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years ◎Lukas Graham
Once I was seven years old, my mama told me
那年七歲,媽媽告訴我
Go make yourself some friends or you'll be lonely
去交些朋友吧,否則會很寂寞的
Once I was seven years old
那年我七歲的時候
⠀
It was a big big world, but we thought we were bigger
世界如此廣闊,我們卻認為自己更加強大
Pushing each other to the limits, we were learning quicker
把彼此推到極限的邊界,學得太快
By 11 smoking herb and drinking burning liquor
在十一歲時就吸著大麻、喝著烈酒
Never rich so we were out to make that steady figure
不曾富有,為了穩定收入在外奔走
⠀
Once I was 11 years old, my daddy told me
那年十一歲,爸爸告訴我
Go get yourself a wife or you'll be lonely
娶個老婆吧,否則會很寂寞的
Once I was 11 years old
那年我十一歲的時候
⠀
I always had that dream like my daddy before me
我一直想成為跟父親一樣的人
So I started writing songs, I started writing stories
所以我開始寫歌、寫下故事
Something about the glory, just always seemed to bore me
名譽一事,對我來說微不足道
'Cause only those I really love will ever really know me
我明白唯有我愛著的人,才真的懂我
⠀
Once I was 20 years old, my story got told
那年二十歲,換我的故事被人訴說
Before the morning sun, when life was lonely
但太陽升起之前,生命仍是如此寂寞
Once I was 20 years old
那年我二十歲的時候
⠀
I only see my goals, I don't believe in failure
我眼裡只有目標,不相信失敗
'Cause I know the smallest voices, they can make it major
我知道最微小的聲音,有一天也會響徹雲霄
I got my boys with me atleast those in favor
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兄弟
And if we don't meet before I leave, I hope I'll see you later
若在我離開以前仍無緣份,也希望以後能夠相見
⠀
Once I was 20 years old, my story got told
那年二十歲,換我的故事被人訴說
I was writing 'bout everything, I saw before me
我寫下一切眼見所及
Once I was 20 years old
那年我二十歲的時候
⠀
Soon we'll be 30 years old, our songs have been sold
很快就要三十歲了,我們的歌曲受到青睞
We've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 and we're still roaming
環遊世界,從不停止漫遊
Soon we'll be 30 years old
在我們快要三十歲的時候
⠀
I'm still learning about life
我仍在學習面對生命
My woman brought children for me
妻子生下我們的孩子
So I can sing them all my songs and I can tell them stories
我可以唱著自己的歌,跟他們說我所有的故事
Most of my boys are with me
哥兒們大都還在我身邊
Some are still out seeking glory
有些則仍在追求名利
And some I had to leave behind
有些朋友必須被留在過去
My brother I'm still sorry
兄弟,我很遺憾
⠀
Soon I'll be 60 years old, my daddy got 61
轉眼間我就要六十歲了,但父親永遠停留在六十一
Remember life and then your life becomes a better one
要記住生活的每一刻,你才會感受到更好的人生
I made the man so happy when I wrote a letter once
我寫了一封信,就讓他展開了笑顏
I hope my children come and visit, once or twice a month
我希望我的孩子來看看我,一個月一兩次也好
⠀
Soon I'll be 60 years old, will I think the world is cold
很快我就要六十歲了,到時會不會覺得這世界很冷漠?
Or will I have a lot of children who can warm me
會有暖心的孩子陪伴在我身邊嗎?
Soon I'll be 60 years old
轉眼間我就要六十歲了
⠀
Soon I'll be 60 years old, will I think the world is cold
很快我就要六十歲了,到時會不會覺得這世界很冷酷?
Or will I have a lot of children who can hold me
會有孩子在我身邊,扶持著我嗎?
Soon I'll be 60 years old
很快我也要六十歲了
⠀
Once I was seven years old, my mama told me
那年七歲,媽媽告訴我
Go make yourself some friends or you'll be lonely
去交些朋友吧,否則會很寂寞的
Once I was seven years old
那年,我只有七歲的時候
⠀
-
◎作者簡介
⠀
盧卡斯葛拉漢樂團(Lukas Graham)是一支丹麥流行樂及靈魂樂樂團,。現時樂團成員包括主唱Lukas Forchhammer、鼓手Mark Falgren、貝斯手Magnus Larsson 。
⠀
-
◎小編品嫺賞析
⠀
這首歌從僅有七歲的童年時期開始,帶著聽眾一起體驗了主唱 Lukas 的人生。歌詞淺白易懂,甚至有些琅琅上口,讓聽覺與靈魂得以貼合著音樂,感受這首歌當中譜出的故事。
⠀
並非富裕的童年,讓 Lukas 從小就被迫長大,毒品與烈酒就是他的兒時玩伴。但他沒有因此走上歪路,父親一直是他心中的領袖,為了成為跟父親一樣的人,他開始接觸音樂、寫歌。到了二十歲, Lukas 的心境也有了成長。
⠀
二十歲的自己充滿了力量與衝勁,擁有犯錯的餘地也不畏嘗試;三十歲便開始小有名氣。而〈7 years〉的發行年份(2015)正是Lukas快要邁入三十的時期,這段歌詞可以說是對自己野心的描寫,數年後回頭來看,更是成了自傳的一部分。隨著歌曲的推進,在三十歲之後,家庭成了新的和弦,也必然要面對關係的離別,這些都是生命要持續學習的重要課題。
⠀
接著歌詞跳到了六十歲的人生,嘹亮的歌聲彷彿是在對世界吶喊。少了年輕時的那份衝動,到了六十歲,對生活有了更多的體悟:理解了要把握當下的每一刻、理解了到了老年希望有孩子在身邊陪伴的渴望。主唱不斷對世界提出疑問,在懷疑、不安的同時,也勾勒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時間的消逝如此之快,但往往都是等到過去了才會意識到自己的不珍惜。
⠀
至此年齡就不再推進,因為影響至深的父親只活到六十一歲,接下來就沒有藍圖可以參考。在歌曲的最後,我們又回到了原點,一切激昂的情緒恢復平靜,緩慢地重新審視經歷過的一切──那年,還只有七歲的時候。
⠀
四分鐘的歌曲就道盡了六十年的一切,同時寫給自己,也寫給父親。
⠀
-
▨ 美術設計 _ 浩瑋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Lukas_Graham #7years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20210915.html
同時也有5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林子安 AnVio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更多林子安: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__officia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violin/ WEIBO:http://weibo.com/u/6511795600 Spotify:htt...
