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最後一週,我很榮幸接到 小人物上籃 的邀請,在他們的平台與他們分享關於我人生中最喜歡的兩件事,籃球與繪畫。其實我人生有許多想法和動力都是啟發自籃球這項運動,以及許多籃球員的意志和故事。
這個平台是由三位居住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台灣人所經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註冊spotify的帳號去聽聽看內容喔!
I got a podcasting interview by a platform built up by 3 Taiwanese basketball lovers who currently live in the USA and Canada.
Because I am also passionate about basketball and created a lot of basketball illustration, so I was honored to share my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and how I process my love about basketball to the art.
Many thanks for their invitation. Go check it out on Spotify if you can understand mandarin.
▶️▶️▶️▶️▶️▶️▶️▶️▶️
第223集小人物上籃 – 插畫家小人物Yu-Ming 黃昱銘!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uN2V6HfuiXLDp666Fmsme
小人物們在2019年最後一周請到的小人物來賓,是來自於藝術的領域,多次在國際插畫界得過許多獎項,也和大家熟悉的Ringer, Bleacher Report 合作! 小人物 Yu-Ming Huang Illustration 黃昱銘
Yu-Ming畫的NBA人物
https://www.facebook.com/…/a.2997535068349…/1880971445379798
小人物們知道一位illustrator, 中文翻譯為插畫師,是在做什麼的嗎? 插畫家最常見的誤解,其實是當民眾把他們當作是在”文字旁邊的附圖”,有很好,沒有沒有關係。但是事實上illustration背負著描述整體文章總結的責任,甚至許多讀者都是先看圖再決定要不要花時間詳細念文章。所以插畫 “絕對不是配角”!
小人物Yu-Ming如何被Bleacher Report看上的? 在合作的過程當中,插畫家如何和運動媒體端溝通? 他們如何在比賽一結束就能夠推出抓取讀者目光的插畫?
插畫和藝術的分界在哪裡? 如何一句話激怒插畫家? 籃球和插畫有什麼共同點? 小人物Yu-Ming對未來有什麼夢想?
#小人物YuMingHuang #插畫家 #Illustrator #插畫與籃球 #英雄風 #YuMingHuangIllustration #插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 am honored 中文」的推薦目錄:
i am honored 中文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2019年5月9日於《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投書之中文翻譯。
譯者:
劉仕傑 (青年外交官 劉仕傑 )
楊晴翔律師(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
Taiwan's Self-made democracy still needs U.S. partnership
台灣自為的民主仍需美國作夥同行
On April 10, 1979,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was signed into law after being passed by the U.S. Congress the month before, in response to President Jimmy Carter’s decision in January 1979 to establish of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ever diplomatic ties with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t the time, Taiwan was not yet a democracy, with a population of 17 million and a GDP per capita of $1,958―a flickering candle in the storm of the Cold War.
1979年4月10日,就在美國國會通過後一個月,台灣關係法經簽署成為(美國國內法)法律。台灣關係法係回應卡特總統在1979年1月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尚不是個民主國家,人口僅1,700萬,GDP僅1,958美元,可以形容為冷戰風暴中的殘燭。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mandates the U.S. commitment to peac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More important, it defines how the United States engages with Taiwan and ensures that our country has adequate defense capabilities to be free from coercion.
台灣關係法制定了美國對西太平洋地區民主、安全及穩定的承諾。更重要者,它定義了美國如何與台灣交往,並確保了本國能有適當的防禦能力,並從強脅中得到自由。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Cold War, no one could have imagined that Taiwan would emerge as a beacon of democracy in Asia.
對抗冷戰黑幕,當時沒有人能想像台灣可以成為亞洲民主的燈塔。
By embracing democratic values, the people of Taiwan took their fate into their own hands. The resilient Taiwanese defied all odds and kept making progress.
