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不要」千萬別犯,揭開秒讓另一半不爽的地雷話~~~】
「我知道了」、「我聽到了」、「你說什麼我全都明白」.......
這樣尋常的回答,竟然往往會讓對方覺得你根本沒在聽他說話,
甚至不想知道他/她在想些什麼,
美國知名心理知識網站「重點心理(PsychCentral)」
歸納出4種最容易在無意間踩到對方地雷的溝通模式,
話要怎麼說才聰明↙
cplink.co/GHt2yw2s
#避開地雷話迎接太平盛世
#夫妻溝通 #婚姻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sychcentral 在 中學生減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催生的囤貨心理-下」
-
記得按讚、追蹤、分享中學生減塑!
-
《衛生紙之亂蔓延全球:又不能防疫,為什麼各國民眾都搶購衛生紙?》 衛生紙之亂並非台灣特產,隨著疫情擴散,各國都出現恐慌性囤貨潮。乾洗手液、口罩與溫度計都紛紛出現短缺,但跟防疫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衛生紙,究竟為什麼橫跨各國都遭到搶購?
-
台灣曾因為網路謠傳衛生紙原料與口罩相同,可能出現短缺,而造成民眾搶購衛生紙的現象(衛生紙原料為紙漿,口罩原料為不織布,原料不同)。 但衛生紙之亂並非台灣獨有,隨著肺炎疫情擴散全球,世界各地都紛紛出現衛生紙搶購潮。《CNN》報導,澳洲與英國為了防範搶購潮,超商紛紛對民眾可以購買的衛生紙數量做出限制。澳洲雪梨一間超市,甚至派駐警衛看守架上衛生紙。 「乾洗手液與口罩出現短缺我還能理解,」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研究員查葛斯基(Jay L. Zagorsky )說,「但是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會搶購供貨穩定又不能用來防疫的衛生紙呢?」 究竟為什麼大家這麼熱衷在搶購衛生紙呢?
1. 「囤貨友善」的衛生紙特性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心理學研究員迪保羅(Bella DePaulo)指出,衛生紙的特性特別適合囤貨。
-
衛生紙不會過期,便宜,而且無論囤放多久,你總是會需要用到它。
-
衛生紙的替代性低。如果一種食物被搶購一空,你還可以買另一種食物,但是當衛生紙被搶購一空的時候,你卻沒有別的商品可以替代。
-
迪保羅更指出,防疫訊息都圍繞在保持乾淨與衛生上,而這與衛生紙的商品訊息符合。當消費者購買衛生紙的時候,心理上會感覺自己在實踐防疫。
2. 預期短缺心理
迪保羅指出,超市空蕩蕩的衛生紙架,會讓不清楚衛生紙供應狀況的民眾,產生衛生紙短缺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心理會催化民眾的囤貨行為。
-
卡內基美隆大學心理學教授費許歐夫(Baruch Fischhoff)表示,在不清楚供貨狀況,以及疫情時長的不確定性下,都會惡化民眾的囤積行為。政府若是未能即時回應,安撫民眾預期短缺的心理,將難以避免民眾出現囤貨的行為。
3. 模仿效應
當所有人都在囤積衛生紙的時候,就算明明知道衛生紙對防疫沒有幫助,人還是會出現模仿行為。
-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系教授Tan Ern Ser說,「面對不確定性,人們會試著從其他人身上尋找行為依據,」他指出,當少部分的人開始不理性地囤貨,其他人傾向於模仿這個行為。所以當有少部分的人開始囤買衛生紙時,就會出現更多慌張的衛生紙買家。
4. 從囤貨找回控制權與安全感
「當人們恐慌的時候,他們會想要做點什麼事,」迪保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超出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而這個不受控的威脅會讓人備感壓力與恐懼。我們會因此希望付諸行動,找回控制權與安全感,而囤積搶購衛生紙就是一種方法。
-
澳洲墨爾本大學CEDRR計劃研究員說,「囤積衛生紙是個相對便宜的行為,而人們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喜歡有種『自己終於做了點什麼』的感覺。」 (資料來源:NYT, CNN, PsychCentral, The Conversation, Vice)
小編補充:
1.關於衛生紙之亂也不是臺灣頭一遭發生了 之前是有廠商謠傳衛生紙原物料漲價而導致大家瘋搶。而這次除了有謠言說衛生紙跟口罩的原料一樣導致原物料不足外,COVID-19所引起的「恐慌」「封城」等現象使人們開始大規模囤積衛生紙。
-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臺灣人為何如此瘋搶衛生紙。臺灣疫情並非如歐美般嚴重(歐美是整個貨架不管衛生紙罐頭食品泡麵全部被採購一空)但為何人們就像即將封城般恐慌性的搶購衛生紙。