「love story 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林子安 AnViol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林子安 AnViol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Kit Ma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love story譜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探訪台灣國家公園 ... 的評價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love story譜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探訪台灣國家公園 ... 的評價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love story吉他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love story吉他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love story 譜 在 嚟曬譜: Love Story(Lyn) 原創笛譜 - Pinterest 的評價
love story 譜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當「腐」成為一種主流文化 | #BL文本的系譜 |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與《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 // 李長潔 😍
.
這一集的標題被兩部BL日劇佔滿<3 雖然我完全不是腐世界的人,但也因為近年的幾部BL(boys’ love)電視、電影作品,被開發出一條新的道路。從前看過中國的網路劇《#上癮》才接觸到這種以女性為主要收視群眾的同志作品(到底可不可以叫同志作品呢?),而在BL原生地製作的《#大叔之愛》(2018)、《#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2019)、《#昨日的美食》(2019)、《#腐女不小心跟gay告白》(2019)、《#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2020)等。
.
從文化研究的觀點來看,圍繞著BL文本所構成的腐文化社群,有著某些特定的身分認同、文化實踐,像是「可見」與「不可見」的現身,而閱讀BL文本則是一種對傳統、固定的性別互動的逃逸和抵抗。更有趣的是,BL文本在台灣的發展是與言情小說、少女漫畫、漫畫王、租書店密切相關。今天就來聊聊這些。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是30歲的魔法師(?)
▶ BL文本的起源
▶ 日本現代文學奇書 - 少年愛與A感覺
▶ 腐文化裡的身分認同與實踐
▶ BL文本的性別想像與抵抗
▶ 腐女的身分遊戲
▶ 從漫畫租書店開始的台灣BL羅曼史
▶ BL次文化的大眾化
▶ 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uu1qkokj0r0875i8aqkdyj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PZ8MHglWFr5CtmvuE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QoXWGTZkP3iZWmK6CZ6lM?si=qqdfvszSQLu4GGW3Gz99Tw&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V3KKvZ
|
///// 完整論述 /////
.
▓ #BL文本的興起
.
近年的動漫影視作品吹起一股BL風(boys’ love),無論是日劇《大叔之愛》、《如果30歲還是處男 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還是台劇《紅色氣球》、《越界》,或是有點久以前的中劇《上癮》,更有一堆泰劇。耽美男色的作品,成為某種大眾流行文化的類型,也擁有大量的女性觀眾(姨母們、腐女們…),甚至跨域到更廣大的閱聽眾。談到BL文本,就不免地還是要回到日本文化的脈絡中來理解其生產。
.
一般來說,日本女性小說家森茉莉的《戀人們的森林》(1961)、《枯葉的寢床》(1962)可以說是BL文本的濫觴。雖然在60年代的少女漫畫裡,就有性別越界的例子,例如池田代理子、手塚治虫。但竹宮惠子的《風與木之詩》(1976)才可以說是少年愛漫畫的骨灰鼻祖作品。該作品帶有古典、西歐風情,以尚未發育第二性徵的少年為主角,劇情相當煽情。也就是說,在70年代,日本少女漫畫的領域接納了少年愛文本,進而80年代時,少年愛類型漫畫正式成為少女漫畫的子類型。
.
直到90 年代日本《B-Boy》雜誌為與先前沉鬱耽美或具有情色元素的男性同性愛作品區隔差異,提出「ボーイズラブ」(Boys' Love)一詞企圖將出版品設定為明亮輕快喜劇收場的男性同性愛漫畫,雖最後未能收效,卻使得BL一詞成為後來所有男性同性愛作品的代稱(楊曉菁,2005)。若說耽美與BL有甚麼區分,可能有「名稱」、「風格」、「敘事」三種區分,甚至,BL指稱更加通俗的文本流行。
.
▓ #少年愛的文學起源
.
