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田ikea,家庭或情侶推着籃車來到尾站裝飾區,挑選心儀的畫作佈置家居,全憑直覺和喜好攫取他們所需的影像,而沒有察覺到自己正在上一堂當代藝術課,眼前近百幅作品是近30年的藝術精神和市場的一個縮影。他們付錢拿回家,一擺又過了30年,卻可能始終不清楚那幅作品到底象徵甚麼。
我們來到「藝術終結」的時代,創作雖然仍百花齊放,沒有一天停止過,但從此看不見它指向哪裡。每一個藝者都努力找尋一種屬我的全新表現形式,它們的總和卻再沒有歷史意義,我們再無法用它的視覺特徵來界定它在系統的哪個分支。自從60年代的那群大師推翻了所有疆界和藩籬,藝術就失去了時代性去定義自己,藝術的核心坍塌成一個不可觀測的黑洞。
可是,在ikea的群集之中,我看到了黑洞的事件視界,看到了集體精神,它們的總和代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紐約街頭的黑白照有甚麼意義?倫敦橋的剪影有甚麼特別?但即使我們沒有答案,卻實然感應到自己內心強烈渴求擁有這些影像,渴望將它們拼貼在存在的百衲布上。
這種心理暗地裡與這一代的攝影藝術家相通。他們遊盪各地街頭,漫無目的卻又強烈渴求尋找一些可攝之物;ikea的買辦,同樣來到作品叢中遊盪,強烈渴求尋找一些可賣之物,讓在ikea遊盪的你,找到你可買的東西。這裡的可攝、可賣和可買,共同折射出這一代對影像的需求,對形式的迷戀,對時尚的表達。
較出名的一幅,是阿姆斯特丹河畔的一輛紅色單車,ikea賣出超過50萬幅。紐約攝影師Fernando Bengoechea在旅途中與男朋友吵架,忽然覺得路邊的單車跟自己一樣孤獨,就隨手拍來傳給他來訴苦。城市的美不是他的敘述對象,對象的偏離卻反襯出城市的美,於是ikea買下這張照片,把那架單車調成紅色,令畫面變得獨特。而同樣的手法,同時出現在紐約的黃的士、倫敦的車站牌、巴黎的鐵塔。它們為甚麼與人的內心產生共鳴?
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正正強烈渴望在失焦中尋到焦點,這些黑白照上唯一的著色之處,在無定義中成就了定義。
當你進入一些新派餐廳,望望牆上的掛畫,你輕易發現它們與ikea貨品有相似的地方。整體顯現出美感、和諧,但當你仔細留意那些作品,卻會發現「美」根本不是敘述對象,它只是空洞,卻因空洞而美。無意義在我們周遭瀰漫,走動的車啊、樓啊、橋啊、人生啊,我們卻渴望得到它們的複本,將它裱在框中,掛在家裡,希望讓平凡中生色不少,卻又不至於太標奇立異——我突然發明出一詞:無奇性。人們愛獵奇,更愛獵無奇,或許這就是這一代的解答。
作者
===========
最新小說《捉姦》已於序言書室和三聯商務書店有售。首作《地球另一端》可inbox網購。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