擁抱民主價值,台灣人民自己掌握自身命運。充滿韌性的台灣人跌破大家眼鏡,持續獲得進展。
With steadfast support from our partner in democracy, the United States, the people of Taiwan transformed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into a vibrant democracy and held their first direct presidential election by popular vote in 1996. Democratization was further consolidated four years later with a peaceful transfer of power from one political party to another. Then, in 2016, Taiwan broke through the glass ceiling by electing it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and a record number of women into the legislature.
藉由我們的民主夥伴美國所提供的穩健支持,台灣人民將一個威權政體轉型為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並且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接民選。四年後,台灣的民主進一步鞏固,政權和平移轉。接著,2016年台灣打破看不見的性別限制,選出首位女性總統,女性國會議員數目也創新高。
Taiwan has also transformed itself from an aid recipient into a high-tech powerhouse featuring outstanding human capital, a rules-based market, and a sound legal framework that upholds property rights. Taiwan now ranks as one of the top 10 freest economies in the world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ner for many U.S. companies in the region and around the world.
台灣本身也從受援國轉型成為高科技重鎮,擁有著名的人力資源、法治市場及完善的法治架構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台灣目前為全球十大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且成為此區域及全世界許多美國公司最重要的夥伴。
Since I took office three years ago,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tepped up our joint efforts to promote our mutual interests, such as religious freedom, media literacy, and fighting corruption, safeguarding our shared value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自從我三年前就任台灣總統職位以來,台灣與美國共同升高努力推動我們共同的利益,例如:宗教自由、媒體素養,並且對抗腐敗體制,保衛我們在印太地區之共同價值。
One lesson of the 20th century is that the forward march of democracy is not a given.
二十世紀告訴我們重要的一課是,民主的推進,不會從天而降。
For the past 40 years, many members of Congress and successive U.S. administrations have honored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making our partnership irreplaceable and shielding our region from increasingly aggressive anti-democratic forces. We stand together because we believe that the darkness and fear imposed by authoritarian regimes cannot withstand the light of democracy.
過去四十年來,許多美國國會的成員以及繼任的美國行政體系都對台灣關係法給予肯定,這部法案鞏固了台美之間無可取代的的合作夥伴關係,也讓我們在逐漸深化的反民主的侵略力量面前,得以捍衛區域安全。台美堅定站在一起是因為我們相信極權政權帶來的黑暗與恐懼將無法遮蔽民主照耀出的光亮。
The U.S. government has stood firm and responded to challenges to our partnership with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美國政府一直立場堅定並且以決心與毅力回應任何可能傷害台美關係之挑戰。
The U.S. Congress ha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bipartisan support for stronger ties with Taiwan through legislation like the Taiwan Travel Act, proof that the creativity and commitment that created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re still alive in Congress today.
美國國會持續不分黨派,以推動台灣旅行法等立法作為,展現他們對於加強台美之間緊密合作關係的支持。這是制定台灣關係法當年之創造力與承諾,仍然在美國國會活躍的證明。
Our shared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and freedom is something that people living under authoritarian regimes can never understand. Faced with the growing challenges to the rules-based order established after World War II, our partnership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我們共同對民主與自由的承諾是生活在極權政權底下的人民所無法理解的。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民主秩序所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困之際,台美之間的夥伴關係無比重要。
Taiwan has survived and thrived under the most challenging circumstanc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people of Taiwan have not given in to the fearmongering of authoritarian regimes and never will. At this critical juncture, we celebrate and reaffirm our partner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next chapter in our success story.
二十世紀以來,台灣從最艱困的環境下生存下來並且蓬勃發展至今。台灣人民從不也永不向極權的政權屈服。值此重要的關頭,我們與美國共同慶賀並且更加確定彼此的關係,並且展望在未來的歷史中,成功寫出一頁新的篇章。
As president of this beacon of democracy, I am committed to fighting the good fight. I will continue to work with our friends in the years ahead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a more open and free Indo-Pacific and beyond.