然後再來看一下少年愛概念的系譜,可從稻垣足穗《少年愛的美學》(少年愛の美学)裡見到軌跡,其指出作家森茉莉,是耽美小說的起源,她的小說《戀人們的森林》、《枯葉的寢床》,開啟了女性描寫男同性戀的文學類型。稻垣足穂,是一位新感覺派作家,提倡感受生活中的一切,躍入事物本身的直觀與觸發。1969年以《少年愛的美学》獲得由新潮社推動的「第一回文學大賞」。
.
《少年愛的美學》裡蒐集大量東方與西方的少年愛(Knabenliebe)、同性戀資料,也對其進行詳實的解說、細微的敘述,尤其是描繪男性對少男的慾望,少年愛大抵也與日文中的「若眾道」相稱(劉靈均,2019)。《少年愛的美學》的核心論述是「A感覺」,他認為,人的快感包含肛門(A=anus)感覺、陰道(V=vagina)、陰莖感覺(P=Penis)、口腔感覺(O=Oral),廣援博引古今中外對於性快感的描寫比較,並且將其用以解釋對美少年的愛之美好(高橋孝次,2010)。
.
「A感覺」的論述,明顯運用精神分析師Sigmund Freud的「反覆說」,他將人做為一個由口到肛門的構器,A感覺是快感的原初,V感覺則是A感覺的派生,P感覺是V感覺的翻轉,那O感覺的進食行為也是性快感的一環。
.
所以,稻垣足穗論證到具有A感覺的少年是性的基礎。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到底在講什麼(@@)。總之稻垣足穗認為「A感覺」是「失去的」,其正是「對某種失去的東西的鄉愁」,無論是性的歷史性、現代人的快感、日本傳統中的若眾道。無論他的理論架構你能不能接受,或是感到貶抑女性不合乎性平,這本「奇書」的確理論化了日本現代的美少年文本,奠定男色審美的趣味,也提供了某種具有歷史地位的文學解讀。
.
▓ #BL文本與腐女社群
.
記得好幾年前上社會學課的時候,有一組同學彙整了100大重要的BL動漫作品,我只認識《純情羅曼史》、《世界一初戀》,並且對這些作品進行大規模的分析。口頭報告時,她們雙眼燃燒出灼熱的視線,說明為何某些作品是「必看」。那時我第一次見識到「腐女」的力量。
.
所謂「腐女」(應該不用解釋了吧),源自於日文中的「腐女子」(fujoshi),最早出現在2000年時的「2channel」網路論壇上,延伸著90年代愛好閱讀耽美小說的女性。
.
腐女,指稱喜歡將萬事萬物都解讀為男男同性關係的女性。2005年後,日本媒體開始注意到腐女群體,腐女的名詞正式出現在大眾媒體中。後來,在課堂上,可能是因為我對日本文化的愛好態度,讓很多腐女BL同好們紛紛跳出來討論BL作品,我才驚覺,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喜愛BL。
.
▓ #BL文本的性別想像與抵抗
.
為什麼某些女性讀者會熱愛閱讀 BL?臺灣地區已有若干研究為上述問題提出解答,例如鍾瑞蘋(1999)的問卷調查分析發現同性戀漫畫閱讀者的閱讀動機包含好奇心、流行感、偷窺感、感官刺激等,閱讀經驗愈多者也可能因社交動機持續閱讀;楊曉菁(2006)、張茵蕙(2007)、及葉原榮(2010)以小規模樣本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女性讀者喜歡 BL 的理由包含對性別刻板印象及父權社會的厭倦與抵抗、對男男曖昧情愫衍生浪漫想像、得以窺視男性/體及性愛情節但可迴避女體成為男性情慾目標等。(轉引自林奇秀,2011)
.
周典芳(2010)的訪談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她指出 BL 故事中的四種關係性
以及三種性表現(性愛描述的特徵)是吸引女性讀者的主要理由:在關係性方面,「對等性」係指戀愛雙方常表現出權力關係的平等感;「多樣性」是故事情節設定與角色屬性相對複雜,充滿各種可能性;「禁忌性」是指悖德的同性之愛具有淒楚美感,讀之可獲得感動與勇氣;「現實性」則是指 BL 讀者對女性向讀物中條件優秀男性搭配條件低劣女性的不認同,相較之下,虛構的 BL 故事反而顯得真實(意謂「條件相當的兩個人在一起才是合理的」)。
.
在性表現方面,「逆轉性」是指讀者在 BL 閱讀中扭轉了一般女性「被觀看」的經驗,成為觀視性愛與男體的主動者;「人間性」是指 BL 故事中的性是有情感、人性化的,不僅是感官的刺激;「配慮性」則是性愛雙方會體察並關心對方感受(即使是虐待式性愛的描寫亦然)。(轉引自林奇秀,2011)
.
而林奇秀(2011)則以「踰越的愉悅」來做為解釋。她以「逾越」概念為基礎,歸納六種「因逾越而愉悅」的閱讀快感。在悖德的愉悅中,讀者逾越以一男一女為主的異性戀體制與社會常規加諸在愛戀雙方身份的箝制;在反抗與逆轉的愉悅中,讀者逾越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規範、與桎梏;在控制與匡正的愉悅中,讀者逾越傳統作者相對於讀者、訊息傳送者相對於被傳送者的文本理解模式,奪得積極解讀文本、擺佈文本、改寫文本、或創造新文本的主動權,同時也在這些行動中積極地定義她們心中可愛可親的男性。
.
