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治療(電療)很重要的癌症:
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 默克細胞癌)
很重要!!!!
過去大家認為愈惡性的腫瘤要切越大,但是皮瓣手術或植皮手術有時會導致放射線治療(或稱電療) 時間延後。目前發現電療對於默克細胞癌的控制非常重要,因此手術的重點有幾項:
(1) 目前NCCN建議邊界切1-2公分,但以"可以直接關傷口"(primary closure)為前提,避免皮瓣手術或植皮手術,盡量讓病人早點接受電療。默克細胞癌為高度復發疾病,超過1/3會復發(復發率跟期別,性別,免疫狀態,診斷時病患年紀有關)。一旦全身轉移五年生存率<20%。
過去研究發現,若沒有接受電療,即使一開始有切乾淨,將來還是容易復發。但是如果有接受電療,即使當初病理發現沒切乾淨,復發率仍低。
所以電療對局部控制"極為重要",目前美國治療MCC最多的西雅圖中心有92%的病人有接受術後電療(相對於全美國的MCC病人僅54%接受術後電療)
(2) 手術時應同時進行前哨淋巴結檢查。
(3) 以下幾種病人強烈建議要接受電療:
(i) 腫瘤位於頭頸部
(ii) 腫瘤>1cm
(iii) 病理下發現腫瘤有淋巴血管侵犯(LVI)或是腫瘤沒切乾淨(margin involved)
(iv)前哨淋巴結檢查有淋巴結侵犯 SLNB(+)
(v) 免疫不全病患:如愛滋病患者,器官移植病患,有淋巴癌病患。
#Merkel cell carcinoma 默克細胞癌
#放射線治療
#前哨淋巴結檢查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erkel cell carcinoma 在 皮膚外科 王研人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將於3/21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辦的會議上跟大家分享美國學者(Suzzane Topalian& Bahatia)於SITC報告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 默克細胞癌) 的最新進展。
這個相當惡性的皮膚癌在台灣對大家來說相對陌生,在此幫大家整理一下很實用的數據及最新觀念:
1. 默克細胞癌於美國每年有2500例,平均發生年紀70歲(90%病例>50歲),雖然目前台灣病例數少,但學者預估台灣高齡化社會之後病例數會逐漸增加。1/3會復發,致死率約45%。>40%病人最終有全身轉移。 故一旦診斷為默克細胞癌,必須馬上做全身影像檢查,以免延誤病患接受免疫治療的時機。(有12%的病人做完影像檢查就發現不只是局部病灶)
2. 80%的患者腫瘤因Merkel cell polyomavirus(MCV)-梅克爾多元癌細胞病毒引起,20%為日曬累積基因突變引起。
3. "有病毒的默克細胞癌病人"MCV (+),與"沒有有病毒的默克細胞癌病人"MCV (-)比較起來,對免疫治療的反應率差不多(56%),現在發現原來是"病毒本身帶的抗原"會刺激活化病人的免疫反應。病人若是對免疫治療有效果,通常三個月內就有效,且效果持續長久(fast and durable! )
4. 與其他癌症不同的地方: MCC腫瘤表面是否帶有PD-L1"不能"預測對免疫治療的反應性。
5. 仍有五成病患對免疫治療效果不彰,但目前NK cells的第二階臨床實驗結果出爐,病人耐受度良好,且效果不錯,值得期待!
#皮膚外科
#Merkel cell carcinoma (默克細胞癌)
# 現在默克細胞癌漸不採用化療,FDA已通過兩種免疫治療:avelumab,pembrolizumab用於轉移性默克細胞癌
#下一篇講手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