身為民主燈塔的一國總統,我非常堅定的信守我的承諾,克盡當為之事。我會持續與我們的友人在未來共同努力,為往後的世世代代,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以及更加開放自由的印太地區。
Tsai Ing-wen is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台灣總統,蔡英文
(以上歡迎分享)
i am honored 中文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KaoRi 後續兩篇文章中譯 🙋♀️
今年4月1日,長期與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合作的模特兒 KaoRi,發布了一篇名為「那樣的知識,真的正確嗎?」的公開信(bit.ly/2rJv2AP)。信中描述了與荒木合作16年的心路歷程,以及不合理的合作關係對她所造成的巨大傷害。
在這封公開信被大量轉載、擴散開來之後,KaoRi 後續又在部落格發佈了兩篇文章,試圖回應媒體的報導,並傳達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為了讓大家可以深入了解事件所牽涉的議題,我們決定也將它翻譯成中文。
KaoRi 事件發生之後不久,Lightbox 收到一批荒木經惟的攝影書。在討論之後,我們決定將 KaoRi 第一篇公開信的中文翻譯,印製成小冊子,並夾在館內有 KaoRi 影像的荒木經惟攝影書中,讓讀者在閱讀攝影作品時,也能一併看到被攝者的觀點。未來,我們也將這兩篇文字加入,更讓整起事件的被攝者觀點得以更加完整。
最後,也歡迎大家來參加本週日的「#MeToo 運動與當代攝影」討論會,一同來關注與思考事件中的各項議題,提出想法並相互傾聽。
🤓 KaoRi第2篇發文原文 ☛ goo.gl/BnjB23
KaoRi第3篇發文原文 ☛ goo.gl/3roQ3i
活動頁面 ☛ goo.gl/d8opKd
行前閱讀 ☛ goo.gl/LfQSq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篇「後續發生的事」2018/4/13 📜
從去年11月開始,BuzzFeed已聽我說了好幾次話,而我再次接受他們的採訪,說出現在的心情。很感謝他們一直都很尊重並配合我動搖的心情。
Buzzfeed報導連結:goo.gl/rT7Gpo
現在收到很多採訪邀約,但在超過自己預期的反響中,有必要冷靜地思考自己想做什麼,對於自己沒辦法習慣而導致很晚或是沒辦法回信...真的感到抱歉。如同BuzzFeed的文章裡提及,我有自己聯絡荒木,但他的回應卻只是「是律師擅自寫的」。而對於我在精神上被逼到想自殺,他也只說了「應該不會這樣吧,不要這麼誇大的寫」因為全部都「忘記了、沒聽說、不知道」,因此沒辦法做任何事。我可以理解並接受,他對我已經完全沒興趣。所以往後,我沒有辦法回應只想知道我們關係演變的採訪。此外,也希望這種電視及媒體報導能節制。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因為這樣會造成紛亂,很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關於攝影,如果可以讓業界及朝向攝影為目標的人們思考並討論這件事,並且得出自己的答案的話,我會很開心。真的很抱歉造成了各方相關人士的麻煩。也有人透過我認識的人傳遞「等到事情告一段落,一起去吃燒肉吧」這種訊息給我,我想應該能和這樣的人建立新的關係,真的非常感謝。他們這種心意,真的讓人非常非常開心。
關於視其為勞動問題、契約問題、#MeToo 運動方面,即使我不再繼續發表意見應該也能夠持續討論。也請詢問法律專家。不是用「不知道」來草草了事,如果大家能好好思考是怎麼樣的事情,會如何傷害或壓迫到弱者。若是為此,引用這篇note文章是沒有問題的,報導等也歡迎使用。(4.15補充追加)