▓ #腐女的身分遊戲
.
透過作品與討論,腐女似乎擁有一個想像(也是真實)的文化社群,社群中的人們有種隱藏的規則:低調地喜歡BL,不要讓他人發現身分。在岡部大介(2008)的〈腐女的身分遊戲-可見與不可見的身分〉中,描述了腐女群體的次文化樣態與身分認同。他用Erving Goffman的劇場理論解釋,腐女的現身,不只是一種對自我的看法,同時是社會關係的反映。岡部認為,腐女身分認同在「可見」與「不可見」的戰略實踐中被構成。
.
他們一方面會偽裝(隠れ)成「普通女子」、「低調」,來躲避主流社會、親戚家長、同伴好友的觀察,像是《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ウチの娘は、彼氏が出来ない!!)裡的水無瀨空。但另方面卻會運用「萌語」(萌え語り)、「妄想」(張瑋容,2013),來暗渡自己的喜愛與實踐,像是「攻」、「受」、「總攻」、「總受」的描述,或是描述劇情類型「下克上」、「攻攻」,很多時候也會藉由作品的「類型」(genre)與角色的「配對」(coupling)來表達自身與確認腐認同的存在。
.
學生很愛探詢一個問題,腐女群體究竟跟非腐女群體有何不同?沒想到,還真的有人做這個研究。宋佳的〈腐女的形象調查〉,以大學生358名(男性106 名、女性250名)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發現,腐女們容易受到非腐女與一般男性忽視,但他們接受自己,不在意他人眼光,他們的生活因為BL作品的愛好而感到豐滿充實。我們可以見到岡部所言的「腐女的可見與不可見」的延伸,腐女的「可見」實踐,有時候是一種對「汙名化」(stigma)的抵抗,也展現腐文化對腐女所產生的意義豐沛世界。其他還有相關延伸出的腐類型還有「腐男」、「腐人」、「腐死鳥」,「腐教」、「BL腦」,也是蠻有趣的討論。
.
從前日本的腐文化社群常遭受批評,愛情至上論展現的,其實只是她們利用來逃避困擾女性的性別議題。不過,直至今日,在性別運動更加顯著的現在,透過對BL文本的接觸、對同性愛的BL式認識,讓許多腐女、腐男們願意更進一步地去認識同性戀群體的真實生活與權益。
.
▓ #90年代的租書店 #台灣的BL文本殖生
.
回到台灣的BL文本,其興起與日本的耽美文學有極大的直接連結。對於台灣的少女來說,言情小說是很重要的浪漫啟蒙、性愛啟蒙。這個文學領域,讀者、作者、編者都是女性,性別化產業的特色得以令其充分演繹台灣當代女性的愛慾想像(有別於瓊瑤)。自1990年代初期,這個產業成熟完備,然後以「租書店」、「網咖」、後來有「便利商店」作為重要的傳播場域。有著時代性的意義。(楊若慈,2012)
.
台灣本土言情小說與日本 BL 文化之所以產生聯繫,乃是因為二者共通的主要傳播與流通場域,也就是台灣獨有的漫畫租書店使然。女性讀者們在漫畫租書店,閱讀消費這些平價、淘汰率高、收藏價值低、故事公式化的文學商品,BL類型的漫畫文本也影響到言情小說的閱讀嗜好,開始有日本BL輕小說出現,也有台灣作者出版BL言情小說,例如知名的《烈火青春》系列。台灣的女性讀者亦逐漸發展出看BL漫畫的喜好。(楊若慈,2012)
.
而言情小說的BL文本,並非與同志文學相同,白先勇的《孽子》、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吳繼文的《天河撩亂》。同志文學某個程度上,還是比較真實地、寫實地表達著同性戀主體與群體的內心刻劃與社會處境。但BL文本則聚焦在男男之間的戀愛關係,較不牽涉到社會處境,各種阻礙困難都可以在愛情的力量中,被迎刃而解。
.
▓ #BL文本的大眾化 #推一部日劇
.
近年有許多電視劇推出以BL為主題的作品,或是原著,或是改編漫畫,也造成了一股「賣腐」風潮,這個賣腐以異性戀男主角為CP,打造各種BL浪漫幻想,也更將BL文本從次文化推向主流。
.
BL劇不是同志劇,可以想想那些歐美的同志電視劇,如《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那是真真實實給同志族群欣賞的戲劇(不過,這個時候應該要問問腐人類們,看到同志劇的感覺是甚麼)。
.
談談最近看的一個奇妙的BL劇《絕對會變成BL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BL的男人》,這個設定實在是太神奇了。故事中的異性戀直男男主角,身處在以BL為架構的世界中,為了防止自己陷入戀愛,因此努力的在避開各種 BL 漫畫裡的套路,避開一切有可能會被「掰彎」的場景。有時候想避卻避不了,套路與反套路的攻防戰,就在男主角戰戰兢兢的防堵中出現趣味。
.