2.衛生紙與防疫。
衛生紙=乾淨=衛生=防疫,這種連結似乎不太理性。75%酒精=殺死病毒、細菌、消毒是成立的;但衛生紙的用途最多就是擦屁屁擦嘴嘴擦餐具,離「殺菌」功效還很遠,但人們卻「不當連結」,將衛生紙認為對防疫有助益而瘋搶。
-
在此呼籲大家還是要「理性」,不要因為隔壁說了什麼旁邊做了什麼而慌亂的模仿。尤其現在假消息遍佈,要如何當一個會思考願意思考的公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By the way洗完手擦手手可以用「手帕」(最近呼籲勤洗手但是手濕濕的碰東西真的很annoying)
3.囤貨找回安全感。有點類似昨天講的用囤貨刷存。這兩種行為都是為了安撫某種心理而做出來的行為。不過找回安全感可說是更直接更直覺的心理行為,因為社會上蔓延著恐慌與害怕而使人們安全感下降於是透過囤貨來使心裡安心。
-
#wei小編 #aus小編 #covid_19 #psychology #kleenex #囤貨 #ecofriendly #tissue #環保 #pandemic #anxiety #恐慌 #衛生紙
psychcentral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0歲後應該放棄的7種東西】
http://www.epochtimes.com.tw/n81961
一、心懷怨恨
怨恨可能產自於過去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但卻遠比當時的傷害更持久傷身。在不能選擇寬恕的情況下,過去的怨恨可能導致怨恨者無法享受現有的快樂。長久下去,怨恨者可能會變得憂鬱和不安。
根據梅奧診所的資料顯示,寬恕能帶來健康的交際關係、更高層的精神昇華、減少焦慮和壓力、減低血壓以及減少濫用酒精和藥物的機率。因此,放下怨恨,以寬容擁抱新的一年吧。
二、喜歡在爭論中做勝利的一方
許多時候人們可以在堅持己見和快樂中做出選擇,往往爭論中做勝的一方並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向別人的意見妥協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傷害。心理學專網《PsychCentral》說明爭論明顯會給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因為很多時候爭執會給兩方帶來不小的壓力,而科學家早已發現壓力不利於健康。
爭吵不只是給雙方帶來健康上的威脅,更可能將傷害範圍擴展到第三者身上。去年英國《電訊報》(Telegraph)報導的一則研究發現,父母在嬰兒面前爭吵會給他日後的大腦功能帶來極不好的影響。研究員還發現,即使是嬰兒在睡眠中聽到爭吵聲也會影響到他們大腦處理情感聲調的方法。具體來說,生長於爭吵聲多的家庭,嬰兒經常暴露在生氣的語調中,其壓力水平會上升,長大後更傾向於變成不安的大人。
無論是輸是贏,爭吵對任何一個年齡層都不是好事,而年過50歲更應該放下,選擇退讓、妥協,獲得清心、快樂。
三、等待最佳時刻再做想做的事
人在年輕時往往會定下許多目標,在什麼期限下一定要達成某某目標。等到年過半百就看清了其實生命沒有一定要在「最好」的時刻做最好的事,而對50、60、70歲的人來說,不要再等什麼是最好的時刻了。該退休的、旅遊的、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都應該去實行。
四、再怎麼吃也不會發胖的想法
即使要趁機做自己愛做的事,也不能肆無忌憚地吃。放縱飲食的想法是50歲後應該丟棄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的減緩會導致一天內身體能燃燒的卡路里量減少,放縱飲食不只是會使體重飆升,更會帶來許多的健康問題。維持均衡的飲食和運動才是可取之道。
五、討好所有人的想法
人人都希望能被別人接納或喜愛,但是年過50歲就該放棄試圖討好所有人的想法。雖然有時候要說「不」的確不容易,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討好全世界的人。
六、說別人的壞話
有句話說,如果沒有好東西說,就什麼也不說。與是非隔絕能讓人看起來更迷人,除此之外那些引誘人說是非的人很可能在後邊說上你那份。
七、追求工作的成功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面,而多數人都把它定義在工作成就上。年過50歲是時候覺醒,孩子快樂地成長、能讓生活充滿愛、人人見到你都展開笑容,那是成功另一個層次的定義。
...來源及更多內容: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tw/n81961
✰ 中國經濟 危機突顯 國際關注
http://www.epochtimes.com/b5/ncid283.htm