既然人不是獨自生活在世上,我認為要追求單一真實是很困難的。我會尊重荒木往後還是想要展示及販賣我的照片的這種想法。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只是想做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並不是想要毀壞外界對荒木的評價。荒木不只拍了我的照片,還有很多其他很好的作品。也因為如此,當時就算置身於那樣的狀態下,我還是沒有想要離開他。我也擅自認為那些作為舞者所參與的照片,也是我作品的一部分。畢卡索、羅丹或是安迪沃荷,雖都曾傳過醜聞,但都是至今仍持續被討論的藝術家。但是,我希望以藝術之名,把人當成物品對待的事情能不再出現。也因為有這樣的脈絡,如果照片還是會被販賣的話,若能讓人意識到問題,以及能在美術史脈絡下讓人感受到時代的話就好了。至於是否要把這些作品排除,就交給美術館或是美術相關人士了。
我完全不後悔成為荒木攝影的一部分,不對任何事感到後悔。本來文章是想要表達「現在自己能夠這樣想很好」的文章,真的很抱歉造成超乎預期的騷動。但是,知道也有這麼多對這件事感同身受的人的「傷痛」,自己內心感到複雜。
我也才發現,在面對這件事的日子裡,當時沒有辦法直率說出「謝謝、對不起、很喜歡」的身心狀態有點不太正常。雖然不是能跟大家說明清楚的「正常」,在自己的當中有只屬於自己的「正常」,而我透過舞蹈和呼吸法能夠找回它。了解自己呼吸的頻率,感受正在呼吸這件事,也定期回到自己的「正常」。我總是被身體的神聖性所救贖。
往後,我會以自己的舞蹈工作室為主,去推廣上述的事情。因此很歡迎關於壓力與身體、呼吸法、冥想、舞蹈、編舞等我專業範圍的採訪或工作委託。
現在還有些忙亂,我想5月之後應該可以好好的回應所收到的聯絡。 最後,很抱歉沒辦法回覆所有給我的信、訊息及支持。希望有一天能用什麼樣的形式回禮就好了。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麻煩各位了。
KaoR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篇「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 2018/05/12 📜
note的文章擴散開來後,約莫過了一個月。因為和我的目的不同,幾乎拒絕了所有的電視等媒體的採訪。在NY TIMES的文章刊出一週後,突然湧入了從世界各地而來的回應。果然媒體報導的力量很恐怖。至於是哪個部分使人害怕?這幾個月裡好幾次都感受到就算是報導,也很可能會產生暴力或是比那更令人恐懼的東西。因為荒木擅自的言行、出版、報導等,我受到了傷害,也曾導致生活崩壞。而這次我是否也對其他人做了一樣的事情,可能也因為這樣的關係,我連續失眠了好幾天。想起荒木說那是「編輯者擅自寫的」,也開始理解怎麼會有這種想法。但就算這樣,仍不能接受他視而不見且不負責任的態度。因此,自己更是不能跟他做出一樣的行為。雖然人在精神疲憊時,會想要依靠強大的東西,但還好我當時寫下「在這種時候更要相信自己」。人總是很難發現自己有多虛弱的啊。我很習慣一個人撐下所有事情,而這次我有意識的跟周遭的朋友分享心情。也因此即使稍有偏離,但也才能很快的回到正常軌道。真的很感謝在身旁支持我的人們。也非常非常感謝社會裡有很多聲音和很多人能有意識地為弱者著想。也因如此,雖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有兩個無論如何都想要更正之處。第一個是下面這段NY TIMES的報導:
”During one photo session, she balked when he snapped Polaroid pictures of her and sold each individually without paying her any royalties. “That money that he earned is based on my contribution,” Kaori said.
“He says, ‘I am Araki, and you must be happy and honored that I am taking a picture of you,’” she said.”