只要兩個男人對到眼,就會展開命運之戀的世界!小混混和乖乖男餐廳的邂逅,明明不怎麼美好卻會被腐腦和戀愛濾鏡看成浪漫的狀態。其他像是「路倒的陌生人」、「聚會裡跟你一樣無法進入狀況的男子」、「隔壁跟你借筆記的男子」,看著男主角不斷地解釋各種腐場景,也讓我好好地學習了一番。
.
可以更令人深思的是,如果我們把劇名改成「絕對會變成異性戀的世界VS絕不想變成異性戀的男人」,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同理心地思考身處於異性戀世界中的同志朋友呢?
|
#參考文獻
.
1. 高橋孝次. (2010). 『少年愛の美学』 とフロイトの反復説. 千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1), 1-14.
2. 劉靈均. (2019). 從東亞少年愛到台灣同志: 吳繼文《 世紀末少年愛讀本》 與須永朝彥. 台灣學誌, (18), 43-64.
3. 楊曉菁. (2005). 台灣 BL 衍生 「迷」 探索.
4. 岡部大介. (2008). 腐女子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ゲーム: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可視⁄ 不可視をめぐって. 認知科学, 15(4), 671-681.
5. 宋佳. (2015, September). 腐女子のイメージ調査. In 日本心理学会大会発表論文集 日本心理学会第 79 回大会 (pp. 2AM-025). 公益社団法人 日本心理学会.
6. 楊若慈. (2012). 性別權力與情慾展演: 台灣本土言情小說研究 (1990~ 2011).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150.
7. 張瑋容. (2013). 從 [BL 妄想] 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 [執事喫茶] 中的妄想實踐為例. 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 (32), 97-133.
8. 林奇秀. (2011). 腐女的閱讀逾越/愉悅感 BL (Boys’ Love) 女性讀者閱讀經驗分析.
9. 張茵蕙(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 閱聽人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10. 葉原榮(2010)。王子的國度:台灣 BL(Boy’s Love)漫畫迷的行為特質與愉悅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11. 鍾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love story 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應肺炎疫情,從明日開始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在本週實施遠端工作,我也不例外。
想起平常工作日,中午、晚上部分時間都待在電影院看試片、特映,此模式瞬間消失,才進入居家工作第二天,就有點懷念在電影院做夢的時候。不過,防疫期間在家時間變長,也總算趁上週末開始看《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一季,希望追完第八季之後,台灣的疫情也穩定受控了。
在暫時沒有新片能看的狀況,且相信大家目前都在串流平台找片子,有鑑於此,這陣子就不定期上來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推推舊文,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今天推薦的第一部串流電影,是 #Netflix 的《#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關於離婚的故事,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在 2005 年拍出《親情難捨》,以孩童、青少年視角,遙望父母的分居與離異,側寫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的家庭失能,同時散發濃厚的紐約情懷,奠定日後創作「諾亞鮑姆巴赫式」城市悲喜劇的基調。
14 年後,2019 年,諾亞鮑姆巴赫似乎再度回憶童年往事並深刻挖掘過往婚姻(與珍妮佛傑森李的離婚),透過成年人視角(同樣是知識份子),緩慢描繪一幅分崩離析的當代美國家庭肖像,這次擦掉稚氣、糅合不解,洗滌出的是成熟、餘韻綿延的《婚姻故事》。
此作開頭第一場落淚戲便十分出眾,飾演劇院表演者的史嘉蕾喬韓森表示表演舞台劇感覺不對,無法掉淚,但經過亞當崔佛在家中的「筆記指點」後,一轉身、一別頭,眼淚潸然落下──諾亞鮑姆巴赫透過此場戲道出現實生活的情緒比偽裝演戲更為真實的寓意。
兩人搖搖欲墜的關係對比這場戲中戲更教人鼻酸、更值得落淚。情緒穿過景框,透向觀眾,看戲的我們立刻感同身受,角色頓時立體鮮明。從此細節探究,諾亞鮑姆巴赫的劇本、場面調度令人印象深刻,這場戲同時揭示片中角色處境,揭開往後風暴的帷幕。
《婚姻故事》是一部匠心獨具的作品,諾亞鮑姆巴赫不斷透過場域符號映照角色心境,東岸紐約、西岸洛杉磯兩大城市的對比自然顯而易見,高大的亞當崔佛在擁擠的紐約反而怡然自得,嬌小的史嘉蕾喬韓森在寬闊的洛杉磯才有一片天地。甚至亞當崔佛在洛杉磯停車場的格格不入、小孩周旋在父母間的拉扯(趕時間與殺時間)、紐約地鐵與洛杉磯家中的對坐等細節,都不斷塑造角色的尷尬與對立,這點在過往諾亞鮑姆巴赫的作品《愛上草食男》中也有相同設定。班史提勒從紐約移至洛杉磯,中年人不合時宜的感觸油然而生。
