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報導指出,金管會研擬多時的「健全保險商品結構相關規範」將於 7 月 1 日正式實施,將壓縮儲蓄險的利率空間,導致市場上許多保單停賣,因此出現了「保費懸崖」,不過,每年 6000 億元的保費收入將會另尋出路,或許儲蓄險退場帶來的不是危機,而是創造保險公司、保戶、保險經紀人與資產管理業 4 贏局面的契機。
根據《今周刊》報導,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指出,儲蓄險在學理上並沒有精確定義,但大體是指「保障成分很低、以理財為主要目的之壽險產品,類定存保單就是代表。」儘管金管會沒有對儲蓄險保費精確統計,但每年 5、6000 億元的保費跑不掉。
令人情何以堪的是,台灣人每年保費愈繳愈多,保障卻是少得可憐。金管會統計指出,台灣平均每人年繳 15 萬元台幣保費,是美國的兩倍;以 2018 年而言,總計有 19.6 萬保戶不幸離世,但平均每人領的死亡給付僅 56.8 萬元。說白話就是辦完後事所剩無幾,更遑論要照顧遺孤家人。
金管會決議出手改革、扭轉亂象,保險新制將於 7 月上路,主要精神在於大幅提高壽險死亡給付的下限。據壽險公司主管指出,如果光計躉繳型的終身壽險,這個高資產階級最愛的儲蓄險,初年度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恐將衰退 50% 以上,堪稱是保費懸崖的重災區。
另一方面,銀行通路占了台灣整個保險銷售 45% 至 50% 比重,且理專大多只賣容易說明、不需理賠後續服務的儲蓄險商品,所受的衝擊自然高於壽險公司或保經保代的旗下業務員。
《今周刊》報導指出,儘管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可能因儲蓄險退場而萎縮,然而,每年保守估計 5、6000 億元的儲蓄險保費,仍將尋求新出路。這筆資金可能流向定存、股市、房地產、基金等,行蹤雖難以掌握,但可確定的是,留在台灣的比率將比移往海外大得多。
保險產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保費懸崖雖帶來衝擊,但也帶來轉機,業者可藉此調整產品結構,改善財務體質,以更好狀態迎接 IFRS 17 號公報的到來。保戶將更懂得區隔保險與理財,有助提高保障之餘,財富更能穩健成長。保險經紀人將更專業導向,更用心為保戶做售後服務。此外,資產管理業者則因儲蓄險資金的去化,而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ifrs 17 號公報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降息了,IFRS17 也延後了
儲蓄險可能會起死回生呢!
美元應該還是最佳選擇
金管會將在今年7月將儲蓄險保單的身故保障比例拉高,不僅儲蓄險保費變貴
保單收益比例也會變少。
不過,央行在連14凍之後,跟著美國的腳步宣布降息1碼的同時,IFRS 17也延後一年實施
「國際會計準則17號公報」(IFRS 17),主要是要求壽險業者的負債面採用公允價值表達。
保險公司賣出去的儲蓄險利率愈高,遇到現在利率下降時,就得增提更多的準備金,以避免「利差損」...
想看更多:央行降息1碼!保單利率料跟進 保險愈晚買愈貴
http://bit.ly/392Otrp
#美元保單 #儲蓄險 #降息 #金融海嘯 #中央銀行 #QE #量化寛鬆
ifrs 17 號公報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公報(IFRS 17)將於2022年正式實施,臺灣保險業則將在2025年正式接軌國際,在這之前,勢必得進行資訊系統的升級或調整。臺灣本土廠商松凌科技看準這塊商機,找來安侯建業合作推出IFRS 17相關解決方案,要搶攻這塊市場。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3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