從在巴黎的美術館「Palais de Tokyo」的活動開始,在國內外有進行數次荒木拿寶麗來相機拍攝我跳舞的現場攝影表演。的確那些照片有被販賣,而我沒得到任何報酬。但是整個過程中,荒木從未對我說「我是荒木,你應該感受到榮幸」這種話。以他的性格來說,是有說過「因為我是荒木,是(攝影)之神的關係」這種玩笑話。我也看到如同「言靈」(註1)一般,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他被自己言語吞噬了。
另外,我朋友松澤吳一在自己的電子報「Vivanon life」裡,發表的「KaoRi並非想否定作品(15)」文章中,提及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點。
「此外,就算再有什麼爭執,要求簽下寫有『往後不能有任何妨害有限公司ARAKI的商業活動,或是造成名譽毀損的行為』的文件,實在是太過分。(省略)不管中間有什麼過程,這種否定表現者存在的行為相當不應該。」
如同我最先寫的文章中提到,那之後我收到有限公司Araki的社長寄來的信,也不是讓人能容忍的內容。但我最憤怒且悲傷之處,是因為荒木極度自我中心式的對待我。就算發展到經由律師來處理,他仍舊完全無視。但對我來說,今後若這些照片還會在全世界被看見及被販賣的話,我也只能作出宣言,將眾人捲入。
「覺得荒木與模特兒之間,最大的思想落差在於『荒木忘了攝影也屬於被攝者』,才導致契約等這種雙方的想法落差,這也是他輕視被攝者的行為的展現吧。」
其他曾和荒木合作,寫信給我的模特兒們也有一樣的感受。而我為什麼會在第一篇文章中強調契約書,那篇文章本來不是為了想要告發荒木而寫,是想讓現在年輕人知道有這樣的看法。也因為如此,當看到報導中使用”accuse”此字感到心痛。我以為最初有寫得很清楚,如果我想要指控他的話,會使用媒體的力量。
雖然我在寫那篇文章的時候,還沒辦法用言語說明,但我無法原諒我的舞蹈被他剝奪。可能因為是靜止的影像的關係,沒有辦法傳達給觀者,我的照片幾乎都是由自己的意識所跳的舞蹈。如同荒木的攝影家人生是由陽子的死而成立。對我而言,不論何時我的舞蹈是我和已經逝世的母親產生連結的唯一手段,也是讓我能感受到母親的行為。而我在note寫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想要把與母親的關係的背景悄悄地寫進去。如同對荒木來說寫真是他的人生,對我來說舞蹈是我的人生,即使我不是有名的人,但這種想法應該是平等的,當這件事被完全否定時,讓我感到悲傷。
此外,另一個想要訂正的是標題。對我來說荒木不是”EROTIC PHOTOGRAPHER”,而是拍攝人生的攝影家,就如同我所敬愛的舞蹈家Pina Bausch及Maurice Béjart編的舞台表演一般,體現人生。當然也很可能是我的誤解,如同飯澤耕太郎先生所說,我遇見荒木時雖然那些可能都是過往的事,就算到現在,想要相信他仍保有那部份的我還是存在著。不是被拋棄所產生的依戀,而是那種對16年中,一起擁有過相同時間的朋友的感受。
雖然中間有很多誤解,以後就算我沒有權利去干涉這些影像被使用的情形,但應該能有自信感到「這些也是我的照片」。因此,就算各位在哪邊看到我的照片,也請不要覺得那些照片很可憐。
我覺得這篇文章也需要被英譯,近日會進行準備並公開。雖然完全是篇擁護自己的文章,但表達了我目前真誠的想法。(5/19 update*決定不進行英譯了)
社會的共識和業界也逐漸改變。可能的話,很深切的希望有限公司Araki能夠再深入了解荒木的作品和藝術,並且和荒木本人一起找尋回應現在這個時代的方式,就算是為了在往後也能繼續將作品留存下去也好。
如果之後被控訴的話,可能會有更多其他後續的發展,但我想說的已經全部表達了。感謝各位耐心讀完文章。也由衷感謝協助翻譯及邀約採訪的人們。對於沒能將所有想感謝的人列出及沒辦法接受所有採訪感到抱歉。
也希望鼓起勇氣對我吐露自己傷痛過去的大家,現在能過著相較平穩的生活,相信黑暗被光所照亮的時刻及和解的日子終將到來。我有讀完所有的訊息,如果感到痛苦的時候,請來我的工作室玩,一起跳舞吧!
註1) 在日本,有些人相信語言有其靈魂及力量,說出口的話會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