很多人會說諾亞鮑姆巴赫與伍迪艾倫的神韻極其類似,兩位名導同樣是出生於布魯克林的猶太人,在伍迪艾倫的作品中也總是能窺見紐約和洛杉磯的兩地對比,皆帶著知識份子的焦躁與呢喃(艾倫更偏好碎念),聚焦於個人對生活的不滿及渴望。
伍迪艾倫的《曼哈頓》遙相對望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也有賈木許《天堂陌影》的味道);我認為《婚姻故事》也有些許《安妮霍爾》的影子──不同的是,艾倫完全放棄洛杉磯,遠走而避之,鮑姆巴赫雖然委屈,但終究接納了洛杉磯(因為兒子)。
事實上,除了伍迪艾倫,諾亞鮑姆巴赫與好友魏斯安德森也相互影響──我們或許可以將魏斯安德森的《海海人生》(諾亞鮑姆巴赫編劇)看作鮑姆巴赫執導《青春倒退嚕》的前身,兩片同樣以「紀錄片導演」做為主角,並帶出「拍電影」的人生代價──不論是錢財、青春、家庭還是婚姻生活,更宏觀來看是生命的消耗。只不過《海海人生》與《青春倒退嚕》場域分別在「海洋」和「紐約」呈現,但從劇本來看,無論是「原始」或「文明」,兩片都交出精彩敘事。
話說回頭,《婚姻故事》中場域與心境相呼應的設計,真正精彩的還是在亞當崔佛於紐約工作室中,接到蘿拉鄧的那通律師電話。亞當崔佛聽著蘿拉鄧一字一句冷冽地描述事態發展,同時打開一扇又一扇的門,踏下一層接一層的階梯,階梯的隱喻在此也可窺見導演筆觸(《小丑》、《寄生上流》也做了同樣設計),暗示離婚態勢的急轉直下和一觸即發,人物在錯綜複雜的場域中巧妙呼應剪不斷理還亂的事件,諾亞鮑姆巴赫精準地利用影像說故事。
這場戲收在熙來攘往的紐約街頭,人聲、車聲鼎沸的大街讓「語言」喪失其功能(正如往後的言語爭執都毫無功能),諾亞鮑姆巴赫的鏡頭也瞬間與角色拉開距離,頗有《愛情,不用翻譯》結尾「失語感」的神來一筆,只不過地點從東京置換成紐約,人物從史嘉蕾喬韓森變成亞當崔佛。
而「嗅覺」與「聽覺」的影射,在《婚姻故事》中也值得一提:當一行人在蘿拉鄧的律師事務所中對峙拉扯時,蘿拉鄧吹捧了亞當崔佛的執導作品,能將「吐司」香味具象化,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緊接下一場戲,亞當崔佛與律師在密閉空間商討對策,不尋常的靜默則透過滴答聲提示角色的焦急心境,「時鐘」聲響同樣具象化,也讓觀眾有了身歷其境的效能,強烈感受現場僵局。吐司與時鐘,我視做諾亞鮑姆巴赫的高明自捧(雖然可能也無此意)。
此外,諾亞鮑姆巴赫在《婚姻故事》中,一如既往地成功掌握悲劇裡的喜劇元素,將兩者的轉折與戲劇性拿捏得恰如其份。諸如亞當崔佛開頭首度到洛杉磯,與妮可的妹妹在嘲笑英國腔調時,才終於「碰巧」發現離婚聲明;又或是近尾聲時,在過往取悅小孩的滑稽魔術中,「碰巧」失手將利刃劃開皮肉,頓時血花四濺,在純淨白門上留下血污(與白牆破洞的暗示相呼應)──正如同這場婚姻中的離婚官司,令人不忍直視,卻又無法忽視,只能胡亂止血,並留下疤痕,束手無策地倒下。
悲劇總是在喜劇中誕生,人們也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諾亞鮑姆巴赫舉重若輕地將喜劇轉化成悲劇,刻骨銘心,血淋淋的烙印在角色與觀眾腦海中,揮之不去。且這些設計,並未有鑿痕過深、過於匠氣之感,因為這些正如同你我生活般,如此貼近。
《婚姻故事》的好,說到底還是要歸功於如手術刀般的犀利的對白,以及兩位演員各自交出影史留名的演技。藍迪紐曼譜寫的原創配樂也有畫龍點睛、烘托情緒的效能,演技的部分以及蘿拉鄧揭露「父權」的台詞便不再贅述,畢竟每個人都能感受那樣的強大演出,且對此讚揚演技的文章應該也夠多了。
而諾亞鮑姆巴赫曾說:「在寫作時盡量不分析角色,但我對我的生活有很好的分析能力,我認為生活是電影的素材。」細膩觀察自身經驗,同時用大量的生活細節堆疊出影像作品,且不顯得枯燥與乏味,正是編導的功力──最令人喜歡的是透過法律攻防,進而提煉出真實人性及失能的婚姻生活,如同《從前,有個好萊塢》以及《愛爾蘭人》,各自用細節換來強勁的敘事力道,不嫌笨重。
觀看諾亞鮑姆巴赫的作品時,也總是能找到一些致敬:《紐約哈哈哈》我們感受到楚浮的《夏日之戀》,配樂則用了李歐卡霍在《壞痞子》中使用大衛鮑伊的〈Modern Love〉,也能在廢青們的家中看見楚浮《零用錢》的海報;而《親情難捨》中在對白中出現高達的《斷了氣》,這次的《婚姻故事》則能看見英格瑪柏格曼《婚姻場景》片名的壁掛和《芬尼與亞歷山大》的相似構圖。諾亞巴赫在小地方從來不吝於展現自己的品味與喜好,也替影迷增添另一層趣味。
從首部劇情長片《瘋狂二十年華》開始,諾亞鮑姆巴赫的電影就流露出一股知識份子的氣質和獨有的焦慮,或許是爸媽皆為文學家的薰陶,培養出的深厚文學底蘊。而無論是剛畢業對未來徬徨的大學生,抑或是逐漸走向陌路的夫妻,都在諾亞鮑姆巴赫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中極俱可視性。而這次藏在《婚姻故事》底下的焦慮,終究是「愛」與「被愛」的本質;「自我實現」和「他者羈絆」的互動關係,諾亞鮑姆巴赫此次梳理「人」的核心,同時拆解「兩性」,透骨入心。
最終,片尾重返「萬聖節」,在孩子獨白中念出開頭的告白信,完整收束,同時透過史嘉蕾喬韓森的溫暖善意(讓出孩子的一天),給出這對男女有可能的和解,並且於本該狂歡的節日提醒世人:該繫好鞋帶,拍拍鞋身,縱使曾經親情難捨,仍須各自轉身,踏往未知的遙遠彼方。
love story 譜 在 林子安 AnViol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更多林子安: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__officia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violin/
WEIBO:http://weibo.com/u/6511795600
Spotify:https://spoti.fi/2XmfcLw
各式工作演出邀約請私訊IG或臉書專頁
For business, please send private message to my Instagram or Facebook fan page.
