的資訊、身邊也沒有人會跟他們說,腐爛蔬果會散發出毒素,切掉也沒有用。
那個大叔,吃了那麼多腐爛的水果,可能會讓免疫力已經受損的身體,更加的惡化。但他或許也以為,削掉就好。
簡單來說,我們習以為常要規劃的退休計畫、保險計畫、不要用電台買藥、要看清楚藥物標示、多吃健康食物、善用比價網比價等等,這些看似簡單,卻需要大量資訊與知識背景的微小錯誤,都是都是讓窮者越窮的關鍵。
也就是說,之所以貧窮不全然是因為懶惰,而是窮人剛好活在一個「貧窮」的環境,而這個環境無法提供他們足夠的資訊,讓他們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說這個故事。
有一個來自貧窮農村的孩子,夢想是成為烹煮美味食物的廚師。孩子努力的向周遭的人學習廚藝,也去餐廳當學徒、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廚藝競賽,卻都沒有得獎,非常的沮喪。
一次,孩子在參加完比賽後,一如既往的敬陪末座。此時,評審之一向孩子招了招手說:
「孩子,吃吃看第一名的食物吧!別客氣」
孩子睜大了眼,將眼前的食物送入口中,顫抖的說:
「老師,請問這是什麼味道?」
評審揚起慈祥的微笑說:
「孩子,這就是美味。」
法國知名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告訴我們,慣習(habitus)反映出人面對事物的態度與作法。文化資本的多寡,更決定了一個人的品味。慣習與文化資本,更是讓人在某些狀態下,呈現的是從容,或是突兀,就像是《寄生上流》中,哥哥看到許多臨時接受邀請,卻從容赴會的人,所發出的感嘆一樣,也如同作者岩本應數在書中,對想要藉由婚配來翻身卻不慎殺害情人的窮孩子賢一郎,做出的感慨。
不只是有嚴肅的討論,作者岩本君在書中常常分享遊走在法律/道德/好孩子邊緣的經驗,也讓思考可以無限天馬行空。他在書中,常常以他的親身經驗,來帶領大家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進入,然後發現:「什麼?這個居然就是社會學的思考,敬佩敬佩阿!」這樣,然後文末,又來個很跳TONE卻無比貼近生活的提問,來鍛鍊大家的思考力。
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跟蹤狂」起源的故事。岩本君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國中女生,所以他「觀察」對方的作息,製造不期而遇,鍥而不捨追求,終於獲得對方點頭答應邀約,聽起來很浪漫是嘛?
不,故事在最後峰迴路轉,最後作者懺悔,#自己根本就是跟蹤狂。並且,還舉了古今中外很多跟蹤狂的例子,讓自己不孤單,也讓讀者更能多元的了解,跟蹤狂的社會脈絡以及社會期待。
這讓我想起前陣子去國中演講,分享我的一個朋友,長年找不到交往對象。他說他對一個女生有好感後,會去探聽她喜歡什麼,參加什麼活動,常去什麼餐廳,然後,跟她在各個地方不期而遇,送她有興趣的東西,但都被拒絕了,甚至女生還會改變路線。他很不解問我:「明明電視都這樣演,難道因為我不是高富帥?」
我告訴他:「不,跟你的外表沒關係,你的行為很噁心。請從PTT上的『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迷思走出來,不然要預防性雞鴨了阿!」
我們不用很嚴肅的探討一個學科,鍛鍊思考力的關鍵,就是對生活上每一個看似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事物產生疑惑(但「吃飯為什麼要付錢」這種遊走在犯罪邊緣的質疑可能要盡量避免啦),然後去問:「為什麼?」,再搭配這本書,我相信,就能夠順利離開新手村啦!
habitus bourdieu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起來寫] 《Me Before You》當言情小說文本中的階級和文化符碼遇到一路玩到掛/黃柏凱
.
言情小說這種東西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愛情作為一個歷久不衰的題材,那怕沒有任何的經驗也有各式的媒介去接觸和了解,套句武俠小說常出現的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人類有情感和慾望存在的一天「有複數以上的人,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愛情」,而這部電影的愛情又是以怎樣的面貌呈現,讓多數的人滿懷感動眼角含淚的完成這次的觀影體驗?下面來個小小的解析和心得。
.
先來看看整部片的結構和劇情,其實抽離男主角的遭遇,本片大致上和台灣常見的言情小說大同小異,在文本上至少有八成雷同,高富帥的富二代男主角,十項全能近乎完美,態度高傲語氣毒舌遇到了沒見過世面的小女孩,在在逐漸愛上她的過程中發現其有不錯的潛力,值得有更廣闊的天空和舞台展開了光源氏計畫希望改變女孩人生視野,女孩也在過程中移情,最後展開了新生活,說白了根本是在看傳說中的《總裁系列》。
.