■ 更多【Cover by AnViolin】:https://bit.ly/2vWVtF5
🎶樂譜連結 Sheet Music🎶
https://anviolin.gumroad.com/l/pmvwW
(台灣請用蝦皮)https://shopee.tw/product/260436562/12111477462?smtt=0.260438387-1631860858.9
--
陳奕迅《我們》(電影「後來的我們」主題曲)小提琴版本 | Violin cover by AnViolin of《Us》by Eason Chen
電影上映時創造出超~~多金句,陳奕迅的歌聲幫這部電影推到最催淚的程度,整首歌沒有一個愛字,卻充滿了無能為力的愛。
從去年開始的疫情,大家應該更能體會很多事情不一定要等到預設時機才去做,很多話沒馬上說,以後可能沒對象講了。愛情如此,親情更是如此。
用小提琴表現聽起來好像更加淒涼了,希望大家體會出這種遺憾,及時表達愛!
信義區香堤大道街頭演出變成登記制了,想聽我live版演出相關資訊,請追蹤Instagram限時動態!
--
Eason Chan's voice def add more tears into the story behind this movie.
Guess everyone would realize that there's no right timing for doing things, even saying I love you to our loved ones, now is just the right time doing that.
The violin cover sounds even more tearful. Enjoy it and d'ont forget to show your love nowwww
Should you have any request regarding cover songs, just comment below and let me know.
Also please share the video and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https://bit.ly/2EsTGMQ.
Don't forget to click the 🔔 bell to be notified when my videos come out!
Visit me at Taipei Shin Kong Mitsukoshi Xinyi Plaza to enjoy more my live cover songs. Check it out details on my Instagram stories!
--
編曲Arrange:林子安 Lin Tzu An
混音mix:林子安 Lin Tzu An
小提琴 Violin: 林子安 Lin Tzu An
攝影師剪接師 Photographer & Film editor: Santon.W
文字編輯 Social media editor/manager: Lily Wu
--
🎻Sponsor AnViolin🎻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去提升畫面與音樂。
贊助連結:
(台灣請用歐付寶)歐付寶:https://p.opay.tw/77sBF
(Via Paypal)Sponsorship:https://www.paypal.me/Anviolin
--
【Cover by AnViolin】每週上傳新的小提琴cover影片,
喜歡的話請訂閱我的頻道 https://bit.ly/2EsTGMQ
也記得開啟🔔訂閱通知,按讚留言分享給你家人朋友看!
還想看子安cover什麼歌?留言跟我說 !
--
#陳奕迅
#我們
#AnViolin
#後來的我們violin
#CoverSong
#ViolinCover
#CoverByAn
#林子安
#林子安小提琴
love story 譜 在 林子安 AnViol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更多林子安: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__officia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violin/
WEIBO:http://weibo.com/u/6511795600
Spotify:https://spoti.fi/2XmfcLw
各式工作演出邀約請私訊IG或臉書專頁
For business, please send private message to my Instagram or Facebook fan page.
■ 更多【Cover by AnViolin】:https://bit.ly/2vWVtF5
🎶樂譜連結 Sheet Music🎶
https://gum.co/QyHrU
(台灣請用蝦皮)https://shopee.tw/product/260436562/10011778805?smtt=0.260438387-1623995632.9
--
周興哲《永不失聯的愛》小提琴版本
| Violin cover by Lin Tzu An of Unbreakable Love by Eric Chou
以前聽不懂的歌,一次又一次單曲循環,後來漸漸聽懂了。
好像對事情有所期待,就能從中獲得幸福或滿足。好比說:明天見。
明天見是句溫暖的問候,讓人知道想見的人明天就能見,明天因為一個人翹首以盼,而另個人如期到來,所以值得紀念。
又或是別擔心我在,這句。希望無論遇到什麼挫折困難,在對自己失望透頂或徬徨無助時,知道有個人無論如何都站在他這邊,願對方為自己發亮、看見自己的好,願對方的光中有我的祝福。
我們把自己過好,這樣就很好了,放在心底就是愛你的方式。
信義區香堤大道街頭演出變成登記制了,想聽我live版演出相關資訊,請追蹤Instagram限時動態!
5/28-6/28 由於全台灣疫情警戒升級,街頭演出全部暫停。雖然疫情狀態持續陣子,大家關在家裡真的很累了,但乖乖待在家就是愛自己愛家人最好的方式喔!
--
This song reminds me of our story when I just decided to let go of you. Still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messages and still waiting for you when it's your time zone waking up.
Though not quite sure what happened or any reasons for disconnecting, hope you can remember however depressed or disappointed you may be, you are loved and I love you even in situation like this. I am here always, as I promised before. Turn to me whenever you'd love to.
So hard to delete all memories and conversations with the only holic I have but hope there will be someday we will be two people meeting again for the first time. I w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 again def.
Should you have any request regarding cover songs, just comment below and let me know.
Also please share the video and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https://bit.ly/2EsTGMQ.
Don't forget to click the 🔔 bell to be notified when my videos come out!
Visit me at Taipei Shin Kong Mitsukoshi Xinyi Plaza to enjoy more my live cover songs. Check it out details on my Instagram stories!
In light of the escalated measures on COVID-19 from the Taiwan government, my busking schedules are all canceled until June 28.
For more updated information , check it out on my Instagram stories!
Stay home, stay safe and stay healthy.
--
編曲Arrange:林子安 Lin Tzu An
混音mix:林子安 Lin Tzu An
小提琴 Violin: 林子安 Lin Tzu An
攝影師剪接師 Photographer & Film editor: Santon.W
文字編輯 Social media editor/manager: Lily Wu
--
🎻Sponsor AnViolin🎻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去提升畫面與音樂。
贊助連結:
(台灣請用歐付寶)歐付寶:https://p.opay.tw/77sBF
(Via Paypal)Sponsorship:https://www.paypal.me/Anviolin
--
【Cover by AnViolin】每週上傳新的小提琴cover影片,
喜歡的話請訂閱我的頻道 https://bit.ly/2EsTGMQ
也記得開啟🔔訂閱通知,按讚留言分享給你家人朋友看!
還想看子安cover什麼歌?留言跟我說 !
--
#周興哲
#EricChou
#주흥철
#UnbreakableLove
#永不失聯的愛
#AnViolin
#EricChouViolin
#CoverSong
#ViolinCover
#CoverByAn
#林子安
#林子安小提琴
love story 譜 在 Kit Ma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Mince Beef (Bolognese in Hong Kong style) Rice with Fried Egg is my top 5 favourite!
My mum loves seeing me eating this dish too coz every time when I had this dish for dinner, I behaved very well without her chasing me to finish. I cleared all the food up with no complaints. At that time,(around 1985s), I met my Dream Prince: Mince Beef Rice with Fried Egg ( I swear it is the supreme one I had ever ha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ong Kong Style one with the traditional Bolognese is that we only use the ketchup instead of canned chopped tomato and fresh tomato. We also don’t use dried/fresh herbs and only use soy sauce and Chinese seasonings.
I decided to take action and mould out the taste I experienced in my childhood memory. Please stay tuned to my channel for my Mince Beef (Bolognese in Hong Kong style) Rice with Fried Egg
#kitmakrecipe #kitmak食譜 #kitmak經典食譜 #kitmakfoodstyling #老本行 #kitmakvideo #kitmakproduction #kitmak製作 #kitmak影片 #食物造型 #kitmakattack
#recipes #cooking #HongKongfood #HongKongBolognese #Bolognese #thebest
The popular Hong Hong Style Western cuisine:
Classic Tai Chi Yin Yang Fried Rice:
https://youtu.be/_mNesyaiuQU
Hong Kong Style DeepFried Chicken Leg
https://youtu.be/BrcObfFRWh8
Hong Kong Style Cream of Chicken
https://youtu.be/g5k5iz1fRXo
HongKong Style Russian Beef with Rice
https://youtu.be/0FsuN2X6s_4
Classic Baked Pork Chop Fried Rice with tomato and cheese
https://youtu.be/ytZbia_0zbs
Facebook:
www.facebook.com/yourKitMak
IG: kitmakattack
SHOW LESS
love story 譜 在 love story吉他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吉他譜] Love Story - Taylor Swift(泰勒斯) | 91譜- 即時轉調的吉他譜傳說中的彈唱神器!還在煩惱樂譜調性不適合自己嗎? 你從沒看過的即時轉調樂譜,為數眾多的樂譜 ... ... <看更多>
love story 譜 在 嚟曬譜: Love Story(Lyn) 原創笛譜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Jan 7, 2017 - Love Story(Lyn) 原創笛譜笛譜製作: 13 少( http://www.freetatkin.com ) ... <看更多>
love story 譜 在 love story吉他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吉他譜] Love Story - Taylor Swift(泰勒斯) | 91譜- 即時轉調的吉他譜傳說中的彈唱神器!還在煩惱樂譜調性不適合自己嗎? 你從沒看過的即時轉調樂譜,為數眾多的樂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