在本片中如我上所說的和台灣常見言情小說有很大的雷同除了劇情上的相似外,更多是因為在其文本中內化了強烈的文化符碼(Cultural Codes )和階級,文化符碼是指:社會文化形成的結構,人在深層意識中內化的行為準則,根據波迪爾(P. Bourdieu)以文化符碼為再製的媒介,以「生存心態」(Habitus)為社會結構與實際行動的中介。認為生存心態是社會文化客觀形成的一種主觀稟性,根深柢固地存在於個人的意識深層,自然而然採取某種行動方式,反映出階級或群體的品味,知識和行為的基本法則,這種品味或法則來自社會化與教育的過程(註1)。階級差異的愛情通常是相對具有故事性的,故在使用上也相對氾濫,通俗的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
而在這樣可謂濫觴的情況下要如何殺出血路成功,則需要不同的元素輔佐,如主角從天堂跌到地獄的生理和心態上的轉變,在生理層面上翻轉了階級,不同於以往常見設定的男高女低也改變了成見的男女互動的模式,最重要的是在結尾的安排上不似傳統,上述元素的使用讓討論度居高不下。
.
看完這部片我心中只有各種吐槽,首先要達成男主角的條件是你要有錢,不管是富二代或是白手起家都需要龐大的資金維持醫療、護理、專人照顧等部分,還在後面的旅程也是,連私人飛機都出來了,正常的狀況應該是考慮生活來源吧!再來是主角的體態,癱瘓兩年體態沒任何的改變,在只有手指可以輕微活動的情況下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再來是女主角和男朋友再一起七年,結果同床異夢想的都是男主角的事,雖然不可否認男友某層面是還蠻白目的,但這樣就見異思遷感情是有那麼不牢固嗎?
.
最後是對於男主角要安樂死的態度單獨拿出來說一下,雖然可以理解女主角等人的心態,但說真的,為何不去學會尊重他的決定,一昧的覺得感受生活感受到愛就可以改變心意,殊不知這樣只會讓他更加的痛苦,讓他回憶起當初完美的人生,感受生活只會想起過去擁有現在卻失去的,感受愛除了沒人能肯定的時間外,怕的是可憐和憐憫,更重要的是不想束縛住對方飛翔的機會。
.
整體來說就是看龍后的眉毛演戲法和帥哥賣顏質,而奈威根本是來打醬油的,刪除也不影響到整體劇情,故事俗套中有新意,算是可以一看的小品。
.
參考來源: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27/
#mebeforeyou #遇見你之前 #我要你好好的 #一起來寫
#偽學術 #影評
habitus bourdieu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國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對於文化生產(Cultural Production)提出相關的習慣(Habitus)與場域(Field)的論述,Habitus字是布赫迪厄借羅馬文所改用而來的,具有習慣、習性的意味,但是卻不是單純反射性的習慣,而是一個透過長時間生活實踐,累積下來的,視為理所當然的一種習性,例如東方人用餐一定是用筷子,或者說我們吃了米飯才算是吃飯用餐;而場域(Field)指的是一個社會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結構性的場域(是人的網絡或空間的複合),在這些不同的場域進行一些互動或競爭。因此放在場域裡去看,在一特殊社會環境下成長的個體,自然受到該環境文化深刻影響,很多日常生活視為當然的東西,未必在另一個環境視為當然,就成為一種「習慣」。
是的,成為一種習慣是獨裁者透過洗腦的程序所欲達到的目的,台灣正是這樣的一個社會樣態。電視廣告中習慣說「全省有在賣」,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這些「習慣」長久根植在我們的DNA之中定著,這樣的習慣養成,是獨裁政權長期以來透過無孔不入的管道、方法所建構出來的「中華民國」文化認同,一路從建構「中華民國」為台灣唯一的法統,對抗以中國共產黨為政權的「中國」,到馬政權與中國共產黨合流,化台灣、中國同為一個中國,因此必須開始模糊化「中國」與「中華民國」的界線,成就法理上的「同一中國」,課綱的調整就是其具體實踐的其中一步,稱中國為「大陸」進化到稱「內地」,透過教育,讓這些史觀,或者作為一個「中國人」成為理所當然的習慣,從文化轉而國族認同,這正是其「一中同表」的真正內涵所在。
薩依德(Edward W.Said )在「帝國、地理與文化」中提到:訴諸過去是詮釋現在最通用的多種策略之一,這種訴求的激發,不僅是對過去所發生過的事或什麼是過去,有相左的看法;而且過去是否真的已經過去,結束和終了,或者是否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延續下去而感到無法確定。因此透過修改教科書,重新詮釋歷史觀點,訴諸過去,建立同屬中國人的歷史感,當然是國民黨併入中國領土必須遂行的要務,如同歷史上殖民主對屬地原住民的文化霸權與破壞,西方帝國對東方斯土的異國觀點,都再再顯示出,國民黨意圖透過國家機器創造出一個與台灣史觀相反的台灣歷史感。例如,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被盟軍轟炸,在1938年2月23日,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大隊曾轟炸過台北的松山飛行基地,國民黨的課綱如何解釋這種「中華民國」轟炸「中華民國」的荒謬情節?而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揭開國民黨政府所謂「八年抗戰」序幕,而台灣大多數的人民仍是日本天皇的子民。這樣的史實唯有站在台灣的史觀下才能獲得符合邏輯的解釋。
反對課綱不只是反對不透明的程序,而是對以中國為歷史感歸屬的反對,是台灣文化認同的彰顯,自我身分的檢視,我們是台灣人,只有台灣觀點,台灣「習慣」。
(作者為留歐跨文化研究博士候選人,現居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